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寶寶濕疹用什麼中葯擦
擴展閱讀
用什麼方法可以治療濕疹 2025-05-14 23:08:49
有濕疹可以吃什麼食物 2025-05-14 22:58:24
去除雀斑按摩 2025-05-14 22:57:30

寶寶濕疹用什麼中葯擦

發布時間: 2025-05-14 21:27:58

A. 中醫治療嬰兒濕疹是以清熱利濕, 疏風清熱為主

中醫解析嬰兒濕疹:由中醫是這樣來解析嬰兒濕疹的:中醫稱為「濕毒瘡」或「濕氣瘡」。這里的「毒」是指一些熱毒,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葯物或日常用品,等引起。至於「濕」,是指身體各方面受濕,久之濕則傷脾,熱則傷陰血。

中醫治療嬰兒濕疹是以清熱利濕,疏風清熱,養血潤燥為主的。幾個中葯方治療小兒濕疹。

方一:蛇床子9克,銀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濕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約10分鍾。

方二: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塗患處,1日 3次。治療急性濕疹有良效。

方三:用蛇床子、黃柏、白癬皮、苦參、車前草、龍膽草、地膚子等純中葯研製的惠,堂.止癢,膏,能夠多重殺菌預防感染,深入滲透快速起效,修復皮膚預防復發。

寶寶患有濕疹後,家人要做好以下的護理事項:

1、對輕度的濕疹,做好皮膚清潔和保濕,可以選用郁美凈、甘油等濕疹適用滋潤乳。

2、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 濕疹嚴重時,避免皮膚直接接受日曬。出門記得做好防護,用帽子和衣服遮住 *** 的皮膚。

3、保持寶寶雙手的清潔,經常幫寶寶剪手指甲。

B. 濕疹外洗的中葯方子有哪些

濕疹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針對濕疹的不同分類,外洗的方葯還是有些區別的。比如急性濕疹,伴有明顯的滲出,局部溫度高,就要用溶液濕敷,常用的溶液中葯有復方黃柏溶液、硼酸洗劑、馬齒莧溶液、黃柏溶液、金銀花溶液等,取溶液浸泡紗布,用紗布局部冷敷,具有清熱解毒、抗炎止癢的作用。
對於慢性濕疹,皮膚肥厚、乾燥、粗糙、龜裂,用溶液局部浸泡,可以用的中葯飲片有苦參、透骨草、當歸、郁李仁、桃仁、雞血藤、威靈仙等,取中葯水煎,放置常溫,然後局部泡。泡多長時間,一般20-30分鍾,泡完之後不用清洗,只需要擦乾,塗抹中葯葯膏或凡士林,每天晚上泡一次。什麼時候抹凡士林呢?乾燥就抹,保持局部的滋潤,乾燥、皸裂就會逐步癒合。

C. 有沒有治療寶寶濕疹的偏方

對於寶寶濕疹的治療,中葯偏方是個不錯的選擇,相對安全。您可以嘗試使用20克金銀花和20克蒲公英,熬成水後放涼,再用濾網過濾,然後用涼濕的毛巾蘸取少量液體,輕輕敷在患處。這種方法操作簡便,效果顯著。

如果希望更方便,可以直接在患處塗抹外用葯膏,如小兒化濕膏,這種葯物安全且效果良好,對寶寶濕疹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注意補充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B1和B6,這些維生素對寶寶濕疹的治療有很大幫助。同時,可以適當讓寶寶喝點橘子汁,橘子中的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能夠進一步促進寶寶皮膚健康。

保持寶寶皮膚清潔乾燥也很重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洗滌用品,穿著透氣性好的衣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另外,飲食上也需要特別注意,避免給寶寶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堅果等,以免加重濕疹症狀。

對於濕疹的治療,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效果。以上方法僅供參考,具體應用時需結合寶寶實際情況。

D. 寶寶濕疹破皮流水怎麼辦 五種方法幫助解決寶寶濕疹

1

寶寶濕疹流水,葯膏塗抹

青黛黃柏油

方葯組成:青黛50克,黃柏、爐甘石各100克,枯礬5克,麻油500克。

使用方法:分別將黃柏、青黛、爐甘石、枯礬研成細末,加入麻油調和備用。有明顯滲液者,用地膚子、黃柏、苦參、五倍子各適量,煎水洗滌後,除以青黛黃柏油,日數次。

適應病症:嬰幼兒急、慢性濕疹。

2

寶寶濕疹流水,口服中葯治療

消疹湯

方葯組成:蒼術、黃柏各7克,銀花、連翹各10克,白芷7克,土茯苓15克,蟬蛻7克,地龍搏野9克,白蘚皮、地膚子各15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

1.煎劑。清潔水適量,先浸泡半小時至1小時,煎沸10分鍾,濾取汁;

2.再取適量的水,煎沸15分鍾。濾取汁;再人適量的水,煎沸15分鍾,濾取汁去渣。

3.將3次煎取的葯汁和勻,收200~250毫升。以上葯汁分4~5次溫服,一日1劑,7~14天為一療程,食前食後服均可。

清熱祛濕湯

方葯組成:白芷4克,生地、地膚子、敗醬草各9克,青黛3克,荷葉、白蘚皮各9克。

使用方法:上葯加水浸泡,濃煎1次,開鍋後約15分鍾,去渣濾取清汁備用。每日服用2~3次,其量隨患兒年齡大小而異。

適應病症:頑固性濕疹、皮疹大量滲出或結痂瘙癢。

注意事項:服葯期間,切忌魚腥、牛羊肉及-一切過敏食物、辛辣食物。若外感傷風,可緩服數日。

清熱解毒活血利濕湯

方葯組成:黃芩、連翹各6-10克,蒲公英6~15克,川芎、當歸各6~9克、地膚子6~10克,白蘚皮6~12克,荊芥6~9克,川椒3~6克,赤芍6~9克,蛇蛻、防風各3~6克。

使用方法:先用冷水浸泡30分鍾左右,文火煎30分鍾,取汁200-300毫升,一日分數次頻服。剩餘葯渣再加水1000毫升,水煎外洗患處。一日1劑。

適應病症:濕疹,濕熱型。紅色丘疹瘙癢流黃水,反復發作。

嬰幼兒濕疹方

方葯組成:忍冬藤9克,炒黃芩2克,制僵蠶6克,蟬蛻2克,白蘚皮6克,藿香、陳皮各5克,炒積殼2克。

使用方法:先將諸葯加水(約400毫升)浸泡15-20分鍾,然後用文火煎至一半量,每日分2次服。以上午9~10時,下午3-4時為宜。7劑為一療程。

適應病症:濕疹外發於頭面、軀干、四肢,瘙癢不安,初起為丘疹,繼則中起水泡,搔破流脂水,平時胃納欠佳,大便多粗糙不化,氣穢,昔白膩,脈濡稍數。

紫草苦參湯

方劑來源:周端求自擬方。

方葯組成:紫草10克,苦參6克,土茯苓10克,脊銀激地膚子5克,生地10克,薏苡仁10克,僵蠶4克,草薛、黃柏各5克,滑石6克。

使用方法:上葯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40毫升,濾出葯液再加水200毫升,煎至30毫升,.二次葯液共70毫升為一日量。日2次,飯前服用,7歲以上患兒分兩次服;7歲以下者可酌情遞減。

適應病症:濕熱蘊結、郁於肌膚之急、慢性濕疹症見丘疹密集,奇癢,寢食不寧,或伴有皰疹、糜爛、滲出、結痂等症。

3

寶寶濕疹流水,中葯熏洗治療

濕疹洗劑

方葯組成:苦參、蛇床子各30克,白蘚皮、明白礬各20克,川椒15克。

使用方法:將葯用紗布包紮,用瓦罐或鋁鍋加水2000~3000毫升,煎煮30分鍾,去葯待水溫洗滌患處或全身,用干毛巾擦乾,穿衣避風。每日1次,連用3天。

適應病症:小兒濕疹,皰疹性蕁麻疹。症見遍身皮膚瘙癢,起粟粒狀小丘疹或包塊狀中起水泡,破流黏液,反復分批出現,煩躁不安等。

注意事項:忌食辛辣刺激性和魚、蝦等海產食物。

新加萆薛滲濕湯

方葯組成:革薛、土茯苓各6克,苦參5克,黃連3克,黃柏4克,茵陳5克,白蘚皮6克,車前草5克,白花蛇舌草、麥芽各櫻襪6克。

使用方法:加水煎熬,煮沸後15-20分鍾即可取計待用,每劑煎3次。口服,一日分4次服完,煎第3次葯計外洗患處。

適應病症:奶癬濕熱型(嬰兒濕疹)。症見嬰兒頭部、兩耳垂後向面部漫發密集丘疹,或臀部、前後陰部,狀如粟粒,色紅,有黃水滲出,融合成片,奇癢,吵鬧不寧,小便短黃。

注意事項:用葯期間息食辛辣、腥味食物。

燥濕止癢方

方葯組成)苦參30克,蛇床子、荊芥、防風各15克,川椒、艾葉各9克。

使用方法:頭煎急火煎煮10分鍾,二煎文火煎煮20分鍾,共煎500~1000毫升。每日1劑,用煎液洗浴局部2次,第2次洗浴前應先將葯液煮沸。

適應病症:小兒濕疹(滲液多者療效更好),小兒濕疹並發感染。

4

寶寶濕疹流水,中葯外敷治療

苦參濕疹方

方葯組成:苦參、黃柏、蛇床子、地膚子、敗醬草各30克。

使用方法:上葯水煎後冷卻,浸紗布做冷濕敷,然後用葯水洗之。每次10~20分鍾,每日3次,每付葯可洗1天。

適應病症:嬰兒濕疹。症見頭面、眉間、頸部甚或全身皮膚出現紅色丘疹、水皰,糜爛滲液,浸淫成片或結黃色厚痂,瘙癢無度。

注意事項:

1.病兒及乳母應忌食海腥發物及辛辣刺激食品。

2.患兒不宜穿著動物羽毛做的衣被枕頭、化纖織物,不用熱水及肥皂之類燙洗皮疹局部。

3.患者暫緩接種牛痘及預防注射。

濕疹散

葯物組成:白芨、白芷、白枯礬、黃連、黃柏、硫黃各等份。

使用方法:

1.將上葯共研細末混勻備用。其中白礬必須焚化成枯礬方可人葯。

2.將葯末放人胡麻油內(油必須提前煮沸待涼),調成稀糊狀備用。

3.如濕疹尚未流水或糜爛時可直接將調好的葯塗敷患處;如滲水淋瀝,皮膚糜爛甚者可直接撒葯末於患處,24小時換葯一次。換葯時用溫開水將瘡面洗凈,再用葯棉擦乾,保持瘡面清潔,一般連續上葯3~5次即可痊癒,不留疤痕。

4.瘡面不需用紗布覆蓋。如系慢性濕疹,皮膚丘疹瘙癢且不局限,可用凡士林油調葯末塗擦患處。

適應病症:小兒濕疹、黃水瘡。成人亦可應用。

E. 寶寶濕疹脫皮乾燥塗點什麼好 六種葯膏讓寶寶告別濕疹

青黛黃柏油

方葯組成:青黛50克,黃柏、爐甘石各100克,枯礬5克,麻油500克。

使用方法:分別將黃柏、青黛、爐甘石、枯礬研成細末,加入麻油調和備用。有明顯滲液者,用地膚子、黃柏、苦參、五倍子各適量,煎水洗滌後,除以青黛黃柏油,日數次。

適應病症:嬰幼兒急、慢性濕疹,適用於脫皮乾燥的濕疹寶寶。

白鮮皮塗抹

用法:取白鮮皮30克,加清水300毫升煎煮後,放溫,用消毒紗布蘸葯液洗患處,每日數次。

功效:此方可以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主治顏面及皮膚皺褶部或全身見紅色細小點狀丘疹和皰疹,有些逐漸融合成片,經久不愈,嬰兒喜哭鬧,舌淡苔薄。

大黃苦參方塗抹

配方:生大黃10g,苦參10g,氧化鋅10g,爐甘石10g,強的松25mghttp://m.haoshilao.com/xuexi/

用法:諸葯混合研成細末,裝瓶備用,若皮損滲出液較多者,以千粉撒於患處,待滲液或膿水千燥後,改用以麻油調葯粉成糊狀或與凡士林調和外搽,每天3次。

功效:方中苦參清熱燥濕,殺蟲;大黃活血祛風,涼血解毒,推陳致新;氧化鋅、爐甘石可收斂抗菌止癢;強的松抗炎、抗過敏、抗滲出,促進局部之新陳代謝,麻油潤澤肌膚,又可解毒,諸葯合用,解毒祛瘀,燥濕止癢,抑菌抗炎。對於濕疹乾燥脫皮有一定療效。

青黛枯礬膏塗抹

配方:青黛60g,枯礬15g,川柏60g,冰片5g,滑石l20g,爐甘石90g,煅石膏120g.

用法:上葯研細末過200目篩密封裝瓶中備用,創面乾燥者加凡士林塗搽患處。

功效:青黛清熱解毒,收斂生肌;枯礬含硫酸鋁鉀可抗菌收斂止血;爐甘石解毒斂瘡,可抑菌止癢,收濕斂瘡,冰片清熱防腐止痛;滑石利濕;黃柏清濕熱瀉火毒,有抗菌、消炎作用;煅石膏有很強收斂作用,減少分泌滲出,促進瘡面癒合。對於濕疹乾燥脫皮有一定的療效。

松香青黛膏塗抹

配方:松香4g,青黛5g,兒茶3g,黃柏3g,大黃3g,龍骨3g,枯礬2g,冰片2g。

用法:上葯共為細末,香油調敷。

功效:方中黃柏、青黛、冰片燥濕清熱,龍骨、兒茶收濕斂瘡生肌,松香、枯礬祛風止癢,大黃解毒活血祛瘀生新,對於治療濕疹乾燥脫皮有一定療效。

偏方治療寶寶濕疹乾燥

1.將黃連或黃柏(黃連素片亦可),研極細末,拌芝麻油(或蛋黃油)塗患處,每日數次。

2.地膚子、白鮮皮、黃柏、防風各5克,煎濃汁,除擦患處,每日數次,連用數日。

3.野菊花20克(根、莖、葉、花均可),煎濃汁塗患處,每日數次,連用數日。

4.土茯苓、生苡米各15克,煎水外塗(亦可同時內服),每日2次,每日1劑,連用3~4劑。

5.中成葯潔爾陰外擦,按說明使用,每日數次,連

用數日。

6.苦參、荊芥、白蒺藜各10克,水煎外塗患處。

F. 寶寶濕疹用什麼葯膏比較適合

針對嬰兒濕疹,通常推薦使用中葯外用葯膏,如小兒化濕膏,它採用純中葯萃取,不僅安全,而且使用方便,因此是嬰兒濕疹治療的首選外用葯膏。

除了葯膏外,還可以通過其他自然方法緩解寶寶的症狀。例如,使用金銀花煲水給寶寶外洗,這種方法不僅溫和,還能幫助減輕濕疹帶來的不適。之後,可以在皮膚上薄薄地塗抹一層葯膏,以進一步鞏固治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這些方法時,應確保寶寶的皮膚保持清潔和乾燥。同時,家長在選擇葯膏時,應仔細閱讀說明書,確保使用的葯膏適合寶寶的皮膚類型。如果有任何疑問,最好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此外,日常護理中,穿著柔軟透氣的衣物,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也是預防和減輕嬰兒濕疹的有效措施。通過綜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寶寶濕疹的症狀,提高寶寶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