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丝瓜叶的功效与作用 丝瓜叶斑病 丝瓜叶能吃吗
清热解毒,止血,祛署。主治痈疽,疗肿,疮癣,蛇咬,汤火伤,咽喉肿痛,吐、衄及刨版伤出血,权暑热烦渴。
1.《滇南本草》:“晒干为末,治绞肠痧。”
2.《纲目》:“癣疮,频援掺之。疗痈疽,丁肿、卵瘸。”
3.《本经逢原》:“捣汁生服,解一切蛇伤之毒,即以滓盍伤处,干即易之。”
4.《随息居饮食谱》:“绞汁服,治痧秽腹痛,性能消暑解毒。”
5.《岭南采药录》:“煎服,治鹅喉。”
6.《上海常用中草药》:“清暑热;外用止血消炎。主治暑天烦热口渴,天疱疮,顽癣,创伤出血。”
7.《金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化疲止咳。主治百日咳,咳嗽。”
8.《福建药物志》:“治咽喉炎,神经性皮炎,多发性毛囊炎。”
2. 鲜丝瓜叶有什么作用
丝瓜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等证。近代用鲜丝瓜叶洗净,搓碎后在局部摩擦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较好:
3. 丝瓜叶有什么用
丝瓜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等证。
近代用鲜丝瓜叶洗净,搓碎后在局部摩擦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较好。
4. 治疗皮炎有哪些偏方
丝瓜叶方治皮炎 [用料]鲜丝瓜叶适量。
[制用法]将丝瓜叶洗净,揉碎后摩擦患处,直至发红为止。每7日1次,通常3~4次即可见效。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可治疗神经性皮炎。
腐皮香油方治皮炎 [用料]豆腐皮、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豆腐皮烧存性,研为细末,以香油调匀,涂敷患处。每天2次。
[功效]清热,润燥,止痒。可治疗过敏性皮炎之湿痒难忍。
脂溢性皮炎验方 [用料]硼砂、苏打各适量。
[制用法]将上两味放置盆内,用热水溶化开。洗患处。每天晚1次,日久即愈。
[功效]可治疗脂溢性皮炎。
甘油醋治疗脂溢性皮炎 [用料]甘油1份,醋5份。
[制用法]将两味混匀,涂搽患处。
[功效]消炎止痒。可治疗脂溢性皮炎。
烟叶治疗神经性皮炎 [用料]烤烟叶适量。
[制用法]先将患处皮肤洗软,刮去皮屑,用水浸湿的烟叶外贴或熬水洗患处。
[功效] 治疗神经性皮炎。
米糠馏油治皮炎 [用料]米糠馏油。
[制用法] 用糠馏油涂局部后以电吹风吹之(也可以火烘),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功效]杀虫,止痒。可治疗神经性皮炎、鹅掌风。
苦参制剂疗皮炎 [用料]陈醋500毫升,苦参200克。
[制用法] 先将苦参用水洗净,放入陈醋中浸泡5天。用前先将患处洗净,用棉签蘸药液涂搽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
[功效]止痒去屑。可治疗神经性皮炎。
猪胆汁治脂溢性皮炎 [用料]猪苦胆1个。
[制用法]将苦胆汁倒入盆中,加入温水搅匀,洗头或患处,清除油脂状鳞屑后再用清水冲洗1次。每天洗1次。
[功效] 泻内热、通血脉。可治疗脂溢性脱发及小儿脂溢性皮炎。
羊蹄根治头部脂溢性皮炎 [用料]鲜羊蹄根(也可加引入鲜叶)适量,食盐少许。
[制用法]将鲜药洗净,捣烂,加盐少许拌匀,挤出自然汁、涂患处,日数次。
[功效]头部脂溢性皮炎(头部瘙痒,脱白屑)。
乌桕治脂溢性皮炎 [用料] 鲜乌桕嫩芽60克,明矾9克。
[制用法]煎水洗患处。或取干乌桕嫩叶30克,明矾9克,共研末,布包浸米醋,外擦患处。
[功效]脂溢性皮炎。
鸡蛋米醋治神经性皮炎 [用料]鸡蛋4个(草鸡蛋),米醋1斤。
[制用法]将米醋放入黑瓶内,用酒精擦净鸡蛋外壳,放入醋内,置阴暗处,一星期后,将蛋取出,打碎,将蛋黄蛋白调匀,另装瓶盖紧,置阴暗处。
[功效]神经性及风湿性皮炎。
5. 我有一块神经性皮炎,现在经常痒的受不了。有没有哪位专家能帮我解除烦恼,谢谢了。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国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常呈淡红或淡褐色。剧烈搔痒是其主要的症状。如全身皮肤有较明显损害者,又称之为弥漫性神经性皮炎。
【发病特征】
目前对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皆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领的摩 擦、过敏体质、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
【治疗】
治疗神经性皮炎,当然首先应该解除可能发生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热水及肥皂洗擦。局部涂擦神经性皮炎药水,或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贴用肤疾灵或特美肤涂膜,皆有效果。严重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线照射,或用同位素90锶贴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红肿,则需用抗生素治疗。
没有明显皮肤损害的皮肤瘙痒,为皮肤瘙痒症。不过严格地说,它应该属于末梢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病人会感到全身瘙痒,呈陈发性,如虫爬、蚁走或有烧灼感。感情冲动、温度变化、衣物摩擦等,均可诱发瘙痒,或使病情加重。初起时,皮肤上并无任何异常。但搔抓日久,皮肤发红,进而表 皮剥脱,产生血痂,皮肤增厚,色素加深。抓破的皮肤还会发炎化脓。如老年人因皮肤萎缩退化、干燥而易瘙痒,称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冬季皮肤干燥发痒,春暖消失,为冬季瘙痒病。肛门周围瘙痒常为蛲虫所致。女性阴部瘙痒,则可能 有阴道滴虫或霉菌感染。全身性的瘙痒,要注意检查有无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疾病。
患皮肤瘙痒症者最忌搔抓,也忌热水烫、肥皂洗,应避免情绪激动,不吃刺激性食物。
这些是中药方法~‘‘
方剂1
何首乌18克,当归、荆芥各5克,
胡麻、苦参、生地各15克,白芍
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剂。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2
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捣成糊状,微热。用力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3
鲜丝瓜叶适量
制用法:洗净捣烂。搽患处至皮肤发红为度,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4
荆芥、防风、生地、当归、蝉蜕、
苍术、茯神、石膏、苦参、知母、
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
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心烦失眠、夜间痒甚者,加煅龙骨或牡蛎30克;奇痒难忍者,加僵蚕或乌梢蛇10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为细末,用适量的米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天可轻涂1次,涂抹后发疱即止,以防过度损伤。水疱应使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6
斑蝥克,硫黄、雄黄、樟脑各10
克,乌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
毫克,扑尔敏片40毫克,二甲基
亚砜10毫升,凡士林适量
制用法:先将斑蝥、乌梅肉、雄黄、硫黄、地塞米松、扑尔敏分别研末过100 目筛,共置乳体中充分研磨混合备用,然后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7
苦参50-70克,生地30克,蝉蜕、
荆芥、桂枝、丹皮、当归、川芎、
甘草各10克,细辛5克,羌活、
赤芍各15克,全虫25克,蜈蚣6
条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8
苦参、首乌、当归、白芍各15克,
生地20克,玉竹、小胡麻、秦艽
各9克,炙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
方剂9
苍耳子15-24克,防风9-12克,
乌梢蛇、当归、赤芍、白蒺藜各
9-15克,丹皮9克,鸡血藤15
-30克,生地、地肤子、白鲜皮
各18-30克,蝉衣6-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10
泡参、沙参、白芍、红活麻各30
克,白术、茯苓、生地、地骨皮
各15克,陈皮、甘草各10克,当
归、丹皮、钩藤(后下)各12克,
黄芪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民间验方,:
方1
组成: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方2
组成:樟脑、冰片各等份。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研为细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药反复涂擦患部,干后再涂1次。完全干燥后用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隔3-4日换药1次。
方3
组成:荆芥、防风、艾叶、蛇床子各6克,苦参12克,川椒15克。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温洗患处,每日1-2次。
方4
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将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时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净患处,再用上药涂搽,每天3-4次。
方5
组成:蓖麻子仁15克,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葱白7寸,白糖少许。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共捣如泥,涂于患处。
方6
组成:鲜核桃皮适量。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擦患处,每日2-3次。
方7
组成:鸡蛋3个,米醋1斤。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鸡蛋置瓶内,加米醋浸没,浸7-10天后取出,去蛋壳,将鸡蛋与米醋搅匀,装入有盖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处2-3次,坚持一段时间,有良效。
方8
组成:五倍子、枯矾、炉甘石各6克。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至60毫升,涂擦患处,每日4次。
方9
组成:鲜丝瓜叶适量。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揉烂后在患部反复摩擦,至皮肤发红为宜。每天1次,治愈为止。
【神经性皮炎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1.避免感情冲动。忌用手搔抓或热水烫洗,
2.不宜穿过硬的内衣,以免刺激皮肤。
3.不抽烟,忌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
气功根除神经性皮炎
气功杂志 2000年第5期第21卷 效验实录
作者:张俊岭
单位:053000河北省衡水师范专科学校
神经性皮炎折磨我20多年。1970年夏我在一次洗脚中突然发现两脚踝外侧长了许多密集的小疙瘩,境界明显,微微隆起,上覆白色皮屑,呈圆形,直径约2厘米,两患处对称,后来则成无规则了,瘙痒得很,总觉得不搔不行,一搔则不见血不止。后来到某军区总医院诊疗,医生说,这是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松皮癣、牛皮癣,其病因多由脾肺湿热,复感风湿热邪,蕴于肌肤所致,无特效药治疗。后来到80年代中期我才用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涂于患处治疗,很见效,涂上就好,但是没有过多长时间就又犯了,并沿着大腿的外侧向上蔓延,以后集中于小腹,好了又犯,反复性很强,相当顽固,奇痒难忍。
自1991年夏天开始我练气功,注重全身放松、放开,意念与天地自然之气相联接,人与天地形成一个整体,从中获取温煦、濡养之气,排除出浊气、病毒,从而益气养血,行气活血。这样练了3月余就出现了自发功,异常强烈。但很有序列,意识能控制,所以顺其自然。开始时身体前后、左右摆动,后来上下抖动,两臂变化莫测。有时两臂立掌,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出,并发出“嗨”、“嗨”的喊声;有时两臂如大鹏展翅,姿势非常优美,身体也非常舒服、轻松。这样过了两个多月小腹部皮炎就好了。但是在1992年夏两锁骨处又长满了密集的小疙瘩。这时认识到神经性皮炎系逆胆经、胃经向上蔓延。因为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由头部向下沿喉进入锁骨窝,手三阳经由手沿臂、肩进入锁骨窝。如不彻底根除,必然会上逆到头,再传入两臂。为此,增加练筑基功的时间,由每次练习1个小时增加到2个小时。
1993年春,一次洗澡中突然发现胸腹部和四肢上的经络穴位显得清清楚楚,各个穴位都和手拇指肚那样大;并发现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肩
6. 丝瓜叶能治疗神经性皮炎吗
没有试过哦
用纯中药的脂宁康就可以治好 注意好饮食,休息,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可以再口服一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谷维素之内的
7. 丝瓜叶有什么功效
主要功效是止血,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用于顿咳,咳嗽,暑热口渴,创伤出血,疥癣,天疱疮,痱子。
丝瓜叶,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 和粤丝瓜Luffa acutangula(L.)Roxb.的叶片,遍及全国,一般夏、秋两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相关配伍
1、治鱼脐疔疮:丝瓜叶、连须葱、韭菜。上同入石钵内,捣烂如泥。以酒和服,渣贴腋下,如病在左手,贴左腋下,右手贴右腋,在左足贴左胯,右足贴右胯,如在中则贴心脐,并用布帛包住,候肉下红丝处皆白,则可为安。(《世医得效方》)
2、治疔毒初起:丝瓜叶十片,明矾二钱,雄黄二钱。先将丝瓜叶捣极烂,调二味药末。以鹅翎敷疔疮上,随干随润,一日即消。(《洞天奥旨》秋叶散)
3、治虫癣:清晨采露水丝瓜叶擦患处。(《纲目》引《摄生众妙方》)
4、治神经性皮炎:鲜丝瓜叶洗净,研细后在患处摩搽,直到局部发红,甚至见隐血为止。每7d一次,2次为1个疗程。[《中医杂志》1961,(3):23]
5、治伤暑霍乱:丝瓜叶一片,白霜梅肉一枚并核中仁。同研极烂,新汲水调服,入口立瘥。(《医学广笔记》)
6、治流行性腮腺炎:鲜丝瓜叶、鲜鸭跖草(竹叶菜)各30-60g。洗净,捣烂外敷,每日2次。(《食物中药与便方》)
7、治阴子偏坠:丝瓜叶(烧存性)三钱,鸡子壳(烧灰)二钱。温酒调服。(《纲目》引《余居士选奇方》)
(7)丝瓜叶皮炎扩展阅读:
丝瓜不止丝瓜叶可用,其他部位也各有功效。
1、丝瓜子:有清热化痰、解毒、润燥、驱虫等作用。用于咳嗽痰多,驱虫,便秘。
2、丝瓜络:性平味甘、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以通络见长,用于筋骨痛,经闭,产后缺乳、乳痈,水肿和气血淤滞之胸胁胀痛,还可用来洗澡或擦洗用。
3、丝瓜根:活血,通络,消肿。用于鼻塞流涕。
4、丝瓜藤:通经络,止咳化痰。用于腰痛,咳嗽,鼻塞流涕,咳嗽。
不止这些,丝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其所含的维生素B1可防止皮肤老化,维生素C能增白皮肤,所以多食用丝瓜可以使皮肤洁白、细嫩。
8. 丝瓜叶的功效
丝瓜叶抄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等证.近代用鲜丝瓜叶洗净,搓碎后在局部摩擦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较好:和丝瓜一样维生素B等含量非常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藤茎以及嫩叶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清热解毒;还能止血;祛暑。主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咽喉肿痛;创伤出血;暑热烦渴!它们还可以祛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