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医美行业的前景怎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爱美客(300896)、昊海生科(688366)、华熙生物(688363)、奥园美谷(000615)、华东医药(000963)、朗姿股份(002612)、华韩整形(430335)等
本文核心数据:医疗美容行业产业链;医疗美容渗透率;医疗美容市场规模等
行业概况
——定义
医疗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最早起源于古埃及时期,是使容貌美丽的一门艺术。
医疗美容科为一级诊疗科目,下设四个不同类别的二级诊疗科目,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其中美容外科中的项目可分为四个等级,四级高等项目只能在三级整形外科医院、设有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级综合医院开展。根据介入手段,医疗美容可分为手术类与非手术类。手术类项目从根本上改变或改善面部及身体部位的外观,包括眼部手术、鼻部手术、胸部整形和吸脂瘦身等;非手术类项目又称轻医美项目,包括注射项目与皮肤护理等。
——产业链剖析:上游为医美原料和器械,中游为医美机构
中国医疗美容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医美原料供应商和医美器材提供商;中游包括正规机构和非正规机构,其中正规机构主要是指公立医院的整容科、大型连锁医美集团和中小型民营医美机构等,非正规机构是指私人诊所和美容院等;医美行业下游则是消费者,按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可分为三类,高端项目消费者、中端项目消费者和低端项目消费者。
中国医疗美容上游原料厂商主要有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华东医药、焦点生物等;中游医美机构主要有华韩整形、丽都整形、瑞丽医美、鹏爱医疗等机构,新兴的医美平台有新氧、更美、悦美等互联网平台;下游主要是广大的医疗美容消费者。
行业发展历程:起步较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相比美国、日本、韩国等成熟市场,中国的医美行业起步较晚。自医美行业在中国诞生以来,行业在探索与合法中不断前行。经历了长期的默默发展,目前中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方面大量年轻用户持续渗透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医美也步入激烈的淘汰赛阶段。
中国的医疗美容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缺失,目前正积极开展系列整治活动和措施。行业在经过长时间的野蛮生长后,演化出了指昌慧以下特点:
行业发展现状
——供给:合规供给存在缺口
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发展快速,从中国医疗美容机构的供给来看,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合规注册的医疗美容机构共15144家。相较于我国医美巨大的市场需求,医疗美容终端诊疗机构的数量存在一定缺口。
从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执业医师数量来看,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2021年我国整形外科迅饥医院含助理医师在内的注册执业医生数量为1753人,注册唯答护士为2606人,美容医院含助理医师在内的注册执业医生数量为8947人,注册护士为13240人,合计符合医美行业规范的专业医疗从业人员仅26546人。而行业标准需求合规医师数量超过10万人,因此存在着大约7.7万合规医师缺口,医师数量供不应求。
——需求:渗透率提高,需求空间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随着医疗美容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的渗透率由2016年的1.3%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2.1%,复合年增长率为13.6%。2021年,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上升至2.4%。
2016-2021年,我国医美市场用户规模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用户达到1813万人,近5年来复合增长率达到45.3%。据新氧发布的《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预测,2022年,中国医疗美容用户规模将达到2093万人。
2012-2021年,我国医美就诊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近几年增速有所下降。2021年,疫情稳定平缓,医美就诊人数较上年大幅上涨。2021年我国整形外科医院诊疗人数为137.4万人次,同比增速为43.1%;美容医院诊疗数为1106.3万人次,同比增速为24.4%。
医疗美容近年来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医疗美容消费者数量的增加,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得到增长;供给侧方面,商业化的医疗美容产品不断出台,数量不断增加也推动了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的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医疗美容市场造成重大影响,但对中国市场影响相对较小,医美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549亿元,增速下降至8%。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增速提高,达22%,市场规模为1891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将达2267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区域竞争:一线城市竞争力更强
根据更美APP《2021年医美行业白皮书》,2021年国内医美市场规模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广州、杭州、重庆、南京、青岛和西安,上海超越北京成为消费十强城市中排名第一,市场规模前十城市仍被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领。
从以上排名可以看出,中国医疗美容消费大多来自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从渗透率来看,2021年,中国一线城市医疗美容渗透率达22.2%,二线城市渗透率为8.6%,三线城市医美渗透率仅为4.3%。尽管医疗美容在中国更发达地区的渗透率较高,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的因素,低线城市的医疗美容消费人口正在迅速追赶,市场潜力较大。
——机构竞争:集中度较低,非正规机构较多
目前,中国医疗美容市场集中度较低,中小型民营医美机构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伴随成本的提升,医美机构经营者较多开设中小型机构,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消费者。近几年,随着行业兼并重组加剧,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医美项目具有消费个性化、地域差异化等特征,因此机构很难将运营经验跨省市复制。中国的连锁医美集团多采用各地区自主经营的形式。
——产品竞争:轻医美项目占比增加
按照介入手段可以分,医美可分为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和非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目前,非手术类项目为代表的轻医美项目正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占比在70%以上。手术类项目由于有痛感、恢复时间较长,发展相较于非手术类项目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从医美项目数量来看,2017-2021年,我国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占比在70%以上,且占比逐年增加,预计2022年,非手术类项目服务次数约占79.7%。
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于标准化、规范化
未来,医疗美容行业格局将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消费者也将向头部机构靠拢,头部医美机构将有更多发展机会,市场集中度得到提高;从产品市场看,轻医美项目因其安全、无痛等特点,将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行业规范方面,中国对医美行业的监管规范不断加强,标准和政策出台,医美市场发展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㈡ 医美股票龙头股排名前十
医学美容,简称医学美容,是指利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等创伤性或不可逆的医学技术,对人的外貌和人体各部位进行修复和重塑的一种美容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医美行业十大龙头股: 1.爱美客 简介:医疗美容行业龙头,国内首家获得相关产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企业。 产品:溶液注射产品,凝胶注射产品,面部植入物,化妆品。 估值:总市值1236.7亿,市净率23.31,哗陪TTM市盈率115.89,低于历史时间66%。估值适中。 2.华西生物 简介:透明质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产品和生物医用材料的终端产品。 产品:透明质酸原料(不含衍生物)、医疗终端产品-注射产品、功能性护肤品-一次性原液。 估值:总市值707.1亿,市净率11.64,TTM市盈率85.23,低于历史时间76%,估值偏低。 3.奥园美谷 简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认证的5A级医疗美容机构,主营业务为纤维新材料业务和医疗美容业务。 产品:粘胶系列、房地产销售、医疗美容服务。 估值:总市值57.03亿元,市净率4.11,TTM市盈率处于亏损状态,低于历史时间27%,估值偏高。 4.华东医药 简介:医美行业专注于面部填充物、塑身、埋线、能源器等非手术主流医美产品。 产品:中西药、医疗器械、分化型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刺激剂、A型肉毒杆菌毒素、植入线、能源设备。 估值:总市值746.8亿,市净率4.3,TTM市盈率31.89,低于历史时间38%,估值适中。 5.浩海卫生部 简介:一家专注于医用生物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 产品:眼科产品,医疗美容和伤口护理产品,防粘连和止血产品。 估值:总市值146.4亿,市净率2.63,TTM市盈率46.3,低于历史时间87%,估值偏低。 6.奥美医疗用品公司 简介:医用敷料等一次性医用耗材领域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 产品:公司产品涵盖伤口护理、手术、感染预防、医用组合包、家庭护理五大系列,部分产品用于神经外科等先进领域。 估值:总市值77.26亿,市净率2.66,TTM市盈率16.35,低于历史时间87%,估值偏低。 7.朗姿股份 简介:公司持有米兰贝瑞露、净肤医美、高以升医美三大国内医美品牌,并战略投资韩国著名医美服务集团DMG。 产品:女式大衣,女式裤子,女式裙子,女式大衣,婴儿服,婴儿用品,外科医疗美容,非外科医疗美容,咨询服务。 估值:总市值133.4亿,市净率4.54,TTM市盈率128.99,低于历史时间25%,估值偏高。 8.宝芬妮(女子名) 简介:公司子公司昆明威诺主要从事医疗美容服务,包括激光、微针等美容服务。 产品:面霜、护肤乳液、面膜、精华、猛芦肆乳液等护肤品,隔离霜、BB霜、卸妆水等彩妆产品。 估值:总市值781.1亿,市净率15.94,TTM市盈率83.96,低于历史时间90%,估值极低。 9.水阳股份 简介:HPH是公司新推出的轻医美容品牌,目前主要在天猫、纪昀等渠道销售,运营主体为于佳卉控股公司。 产品:面膜,水霜,彩妆,个人护理,清洁和其他化妆品。 估值:总市值66.19亿,市净率3.9,TTM市盈率28.74,低于历史时间80%,估值偏低。 10.方腊的归化 简介:公司主营业务为洗护、护肤、彩妆产品。 产品:面霜,护发枝轿素,沐浴露,洗发水,肥皂,凝胶水,凝胶霜 估值:总市值30.03亿,
㈢ 医美界大事件:冯斌“点脂成金”项目北京启动
8月6日,随着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展开,在北京中国美业也迎来了行业内的一大盛会。以谋求中国医美业更好,更强,更快的发展,实现民族医美的世界崛起为宗旨致力于发展技术型医美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及安全的首届中国美丽经济创新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该峰会由环球影响力智库主办、北京和谐医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经影业协办。
首届中国美丽经济创新峰会组委会颁发专家顾问证书
这次美创会上,中国美丽经济创新峰会组委会还为坚守在医美一线的实力派优秀医生颁发了第一批专家顾问证书。他们分别是:北京和谐医美连锁集团品牌创始人冯斌、大连许英医疗美容医院院长许英、南京乔台医疗美容保健中心吴耀麟、北京医师学会整形专家房雅萍、辽宁锦州博美医疗美容医院院长郭永学、淄博市德美医疗整形外科院长田海鹰、中国中西医结合医疗美容学会常委赵翊羽、沈阳安卫平医疗美容院长安卫平、太原白玫瑰医疗美容院长常素平。
㈣ 医学美容包括哪些方面
首先,“医美”这个名称的全称是“医学美容或医疗美容”,是指通过药物、仪器和手术等医学医疗的方式,进而改变调整人体五官、皮肤等外部形态状态,以达到提升外在人体美感为目的的一系列治疗方式。武汉百达智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医疗美容主要的项目有以下几种,五官类美容、美体类美容,皮肤类美容、无创美容、口腔类美容和其他美容项目等。
关于医疗美容就是整形美容吗?是同一个含义与项目吗?其实医学美容与整形美容并不是一样的,它们之间是有差异的。准确来说,医疗美容的说法,应该是一个总而泛的叫法范畴,在医疗美容的所有项目中是包含了整形美容的,整容仅仅医疗美容项目下的一个项目而已。一般来说,如果实施了美容项目后,会有一定的创伤的美容治疗项目,同时为了能及时达到美容功效,会采用针、仪器或是手术的方式注入进皮肤组织,那么这就属于整形美容了,而这样的美容整容手术项目,是一定要在正规有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才能进行的。
关于医疗美容、整形美容有哪些项目和护理方向,除了一些比较常见的整形美容项目外,还有光子嫩肤、水光针剂注射、祛斑点痣等美容护肤类项目也是属于医疗美容的范围内的,同样作用的美容项目也是需要到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才能实施的,这些医疗美容项目有较大的风险性,所以百达智美医学特别警示:一定不要到非法无资质的美容院等单位,消费者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㈤ 2021年国家对医美的政策
法律分析: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医疗美容科为一级诊疗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诊疗科目。医疗美容项目由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并发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美容服务,促进医疗美容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就医者的合法权益,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本办法所称美容医疗机构,是指以开展医疗美容诊疗业务为主的医疗机构。本办法所称主诊医师是指具备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条件,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执业医师。医疗美容科为一级诊疗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诊疗科目。医疗美容项目由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并发布。
第四条卫生部(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全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美容服务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