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慢性特發性蕁麻疹
擴展閱讀
暴躁的雀斑 2025-05-15 02:33:35
3歲寶寶濕疹不能吃什麼 2025-05-15 02:18:00
女頭像雀斑 2025-05-15 02:17:52

慢性特發性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5-05-14 22:52:25

A. 治療慢性蕁麻疹用什麼葯

慢性蕁麻疹是指每周發作2次以上,連續持續42天,這樣才能稱為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首先要查找病因,看體內是否存在慢性感染灶,如果存在就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是不是有慢性免疫性的疾病在搗亂,比如紅斑狼瘡或甲狀腺疾病,可以行抗核、抗體全套檢查,甲狀腺甲功測定等來排除這些疾病的存在。另外如果把所有的因素都排除了,可能為特發性的慢性蕁麻疹,可以採用抗組胺類的葯物進行治療,如鹽酸西替利嗪分散片或者氯雷他定糖漿、非索非那定等葯物進行脫敏治療,也可以採取兩種口服葯物或者第一代和第二代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治療。希望能夠積極進行治療,如果口服葯物控制不了,可以採取人免疫組織胺進行肌注。

B. 蕁麻疹有哪些分類

蕁麻疹主要分為兩大類: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同時根據病因還可進一步細分

  1. 按病程長短分類

    • 急性蕁麻疹:病程通常不超過6周,或者每周發作不超過兩次。
    • 慢性蕁麻疹:病程超過6周,並且每周發作超過兩次。
  2. 按病因分類

    • 特發性蕁麻疹:原因不明的蕁麻疹,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
    • 寒冷性蕁麻疹:在寒冷環境下誘發的蕁麻疹。
    • 人工蕁麻疹:由物理性刺激引起的蕁麻疹。
    • 日光性蕁麻疹:暴露於日光後誘發的蕁麻疹。
    • 水源性蕁麻疹:接觸水後誘發的蕁麻疹。
    • 膽鹼能性蕁麻疹:在情緒激動、運動或進食熱飲等情況下,由於軀體深部溫度上升而誘發的蕁麻疹。

蕁麻疹的發病機制主要以Ⅰ型超敏反應為主,表現為皮膚上的風團,這些風團通常在24小時內能夠消退,但會反復發生。

C. 尋麻疹的發生原因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特徵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風團。風團的顏色可以是蒼白色、淡紅色、紅色甚至紫色,且變化迅速,可以很快消退,但又可能在其他地方重新出現。蕁麻疹有多種類型,包括過敏性蕁麻疹、感染性蕁麻疹和自身免疫性蕁麻疹。雖然部分蕁麻疹的確切原因尚不明確,但大多數患者在經過適當的治療後能夠痊癒。急性蕁麻疹通常在兩周內可以自愈,而慢性蕁麻疹則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病因復雜、病程較長且治療難度較大的皮膚病。其中,慢性特發性蕁麻疹(CIU)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一種類型。近年來的研究表明,CIU的主要病因可能是自身免疫。針對慢性蕁麻疹的治療,目前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旨在迅速、持久地緩解症狀。許多非葯物和葯物治療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療方案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個體化選擇。

非葯物治療方面,如果能夠找到病因並進行針對性處理,效果會更佳。例如,對於物理性蕁麻疹,應避免誘發因素,如熱、緊身衣物、應激反應、酒精等。對膽鹼能蕁麻疹的患者應保持涼爽,對於寒冷性蕁麻疹的患者,在發作時使用熱水沐浴可能會有所幫助。此外,避免使用某些鎮痛葯,如阿司匹林和其他非類固醇抗炎葯,因為這些葯物可能激發慢性蕁麻疹。食物性假性過敏原,包括某些食物色素、防腐劑和天然水楊酸鹽,也應盡量避免。

葯物治療方面,一線治療葯物主要是抗組胺葯,它們能夠有效減少瘙癢和風團。二線治療葯物包括皮質類固醇激素、腎上腺素、甲狀腺素、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磺胺吡啶等。對於某些患者,三線治療葯物,如免疫抑制劑,可能是必要的。然而,所有葯物治療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D. 慢性蕁麻疹一般要多常時間才能痊癒呢,如果好了後還會復發嗎

慢性蕁麻疹是比較復雜的一類蕁麻疹,因為基本上80%的慢性蕁麻疹很難找到確切的病因,蕁麻疹的治療首先應盡量的幫患者找到病因,去除誘發因素,蕁麻疹就得以控制甚至痊癒。比方對青黴素過敏,建議不用青黴素,吃海鮮過敏就不吃海鮮,這是很好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但是慢性蕁麻疹很難找到病因,因為發病原因太復雜,可能是內在、自身免疫,還有特發性找不到原因,這種情況下通常有四個階梯式的治療方案,具體如下:

1、常規抗過敏治療,醫學上叫抗組胺葯物治療,口服抗組胺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常規劑量服用。如果常規劑量控制不住,升級為第二步;

2、兩種以上的抗組胺葯聯合應用,如無改善則可以加倍,正常吃1片可以吃2片,國際上專家通用的指南,抗組胺葯可以加倍到2-4倍,當然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有些抗組胺葯有禁忌症和適應症;

3、免疫抑制劑,像環孢素、雷公藤,甚至用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等;

4、生物制劑,從階梯性治療方案逐漸控制慢性蕁麻疹。

總之慢性蕁麻疹是慢性病程,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治療。如果症狀輕、不影響工作生活,也可以不用管,有些可以自愈。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什麼情況下容易發作,容易加重,盡量避免因素,減少發作次數,減輕發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