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蕁麻疹艾灸哪些穴位
蕁麻疹艾灸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幾個:
1. 曲池穴:位於屈肘時的肘橫紋外側端,艾灸此穴位有助於調和氣血,增強免疫力,從而緩解蕁麻疹症狀。
2. 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與股骨內側髁之間連線的上三分之二的交點處。艾灸此穴位有助於活血化瘀,有助於消除蕁麻疹引起的皮膚紅腫。
3.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三寸的位置。艾灸足三里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過敏體質,對蕁麻疹的治療有良好效果。
4. 風門穴: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的位置。艾灸風門穴能夠調節氣血、疏風通絡,對蕁麻疹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詳細解釋: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風團,並伴有瘙癢症狀。在中醫理論中,蕁麻疹多與風邪侵襲、體質虛弱等因素有關。艾灸作為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可以通過對特定穴位的刺激,調和氣血、疏經通絡,從而達到治療蕁麻疹的目的。
曲池穴、血海穴、足三里穴和風門穴都是治療蕁麻疹的常用穴位。艾灸這些穴位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調節皮膚氣血流通,從而緩解蕁麻疹的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治療蕁麻疹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此外,蕁麻疹患者還應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避免過敏原的接觸,以減輕病情。
『貳』 蕁麻疹可以艾灸嗎蕁麻疹艾灸哪個穴位
蕁麻疹在沿海地區比較常見,一旦發作起來十分癢,皮膚也開始起疙瘩,十分難受。那麼蕁麻疹可以艾灸嗎?蕁麻疹艾灸哪個穴位?
蕁麻疹可以艾灸嗎
蕁麻疹是可以艾灸治療的。
艾灸是我國傳派友橡統醫學的一種有效療法,艾灸治療蕁麻疹主要是通過溫熱皮膚等物理刺激作用,來達到清熱祛濕、祛風止癢的作用。
蕁麻疹艾灸的穴位
蕁麻針艾灸的穴位主要是以治療過敏以及提升元氣為主的,常見的穴位有肺俞、膈俞、中脘、神闕、曲池、血海穴,以及蕁麻疹的患處艾灸。
肺俞穴
位置:位於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二指寬)處。膈俞穴位置:告世位於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處。
中脘穴
位置:位於腹部肚臍上方正中間大約4寸(六指寬)處。
神闕穴
位置:即肚臍眼中央。
曲池穴
位置: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血海穴
位置:屈膝取穴,在大腿內側,髕骨內側端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塵旁頭的隆起處。
『叄』 蕁麻疹艾灸的部位
蕁麻疹的艾灸治療要根據舌、脈、症等,四診合參,辨證治療取穴。如果是濕熱內蘊、熱蒸皮膚的實熱證,不能艾灸。而如果是正氣不足、衛外不固,以及因天氣寒冷變化,而頻繁出現紅疹,實屬陽氣不足、寒邪易侵、皮膚營衛不和造成。這時可以取背部足太陽膀胱經的背腧穴進行艾灸,以達到振奮陽氣、通調臟腑陰陽的作用。還可以取下肢足三里穴,以及腹部關元穴、氣海穴艾灸,以祛除寒邪、固本培元。
『肆』 蕁麻疹艾灸哪裡最好
蕁麻疹艾灸哪裡最好1、穴位:
肺俞、隔俞、中脘、神闕、命門、曲池、百蟲窩、湧泉穴,還有蕁麻疹的患處艾灸,也是必不可少的。
2、原因:
這些穴位有一些是主管脫敏的,但是更多的是提元氣的。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情況加減。
蕁麻疹艾灸的方法
最好的方式應該是手持艾條薰灸,尤其是給寶寶艾灸,更要手持艾條薰灸。這樣好控制熱度。還可以用艾灸盒艾灸,根據蕁麻疹的面積大小,可以選擇適合的艾灸盒。如果蕁麻疹的范圍較大,請選擇六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單眼艾灸盒也是必不可少的,單眼艾灸盒可以針對肢體穴位的艾灸。
蕁麻疹艾灸艾條的選擇
蕁麻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對於艾條的要求應該是很高的。所以患有蕁麻疹的寶寶,最好是選擇金艾條艾灸,這樣的治療效果會更好一些。
蕁麻疹艾灸的時間
一定要根據病人的年齡、耐受度,來決定艾灸的時間。把握好小孩每個穴位艾灸時間,手工灸的話3至5分鍾即可,年齡越小,時間越不宜長,若用隨身溫灸的話,建議保持在15分鍾左右。
蕁麻疹艾灸的反應
有些家長反饋孩子在艾灸3-4天的時候,蕁麻疹更加嚴重了,這就是第一次的返病現象。因為是寶寶,所以疾病的侵襲還沒有到臟腑,所以僅返病一次,用艾灸就馬上控制了。
蕁麻疹艾灸的注意事項
1、飲食:
辛辣 *** 性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也不要吃寒冷的食物和各種冷飲。
2、清潔:
給寶寶洗手洗臉時記得一定要用溫水,注意這些細節能更利於治療。
相關文章:
[寶寶多大可以艾灸 給孩子艾灸這些事情要注意]
[寶寶腹瀉艾灸哪裡 孩子拉肚子艾灸調理方法介紹]
[寶寶發燒可以艾灸嗎 孩子發燒艾灸時要注意把握好度]
『伍』 中醫治療蕁麻疹方法
中醫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主要包括葯物治療和非葯物治療兩大類。
一、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是中醫治療蕁麻疹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葯物包括中葯湯劑、中成葯和針灸用葯等。
1. 中葯湯劑: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進行辨證施治,選擇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調節體質等功效的中葯組成方劑,如麻黃桂枝湯、消風散等。
2. 中成葯:一些中成葯如防風通聖丸、蕁麻疹丸等,具有方便服用的特點,也是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葯物。
二、非葯物治療
非葯物治療主要包括針灸、拔罐、艾灸等。
1. 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調節身體的氣血流通,達到治療蕁麻疹的目的。
2. 拔罐:利用負壓原理,排出體內的濕氣,有助於緩解蕁麻疹的症狀。
3. 艾灸:利用艾條的溫熱刺激,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
三、詳細解釋中醫治療蕁麻疹的優勢
中醫治療蕁麻疹注重整體調理,強調內外兼治。通過葯物治療,可以針對性地改善患者的體質,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減少蕁麻疹的發作。非葯物治療則可以幫助患者調整氣血,舒緩局部症狀。此外,中醫治療還注重預防和調養,通過改善生活習慣和飲食調整,降低蕁麻疹的復發幾率。
四、注意事項
中醫治療蕁麻疹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患者仍需注意避免過敏原,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同時,中醫治療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宜自行購葯使用,以免葯不對症或產生不良反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需了解更多關於中醫治療蕁麻疹的信息,建議咨詢專業中醫師。
『陸』 蕁麻疹艾灸哪裡最好
蕁麻疹是一種有多種原因引起的全身變態反應性過敏性的疾病。由於機體免疫力低下或機體功能失調紊亂,由於自身體內有存在相應的抗體.當受到外界誘因刺激後,體內發生Ⅳ型變態反應,導致全身出現過敏表現,蕁麻疹如何治療呢
對於久治不愈的蕁麻疹病人,治療蕁麻疹可以採用一些臨床效果顯著的外用葯物進行治療,如國外的斯汀可林,是目前治療蕁麻疹療效最好的葯物,見效徹底。國內這方面的葯物尚少,療效徹底的更是少之又少,中葯治療比較理想,但也較緩慢,由於臨床變現比較復雜,辨證時也需結合醫生的臨床經驗。堅持應以中葯調理為主,同時配合情志、飲食、針灸等療法,下面來看看蕁麻疹艾灸哪裡最好吧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使用艾灸治療蕁麻疹可以採用隔姜灸和艾條懸起灸的方法,選取的艾灸穴位是合谷、曲池、血海、三陰交、足三里、風市、百會和長強這八個穴位,這八個穴位的配方已有著千年的歷史,是比較成熟的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艾炷隔姜灸:每次選2—4個穴位,每穴施灸3—5壯,艾炷如米粒或黃豆大,每日灸1—2次,3次為1個療程。
艾條懸起灸:每次選2—4個穴位,每穴灸10一15分鍾,每日灸1—2次,6次為1個療程。
通過小編的介紹,蕁麻疹艾灸哪裡最好的大家都清楚了吧,對於此病的日常保健患者需注意自身的飲食情況,不可食用一些辛辣,油膩,帶有海鮮類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新鮮的瓜果蔬菜,多飲用一些白開水,避免體內上火,牛羊肉類的食物也盡可能的不要去食用,不可飲酒,另外希望大家平時多學習一些傳染病安全知識,做好預防工作。
『柒』 單桂敏艾灸調理蕁麻疹應該熏哪些穴位艾灸多久
其實蕁麻疹調理起來也比較簡單的,通常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以及慢性的蕁麻疹,還有誘發性蕁麻疹這幾類。
中醫中常說的蕁麻疹就是風疹或者隱疹,主要是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搏,則起風瘙癮疹,也就是體內病邪聚集在皮膚,剛好又遇到了風邪,那麼就引起的風疹,也就是蕁麻疹。歷代各家總結的就是蕁麻疹和先天體質、飲食以及情緒、外感有關,急性的蕁麻疹主要是脾胃虛弱或者說腸胃濕熱,體內濕氣大,剛好遇到風,風的特點就是比較善行而隨意改變,所以蕁麻疹才發病比較突然的,這就是急發性的蕁麻疹,濕邪阻擋了氣機,導致氣血運行速度慢或者氣血瘀滯。
而慢性的蕁麻疹通常是氣血不足引起的,也就是體內陽氣不足,加上氣血比較虛弱,有些人可能會貧血之類的,身體有問題遇到風邪那麼就會形成蕁麻疹了,風邪先入侵我們體表,慢慢的時間長了會讓我們肺氣虛弱,並且引起身體一系列的反應。有些人慢性蕁麻疹反反復復就是因為氣血虛弱,主要還是脾胃不好引起的,脾主肌肉,負責運化水谷精微,脾虛的話那麼就會水濕運化失常,導致蕁麻疹易反復,所以調理蕁麻疹一般是要從祛濕、活血(調理脾胃)、祛風方面入手。
那麼艾灸取穴的話可以取:阿是穴,也就是患處艾灸!中脘、神闕、足三里、三陰交、百蟲窩、曲池穴,另外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建議大家加上大椎穴,平時脾胃或者腸胃不好的話,建議大家配上脾俞穴以及胃俞穴這幾個穴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