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蕁麻疹熱水洗
擴展閱讀
突然得了濕疹 2025-05-16 04:40:47
乳暈濕疹是怎麼回事 2025-05-16 04:21:50
水痘能吃蘑菇嗎 2025-05-16 04:21:37

蕁麻疹熱水洗

發布時間: 2025-05-16 01:30:47

蕁麻疹可以用熱水燙嗎 不要燙洗,推薦中葯溫洗配方!

1

蕁麻疹可以用熱水燙嗎

不可以用熱水燙。

很多患者感覺蕁麻疹患處非常癢,就想著用熱水燙,但這畢竟是長在人體皮膚表面,如果水溫超過50度燙洗的話,會使皮膚表面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促使過敏物質大量釋放,導致皮膚滲出和糜爛加重,病情惡化。

2

若冷過敏的建議用溫水

有的蕁麻疹患者是因溫度過冷或風寒引起的,只要溫度高一點疹塊就會好轉,但這種情況下也是不宜用熱水燙洗的,建議用溫水清洗,注意添加衣服,讓患部皮膚溫度提高即可。

3

推薦:蕁麻疹中葯溫洗配方

1、花椒皮煎劑

材料:乾花椒皮100g。

做法:乾花椒皮100g置於容器內,加入沸水500ml,浸泡24小時。濾去花椒皮,留取花椒水。治療時以花椒水塗於患處即可止癢、消除水腫;也可在花椒水中加人適量的維生素C,則效果更佳。

功效:花椒其味辛、性溫,氣味芳香,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殺蟲、行氣止痛的功效,外用殺蟲止癢,常用於疥瘡、濕疹或皮膚瘙癢的治療,此外花椒水外塗具有表面麻醉、利濕的作用,可以迅速緩解蕁麻疹症狀,其治療效果迅速而明顯。

2、荊芥枝花洗方

配方:荊芥30克,七葉一枝花、防風、大青葉、苦參各15克。

製法:取以上5味加水適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倒人盆中。

用法:趁熱洗熏患處,每次熏洗15~20分鍾,每日1~2次。

功效:解毒燥濕,祛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3、徐長卿合劑

組方:徐長卿、防風、艾葉、當歸各50g。

製法:用溫水浸泡20分鍾,煎20分鍾,過濾備用,等葯液溫度降至40C左右時,用紗布蘸葯液在患處擦洗,直至風團疹面發紅為止,每次10~15分鍾,每日2~3次,1劑可反復煎洗數次。

功效:徐長卿味辛,性溫,歸肝經、胃經,具有祛風化濕、止痛止癢的功效;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的功效;艾葉,其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當歸為活血化瘀要葯,其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可補血止痛、活血化瘀,四味中葯皆為治療風瘡、疥癬、隱疹要葯,配伍使用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作用,煎或洗劑可使熱氣內注、溫經散寒、宣通血脈,共收奇效。

4、蒼礬煎劑

組方:明礬50~150g、炒蒼耳子30~90g。

製法:取明礬50~150g,敲碎,炒蒼耳子30~90g,加水1000~1500ml,文火煎沸30分鍾(嬰幼兒葯量、加水量均減半),用葯液溫洗丘疹及痛癢處。輕者每日煎洗1次,重者每日煎洗2次,一般煎洗3~5天即痊癒。

功效:明礬,其味酸、澀,性寒,有小毒,外用能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用可止血、止瀉、化痰。蒼耳子,其味甘,性溫,歸肺、肝經,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癢的功效,此二葯相合,可散肌表之風寒邪氣,又可祛肌表之濕邪,邪氣去除則營衛調和,疹消癢止,此法簡單易行,療效明顯。

5、百部洗劑

組方:百部30~60克。

製法:上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

用法:待葯液溫度適宜後外洗患處,或洗後再加熱水浸洗全身。

療程:以癢止為度。

功效:清熱祛風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者。

6、楓香洗湯

組方:楓香250克,川芎、川大黃、黃芩各60克,苦參90克,當歸60克,甘草、射干各60克,川升麻30克,蛇床子30克。

製法:將上葯擇凈,研細,和勻即成。每次150克,水煎取汁,洗浴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涼血,祛風止癢。適用於風癮疹。

7、干艾草煮水洗澡

適合:大面積患有蕁麻疹的人群。

做法:將新鮮艾葉曬干或者是直接買乾枯的艾葉回來,取約四株的量,清水洗去雜陳,放入鍋中,加水煮開,然後小火繼續煮大約5—10分鍾左右。這時候將艾葉撈出來,將葯汁倒入澡盆中,溫度適宜時用來泡澡就可以了,建議一天一次。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4

除了不能熱水燙洗還需注意

1、不能用偏酸鹼性的皂液清洗

蕁麻疹患者也不能用偏酸鹼性的皂液清洗,如洗澡的話,建議用中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可加入一些中葯,如:防風、徐長卿、荊芥、鹽等,平時用溫水或清水清洗即可。

2、避免食物添加劑

要避免包括餅干、冷飲、汽水、麵包、啤酒等,這些食物含有人工色素、酵母、防腐劑等成分,如果可以的話,去做個過敏原實驗,這樣就更明確自己吃什麼食物過敏。

3、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患有蕁麻疹的朋友們應該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易消化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及局部水腫,對於減輕蕁麻疹症狀有很大的好處。

4、避免搔抓

蕁麻疹發作的時候瘙癢難忍,許多人都不由自主的去抓撓,可是這樣不但不能止癢,更會讓患病部位溫度提升,無形中讓血液釋放了更多的組織胺也就是過敏原病毒,反而會導致病情惡化。

5、避免食用「發物」

所謂「發物」,是指動風生疾、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誘發舊病加重新病。常見發物有肉類,如豬頭肉、蛋類、牛、羊、狗肉,鵝肉;有水產類,如魚、蝦、蟹等;有蔬菜類,如韭菜、竹筍、菠菜、蘑菇等;有水果類,如芒果、楊梅、荔枝;有調味品類,如蔥、姜、蒜、椒之類。

6、避免熱毛巾熱敷

熱可以使患病皮膚得到暫時的舒緩,但確是另一種刺激,這樣會導致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像有的人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7、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進食要盡可能定時、定量,避免過飢過飽及偏食,尤其不能暴飲暴食、一次性進食過多蛋白質,同時飲酒或進食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會明顯降低胃腸道消化功能,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變質成蛋白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到體內,從而增加過敏發生的機會。

8、注意個人衛生習慣

日常要注意清潔衛生,尤其是要保持腋窩、會陰部、乳房等部位的清潔。要穿寬松、棉質的內衣,少穿緊身衣物。盡量避免使用過多化妝品和化學成分較多的洗面奶、爽膚水等。避免過多使用肥皂,橡皮手套,染發劑等易導致皮膚過敏的刺激性物質。

9、避免內外感染

了解自己的體質,避免使用易過敏的葯物。在皮膚被蚊蟲叮咬或出現刀傷、燙傷時,要及時清理患處,避免細菌滋生引起內外感染。

10、保持健康心態,適當鍛煉

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因此,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這都會對預防蕁麻疹非常有利。

11、避免誘發因素

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以減少寒冷刺激誘發蕁麻疹;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② 患了蕁麻疹,洗澡是冷水洗還是熱水洗

蕁麻疹需要使用溫熱水洗澡,冷水洗的話容易刺激皮膚

注意事項:

常見的症狀是由於觸碰冷水跟接觸寒冷後,身體的某些部位緩畝出現瘙癢跟水腫。比如有時候下雨被淋或者在冷水中游泳時,有可能會頭疼,昏厥,皮膚發紅。還有一種叫繼發性的蕁麻疹,多因某些基礎疾病引起,如冷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昌滑血症,一些惡性的腫瘤等。這些都是會誘發蕁麻疹的發生。要是遇到這種「寒冷性蕁麻疹」,我們應該做好禦寒工作,盡量不要讓寒冷的風來刺激到皮膚,手腳都不要接觸

食物方面

    魚,蝦,蟹,蛋這些食物誘發的蕁麻疹最常見,淡然還有一些調料等也會誘發「蕁麻疹」。

    不新鮮的食品變質為鹼性多肽及未被消化的蛋白食品以多肽的形式吸收,都會引起蕁麻疹的發生。

    由於小孩的消化道粘膜通透性弱所致,所以這種情況在兒擾迅森童中很常見

③ 小孩蕁麻疹洗澡如何洗

第1步:准備溫清水
如果小孩蕁麻疹可以洗澡的,建議家長們用溫清水洗,水溫大約在40-50度左右,家長可用手掌試下水溫,感覺不燙手溫度合適即可。
第2步:溫柔擦洗
然後用干凈的純棉毛巾沾取溫水,給寶寶輕輕地擦拭,千萬不要太用力,導致皮膚破損,尤其是對於身上蕁麻疹紅腫的地方,即使患處瘙癢難耐,也不要用毛巾使勁擦。
第3步:中草葯泡澡
如果寶寶蕁麻疹患處沒有破潰的,推薦建議家長們使用以下中草葯葯浴配方給寶寶進行葯浴,達到緩解瘙癢,促進治療蕁麻疹的目的。
1、薄荷桃葉葯浴
配方:薄荷葉、爐甘石、桃葉各適量。
用法:將上述葯物研碎成末,加清水適量煎煮數沸,濾出的葯液倒入盆內,趁熱熏洗患處,每次15~20分鍾,每日熏洗l~2次。
功效: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收濕斂瘡。
2、紫草葯浴
配方:紫草15克、,刺蝟皮、枳殼、紫花地丁、車前子各10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研碎,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葯計倒入盆內,待溫外洗患處,,每次20分鍾,每日1次。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消腫散瘀,主治蕁麻疹,適用於風濕熱,瘙癢甚者。
3、苦參葯浴
配方:土茯苓、苦參各30克、蛇床子、食鹽各20克、白鮮皮15克、明礬、荊芥各22克、花椒6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加水2升,煎煮至1升,濾出葯液,倒入盆中,溫洗,用毛巾邊擦邊洗,每日1次,,每劑可煎用2~3次。
功效:清熱燥濕,解毒透疹消瘡,殺蟲止癢。主治蕁麻疹,症見周身其風團、劇癢者。
4、荊芥葯浴
配方:生石膏30克,荊芥、防風、蟬蛻、黃芩、黃柏、連翹、苦參、白鮮皮、升麻、蒼術各10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研碎,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葯汁,倒入盆內待溫浸浴,每次20~30分鍾,每日1次。
功效:清熱燥濕、散風解毒、透疹止癢,主治風濕熱型蕁麻疹。
5、金銀花葯浴
配方:金銀花30克,生地黃20克,玄參、丹參、麥冬、竹葉、黃連、連翹、牡丹皮各10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加水適量,煎煮濾去葯渣,葯計倒入盆內,待溫浸浴,每日1次。
功效:清熱涼血、疏散風熱、解毒消腫,主治蕁麻疹,適用於血熱型者。
6、蛇床子葯浴
配方:蛇床子、明礬、百部、花椒、苦參各15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加清水適量,煎煮5~1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或再坐浴。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主治蕁麻疹、女陰瘙癢、痤瘡、銀屑病、濕疹、漆瘡、老年性皮膚瘙癢、帶狀皰疹、蟲咬皮炎等。
7、荊芥葯浴
配方:荊芥30克,防風、大青葉、蚤休、苦參各15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研碎加水浸泡,煎沸濾取葯汁倒入盆內,趁熱熏洗患處,每次20~30分鍾,每日1~2次。
功效:清熱燥濕、解毒祛風、止癢,主治風疹、蕁麻疹。
8、地膚子葯浴
配方:地膚子25克、白芷、荊芥、百部、防風、花椒、赤芍葯、透骨草各20克,艾葉15克,獨活10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研碎加水兩升,浸泡30分鍾煎煮5~1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盆內,外洗全身,每日1劑,,早、晚各洗擦1次。葯渣煎煮兩次用。
功效:祛風利濕、解表消腫、殺蟲止癢,主治蕁麻疹見效佳。
9、大楓子葯浴
配方:大楓子20克,苦參、牛蒡子、防風、荊芥、澤蘭、赤芍葯、花椒、白鮮皮、鶴虱、生川烏、生草烏、皂角各15克,牡丹皮10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研碎加水適量浸泡,煎煮去渣取汁,倒入盆內趁熱熏洗、浸漬患處。每次1小時,臨睡前將葯渣再煎,再浸洗1次。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化瘀、透疹消腫、殺蟲止癢,主治蕁麻疹、皮膚瘙癢症、各種癬。
10、夜交藤葯浴
配方:夜交藤200克、蒼耳子、白蒺藜各200克、白鮮皮、蛇床子各50克、蟬蛻20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加工成粗末,加5升清水浸泡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盆內,趁熱熏蒸,溫熱後用消毒毛巾浸取葯汁外洗患處。每劑可用3~5次。
功效:祛風燥濕、通絡透疹、殺蟲止癢,主治急性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