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夏天皮肤病有哪些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夏天皮肤病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10-30 20:11:40

⑴ 夏季皮肤病通常有那些

夏季的皮肤病主要有夏季皮炎及日光性皮炎。
1.夏季皮炎症状
四肢和胸背部皮肤发红,并有大量红色小疹子出现,奇痒难忍。
这是一种汗液障碍类皮肤病。高温闷热的天气,人体的汗液增多,汗液里含有大量人体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乳酸等,这些代谢废物都是酸性物质,会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内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细胞聚集,导致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疹子和皮肤瘙痒。
汗液里代谢物的浓度大小直接关系到对皮肤的刺激程度。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高,皮肤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就强,反之则弱。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大小还与出汗量的多少有关。当人体大量出汗时,汗液里的水分多,其中代谢废物的含量就低。有人从实验室的研究中发现,人体在中等量出汗时,汗液中的代谢废物含量最高,此时最容易引起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患者在过了夏季后症状会缓解,来年夏季又发作。预防夏季皮炎,患者衣着要注意通风、吸汗,并经常用温水清洗汗液。平时要多喝水,以利稀释汗液里的有害成分。患了夏季皮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外用药涂擦止痒。
不要用热水烫洗患处以止痒。热水烫后,会使皮下血管更加扩张,红肿加重,渗液增多,对康复不利。

2.日光皮炎症状
在颜面、颈部和手背等曝光部位,尤以额部、面颊等处出现皮肤红斑,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和轻度脱屑,日晒后加重,甚至出现肿胀、水疱,常感痛痒难忍,夜间症状加重,抓破后会引起感染。
这是一种光敏类皮肤病。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的含量骤增,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也随之增高。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表皮细胞受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分解,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导致皮炎的发生。
预防日光皮炎的关键是,要尽量避免日光暴晒。特别是有这种皮炎病的患者,要采用涂防晒剂等措施,保护皮肤免受日光强烈刺激。每天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2时前阳光中紫外线最多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外出。室外活动时应着淡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并戴太阳帽做好防护。一旦出现日光性皮炎症状,不可立即用热水洗浴,以免加重皮炎症状,也不要用手抓搔,因为一旦抓破容易出现感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痒、止痛的软膏涂抹。
对光敏感的人,摄入光敏感物质如某种食物和药物后,或者被阳光较长时间照射,在皮肤的暴露部位也会发生日光皮炎的症状。此外,红斑狼疮、雀斑等虽不属光感性皮肤病,但阳光照射也能使病情加重。

⑵ 夏季常见皮肤病图片有哪些

1、虫咬皮炎:由昆虫、蚊、毒蛾、毛虫、螨虫等叮咬而引起,皮肤出现瘙痒性的丘疹回、风团、红斑、答水疱等。
2、日光性皮炎:皮肤暴露部位因日光过度照射后引起的皮肤急性光毒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红、发烫、灼痛、脱皮等。
2、日光性皮炎:皮肤暴露部位因日光过度照射后引起的皮肤急性光毒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红、发烫、灼痛、脱皮等。

⑶ 预防夏季4种皮肤病有哪些

光感类皮肤病这是人体对阳光发生强烈反应所致,多见于皮肤白皙的人。版阳光较长时间地权照射在皮肤暴露处,会引起手背、面部发红、肿胀,甚至发生水疱,称为光感性皮炎。此外,红斑狼疮、雀斑等虽然不属于光感性皮肤病,但因阳光照射也可能使病情加重。预防光感性皮肤病主要是注意避免光敏物质和日光直接照射。
汗液障碍类皮肤病在高温天气下,皮肤“呼吸”困难,汗液排泄不畅,于是皮肤病积于皮内形成,如痱子、汗疮疹、汗腺囊瘤等。预防方法是及时擦去身上汗水,并通风降温,衣着要宽敞透气。
微生物感染皮肤病汗液浸渍皮肤,尘埃粘附,容易招致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真菌的感染,容易引起毛囊炎、脓疱疮、汗斑等。预防方法是勤洗澡、换衣,避免汗渍和细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
接触性皮肤炎这是因乱用皮肤药物所致,其症状是接触部位皮肤发生红斑、肿胀、水疱等,自觉灼热、痒或痛。预防方法是发生皮肤炎症后,不能盲目地购买一些药物涂抹,而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各类治疗皮肤病的药物。

⑷ 夏季皮肤病

过敏需要内治,尽量少接触刺激物

⑸ 有关夏季皮肤病

何治疗痱子

如何治疗痱子酷暑盛夏,许多人的皮肤就会变得像荔枝皮一样,麻麻点点的,这就是“痱子”悄悄地“爬到”人们的身上了,其中以小孩最为多见。痱子虽然不是什么险恶病症,但由于刺痒难忍,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少烦恼,尤其是小孩生痱子,更是吵闹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宁,如果抓破了,还会感染细菌,变成脓疱疮和小疖子。少数患者还会并发急性肾炎,偶尔还会引起败血症。

痱子的形成是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于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发生痱子。

也有专家认为:汗孔的闭塞是一种汗孔的原发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种感染与热和湿的环境有关。

分型

(一)红痱(红色粟粒疹)
是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妇女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二)白痱(晶形粟粒疹)
是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见于高温,并有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躯干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屑。

(三)脓痱(脓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褶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容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一般来说,痱子最容易长在儿童身上,但有些皮肤娇嫩、肥胖多汗或体质虚弱的成年人也会长痱子。除了脚底、手掌等皮肤厚的部分外,全身各个部位都会生痱子。预防发生痒子,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干,然后涂上一点爽身粉或痱子粉。家长们注意不要让小儿在烈日下嬉戏,饮食不要过饱,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都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

预防

要防止热痱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居室环境要通风凉爽,尽量减少出汗;烈日当头时应避免外出活动,更不能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进行过激的行为;保持环境及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和换洗内衣,衣着要柔软宽松,避免穿戴尼龙化纤制品;少吃大鱼大肉等过热及辛辣食物,多吃些冬瓜、苦瓜、西瓜等新鲜蔬菜、瓜果;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多喝一些绿豆汤、菊花茶、清凉饮料等,但切记不要过甜,必要时可适当地补充些淡盐水。

一旦生了热痱子,切忌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可在腋下、脖颈处、前胸后背及胯下涂擦一些热痱粉或热痱水。用热毛巾治热痱子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汗腺一通,痱子就消了。操作方法是:用热水浸湿毛巾,毛巾尽量热一些,以皮肤能耐受为度,敷于起痱子处,毛巾凉了再换热的,隔2-3小时敷一次,一般敷2~3次就见效。介绍一种方法,见效快,操作简单,小儿易于接受:取食盐适量放锅内炒至焦黄取出,放凉备用;取适量焦食盐(盐与水的比例1:100)置于盆内,加适量温水,使之完全溶解,取一干净毛巾放入盆中蘸湿,然后略拧,敷于患处(温热程度以小儿接受为宜),1日数次,2-3日即愈。

一、夏日里盛产西瓜,西瓜不仅有清热解暑、凉血止渴的作用,还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吃西瓜时,如果在冰箱内冷藏片刻再吃,效果更佳。西瓜皮是中药,叫“西瓜翠衣”。将西瓜皮洗净切片熬汤,或制作菜肴,长期食用,对预防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二、夏季提倡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便是最好的选择。苦瓜能增进食欲,清热解暑,多吃苦瓜还能预防痱子的发生。如果发生了痱子,苦瓜也能大显身手。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苦瓜捣烂取汁,擦涂患处,痱子翌日即散。老中医则选用一根熟透了的苦瓜,掏出部分瓜瓤,灌入中药硼砂50克,硼砂溶化后会流出水来,用这种水涂擦患处,疗效极佳。

三、有三种豆子,即绿豆、赤豆、黑豆,这三种豆子放在一起很好看。如果将它们煮熬成汤,中医称为“三豆汤”。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被誉为夏季小儿保健佳品。如果从入夏开始服用,小儿很少有发生痱子的。具体制法:用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汤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好。

四、夏日,当你走到公园里,走到田埂上,就会发现一丛丛、清清幽幽的绿色植物,散发着一股特殊的香味,恰似片片绿云,令人赏心悦目,那就是薄荷。薄荷能绿化环境、供人观赏,因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脑、薄荷酮及乙酸薄荷脂等,在防治痱子方面也有特效。临床主要用薄荷浴。方用鲜薄荷150克,煎水洗澡,老少皆宜。

五、夏季,河塘边、山坡上随处可见一种长得非常茂盛的艾叶,将叶片上的尘垢冲洗干净,再加大量的水熬煮半小时后,用熬出来的药水给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还能防止其它夏季皮肤病的发生,并起到润肤美容的作用。

六、用桃叶来防治痱子是一种古老的偏方,至今在日本和我国台湾都还很流行。方法是,将桃叶阴干后盛于袋中,使用时取50克泡在热水里给孩子洗澡,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如果长痱子的情况严重,用桃叶熬成汁掺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来擦抹患处,效果更佳。熬桃叶汁时,其比例是:桃叶100克,水1000毫升。将其煎熬到只剩一半水量即可。由于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可使痱子迅速消散,并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

治疗

痱子虽然很常见,但常使小儿因不适、痒、痛而烦躁不安。痱子若进一步发展可成为脓肿,化脓性细菌的毒素进入血液,可造成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有了痱子,可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室内凉爽通风。

2.多给孩子喂水,勤翻身。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要用碱性肥皂。

4.穿布料衣服,衣服应宽大。

5.扑痱子粉。痱子粉以滑石粉、氧化锌为主或加适当清凉止痒剂。

6.轻的痱子可用35%-70%酒精轻轻涂擦,油膏可以障碍汗液蒸发,不能应用;重的痱毒(脓肿)应该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以防发展成败血症。
夏季,小孩容易生痱子,家长不要着急,一方面要保持孩子皮肤清洁,浴后用点痱子粉,另一方面可采用饮食疗法防治。

冬瓜60克,加水煎汤饮用,每天一剂,连服7~8天。
绿豆适量,鲜荷叶一张,加水煎服。
冬瓜、海带、绿豆适量共煎汤,加白糖少许,连服7~10天。
马齿苋、丝瓜各20克,煎水服。
乌梅5~6枚洗净,煎煮30分钟后投入金银花6克同煎20分钟,取汁去渣加白糖凉后饮用。

⑹ 夏天的皮肤病

可能是日光性荨麻疹

许多人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一些皮肤病越来越重,或久治不愈。现列举如下:

过度搔抓: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皮肤痒了就会产生搔抓的欲望,一点儿不搔抓是不现实的,但是过度搔抓会加重皮肤病。许多患者为图一时痛快,用力搔抓皮肤瘙痒处,直抓到皮肤出血为止:结果是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过度搔抓可导致许多皮肤病加重,比如可使神经性皮炎的病变皮肤逐渐粗糙、肥厚;可使急性湿疹进一步扩散,加重渗出。所以,皮肤病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尽可能避免搔抓,瘙痒剧烈时可及时服药或涂药止痒。

热水烫洗:许多患者为图一时之快而用热水烫洗皮疹,虽然这样能解一时之痒,但过后会加剧瘙痒,尤其是急性湿疹等皮炎,热水烫洗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过敏物质大量释放,导致渗出和糜烂加重,使病情恶化。所以即使是中药熏洗和目前流行的桑拿浴,对于急性湿疹和急性皮炎患者也是不适宜的。

使用碱性洗涤剂:许多皮肤病患者,如手部皲裂性湿疹患者有反复使用碱性肥皂、洗衣粉或洗涤灵洗手的习惯。其实,这些洗涤用品容易导致皮肤更加干燥,使皲裂、瘙痒加重。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用肥皂洗澡可抑制皮脂分泌,使皮肤更干燥,从而加重瘙痒。因此,这类患者可试用含油脂丰富的香皂。

饮食不节:一些人可因食海鲜、狗肉、牛羊肉、鱼、虾、蟹、蚕蛹及各种刺激性食品,如吃辣椒、花椒、大蒜、肉桂、韭菜等,而诱发湿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或使其加重。因此,对过敏体质者来说,应避免辛辣刺激之品,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吃些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

滥用药物:可以说,因滥用药物而导致皮肤病加重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手癣,结果导致皮疹范围越来越广泛。面部长了扁平疣,滥用激素药物治疗后越治越多,越治越大。面部脂溢性皮炎长期外用激素,引发了顽固难治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急性糜烂渗出性湿疹,滥用软膏类制剂,导致皮疹扩散、渗出加重。所以,治疗皮肤病首先要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根据皮疹的形态,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⑺ 夏天 皮肤病

不良生活习惯。如常用过热的水洗脸,或过频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肤清洁剂,平时不注意对紫外线的防护等,这些理化刺激都会改变或损伤皮肤的保护屏障和血管调节功能。成为皮肤病。建议试试西藏红花露。名贵藏药浸泡而成.用了这么多药,就这个还差不多。

⑻ 夏季最常见皮肤病有哪些

夏天天气炎热,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有许多,例如管理自己的情绪、控制热量摄入、防止中暑等等。还有一项事项是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那就是皮肤护护理。受到夏季高温的影响,各类皮肤病的发病率会在一定程度上上升。夏季易发的皮肤病有哪些?这几类最为常见。夏季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季节,了解了这些皮肤病的种类,要做好预防工作,以免造成肌肤不适,扰了享受夏日的美好心境。

⑼ 夏天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其症状是什么

答案 皮肤病的症状分为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两种。自觉症状是指患者的主观感觉如瘙痒等;他觉症状是指医生检查所见的各种皮肤损害如皮肤丘疹、糜烂等,是诊断皮肤病的重要依据。 一、自觉症状 (一) 瘙痒:是最常见的自觉症状,痒的程度轻重不一,有阵发性和持续性,局限性和广泛性。痒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 1.由表皮内真皮浅层的游离感觉神经末稍,接受刺激通过侧脊丘束传至视丘和感觉中枢引起痒感。 2.与机体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激肽和蛋白酶等有关,尤其是蛋白酶起着重要的化学介质作用。它在表皮、血液、细菌及真菌中都有存在,创伤或某些原因可在组织中释放活化,产生皮肤瘙痒。 瘙痒常见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外阴肛门部瘙痒等。 (二) 疼痛:有学者认为,痛觉和痒觉可能是同种神经传导。当刺激程度小于痛阈时表现为痒感,大于痛阈时表现为疼痛。疼痛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如疖、丹毒,病毒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等。 二、他觉症状 在皮肤表面所程现的各种症状,称为皮肤损害或皮损。原发性皮损是指首先出现的原始性损害;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和治疗等进一步产生损害或好转的结果。认清主要皮损对皮肤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颇有帮助。 (一) 原发性皮损 1.斑疹:仅指皮肤的颜色变异,既不隆起,也不凹陷,病理改变多在表皮和真皮浅层。色素增多的有黄褐斑、雀斑等;皮下出血形成的斑疹称紫癜;纹身称人工色斑;色素减少的有白癜风、白化病。 2.丘疹:是高出皮肤表面的坚实隆起,一般直径不超过1厘米。可由炎症浸润、代谢异常或皮肤变性所致。病理改变多在表皮或真皮上层。有的丘疹呈扁平圆状如疣类、色素痣;有的为多角形如扁平苔藓等。 3.水疱:为局限性高出皮肤表面、表皮内含有液体的损害,直径在1厘米内的为小疱,大于1厘米的称为大疱。水疱一般发生在表皮内。水疱常有细菌、病毒、疥虫及变态反应引起,如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等,愈后不留瘢痕。 4.脓疱:大小、深浅与水疱类似,是含有脓液的疱,周围带有炎性红晕。脓疱大多由于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如脓疱疮,毛囊炎和痤疮等。 5.结节:是圆形或类圆形较硬的局限性突起,其位置较丘疹深,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常为炎性浸润或代谢产物聚积所致,其大小不一。如皮肤结核、结节性黄色瘤及肿瘤等。 6.囊肿:是真皮内或皮下组织的囊腔样结节,可高出皮肤表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弹性感。内容物可为液体,也可为半固体如腱鞘囊肿、皮脂腺囊肿等。 (二) 继发性皮损 1.鳞屑:主要为角化脱落的上皮细胞。当皮肤炎症或其他损害时,可形成明显的易察觉的鳞屑。鳞屑的大小、厚薄和多少因不同的皮肤病而异。花斑癣的鳞屑象糠秕状;剥脱性皮炎的鳞屑宛如干裂翘起的地皮;银屑病的鳞屑白如云母状等。 2.痂皮:是水疱、脓疱以及糜烂面等,皮肤损害的浆液、脓液及血液和脱落坏死组织所致,它们干涸后形成浆液痂、脓痂及血痂等。 3.糜烂:是水疱和浅在性脓疱破溃失去上皮所形成,表面潮红、湿润并有渗液,愈后不留瘢痕。 4.溃疡:是深达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组织缺损。溃疡的大小、形状及深浅,随病因和病情发展而异。表面可有浆液、脓液和坏死组织,或有痂皮覆盖,边缘常不规则。烧烫伤、皮肤结核、三期梅毒、化脓性皮肤病、小腿静脉严重曲张及皮肤癌均可导致溃疡发生。 5.瘢痕:深层组织缺损后,在组织修复中,由新生结缔组织代替原有失去的皮肤组织,称为瘢痕。分增生性(肥厚性)瘢痕和凹陷性(萎缩性)瘢痕,前者较硬而高出皮面,后者较正常皮肤稍凹下,表皮薄而柔软。瘢痕表面无正常皮纹,也无附属器。 6.苔藓样变:有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由于长期刺激、磨擦、搔抓等,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皮肤纹理加深增宽,形成多角形片状扁平丘疹,称为苔藓样病变,如神经性皮炎。 上述皮肤损害,不是孤立的,经常是先后或同时存在,有时由一种皮损演变为另一种损害。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