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濕疹用什麼葯和葯膏
擴展閱讀
背上濕疹是什麼原因 2025-05-12 05:18:14
產檢皰疹 2025-05-12 05:17:39
治療雀斑貴 2025-05-12 05:13:11

濕疹用什麼葯和葯膏

發布時間: 2025-05-11 11:45:08

⑴ 臉上有濕疹要擦什麼葯

1. 臉上長了濕疹,可以口服抗過敏葯物如撲爾敏,外用激素葯膏如尤卓爾。但需注意,激素不宜長期使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摩擦,不抓、不擦、不燙洗,不飲酒、不喝濃茶、咖啡,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2. 臉上出現濕疹,建議使用康膚霜,並注意飲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皮膚清潔。
3. 臉部濕疹可以通過中葯內調,轉變過敏體質,從而改善過敏症狀。
4. 面對嬰兒濕疹,可以嘗試金銀花水洗或紫草油塗抹。注意不要過熱,做好保濕,嚴重時可短期使用激素葯,但要逐漸減少,並用中葯鞏固。推薦葯物包括尤卓爾、老鸛草軟膏、爐甘石洗劑、百多邦、愛寧達、雅漾三重修復特潤霜等。
5. 濕疹患者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適當補充鈣質,並保持面部皮膚清潔乾爽。
6. 寶寶臉上出現紅點且瘙癢,可能是濕疹。應保持寶寶皮膚乾爽清潔,母親飲食要清淡少油,少吃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易過敏的食物。
7. 寶寶臉上長濕疹,應避免抓撓,注意不要給寶寶穿得過熱。

⑵ 臉上長濕疹用什麼葯膏

如果症狀比較輕,僅是輕度的紅斑、丘疹、脫屑,可以外用硼酸氧化鋅乳膏,其有抗炎、收斂、止癢的作用。也可以選擇非甾體類葯物,比如氟芬那酸丁酯軟膏、乙氧苯柳胺軟膏等。對於炎症相對比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他克莫司軟膏或者吡美莫司乳膏。這兩種葯膏都有很好的抗炎作用,與激素作用類似,但卻沒有激素的副作用。臉上長濕疹一定不要使用激素類的葯膏,因為激素長期使用有很多副作用,可以引起激素依賴性皮炎等。部分濕疹患者如果合並細菌感染,可以外塗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炎治療。

⑶ 得了濕疹用什麼葯膏有效

對於面積較小且病情輕微的濕疹,可以塗抹糖皮質激素類軟膏,如皮炎平軟膏或復方地塞米松霜等。然而,這類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並且不宜塗抹過厚。

針對脂溢型濕疹患兒,只需在其患處經常塗抹一些植物油,如茶油,即可使痂皮逐漸軟化並脫落。

對於皮膚有糜爛的患兒,首先需要使用潔菌靈洗液清洗掉滲出液,然後在患處塗抹氯鋅油,每天2~3次;或者先用3%的硼酸溶液濕敷,然後再塗抹氧化鋅油劑,每天2~3次。待滲液減少後,可改為塗抹硼鋅糊,每天2~3次,直至痊癒。

如果濕疹並發感染,還需外用一些抗生素葯物,如新黴素軟膏或百多邦等。

濕疹的治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葯物,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⑷ 濕疹應該用什麼葯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根據其發作的時期不同,可以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不同的類型,其治療方法也會有所區別。急性濕疹發作時,皮膚上可能會出現水泡或是滲出液體,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激素類葯物進行治療,如潑尼松、曲安西龍片和甲潑尼龍片等,這些葯物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反應。與此同時,還需要配合使用抗組胺葯物和收斂葯物外用,以緩解瘙癢和促進傷口癒合。

對於慢性濕疹和亞急性濕疹,由於症狀較輕,一般不需要口服激素類葯物。這時,可以採用外用激素葯膏進行治療,這類葯物能夠幫助減輕炎症,加速皮膚的恢復過程。外用激素葯膏的選擇需根據醫生的建議,避免使用不當導致皮膚問題加重。

在治療濕疹的過程中,除了葯物治療外,還需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和乾燥,避免刺激性物質接觸皮膚,如香皂、洗滌劑等。同時,穿著柔軟、透氣的衣物,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有助於減輕濕疹症狀。在治療期間,還需遵循醫生的指導,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濕疹的治療需要耐心和細心,不同類型的濕疹,治療策略也有所不同。患者應該根據自身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切勿自行用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⑸ 出現濕疹能用什麼葯膏

濕疹屬於過敏性的疾病,一般跟接觸刺激或者飲食、葯物等有關系,在治療上需要根據皮損的狀態決定使用何種外用葯物。當濕疹有滲出時,不能使用葯膏,可以外用3%的硼酸溶液或者復方黃柏液外擦。當濕疹乾燥或者僅僅有紅斑、斑塊時,可以使用激素類葯膏塗抹,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或者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這類葯膏需要嚴格按照醫生的醫囑塗抹。也可以使用非激素類的,比如氟芬那酸丁酯軟膏或者乙氧苯柳胺軟膏,還有丹皮酚軟膏、除濕止癢軟膏等中成葯類的葯膏,也可以使用免疫調節劑類的葯膏,比如他克莫司軟膏或者吡美莫司軟膏。

⑹ 用什麼葯膏治療濕疹最好

西醫對濕疹通常採用對症治療,常用內服抗組胺葯物,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啶等,這些葯物既能單用也能聯用,並且還可以與鎮靜葯或維生素C等配合使用。

外用葯的選擇依據皮損表現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紅腫明顯、滲出多時,可選用溶液冷濕敷;紅斑、丘疹時則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或油劑;水皰、糜爛則需用油劑;鱗屑、結痂時應使用軟膏;苔蘚樣變時多選用泥膏、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或硬膏等。

近年來,一些醫院採用內服「濕毒清濃縮顆粒」配合外用膚康凈洗劑治療濕疹,取得滿意效果。對於局限性慢性濕疹,採用皮炎靈封閉液皮下淺層注射封閉治療,7-10天一次,一般三次即可痊癒。

治療濕疹時應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酒類、海鮮貝類等易致敏食物,飲食宜清淡。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避免手抓、使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寬松、輕軟,避免穿著毛製品或尼龍織品。

對於急性濕疹,早期可選用石珍散、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撲或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外塗。紅腫、糜爛、滲液多者,可選用黃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葉、側柏葉、苦參、九里明、三椏苦、黑面神、火炭母等中草葯煎水冷濕敷。濕敷間歇期或滲液減少時,可外塗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或使用爐甘石洗劑。

亞急性濕疹常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時也可濕敷。慢性濕疹則可選用5%~10%硫黃軟膏、5%~10%黑豆餾油軟膏或青黛膏外搽。

傳統醫學在治療濕疹方面也有獨特療效,例如一種葯酒療法,其處方包括豆薯子和75%酒精,使用時需將葯炒黃、研碎後浸泡48小時,濕敷患處,每日兩次,每次20分鍾。另一種非葯物療法是將馬鈴薯洗凈去皮後磨成泥狀貼敷患處,每日更換三次,七天內治癒率可達100%,尤其對滲透性濕疹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