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醫美行業前景如何
截止2020年1月來看,醫美行業前景不錯,屬於朝陽行業,未來可期。
隨著「顏值時代」的來臨,醫療美容的需求與日俱增,醫美成為風口上的「朝陽行業」,市場發展迅速、空間廣闊。全新的機遇伴隨著更多的挑戰,在新的經濟和政策環境影響下,醫美市場也在加速行業洗牌的步伐。

注意事項
1、醫美術後也要做好日常的皮膚護理。也就是清潔、保濕及防曬。
其中,在潔面時,如果是有創性醫美治療,術後頭3天是不能沾水的。洗臉時可以用毛巾擦拭未做治療的區域,做過治療的部位可以塗抗生素葯膏。3天後可清水洗臉,不可以用潔面產品。
2、醫美術後是需要加強保濕和防曬的。
保濕是修復的基礎。尤其是在用完醫美面膜後,最好擦溫和的保濕霜或者皮膚屏障修復劑。這樣才能促進皮膚的及時修復。由於醫美術後皮膚抵抗力下降,要比平時更加認真的做好防曬。
Ⅱ 醫美行業的前景怎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愛美客(300896)、昊海生科(688366)、華熙生物(688363)、奧園美谷(000615)、華東醫葯(000963)、朗姿股份(002612)、華韓整形(430335)等
本文核心數據:醫療美容行業產業鏈;醫療美容滲透率;醫療美容市場規模等
行業概況
——定義
醫療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運用葯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美容方式。最早起源於古埃及時期,是使容貌美麗的一門藝術。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下設四個不同類別的二級診療科目,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其中美容外科中的項目可分為四個等級,四級高等項目只能在三級整形外科醫院、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開展。根據介入手段,醫療美容可分為手術類與非手術類。手術類項目從根本上改變或改善面部及身體部位的外觀,包括眼部手術、鼻部手術、胸部整形和吸脂瘦身等;非手術類項目又稱輕醫美項目,包括注射項目與皮膚護理等。
——產業鏈剖析:上游為醫美原料和器械,中游為醫美機構
中國醫療美容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醫美原料供應商和醫美器材提供商;中游包括正規機構和非正規機構,其中正規機構主要是指公立醫院的整容科、大型連鎖醫美集團和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等,非正規機構是指私人診所和美容院等;醫美行業下游則是消費者,按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可分為三類,高端項目消費者、中端項目消費者和低端項目消費者。
中國醫療美容上游原料廠商主要有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華東醫葯、焦點生物等;中游醫美機構主要有華韓整形、麗都整形、瑞麗醫美、鵬愛醫療等機構,新興的醫美平台有新氧、更美、悅美等互聯網平台;下游主要是廣大的醫療美容消費者。
行業發展歷程:起步較晚,正處於高速發展期
相比美國、日本、韓國等成熟市場,中國的醫美行業起步較晚。自醫美行業在中國誕生以來,行業在探索與合法中不斷前行。經歷了長期的默默發展,目前中國醫美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呈現出勃勃生機,一方面大量年輕用戶持續滲透市場,另一方面中國醫美也步入激烈的淘汰賽階段。
中國的醫療美容行業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監管缺失,目前正積極開展系列整治活動和措施。行業在經過長時間的野蠻生長後,演化出了指昌慧以下特點:
行業發展現狀
——供給:合規供給存在缺口
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發展快速,從中國醫療美容機構的供給來看,截至2021年12月,中國合規注冊的醫療美容機構共15144家。相較於我國醫美巨大的市場需求,醫療美容終端診療機構的數量存在一定缺口。
從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執業醫師數量來看,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2021年我國整形外科迅飢醫院含助理醫師在內的注冊執業醫生數量為1753人,注冊唯答護士為2606人,美容醫院含助理醫師在內的注冊執業醫生數量為8947人,注冊護士為13240人,合計符合醫美行業規范的專業醫療從業人員僅26546人。而行業標准需求合規醫師數量超過10萬人,因此存在著大約7.7萬合規醫師缺口,醫師數量供不應求。
——需求:滲透率提高,需求空間大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隨著醫療美容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的滲透率由2016年的1.3%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2.1%,復合年增長率為13.6%。2021年,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上升至2.4%。
2016-2021年,我國醫美市場用戶規模總體呈逐年上升態勢。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醫美用戶達到1813萬人,近5年來復合增長率達到45.3%。據新氧發布的《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預測,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規模將達到2093萬人。
2012-2021年,我國醫美就診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近幾年增速有所下降。2021年,疫情穩定平緩,醫美就診人數較上年大幅上漲。2021年我國整形外科醫院診療人數為137.4萬人次,同比增速為43.1%;美容醫院診療數為1106.3萬人次,同比增速為24.4%。
醫療美容近年來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升,隨著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醫療美容消費者數量的增加,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得到增長;供給側方面,商業化的醫療美容產品不斷出台,數量不斷增加也推動了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的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數據,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醫療美容市場造成重大影響,但對中國市場影響相對較小,醫美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549億元,增速下降至8%。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增速提高,達22%,市場規模為1891億元。預計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達2267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一線城市競爭力更強
根據更美APP《2021年醫美行業白皮書》,2021年國內醫美市場規模前十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廣州、杭州、重慶、南京、青島和西安,上海超越北京成為消費十強城市中排名第一,市場規模前十城市仍被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佔領。
從以上排名可以看出,中國醫療美容消費大多來自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從滲透率來看,2021年,中國一線城市醫療美容滲透率達22.2%,二線城市滲透率為8.6%,三線城市醫美滲透率僅為4.3%。盡管醫療美容在中國更發達地區的滲透率較高,但由於人口基數較大的因素,低線城市的醫療美容消費人口正在迅速追趕,市場潛力較大。
——機構競爭:集中度較低,非正規機構較多
目前,中國醫療美容市場集中度較低,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處於主導地位,同時,伴隨成本的提升,醫美機構經營者較多開設中小型機構,以應對快速變化的消費者。近幾年,隨著行業兼並重組加劇,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醫美項目具有消費個性化、地域差異化等特徵,因此機構很難將運營經驗跨省市復制。中國的連鎖醫美集團多採用各地區自主經營的形式。
——產品競爭:輕醫美項目佔比增加
按照介入手段可以分,醫美可分為手術類醫療美容項目和非手術類醫療美容項目。目前,非手術類項目為代表的輕醫美項目正在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佔比在70%以上。手術類項目由於有痛感、恢復時間較長,發展相較於非手術類項目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從醫美項目數量來看,2017-2021年,我國非手術類醫美項目佔比在70%以上,且佔比逐年增加,預計2022年,非手術類項目服務次數約佔79.7%。
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
——發展趨勢:行業發展趨於標准化、規范化
未來,醫療美容行業格局將逐漸由分散走向集中,消費者也將向頭部機構靠攏,頭部醫美機構將有更多發展機會,市場集中度得到提高;從產品市場看,輕醫美項目因其安全、無痛等特點,將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行業規范方面,中國對醫美行業的監管規范不斷加強,標准和政策出台,醫美市場發展將更加規范化和標准化。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Ⅲ 整形外科護士發展前景
發展前景很好。1、真正的專業人才非常緊缺的。2、整形行業在迅猛的發展。3、人們對高品質整形條件的服務需求變大。從宏觀的角度看美容行業,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發展態勢,美容行業將走向更多元化發展勢態。
Ⅳ 整形美容醫院未來幾年前景如何
總體來說前景會越來越好,但市場規范度越來越高。
醫美行業野蠻生長了10多年,已經進入了洗牌階段。通過以下幾點進行說明:
一、整形美容醫院規模
1、科室承包,成立整形美容科,基本會以XXX機構命名。
2、獨立門診,為了讓名字好聽,也不會在宣傳語上帶門診,以XXX整形美容居多。
3、獨立醫院,門檻較高,科室、床位、人員要求較嚴格,以XXX整形美容醫院居多。
醫美機構規模從小(科室承包,小門診)--->發展到-->大型醫美醫院(幾千平)-->獨立門診(小而美)
出現以上變化規律,可以從從業人員結構變化說明。
二、醫美從業人員
1、公立醫院整形美容科醫生,上海九院、北京八大處,前期主力
2、公立醫院,婦科臨床醫生轉型,中期主力
3、醫學院醫科大學畢業生,目前主力
4、無證醫生/培訓班,一直灰色主力
第一批醫學院畢業生,如濰坊醫學院、大連醫科大學等早期開設整形美容專業的院校畢業生,經歷了10年的行業歷練,已成為主力軍,也有一部分開始轉型,做小而美的整形門診。
三、醫美機構主營業務構成及變化
1、手術類,雙眼皮、隆鼻、豐胸等,人員成本為主要成本即醫生成本,豐胸有假體成本
2、注射類,愛貝芙、玻尿酸、肉毒素、羊胎素等,材料成本為主要成本,價格逐年透明
3、光電類,彩光、紅藍光、冰點、蘇拉提、皮秒等,設備成本為主要成本,設備廠家開始轉型以租代售模式。
4、輔助類,口腔等
各項目利潤變化及分析:
1、手術類利潤降低,主要是因為醫生成本變高
2、注射類利潤降低,主要是因為材料成本變的透明
3、光電類利潤增速慢,主要是設備成本高,更新換代快,並且為營銷拓客項目
四、營銷模式
1、SEO,初期SEO還是有不錯效果,官網、分類信息網 列表等,占據本地關鍵詞
2、SEM,付費推廣,主要以網路競價為主,搜狗神馬為輔
4、網路轉診,如新氧、悅美、更美等平台
5、傳統渠道,美容院、美甲店等美業轉診
6、自媒體,微信定位加附近的人
7、新媒體,抖音、快手、知呼、小紅書
營銷模式因各家機構起點和規模不同,所採取的方式也不同不在一一分析,就算最古老的SEO,在某些地方做做長尾還是有一定流量的。
如果想探討或者咨詢,可以私信我。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整形美容是很多愛美人士的 ,但是整形美容機構良莠不齊,發展前景各有不同。
在這個顏值時代,隨著人們對外貌越來越重視,想通過手術等手段達到美容效果的人數只會越來越多。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會通過美容化妝品等日常生活護理方式去保持美麗的外表。漸漸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有能力通過更高技術,更成功,更加見效的方式去讓自己變得更加魅力,於是醫療美容行業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斷發展和進步。
那麼美容行業發展趨勢如何呢?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美容院、休閑中心等美容行業的專業店隨處可見遍地開花。美容行業相互滲透的勢頭比較突出,尤其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它們相互都在做著對方做的事。從宏觀的角度看美容行業,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發展態勢,美容行業將走向更多元化發展勢態,那麼美容行業將朝著那些趨勢發展呢?下面了解一下我國美容行業發展趨勢詳情。
我國美容整形發展趨勢
趨勢一:客戶群體在不斷地擴大,爆發式的增長勢
全球醫美發展趨勢正當時,而最早醫美發展相對較好的美韓台進入增長緩慢期,而作為目前世界第三大整形大國的中國,將會有更大的發展趨勢。隨著美容整形行業的不斷發展,目標群體的不斷擴大首先體現在年齡上:年齡段變寬。以往醫美行業的客戶群體主要是35歲到45歲的消費者,而現在醫美行業的主要顧客在20歲到55歲之間。目前國內整形消費主力軍80和90後群體相對觀念開放,其次,還體現在性別上:主要顧客仍是女性,但男性顧客明顯增多。
趨勢二:美容整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性
隨著美容市場的逐步規范,專業技術的日趨成熟,消費者對美容的需求將呈上升趨勢,市場前景還是相當廣闊。據有關資料顯示: 近幾年來,美容業產值明顯高於全國GDP的增長速度,預計未來幾年美容業的產值可以翻一番。當整形美容機構擴大,由於整形美容同時橫跨醫療服務和日用消費品兩大行業,具有較強的橫向和縱向延伸空間,轉型的風險和難度都不是太大。
趨勢三:醫療美容消費微整形占據醫美主要市場
隨著理性消費的到來,微整形逐漸受到顧客喜愛。以往的整形特點是大手術、周期長、恢復慢,而以激光、注射為主要手段的微整形恰好彌補了傳統整形手術的缺點,方便快捷又打消了人們對於「動刀子」的安全顧慮,微整形向日常化的方向發展。
趨勢四:美容顧客消費趨於理性
隨著顧客對美容知識的了解越來越深入,美容行業的日益規范,在過去行業內曾出現的盲目消費,造勢炒作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賺快錢的美容業者會逐漸被淘汰。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美容美發產業運行趨勢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美容市場將更趨於理性,這一理性不僅表現在市場的規范化和顧客在消費時的理性和個性化上,也表現在生產和銷售企業的理性經營上。在這一趨勢影響下,企業將生產出越來越安全、綠色、環保,越來越本土化的產品,他們更願意傾聽市場需要,也更願意在研發商投入更多精力和資本來提升產品品質。
從美容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詳情了解到,個性美容的概念已經在市場上炒得異常火熱,伴隨著日韓 時尚 潮流風的盛行,一些非主流的個性美容潮流也隨著進入,成為一個新的個性流派。因此,個性美容將成為未來市場的消費趨勢,個性化服務將成為美容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醫美機構負責人紛紛表示,因為國內目前專業的、成熟的醫療美容人才稀缺,人才成為醫美機構發展的關鍵因素。
看你怎麼做,如果做團隊的話還是有市場。不過因為整形業近幾年蓬勃發展,市場份額越來越少,加上如果開醫院單單靠顧客來店還是比較少賺的,必須有團隊押大單。以後市場肯定會越來越規范。如果實力強可以考慮。選好地方很重要。
Ⅳ 醫療美容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我的工作是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很多時候也是用到行業的市場前景,不知道找到這些對於你來說有沒有價值。
整形美容業不是簡單的服務業,它反映了高尚的人文關懷,是一種高度綜合的人本經濟,與生命經濟、娛樂經濟和人文享樂密切相聯,是人類文明的高端成果。延年益壽,提高生命質量,是生命經濟的主題;輕快愉悅,歡度人生時光,是娛樂經濟嚮往的結果;美化自身,追求永無止境的「美效
應」,是美化世界的重要組份,是世界各族人民追求的終結目標,也是人文享樂的最高境界。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人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褒揚真善美,推崇人的全面發展的意識不斷成長,顯美追美意識也在社會主流意識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整形美容在世界市場范圍內已經形成為新興的產業,美國、日本、韓國整形手術比例是中國的兩倍左右。隨著整體健康觀念的形成,中國美容業的發展將快速提升。現代美容消費觀念,外國處於領導潮流的地位,無論它的產品、技術、儀器設備、教材、教學方式、美容市場規范等,對中國美容業來說都是超前的。加強國內外的交流,對美容事業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能夠形成一種相輔相承的關系,並可以將最新的美容資訊快速帶進國內,讓中國美容業更快的與世界潮流接軌,即而迅速創立中國品牌。
2005年,國內的整形美容消費趨於理性。一樁樁的整形事故、毀容案隨著整形業的「井噴」而產生後續效應,管理法規加緊出台,媒體對整形事故的追蹤和報道,求美者自我保護意識開始加強,轟轟烈烈的整形革命開始走向成熟和規范。
2006年對於中國整形美容行業可謂風雲變幻的一年,這一年中,我們目睹並經歷了觸目驚心的「奧美定」事件;也真正感觸到整形美容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毀容了可以到整形醫院修復,老年人可以通過整形年輕起來;還看到了整形行業的進步:換臉技術得以實施、虛擬整形開始面世。
國內美容整形事業的迅猛發展,為美容整形行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特別是民營美容醫療機構的崛起,確實打破了國有美容醫療機構一統天下的壟斷局面,豐富了美容醫療市場,為廣大的求美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然而國內整形業的商業運作還處於起步階段,並未被太多的消費者接受,顧客量不大,技術和服務問題接踵而至,不斷被媒體曝光並受到社會的批評和非難等等行業發展的瓶頸,這就要求國內的整形美容行業根據國情和自身的特點,揚長避短,尋找出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
Ⅵ 未來醫美發展前景怎麼樣有什麼優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百姓的生活條件不斷的改善,從以前的吃飽穿暖變成了更多的去享受生活帶來的美好,人們也會把多餘的錢用於更加註重自己的美觀方面。
國內伴隨著而來的卻是私立整形美容 醫院的蓬勃發展,目前國內對醫學美容方面沒有嚴格的政策和規劃,大多醫美市場都普遍存在一種混亂的場景,比我我所在的省市,大的醫美機構發展還是相當不錯,普通的醫美大多數都存在亂收費,操作不規范,存在危險因素。
省內的公立醫院整形美容外科發展受限制,病員很少,大多去私立醫院了。這跟私立醫院做的宣傳脫不了關系。隨著國家對美容市場的重視,相信在以後各項規章制度會更加完善,醫美市場也會更加健全,私立醫院和公立醫院的優勢在於其可以隨機應變,沒有公立醫院那麼多條款限制醫生和醫院的發展。
未來醫學美容整形的發展前景也是相當可觀的,國家一定會逐漸規范重視這個行業,對於醫生來說前提一定要掌握技術和抓住機會。
醫療美容分類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下設四個不同類別的二級診療科目,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其中美容外科中的項目可分為四個等級,四級高等項目只能在三級整形外科醫院、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開展。
根據介入手段,醫療美容可分為手術類與非手術類。手術類項目從根本上改變或改善面部及身體部位的外觀,包括眼部手術、鼻部手術、胸部整形和吸脂瘦身等;非手術類項目又稱輕醫美項目,包括注射項目與皮膚護理等。
醫美接受程度較高
在顏值經濟當道下,大眾對醫美的接受程度較高。據新氧數據顯示,50.17%的受訪者表示完全接受醫美,受訪者中沒有完全不接受醫美的人。
美容醫院診療人次逐年增多
2016-2020年,我國美容醫院診療人次呈上升趨勢,2020年,受疫情影響,增速放緩。我國美容醫院診療人次為889.30萬人,同比增長6.16%。
手術類消費品類主要集中在五官整形
在醫美手術中,手術類項目消費主要集中在五官整形方面,消費佔比高達24.74%;其中鼻綜合、眼綜合、面部提升消費佔比分別為8.64%,8.1%,8%。
消費主力仍為女性,但佔比逐年下降
2019-2021年,從消費者的性別分布上來看,女性仍然是消費的主力,占據醫美消費人群的近九成,不過,隨著男性對於外貌的不斷重視,醫美消費佔比正逐年升高。
近年來,美容醫院診療人次逐年升高,雖然醫美行業消費主力仍為女性,但男性消費佔比逐漸升高。未來,醫美行業在顏值經濟的浪潮下,將迎來高速發展。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Ⅶ 你認為美容行業發展的前景是什麼
醫療美容產業鏈全景梳理
中隱友國醫療美容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醫美原料供應商和醫美器材提供商;中游包括正規機構和非正規機構,其中正規機構主要是指公立醫院的整容科、大型連鎖醫美集團和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等,非正規機構是指私人診所和美容院等;醫美行業下游則是消費者,按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可分為三類,高端項目消費者、中端項目消費者和低端項目消費者。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Ⅷ 中國醫美市場已邁入高景氣期,未來年的發展前景如何
我國醫療美容市場正在崛起,而且每一年通過醫療美容行業獲得更好面貌的人不在少數。許多對自己相貌不太滿意的朋友們,他們就會通過醫療美容技術,使自己的五官看起來更加立體和精緻。
事實上,我國醫療美容市場已經邁入了全新的階段,我覺得未來的醫療美容市場發展前景不容小覷,畢竟人們的生活質量隨之提高,人們有錢去做相關的護膚和美容。只不過從事醫療美容行業的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應該本著安全可靠的想法,保證每一個參加醫療美容的普通人獲得更好的醫療體驗。

總的來說,醫療美容事業存在著巨大的市場,但是也存在著巨大的行業風險。黑心醫療美容企業並不是不存在,而且非正規的整容機構和護膚機構的索要金錢數額非常高,甚至不能夠保障人們在手術過程中的安全性。既然如此,每一個人都要考慮清楚醫療美容帶給自己的變化和結果,避免因為手術失敗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