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赵华三o一皮肤科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赵华三o一皮肤科

发布时间: 2021-10-24 20:26:32

1. 中国陆相第四系周口店阶综合研究报告

张宗祜1 闵隆瑞2 朱关祥3 张 静1

(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3.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

1 周口店阶阶名及其名称由来

1963年全国地层委员会裴文中、周明镇、郑家坚编写的《中国的新生界》 中,将更新世中期含中国猿人、石器和梅氏犀、中国鬣狗、肿骨鹿等哺乳动物的周口店洞穴堆积名之为 “周口店阶”。 1999年12月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四系工作组在十三陵断代工作会议期间再次提出建立周口店阶。 2002年被正式列入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中。

2 周口店阶层型和副层型剖面位置

周口店阶命名地点是北京西南59 km处的房山县周口店,地理坐标:北纬39°42′东经116°。层型剖面位于周口店龙骨山奥陶纪石灰岩洞穴,其编号为周口店第一地点,即中国猿人化石产地,乘坐公交车即可到达(图1)。

图1 北京房山周口店阶层型剖面交通位置图

为了能更广泛地进行区域性对比,2006~2007年间,张宗祜、闵隆瑞等在距北京200多千米的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郝家台台儿沟泥河湾阶之上建立了一个河湖相周口店阶副层型剖面。宣大高速公路和秦大铁路可到达化稍营镇(图2)。

图2 河北阳原化稍营郝家台台儿沟副层型剖面交通位置图

3 周口店阶的层型剖面描述

3.1 北京房山周口店第1地点层型剖面。

第1地点的洞穴东西长140余米,南北最宽处约20 m,向西渐渐变窄。堆积层基本上是由冻裂物理风化形成的角砾层与非角砾层相间互层组成,洞内剖面厚度有一定的差异,但自上而下统一分为13层,总厚35.00 m。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6~2009)

3.2 河北阳原化稍营郝家台台儿沟周口店阶副层型剖面。

剖面描述见图3。

图3 河北阳原化稍营郝家台台儿沟周口店阶副层型剖面柱状图

4 周口店阶的底界界线定义

4.1 岩性特征

(1)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层型剖面底部第13层的岩性是:红色粉砂质粘土角砾层,角砾风化较强,厚2.0 m。

(2)河北阳原化稍营郝家台台儿沟周口店阶副层型剖面底部的岩性是:浅红色粘土层夹1层浅黄绿色砂质粘土层,厚1.6 m。

从(1)、(2)岩性可见,周口店期开始是处于氧化较强的环境,故岩性均呈红色。

4.2 磁性地层和同位素年龄

(1)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层型剖面属古地磁布容正向极性时,第13层底约距今0.78 Ma(B/M界线);第12层年龄:(0.641±0.032)Ma(ESR)。

(2)河北阳原化稍营郝家台台儿沟副层型剖面底是在古地磁极性柱B/M界线之下1.6 m处,约0.80 Ma。

从(1)、(2)磁性地层分析,周口店阶底部年龄为0.78Ma(B/M)左右。

4.3 古生物标志

(1)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层型剖面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第13层(即剖面底)为孢粉贫乏带,仅个别样品见少量Artemisia(蒿)和Selaginella sinensis(中华卷柏)。

(2)河北阳原化稍营郝家台台儿沟副层型剖面周口店阶底部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孢粉含量少,以Artemisia(蒿)、Gramineae(禾本科)为主。介形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分子有:Limnocythere biosa(疑湖花介)、Limnocythere sancti-patricii(单瘤湖花介)、Ilyocypris gibba(隆起土星介)、Limnocytherebinoda(双瘤湖花介)、Leucocythere plethora(丰满白花介)等,而其中以Limnocythere biosa 占绝对优势,可作为古生物标志。

5 周口店阶的单位层型内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特征描述

5.1 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周口店阶年代地层和主要古生物特征

5.1.1 同位素年龄及磁性地层

1)氧同位素测定结果:非角砾层可与太平洋V28-238氧同位素奇数段对比,代表间冰期;角砾层则可与偶数段对比,代表冰期。

2)铀系测年结果

第2层年龄值为: Ma

第3层年龄值为 Ma和 Ma

第7层年龄值为:0.37~0.40 Ma

第8~9层年龄值为: Ma

第10层年龄值为:(0.462±0.054)Ma

3)热释光测年结果

第4层年龄值为:(0.292±0.026)Ma和(0.312±0.028)Ma

第10层年龄值为:0.417~0.592Ma

4)裂变径迹测年结果

第4层年龄值为:(0.306±0.056)Ma

第10层年龄值为:(0.46±0.045)Ma

5)ESR测年结果

第4层年龄值为:(0.306±0.056)Ma

第10层年龄值为:(0.462±0.045)Ma

6)氨基酸外消旋法测年结果

第8、9层年龄值为:0.390Ma

7)古地磁测定

整个剖面属布容(Brunhes)正向极性时,第13层底约距今0.73Ma

5.1.2 哺乳动物化石

以北京猿人、肿骨鹿为代表,主要组成分子是:

北京猿人 Homo erectus pekingensis(1929~1933年发掘时称中国猿人 Sinanbhropus pekinensis Black)

肿骨鹿 Megaloceros pachyosteus Young

中国鬣狗 Hyaena sinensis Zdansky

杨氏虎 Felis youngi Pei

三门马 Eqnus sanmeniensis Teilhard et Pivetean

剑齿虎 Megantareon inexpectatus Teilhard

披毛犀 Coelodonta antiquitatis Blumenbach

居氏大河狸 Trogontherium cf.cuvieri Fischer

梅氏犀 Rhinoceros merki J?ger

巨骆驼 Paracamelus gigas Schlosser

洞熊 Ursus speaeus Blumenbach

德氏水牛 Bubalus teihardi Young

纳玛象 Palaeoloxodon cf.namadicus Falconer et Cautley

猎豹 Cynailurus sp.

豪猪 Hystrix subcristata Swinhoe

北京麝 Moschus moschiferus ver.Pekinensis Young

裴氏转角羚羊 Spirocerus peii Yoang

硕猕猴 Macacus robustus Young

竹鼠 Rhizomys sp.

鼹鼠 Scaptochirus primitivus Zdansky

狼 Canis lupus L.

狐 Vulpes cf.corsac L.

豹 Felis pars L.

5.1.3 孢粉组合带特征

第13层:孢粉贫乏,仅个别样品见少量蒿(Artemisia )及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

第12~10层: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的胡桃楸(Juglans m andshurica)-榆(Ulmus)-栎(Quecus)-蒿(Artemisia)组合。

第8、9层: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桦(Betula)-榆(Ulmus)组合。

第7层:蔷薇科(Rosaceae)-葎草(Humulus)-禾本科(Gramineae)组合。

第6层: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翠云草(Selaginella unicinata)-钱苔(Riccia)组合。

第5层:未采样。

第4~1层:藜科(Chenopodiaceae)-蒿(Aremisia)-蓼(Polygonum)-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松(Pinus)组合。

5.2 河北阳原化稍营郝家台台儿沟周口店阶年代地层和主要古生物特征

5.2.1 周口店阶底界之上1.6 m处为古地磁B/M界线,故其底界接近B/M界线,约0.80 Ma

周口店阶顶界在图3中,143层(118.0±25.7)ka年龄采样点下1 m处,约120 ka,接近更新统上部128 ka的界线。

5.2.2 介形类组合特征

周口店阶介形类化石较丰富,为 Limnocythere(湖花介)-Ilyocypris(土星介)-Eucypris(真星介)组合,主要分子有:Limnocythere biosa,Limnocythere sancti-patricii,Ilyocypris cornea,Ilyocyprisnschanensis,Eucypris inflata 等化石。沉积环境为湖相,气候较暖干,水体较咸。

5.2.3 孢粉组合段特征

以图3中138层底(深19.45m)为界,划分为2个组合段。

下组合段:孢粉含量少,孢粉浓度为0.9~22.3粒/克,木本植物花粉以Pinus(松属)为主,还有Picea(云杉属),Abies(冷杉属); 草本植物花粉以Artemisia(蒿属),Chenopodiaceae(藜科)为主,不能确切反映本段植被面貌。

上组合段:孢粉浓度为3.2~24.8粒/克,木本植物花粉占0~66.7%,有Pinus(松属),Picea(云杉属),Cupressaceae(柏科); 草本植物花粉占33.3%~100%,以Artemisia(蒿属),Gramineae(禾本科)为主,偶见蕨类植物孢子Polypodiaceae(水龙骨科),此孢粉组合特征反映出由针叶阔叶树种组成的疏林草原植被面貌,气候较温干。

6 对比关系

6.1 北京房山周口店阶在周口店地区对比性较好

第1地点10~13层,可与周口店第9、13地点对比。

第1地点第4~9层可与周口店8、6、5和2地点对比。

第1地点第1 ~3层可与周口店15、4、21、23、24和20地点对比。

第1地点北东的太平山北坡西地点堆积层之(4)与(5)层也可与本阶对比。

6.2 河北阳原化稍营郝家台周口店阶在泥河湾盆地东部对比性较好

经古地磁测定,阳原县郝家台小渡口剖面、小长梁剖面、官亭村西鹿角梁剖面、洞沟剖面和蔚县东窑子头剖面与红崖剖面等,均测到B/M界线,即周口店阶底部界线。其界线在壶流河东一般埋深22~34 m,壶流河西则埋深10余米。可见,周口店阶在阳原盆地东部,包括壶流河下游两侧普遍存在。在官厅村附近,周口店阶顶面之上我们发现10多枚古人类牙齿及古人类头盖骨碎片,其年龄约11万年。在红崖村周口店阶中与郝家台台儿沟一样含有介形类Limnocythere biosa(疑湖花介)-L.sanctipatricii(单瘤湖花介)-L.binoda(双瘤湖花介)组合。

6.3 与国内其他地区对比

(1)中国北方渭河流域陈家窝组相当于周口店期早期堆积;大荔组相当于周口店期晚期堆积。

(2)中国南方四川盐井沟洞穴堆积、桂北笔架山洞穴堆积和雷州半岛北海组等均与周口店期同期。

主要参考文献

曹伯勋,田明中,袁铃声等.1994.北京周口店新发现的洞穴堆积物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陈茅南.1988.泥河湾层的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

杜恒俭,陈华慧,曹伯勋主编.1981.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308~309

黄培华,1991.北京猿人洞堆积层的ESR年代、堆积旋回与深海气候旋回的对比研究.刊于“中国海陆第四纪对比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黄万坡.1960.中国猿人洞穴堆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2.(1):83~95

计宏祥.1991.中国中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参加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地质大会论文集.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贾兰坡,黄慰文.1984.周口店发掘记.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贾兰坡,卫奇.1982.建议用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成果建立我国第四系的标准剖面.地质学报,56(3)

贾兰坡.1950.中国猿人(北京人).龙门联合书局

贾兰坡.1956.对中国猿人石器的新看法.考古通讯(6):1 ~8

贾兰坡.1959.关于中国猿人的骨器问题.考古学报,(3):1~3

贾兰坡.1959.中国猿人化石产地1958年发掘报告.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1),21~26

贾兰坡.1964.中国猿人及其他文化.北京:中华书局

李任伟,林大兴.1979.我国“北京人”、“蓝田人”和“元谋人”产地骨化石中氨基酸的地球化学.地质科学,(1):56~62

刘东生,刘敏厚,吴子荣,陈承惠.1964.关于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问题.刊于“第四纪地质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P.49~50

刘泽纯.1983.北京猿人洞穴堆积反映的古气候变化及气候地层学上的对比.人类学学报,2.(2)

闵隆瑞,迟振卿,朱关祥.2000.从井儿洼孔岩芯看阳原盆地第四纪湖相层的划分.地质学报,74(2):108~115

闵隆瑞,迟振卿.2003.河北阳原盆地西部第四纪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

闵隆瑞,张宗祜,王喜生,郑绍华,朱关祥.2006.河北阳原台儿沟剖面泥河湾组底界的确定.地层学杂志,30(2):103~108

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教研组编著.1961.第四纪地质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P.326~329

裴文中,张森水.1985.中国猿人石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裴文中,周明镇,郑家坚.1963.中国新生界.北京:科学出版社,P.18~31

裴文中.1930.中国猿人化石之发现.科学14(8):1127~1133

裴文中.1931.周口店洞穴层之时代及其与近古期地层之比较.中国地质学会志,第10卷

裴文中.1957.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地理分布.古脊椎动物学报,1(2)

裴文中.1934.周口店洞穴采掘记.地质专报乙种7,(1)

钱方等.1980.周口店猿人洞堆积物磁性地层的研究.科学通报,25(4)

邱中郎等.1976.周口店新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及文化遗物.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1(2):109~131

孙孟蓉.1965.周口店中国猿人化石层孢粉组合.中国第四纪研究,4(1):84~104

吴汝康,贾兰坡.1954.周口店新发现的中国猿人化石.古生物学报,2(3):267~288

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1989.中国远古人类.北京:科学出版社

吴汝康.1980.中国古人类学三十年(1949~1979),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8(1):1~8

吴汝康等.1985.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夏明.1982.周口店北京猿人洞骨化石铀系年龄数据-混合模式.人类学学报,1(2):191 ~196

徐仁.1965.中国猿人时代的北京气候环境.中国第四纪研究,4(1):77~83

杨怀仁主编.1987.第四纪地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378~381

杨钟健.1930.周口店之化石堆积.科学14(8):1099~1126

杨钟健.1933.中国猿人化石及新生代地质概论.地质专报乙种,5(1)

杨子庚,牟昀智.1981.对周口店地区晚新生代地层的新认识.科学通报(13)

杨子赓等.1983.北京猿人时期的地层与环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4)

袁复礼,杜恒俭.1984.中国新生代生物地层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宗祜,闵隆瑞,王喜生,朱关祥,郑绍华,张静,赵华.2008.中国陆相第四系泥河湾阶综合研究报告.见: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编,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1~2005).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宗祜,闵隆瑞,朱关祥.2003.河北省阳原台儿沟剖面泥河湾河湖相层岩石地层的划分.地质通报,22(6)379~383

周慕林,闵隆瑞,王淑芳.2000.中国地层典·第四系.北京:地质出版社.P.96~97

Anderson,J.1919.Preliminary description of a bone deposit at Chou Kou Tien in Fang Shan Hsien Chihli Province.Geografiska Annaler,1

Andersson,J.1923.Essays onthe Cenozoic ofnorthern China.Geol.Mem.Ser.A,(3):1~152

Barbour,G.1930.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Peking Man.(Sinanthropus).Science,72,635~636

Black,D.1927,On a lower molar hominid tooth from the Chou KouTien deposit.Pal.Sin.Ser.D.,7(1):1~28

Black,D.1927.Further hominid remains of Lower Quaternary age form the Chou Kou Tien deposit.Nature.120,954

Black,D.1927.Tertiarymanin Asia:The Chou KouTien discovery.Bull.Geol.Soc.China,5,207~208

Black,D.1929.Sinanthropuspekinensis,-A futher note on newmaterial discovered at ChouKou Tien in 1928, and its zoo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Proc.Four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in Java,3,105~112

Black,D.1930.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discovery of skull of alt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at Chou Kou Tien,The Chira journal,12,163~164

Black,D.1932.Skeletal remains of Sinanthropus other than skull parts.Bull.Geol.Soc.China,11,365 ~374

Black,D.1934.On the discovery,morph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Sinanthropus pekinensis.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D,(223),57~120

Bohlin,B.1927.Excavation of the Chou Kou Tien deposit.Bull Geol.Soc.China,6,345~346

Breuil,H.1932.Le Gisementzá Sinanthropus de Chou Kou Tien( China)et ses vestiges de feu et l’ instrie.Anthropos,27,1~10

Breuil,H.1939.Bone and antler instry of the Choukoutien Sinanthropus site.Pal.Sin.New ser.6,1~41

Pei,W.C.1930.An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an alt Sinanthropus skull in the Chou Kou Tien deposit.Bull.Geol.Soc.China,8,203 ~ 205

Pei,W.C.1931.The age of the Choukoutien deposits.Bull.Geol.Soc.China,10,165~178

Pei,W.C.1934.Carnivora from locality l of Choukoutien.Pal.Sin.Ser.C,7,(2)

Teilhard de Chardin,P. and Pei W.C.1932.The lithic instry of the Sinanthropus deposits in Choukoutien.Bull.Geol.Soc.China,11,317~358

Teilhard de Chardin,P. and Young,C.C.1929,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Chou Kou Tien fossiliferous deposit.Bull.Geol.Soc.China,8,175~202

Teilhard de Chardin,P.1941.Early man in China.Inst.Geo-Biol.,7,1~99

Weidenreich,F.1935.The Sinanthropus Population of Choukoutien(locality 1)with apreliminay report on new disocverles.Ball.Geol.Soc.Chi-na,14,427~468

Weidenreich,F.1936.Sinanthropus pekinensis:A comparative study.Pal.Sin.Ser.D,7,(3):1-162

Weidenreich,F.1937.The forenner of Sinanthropus pekinensis,Bull.Geol.Soc.China,17,137~144

Weidenreich,F.1943.The skull of Sinanthropus pekinensis:A comparative study on a primitive hominid skull.Pal.Sin.New Ser.,D,10,1~184

Young,C.C.1930.On the mammalian remains from Chikushan,near Choukoutien,Pal.Sin.Ser.C,7,(1):1~24

Young,C.C.1932.On the Artiodactyla from Locaity 1 of Choukoutien.Pal.Sin.Ser.C.8,(2):1~158

Young,C.C.1934.On the Insectivora,Chiroptera,Rodentia and Premates other than Sinanthropus from locality l in Choukoutien.Pal .Sin.Ser.D,8,(3):1~139

Zdansky,O.1923.Ueber ein S?ugerlnochenlager in Chou Kou Tien,Provinz.Chihli.Bull.Geol.Surv.China,(5):83 ~89

Zdansky,O.1928.Die S?ugetiere der Quärtarfauna von Choukoutien.Pal.Sim.Ser.C,5,(4):1~146

2. 赵华的人物简介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2008.1-2008.8 美国加州大学Los Angeles 神经科学所 高级研究学者2003.1-2003.4 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大学神经心理系 短期访问和学术交流1999.6-2001.1 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大学神经心理系 博士后1995.10-1996. 4 日本京都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留学(博士后期间)1994.11-1996.11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梁球锯脑研究中心 博士后1991.9-1994.6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博士研究生1985.9-1988.7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硕士研究生2000----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学系 博士生导师1997----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学系 教授(破格晋升)1996-1997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副教授1985-1991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讲师1980-1985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助教荣誉称号:荣誉称号 授予部门 授予时间吉林省高级专家 吉林省委组织部 2005长春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 长春市委组织部 2005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优秀教学个人称号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2005“巾帼建功”活动中“三.八”红旗手称号 吉林大学 2004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优秀人才 卫生部 1997社会兼职: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理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中国睡眠研究会生理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生理学会理事长

3. 赵华的最新作品

“光光头赵华童话系列” 是阳光出版社自体制改革后为适应图书市场,精心打造的又一个童书品牌,这样高密度地推出本土儿童文学作家精品力作,旨在提升阳光社的童书品牌和阳光出版社的知名度。“光光头”赵华童话系列作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百种精品市场图书”之一,出版酝酿已有两年。这套童话作品集的出版,不仅凸现了赵华作品的精华和特色,更为宁夏本土的儿童文学创作增添了明亮的色彩,使宁夏的儿童文学创作成果更为丰厚。 本系列中的《苏姗的小熊》《恐龙密码》《天使小笨鸡》,是三个短篇童话集,其中部分作品获得过全国性的奖项,在小读者中有很好的口碑。其中,《恐龙密码》是一部非常轻松的童话合集,主打“各种顽皮的动物”和“外星人”,幽默搞怪而富有想象力,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作品。
《开元通宝》是一部长篇少儿科幻悬疑小说。采用了步步为营的结构,剥茧抽丝,揭开悬念,其间融入了历史、科技和人文等多种元素,从一枚中国的唐代古币入手,讲述了一个曲折离奇而又感人的科幻故事。
《南纬十六点三度》代表了作者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最新水准,构思和写作过程历时三年之久。是一部非常温情感人的少儿科幻小说。
这套书非常适合四年级到九年级的孩子们阅读。
有评论者认为,“赵华的文字温暖、干净、细腻,充满了诗意。读他的文章,仿佛回到童年,又好像在炎热的夏天喝了一杯白开水,最简单的味道却滋润心田”。赵华的作品“纯真可爱,朴实无华。从文学角度而言,他的作品更具有我们称之为‘文学性’”的东西”。

4. 国际关系学院保安经理赵华拖欠民工工资6o天

劳动关系是个人将劳动力提供给用人单位主体,你得搞清楚你是在哪家单位工作,而不是为哪一个老板工作。
带上证据,材料去申请仲裁,起诉也是起诉公司。

5. 赵华的个人简历

长沙理工大学会计学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长沙理工大学会计学学科带头人;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现任中国交通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会计学会理事;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专家;国家、湖南省、长沙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审专家。
1989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交通学院)工程会计专业(本科);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专业(硕士),2007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2010年7月至今在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在职从事研究工作。
1989年毕业分配到长沙理工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财务与会计、现代企业审计理论与方法。其中:1996年任原长沙交通学院财经系主任助理,1997年任原长沙交通学院财经系副主任,2003年任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2008年任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6. 赵华的介绍

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98年荣获核工业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被国防科工委批准为“511人才工程”高级管理人才。组织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任务,为中国某重大高新工程项目总指挥及军民两用核动力研发基地建设总指挥,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7. 赵华的教育科研

研究方向 :1.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中枢机制及应激所致睡眠紊乱与脑疾病的关系(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等)2.边缘系统经缰核通路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和机制科研成果:近年来承担课题:序号 课题名称 时间 来源 项目编号 经费1 5-HT受体拮抗剂对SCN中枢效应的研究 2009.3-2010.12 法国国际研究基金 PHA-20098-131 882 人参单体皂苷Rb1抗抑郁新用途的开发研究 2009.9-2011.12 吉林省科技厅 20090928 183 缰核在P物质受体拮抗剂抗抑郁中的介导作用和机制 2007.1-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670670 284 视交叉上核至松果体昼夜节律信息传递通路中新的驿站-缰核的偶联作用和机制 2006.1-200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5705793 285 S20088中枢效应的神经生理分析 2004.11-2006.11 法国国际研究基金 PHA20088-101-CH 406 新型降压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2004-2006 吉林省计划委员会开发研究基金 吉计高技联字(2003)1268号 67 A2369的抗抑郁作用机制 2004.1-2006.12 吉林省科委课题 20040707 58 BGN抗高血压效应的研究 2003.8-2005.8 吉林省科委课题 20030443 109 5-羟色胺在睡眠呼吸窘迫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 2003.1-2004.12 吉林大学创新基金 310 缰核在SCN昼夜节律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 2003.1-2004.12 国家留学回国基金 2002科技字128号 311 缰核在睡眠呼吸窘迫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 2003.1-200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270502 18专利及获奖:1. 类固醇类的孕烷醇酮及其光学异够构体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专利)专利批准时间:2007年. 第一申请人2. 孕烷醇酮在应激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063112001,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第一完成人3. 孤束核内糖皮质激素抑制神经肽 Y 、去甲肾上腺素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2004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4. 缰核在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 .2003 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人。教学情况 :参加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留学生等多层次的生理学理论课教学工作,主持卫生部、吉林大学共三项教学课题的研究。与教学相关的论著和获奖有:获奖:序号 获奖名称 名次 时间 来源1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录相片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 1 1993 卫生部2 医学机能实验课改革和实践获吉林大学教学改革二等奖 1 2004 吉林大学3 医用机能实验教程(七年制使用)获吉林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1 2005 吉林大学4 “生理学”网络课程获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2 2004 吉林省教育厅主编、参编教材:序号 名称 出版社 时间 承担部分1 人体生理学(八年制,姚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参编2 人体生理学(郑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参编3 生理学(英文教材,姚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参编4 人体生理学(范少光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 参编5 医用机能实验教程(供医学七年制学生使用) 科学出版社 2004 主编6 医用机能实验教程(供医学五年制学生使用) 科学出版社 2003 主编7 生理学纲要(杨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副主编8 医用生理学(朱思明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2 参编9 生理学复习提纲(朱思明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1 参编教学论文:序号 文章题目 名次 期刊名称 时间 等级1 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摘要) 1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 核心2 医学机能实验课“学科群程体系”的构建 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核心3 科研技能训练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1 实验室科学 2005 核心4 医学机能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