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汗皰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如何治療汗皰疹
汗皰疹的臨床表現
通常始於春末夏初,夏季症狀加重,入冬後可自愈,常伴隨手足多汗。好發於手掌、手指側面,少見於手背、足底,多呈對稱分布。典型皮損為表皮深處的小水皰,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出皮面,不伴有炎症反應,散在或群集於手掌、手指側面及指端,偶爾出現在手背、足底。水皰內含澄清漿液,不易破裂,乾涸後形成脫皮,露出紅色新生上皮,薄而嫩,常感疼痛。周圍皮膚正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及燒灼感。
汗皰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個人因素
部分患者可能因過敏體質引發,家族中可能有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史,過敏檢查發現對金屬鎳或鉻過敏。
2、環境因素
在潮濕環境中,黴菌活動性感染可能導致汗皰疹的發生。患者如長期處於潮濕環境,黴菌和細菌滋生,一旦受感染,易誘發此病。
3、身體濕氣重
濕氣被認為是多種疾病的根源,汗皰疹作為濕疹的一種,濕氣不除會導致病情反復發作。
4、精神因素
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抑鬱等情緒問題,是汗皰疹發病的重要因素。現代生活壓力大,常引發不同程度的精神問題,情緒波動大時,患病幾率增加。
5、過敏因素
人體接觸刺激物品,如細菌、食物、化學品等過敏,過敏體質接觸過敏原,對皮膚產生刺激,特別是在夏季,排汗多,過敏反應使抵抗力下降,加重病情。
如何治療汗皰疹
1、口服葯
短期口服潑尼松效果較好,對於精神緊張者可適當選用鎮靜安神劑。
2、外用葯
早期以乾燥止癢為主,可用1%酚爐甘石洗劑外搽;開始脫皮時可用糖皮質激素霜劑或軟膏;局部反復脫皮、乾燥疼痛者,可外用2%~5%水楊酸軟膏、尿囊素軟膏等。
3、中醫療法
內服葯宜健脾利濕,可用健脾除濕湯或除濕丸。外用蒼膚水或干葛水等外洗。
(1)外部塗擦法:選用具有收濕斂皰作用的中葯治療,如明礬、石榴皮適量,加水煎汁泡洗患處,每日兩次,每次五分鍾左右。
(2)食療內調法:可飲用芊綠、薏米馬齒莧茶,每天泡水飲用,此茶有清熱祛濕功效,有助於汗皰疹的改善和預防復發。平時應多吃健脾除濕的食物,如山葯、甘薯、冬瓜、赤小豆等,避免辛辣厚味食物。
❷ 為什麼會起汗皰疹
汗皰疹的成因
汗皰疹是一種皮膚病,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主要病因包括過敏、感染、免疫系統異常等。
詳細解釋如下:
1. 過敏因素:部分人群對特定的食物、葯物或環境中的物質過敏,如金屬鎳等,長期接觸這些物質可能導致皮膚出現過敏反應,表現為汗皰疹。此外,某些日常用品中的化學成分也可能誘發或加重汗皰疹。
2.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或細菌的感染也可能引發汗皰疹。雖然確切的病原體尚未明確,但研究表明皰疹病毒等可能與汗皰疹的發生有關。
3. 免疫系統異常:免疫系統異常時,身體對外部環境的防禦機制會出現問題,對某些正常物質可能產生過度反應,引發皮膚炎症性疾病,其中就包括汗皰疹。精神壓力也可能是誘因之一,長期處於壓力狀態可能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此外遺傳也具有一定的因素。某些人因為遺傳的易感性導致汗腺和皮膚的某種失衡。其他諸如日光照射或者特定的運動也可能是誘因之一。另外還需注意的是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環境中容易滋生細菌導致皮膚受到感染進而引發汗皰疹的發生。此類皮膚病症發生時伴有強烈的瘙癢症狀及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狀也加大了患者的困擾。並且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形成水皰進一步導致肌膚表皮組織的免疫力下降從而形成一定的循環進而惡化皰疹的生長導致慢性復發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與周期減緩患者的日常生活進度等困擾和不便甚至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水平等情況發生。。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對預防此病加以重視並保持身體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自身免疫力的提升防止外界細菌的侵害做好身體保護措施等等也是我們避免皰疹產生的關鍵。在得知自己患病時及時尋求醫生幫助並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以免耽誤病情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痛苦。綜上所述汗皰疹的成因較為復雜需要多方面考慮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避免其發生。
❸ 汗皰疹是什麼原因引起
汗皰疹是什麼原因引起:1、精神因素,如平時情緒緊張、壓力過大,則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2、局部過敏,當工作與生活中接觸鎳、鈷等重金屬,而出現過敏現象引起。3、皮膚癬菌感染,當身體其他皮膚出現癬菌感染,則可能導致汗皰疹的發生。
汗皰疹,又稱出汗不良性濕疹,為一種手掌、足跖部的水皰性疾病。初期為疼痛性、瘙癢性小水泡,後引起脫屑。嚴重時可出現整個手指、腳趾脫皮的現象。那麼,汗皰疹是什麼原因引起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汗皰疹是什麼原因引起
1、精神因素
汗皰疹是精神因素引起。如平時情緒緊張、壓力過大,則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進而出現汗皰疹的情況。同時,當長期暴露於存在鎳、鉻金屬的環境中,以及氣候濕熱或季節變化等,均可導致汗皰疹的出現。
2、局部過敏
汗皰疹是局部過敏引起。當工作與生活中接觸鎳、鈷等重金屬,而出現過敏現象引起。則可能與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有關。同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以及長期吸煙、紫外線照射等,均可增加患汗皰疹的風險。
3、皮膚癬菌感染
汗皰疹是皮膚癬菌感染引起。當身體其他皮膚出現癬菌感染,則可能導致汗皰疹的發生。同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也有可能引起汗皰疹的出現。此外,對於伴有特應性皮炎的患者,也可能出現汗皰疹。
知識拓展:如何預防汗皰疹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如果是對鎳或鈷過敏的患者,應避免食用含鎳或鈷高的食物,如巧克力、西藍花、堅果、捲心菜等。同時,因為汗皰疹是一種皮膚濕疹樣反應,可能是金屬過敏及精神緊張、睡眠不足引起。因此,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
2、保持手足清潔乾燥
平時可選用溫水、溫和無刺激性的肥皂來清潔手腳,忌用熱水燙洗患處,以及避免抓撓,防止感染。如果瘙癢嚴重時,可將浸濕、冰涼的敷布放在患處冷敷,有利於緩解瘙癢的情況。同時,對於長期處在潮濕或摩擦性工作時的人群,應佩戴手套。
❹ 一到夏季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還總癢,該怎麼辦
一到夏季就冒頭的「小水泡」到底是什麼?
其實這是一種復發性皮膚病,名為「汗皰疹」,好發於手掌以及手指側緣,多伴有手足多汗,目前汗皰疹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好在這種疾病無傳染性。
目前認為汗皰疹的形成可能和局部刺激、過敏體質、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
汗皰疹如何預防?
由於汗皰疹無法徹底治癒,因此日常生活中應做好保護措施,如減少接觸化學性刺激物品,如洗衣液、洗衣粉等,日常盡量保持手部的乾爽。
除此之外,保持心情舒暢,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注意調節情緒,學會疏解壓力;適當增加運動量,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飲食盡量清淡,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減少辛辣刺激、易過敏食物以及油膩食物的攝入;早睡早起,避免長期熬夜,經常熬夜容易內分泌紊亂,可能誘發汗皰疹;避免接觸可能導致過敏的物品,如果不知道的話,可以查一查過敏原。
注意事項:汗皰疹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的瘙癢,但要避免搔抓,搔抓刺激會加速皮疹擴散,而且可導致皰疹破裂,容易誘發感染。除了要避免搔抓外,也要避免熱水燙洗。
汗皰疹的治療方法:
汗皰疹發病早期,可外塗爐甘石洗劑止癢防擴散,用葯後可能會引起短暫輕微疼痛,如果皮膚表面已經破潰,導致疼痛加劇,應謹慎使用。
若手部皮膚出現了蛻皮,可以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一般短期使用,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皮膚萎縮。
對於已經發生化膿感染的患者,可以根據病情外用或口服抗生素。
當然以上用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建議擅自用葯。
結語:汗皰疹容易與濕疹、手足癬搞混,如果你很難分清,最好的辦法是尋求醫生的幫助。
❺ 腳上起水泡很癢怎麼辦(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長汗皰疹)
不知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手指上或者手指縫、腳趾縫、腳底板里總長些透明的「小水泡」,而且在天熱的時候長得還非常頻繁。有的時候賊癢,還越撓越癢,用指甲擠一下會有些透明的液體流出來。您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呢?其實大家有所不知,這是一種皮膚病,學名叫「汗皰疹」,今天我詳細地來和大家說說這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是汗皰疹?
這個所謂的汗皰疹我們又稱為出汗不良或出汗不良性濕疹。過去認為,汗皰疹系汗管閉塞引起汗液瀦留和汗腺導管破裂所導致。後來在不斷地深入研究又發現,汗皰疹其實並沒有明顯 的小汗腺受累和汗液瀦留現象。故而目前最大的觀點是認為本病是一種「皮膚濕疹樣反應」。在生長部位上,汗皰疹是對稱發生在掌跖、指趾屈側皮膚的復發性水泡性皮膚病,常伴手足多汗。常接觸冷水者易發,對稱分布。多數人自覺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或燒灼感。好發於春末夏初,注意,在春、秋季易復發,你說是大事吧,倒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你說不管它吧,你又不舒服,所以還真得學點辦法對付它。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長汗皰疹?
這其實就涉及到它的病因了,病因一即遺傳因素,汗皰疹病例大多散發,少數呈家族聚集發病。早在1956年Grauer和Iorincz報道一對同卵雙胞胎同時罹患汗皰疹;到1969年Curth報道1例汗皰疹家系,遺傳方式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後續相關的學者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我們考慮「遺傳因素」可能在汗皰疹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病因二即病灶癬菌感染。yld等曾分析了398例汗皰疹患者,結果發現,真菌感染與汗皰疹的發病有關,說明真菌感染可能是汗皰疹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Pitche等的研究亦表明真菌感染與汗皰疹密切相關,致病菌主要是紅色毛癬菌。其它病因方面,與部分人的過敏體質、日光照射誘發、多汗症、心理因素等都有關聯。
該怎麼對付汗皰疹?
●汗皰疹的發病率近年也是逐年上升,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且易復發, 所以有效的治療和防止復發是治療汗皰疹的關鍵。像這類皮膚病,外用葯物治療不僅使葯物直接作用於皮損處,增加葯物的透皮吸收,使葯物直達患處,以利於角質軟化,鱗屑脫落,潤膚止癢,還可減少服葯的副作用。所以外用糖皮質激素也是治療汗皰疹常用的一線葯物,通常選擇軟膏劑型較為合適,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但要注意的是,長期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葯膏會引起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不良反應。其它治療如光化學療法、皮內注射肉毒桿菌毒素A、放射治療等,對於一些嚴重病例還可考慮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此外,像祖國的傳統中醫調理、火針點刺也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在生活方式上,也要注意雖然發作時很癢,但不建議去抓撓,盡量避開一些自己已經明確的過敏原等。由於該病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所以不要自己亂用些葯膏,一定要在專業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正規治療,並定期復查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