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腿上的疙瘩是濕疹還是丘疹型蕁麻疹。過年時在海南起的,巨癢,前兩張圖為剛起時圖片,後圖為現圖片
這應該是過敏性濕疹,我家丫頭也是出的這個,癢的時候就哭,後來看過說是過敏性濕疹,拿了摸的葯,還吃的抗過敏的葯後來就好了。
② 濕疹的症狀濕疹症狀圖片
你好,濕疹的症狀有抄: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邊緣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疤,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處理適當則炎症減輕,皮損可在2-3周後消退,但常反復發作並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圖片如下:
③ 怎樣辨別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我們經常會把它和癬、痱子、蕁麻疹等搞混淆,那麼怎樣辨別濕疹呢?想要辨別濕疹,我們要先了解濕疹有幾種類型和圖片,今天就來給大獎詳細講解濕疹的類型。
濕疹按疾病程度劃分類型圖片
1、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是指早期濕疹發作,它的症狀為皮膚自覺瘙癢。皮膚起紅色疹子,然後會有滲出液,糜爛,結痂等症狀。症狀發生3周左右自行消失。但如果護理得不好,那麼將會轉為亞急性濕疹。
2、亞急性濕疹
亞急性濕疹是由急性濕疹無法治癒而轉變來的,症狀與急性濕疹沒有太大區別,主要症狀是滲出,皮膚暗紅,結痂。
3、慢性濕疹
慢性濕疹是由急性與亞急性濕疹轉變而來,此時的濕疹皮膚可能已經乾燥的像皮革一樣,無法恢復到正常的皮膚狀態,皮膚增厚,瘙癢劇烈,糜爛嚴重。
濕疹按部位劃分的類型圖片
手部濕疹:在濕疹患者中約佔33%,因雙手接觸外界物質(肥皂、洗衣粉、洗滌劑),故發病率高。起病緩慢,皮損發生於手指、掌心,對稱分布,皮膚浸潤肥厚,表面乾燥,粗糙、脫屑,冬季常出現裂。常因繼發因素影響使病情加重,頑固難治。
腿部腳部濕疹:好發脛前及踝部,常由於下肢靜脈曲張或外傷引起。結痴、增厚、苔蘚化,也可呈糜爛、流水,易繼發感染或形成潰瘍,頑固難治。
乳房濕疹:主要見於哺乳期婦女。皮損局限於乳頭乳暈、境界清楚,對稱分布,表現為糜爛、滲液、皸裂、自覺瘙癢或疼痛。
眼瞼濕疹:起初眼瞼皮膚紅腫,局部見大量血疹、水泡、糜爛、結痂。當繼發感染時則形成膿泡。脫痂而痊癒。范圍亦可擴大至面部、額部等。
肛門濕疹:肛門周圍濕疹急性期紅腫、糜爛,慢性期呈浸潤、肥厚,甚至發生皸裂。奇癢且痛,特別是在便後更加明顯。由於經常搔抓,皮膚可變厚或變薄,萎縮發亮。
耳部濕疹:較常見。皮損好發於耳郭上部,耳後褶皺,外耳道處。表現為紅斑、滲液、結痂,自覺劇烈瘙癢,常由中耳炎或挖耳引起。
陰囊濕疹:較常見。局限於陰囊,自覺劇烈瘙癢,因經常搔抓,陰囊紅腫,有輕度糜爛、滲液。慢性者表現為浸潤肥厚,有薄屑、病程長,常多年不愈。
看完以上濕疹的詳細內容介紹,你能辨別濕疹了嗎?
④ 濕疹是怎麼引起的,濕疹的圖片
濕疹病因復復雜,內因如制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內分泌失調、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外因如生活環境、氣候變化、食物等均可影響濕疹的發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乾燥、炎熱、熱水燙洗以及各種動物皮毛、植物、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
濕疹的圖片:
濕疹的治療,應該先從個人衛生開始做起。首先保持病患部位衛生,然後,再採取醫學的方式進行治療濕疹。
(4)腿上長濕疹圖片擴展閱讀:
濕疹的預防:
1、避免自身可能的誘發因素。
2、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過度搔抓、清洗及接觸可能敏感的物質如皮毛制劑等。少接觸化學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滌精等。
3、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濃茶、咖啡、酒類。
4、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用葯,切忌亂用葯。
⑤ 請問這是濕疹嗎
按病程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
(1)急性濕疹:發病急,常呈對稱分布,以頭面、四肢和外陰部好發。在病程發展中,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結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現,但常有2-3種皮疹同時並存或在某一階段以某型皮疹為主。常因劇烈瘙癢而經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炎症、症狀減輕後,皮疹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但搔抓後仍出現糜爛。
(3)慢性濕疹:多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演變而成,亦可開始即呈現慢性炎症。患處皮膚浸潤增厚,變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持久不愈時,皮損紋變粗大,表現乾燥而易發生皸裂。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外陰、肛門等處。
慢性濕疹患者要注意「脾虛夾濕」偏濕者皮膚的水泡較多,搔後泡破滲出黏體,患者會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症狀,中醫以除濕止癢湯治療。
慢性濕疹患者要注意「脾虛夾濕」的問題,病情日久,患者皮膚會呈現暗淡不紅、滲液少、有淡黃色的脫屑或結痂的斑片,臉色也較蒼白,胃口不好、腹脹、排便稀軟,中醫多採用除濕胃苓湯治療。
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濕疹患者屬於「血燥」型,皮膚會變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膚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澱。中醫建議,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槤、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配合外用濕立康,治癒以後不反復,發病時間長的慢性患者可以配合口服濕毒清膠囊。
按病程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
(1)急性濕疹:發病急,常呈對稱分布,以頭面、四肢和外陰部好發。在病程發展中,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結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現,但常有2-3種皮疹同時並存或在某一階段以某型皮疹為主。常因劇烈瘙癢而經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炎症、症狀減輕後,皮疹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但搔抓後仍出現糜爛。
(3)慢性濕疹:多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演變而成,亦可開始即呈現慢性炎症。患處皮膚浸潤增厚,變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持久不愈時,皮損紋變粗大,表現乾燥而易發生皸裂。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外陰、肛門等處。
慢性濕疹患者要注意「脾虛夾濕」偏濕者皮膚的水泡較多,搔後泡破滲出黏體,患者會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症狀,中醫以除濕止癢湯治療。
慢性濕疹患者要注意「脾虛夾濕」的問題,病情日久,患者皮膚會呈現暗淡不紅、滲液少、有淡黃色的脫屑或結痂的斑片,臉色也較蒼白,胃口不好、腹脹、排便稀軟,中醫多採用除濕胃苓湯治療。
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濕疹患者屬於「血燥」型,皮膚會變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膚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澱。中醫建議,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槤、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配合外用濕立康,治癒以後不反復,發病時間長的慢性患者可以配合口服濕毒清膠囊。
⑥ 新生兒紅疹和濕疹的區別圖片及症狀
「一到晚上,就在床上蹭來蹭去,渾身都是紅色風團,看著怪嚇人的。」在浙大兒院皮膚科,男孩冬冬的媽媽告訴接診醫生任韻清。
冬冬今年3歲,幾天前不知道什麼原因,一到晚上身上就會出現大小不一的紅色紅斑、風團,還一個勁的喊癢。過一會兒,紅斑和風團會自己消失,這種情況會反復出現。任韻清看了媽媽拍下的照片結合病情敘述,專科查體後診斷其為
急性蕁麻疹
。
無獨有偶,一個月前家住杭州的李女士發現2歲寶寶的身上也有大面積的紅色疹子。當時正值盛夏,李女士以為是痱子,就給寶寶擦了一些痱子粉。紅色疹子非但沒有好,還越來越多,小腿上的疹子逐漸結痂連成了片,甚至出現開裂流膿水的現象。這才帶著孩子來到醫院,專科查體後診斷其為濕疹。
同樣是皮膚過敏、泛紅、瘙癢,這些看起來大同小異的紅點點,怎樣區分是蕁麻疹還是濕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孩子來說,蕁麻疹和濕疹是比較常見的兩種過敏性皮膚病,症狀非常相似,常常被家長們混淆。今天,我們請浙大兒院皮膚科副主任任韻清來和爸爸媽媽們聊一聊蕁麻疹和濕疹。
蕁麻疹
說起蕁麻疹,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但說到風疙瘩、風疹塊,大家就很熟悉了。蕁麻疹病因復雜,病程長,容易反復。蕁麻疹的定義為「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臨床上以突發風團為特徵。慢性蕁麻疹是指風團每周至少發作2次,持續 ≥ 6周者。
特點: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或蒼白色、皮膚色,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可相互融合成片,風團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消退後不留痕跡。病情嚴重的急性蕁麻疹還可伴有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狀。
濕疹
濕疹是皮膚科最常碰到的疾病之一,它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炎症性皮膚病,明顯瘙癢,容易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特點:急性期表現為紅斑、水腫、丘皰疹、水皰、糜爛及滲出等;亞急性期表現為紅腫和滲出減輕,糜爛面結痂、脫屑;慢性期表現為皮膚粗糙肥厚。皮疹大多對稱分布,瘙癢劇烈,容易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如何區別
蕁麻疹和濕疹還是有許多差別的,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進行辨別:
病因:蕁麻疹誘因較多,部分患者有明確的發病因素,比如食物、葯物以及感染等;濕疹通常沒有明確的發病因素,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持續時間:蕁麻疹的皮疹大多數可在24小時內自行消退,不留痕跡;濕疹的皮疹通常持續時間比較長,短時間內難以自行消退。
皮疹類型:蕁麻疹的皮膚損害是風團,呈鮮紅或蒼白色、皮膚色;濕疹的皮膚損害有紅斑、丘疹、丘皰疹、糜爛、滲出等。
皮疹分布:蕁麻疹皮疹分布無明顯規律性;濕疹皮疹大多對稱分布。
自覺症狀:蕁麻疹通常在起皮疹時瘙癢,皮疹消退後癢感減輕或消失;濕疹通常瘙癢明顯,持續時間久。
並發症:蕁麻疹嚴重時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呼吸困難及喉頭水腫等全身症狀;濕疹如嚴重可繼發局部細菌、病毒感染。
治療:蕁麻疹外用葯相對簡單,以口服抗組胺葯物為主;濕疹則需要根據不同時期來選擇不同劑型的外用葯,需遵醫囑。
任韻清副主任提醒:如果小朋友出現皮膚過敏,泛紅、瘙癢等情況,要盡快到醫院診治。特別是急性蕁麻疹泛發全身,如有胸悶、腹痛、發熱等全身症狀應立刻就近就醫;慢性蕁麻疹,往往病因很難尋找,需要遵醫囑口服抗組胺葯物至少1個月以上。濕疹則應在加強保濕潤膚護理基礎上,遵囑正規用葯,減少復發。
⑦ 寶寶胳膊肘和小腿上長了一個個的結痂,是濕疹嗎
寶媽要上圖來看,可能是起濕疹了,濕疹遇熱會紅,摸起來粗糙,有時皮膚會出現脫皮現象,還會癢,寶媽護理多注意
1、寶寶一般在出生10天,一周以後,我們就會看到有一些小寶寶的臉上會出現紅斑,米粒大小的小丘疹,有的是水泡,丘泡疹,有的甚至會糜爛,結痂,滲出。
2、濕疹一般多發於1-3個月的嬰兒。
3、還有一種濕疹叫特應性皮炎的,這種是和體質有關,它是一種過敏性特點,這種情況他可能在四五歲之後都可能會經常出現這種濕疹樣的表現,它就是一種慢性的,復發性的,癢的皮膚問題。
嬰兒濕疹日常基本護理
1、盡量避免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
2、對於吃母乳的寶寶,媽媽應注意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及刺激性食品。
3、保持寶寶雙手的清潔,常幫寶寶剪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
4、避免用鹼性強的肥皂、熱水洗患處皮膚,清潔後給寶寶抹上護膚霜。
5、給寶寶穿上棉質的寬大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濕疹。
⑧ 濕疹和熱疹和痱子的區別圖片及護理方法
這段時間,浙大兒院皮膚科的醫生忙得團團轉,不少皮疹患兒都紛紛來就診,
「寶寶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看了好久才發現寶寶手臂、大小腿、PP上都是紅點點......」這樣的場景,很多媽媽並不陌生。
夏季是各種皮疹的高峰季,加上炎熱的高溫,寶寶們待在室內,空調長期開著,要是再加上作息不規律,一些蕁麻疹這些常見的皮疹可要主動惹上寶寶們了。
「野火燒不盡,高溫天又生。」來勢洶洶的皮疹讓寶寶受罪,媽媽們也焦慮不堪。
別著急,小南今天就把幾種常見的皮疹叨嘮叨嘮,看完這一篇,下次再遇上也能不怕不怕不拍啦~~~
所謂「十寶九疹」,可以說,皮疹是不少寶寶們必須經歷的坎!
提到皮疹,媽媽們最先腦補的肯定是濕疹、痱子、麻疹等等,小南就根據兒科常見的幾種皮疹的臨床表現來說一說吧。
皮疹到底是啥?
皮疹被定義為廣泛的皮膚病發作,有多種表現形式,乾燥、潮濕、破裂或起泡,可以是佔領身體的局部,或者覆蓋身體大面積。有時會癢,有時不會癢。其種類和發病原因較多,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診斷。
非傳染性的皮疹
1.濕疹: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病,嬰兒濕疹本質上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通常在嬰幼兒發展。症狀取決於濕疹的類型和個體的年齡,但通常包括:
皮膚乾燥的鱗狀斑塊
強烈發癢的皮疹
破裂和皮膚粗糙
皮膚完整的可塗抹保濕霜,皮膚有破潰、滲液的,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激素葯膏治療。對於反復發作的濕疹,爸寶媽媽們要及時排查過敏原,盡量避免。
2. 痱子
痱子即熱疹,由於天氣炎熱導致汗液不容易蒸發排除引起的皮膚炎症。多出現在寶寶出汗多的頸部褶皺處、胸背、腋下、臀部等部位,還有頭部、前額等。
只要注意衛生、清洗干凈,然後局部塗點爐甘石水,天氣涼快後就消了。注意,少用痱子粉哦。
3. 蕁麻疹
即風團樣皮疹,蕁麻疹可以為感染所致;但更常見的是由於過敏導致的,如皮膚接觸性過敏、食物過敏、蚊蟲叮咬後過敏反應等。蕁麻疹表現為隆起的紅斑,其上中央區常發白。紅斑形態各異,大小不一。一旦發作,膽兒小的媽媽看著就覺得嚇人。不過比起害怕,蕁麻疹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癢,尤其在夜間。對於成人來說,這也是相當痛苦的,更別說寶寶了。一般1天左右就可消退,如果持續超過6周就被認為是慢性蕁麻疹了,治療時間也較長。
可外用爐甘石洗劑對症止癢;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過敏葯物,如西替利嗪等。
4、葯物疹
顧名思義,因為使用葯物引起。葯物疹形態多樣,臨床表現復雜,常見的有固定型葯疹、蕁麻疹型葯疹、麻疹型或猩紅熱型葯疹、濕疹型葯疹、紫癜型葯疹、多形紅斑型葯疹等等。
傳染性疾病的皮疹(此表格建議媽媽收藏)
一般都會伴有發熱等感染症狀,都需要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其中,麻疹、風疹、水痘、手足口都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
最後,小南要強調的是除了個別皮疹可以接種疫苗預防外,爸爸媽媽們特別要注意的是疾病流行季節和地區,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其他的只能靠「勤通風、勤洗手、常消毒、吃熟食、控傳染」來家庭預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