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泛指性濕疹
擴展閱讀
水痘能治嗎 2025-05-16 01:01:00
蕁麻疹多久停葯 2025-05-16 00:56:12
額頭皰疹圖片 2025-05-16 00:56:00

泛指性濕疹

發布時間: 2025-05-15 21:14:30

❶ 乏脂性濕疹治療

中醫認為濕熱是引發濕疹的重要原因之一。濕疹患者通常會感到瘙癢,伴有丘疹。對於這類濕疹,主要的治療策略是止癢和抑菌。可以嘗試使用滇王銀癬凈,將其噴塗在患處。在飲食上,濕疹患者應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和油炸食品,而應選擇清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某些熱帶水果如榴槤、芒果、龍眼和荔枝因其熱性,應適量攝入,以免加重病情。

對於濕疹的治療,中葯療法可作為一種選擇。一種葯酒療法中,需准備豆薯子(地瓜子或土瓜)100克與75%酒精500毫升。將豆薯子炒黃並研碎,然後放入酒精中浸泡48小時。隨後,此葯酒可以用來濕敷患處,每日兩次,每次20分鍾。值得注意的是,該葯酒具有毒性,因此不可內服。

另外,非葯物療法也常被提及。以馬鈴薯為例,將100克馬鈴薯洗凈,去皮後磨成泥狀,然後將其貼敷在患處,厚度約為0.5厘米,並用紗布包紮。每日更換3次。此療法在7天內治癒濕疹的比率可達100%,特別適合滲透性濕疹的治療。

❷ 冬季常見皮膚病--乏脂性濕疹

乏脂性濕疹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皮膚表面水分脫失,皮脂分泌減少所致的以皮膚乾燥、乾裂伴脫屑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皮膚病。冬季瘙癢、干皮症、乾燥性濕疹及皸裂性濕疹均屬乏脂性濕疹。本病多見於冬季,老年人及洗浴過度者易發,小腿及手肘部多發。

病因

乏脂性濕疹主要與皮膚水分脫失,皮脂分泌減少或功能不良有關,常見於魚鱗病患者或老年人。洗浴次數過多,或使用強鹼性肥皂、洗面奶或洗浴水溫過高,也可引起人為性的皮膚脫脂,引發乏脂性濕疹。由於皮脂腺功能降低引起的乏脂性濕疹多為緩慢發病,一般於50歲左右在洗澡後開始瘙癢,隨年齡增高逐步加重。過度清洗或使用脫脂劑引起者多起病急,實際上是刺激性接觸性皮炎。本病也常見於腫瘤患者、使用利尿劑、Ⅱ型組胺阻斷劑者以及HIV感染者。

症狀

乏脂性濕疹的症狀包括皮膚發紅發干、癢、脫皮等。這種濕疹可出現類似於碎瓷樣細小裂紋(見示圖),尤以雙側小腿脛前明顯,常有針刺癢、蟻爬樣感覺,並因搔抓而出現抓痕、滲血。

治療與預防

使用潤膚劑治療,比如白凡士林、維生素E霜、尿素及保濕類醫學護膚品等。每日可用1至2次,沐浴後馬上使用潤膚油,以保住皮膚內的水分不被蒸發。由於皮膚屏障功能已經明顯破壞,最好不單獨使用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瘙癢明顯者可考慮使用抗組胺葯物。

皮膚專家提醒,冬天天氣乾燥,皮脂腺收縮,洗澡太勤會使皮膚更干。廣大民眾應適當減少洗澡次數,避免過多熱水燙洗,以免患上乏脂性濕疹。

❸ 什麼是乾燥性濕疹

乾燥性濕疹又稱為乏脂性濕疹,也被稱為裂紋性濕疹,是濕疹的一種。乾燥性濕疹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皮膚缺乏水分,皮脂分泌減少,皮膚表現為乾燥,表皮和角質層有一些細碎的裂紋,皮膚可呈現淡紅色,特別是裂紋處的紅色更加明顯,像碎瓷一樣,可以發生於身體多處,最常見就四肢,特別是老年人的小腿前部。
導致發質性濕疹的原因是過度洗浴,特別是冬天乾燥的季節,空氣濕度不足,如果過分熱水燙洗,用剝脫性比較強的浴液、肥皂,會使皮脂破壞,導致水分丟失。所以出現乏脂性濕疹首先要做好潤膚,皮膚要多塗抹滋潤度強的潤膚霜,減少洗浴次數,洗浴後盡快塗抹潤膚霜,洗浴時避免使用剝脫性比較強的浴液、肥皂等。

❹ 乾性濕疹和濕性濕疹的區別

乾性濕疹即乏脂性濕疹,又稱裂紋性濕疹,主要由於皮膚水分脫失,皮脂分泌減少、乾燥,表皮及角質層出現細裂紋,皮膚呈淡紅色,裂紋處紅色可能更為明顯,類似碎瓷的表現。可以發生於身體多處,多見於四肢,尤其老年患者小腿的前半部分,好發於冬季。濕性濕疹通常指有滲出物的皮疹,可以分為刺激性和變異性的過敏性皮炎,刺激性的過敏性皮炎通常可能和強酸強鹼等刺激物有關,而變異性的過敏性皮炎可能和金屬鎳、染發劑、化妝品等有關。乾性濕疹僅需塗抹保濕劑即可得到較好的療效,而濕性濕疹則可能需要用收斂劑,甚至糖皮質激素等。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❺ 乏脂性濕疹怎麼治療

乏脂性濕疹的治療原則以抗炎和潤膚為主,臨床可以選擇外用葯物,如糖皮質激素類葯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潤膚劑等,具體如下:
1、糖皮質激素類葯膏:局部可外用弱效不含氟的糖皮質激素,比如0.1%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0.05%地奈德乳膏,還可以選擇外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2、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比如1%吡美莫司乳膏,薄薄的一層外塗於皮損局部。
3、外用潤膚劑:規律使用含有尿素或乳酸等保濕成分的潤膚劑,緩解皮膚乾燥,可有效避免皮損復發。

❻ 乏脂性濕疹簡介

乏脂性濕疹,又名冬季瘙癢症、裂紋性濕疹,是一種由於皮膚表面水分流失、皮脂分泌減少所引起的現象。

當冬天來臨,氣溫降低,空氣變得乾燥,人體的汗液、皮脂等天然保濕成分的分泌量隨之減少。隨著皮膚的水分和油脂逐漸流失,它開始變得缺乏彈性,失去光澤,此時,皮膚的敏感度上升,刺激癢覺神經,從而引發乏脂性濕疹。

乏脂性濕疹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皮膚乾燥、脫屑、裂紋,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皮膚炎症、紅斑等症狀。它主要影響老年人、兒童以及皮膚乾燥人群。預防乏脂性濕疹,關鍵在於保持皮膚的水分與油脂平衡,可通過使用保濕霜、避免長時間暴露在乾燥環境中、多喝水等方法來實現。

如果出現乏脂性濕疹,應及時進行治療。治療通常包括使用含有保濕成分的乳液或葯膏,以補充皮膚的水分和油脂。此外,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熱水洗澡,以免加重皮膚的乾燥和刺激。在醫生的指導下,必要時可採用口服抗組胺葯物或皮質類固醇等葯物進行治療。

總之,乏脂性濕疹是冬季皮膚乾燥引起的常見問題,通過合理的生活習慣調整和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和緩解乏脂性濕疹的症狀,保持皮膚的健康和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