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蕁麻疹止癢用什麼中葯 中葯方對症治療才有效!
1蕁麻疹止癢用中葯需對症治療
1、風熱相搏
(1)症狀:症見風團色紅,遇熱增劇,得冷則瘥,惡風微熱,口湖心煩,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宜祛風清熱。
(2)用葯:消風散加減,葯用荊芥、防風、牛蒡子、苦參、蟬衣、石膏、知母、生地黃、胡麻仁、甘草。
(3)用葯加減:咳嗽痰黃,加桑白皮、竹茹;大便干結,加紫草、冬瓜仁;心煩,加梔子、珍珠母;咽痛,加板藍根、大青葉。
2、風寒外襲
(1)症狀:症見風團色談紅或白,徑涉冷水或吹風受寒後加重,得暖則輕。自覺惡寒惡風,口渴,芳薄白,脈浮緩。治宜疏風散寒。
(2)用葯:麻桂各半湯加減,葯用麻黃,桂枝、白芍、羌活、獨活,荊芥、白鮮皮、生薑、炙甘草、紅棗等,
(3)用葯加減:手足冰冷,加當歸、黨參;易出桿,著風即起,加龍骨、麻黃根。
3、脾胃濕熱
(1)症狀:症見皮膚起紅色風團,發疹時院服疼痛難忍、拒按,或則坐卧不安。不能進食,倦怠無力,大便溏泄,間或秘結,蒼黃膩,脈濡數。治宜清腸泄熱,利膽化濕。
(2)用葯:除濕胃苓湯合茵陳蒿湯加減,葯用罩首茯苓、蒼術、白術、厚朴、山梔、茵陳、澤瀉、
薏苡仁、積殼、大黃。
(3)用葯加減:有蟲積,加烏梅、檳榔;便秘,加大黃。
4、熱毒陷營
(1)症狀:症見發病突然,風團彌漫全身並量大片鮮紅色,瘙癢劇烈,並伴高熱惡寒,口渴喜冷飲,甚或面紅目赤,心煩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或溏薄,舌紅菩黃,脈洪數。治宜瀉火清營,涼血解毒。
(2)用葯:清瘟敗毒飲加減,葯用黃連、黃芩、生石膏,知母、金銀花、玄參、人中培賣黃、蘆根、
土茯苓、塊滑石、生甘草。
(3)用葯加減:面赤加金銀花、蒲公英;口喝加天花粉;大便秘結,加大黃;明痛,加牛蒡子、桔梗。
5、衛外不固
(1)症狀:症見風團多為針頭或豆大,少呈大片,伴體弱多汗,頑固難治,苦薄舌淡,脈沉細,
治宜固表斂汗祛風。
(2)用葯:玉屏風散加減,葯用黃芪、白術、防風、牡蠣、碧桃干、浮小麥、牛蒡子、蟬蛻、蒼耳子、生甘草等,
(3)用葯加減:自汗不止,加浮小麥、五味子;惡風惡寒,加桂枝、麻黃。
6、陰虛火旺
(1)症狀:症多發於午後或夜間,風團時隱時現,面色萎黃,偶
有頭暈目花,潮熱頹紅,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苔光,脈細數無力。治宜養血滋陰降火。(2)用葯:四物湯合青蒿鱉甲湯加減,葯用當歸、生地黃、何首烏、玄參、地骨皮、白芍。青蒿,龜板,鱉甲、鉤藤、甘草等。
(3)用葯加減:伴心煩、心悸,加麥冬;伴盜汗,加浮小麥;夜寐夢多,加酸棗仁。
7、氣血兩虛
(1)症狀:症見風團不息。食納銳減,夜寐欠安,神情疲憊,面色蒼白,肢軟無力,動輒氣喘,唇甲色淡,舌胖體嫩,質淡,脈細弱。治宜補血益氣。
(2)用葯:八珍湯加減,葯用黃芪、黨參、茯苓、白術、當歸、丹參,炙雞金、焦六曲、炒棗仁、合歡皮、炙甘草。
(3)用葯加減:大便稀,加山葯、芡實;瘙痄則烈,加防風、刺蒺藜。
8、心陰不足
(1)症狀:症見風團隱紅,發病多在情緒波動或心神不寧之際,伴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舌紅,脈細數。治宜補血寧心。
(2)用葯: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加減,葯用當歸、生地黃、熟地黃、白芍、茯神、何首烏、龍骨、牡蠣、珍珠母、遠志、五味子、炙甘草。
(3)用葯加減:遇風加重,加黃芪、防風;頑疹癢劇,加全蠍、鉤藤、刺蒺藜;煩躁不安,加鬱金,柴胡。
9、蟲積傷脾
(1)症狀:症見患兒身體消瘦,面黃或有白斑,時有臍周疼痛,偏嗜零食。睡中磨牙,便常規示寄生蟲卵多為陽性,苔白或膩,脈需。治宜驅蟲健脾,消食化滯。
(2)用葯:化蟲丸合保和丸加減,葯用使君子、檳榔物中數、苦棟根皮、木香、茯苓、山楂、神曲、白術、甘草。
(3)用葯加減:胃脘疼痛、飲食難進,加炒枳殼、厚朴;脘腹脹痛、煩躁不寧,加炒枳殼、生大黃。
2
中葯內服方
葯方1
組方:荊芥12克,防風、烏梅、五味子、丹參、蟬蛻各9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浸泡後,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每天1劑,分2次服用,以紅糖或白糖為葯引。
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再服下1個療程。
功效:祛風清熱。適用於風勝熱盛型蕁麻疹,風團色紅,遇熱增劇者。
葯方2
組方:紫草、刺蒺藜、苦參、茯苓各15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浸泡後,煎煮3 0分鍾,棄渣留汁。
服法:每天1劑,分2次服用。散風法
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再服下1個療程。
功效:祛風清熱止癢。適用於風勝熱盛型蕁麻疹,風團色紅,遇熱增劇者。
葯方3
組方:蒼耳子、地膚子各15克,刺蝟皮、桑葉、白鮮皮、牡丹皮各9克,甘草6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浸泡後,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
服法:每天1劑,分2次服用。
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再服下1個療程。
功效:祛風清熱止癢。適用於風勝熱盛型蕁麻疹,風團色紅,遇熱增劇者。
葯方4
組方:地膚子30克。
製法:上葯加水500毫升浸泡後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250毫升,加入紅糖調味。
服法:每天1劑,分2次溫服。
療程:連續服用7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再服下1個療程。
功效:祛風清熱止癢。適用於風勝熱盛型蕁麻疹,風團色紅,遇熱增劇者。
葯方5
組方:蟬蛻600克,刺蒺藜300克,蜂蜜500克。
製法:將蟬蛻炒焦研末,蒺藜研末,加蜂蜜適量製成部節個丸劑,每丸10克。
每次服用1丸,每天2~3次。
服法: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再服下
功效:清熱祛風止癢。適用於風勝熱盛型蕁麻疹,風團色紅瘙癢者。
葯方6
組方:生麻黃3克,烏梅肉6克,生甘草9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每天1劑,分2次服用。
服法: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1~2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1~2天。
功效:疏風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者。
葯方7
組方:防風6克,生黃芪、生烏梅、制首烏各15克,地膚子、地龍、牡丹皮、甘草各10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每天1劑,分2次服用。
服法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1~2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1~2天。
功效:祛風除濕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者。
葯方8
組方:麻黃10克,桂枝12克,甘草6克,白芍20克,生薑4片,紅棗4枚。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每天1劑,分2次服用。
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1~2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1~2天。
功效:疏風散寒,祛風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自覺惡風惡寒者。
葯方9
組方:夜交藤200克,蒼耳子、刺蒺藜各100克,白鮮皮、蛇床子各50克,蟬蛻20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2 000毫升浸泡20分鍾後,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
服法:每天1劑,分2次服用。
療程:連續外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1~2個療程,
療程之間間隔1~2天。
功效:疏風通絡止癢。適用於衛陽不固型蕁麻疹伴自汗者。
葯方10
組成:冬瓜皮干品100g,荊芥、金銀花各20g。加減:風寒型,去金銀花,加桂枝。
製法:每日1劑,加水5L,煮沸30分鍾,取液200ml,加白糖適量,溫服。余液洗浴全身,多浸洗皮疹部位,每日2次,5日為1個療程,至皮疹消退。
功效:疏風通絡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葯方11
組方:羚羊角屑、白鮮皮各30、防風30克,人參7克,黃芩21克克,杏仁30克。
製法:將諸葯擇凈,研細備用。每次12克,加清水適量,煎至半時,去渣取汁,加黃酒30毫升,煮沸飲服,每日3次。
功用:祛風止癢。適用於癮疹,遍身癢痛,心胸滿悶等。
葯方12
組方:鬼箭羽、白蘞、白蒺藜、白礬各30克,防風60克,甘草30克。
製法:將上葯擇凈,搗細,和勻即成。洗浴後,先用粟米粉適量拭身,而後取葯末6克,每日3次,溫黃酒適量送服。
功用:行氣活血,祛風止癢。適用於癮疹,累醫不效者。
葯方13
組方:白蜜1份,黃酒2份。
製法:將上葯擇凈,煮沸,空腹飲用,每日3次。
功用:養血祛風。適用於癮疹,瘙癢不止等。
葯方14
組方:丹參45克,人參、苦參、白花蛇60克。
製法:將上葯擇凈,研細,和勻
即成。每次6克,甘草酒適量送服,每日3次。
功用:清利濕熱,解毒止癢。適用於皮膚癮疹,赤癜瘙癢,隨搔生瘡等。
葯方15
組方:蒼耳子、苦參、白蒺藜各60克,蟬蛻30克。
製法:將諸葯擇凈,研細,煉蜜和丸即成。每次6克,每日3次,溫黃酒適量送服。
功用:清熱利濕,祛風止癢。適用於癮疹,癢痛,或有細瘡等。
3
中葯洗浴方
1、花椒皮煎劑
材料:乾花椒皮100g。
做法:乾花椒皮100g置於容器內,加入沸水500ml,浸泡24小時。濾去花椒皮,留取花椒水。治療時以花椒水塗於患處即可止癢、消除水腫;也可在花椒水中加人適量的維生素C,則效果更佳。
功效:花椒其味辛、性溫,氣味芳香,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殺蟲、行氣止痛的功效,外用殺蟲止癢,常用於疥瘡、濕疹或皮膚瘙癢的治療,此外花椒水外塗具有表面麻醉、利濕的作用,可以迅速緩解蕁麻疹症狀,其治療效果迅速而明顯。
2、荊芥枝花洗方
配方:荊芥30克,七葉一枝花、防風、大青葉、苦參各15克。
製法:取以上5味加水適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倒人盆中。
用法:趁熱洗熏患處,每次熏洗15~20分鍾,每日1~2次。
功效:解毒燥濕,祛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3、徐長卿合劑
組方:徐長卿、防風、艾葉、當歸各50g。
製法:用溫水浸泡20分鍾,煎20分鍾,過濾備用,等葯液溫度降至40C左右時,用紗布蘸葯液在患處擦洗,直至風團疹面發紅為止,每次10~15分鍾,每日2~3次,1劑可反復煎洗數次。
功效:徐長卿味辛,性溫,歸肝經、胃經,具有祛風化濕、止痛止癢的功效;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的功效;艾葉,其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當歸為活血化瘀要葯,其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可補血止痛、活血化瘀,四味中葯皆為治療風瘡、疥癬、隱疹要葯,配伍使用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作用,煎或洗劑可使熱氣內注、溫經散寒、宣通血脈,共收奇效。
4、蒼礬煎劑
組方:明礬50~150g、炒蒼耳子30~90g。
製法:取明礬50~150g,敲碎,炒蒼耳子30~90g,加水1000~1500ml,文火煎沸30分鍾(嬰幼兒葯量、加水量均減半),用葯液溫洗丘疹及痛癢處。輕者每日煎洗1次,重者每日煎洗2次,一般煎洗3~5天即痊癒。
功效:明礬,其味酸、澀,性寒,有小毒,外用能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用可止血、止瀉、化痰。蒼耳子,其味甘,性溫,歸肺、肝經,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癢的功效,此二葯相合,可散肌表之風寒邪氣,又可祛肌表之濕邪,邪氣去除則營衛調和,疹消癢止,此法簡單易行,療效明顯。
5、百部洗劑
組方:百部30~60克。
製法:上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
用法:待葯液溫度適宜後外洗患處,或洗後再加熱水浸洗全身。
療程:以癢止為度。
功效:清熱祛風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者。
6、楓香洗湯
組方:楓香250克,川芎、川大黃、黃芩各60克,苦參90克,當歸60克,甘草、射干各60克,川升麻30克,蛇床子30克。
製法:將上葯擇凈,研細,和勻即成。每次150克,水煎取汁,洗浴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涼血,祛風止癢。適用於風癮疹。
4
中葯外敷方
1、白礬膏
組方:白礬150克,黃酒50毫升,童便100毫升。
製法:將諸葯擇凈,同人鍋中,煮沸,文火收膏即成。每次適量,用棉簽蘸葯外塗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祛風止癢。適用於癮疹等。
2、荊風散
組方:大風子50g、荊芥穗50g。
製法:大風子50g,搗碎,加水適量,煮沸20分鍾,冷卻至35C後使用,荊芥穗50g,粉碎,過120目篩,裝人布袋內備用。先將大風子水塗於患部,稍干後將荊芥穗粉均勻散布患處,然後用手掌來回反復揉搓,摩擦至手掌與患部產生熱感為度,早晚各1次。
功效:大風子味辛,性熱,有毒,具有祛風燥濕、解毒殺蟲的功效,荊芥穗味辛,性微溫,歸肺經、肝經,具有解表、散風、透疹的功效,兩葯配伍可加強疏風、散寒、止癢的功效,使用此方葯時配合用手掌來回反復摩擦的方法,可在局部產生熱量,增強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葯物吸收,提高治療效果。
3、馬齒莧
組方:新鮮的馬齒莧適量。
製法:馬齒莧清洗干凈,最好用鹽水浸泡幾分鍾,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後將清洗好的馬齒莧搗爛,如果能取其汁的話更好,把搗爛後的馬齒莧或汁液直接敷塗於蕁麻疹患處5—10分鍾,每天可進行1—3次,直到蕁麻疹的痛、癢及疹子等症狀消除。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涼血、殺菌消炎、散瘀消腫、止癢止痛,適用於蕁麻疹、濕疹等多種病症。
2. 蕁麻疹要注意些什麼
蕁麻疹要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調整:
- 忌口:不吃海鮮、牛羊肉等蛋白類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煙酒、濃茶、咖啡等。
- 清淡飲食:多吃清淡、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加鹽和糖,以免加重皮疹的滲出及痛癢感。
- 多吃新鮮蔬果: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有助於減少蕁麻疹的復發。
生活習慣:
- 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勿疲累,適度運動。
- 保持衛生:床單被褥要清潔,勤換洗衣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 避免搔抓:盡量不要去抓撓患處,以免加重瘙癢和皮損。
避免刺激:
- 少熱敷:熱敷可能導致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加重蕁麻疹症狀。
- 避免過度保暖:特別是在冬天,避免過度保暖,如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澡盆中,或包裹在厚重的棉被裡。
營養均衡:
- 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西紅柿、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綠豆、薏仁等,有助於調節體內酸鹼平衡,減輕蕁麻疹症狀。
- 補充維生素: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的新鮮蔬果,或服用維生素C與B群,特別是B6,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減少蕁麻疹的發作。
總之,蕁麻疹患者要注意飲食安全,健康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不良生活習慣,同時保持營養均衡和適度運動,以增強身體免疫力,減少蕁麻疹的發作。
3. 治療蕁麻疹的最佳方法有哪幾種
蕁麻疹患者要注意以下過敏原,盡量防止再次復發:
1、外界接觸物:特異體質的人常對化妝品、化學品或外用葯水、葯膏、葯粉起過敏,常由接觸的地方先行起風疹塊。
2、吸入物:羽毛、絨毛、棉花、填塞枕頭的物品、花粉、動物的皮膚屑、煙霧、含小昆蟲卵的灰塵、化妝品(香水、粉)、家畜毛、空氣污染物等皆有可能引起蕁麻疹。
3、物理性因素:有些人在早上或晚上,天氣比較冷或比較熱時全身就會起蕁麻疹。有些人在緊張、流汗、喝酒、用力、運動、天氣熱時會引起小小的膨疹,有的不會癢,有的很癢;有些人吹到冷風,碰到冷水,也會引起蕁麻疹。
4、心理因素:情緒興奮有時也會引起蕁麻疹,此外情緒不穩、緊張、憂慮或疲勞,確能加重過敏反應。
5、飲食刺激:辛辣食物、牛羊肉、海鮮、飲酒等,都有可能成為誘發蕁麻疹的因素。
6、作息時間規律:避免熬夜,適量運動。
如果能迅速找到蕁麻疹的過敏原,再加以去除,是最好不過的。但是我們知道蕁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蕁麻疹過敏原時一項很艱巨的任務。蕁麻疹大多採用以內服抗組胺葯物,很多蕁麻疹患者在治療的時候,選擇用激素進行治療。我們不可否認激素在治療的時候確實有著很好的效果,但是長時間或大劑量使用激素類葯物,會成癮導致依賴性,最常見的是用葯後病情好轉,一旦停葯後,用葯部位原發病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蕁麻疹的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葯,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目前蕁麻疹的治療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一部分人會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嘗試治療,但過敏並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體的五種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目前國際免疫學研究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人抗體治療方法就是大量補充人體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由內而外調整患者過敏體質,解決皮膚過敏發生及復發的難題。
4. 康本說」慢性蕁麻疹症狀,蕁麻疹治療方法
每當早晚沐浴之後,我的全身便會出現奇怪的紅斑丘疹,它們成團出現,讓我不勝其擾。就醫後,醫生告知我這些風團是「蕁麻疹」,並伴隨著頭暈、手汗、心悸、耳鳴等症狀。一旦情緒緊張或身體發熱,這些「蕁麻疹」便如影隨形,讓我痛苦不堪。皮膚科的抗過敏葯物和外用葯似乎對我無效,讓我對這類葯物產生了恐懼。夜晚難以入眠,白天精神萎靡,食慾大減,整個人日漸消瘦,我深深擔憂我的皮膚病會拖累我的工作和生活。
為了我的病情,父母四處奔波,嘗試了各種偏方和中葯洗浴。他們甚至搜集了一些民間的葯材燉湯給我服用,各種方法都嘗試了一遍。我抱著豁出去的心態,希望盡快找到治癒的方法。然而,真正帶給我希望的,卻是網路上的產品——美國康本公司的保健品。
盡管康本公司的產品被稱為保健食品,但其臨床治療效果卻讓我刮目相看。我看到許多治癒的朋友在康本網站上分享了他們的治療過程和心得。其中,不乏病情比我嚴重的朋友也通過服用康本產品得到了治癒。這讓我開始相信,這些保健食品或許真的有效。在多次瀏覽網站後,我鼓起勇氣聯系了康本專家。專家的耐心解答和產品的資質介紹讓我更加放心。
我決定購買康本公司的蕁麻疹重度套裝,雖然價格不菲,但考慮到其療效和服用療程的合理性,我覺得值得一試。每天按時服用產品後,我逐漸感受到皮膚痛癢的減輕。大約十天後,大塊的風團開始消退,紅斑也不再那麼腫脹。一個月後,皮膚幾乎不再瘙癢,風團也大幅減少。服用兩個月後,風團的發作率明顯下降,只有在皮膚受到強烈刺激時才會偶爾出現小塊風團。當服用接近三個月時,蕁麻疹幾乎不再發作,之前的風團也逐漸消退,皮膚恢復了正常狀態。
完成一個重度套裝後,我的皮膚基本恢復了正常,沒有紅斑或丘疹的困擾。為了鞏固療效,我又購買了一個蕁麻疹輕度套裝。至今,我的身體狀況良好,蕁麻疹不再糾纏我身,整個人也重新煥發了健康的光彩。經過半年的治療,我終於擺脫了可惡的蕁麻疹,全家都為我感到高興和欣慰。
5. 急性蕁麻疹一般從哪些部位開始的
胳膊和腰部、腿部都是蕁麻疹的常發部位。
蕁麻疹是一種免疫系統的疾病,也是比較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如果人們的皮膚上長了大小不等的風疹塊,用手摸這些風疹塊會感覺有發硬、痛癢以及腫脹的感覺,那麼很有可能長了蕁麻疹。蕁麻疹也是比較的熟悉的一種皮膚性疾病,患病在六周以上的蕁麻疹稱之為慢性而慢性蕁麻疹,導致其發的的原因各式各樣,會讓患者感到不同程度上的瘙癢、灼熱、刺痛感。
奇癢無比,這應該就是蕁麻疹最為明顯、也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了。夏天是發作蕁麻疹的大季,由於天氣溫度非常高,時不時有過敏的發生。人們在這個季節里,通常應該做早預防,才能夠有效果節制蕁麻疹無限發作。
蕁麻疹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夏天會這么頻繁:
1、夏天細菌感染
如果體質比較虛弱,經常接觸細菌或病毒的環境,可導致感染的傾向,皮膚也會出現蕁麻疹症狀,表現出騷癢、紅腫、疼痛等問題。另外,如果被蚊蟲、臭蟲等叮咬,有可能會產生過敏性的症狀,出現丘疹性蕁麻疹。
2、用葯多,導致葯物過敏
俗話說,是葯三分毒服。葯物往往會有很多副作用,尤其是一些抗生素等等刺激性非常強大葯物,可能會對皮膚產生過敏的現象。如果皮膚出現了蕁麻疹的問題,那就要盡量避免強刺激性的葯品,應該以溫和的葯物為主,避免對皮膚造成進一步的刺激而產生更嚴重的蕁麻疹反應。
3、服用過敏食物
蕁麻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如果經常接觸過敏原,皮膚就有可能出現過敏的症狀,引發蕁麻疹的問題。而且還會逐漸擴散,嚴重影響皮膚的外觀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大家要盡量遠離各種過敏性的食品,包括海鮮,魚蝦、大蒜、洋蔥等等。在夏天,吃燒烤的也比較多,很多人對其過敏,服用要慎用。對於天氣很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很熱的時候吃冷的食物。
4、兒童易發蕁麻疹的原因
孩了出於好奇心,喜歡到室外、樹叢以及傍晚的路燈下玩耍,常常容易被蟲咬,或與花粉、粉塵以及貓、狗等寵物的皮毛接觸,也有可能引發過敏。因此護理蕁麻疹應注意衛生,避免孩子接觸花粉類物質,避免在樹底、草叢等處活動。
5、保持情緒平穩,避免刺激。
過敏體質者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的症狀。另外,橡皮手套、染發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
蕁麻疹吃葯的同時,卻在反復發作,是葯物不對嗎?其實在治療蕁麻疹的過程中,用葯的同時也需要堅持做好以下這個五件事:
1、搞好居家的環境衛生,對竹席、草席、沙發、地毯以及被單等要定期清潔、多洗曬,以防裡面藏有蟎蟲叮咬引起丘疹性蕁麻疹。
2、調節腸道免疫,改善體質。
現在大家對蕁麻疹的治療只關注了症狀治療,並沒有對過敏反應的本身: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
有關過敏疾病的增加,認為與環境的變化有密切關系,人體腸道中的益生菌會刺激免疫系統作用,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食品所含抗生素或是類固醇的含量太高的話,都會導致腸道內的益生菌降低,因而無法有效地刺激免疫細胞中輔助型T細胞1(Th1)的生成,而這些輔助型T細胞1的生成與輔助型T細胞2(Th2)相關過敏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如果能利用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刺激免疫系統,激發可以調節過敏免疫反應中的Th1型免疫反應來平衡過敏所發引發的Th2型免疫反應,將可達到改善過敏體質的效果。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所選用的六個專利菌株,可改善腸道內的益菌生態,提高遊走全身黏膜性突出細胞的能力,調節全身免疫功能,緩解過敏症狀;由六種菌株復合而成的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從而減少過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過高的IgE特異性抗體,緩解過敏症狀,調整過敏體質。
3、夏天來了,愛出汗,勤洗澡。
動一動愛汗。夏天了,天氣炎熱,出門走上一圈,汗水就會不斷的往下流。這個也是導致蕁麻疹的重要原因。當人遇熱、精神緊張的時候,就會誘發或是加重蕁麻疹症狀。對於這種人來說,夏天就是災難季,建議改善過敏體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得蕁麻疹不再發作。可以常備冷毛巾,晚上可以經常洗溫水澡,避免身體細菌感染。
4、過敏體質人群要遠離花粉
夏天的時候很多花都開了,很多的都比較喜歡去看花,事實上花粉是可能會導致你出現蕁麻疹的。因此在夏天的時候,如果想要預防蕁麻疹的話,遠離花粉是不可缺少的工作。由於夏天天氣比較乾燥,空氣當中的塵土可能比較多一點,如果你想要出遊,但又是敏感性皮膚的話,最好就帶上口罩,雖然這樣可能會給你的身體帶來一定的不適,但是它卻能很好的預防蕁麻疹的出現。
5、正確用葯。
蕁麻疹因為是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所以蕁麻疹病人在用葯的同時應該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是根本之道, .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 6。 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
6. 蕁麻疹晚期症狀有什麼表現
浙江杭州劉女士的兒子今年6歲了,去年的時候得了蕁麻疹,發病起源於一起外出遊玩,之後就是反復瘙癢停不下來,去醫院檢查醫生給開了一些抗過敏的葯物,一開始服用三周後蕁麻疹有所減輕,慢慢的吃葯也不管用,期間也吃過其它中西葯,都沒有效果,症狀反而越來越嚴重,從一開始的偶爾起蕁麻疹,到現在反復瘙癢,尤其是到晚上,一癢一個多小時,癢得睡不著覺,孩子感覺非常痛苦。
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表示:在醫院門診中,每天都有一些因蕁麻疹來就診的孩子,部分家長反映說,孩子患蕁麻疹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蕁麻疹多在夜間或凌晨發作,先後使用多種抗生素及葯物,效果都不明顯,尤其是發生在夜間發作時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
小兒蕁麻疹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1、使勁抓撓
許多患者為圖一時痛快,用力搔抓皮膚瘙癢處,直抓到皮膚。結果是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形成惡性循環,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盡可能避免搔抓,癢時可以輕輕撫摸並且盡快治療。
2、葯物
約有14%的葯物性皮炎表現為蕁麻疹,可見葯物是導致蕁麻疹的重要原因。常見的葯物有青黴素及青黴素類,其次為磺胺類葯物、四環素類、痢特靈、阿司匹林等退燒葯,鎮靜安眠葯,無論內服還是靜脈或肌肉注射,均可誘發蕁麻疹。
3、飲食不忌口
一些蕁麻疹患者是因為吃了海鮮、牛羊肉、魚、蝦等刺激性食物造成了皮膚過敏的情況,出現了蕁麻疹。所以,患者們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過敏原,飲食宜清淡,可適當吃些水果,補充多種維生素。
4、感染
各種感染,尤其小兒患各種感染常合並蕁麻疹。
5、熱水洗澡
有些患者,喜歡洗澡時,把水溫調高。這樣會讓全身舒服,其實用熱水燙洗皮疹,雖然這樣能解一時之癢,但過後會加劇瘙癢,嚴重者甚至導致滲出和糜爛加重,使病情惡化。
蕁麻疹如何治療效果好?
與正常人比較,蕁麻疹患者血清IgE顯著升高,肥大細胞數較多並且細胞膜上的IgE受體也較多。IgE是確診過敏的唯一臨床指標,人體的免疫細胞目前區分為三類,分別是TH1、TH2和Treg。在健康狀態下,TH1和TH2會互相平衡,且共同受到Treg調控。當Treg調控能力不足時或接觸到某些蛋白質或細小分子(塵蟎花粉或海鮮等食物後,使TH2過度活化,導致TH2細胞激素分泌量過高,就會幫助B細胞製造較多的過敏抗體IGE,從而引發小兒蕁麻疹、小兒濕疹以及過敏性咳嗽等各種過敏性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小兒蕁麻疹等各種兒童過敏疾病,除了葯物治療外,益生菌抗過敏免疫療法,強調人體微生態平衡,認為過敏時應當將身體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看待,而不僅僅關注出現症狀的那一部分。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夠有效應對蕁麻疹、濕疹、皮膚過敏、過敏性咳嗽等疾病。
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能有效阻斷過敏原與免疫致敏因子IgE抗體的結合,直接從免疫根源阻斷過敏生物鏈,超越了一直以來針對過敏治療停留在拮抗肥大細胞和嗜鹼粒細胞的對症治療環節。抗過敏益生菌直擊免疫T細胞,脫敏、修復、鞏固、免疫調節、抗復發於一身,其兩項國際抗過敏專利均作用於免疫功能異常,獨有的活性菌株能夠降低血清IgE抗體,可以有效緩解因IgE介導的組織胺分泌過多產生的非特異炎性反應,最終起到調整過敏體質,改善過敏症狀的重要作用。
小兒蕁麻疹日常護理要點有哪些
1、室內要保持通風、整潔、乾燥,不要放置可能引起過敏的花卉,也不要噴灑殺蟲劑、清香劑等化學葯物,以免致敏。
2、要加強鍛煉,參加各項有利於健康的運動。
3、保持生活規律,讓寶寶保持精神愉快,積極治療胃腸及內分泌疾病。
4、要保持寶寶的皮膚清潔、乾燥,預防繼發感染。
7. 起了蕁麻疹怎麼辦
蕁麻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皮膚疾病。且非常頑固。想要徹底治療的話。不回僅要從治療下答手。其預防和護理也是很重要的。指導意見:你好:建議用中葯治療效果不錯,根據中醫辨證生地10克,當歸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烏10克,黃芪12克,防風、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養血益氣,疏風止癢,適用於血虛受風所致的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