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皮肤病必效单方精萃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肤病必效单方精萃

发布时间: 2021-03-12 11:00:17

㈠ 白癜风有什么金方

白癜风是一种限局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表现为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限局性白色斑片,以多发于面、颈、手背以及对称性分布为重要特点。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和神经因素等有关。中医称之为白驳风、斑白、斑驳、白癜、白驳、白蚀等。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多见于青壮年。任何部位皮肤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易受光照及摩擦损伤部位,如颜面部、颈部、躯干部和四肢等。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亦可累及。大部分白色斑对称分布、亦有部分患者白斑沿神经节段分布。皮损为局限性色素脱失斑,乳白色,自指甲至钱币大小,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白斑处毛发也可变白。在进展期,脱色斑向正常皮肤移行,发展较快,并有同形反应,即压力、摩擦、外伤后可形成继发白癜风。病程慢性迁延,可持续终身,亦有自行缓解的病例。
(一)内治方【方一】验方一【来源】《奇难杂症》【组成】白花蛇15克,蝉蜕12克,僵蚕18克,露蜂房12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三棱18克。
【功效】活血祛风,理气化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验方二【来源】《奇难杂症》【组成】熟地黄30克,淮山18克,女贞子18克,牡丹皮15克,茯苓18克,首乌30克,僵蚕18克,白蒺藜16克,蝉蜕12克。
【功效】养血祛风,滋阴补肾。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验方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功劳叶、槟榔各15克,白蒺藜、补骨脂各12克,生甘草4.5克。
【功效】补肾清热,消积杀虫。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验方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党参、白芷、苍术各10克,何首乌、鸡血藤、夜交藤、丹参各15克,红花、路路通、麻黄各6克,全蝎1~2个。
【功效】养血祛风,通经活络。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验方五【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新鲜马齿苋50克。
【功效】清热解毒,乌发散血。
【制法】将鲜马齿苋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每剂煎二次,药液混合。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验方六【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当归、防风、补骨脂、赤芍、红花、陈皮、川芎各10克,鸡血藤、黄芪、黑豆皮各15克,白蒺藜30克。
【功效】清热祛风,活血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服20剂后将上药共为细末,每次服10克,每日2次。
【方七】验方七【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当归9克,川芎9克,牡丹皮9克,桂枝9克,乌梢蛇9克,白鲜皮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赤芍15克。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八】验方八【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当归9克,川芎6克,赤芍9克,白芍15克,红花5克,何首乌15克,拘杞10克,生地黄15克,黄芪20克,白芷7克,白蒺藜7克,桂枝6克。
【功效】滋补肝肾,活血益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九】乌金煎【来源】吉林中医药,1988:(2)
【组成】黑豆衣120~180克,羌活6~12克,独活、荆芥各12克,蜂蜜30克,酒少许。
【功效】补肾荣肤,祛风胜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消斑汤【来源】山西中医,1988:4(2)
【组成】桔梗、郁金、独活、防风、桃仁各10克,何首乌、黑芝麻、旱莲草、苍耳子各18克,红花60克,苦参15克,白附子6克,苍术12克,黄芪20克。
【功效】祛风除湿,益气固表,活血消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一】白癜风消饮一【来源】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8)
【组成】柴胡、白芷、川芎、桔梗各9~12克,丹参、首乌各10~15克,郁金、桃仁、防风、荆芥、龙胆草、补骨脂、白术、陈皮各6~10克,当归12~25克。
【功效】疏肝活血,健脾除湿,祛风清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二】白癜风消饮二【来源】《难证奇方妙用》【组成】柴胡9~12克,白芍9~12克,川芎9~12克,桔梗9~12克,郁金6~10克,桃仁6~10克,红花6~10克,防风6~10克,荆芥6~10克,龙胆草6~10克,补骨脂6~10克,白术6~10克,陈皮6~10克,当归12~25克。
【功效】活血祛瘀,消风润肤。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三】祛白消斑汤【来源】湖南中医杂志,1989:5(5)
【组成】当归、川芎、赤芍、白芍、红花、何首乌、枸杞子、生地黄、黄芪、白芷、白蒺藜、桂枝、防风。
【功效】活血养血,祛风益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四】玄机汤【来源】《奇效良方集成》【组成】草河车、浮萍、丹参各50克、川芎15克,紫草、刘寄奴、牡丹皮、威灵仙各15克,琥珀、地龙、土鳖虫各10克。
【功效】补血活血,通络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小儿酌减,孕妇忌服。1个月为1疗程。
【方十五】通窍活血汤加减【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10)
【组成】川芎、赤芍、红花、老葱白、鲜姜、防风、苍耳子各9克,桃仁12克,红枣(去核)7枚,桔梗、黄芪各15克,麝香(冲服)0.1克(若无麝香可用白芷20克代替),黄酒120克,桂枝5克,浮萍15克。
【功效】活血化瘀,祛风解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六】一贯煎加味【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女贞子、覆盆子、防风、当归、川楝子、枸杞子各10克,沙参、麦门冬各15克,生地黄30克。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祛风。
【制法】上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七】七零八方加减【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当归、白芍、紫草、姜黄、茜草各10克,黑芝麻、白鲜皮、何首乌各12克。
【功效】调和气血,驱风通络。
【制法】上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八】消风饮【来源】《民间治病小绝招》【组成】粉牡丹皮10克,广郁金10克,草红花10克,炒白蒺藜10克,紫草10克,黑豆10克,制何首乌15克,生石决明15克,生地榆15克。
【功效】活血祛风,养血祛癜。
【制法】上药共入砂锅内,加清水1升,浸泡30分钟,上火煎煮30分钟,滤渣取汁,二煎加水适量,煎煮20分种,滤液混合。
【用法】分3次温服,每日1剂。
【备注】同时用蛇皮50~100克剪碎,放瓦上煅为炭,研细末,醋调如糊,外涂患处,1日3次。
【方十九】凉血地黄汤加减【来源】中医杂志,1993:34(3)
【组成】生地黄30克,赤芍、丹参、当归尾、川芎、桃仁泥、黄芩、地榆、荆芥、防风、豨莶草、白鲜皮、地肤子、乌梢蛇各9克,生甘草3克。
【功效】凉血活血,清热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味【来源】中医杂志,1993:34(3)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当归、赤芍、白芍、山萸肉、仙茅、枸杞子、仙灵脾、川芎、桂枝、白蒺藜、白鲜皮、防风、炙地龙、桃仁泥各9克,生甘草3克。
【功效】滋补肝肾,补益气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一】苏木着色汤【来源】《难证奇方妙用》【组成】苏木10克,茺蔚子10克,蝉蜕10克,赤芍10克,白蒺藜15克,何首乌20克,大枣6枚。
【功效】补益精血,养肝安神,乌须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10剂间隔2~3日。
【备注】应用上方时,白斑局部配合日光浴,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或使白斑多接触日光,但避免暴晒。
【方二十二】双藤桂枝汤加减【来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组成】鸡血藤15克,首乌藤30克,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桂枝5克,防风10克,苍术10克,紫苏梗10克,旱莲草15克,生甘草6克。
【功效】调和气血,疏散风邪。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三】柴胡疏肝汤合桃红饮加减【来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组成】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赤芍、白芍各10克,香附10克,炒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5克,枳壳10克,柴胡5克。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四】六味地黄丸合四物汤加减【来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组成】潼蒺藜、女贞子、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黑芝麻、白蒺藜各15克,覆盆子、枸杞子、赤芍、白芍、当归、川芎各10克。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五】右归饮加减【来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组成】制附子10~15克,肉桂1克,干姜10克,党参15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白蒺藜15克,补骨脂10克,当归10克,何首乌15克,豨莶草15克。
【功效】温补脾肾,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六】消癜丹【来源】湖南中医杂志,1995:11(6)
【组成】赤芍10克,丹参30克,当归10克,川芎12克,防风12克,麻黄10克,钩藤12克,柴胡12克,桃仁12克,红花8克,僵蚕8克,蝉蜕10克,苍耳子20克,紫草20克,甘草4克。
【功效】疏风宣肺,疏肝活血,通经消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七】阿胶熟地丸【来源】湖北中医杂志,1985:(6)
【组成】阿胶、熟地黄、当归各600克,胡麻仁450克,川芎、赤芍、苦参各350克,肉桂、威灵仙各250克,防风300克,附子150克,薄荷200克。
【功效】滋养肝肾,温阳益气,祛风通络。
【制法】上方制成蜜丸。
【用法】1次15克,日3次,淡盐汤送服。
(二)外治方 【方一】验方一【来源】《太平圣惠方》【组成】桑柴灰2斗。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制法】将桑柴灰于大甑内蒸灰气溜。
【用法】取釜中汤淋汁热洗。
【方二】验方二【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马齿苋20克(鲜品加倍),红糖10克,醋7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乌发散血。
【制法】上药混合后煮沸,过滤,置有色瓶内备用。或将鲜马齿苋洗净,切碎,捣烂,拧出汁液,瓶装。
【用法】以棉签蘸液涂患部,每日1~2次(最好在睡前涂1次)。配合患部日光浴,从每天10分钟开始,逐日增加至每天1~2小时。
【方三】验方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雄黄、硫黄、密陀僧、朱砂各240克,雌黄60克,白芨360克,白附子600克,冰片36克。
【功效】祛风通络,杀虫消斑。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以生黄瓜蘸此药粉涂擦白斑。
【方四】验方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白附子、硫黄等量。
【功效】祛风通络。
【制法】研末。
【用法】姜汁调匀外搽。
【方五】验方五【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枯矾、防风各等量。
【功效】祛风利湿,清热解毒。
【制法】共为细面备用。
【用法】以鲜黄瓜片蘸药面擦患处。
【方六】验方六【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雄黄、硫黄、黄丹、密陀僧、生南星等份。
【功效】祛风杀虫,消斑祛瘀。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用法】取一生姜剖开,以其剖面蘸药粉擦患处,擦后患处变黑,次日再擦,至黑退便愈。
【备注】治疗中忌食鱼腥和酒类。
【方七】验方七【来源】《久病难症必效单方》【组成】硫黄、密陀僧、轻粉各3克,麝香0.015克。
【功效】温经散寒,杀虫通络。
【制法】共研成细末,用清水加姜汁数滴调匀。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4~6次。
【方八】验方八【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肉桂30克,补骨脂90克。
【功效】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制法】以水酒各半混匀后浸药1周。
【用法】外搽患处。
【方九】验方九【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菟丝子25克(碎),50%酒精75毫升。
【功效】滋补肝肾,活血消斑。
【制法】浸泡7天。
【用法】外搽患处。
【方十】验方十【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生山栀子25克,50%酒精75毫升。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制法】浸泡7天。
【用法】外搽患处。
【方十一】验方十一【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姜黄300克,黑矾300克,密陀僧90克,雄黄30克,补骨脂150克,轻粉30克,75%乙醇5000毫升。
【功效】祛风杀虫,收敛消斑。
【制法】先将前五味药浸泡于乙醇中,置七天后,滤除药渣,加入轻粉即成酊剂。
【用法】用药前用切片生姜用力涂擦患处,以皮肤发红为度,再用新毛笔蘸此酊剂涂患处。每日2次,直至病愈。
【方十二】验方十二【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无花果叶,烧酒各适量。
【功效】解毒行气,活血化瘀。
【制法】无花果叶细切浸酒7天。
【用法】以酒擦患处,每日3次。
【方十三】验方十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露蜂房、凌霄花、踟躅花各30克,附子、川乌头、防风各60克。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制法】上药研细末,用猪脂1500克煎炼,看药焦黄,去渣。
【用法】外搽患处。
【方十四】验方十四【来源】《是斋百一选方》【组成】草乌15克,巴豆3克。
【功效】驱风除湿,通络散瘀。
【制法】草乌、巴豆,并切细上用米醋和湿,以布裹。
【用法】浴罢擦之,频浴为佳。
【方十五】验方十五【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细辛6克,雄黄,白芷各8克。
【功效】温经散寒,杀虫通络。
【制法】研细末。
【用法】醋调搽。
【方十六】验方十六【来源】《久病难症必效单方》【组成】细辛6克,白芷3克,雄黄3克。
【功效】温经散寒,杀虫通络。
【制法】将上药研末后放陈醋搅拌均匀。
【用法】涂擦患部,每日1~2次。
【方十七】验方十七【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硫黄、密陀僧、腻粉、乳香、白僵蚕、杏仁各30克。
【功效】收敛杀虫,祛风散结。
【制法】各研细末,和研匀,酥油调膏。
【用法】外搽患处。【方十八】白癜康【来源】北京中医,1993:(2)
【组成】黄芪、何首乌、白鲜皮各30克,姜黄、丹参、自然铜、补骨脂各15克,白蒺藜、防风各10克。
【功效】益气补血,活血祛风。
【用法】水煎外洗,1日3~4次,3个月为1疗程。
【方十九】密陀僧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硫黄、雄黄、蛇床子各6克,石黄、密陀僧各3克,轻粉1.5克。
【功效】祛风,杀虫,止痒。
【制法】上药共为细面。
【用法】直接外扑或用醋调搽患处,日1~3次。
【方二十】消斑酊【来源】《难证奇方妙用》【组成】乌梅60克,补骨脂30克,毛姜10克。
【功效】清热收敛,杀虫通络。
【制法】将上药放入80%~85%酒精(按照药物1份,酒精3份比例配制)内浸泡两周后滤去渣。
【用法】使用时用棉球或纱布蘸药涂患处,每日次数不限,每次1~5分钟,擦时用力要匀,觉患处皮肤发热为度。连续涂搽数日,直至白斑消除为止。
【方二十一】前胡防风补骨脂方【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前胡20克,防风10克,补骨脂30克,75%酒精100克。
【功效】温阳祛斑,活血祛风。
【制法】以上前三味研为细末,加入75%酒精中浸泡7天,过滤取汁,备用。
【用法】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次5~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方二十二】荆芥川椒补骨脂方【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紫荆芥皮15克,川椒15克,补骨脂15克,75%酒精100克。
【功效】发表祛风,理血杀虫。
【制法】以上前三味研为细末,加入75%酒精中浸泡7天,过滤取汁,备用。
【用法】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次5~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方二十三】补骨脂酊【来源】《古今名方》【组成】补骨脂120克,旱莲草60克。
【功效】调和气血,活血通络。
【制法】上药研碎放入75%酒精500毫升内,浸泡7天,过滤去渣,瓶装备用。
【用法】用棉球蘸药涂于患处。并摩擦5~10分钟。
【方二十四】博落回姜醋方【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博落回30克,陈醋90克,老生姜适量。
【功效】解毒杀虫通络。
【制法】以上前一味切碎,装入瓶中,加入陈醋浸泡10天,备用。
【用法】先将老生姜切开,用断面擦患处皮肤至微红,再用棉签蘸药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㈡ 艾叶熬成水能洗什么皮肤病

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养血调经。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则须与黄连、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热行气止痛。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1、艾叶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肘后方》)

2、艾叶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10克,辣蓼10克,车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3、艾叶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圣济总录》香艾丸)

4、艾叶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5、艾叶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10克。(《卫生易简方》)

6、艾叶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7、艾叶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8、艾叶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25克,干姜5克。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养生必用方》)

9、艾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50克,蒲黄、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0、艾叶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圣惠方》)

11、艾叶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千金方》)

12、艾叶治妇人白带淋沥:艾叶(杵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一周时)300克,白术、苍术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为末,每早服15克,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13、艾叶治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杨诚经验方》)

14、艾叶治头风面疮,痒出黄水:艾100克,醋一升,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二、三上。(许国桢《御药院方》)

15、艾叶治湿疹: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6、艾叶治盗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乌梅三个。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纲目》)

17、艾叶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仁斋直指方》)

㈢ 单方精油里含不含激素

你的提问有好几个问题:主要是想知道 1、精油是否是纯植物提炼?2、精油是否含激素?3、含激素的精油是否对身体有副作用? 我针对提问先做一个简单回答:1、精油必须是纯植物提炼的,否则就是造假。2、部分精油的确含有激素,或者成为类激素,因为是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有很大区别。3、目前并未发现含类激素的精油对人体有副作用。 下面解释一下激素:1、人体内本来就含有激素,而且种类很多,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就是激素分泌系统,所以不要对激素有恐惧感。 2、人工合成激素,用于调节人体内分泌出现疾病的时候,例如:糖尿病人注射的胰岛素、皮肤病药膏内的地塞米松,但是由于激素用量小效果好,所以目前滥用激素的现象非常严重,许多正常人被滥用了激素后造成自身内分泌紊乱,所以人们才对激素非常恐惧。3、植物类激素,不是所有精油都含有类激素,例如:罗勒、鼠尾草、丝柏、茴香等含有类激素,这些精油是不会想人工合成激素一样去替代人体的分泌的激素,也不会破话人体内分泌的平衡,类激素的作用原理是激发和调动人体自身的激素发挥作用,是一种自然疗法。例如:黄豆制成的豆腐、豆浆,就含有丰富的类激素,但是常年服用也绝不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激素分泌,而是会帮助激素水平的平衡。

㈣ 肺结核怎么用偏方治疗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属于中医“肺痨”或“痨瘵”的范围。传染源是痰中含有结核杆菌的肺结核患者,长期排菌的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另外,结核病牛通过带菌牛奶也可以传播本病。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带菌的飞沫漂浮在空气中或痰液干燥后结核杆菌随尘埃漂浮于空气中,被健康人吸入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15~35岁的青少年是肺结核的发病高峰年龄。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少数起病急,以高热、畏寒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午后低热、面颊潮红、乏力、倦怠、消瘦、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如不及时彻底地治疗,会转化为慢性,甚至引起中毒症状,造成死亡。胸透或拍片、结核菌素培养可确诊。
【方一】川桔丸【来源】《土、单、验方选编》【组成】川贝母三两,桔梗、百部、制乳香、制没药各二两【主治】肺结核。症见咳嗽,潮热,痰中带血,X线透视肺部浸润或空洞。
【用法】上五味共研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次二钱,每日2次,温水送服。以空洞愈合,病灶消失为度。
【方二】百部及贝散【来源】《土、单、验方选编》【组成】百部、百及各四两,川贝母、胎盘粉各二两,三七一两【主治】肺结核空洞咳血。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一钱,日服三次,饭后一小时温水送下。以空洞愈合为度。
【方三】大蒜方【来源】民间【组成】生大蒜【主治】肺结核。
【用法】生吃,每次数瓣,一日数次,经常吃。或捣碎闻味,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方四】柏叶姜艾汤【来源】《山东中医验方集锦》【组成】侧柏叶三两(炮),干姜三两(炮),艾叶二两【主治】肺结核症见咯血为主者。
【用法】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过滤去渣,加红糖适量。每4或6小时服一次,每次40~60毫升,咯血不止可继续服用。
【疗效】此方为该书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疗养院方,该疗养院用此方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38例,除1例无效外,其余37例均于服药后2~5日咯血完全停止。
【方五】啤酒花茶【来源】《新编实用偏方》【组成】啤酒花20克【功用】抗痨,安神。
【主治】适用于治疗肺结核初起,潮热,食欲不振,失眠,高血压。
【用法】滚开水200毫升,煎15分钟,当茶饮。
【方六】百合蜜方【来源】《偏方大全》【组成】鲜百合、蜂蜜各适量【功用】清热,润肺,生津。
【主治】肺结核。
【方解】能抑制结核菌扩散,促使结核病灶钙化。
【用法】百合与蜂蜜共放碗内蒸食。每日2次,可常服食。
【疗效】治结核病有效。
【方七】南瓜藤汤【来源】《偏方大全》【组成】南瓜藤(即瓜蔓)100克,白糖少许【功用】清肺,和胃,通络。
【主治】用治肺结核潮热症。
【用法】加水共煎成浓汁,每次服60克,每日2次。
【方八】玉米须汤【来源】《久病难治必效单方》【组成】玉米须100克,冰糖适量【主治】主治肺结核。
【用法】将玉米须加入冰糖,加清水煎透,代茶饮。
【方九】白及大黄方【来源】《中医家用验方1000则》【组成】白及4份、生大黄3份、儿茶2份、白矾1份【主治】适用于肺结核咯血,对支气管扩张咯血也有效。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1克,每日4次。

㈤ 花草茶单方的作用

花草茶的单方有很多,各自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看你想要什么样的效果吧,这里可以给你一些不同单方的作用,勿忘我 清热解毒,清心明目,滋阴补肾,养颜美容,补血羊血,并能促经机体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提高免疫能力。
康乃馨 养容养颜,安神止渴,清心明目,消炎除烦,生津润喉,健胃消积。对治疗头痛牙痛有明显疗效。
千日红 内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E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肝明目、止咳定喘、降压排毒、美容养颜等功效。
百合花 富含蛋白质、淀粉、糖、磷、铁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安心、定胆、益智、润肺止咳
茉莉花 改善昏睡及焦虑现象,对慢性胃病、经期失调也有功效。
雪丽花 清肝降火、理气健胃、解热排毒、强肾壮骨。
藏红花 养血补血、生津益气、排毒养颜、理气健胃,特别是治疗妇科疾病有明显疗效。
灯笼花 对肾亏、肾虚引起的腰腿酸痛、四肢痉挛、肾重不举有良好疗效。
辛夷花 排毒养颜、消暑止渴、降压减肥。
野菊花 性寒,味甘苦,抗病毒,去风湿,止头痛,明目。
金莲花 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提神健胃,对治疗口腔炎、咽炎、扁桃体炎均有明显疗效。
玉蝴蝶 美白肌肤、将压减肥,并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提高免疫力。
红巧梅 降火消炎、排毒养颜、延缓衰老、对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雀斑、色斑、暗疮等有明显疗效。
紫罗兰 淡紫色的紫罗兰,具有解除酗酒、头痛,消除焦虑的作用,尤其对呼吸道疾病有疗效。
玫瑰花 滋润养颜,护肤美容,活血,保护肝脏,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之功能。可治慢性胃炎及肝炎。
桂桂香 滋阴补肾,调整机能,调节内分泌,保肝养胃,排毒养颜。
玫瑰茄 止咳,消暑,抗衰老,降脂减肥。
金银花 清热凉血、解毒散痛、治疗面部座疮。
薰衣草 有抗菌功能,可预防感冒、咳嗽,可舒解压力、解除焦虑、驱风、排气。有很多的,你可以上有颗茶上面看看,哪里的单方都不错的

㈥ 血热!有轻微皮肤病,手脚心热,有单方么

指导意见:你好,手脚发热考虑是发生阴虚了,阴虚生内热,所以你会出现发热的表现。建议你用中成药调理一下,可以用一下生脉饮口服液和知柏地黄丸一起进行治疗

㈦ 银翘解毒丸对皮肤病有疗效了吗

你好,银翘解毒丸的主治功能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版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权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患者应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以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后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孕妇、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㈧ 治疗疱疹病毒吃大败毒胶囊和皮肤病血毒丸哪个好

可以一起吃的,不过这三个药都差不多,一起吃未必效果就好。

㈨ 单方精油的功效

单方精油是从一种植物的整株或某一个部位萃取而得的精华成分,一般具有较为浓郁的本植物气味,并且具有特定的功效及个性特点;
功效

【美容护肤】极佳的抗老化除皱效果,消除色素沉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消肿祛斑,对痤疮、黑头、粉刺有明显的改善。

【身体保养】有助解除毒素的堆积与体液滞留,祛风湿,调经止痛,缓解胀气、消化不良等状况。

【心灵保养】神经系统的强心,迅速消除压力和筋疲力竭之感,缓解紧张情绪,带来平衡的感觉。

【家居运用】用于室内熏香,可舒缓头痛,更可营造清幽淡雅氛围。

适用范围:多种肌肤适用。

单方薰衣草精油的作用

薰衣草单方精油是从薰衣草的花、茎、叶中提取的精华物,含有乙酸薰衣草酯、乙酸芳樟酯、芳樟醇和萜化合物。薰衣草花被誉为“百草之王”。提炼出的芳香精油是所有芳香精油中治疗用途最广、最安全的一种,俗称是精油中的“万金油”,有近70种的功能,使用历史长达数千年,并且有着广泛地治疗效果。由于有着令人愉快的气味和温和的使用。使得薰衣草成为世界最流行的植物精油之一。

[功效]:

(1)祛斑、去疤、美白、平衡油脂分泌,促进细胞再生功能。

(2)镇静、安神、助眠。

(3)驱虫除秽、净化空气。

(4)愈创、防治蚊叮虫咬。

(5)止痛、消炎、杀菌。

(6)治疗烫伤、烧伤、溃疡和风疹。

(7)安抚情绪、去除疲劳、防晕车、防脱发、去头屑。

(8)调节高血压、心律过速、安抚惊慌。

使用方法

[美容护肤美白保湿]

将薰衣草精油滴入洗面奶中早晚使用,晚间护理时滴入一滴与护肤品一起使用,美容院护理时使用,做身体护理时使用。

[美发]

将薰衣草精油几滴与洗发水一起使用,令头发滋润光泽有弹性。

[失眠]

睡觉时将1-2滴薰衣草滴于枕头上。

[咳嗽]

薰衣草5滴,薄荷2滴 ,加入30ML基础油中,然后轻揉胸前和背部。

[流行感冒]

薰衣草3滴,百里香2滴,以熏蒸法放在卧室内就寝。

[咽喉炎、咽喉痛]

薰衣草1滴,茶树2滴,将精油滴入一碗热水(1000ML)中,把发出的热蒸气吸入(5-10 分钟)。同时也可滴在手帕上,用简单吸入法吸入。

使用注意点

葡萄柚:只要一开瓶,使用期限就会缩短;另外擦抹葡萄柚后,不宜直接曝晒于阳光下,以免引起光敏反应。

柠檬精油:柠檬精油有不易保存的特性。白天使用后若受到太阳曝晒,会引起黑色素沉淀,需要低剂量使用,才不会引起过敏。

橙花精油:因为橙花精油可以使人舒解紧张情绪,所以需要专注力的工作或学习时请勿使用。

依兰一依兰精油:应低剂量使用,剂量太高容易引起头昏、反胃;会对极敏感皮肤产生刺激,发炎的皮肤和湿疹最好不要用。

天竺葵精油:可能刺激皮肤,避免使用纯剂在皮肤上。能调节荷尔蒙,怀孕期间勿用。

薰衣草精油:低血压的人用了薰衣草精油后,会发生呆滞的现象。它也是通经药,所以避免在怀孕初期使用。

鼠尾草精油:具有毒性,且危险性较高,用量没掌握得当,易引起酒醉状态、中毒、严重头痛。镇静效果强烈,甚至会使注意力难以集中,最好不要在开车前使用。也不要在饮酒后使用。每次只能使用1%以下。孕妇、低血压、癌症患者避免使用。

马郁兰:在国外,儿童使用马郁兰精油要有医师处方,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精神状态迟缓。避免在怀孕期间使用,气喘者小心使用,低血压者避免使用,不适忧郁症者。

罗勒精油:怀孕期间勿用;勿泡澡时过度使用而刺激皮肤。

玫瑰精油:它也是通经药,所以孕妇避免在怀孕初期使用。

茴香精油:属于强效精油,过度使用会引发毒性,导致皮肤敏感。孕妇、儿童、癫痫患者避免使用。

佛手柑精油:柑桔类精油(佛手柑和柠檬)通常有光敏性,使用后忌晒太阳。虽然它常被拿来当治疗皮肤问题的精油之一,但它的光敏性不容忽视,即便是人造光源也要尽量避免,最好的方法就是晚上使用。尤其佛手柑会持续好几天,所以不要直接加入水中泡澡。如果本身就有一些黑色素沉淀的问题,像是黑色瘤、老年斑、黑斑、皮肤癌等,应低剂量使用。

迷迭香精油:其高刺激性、不适合高血压及癫痫患者,避免在怀孕期间使用。

百里香精油:高血压、孕妇禁用。属于强劲精油,勿长期使用,以免中毒。

乳香精油:孕妇是否可用,有争议。

没药精油:孕妇避免使用,一般人也不可以高剂量使用。

薄荷精油:必须稀释,不宜单独泡澡、涂抹全身,会让人全身发冷。晚上勿用,易使睡眠习惯改变。能通经退乳,怀孕与喃乳期间避免使用。

肉桂精油:高剂量时易引起抽搐,肉桂皮精油不建议使用在皮肤上,避免用肉桂精油泡澡,最好以“吸入法”使用。稀释时剂量要非常低(1%),孕妇禁用。

丁香精油:这是一种非常强劲的精油,使用时务必小心。不适合以按摩方式使用,因为它可能会刺激皮肤,1%低剂量使用,孕妇避用,勿泡澡用。丁香精油只有100%的纯精油才有医疗价值。

㈩ 荷叶有什么功效

您好!
荷叶是天然食材,无毒。可以做食材,也可以直接当茶饮用。
可以用来做荷叶饭,荷叶粥。也可以当茶喝,有减肥功效。荷叶可降血压、降血脂、减肥,防治冠心病、胆炎、胆结石、脂肪肝、肥胖症等。

荷叶食疗作用:荷叶味苦辛微涩、性凉,归心、肝、脾经 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 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
用法:1. 清热解暑宜生用,散瘀止血宜炒炭用。
2. 新鲜者善清夏季之暑邪,临床常与鲜藿香、鲜佩兰、西瓜翠衣等配伍应用。
3. 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升发脾阳,对治疗暑热泄泻有良效,常与扁豆等配伍应用。
4. 此外,对脾虚气陷,大便泄泻者,也可加入补脾胃药中同用。
荷叶适合人群:体瘦气血虚弱者慎服。 [性能]含生物碱、黄酮甙、有机酸。 [用途]用于暑热烦渴;脾虚少食,腹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 [用法]煎汤,泡茶,煮粥、饭。 [附方] 1,清暑荷叶饮:荷叶15g,金银花10g,竹叶心6g。沸水浸泡,代茶饮。 本方荷叶清热祛暑,金银花、竹叶心清热除烦。用于暑热烦渴。
2,荷叶饭:荷叶15g,陈皮6g,粳米150g。用粳米加水煮饭,待米近熟时,在饭上放荷叶、陈皮,蒸至饭熟。 本方用粳米益脾养胃,荷叶开胃升清,陈皮健胃理气。用于脾胃不和,少食腹泻。
3,生地荷叶饮:生地30g,荷叶半张。生地煎水取汁,荷叶捣烂绞汁或煎水取汁,两汁混合饮用。 用于血热吐血、衄血、便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