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兒童打的嬰兒預防針哪些是免費的,哪些是要錢的
免費的疫苗有:
1、乙肝疫苗
2、卡介苗疫苗
3、口服脊灰減毒疫苗
4、百白破版疫苗
5、白破疫苗
6、麻權風二聯疫苗
7、麻腮風三聯疫苗
8、乙腦減毒活疫苗
9、A群流腦多糖疫苗
10、A+C群流腦多糖疫苗
11、甲肝減毒活疫苗
收費的疫苗有:
1、B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2、百白破
3、A群流腦
4、乙腦活苗
5、輪狀病毒
6、麻風腮
7、流感
8、甲肝
9、23價肺炎
10、霍亂
11、水痘
其中有些疫苗並不是必須要打,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1)水痘接種率擴展閱讀
禁忌症
我國習慣將疫苗禁忌分為一般禁忌和絕對禁忌,國外書刊稱禁忌證和慎用證。
一般禁忌指在某種情況下可緩期接種,如發熱、疾病恢復期(相當於慎用證)。
絕對禁忌證是指接種疫苗後,有可能造成發生接種不良反應的概率增加和不良反應加重或免疫損傷。如免疫功能不全(缺陷)者,不能接種減毒活疫苗,但可接種滅活疫苗。對雞蛋過敏者,不宜接種麻疹、流感等以雞胚細胞培養的疫苗。
參考資料
網路-疫苗
② 水痘與疫苗
健康兒童接種復單劑水制痘疫苗後,其抗體陽轉率可達95%左右。對青少年和成人則推薦接種二劑水痘疫苗,期間要求間隔4~8周;接種第一劑水痘疫苗後其抗體陽轉率為78%,接種第二劑水痘疫苗後則其抗體陽轉率達99%。
因此,你如果是青少年或成年人,接種1劑水痘疫苗,仍有被傳染上的可能。
③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打疫苗,哪些情況需謹慎
隨著疫苗的普及,每位寶寶出生後都要按照規定接種疫苗,這么做可以最大程度預防疾病。可是,接種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寶寶什麼情況不能接種疫苗,面對各式各樣的疫苗不知道如何選擇,以及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讓家長們手足無措。所以每次要給寶寶注冊疫苗的時候,家長們都會出現各種問題:
孩子感冒還沒好,還能接種嗎;
孩子有點咳嗽,現在不能打疫苗啊;
孩子流鼻涕了?下次再來吧;
......
今天,柚子就以這篇文章解開各位寶媽奶爸們心中的疑惑。話不多說,走起~
需要暫緩或不宜接種的10種情況
在大部分的時候,孩子的一些小病小痛都不應該成為推遲接種疫苗的理由。
但是,每個孩子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需要暫時延遲接種以及不宜接種。
1.患有影響正常生活的嚴重疾病
比如嚴重的心臟病、肝腎功能疾病等、嚴重哮喘、速發性過敏反應等。要先治療,再接種。
2.正在使用影響免疫系統的葯物
比如類固醇激素、癌症治療葯物或其他影響免疫細胞功能的葯物,一般需停葯 3 個月後再接種疫苗。
3.使用了皮質類固醇激素
大劑量、長時間(連續使用超過 14
天)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的兒童不應接種減毒活疫苗。而霧化吸入、局部使用的、小到中劑量地使用激素,不是接種疫苗的禁忌。
4.使用了含抗體的葯品
如果因各種原因使用了含抗體的產品,比如免疫球蛋白、高價免疫球蛋白、丙種球蛋白等,需要間隔至少 3
個月才可以接種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和水痘疫苗。
④ 水痘疫苗的不良事件
在臨床試驗期間11 000多名健康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種時,水痘疫苗具有良好耐受性。非故意接種對水痘具免疫力的人未造成不良事件的增加。在對914名健康的易感兒童和青少年進行雙盲無效對照劑對照研究中(Kuter等,1991),接種部位疼痛和發紅是疫苗受接種者中比無效對照劑受接種者中顯著更經常發生的唯一不良事件(p<0.05)。在年齡為12個月至12歲兒童中,對約8900名健康兒童進行了無控制臨床試驗,他們接種了一次疫苗,然後連續監測42天,其中14.7%出現發燒(口腔溫度為39℃),通常與間發性疾病有關。共有19.3%的疫苗受接種者主訴注射部位的反應(如疼痛/潰瘍、腫脹、紅斑、皮疹瘙癢、血腫、硬結和強直)。3.4%在注射部位有輕度水痘樣皮疹,由中位數為2的損傷構成,並且在接種後5-26天出現高峰。在不到0.1%的兒童中出現接種後熱性癲癇發作;尚未能確定因果關系。
在年齡為3-13歲的人中,對接種一次疫苗的約1600名受接種者和接種兩次水痘疫苗的955名受接種者開展的無控制研究持續42天監測不良事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種後,分別有10.2%和9.5%的受接種者出現發燒(如口腔溫度為37.7℃),通常與間發性疾病有關。在一次或兩次接種後,分別有24.4%和32.5%的受接種者主訴注射部位的反應(如疼痛、腫脹、紅斑、皮疹、瘙癢、血腫、發熱、硬結和麻痹)。分別有3%和1%的受接種者在注射部位出現水痘樣皮疹,由中位數為2的損傷構成,並且在接種後6-20天和0-6天達到高峰。一種由中位數為5的損傷構成的非局部性皮疹分別在5.5%和0.9%的受接種者中在7-21天和0-23天形成高峰(CDC,1996)。
關於可能不良事件的數據可從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獲得。在1995年3月至1998年7月期間,在美國總共分發970萬份水痘疫苗。在這一時期(CDC,1999),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收到6580份不良事件報告,其中4%為嚴重不良事件。約三分之二的報告涉及年齡在10歲以下的兒童。最經常報告的不良事件是皮疹(發生率為分發的10萬份疫苗37例)。聚合酶連鎖反應分析確認,在接種後兩周內出現的大多數皮疹事件是由野病毒引起。 美國批准後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和疫苗生產廠家嚴重不良事件報告,不管因果關系如何,均包括腦炎、運動失調、多形紅斑、史蒂文斯-約翰遜綜合征、肺炎、血小板減少症、癲癇發作、神經病和帶狀皰疹。關於已知基礎發病率數據的嚴重不良事件,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報告的發病率低於天然水痘發生後預期的發病率或社區中疾病的基礎發病率。但是,由於漏報和報告系統的未知敏感性,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的數據是局限的,使之難以將向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報告的接種後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天然疾病後並發症引起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比較。然而,這些差別的量值使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有可能顯著低於天然疾病後的發生率。在極少情況下,已確認水痘疫苗與嚴重不良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如一名免疫妥協兒童的肺炎或帶狀皰疹)。在某些情況下,水痘-帶狀皰疹野病毒或其它致病生物已經查明。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數據不足以確定因果關聯。在向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報告的14例死亡中,8例對死亡有其它明確的解釋,3例對死亡有其它可信的解釋,另3例的信息不足以確定因果關系。由天然水痘引起的一例死亡發生在一名年齡為9歲的兒童,在接種後20個月死於水痘-帶狀皰疹野病毒的並發症。
⑤ 嬰兒需要打很多疫苗,聽說有五聯疫苗可以少打很多針,不知道值得不
疫苗是每個媽媽在孩子幼小的時候最關心的問題。在我們家孩子出生後,從醫院回家到去社區醫院辦理疫苗的接種,這才是我第一次接觸疫苗的問題,也是因為接觸我才知道疫苗分為免費和自費疫苗,在免費裡面也可以選擇進口的五聯疫苗進行接種。
還記得第一次去社區醫院,登記疫苗的醫生直接向我推薦了五聯疫苗,一支893元。對於昂貴的價格,我比較關心這個價格所謂的好,社區醫生給我解釋如果打五聯疫苗的話,孩子差不多可以少打8針的樣子,社區醫生的說法就是多花錢孩子少受罪。
於是,回家我給同在社區工作的好友打電話進行了詳細的詢問以及了解。
五聯疫苗安全嗎?
五聯疫苗中含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IPV)組分,不會出現減毒的脊髓灰質炎口服疫苗(OPV)的罕見風險,寶寶接種時不用擔心患上小兒麻痹症,而且能獲得免疫力。另外,五聯疫苗不含硫柳汞。硫柳汞是廣泛用於疫苗的一種防腐劑,雖然對於硫柳汞是否會增加一些疫苗的過敏反應仍存在爭議,但不含硫柳汞的疫苗更能消除擔心。
五聯疫苗值不值,其實這個我覺得還是看經濟情況以及家庭情況。但是五聯疫苗讓孩子可以少打針這是事實,一般在孩子滿 2、3、4 個月大時接種,18 個月大時加打一針加強針,對於孩子來說是減少了風險。
⑥ 三歲時注射水痘疫苗(168元/次)為什麼6歲時感染水痘病毒
疫苗的保護率不是100%的,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抗體的水平會降低.現在政府推廣的疫苗的抗體陽轉率一般都在90%以上,效果已經很好了.
疫苗簡介
水痘減毒疫苗是將水痘病毒OKA株在MRC5二倍體細胞培養繁殖而獲得的病毒凍干製品。每劑疫苗含有不少於103.3蝕斑形成單位(PFU)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接種對象
適用於對12月齡以上的健康兒童、青少年及成人、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觸者進行水痘預防的主動免疫。
接種方法
推薦2歲兒童開始接種。1~12歲的兒童接種一劑量(0.5ml);13歲及以上的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種2劑量,間隔6-10周。兒童及成人均於上臂皮下注射,絕不能靜脈注射。疫苗應通過提供的稀釋液復溶,並應完全溶解。應在消毒劑完全揮發後再行接種。對於健康人,水痘減毒疫苗可與其他減毒活疫苗或滅活疫苗同時接種;對於免疫缺陷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水痘減毒疫苗可與其他滅活疫苗同時接種。但均需接種於不同部位,且不能在注射器中混合。如水痘減毒疫苗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時接種,則接種問隔至少1個月。
免疫效果
大規模臨床研究表明,健康兒童接種一劑水痘減毒疫苗後血清抗體陽轉率可達98.6%,白血病患者為90%,免疫缺陷患者為80%,因此,推薦免疫缺陷患者接種兩劑量以獲得持久保護。在暴露於自然水痘感染72小時內接種疫苗,仍可獲得一些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