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信證券副總裁李勇去世,生前有過哪些工作經歷
李勇北大畢業後,先後任職於中國光大、中國光大銀行、光大證券。2007年4月入職安信證券,歷任董事總經理兼銷售交易部總經理、研究中心總經理、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等職,2010年8月起擔任公司副總裁、黨委委員。
『貳』 關於南京近幾年的變化.
過去的5年裡,南京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市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昨天記者走進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從一張張地圖的變化中看到了城市的巨大變遷。據悉,如今的地圖出版早已不像過去每年更新一版甚至兩三年更新一版,而是隔幾個月就要再版,因為城市的變化太快了。
策劃:秦小奕
[2003年]地圖上有了「一城三區」
南京市白下區建中中醫院副院長余庭源告訴記者,記得早在2003年,他在參觀南京「城市規劃圖片展」時,領到了一張南京市新地圖。他驚喜地發現,這份由市規劃局贈送的新地圖明顯變「大」了,南京城跳出了明城牆圈,除了正面的主城區地名標注得更詳細外,反面還首次附上「一城三市區」的地圖:一城——河西新城區;三區——東山新市區、仙林新市區、江北新市區。此時,一些開發得比較偏遠的商業點、樓盤等在地圖上也可以一覽無余。
不過這張地圖只是粗略地勾畫了南京「一城三區」的范圍。南京市規劃局綜合處處長王宇新告訴記者,當時新發展的「一城三區」還沒有新建築,所以只是將新市區的范圍勾勒出來,為了讓市民更加了解南京今後的城市規劃發展方向,該地圖的製作者還特別設計了南京市城市規劃功能布局示意圖。綠色代表風景區、紅色代表大學城、條紋代表開發區……市民可從這張圖上清晰地看到南京各個城區未來的發展方向。
[2004年]高淳溧水也有了自己的位置
談起南京城市變化,市規劃局綜合處處長王宇新感慨萬千。
王宇新說,由於南京城市的快速發展,南京主城范圍早已經突破了城牆和長江的限制,而這一切在地圖上尚未得到體現。一直到2003年10月出版的大部分地圖,南京的主城地區范圍還是東到孝陵衛、西到上新河、北到二橋、南至江寧開發區,在老版地圖上根本無法找到河西、仙林等地,甚至連江心洲也只有部分進了地圖。
老地圖已經裝不下變大的新南京了。2004年9月1日南京有史以來最為別致的一張地圖正式亮相。這張地圖不僅把江北、仙林、東山三大新市區和板橋、六合、大廠、新堯等新城區涵蓋在內,而且還破天荒地將目前市區內所有的街道和樓盤一一標注。另外,板橋、六合、大廠、新堯等新城區,甚至高淳新城和溧水新城也在地圖上首次擁有自己的位置。這張地圖命名為「走遍南京」,此時南京的版圖由原來的200多平方千米擴大到了近500平方千米。
[2005年]抽調大批人力趕繪河西新圖
「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城市地圖每年都在不斷更新。」市測繪勘察研究院李勇告訴記者,第一份南京交通旅遊地圖是該研究院2004年繪制的。那以後雖然年年更新,但還是跟不上城市建設的發展。回憶這幾年繪制地圖的經歷,李勇說,2005年南京地圖更新變化是最大的。那一年,南京召開了十運會,變化最大的是河西奧體一帶。過去,那裡幾乎是沒有什麼建築的。我們抽調了大批主力到河西,最新的測繪手段和最原始的人力測繪法同時用上,吃了不少辛苦。
「通過看地圖,就能看到南京城的變化,最典型的就是有了『一城三區』,並增添了許多大型建築和四通八達的道路,特別是奧體中心,也從模型圖像換成了實物圖像。」李勇說,因為城市的發展,新建了許多建築,並沒有在地圖上標識出來,所以2005年是南京地圖大更新的一年,以往一兩年內不需更新的城市地圖,開始面臨壓力,有時甚至幾個月就得修改再版。
[2006年-2007年]在衛星地圖上能找到你家
「搭乘」地圖可「空中看南京」。翻閱過《』2005南京市區衛星影像地圖集》的市民陳先生說,看這本地圖集,就像從空中看南京,不光湖光山色可以一覽無余,而且市區每一幢樓的形狀都可清晰辨認。如果你有耐心的話,在衛星影像地圖上,還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家小區全貌。在地面見慣的山水高樓,從空中看去別有一番味道。
李勇說,南京市區衛星影像地圖集是2006年9月1日出版的,全集由序圖、主圖、信息引索三大部分組成,讓使用者一目瞭然。從地圖覆蓋范圍來看,北到六合區,東到仙林大學城,南到方山江寧大學城,西到老山西麓,全面、真實地反映了南京市近年來城市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至2006年,南京的城市化進程已取得較大成就,城市的框架拉開,由於城市建設項目不斷竣工,城市的地理信息也處於不斷變化之中。」李勇說。
「一城三區」戰略,給千年古城南京的發展松開了被束縛的手腳,在短短5年裡,東進、西拓、南延、北擴,新城新區建設如火如荼,城市骨架迅速拉開。可以想像,再過數年,南京城區地圖上又會有一番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氣象了。本報記者王宏斌
·聲音:
人大代表:地圖上看到南京在長大
5年來,通過南京地圖的變化,城市發展變化的腳步清晰可見。
江寧區建設局辦公室主任徐靜說,南京主城最大的變化是市區范圍變大了,而最明顯的莫過於河西地區及東山新市區。2000年,隨著江寧撤縣改區,原江寧縣成為南京的三個新市區之一。
從地圖中可以看到,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江寧已經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城市整體感有很大提升,以東山新市區為核心,祿口、湯山、濱江三個新城組團共同構成的「一核三元」城市空間體系逐漸明朗。
市民張先生:昔日城東郊區成了繁華地帶
我是2002年搬到富麗山莊的。當時,不少人說,富麗山莊遠離市中心,干什麼都不方便,雖說那裡屬南京市,實際上只能算是郊區。
可5年的時間,這里變化特別大。門口公交車從無到有再到多條線路的開通,小轎車計程車則川流不息,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幾家社區蘇果超市的開張,讓我們的日常購物變得十分便利。
自搬到富麗山莊,每逢雙休日我都會步行去紫金山,到那接受森林浴,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這5年裡,我深深地感受到腳下的路是越來越好走,眼裡的風景是越來越美麗,路線的選擇是越來越自由。同事和朋友們都羨慕地說,你們當初怎麼那麼有遠見啊!
外地遊客:南京變化太大了
「南京最近幾年變化可真大!」現在在安徽馬鞍山工作的史小寧前幾年曾在南京工作過,與記者談起這幾年南京之行的印象,如數家珍。
「一下中華門汽車站就可以乘地鐵到鼓樓了,非常方便。特別是現代化的新火車站大氣、漂亮,火車站前與玄武湖融為一體的親水平台,很有創意。陪母親看完病後我們來到新街口,發現新街口又『長』高了」。
『叄』 李勇的科研
1、《新歷史主義對近現代通俗文學研究的啟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7年第1期,收入人大復印資料《現當代文學》1998年第3期)
2、《通俗文學批評及價值取向》(《福建論壇》1997年第3期,收入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1997年9期)
3、《邊緣的文化敘事》(《江淮論壇》,1997年第6期,收入人大復印資料《現當代文學》1998年第2期)
4、《本體與歷史的追索》(《通俗文學評論》1997年第4期)
5、《文章可幽默,做事須認真——眾說紛紜林語堂》(《人物》,1998年第4期至第7期連載)
6、《後殖民語境中漢語寫作的可能性及意義》(《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第1期)
7、《文化英雄、文學想像與身份焦慮》,(《書屋》,2001年第9期)
8、《大眾文化批判之批判》,(《文藝報》,2001年11月13日)
9、《通俗文學研究總體性方法芻議》,(《福建論壇》, 2002 年第 3 期)
10、《理論視野中的歷史敘述》,(《福建論壇》,2002年第4期)
11、《通俗文學與現代性的關聯》,(《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 年第一期)
12、《作為「製作」的通俗文學生產——一種批判性考察》,(《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 年第五期)
13、《大眾文化研究對文學理論的挑戰》(《文藝爭鳴》,2004年第6期)
14、《作為城市審美文化的大眾文化》(《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美學》2004年12期全文轉載)
15、《感應?和諧?生命》(《社會科學報》,2004年12月23日)
16、《詩與真——印象派繪畫美學啟示》(《藝苑》,2005年第1期,)
17、《解體與重構——20世紀西方雕塑藝術的基本特徵》(《藝苑》,2005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造型藝術》2006年第2期全文轉載)
18、《形象學的文化轉向》(《人文雜志》,2005年第6期)
19、《「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反禮教思想的現代性解讀》(《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20、《文藝學與文學理論:學科內外的知識生產》(《文藝爭鳴》2006年第1期)
21、《話語空間的拓展與話語秩序的建構》(《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1期)
22、《論廣告的文化意義》,(《中國廣告》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23、《有意味的材料——達比埃斯綜合媒材藝術的審美意義》,(《藝苑》,2006年第3期)
24、《文化、媒體與人文——文藝學範式轉型的三個方向》(《文藝爭鳴》,2006年第6期)
25、《論大眾文化研究立場的轉換》(《學術交流》,2006年第11期)
26、《印象派繪畫中的城市精神》(《藝苑》,2007年第2期)
27、《白話的政治》(《文藝爭鳴》,2007年第5期)
28、《究竟什麼是文學理論》(《廈門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29、《通俗文學的經典化》,(新加坡《新世紀學刊》,2001 年第一期)
30、《二十世紀中國學者對「通俗文學」本體的探尋》,(新加坡《新世紀學刊》, 2002 年第二期)
31、《冰心早期作品對現代漢語文學的意義》,(日本《北陸大學紀要》第 26 號, 2002 年出版,日本論說資料保存會主辦「中國關系論說」資料全文轉載)
32、《以「新」的名義:重新檢視中國現代新文學對通俗文學的批判》(新加坡《新世紀學刊》,2003年第三期)
33、《愛的蹤跡——冰心早期小說文本的一種解讀嘗試》(新加坡《新世紀學刊》,2004年第四期)
34、《隱喻與神話》(新加坡《新世紀學刊》,2005年第五期)
35、《1949年以後的中國大陸現代通俗小說理論研究》(新加坡《新世紀學刊》,2006年第6期)
36、《哀情的力量》(新加坡《新世紀學刊》,2007年第7期) 《通俗文學理論》,(知識出版社,北京,2004年出版)
《本真的自由》,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肆』 南京市九龍公安分局有沒有李旭和李勇這倆個人
沙幣
『伍』 2020出生的新生兒,出現黃疸後無法及時去醫院,有哪些好的建議可以預防疾病嚴重進展
黃疸是新生兒期間常見的症狀。大部分新生兒的黃疸是一種生理現象,但是也有一部分寶寶會出現病理性黃疸。如果是病理性黃疸是必須及時去醫院治療,否則有可能危及生命或留下後遺症。
家長如果發現寶寶皮膚黃,首先要判斷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醫。病理性黃疸有以下幾個方面
1.出現的早,多在生後72小時之內就出現。
2.病理性黃疸的程度高,往往會大於20毫克每分升。家庭沒有條件測量,也可以採用目測:僅僅面部和鞏膜黃,說明已經有黃疸,但是還不嚴重。胸腹部也黃,就需要密切觀察。一旦上肢及大腿也可見黃疸,就需要有足夠警惕。一旦黃疸出現在前臂,小腿就應立即醫。發展到手足心黃疸,就非常嚴重了。
3.黃疸消退以後再次出現或者黃疸同時伴有其他的情況,比如發燒啊,精神不好,吃奶不好等等。
4.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黃疸的顏色比較偏暗發青,同時伴有大便顏色變淡啊,甚至是白色的白陶土樣的大便。
如果有以上這四種情況,要盡快去醫院檢查治療。
對於輕度黃疸,特別是生理性黃疸,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是可以在家裡面觀察和護理的。
觀察:生理性黃疸生後72小時後出現,7天達到高峰以後逐步消退。家長需要觀察寶寶黃疸變化情況。同時注意吃奶情況以及大便量,顏色;小便量及顏色等。
護理:1.保證正常的奶量。奶量不足不僅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也會加重黃疸。正常情況下,不低於每公斤體重,每天100毫升。
2.適當光照。保證保暖的前提下,陽光或燈光照射裸露皮膚,有一定退黃效果。
3.適當增加飲水,保證足夠尿量。
4.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服用茵梔黃口服液。該葯是純中葯制劑,臨床已使用多年,安全可靠。服用時注意從小量開始,並注意大便性狀,如果大便稀,可適當減少用量。
李勇
南京市兒童醫院
新生兒醫療中心
主任醫師
熟練掌握新生兒重症監護技術。尤其對腦損傷的早期診斷、治療及康復;機械通氣治療各類呼吸衰竭;極低出生體重兒的救治及康復等,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在及臨床經驗。
『陸』 安信證券副總裁李勇因病逝世,他生前在業界的口碑如何
最近呢,又是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在這個資管圈呢,又有一位大佬辭世了。就是安信證券的副總裁李勇。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關於他的一些東西吧。
一.口碑如何
李勇的口碑是非常不錯的。李勇同志是一位講政治有原則,善於謀劃敢於擔當的一個決策者。他是一個懂業務,敢於開拓,注重實際有作為的一個執行者。這個是安信證券的同仁們對這位李勇同志的評價。從這個評價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李勇是一位非常強的人物。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柒』 杭州市一李勇全國第幾名
895名。
李勇是醫學博士。現為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杭州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科帶頭人。
李勇是杭州耳鼻喉科第25名,全國耳鼻喉科第89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