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蕁麻疹 提高免疫力
家住廣西南寧的劉女士今年26歲了,去年患上了蕁麻疹,起初只是皮膚起少量的風團,不甚瘙癢,並沒有太在意。因為知道是蕁麻疹,就自行到葯店購買了一些抗過敏葯物服用,最初效果挺好的,用葯幾天後風團就不再出現,瘙癢也消失了。幾個月後,上述症狀又發作了,吃了同樣葯物後,卻不是那麼管用了。去醫院咨詢後,醫生告訴他是吃葯久了產生了抗葯性,換了另外的葯物,還是控制不住。幾年下來,劉女士吃葯打針一直不見好,有時癢得徹夜難眠。
眼下正是蕁麻疹的高發季節。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過敏性因素導致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
蕁麻疹常見的病因有哪些?
1、食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吃蝦、蛋類、魚、奶類食物屬於最為常見的,其次就是一些肉類食物以及植物類食物,如番茄、草莓、可可、或大蒜等調味品等。
2、吸入物:空氣當中各種吸入物有可能導致蕁麻疹的引發,如各種塵蟎、棉絮、動物皮毛、花粉、化學氣體等都可能是蕁麻疹的病因。
3、感染:人體會受到各種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感染等都有很大的可能會引發蕁麻疹。另外,蟎、跳蚤、蚊蟲、臭蟲等叮咬後丘疹性蕁麻疹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出現,這些因素都屬於蕁麻疹的常見病因。
蕁麻疹有哪些治癒方法呢?
1、目前,採用抗過敏益生菌治療兒童和成人過敏得到國內醫學專家和育兒專家的大力推薦。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對治療緩解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以及異位性皮炎濕疹,慢性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有十分顯著的效果,而且沒有出現傳統治療方法引起的副作用。專家認為,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能更適用於長期治療過敏性疾病的一種替代療法。這主要是由抗過敏益生菌的特性來決定:可以定植腸道黏膜,搶佔有害菌的位置,提高腸道的物理屏障功能;可以刺激腸道免疫功能;能減輕炎症因子的釋放。因此,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做到抗過敏葯物與抗過敏益生菌降IgE抗體免疫療法的有效結合亦可產生理想的康復結果,最終可縮短治療蕁麻疹的病程,減少蕁麻疹復發率。
2、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的人,可以常食用芝麻,以改善體質,增強體力,強化肌膚。
3、治療蕁麻疹,可以選用抗組胺葯物,第一代如撲爾敏,第二代的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都很常用,葯效可持續24小時,一天服用一次即可,一般服用後半小時症狀就能明顯改善。
蕁麻疹的日常護理方法
1、蕁麻疹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的飲食,吃的東西以清淡、少油少鹽為主,不要吃高蛋白質類、高膽固醇的精細食物,還有濕熱型的水果也要少吃。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
2、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每天抽出一點點時間鍛煉身體,治療蕁麻疹會更加容易。
2. 蕁麻疹是身體免疫力差嗎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屬於一種過敏性疾病,它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遷延數日或數月,在皮膚科門診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蕁麻疹的病因復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那麼,能夠引起蕁麻疹的常見因素有哪些呢?
1、葯物。蕁麻疹很多常是由葯物引起,如青黴素、痢特靈、磺胺葯類葯物。
2、食物。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雞蛋、牛奶等是常見致病因素;某些植物性食物,如茄子、竹筍、菠菜等;還有一些食品添加劑等也可能引起蕁麻疹。
3、感染。細菌性感染、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蟲咬症如蟎、跳蚤、臭蟲等。
4、吸入物。各種花粉、塵土、動物皮屑、真菌孢子、甲醛、氣體等。
5、物理及化學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和機械性刺激或某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而發。
6、精神因素及內分泌的改變。精神緊張、感情沖動、月經、絕經、妊娠等。
7、遺傳因素。有些蕁麻疹也可能是由遺傳因素導致。
蕁麻疹發作時的症狀
1、急性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常是急性發作,全身瘙癢、風團、皮疹,可伴高燒,部分人可能會伴有腹痛,嚴重的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病程1~2周內可自然痊癒,應積極治療。
2、慢性蕁麻疹。
病程超過六周以上。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病情輕重與發病情況也會因人而異。
慢性蕁麻疹,即使原因不明,也有50%左右在1~2年內痊癒。但確實有部分蕁麻疹長期反復,影響生活工作,需要長期堅持口服抗組胺葯,控制好症狀後逐漸減量維持。
得了蕁麻疹怎麼辦?
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么做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以往蕁麻疹的治療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一部分人會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嘗試治療,但過敏並不是免疫力低所致。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體治療方法就是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糾正過敏病因,降低反應過度的Th2免疫反應,達到有效緩解過敏反應,改善過敏體質。
欣、敏、康益生菌不含葯物成分,能夠調節Th1/Th2免疫細胞平衡,從而改善過敏體質,阻斷過敏進程,讓過敏患者遠離過敏疾病,減免復發,同時還能增強機體自我保護屏障。
此外,蕁麻疹患者要少吃海鮮、羊肉等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飲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3. 提高自身免疫力後,蕁麻疹能自愈嗎
蕁麻疹是由過敏源引起抄體內組胺過多合成而形成的搔癢、水泡、風團、皮疹等症。初發時一定要葯物控制,如馬萊酸氯苯那敏、息斯敏等抗組胺葯物,不間斷服葯直到症狀完全消除。切不可等待自愈,以免形成慢性過敏,這樣會反復發作,治癒時間也會三月到半年不等。平時應隔離過敏源,溫水洗澡,不用脫脂性強的洗液及香皂,一周洗澡最好控制在三次,以加強皮脂對過敏源的隔離性能。
4. 蕁麻疹免疫力有關系嗎 蕁麻疹如何提高免疫力
蕁麻疹看起來是小病,但是它卻能困擾著很多人。患上蕁麻疹之後就像是逃離不出去的噩夢,而且會造成身上出現瘙癢的症狀,真的非常影響人的生活和學習。
引起蕁麻疹的原因:
一般蕁麻疹的發病與遺傳,飲食,接觸物有關。過敏是蕁麻疹的主要發病原因,有些人對花粉過敏、食物過敏,也會引發蕁麻疹。此外,蕁麻疹的誘因還包括以下幾點:
1、有時候心情苦悶、疲勞、抑鬱、憂慮、緊張等再加上氣候的轉變都可能成為患上蕁麻疹的原因之一。
2、導致蕁麻疹的原因是由內外因素相互作用引發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病。蚊蟲的叮咬,或者吸入花粉,甚至皮屑等,這些物質屬於外來誘因,容易誘導機體產生免疫反應,而異常的免疫反應是會導致蕁麻疹的發生的。
3、各種感染因素均可引起蕁麻疹,常見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4、很多患者因為對蕁麻疹認識不夠,以為是小問題,不在意,拖著不治療或者把蕁麻疹當作皮膚瘙癢來治療,病情發作時就自行買葯醫治,盲目用葯,尤其是用含有激素成分的葯物,導致病情反復的發作,加大了治療的困難。
5、當蕁麻疹犯病時患者身上會出現紅疹並且瘙癢難忍,因為無法忍受瘙癢所以會用手過度的抓撓,從而破壞了皮膚的表層細胞導致大量的細菌感染,引起了皮膚的病變,讓皮膚變得更加的肥厚和粗糙,導致病情反復發作。
得了蕁麻疹應該怎麼做呢?
1、仔細觀察過敏源
絕大多數的蕁麻疹都是因為接觸過敏物質引起的,尋找過敏源然後盡量避免與其接觸,是防止蕁麻疹復發的重要方法。
2、對症治療:葯物治療
目前,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葯物是抗組胺葯,第1代如撲爾敏等可有效減輕症狀和皮損數目,但有嗜睡和抗膽鹼等不良反應;第2代如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等鎮靜作用弱,是目前臨床一線葯物。研究發現,抗組胺葯物對蕁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葯就能控制,不吃葯依然會起蕁麻疹,從急性蕁麻疹到慢性蕁麻疹,葯物治療斷斷續續,依然是無法擺脫蕁麻疹困擾。
3、對因治療:免疫抗過敏治療
免疫學專家,從蕁麻疹發作的免疫學變化中找到了引起蕁麻疹發作的根本原因---IgE致敏抗體,IgE主要在變應原入侵部位如鼻咽、支氣管、胃腸道以及皮膚黏膜固有層中的漿細胞合成,在各類免疫球蛋白中,IgE是合成率最低的,如果自體合成IgE的能力過高,與過敏原結合物就越多,引起的組胺等炎性介質就越多,就會出現過敏症狀如蕁麻疹。那麼,控制IgE的合成率就成了預防蕁麻疹的關鍵!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能夠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益生菌菌株。欣、敏、康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
此外,蕁麻疹患者在生活中也要做好預防工作
1、注意飲食禁忌,切忌暴飲暴食,忌食海鮮發物,尤其是蝦蟹類食物。
2、過高的溫度或太陽中紫外線的輻射會刺激受影響皮膚,從而導致病情加重。蕁麻疹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防曬,寒冷時注意適當增加衣物,防止感冒和蕁麻疹惡化。
3、衣著宜寬松,以減少摩擦刺激。
5. 長期蕁麻疹不愈,想提高免疫力有哪些辦法
從吃的東西,最近有過什麼大的變化,去考慮。一個朋友,她45歲,一直食用回油吃橄欖油,在一個月前答,因為常吃的品牌斷貨,就換成了花生油,結果蕁麻疹先從腿部,在擴展到全身,苦不堪言。你先檢討一下你最近吃的東西有什麼變化吧。
6. 蕁麻疹和自身抵抗力有關嗎增強抵抗力蕁麻疹會好嗎
您好,是疾病都會跟抵抗力有一定的關系,比如我們感冒了也在抵回抗力低的情況下才會得的,答但是又會有疑問哪同樣是在一個屋檐下為什麼有的人得病有的人沒得感冒呢,因為是我們的抵抗力在跟病毒作戰,即使被傳染到病毒但是毒力沒你的抵抗力強所以即使你接觸到病毒也沒事,但是對於抵抗力低的人就不行了。那麼蕁麻疹跟抵抗力有一定的關系,單獨從抵抗力來決絕還是欠缺些的。但是可以輔助。
7. 那免疫力底的出蕁麻疹怎麼辦
1.
慢性蕁麻疹
是一種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
2.
很多人以為慢性蕁麻疹是不會斷根的疾病,事實上,這種皮膚病是需要長時間吃葯,來改變體質,才有辦法斷根;通常發病時間越久,吃葯的時間就越長。如果能與醫生配合,有耐心的持續吃葯並規則的遞減葯量,通常在幾個月內(頑固的可能要1至2年)即可痊癒。
3.
是否與飲食有關?
確實有些蕁麻疹是因吃了某些食物或喝酒所造成,但是慢性蕁麻疹卻和食物沒有絕對關系,只是有些人在吃了某些食物(如:海鮮、香菇、竹筍、酒、芒果、草莓...)之後,確實會使皮疹變得更加嚴重,因此在葯物控制蕁麻疹期間,若發現那些食物會加重蕁麻疹發作,應盡量避免這些食物。
4.
是否「做過敏原試驗」能找得到原因?或對疾病控制有幫助?
目前過敏原試驗主要是用於異位性體質(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在醫學上多年來的研究,確實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身上可檢驗出比正常人更高比例的過敏原;但是在慢性蕁麻疹的患者,卻只有相當少數的患者在抽血檢驗時可找到少數過敏的食物;更可笑的是,即使病患避免了這些食物,蕁麻疹還是照發不誤,因此蕁麻疹病患做過敏原測驗,不但是醫療資源的浪費,更因多次抽血使病患白挨了好幾針。耐心地配合醫生,接受正規口服抗組織胺減敏療法,才是安全有效又不浪費時間及金錢的方法。
5.
長時間吃葯,是否造成身體負擔,甚至影響肝、腎功能?
目前皮膚科醫生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第一線用葯是
"抗組織胺",其安全性相當高,不造成身體負擔,也不影響肝、腎功能;只有一些患者,在服葯初期會出現
"嗜睡、口乾舌燥"
等副作用,但多在3~7天即能適應,您可以安心使用。極少數難以控制的患病,須配合第二線用葯,此時醫生會與您討論用葯之利弊。
8. 蕁麻疹究竟是免疫力低下引起還是免疫力過強引起的
是過敏原刺激了你的機體所引起。蕁麻疹是一種全身的過敏性疾病,是內過敏原刺激全身所造成容造成的以風團為特徵的皮膚疾病,包括皮膚劃痕症、寒冷性蕁麻疹、膽鹼能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等特殊類型。治療原則為抗過敏和對症治療如使用鎮靜劑和抗過敏葯物氯雷他定等,但首先要去除病因防止刺激因素繼續作用於人體。大部分找不到過敏原的蕁麻疹比較頑固。
9. 蕁麻疹不是因為免疫過強么為什麼治療的時候總聽到說要提高免疫力啊
現代醫學中增強免疫力是把亞健康狀態轉變為健康狀態。中醫則是要解決陰陽平衡的問題專。怎樣達到這一屬點?不是千篇一律的,要有針對性。有的人缺少某種微量元素,例如缺鋅,缺鐵,有的人血虛,氣虛——籠統地說免疫力低下,用同一個處方是難以對症的。也不是免疫力越強越好,系統性紅斑狼瘡就是免疫力過強,過敏反應也是免疫力過強。所以,還是陰陽平衡為好。蕁麻疹反映的是免疫力過強。可以說是免疫系統失衡的一種表現。說要提高免疫力,是一種誤解,是不恰當的。
10. 請問慢性蕁麻疹都是因為免疫力太強嗎患蕁麻疹是不是就能排除艾滋病的可能
蕁麻疹是因為身體抵抗力差,需要自己注意周圍的環境,看看你在什麼情況下會發作,那你要多加註意了,飲食也要注意。得蕁麻疹似乎不能排除艾滋病吧,你應該知道艾滋病的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