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皰疹如何治療好
皰疹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兩種:
一、中葯治療
中成葯:
- 急性期:皮疹顏色紅,簇集性水皰,可口服龍膽瀉肝軟膠囊。
- 後期:疼痛劇烈,顏色暗紅,結痂,可口服血府逐瘀軟膠囊。
中葯濕敷:
- 使用馬齒莧、黃柏、金銀花、連翹煎水冷濕敷,每天2次,每次20分鍾。
針灸、拔罐、刺絡放血:
- 疼痛劇烈時可選擇這些中醫理療方案。
二、西醫治療
抗病毒治療:
- 口服鹽酸伐昔洛韋顆粒,外用阿昔洛韋軟膏。
提高免疫力:
- 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幾率,以及促進疾病的好轉。
綜上所述,皰疹的治療應根據病情選擇中葯或西葯的方式,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免疫力也是預防皰疹復發的重要因素。
Ⅱ 腹部帶狀皰疹早期症狀拔罐放血輸液後還會惡化嗎
這個是可議放血療法的 注意一下放血的部位吧,可議適當的使用一些 的抗病毒的葯物也都是可議的
Ⅲ 刺血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療效顯著
近日,一中年男性出現右胸肋部帶狀皰疹一月,在西醫院住院掛水治療,皰疹處已經癒合結痂,但疼痛仍在,夜間疼痛難忍,徹夜不眠,急來找我就診。經檢查發現:肺上前正中線右側腹、肋下及右正中線右側背部下可見大小不等的成簇水皰結痂疤痕,右側胸椎5~9棘突旁有明顯神經根壓痛。確診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用梅花針對皰疹結痂處扣刺出血,拔罐10分鍾,使瘀血流出。當天患者疼痛減輕,夜間睡眠好,治療4天後疼痛完全消失。南通市中醫院針灸科曹雲
帶狀皰疹患者在皰疹消退後常遺留較長時間的神經痛,並且年齡越大,疼痛愈甚。中醫認為,帶狀皰疹以劇烈刺痛為主要特徵,在治療上以清熱利濕、通經活絡為主。
中醫多採用刺絡放血療法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症,能夠改善血液循環障礙,起到促使組織細胞的修復再生及功能恢復的作用。同時該療法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且有很好的鎮痛作用。經過幾個療程的治療後,帶狀皰疹遺留的疼痛會很快消失。
圖為帶狀皰疹
圖為 梅花針扣刺後拔罐
圖為拔出的瘀血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後長期存在於脊神經後根神經節細胞中,當有以下誘因時,易發本病:
(1)體衰、春秋換季等,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時可發病。
(2)過度疲勞。
(3)急慢性傳染病:如傷風感冒、傳染性肝炎、結核病、麻疹、瘧疾等。
(4)創傷:如外傷、骨折、手術等。
(5)神經疾病:如腦血管意外、腦炎等。
(6)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病、肺心病、慢性腎炎、尿毒症、貧血等。
帶狀皰疹約有1―2周的潛伏期。是皰疹病毒侵犯皮膚及神經節引起的水皰性、疼痛性疾病,少數病人神經痛延續時間較長,特別是年老體弱者,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疼痛一般2―4周內隨皮疹消退而逐漸減輕,但某些患者在皮疹完全消退仍感疼痛,稱為後遺神經痛。後遺神經痛有時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中醫的放血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療效顯著。當水泡出現後,皮損結痂、疼痛緩解越早,患者所受的痛苦就越少。曾有一患者,腰部出現幾個皰疹,即來就醫,應用放血療法進行一次治療,就痊癒了,沒有再繼續出疹,也沒有出現後遺神經痛。
帶狀皰疹的放血療法在於,祛淤瀉熱,驅邪外出,決血調氣,暢通經絡,濕熱邪毒隨瘀血外出,「通則不痛」,故疼止病癒。當患者出現病症時,若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以正確的方法治療,可減輕病痛及並發症的發生,從而獲得最佳療效。
帶狀皰疹患者應適當休息,避免摩擦患處,並保持患處清潔、乾燥。飲食宜食用一些清淡食物,多補充維生素,切忌食用辛辣刺激之品,並服用板藍根沖劑、抗病毒口服液等。如果皰疹合並感染,應及時應用抗生素治療。
Ⅳ 帶狀皰疹拔罐放血療法的方法
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而導致的常見皮膚病。臨床中帶狀皰疹在治療當中有很多的方法,而中醫中葯及針灸等方法,在其中參與的成分,目前來越來越多。在帶狀皰疹後期,神經痛遺留正常的治療上,中醫中葯及像拔罐、放血等有比較不錯的治療方法,採取阿是穴部位進行拔罐、刺絡、放血同時結合進行治療。但在患者急性期水皰剛開始發作時,這時如果應用拔罐放血,要非常謹慎,因為如果一旦操作不佳,很有可能會導致皮膚感染情況的發生。
Ⅳ 帶狀皰疹拔罐放血療法 帶狀皰疹拔罐效果好嗎
1帶狀皰疹拔罐效果好嗎
帶狀皰疹多因肝鬱氣滯,情志失常,或感染濕熱火毒,蘊積肌膚所致,症狀初發時多為肝膽濕熱,氣滯血瘀,後期多為經絡阻滯,餘毒不清,而拔罐可以吸出體內寒濕之氣,活血化瘀,宣洩濕熱火毒,達到「通則不痛」的功效,因而對帶狀皰疹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的。
2
帶狀皰疹辨證分型
肝經郁熱:皰疹顏色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伴有口苦咽干,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數。
脾經濕熱:皰疹色淡紅,皰壁鬆弛,起派茄譽黃白水皰或滲水糜爛,伴口渴不欲飲,食慾缺乏,胸脘痞悶,大便時溏,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3
帶狀皰疹拔罐放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夾脊穴;配穴:肝經郁熱者配行間,肝俞;脾經濕熱者配脾俞,內庭。
治療功效:局部取穴可疏調局部經絡氣血,梅花針叩刺後加拔火罐可以引火毒外出,納襪取相應的夾脊穴,可瀉火解毒,通絡止痛。
4
帶狀皰疹拔罐放血療法
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1.阿是穴用梅花針叩刺拔罐法,先將患處皮膚和梅花針消毒,用梅花針叩擊患處,手法由輕到重,以表皮微出血為度,隨即在叩刺部位拔罐,吸拔出部分水樣分泌物和少量血液,每次留罐五分鍾,起罐後再將患處消毒。
2.夾脊穴用走塵段罐法,先在脊柱兩側塗上按摩膏或潤滑油,取較小的罐具,沿夾脊穴上下來回走罐6-8次,以患者能耐受為度。
3.行間,內庭,肝俞,脾俞穴採用刺絡拔罐法:先用酒精消毒手,再把穴位用碘酊和酒精消毒,三棱針點刺穴位後,快速吸拔火罐於穴位上,觀察出血量,如果出血量滿罐口即可起罐,一般留罐10分鍾。起罐後穴位要用消毒紗布或酒精棉球擦乾凈。
Ⅵ 帶狀皰疹點刺放血拔罐注意事項
帶狀皰疹點刺放血、拔罐的主要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注意嚴格消毒:帶狀皰疹局部點刺放血,要求嚴格按消毒規程進行操作,因為帶狀皰疹是免疫力低下時才會誘發,此時假如不小心發生感染,治療會非常棘手,點刺放血實際上造成了局部皮損,尤其是本來局部有水皰,在拔罐時水皰破裂,所以不僅皮膚要消毒嚴格,而且罐也要消毒,避免罐上的細菌在拔血罐的過程中滲透入血,有可能會發生菌血症;
2、其他:點刺過程中要注意可以用梅花針扣刺,也可以用三棱針局部點刺,點刺的部位通常是局部疼痛位置,疼痛位置不單純是皰疹的位置,有可能局部沒有皰疹,也就是沒有皮損,也可以進行點刺放血,點刺放血部位不是以皰疹處為目標,而是以疼痛部位為目標,治療目的主要是通過點刺放血使局部的熱毒疏散,局部的瘀血能夠拔出,有利於帶狀皰疹的修復,也有利於帶狀皰疹引起的後遺神經痛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