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治蕁麻疹驗方
擴展閱讀
濕疹的寶寶怎麼這樣多 2025-05-11 07:15:09
鼻樑長黃褐斑 2025-05-11 07:12:59

治蕁麻疹驗方

發布時間: 2025-05-10 01:54:42

A. 慢性蕁麻疹民間偏方

常見的蕁麻疹偏方驗方如下:

肚臍拔火罐:小時候我常起蕁麻疹,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治。母親給我試用,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兩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未再犯過病。

蕁麻疹久治不愈,老中醫授以偏方:小白菜500克許,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癒,至今未復發。

小兒蕁麻疹偏方: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

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

敗醬草30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徐長卿60克,白薇15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白楊樹皮30克,白礬6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生石膏、地膚子各30克,知母、白僵蠶、粳米各9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地膚子100克,水煎2次,混合液縮濃至400毫升。成人每日1劑,2次分服,小兒酌減。同時,將葯渣用紗布包好,趁熱塗擦患部。3天為1個療程。

地膚子、何首烏各30克,益母草15克,荊芥、防風各10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每次加紅糖15克,熱服避風,取微汗。

浮萍、防風、蟬蛻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泡15分鍾,煮沸20分鍾。每日1劑,2次分服。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中醫專家認為:蕁麻疹應按各證型辨證加減處方用葯,即根據患者的詳細情況所出現的臨床表現,症狀細審辨證用葯,方可奏效。因此,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是關鍵。

方1 【組成】食醋20~30毫升。 【用法】加水5000毫升洗澡用。 【主治】慢性蕁麻疹。

方2 【組成】生薑20克、防風10克、桂枝10克、蔥白2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證見遇風或寒後皮膚發癢,疹塊色淡不鮮,舌淡苔薄,脈細弱。

方3 【組成】韭菜150克、大蔥50克、白酒30毫升。 【用法】水煎日服2次。 【主治】蕁麻疹。

方4 【組成】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 【用法】砂鍋煮至醋干時,取出木瓜、生薑,分早晚2次吃完。每天1劑,連服7~10劑。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5 【組成】蜂糖30克、黃酒60毫升。 【用法】合勻燉溫,空腹服,每天1劑,治癒為度。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6 【組成】麥麩250克、醋500毫升。 【用法】上葯混合攪勻,入鐵鍋炒熱,裝入布袋,搓擦患處。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7 【組成】大蒜(打碎)15克、食鹽15克、明礬12克。 【用法】水煎,乘熱洗患處。 【主治】蕁麻疹。

方8 【組成】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 【用法】煮後外擦患處。 【主治】蕁麻疹。

B. 蕁麻疹怎麼治療最快

蕁麻疹最快的 治療方法是什麼
我曾也有,用的是第一個方子,現在好了。

1.葯方:白癬皮、地膚子、蟬衣、海金沙各15克,水煎服。(一包分煎二次二天,一天煎一次,,網上說6幅左右就能根除,我吃了12幅,前後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好了,不過有次吃鮮,還會復發,吃點雷片二三天好了,沒再復發)。

2.中葯及偏方 (又搐種,呵呵太多了)

(1)地膚子、浮萍各30克,蟬蛻9克,水煎服,每日 l劑。

(2)桃樹葉、艾葉各30克,白礬15克,食鹽9克,煎湯洗浴,每日1-2次。

(3)蒼耳子,荊芥,防風各15克,蔥白1根,水煎服,每日1劑。

(4) 還有這種葯方:葯物熱浴法治療慢性蕁麻疹95例,總有效率91.2%。

方葯為:防風、艾葉、荊芥、白鮮皮、生地黃、蛇床子各20g,苦參30g。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有哪些?治療蕁麻疹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似,但卻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得了蕁麻疹要及時遠離過敏源,並選擇專業葯物進行治療,如歐淇貝康在治療蕁麻疹方面,效果就十分顯著。 另外,我國民間流傳的許多偏方秘方,對治療疾病有一定的療效,以下為大家介紹的是民間治療蕁麻疹的偏方驗方,供大家參考: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驗方如下: 1、肚臍拔火罐:小時我常起蕁麻疹,後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治。母親給我試用,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兩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未再犯過病。 2、蕁麻疹久治不愈,老中醫授以偏方:小白菜500克許,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癒,至今未復發。 3、小兒蕁麻疹偏方: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4、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 5、白楊樹皮30克,白礬6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6、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溫馨提示: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溼燥火及蟲毒之類,要避而遠之。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

C. 治療蕁麻疹、濕疹、風疹的驗方分享

處方:人參,當歸,荊芥,黃芪,防風,白礬,紅花,地龍。用法:每日1劑,早晚各1次,水煎服。

功效:補氣養血,活血祛瘀,固表止癢。

主治:蕁麻疹、濕疹、風疹。

按語:臨床常見的頑固性蕁麻疹、濕疹、風疹等往往奇難忍,甚至搔破流血。醫者多誤為蕁麻疹等是由外感風邪引起。筆者認為,本病多由氣血虧虛、風邪乘虛而入,血虛生風所致。治療應以益氣養血、活血祛風為原則。

方中重用人參大補元氣;黃芪益氣升陽,固表實衛;當歸

補血活血;佐紅花、地龍活血通絡;酌加荊芥、防風以散風邪;白礬有止癢之功。諸葯合用,則促使氣血旺盛,衛外得固,風邪自散,痛癢可止。

D.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有哪些得了蕁麻疹應該注意些什麼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或風疹塊。它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形成局部水腫性損害。這種病的特點是迅速發作與消退,伴有劇癢,有時還會伴隨發燒、腹痛、腹瀉等全身症狀。蕁麻疹可以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

得了蕁麻疹後,首先要遠離過敏源,選擇專業的葯物進行治療。例如,歐淇貝康在治療蕁麻疹方面效果顯著。此外,我國民間流傳的許多偏方秘方對治療疾病有一定的療效。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民間治療蕁麻疹的偏方驗方,供您參考。

1、肚臍拔火罐:小時候我經常起蕁麻疹,後來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以治療。我母親嘗試後,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經過兩三次治療後,蕁麻疹竟然就好了,此後也沒有復發。

2、老中醫推薦的偏方:將500克小白菜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至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一次,僅需3次即可痊癒,至今未復發。

3、小兒蕁麻疹偏方:將蟬衣5個和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4、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繁擦拭患處。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直至痊癒。

5、白楊樹皮30克,白礬6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6、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用。

溫馨提示:對於有蕁麻疹病史的人來說,保持室內外清潔衛生非常重要,家中應盡量少養貓、狗等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濕燥火及蟲毒等應保持距離。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導致皮膚血管擴張,從而激發或加重蕁麻疹。

E. 治療蕁麻疹的中葯偏方有哪些

蕁麻疹是一種讓人很頭疼的皮膚疾病,發作起來讓人特別難受,不知如何是好。那麼蕁麻疹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蕁麻疹中醫治療辦法有哪些呢?蕁麻疹吃什麼好呢?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中葯治療蕁麻疹的方法,歡迎閱讀。

中葯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蕁麻疹治療相對容易,而慢性蕁麻疹治療時間則需要延長。小兒出現蕁麻疹之後,應先找出原因,避免接觸過敏原,停服、停用引起過敏的葯品和食物,孩子癢得厲害可以外塗爐甘石洗劑等葯水,以防患兒搔抓皮膚,還可用其他辦法分散患兒的注意力,不要讓他總注意皮膚瘙癢。

驗方一

組成:當歸20克,黃芪30克,艾葉10克,大棗10枚,香附15克,荊芥20克,麻黃10克,細辛5克,黃芩20克,陳皮20克,沙棘果25克,黨參25克。

用法:此為成人劑量,兒童酌減。日服3次,每次服葯量約200毫升左右。

功用:養血,祛風,止癢。

主治: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症。

驗方二

組成:麻黃,連翹,荊芥,僵蠶,桑白皮,赤小豆,生甘草。

用法:各味葯物均予常規劑量,小兒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黃生用,煎時後下,全葯先用水浸泡30分鍾,再煎煮30分鍾,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葯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主治:丘疹性蕁麻疹。

加減:若風盛癢劇,風團多,要酌加祛風葯如防風、鉤藤、蟬脫;若濕盛皰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車前子以加強利濕之效,若熱盛皮疹紅赤,可酌加梔子、黃芩以長清熱之能;若平素血虛,面白舌淡,脈濡細,可酌加當歸、生地、白芍、丹參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膚,繼發感染而生膿瘡、糜爛,則本方宜去麻黃、僵蠶,加蒲公英、苡仁、敗醬草等,重在清熱解毒。

驗方三

組成:路路通1020克,烏梅610克,地龍610克,北防風610克,蟬衣36克,丹皮610克,甘草310克。

功用:疏風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通絡,透疹止癢。

主治:過敏性皮膚病風熱型,症見皮損為丘疹、紅斑或風團,伴有輕度發熱、口渴、瘙癢等症,舌苔薄黃,脈象浮數。

加減:血虛者加當歸;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有表證者加荊芥。

非驗方類:荊芥6克,防風6克,大胡麻9克,威靈仙9克,何首烏9克,白蘚皮12克,水煎前服。

蕁麻疹吃什麼好

01葡萄汁

食材:葡萄適量。

步驟

(1)將葡萄洗干凈後放到碗里,用熱開水浸泡兩分鍾。

(2)取出葡萄,去掉果皮。

(3)將葡萄放進攪拌機里攪拌。

(4)過濾出葡萄汁。

(5)葡萄汁以1:1的方式兌水即可給寶寶餵食。

推薦理由:葡萄的 營養 價值很高,葡萄汁被科學家譽為植物奶。葡萄是水果中含復合鐵元素最多的水果,是貧血患者的 營養 食品。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者和過度疲勞者均有益處。

02蘋果燕麥糊

食材:蘋果半個、牛奶220毫升、燕麥60克。

步驟

(1)將蘋果洗干凈,切成塊。

(2)將蘋果塊、燕麥、牛奶一起放入攪拌機。

(3)打成糊。

(4)再放進微波爐里加熱一下,中火12分鍾即可。

推薦理由:蘋果和麥片都是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是能增加人體腸道的良好益菌。蘋果的纖維、果膠、抗氧化物等能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並提高好膽固醇含量,所以每天吃一兩個蘋果不容易得心臟病。

03胡蘿卜山葯粥

食材:排骨適量、山葯30克、胡蘿卜30克、稀飯30克、姜適量、鹽適量。

步驟

(1)胡蘿卜切塊。

(2)排骨過水,去味去血水,燒好熱水入生薑備用,放入已過水的排骨,加入食鹽,大火燒開後,轉文火慢燉30分鍾左右。

(3)加入山葯,胡蘿卜。

(4)燉煮15分鍾。

(5)取山葯胡蘿卜搗爛。

(6)備好白米稀飯一小碗。加入稀飯,視情況加入些排骨湯,煮開。攪拌均勻即可。

F. 蕁麻疹怎麼能治好

中醫治療蕁麻疹的方法多樣,辨證施治是其核心原則。風熱證蕁麻疹宜清熱疏風、辛涼透表,可選用消風散或桑菊飲加減,或防風通聖丸。風寒證蕁麻疹則需疏風散寒,辛溫解表,調和營衛,方用桂枝湯或麻黃桂枝各半湯加減。氣血兩虛證則需養血益氣,調補氣血,疏風止癢,方用八珍湯或當歸飲子加減。胃腸實熱證則宜疏風解表,健脾益氣,通腑泄熱,除濕止癢,可用防風通聖散合茵陳蒿湯加減。沖任不調證則調攝沖任,養血止癢,方用四物湯合二仙湯加減。此外,生麻黃3g,烏梅肉6g,生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劑,抗敏口服液也是常用的驗方。

針刺療法可用於慢性蕁麻疹,體針風團泛發於全身,可選風市、風池、大椎、大腸俞。風團發於下半身者取血海、足三里、三陰交。耳針則取脾、肺、皮質下、腎上腺、內分泌、神門、蕁麻疹穴等。

外治法中,熏洗法常用香樟木、蠶砂各30~60g,或薢草、蒼耳草、凌宵花、冬瓜皮適量,任選1~2味煎湯熏洗。三黃洗劑外搽患處。放血療法包括耳背靜脈放血和雙耳輪、雙中指尖、雙足趾尖消毒後放血,每3天1次,5次為1療程。

西醫治療蕁麻疹時,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避免各種誘發因素,以內用葯治療為主。急性蕁麻疹常用抗組胺葯如撲爾敏、賽庚啶等聯合應用,症狀緩解後逐漸減量。皮疹廣泛者加用鈣劑。嚴重者注射腎上腺素或氫化可的松,必要時氣管切開,心電監護。慢性蕁麻疹則選用2~3種抗組胺葯聯用,可加用抗H2受體葯物如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多慮平等。特殊類型蕁麻疹如皮膚劃痕症、寒冷性蕁麻疹、膽鹼能性蕁麻疹等,也需針對性治療。

脫敏治療可用於檢測致敏原陽性者。物理治療如UVA或PUVA照射,對日光性蕁麻疹有效,對皮膚劃痕症、膽鹼能性蕁麻疹及冷性蕁麻疹也有一定療效。外用葯物治療可選用1%薄荷或樟腦爐甘石洗劑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