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葯方有益於治療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1~4歲小兒多見,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常見於冬春兩季,傳染性強。中醫稱「水花」、「水喜」、「水赤豆」等。
【方一】桑菊飲加減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桑葉10克,野菊花10克,銀花10克,薄荷(後下)6克,牛蒡子6克,桔梗3克,滑石(包煎)15克,苡仁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滲濕。
【主治】水痘風熱夾濕。
【方解】桑葉、菊花疏散風熱,桔梗、牛子清利咽喉,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薄荷利咽喉、清頭目,蘆根清熱生津,滑石、苡仁利水滲濕。
【葯理】銀花有抗病毒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鎮痛止癢之功。桑葉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其煎劑在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乙型鏈球菌及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另外還有解痙、利尿作用。桔梗含桔梗皂苷、桔梗酸等成分。具有祛痰、抗炎、降膽固醇等作用。滑石所含硫酸鎂有吸附和收斂功效,內服能保護腸壁。薏苡仁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銀翹散。犀角地黃湯加減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銀花10克,連翹10克,水牛角(先煎)3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6克,生地黃10克,苡仁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祛濕。
【主治】水痘邪熱熾盛。
【方解】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赤芍、牡丹皮、水牛角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石膏、知母清熱瀉火;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苡仁利水滲濕;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有抗病毒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赤芍、牡丹皮具有擴張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石膏能抑制發熱時過度興奮的體溫調節中樞,抑制汗腺分泌並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從而阻斷斑疹丘疹形成皰疹,同時促進皰疹迅速結痂乾燥。知母含有多種皂苷、煙酸、黏液質,有抗菌、解熱、鎮靜等作用。生地黃具有降壓、鎮靜、抗炎、抗過敏、強心、利尿、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薏苡仁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水牛角有強心、降血壓、抗炎、鎮靜、解熱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驗方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銀花10克,蘆根3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解毒生津。
【主治】水痘。
【方解】銀花清熱解毒;蘆根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有抗病毒作用;蘆根具有解熱、鎮靜、鎮痛、降血壓、降血糖、抗氧化、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
【用法】水煎內服,日1劑,連服3~4日。
【方四】驗方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野菊花10克,銀花10克,紫草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
【主治】水痘。
【方解】菊花、銀花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紫草清熱涼血活血;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菊花、紫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多種致病性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並具有降壓、縮短凝血時間、解熱、抗炎、鎮靜作用;銀花有抗病毒作用。
【用法】水煎內服,日1劑,連服3日。
【方五】驗方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苦參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
【功用】清熱燥濕,透疹止癢。
【主治】水痘。
【方解】苦參清熱燥濕;浮萍發汗解表,透疹止癢,利尿消腫;芒硝清熱消腫。
【葯理】苦參有抑制細菌和真菌、利尿、抗炎、抗過敏、鎮靜、平喘等作用;浮萍有利尿、解熱及抑菌作用;芒硝所含主要成分為硫酸鈉,能使腸道引起機械性的刺激,促進腸蠕動而致泄。
【用法】煎水外洗,每日2次。
【方六】驗方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銀花藤10克,車前草15克,板藍根15克,蒲公英15克。
【功用】清熱解毒,滲濕利水。
【主治】水痘。
【方解】銀花藤、板藍根、蒲公英清熱解毒;車前草利水滲濕。
【葯理】銀花藤、板藍根、蒲公英有抗細菌和病毒、抗炎、解熱作用;車前草有利尿、祛痰、抑菌作用。
【用法】煎湯外洗。
【方七】驗方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薏苡100克,綠豆100克。
【功用】清熱解毒,滲濕利水。
【主治】水痘。
【方解】薏苡滲濕利水;綠豆清熱解毒利水。
【葯理】薏苡仁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綠豆有解毒作用。
【用法】加水熬熟,加少許糖,每日2次服用。
【方八】驗方
【出處】《兒科應用必備》
【組成】銀花9克,連翹9克,牛蒡子9克,薄荷9克,桔梗6克,甘草3克,竹葉3克,滑石6克。
【功用】疏風清熱解毒。
【主治】水痘。
【方解】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桔梗、牛蒡子清利咽喉;薄荷利咽喉、清頭目;竹葉清熱瀉火,除煩生津利尿;滑石利水滲濕;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有抗病毒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桔梗含桔梗皂苷、桔梗酸等成分,具有祛痰、抗炎、降膽固醇等作用;滑石所含硫酸鎂有吸附和收斂功效,內服能保護腸壁;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鎮痛止癢之功;竹葉有抑菌、退熱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驗方
【出處】《兒科應用必備》
【組成】銀花5~15克,淡竹葉5~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解毒利尿。
【主治】水痘。
【方解】銀花清熱解毒;淡竹葉清熱瀉火,除煩利尿;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有抗細菌和病毒、抗炎、解熱作用;竹葉有抑菌、退熱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驗方
【出處】《兒科應用必備》
【組成】忍冬藤15克,車前草15克,板藍根15克,千里光15克。
【功用】清熱解毒,滲濕利水。
【主治】水痘。
【方解】忍冬藤、板藍根、千里光清熱解毒;車前草利水滲濕。
【葯理】銀花藤、板藍根、千里光有抗細菌和病毒、抗炎、解熱作用;車前草有利尿、祛痰、抑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對化膿的水痘,亦可用本方清洗消毒。
【方十一】驗方
【出處】《兒科應用必備》
【組成】銀花9克,連翹9克,蟬蛻9克,甘草3克,紫花地丁6克,赤芍4克,板藍根4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透疹。
【主治】水痘。
【方解】銀花、紫花地丁、板藍根、連翹清熱解毒;蟬蛻疏散風熱,透疹;赤芍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紫花地丁、板藍根有抗細菌和病毒、抗炎、解熱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赤芍具有擴張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蟬蛻有抗驚厥、解熱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二】驗方
【出處】《兒科應用必備》
【組成】升麻6克,黃連6克,黃芩9克,石膏15克,生地黃9克,牡丹皮6克,銀花9克,連翹9克,赤芍6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涼營解毒。
【主治】水痘。
【方解】升麻解表透疹,清熱解毒;黃連、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赤芍、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祛瘀;銀花、連翹、石膏清熱解毒;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升麻有抗細菌和病毒、抗炎、解熱作用;石膏能抑制發熱時過度興奮的體溫調節中樞,抑制汗腺分泌並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從而阻斷斑疹丘疹形成皰疹,同時促進皰疹迅速結痂乾燥;生地具有降壓、鎮靜、抗炎、抗過敏、強心、利尿、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赤芍、牡丹皮有擴張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黃連、黃芩具有廣泛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均有抑製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㈡ 出水痘能吃西紅柿炒角瓜嗎
出水痘能吃西紅柿炒角瓜。西紅柿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角瓜可用於內輔助治療瘡毒,容而西紅柿與角瓜並不相剋,可以一起炒來給水痘患者食用。
水痘患者宜食用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如果食品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就最好了。
適合水痘患者食用的食物:
綠豆:能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主治暑熱煩渴、濕熱泄瀉、水腫腹脹、瘡瘍腫毒、丹毒癤腫、痘疹、痄腮、金石砒霜草木中毒者。
赤小豆:能利濕消癰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
荸薺:能生津潤肺、化痰利腸、通淋利尿、消癰解毒、涼血化濕、消食除脹。
甘蔗: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嘔、滋陰潤燥。
胡蘿卜:能補肝明目,清熱解毒、消谷和中、去邪熱氣。
馬齒莧:能清熱解毒,散血消腫。主治熱痢膿血、癰腫惡瘡、丹毒、痕癧。
香菜:能發汗透疹、消食下氣、醒脾和中。香菜具有顯著的發汗清熱透疹的功能。
出痘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多休息,多喝水,少吃肥膩、辛辣、煎炸、燒烤等燥熱食物。海鮮、牛肉、羊肉、狗肉、鵝肉、鵝蛋、蘑菇、香菇 、竹筍、韭菜、新鮮黃花菜、桃子、芒果、荔枝、櫻桃等發物不可食用。
㈢ 起水痘喝雙黃連口服液,和清熱解毒口服液昨天發了一天的燒,今天早上量了一下,將近36.7,然後診斷出
問題分析:
水痘是抄一種由襲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一年四季可發病,尤以冬春季常見.是抗病毒治療。發病後應隔離至全部皰疹乾燥結痂為止。
意見建議:
剪短 指甲,避免搔抓,以免 皰疹破潰感染,留下疤痕。水皰可塗蘆甘石洗劑止癢,破潰可塗紫葯水,感染可塗抗生素軟膏。避免使用水楊酸類退燒葯,以免增加瑞氏綜合征的危險。多喝水,勤換衣,保持皮膚清潔,如果全身症狀較重,要及時去醫院治療,防止並發症。
㈣ 咨詢下,長水痘能吃綠豆餅嗎
建議:針對長水痘能吃綠豆餅嗎這個問題一定要得到重視,關於長水痘能吃綠豆餅嗎為你解答如下: 最好不要喝冰鎮的吧!有刺激性啊! 水痘的發病主要是由於外感時邪病毒,內因濕熱蘊郁,留於脾肺二經,邪從氣泄,發於肌表所致。正因如此,凡水痘患兒宜吃清淡多汁多水的新鮮瓜果蔬菜類飲食,宜吃具有疏風、清熱、解毒作用的食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油膩、黏糯、香燥之類助熱上火,難以消化的食品。 患水痘期間,宜吃下列食物。 綠豆性涼,味甘,能清熱解毒,並能利水,水痘者宜用綠豆煎湯飲,或用綠豆煮粥服食。《本草綱目》雲:「綠豆治痘毒。綠豆消腫治痘之功雖同赤豆,而清熱解毒之力過之。」 赤小豆性平,有利水除濕、和血解毒的作用。明代葯學家李時珍認為,赤小豆適宜水痘患兒煨湯喝,有與綠豆同等功效。 胡蘿卜性平,味甘,有健脾化滯的功用。《嶺南采葯錄》中記載:「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清熱解毒,鮮用或曬干用均可。」筆者的經驗是,用胡蘿卜配合等量的荸薺100~150克,煎水代茶飲,對小兒水痘者頗宜。 荸薺性寒,味甘,能清熱,化痰、消積。唐代食醫孟詵認為荸薺可以「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清代醫家黃宮綉也說荸薺「解毒發痘」,故小兒水痘、發熱咳嗽、口乾煩躁之時,最宜用荸薺煎湯服,或用鮮荸薺絞汁飲用。 甘蔗性寒,味甘,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對出水痘的患兒,發熱口乾、咳嗽煩渴者,食之尤宜。清代醫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指出:「凡痘疹不出,及悶痘不發,毒盛脹滿者,此痘屬急症,宜青皮甘蔗榨汁與食,不時頻進,則痘立起。」 蘆根性寒,味甘,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小兒患水痘期間,發熱煩渴、口乾舌燥、面赤唇紅,或痘後津傷、口中乾渴者,可用蘆根煎水飲服,最為有益。 梨性涼,味甘,能清熱、生津、化痰、止咳,尤其適宜小兒水痘期間發熱咳嗽、咯吐黃痰、口乾煩渴者食用。 絲瓜性涼,味甘,善能清熱、涼血、解毒,凡小兒水痘患者均宜食用。元。朱丹溪雲:「治痘疹不快。」《本草蒙筌》認為:「絲瓜治痘瘡腳痛。」《醫學入門》也載:「治小兒痘疹餘毒。」清。王孟英還說:「絲瓜可用於痘瘡不快,初出或未出,多者令少,少者令稀。」 甜菜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的功用,除了適宜小兒麻疹者食用外,對出水痘的小孩亦頗適宜。清代食醫王孟英就曾說過:「甜菜清火祛風,稀痘瘡,小兒尤宜食之。」 竹筍又叫毛筍,即毛竹的嫩苗。其性寒,味甘,水痘初期者宜之。《食物本草》雲:「治小兒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食物宜忌》亦稱:「毛筍透毒,發痘疹。」《本草求原》中還說:「痘疹血熱毒盛,不起發者,筍尖煮湯及入葯,俱佳。」 冬瓜性涼,味甘淡,是一味理想的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食品。水痘多為濕熱內蘊,外感濕熱邪毒,冬瓜能清之利之,溫熱得清,濕熱得去。故小兒水痘期間,宜多飲冬瓜湯,頗有裨益。 金銀花露是中葯金銀花的蒸餾液,有良好的清熱、祛暑、解毒作用。凡水痘患兒發熱煩渴者,飲之甚宜。《金氏葯帖》載:「金銀花露專治胎毒及諸瘡痘毒熱毒。」也可直接用金銀花煎水代茶飲,也頗適宜。 此外,水痘患者還宜食用青菜、白菜、蕹菜、莧菜、薺菜、萵筍、茭瓜、馬蘭頭、枸杞頭、黃瓜、西瓜、鯽魚、鯿魚、鱧魚、豆腐、豆漿、木耳、菠菜、菊花腦、茼蒿、番茄等。
㈤ 出水痘能用清熱解毒的葯嗎
清熱解毒要用,但不可過度,而且要注意發散。用銀翹散比較好。
㈥ 起水痘喝雙黃連口服液,和清熱解毒口服液
你好,水痘需要配合消炎抗病毒葯物治療。建議你可以口服些阿莫西林膠囊和阿昔洛韋片治療。注意多喝白開水,不要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用手摳局部,可以用爐甘石或阿昔洛韋膏塗抹。
㈦ 有什麼小偏方可發徹底除去腋下異味
夏天來了,衣服越穿越少,汗越出越多。有些人由於腋下大汗腺分泌功能旺盛,汗液受到皮膚表面的腐生桿菌等作用,產生令人難堪的狐臭味,使人煩惱不堪。
番茄 (西紅柿)汁對消除狐臭有一定功效。您可以用西紅柿榨出汁,洗浴後,用手絹或餐巾紙浸濕西紅柿汁,敷在腋窩保持15分鍾,每周2次;
好發於夏季,腋下多汗,有輕微狐臭氣,經洗浴後,外佣百弧消,可減輕或消除。
綠豆又叫青小豆,是我國人民平常食用的傳統豆類食物。尤其到了夏天,家家戶戶都做綠豆粥。綠豆不僅營養豐富,還有非常好的葯用價值,有「濟世之良谷」的說法。在炎炎夏日,綠豆湯更是老百姓最喜歡的消暑飲料。
中醫認為,綠豆性味甘、涼,入心、胃經,能清熱解暑,利尿通淋,解毒消腫。適用於熱病煩渴、瘡癰腫毒及各種腫毒等,為夏日解暑除煩,清熱生津佳品。綠豆有很好的清熱解毒消腫的作用,所適用的疾病非常廣泛。如中暑、癰疽、痘毒、熱痢、口腔潰瘍、腮腺炎、口角炎、青春痘、痤瘡、粉刺、葯物中毒、食物中毒、燒燙傷等均可應用。綠豆還有良好的利尿祛濕的作用,用於腎炎水腫、脂溢性皮炎、水痘、濕疹、痱子等疾病。同時,綠豆還能開胃健脾,幫助消化,與米面混吃有互補作用。總之,中醫認為綠豆的葯用價值和保健價值都非常高,只要食用得當,即可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小偏方
痤瘡 薏仁、綠豆各80克,蜂蜜10克。綠豆、薏仁洗凈,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用文火燉至熟,燜數分鍾,趁熱時調入蜂蜜飲用。功效清熱除濕,可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
皮膚瘙癢 綠豆100克,大棗20枚,豬油一匙,冰糖適量,加水共煮至綠豆開花即可服用,每天服1劑,分2次服下,一般服葯3天即可減輕瘙癢感,10天為1個療程。
口角炎 綠豆放入冷水中,水燒開5分鍾立即關火,雞蛋打開沖入燒好的水,喝蛋花水,每天2次,早晚各1次,連喝3~4天為1個療程。
中暑 綠豆500克,甘草30克,加水煮至豆爛開花,冷後代茶飲。功能清暑益氣,生津止渴。可用於防治中暑。
㈧ 起水痘喝雙黃連口服液,和清熱解毒口服液昨天發了一天的燒,今天早上量了一下,將近36.7,然後診斷出
指導意見:
你好,你的情況抹爐甘石洗劑後,如果沒有出現不良反應,考慮是可以用的,注意清淡飲食,忌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