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寶寶蕁麻疹能吃什麼
擴展閱讀
賴床蕁麻疹 2025-05-06 23:59:29
水痘用木豆洗澡 2025-05-06 23:52:00
成都皰疹博愛更佳 2025-05-06 23:44:04

寶寶蕁麻疹能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5-06 21:58:40

⑴ 3個月的寶寶起了蕁麻疹,怎麼辦

估計就是你的蝦米問題 我的意思是說 你的小孩子對蝦米過敏, 蕁麻疹這種病有是體質的問題,就是說同一樣東西,別人沒有事,到了他那裡就有事了, 這就是他的難處,而且不除根,別吃西葯,尤其是抗過敏的,你知道過敏葯都是什麼東西做成的 西葯沒有太多作用,只能說,這種病一百個人得估計就是50個樣,所以找...以前家裡的老人找找經驗, 記住別亂吃葯,這種病別托,發作起來,不知道是什麼感覺,反正是難受,我都20的人了 還是受不了那種感覺, 如果小孩子鬧就給他弄點無極膏,別扇電扇, 趕緊找醫生,

⑵ 寶寶出麻疹應該注意什麼

寶寶出麻疹時,正確的護理方法至關重要。在寶寶得蕁麻疹時,通常會出現食慾不振的現象。這時,媽媽應多給寶寶飲用溫白開水,以促進新陳代謝。同時,給寶寶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條等,以刺激胃的蠕動,增加食慾。重要的是,在寶寶得蕁麻疹期間,應避免給寶寶食用油膩的食物,以防引起嘔吐。

在護理過程中,特別是在夏季,媽媽需特別注意保持室內清潔、通風,避免寶寶長時間處於悶熱環境中。為寶寶選擇柔軟、透氣的衣物,防止衣物與皮膚粘連,在換衣時可能撕扯到寶寶的傷口,造成不必要的疼痛。

此外,在寶寶得蕁麻疹期間,建議盡量避免外出。因為外部環境中的病菌較多,而寶寶的免疫系統較為脆弱,未做好防護措施容易導致二次感染,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總之,寶寶出麻疹時,媽媽的細心護理是幫助寶寶盡快恢復健康的關鍵。通過合理的飲食安排、良好的環境保持和謹慎的戶外活動安排,可以有效減輕寶寶的不適,促進病情的好轉。

⑶ 寶寶蕁麻疹最快治療方法

當孩子皮膚發癢並且反復發作時,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有小兒蕁麻疹,如果確認了要及時治療,否則轉為慢性就難以治癒了。
治療小兒蕁麻疹遠離過敏原非常重要,因此可以檢查過敏原,但由於造成過敏的原因太多了,檢查結果也未必准確,所以家長應該回憶一下孩子所處的環境、所吃的食物等情況是否是造成小兒蕁麻疹的原因。
兒童患有蕁麻疹也和成人一樣要注意飲食忌口,不能吃海鮮、菌類、辛辣等刺激性和高蛋白的食物,高蛋白的食物主要有肉類、蛋類、牛奶等等。多補充維生素含量較高的蔬菜和水果。
可以服用一些抗組胺類葯物,具體葯物及用量應該到正規醫院或葯店咨詢購買,維生素C也有助於緩解症狀,還可以購買一些外用葯塗抹。
要注意兒童的保暖防寒工作,保證孩子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有利於蕁麻疹病症的好轉。
慢性蕁麻疹治療慢,西葯吃了容易復發,建議可以試試中葯,中葯的副作用小,但需要長期服用,嚴重者也要配合一些西葯來治療。
以下是蕁麻疹的飲食禁忌:
一、不要熱敷: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暫時獲得舒緩,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二、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三、不要去抓: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以下是蕁麻疹的類型:
1. 皮膚劃痕蕁麻疹/人工蕁麻疹:患者對外來較弱的機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應增強,在皮膚上產生風團。患者在搔抓後,或在緊束的腰帶、襪帶等出局部起風團,瘙癢。
2. 延遲性皮膚劃痕症:皮膚劃痕在刺激後6~8小時出現風團與紅斑,風團持續24~48小時。遲發性皮損不只一條,沿劃痕形成小段或點,損害較深或寬,甚至向兩側擴展成塊。局部發熱,有壓痛。
3. 延遲性壓力性蕁麻疹:皮疹發生於局部皮膚受壓後4~6小時,通常持續8~12小時。表現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腫脹,發作時可伴有寒戰、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和輕度白細胞計數增多。局部大范圍腫脹似血管性水腫,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皮損發生前可有24小時潛伏期。
4. 膽鹼能性蕁麻疹:皮疹特點為除掌跖以外發生泛發性1~3mm的小風團,周圍有明顯,其中有時可見衛星狀風團,也可只見紅暈或無紅暈的微小稀疏風團。有時惟一的症狀只是瘙癢而無風團。損害持續30~90分鍾,或達數小時之久。大多在運動時或運動後不久發生,伴有癢感、刺感、灼感、熱感或皮膚刺激感,遇熱或情緒緊張後亦可誘發此病。
5. 寒冷性蕁麻疹:可分為家族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較為罕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受冷後半小時到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皮疹是不癢的風團,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圍繞以蒼白暈,皮疹持續24~48小時,有燒灼感,並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症狀。後者較為常見,患者常在氣溫驟降時或接觸冷水之後發生,數分鍾內在局部發生瘙癢性的水腫和風團,多見於面部、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發生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甚至昏厥。
6. 日光性蕁麻疹:皮膚暴露在日光數分鍾後,局部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和風團。風團發生後約經1至數小時消退。發生皮疹的同時,可伴有畏寒、疲勞、暈厥、腸痙攣,這些症狀在數小時內消失。
7. 接觸性蕁麻疹:其特點是皮膚接觸某些變應原發生風團和紅斑。可分為免疫性機制和非免疫性機制2類。非免疫性是由於原發性刺激物直接作用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物質而引起,幾乎所有接觸者均發病,不須物質致敏。而免疫性屬Ⅰ型變態反應,可檢出特異性IgE抗體。
蕁麻疹的表現:
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由於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風團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不留痕跡。皮疹反復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局限。有時合並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
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
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反復發作達每周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蕁麻疹,還有以下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蕁麻疹的常見治療方法:
1. 一般治療:由於蕁麻疹的原因各異,治療效果也不一樣。治療具體措施如下:
(1) 去除病因: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並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葯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葯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後,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 避免誘發因素: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2. 葯物治療:
(1) 抗組胺類葯物:
① H受體拮抗劑:具有較強的抗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單獨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兩種不同類型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常用的H2受體拮抗劑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於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劑量因人而異。
② 多塞平: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鬱劑,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應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葯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葯物。
(2) 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減少組胺釋放的葯物:
① 硫酸間羥異丁腎上腺素為β2腎上腺受體促進劑,在體內能增加cAMP的濃度,從而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
② 酮替酚: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症介質(如組胺、慢反應物質等)的釋放。其抑製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並可口服。
③ 色甘酸鈉:能阻斷抗原抗體的結合,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若與糖皮質激素聯合作用,可減少後者的用量,並增強療效。

⑷ 一歲半寶寶得了蕁麻疹怎麼辦

寶寶蕁麻疹的應對與預防
當寶寶出現蕁麻疹症狀時,他們會感到異常瘙癢,此時,家長應避免寶寶抓撓,以免加重症狀或引發感染。
在飲食方面,家長需留意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某些零食、魚類、巧克力、雞蛋、飲料及海鮮等。一旦確定某種食物為過敏源,應減少或暫停食用,並忌食辛辣及海鮮類食物,以免刺激皮膚,加重症狀。
此外,寶寶對花粉類物質尤為敏感。因此,在花粉季節,家長應避免讓孩子在易過敏的環境中活動,並注意家庭防蟎,保持居家環境衛生,以減少過敏源的接觸。
隨著天氣變化,家長應給寶寶穿著寬松透氣的衣物,以減少衣物對患處造成的刺激。同時,保證寶寶充足的睡眠和適量的運動,以增強其機體的免疫力,抵抗疾病侵害。
在預防方面,除了注意上述事項外,家長還應留意寶寶可能接觸到的其他過敏源,如蚊蟲叮咬、玩具、寵物毛發、粉塵等。此外,寶寶對葯物敏感性較高,使用葯物時需謹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導致寶寶患蕁麻疹,因此,預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同樣重要。
當寶寶患上蕁麻疹後,家長應遵醫囑給寶寶使用葯物,並避免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事物。同時,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護理,幫助寶寶減輕瘙癢的痛苦,促進病情的恢復。

⑸ 寶寶蕁麻疹吃什麼蔬菜比較好有什麼依據呢

寶寶蕁麻疹吃什麼蔬菜比較好?有什麼依據呢?可用於治療蕁麻疹的蔬菜包括冬瓜、油菜、捲心菜、燕麥等。蕁麻疹的發生通常是由昆蟲叮咬或陽光刺激等原因引起的。通常,會出現皮膚腫塊和嚴重瘙癢。在後期,可以使用抗組胺葯物來緩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注意清潔和乾燥局部皮膚,避免強迫抓傷。

蕁麻疹患兒可以多吃鹼性食物,這樣可以維持嬰兒體內的鹼性環境,軟化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蕁麻疹的發生,如捲心菜、油菜、芹菜、香椿、蓮藕、苦瓜、葡萄、綠茶、海帶、番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桔子、綠豆、薏苡等。

5、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以免加重症狀,影響康復。注意避免劃傷,防止炎症和感染,避免室內潮濕。如果蕁麻疹的症狀繼續惡化,可以用口服抗過敏葯物治療。(由於抗過敏葯物的不良反應,如嗜睡和頭暈,請避免在口服葯物期間進行高空作業或駕駛。)或者醫院測試過敏原以找出過敏物質。今後,我們必須注意避免接觸。當你的寶寶從蕁麻疹中康復後,你也應該避免吃海鮮或辛辣食物,以避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