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黛茶的副作用有哪些
在阿根廷,人們普遍認為耶巴馬黛茶不僅對孕婦和嬰兒有益,也適合老人長期飲用。據觀察,孕婦在孕期飲用耶巴馬黛茶,可以促進胎兒健康成長,減少出生後可能出現的水痘和麻疹等症狀,同時還有助於減少妊娠紋的產生。對於產婦來說,耶巴馬黛茶能夠促進乳汁分泌,同時對營養補充、塑身和改善腰腹部鬆弛有顯著效果。
對於老人而言,耶巴馬黛茶長期飲用可以調節神經系統,凈化體內環境,提升血液質量,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有顯著幫助。在阿根廷,由於人們普遍飲用耶巴馬黛茶,因此幾乎沒有人患有這些慢性疾病,其血液質量也被認為是全球最優良的。
耶巴馬黛茶之所以能帶來如此多的好處,主要歸功於其獨特的成分。它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氨基酸和礦物質,這些成分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保健效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耶巴馬黛茶有許多益處,但它並不是萬能葯,過量飲用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心慌、失眠等。
因此,建議在飲用耶巴馬黛茶時,要注意適量,並且在出現不適症狀時及時咨詢醫生。對於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來說,更應該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飲用,以確保母嬰健康。
⑵ 接種水痘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項
接種水痘疫苗後注意事項主要包括接種後觀察、接種部位清潔、飲食禁忌、接種後副作用等,具體如下:
一、接種後觀察:每次接種完畢後都要在接種的單位停留半小時,仔細觀察有無心慌、惡心、無力,以及過敏等情況,如患者一切正常就可自行回家休息。
二、接種部位清潔:接種後保持接種部位清潔乾燥,最好72小時後再洗澡。
三、飲食禁忌:一周內最好不要喝酒,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咖喱、洋蔥、生薑、生蔥、生蒜等,也不要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海鮮等發物。
四、接種後副作用:疫苗接種後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的紅腫等,持續1-2天即可緩解,沒有特殊表現。部分病人可能會出現注射後的發熱,體溫一般是低到中度發熱,這類發熱可能幾天之後會緩解,還有部分病人會出現皮疹,大概一周左右就能夠完全消退。
⑶ 容易被誤認為心臟病的疾病有哪些這些胸痛症狀不是心臟病
心臟是我們身體內血液流通的壓力泵,是我們身體的重要器官,心臟患病一般都很容易引起嚴重的後果,很容易就會危及生命,所以,大家對於心臟病也是很緊張和關注的,那麼,容易被誤認為心臟病的疾病有哪些?這些胸痛症狀不是心臟病。
1、容易誤認的胸痛症狀
1.燒心。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狀是胃酸反流回食道。由於胃酸酸性較強,pH值大約為2,導致胸骨後面易產生灼燒感,使人出現類似胸痛的症狀。大多數人都會體驗到偶爾的胃酸反流,並不需要特別注意,但如果每周發作超過2次,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徵兆。長期不予治療,哮喘、胸悶等不適就會找上門,病人患上一種罕見食管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2.肌肉勞損。剛開始健身的人尤其要注意,如果很久都沒有舉過重物,胸部肌肉就容易拉傷。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克里斯汀·傑利斯醫生表示,普通人很難辨別心臟病發作和胸肌拉傷引起的胸痛差異,那就記住一點:如果按壓胸膛疼痛感加強,那很可能是肌肉損傷,而非心臟問題。
3.肋軟骨炎。《美國家庭醫生》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因急性胸痛看急診的病人中,13%~36%的人最終被診斷為肋軟骨炎,病毒感染和胸部損傷均有可能是病因。病人胸壁通常有壓力感,類似於肌肉拉傷。如果確診為肋軟骨炎,痛感在幾天或數周內即可消失,非處方止疼葯就能緩解症狀。
4.帶狀皰疹。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麥戈文醫學院的心臟病專家薩爾滿·艾瑞說,帶狀皰疹最初的症狀包括瘙癢和皮膚灼燒感,如果感染區域在胸部上方,極易被誤認為心臟病發作。但實際上,幾天後皮疹和水泡就會相繼出現。要提醒的是,水痘病毒在症狀消失後仍可長期停留在體內,甚至會在成年人(通常是50歲以上的人)體內恢復活性。
5.心包炎。如果你前幾天有過病毒感染,半夜因胸部刺痛醒來,那麼你很可能得了心包炎。艾瑞醫生表示,心包炎的常見病因是呼吸道感染,其他誘因包括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心包炎一般並無大礙,但可能會影響生活質量。醫生會通過CT掃描、胸部X線等診斷病情,病人只需休息或服用布洛芬等非處方止痛葯即可消除病情。
6.胰腺炎。腹腔的其他嚴重疾病也可能導致胸部劇痛,如急性胰腺炎。胰腺處於胃的後面,胰腺炎引發的強烈腹痛可以輻射到胸部,通常是深層次的劇痛。胰腺炎的元兇是膽結石造成的感染,且更容易在女性人群中發生,病人應該立即住院,並進行血檢、CT掃描及腹部超聲等檢查。
7.驚恐發作。驚恐發作的表現有時會跟心臟病發作很像,甚至有一種瀕死感。除了胸痛外,驚恐發作的症狀還包括心臟狂跳、大汗、發抖、惡心、眩暈等。它們有時會毫無預警地發生,生活中一些重大變故或壓力過大等都有可能觸發。
2、心臟疾病的具體症狀
一、先天性心臟病:
者無症狀,查體時發現,蹲踞體征、杵狀指(趾)、肺動脈高壓、年長兒可有生長發育遲緩。患兒面色蒼白,憋氣,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明顯紫紺。患兒往往發育不正常,表現為瘦弱、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部分有胸痛、暈厥。部分排汗量異常。
二、冠心病:
症狀表現胸腔中央發生一種壓榨性的疼痛,並可遷延至頸、頷、手臂、後背及胃部。發作的其他可能症狀有眩暈、氣促、出汗、寒顫、惡心及昏厥。嚴重患者可能因為心力衰竭而死亡。
三、風濕性心臟病:
患病初期常常無明顯症狀,後期則表現為心慌氣短、乏力、咳嗽、肢體水腫、咳粉紅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四、肺性心臟病:
病程漫長,基礎病變不同,病情輕重不一,又往往伴有多種疾病,使其症狀不典型,常被掩蓋或與其他疾病混淆,易造成誤診或漏診。本病發展緩慢,臨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種症狀和體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現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損害的徵象。
患者常突感呼吸困難、明顯發紺、窒息、心悸、劇烈咳嗽和咯血。多有中等程度發熱。嚴重者常致猝死,或因心力衰竭、休克、心臟停搏或心室纖顫而死亡。肺大塊梗塞區域叩診濁音,呼吸音減弱或伴有濕_音。如病變累及胸膜可出現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積液的體征。
五、心肌病:
發症狀通常是活動後氣促以及易於疲乏等,當心肌病是由感染引起時,患者的首發症狀可以是突然發熱和類流感樣症狀。患者的心率增快,同時伴有血壓下降或正常、在大腿和腹部有液體瀦留以及肺中液體淤積。藉助於聽診器常能聞及心臟雜音。
六、腫瘤性心臟病:
可有胸痛、昏厥、充血性左心和(或)右心衰竭、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心律失常、傳導障礙、心內分流、縮窄性心包炎、血性心包積液或心包填塞。可產生廣泛的非心臟性全身表現:發熱、惡液質、全身不適、關節痛、雷諾現象、皮疹、杵狀指、發作性古怪行為、全身及肺栓塞。由於心臟表現常呈非特異性,並且可能很輕微、甚至缺乏,以致心臟腫瘤的全身表現有時可誤診為結締組織血管病變、感染、或非心臟性惡性腫瘤。
七、其他疾病導致的心臟病:
在心功能代償期,病人可無明顯自覺症狀,在心功能失代償期,則逐漸出現左心衰竭的症狀,開始時僅在勞累、飽食或說話過多時感心悸、氣喘、咳嗽,以後症狀逐漸加重,上述症狀呈陣發性發作,多表現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並痰中帶血,嚴重時可發生急性肺水腫。
甲亢時心律失常最常見,包括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期前收縮、陣發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心房纖顫,其中最常見者為房顫。久而未治的甲亢可引起突出的心臟形狀改變,包括心房或心室擴大、心臟重量增加、心肌細胞肥大、心肌纖維間隙增寬,這些改變在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後可以改善或逆轉。甲亢患者充血性心衰的發生率大約6%,年齡大於60歲,病程長者更易發生。
糖尿病早期心率常有增快傾向。無痛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較高,可達24%~42%,病人僅有惡心、嘔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表現為心律不齊,心源性休克,有些僅出現疲乏無力、頭暈等症狀,無明顯心前區疼痛,故易於漏診與誤診。直立性低血壓,常伴頭暈、軟弱、心悸、大汗、視力障礙、昏厥,甚至休克。
八、地區性心臟病
小兒與成年人高心病的臨床表現有所不同,小兒發病較早,病程進展快,而成年人起病緩慢,出現症狀較晚。小兒早期症狀為煩躁不安、夜啼不眠、食慾不振、咳嗽、口唇發紺、多汗,繼而出現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發紺加重、水腫、尿少、消化道功能紊亂;若有呼吸道感染,則體溫升高,咳嗽劇增,最終發展為右心衰竭。成年人發病緩慢,症狀逐漸加重,早期僅有慢性高原反應及輕度肺動脈高壓的表現,如頭痛、疲乏無力、睡眠紊亂、食慾不振等。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出現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頸靜脈充盈、肝臟腫大、下肢水腫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發生在熱帶,青壯年常見,病變可局限於左心室,右心室或雙心室同時受累。由於病變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右心室病變所致症狀:起病緩慢、腹脹、腹水、腹痛、勞力性呼吸困難及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左心室病變所致症狀:心慌、氣短、肺動脈高壓的表現;雙側心室病變所致症狀:主要表現右心室病變的症狀,少數患者突出表現為心律失常,多為房性心律失常,可導致右心房極度擴大,甚致虛脫、死亡。
⑷ 接種水痘疫苗後的反應
水痘疫苗總體相當安全,很少有人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有一部分孩子接種水痘疫苗後,大概1-2天接種部位會出現硬結、紅腫或者有輕度疼痛,都屬於正常反應。一般過幾天之後就會緩解,局部可以通過熱敷方式來進行處理。
有一部分孩子可能在1-2周出現發燒,一般低中燒持續2-3天也會自然消退。少數可能會出現比較高的高熱,可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或者雙氯芬酸鈉等來對症退燒。另外也有一部分人可能會出現過敏性皮疹包括軀干、四肢起屑、紅斑、丘疹等,可以使用抗過敏葯物進行處理。再有極少數兒童接種水痘疫苗後,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會引起心慌、胸悶、手足發麻、呼吸困難或者過敏性休克,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救治,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⑸ 皮膚病大全種類
皮膚病大全種類
皮膚病大全種類,皮膚病的種類非常多,我們在治療皮膚病的時候需要先了解皮膚病的分類,不同的皮膚病有著不一樣的表現症狀,那麼下面就為大家分享皮膚病大全種類。
皮膚病大全種類1
1、真菌病:常見的有手足癬、體股癬和甲癬(灰指甲)。
2、細菌性皮膚病:常見的有丹毒和麻風。
3.病毒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皰疹。
4、節肢動物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
5、性傳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和尖銳濕疣。
6、過敏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接觸性皮炎、濕疹、蕁麻疹和多種紅斑;服用磺胺、肌肉注射青黴素等葯物反應。
7、物理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曬傷、多型日光疹和雞眼。
8、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常見的有瘙癢、神經性皮炎和寄生蟲妄想。
9、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常見的有銀屑病(銀屑病)、單純糠疹和玫瑰糠疹。
10、結締組織疾病的有紅斑狼瘡、硬皮病和皮肌炎。
11、皮疹性皮膚病:常見的有天皰疹、類天皰疹和掌跖膿皰。
12、色素障礙性皮膚病:常見的有黃褐斑、白癜風、紋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黃褐斑、雀斑樣痣、Riehl黑變病、口周黑子、太田痣、色素毛表皮痣、泛黑子病、面部-頸部毛囊紅斑痣、色素玫瑰糠疹、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皺網路色素異常、蒙古斑、紋身、白癜風、無色素痣、離心性後天性白斑、遺傳對稱色素異常、貧血痣等。
13、化性皮膚病:常見的毛發紅糠疹。
14、皮脂、汗腺皮膚病:常見痤瘡、酒渣鼻、臭汗症。
15.寄生蟲、昆蟲、動物性皮膚病。
16、毛發、甲皮膚病:多毛、禿發、脂溢性禿發、腋毛癬、皮脂溢出、斑禿、老年白發、精神緊張性白發、少白頭、漏斗毛囊炎、膿腫性毛囊周圍炎、甲板營養不良、甲凹陷、甲板縱裂、甲層裂、甲層裂、脆甲、橫溝甲、厚甲、鉤甲、甲剝離、杵狀甲、點狀甲。
17、其他:酒渣鼻、痤瘡、多發性癤子、手足脫皮、老年瘙癢、妊娠皮膚瘙癢、川崎病(急性發熱性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足菌腫、無汗、夏季瘙癢、老繭(老繭)、凍瘡、多形性日光疹、褥瘡、狐臭、腳臭、系統性紅斑狼瘡、葯疹、唇炎、粟粒性丘疹(粟粒性皮疹)
18、遺傳性皮膚病。
19、各種疣;帶狀皰疹、單純皰疹、麻疹、傳染性紅斑、兒童丘疹性肢端皮炎Kaposi水痘樣疹、風疹、兒童急疹等。
皮膚病大全種類2
1、濕疹
估計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濕疹,雖然也是一項疾病,但並不致命,它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有的是因為情緒失調、遺傳、腸胃功能下降等內在的`因素,有的則是因為羽毛、化妝品、牛肉之類的外在因素。一般出現在人體的小腿、手腳、面部等地方,會出現瘙癢難忍、流水、結疤等症狀。
2、魚鱗病
有部分人皮膚乾燥,會出現片狀的鱗屑,特別像魚鱗,所以才被稱為魚鱗病。一般是灰黑色的片狀,彷彿嵌在皮膚上,不好剝落,通常是出現在腿和胳膊上,患者會出現口乾舌燥、發質乾枯,甚至會出現皮膚裂口,可能會遺傳下一代。
3、皮膚癬
皮膚癬估計是大家最常見的了,尤其夏天,患者出現皮膚損傷的時候都容易換上皮膚癬,而且還不分年齡限制,誰都可能會患上。尋常型的皮膚癬就是出現大量的紅斑,會有小范圍的出血症狀,膿皰型皮膚癬就是在紅斑上長出大小不均的膿皰,嚴重的話,全身上下都會起的。
如果發生全身大面積布滿紅斑,還有鱗屑,說明可能患有紅皮病型皮膚癬了。有些人的關節上會起紅斑,還會紅腫,因為運動時難免會接觸到關節,還會產生異常痛感,而且患處的溫度明顯比正常的皮膚要高,這就屬於關節型皮膚癬了。
4、瘙癢症
瘙癢症最大的症狀就是出現瘙癢了,尤其到了晚上,病情會加重。在我們平時睡覺前,如果喝酒、情緒變化太快、吃不健康的食物,都可能加重病情,要是繼續搔抓患處,皮膚可能會出血,長此以往,皮膚甚至出現水腫、濕疹等疾病。
5、皮炎
我們身體的免疫力關聯著我們皮膚的健康,當我們受到外界的病毒侵擾,如果免疫力不強,就會出現皮炎現象,皮膚顯出紅斑、發黑、流水等症狀,所以在平時就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哦~
6、蕁麻疹
常聽老人說「過敏不要不當回事,很容易就形成蕁麻疹了」,而蕁麻疹就跟過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果皮膚出現紅色或者白色團狀,就要警惕是否是蕁麻疹了,一般患者不僅感到奇癢無比,還會出現惡心、心慌、氣虛等症狀。
皮膚病大全種類3
皮膚是人體最外面的器官,直接與外界環境接觸,因此皮膚病的種類很多,臨床上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感染性皮膚病:包括細菌感染性皮膚病、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病毒感染性皮膚病和立克次氏體感染性皮膚病等;
2、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如臨床上常見的接觸性皮炎、濕疹或蕁麻疹等;
3、物理性皮膚病:如強烈的日光曬或對光過敏,或燙傷、凍傷等物理因素導致的皮膚病;
4、職業性皮膚病:有些患者治癒較特殊而可能發生各種皮膚病;
5、內分泌調節皮膚病:如尋常痤瘡;
6、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如大皰性皮膚病、遺傳性皮膚病、角化性皮膚病和原因不明的紅斑鱗屑性皮膚病等。
由於皮膚病的種類繁多,致病原因不同,因此治療原則不同。皮膚是人體最外面的器官,無私保護人體的各個臟器,皮膚是人體非常好的屏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妥善保護皮膚。
皮膚病怎麼分類
第一、紅斑及紅斑鱗屑性皮膚病,如副銀屑病、尋常型銀屑病、玫瑰糠疹等。
第二、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包括特異性皮炎、接觸性皮炎、口周皮炎等。
第三、神經障礙性的皮膚病,包括皮膚瘙癢症、人工皮炎、拔毛癖等。
第四、寄生蟲性的皮膚病。
第五、真菌性的皮膚病,包括手足癬、甲癬、體股癬。
第六、物理性的皮膚病,包括寒冷引起的皮膚病,如寒冷性蕁麻疹等。
第七、色素障礙性皮膚病,包括黃褐斑、咖啡斑、白癜風等。
第八、遺傳性皮膚病。
⑹ 水痘疫苗不良反應,怎麼處理
一、全身反應:主要觀察小兒體溫,一般在37-38攝氏度,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回全身乏力、周身答不適等,多在接種後1-2日內出現,持續1-2日可自行消退;如超過38.5攝氏度,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退熱劑。
二、局部反應:注射局部在接種後12-24小時出現紅腫並伴疼痛、持續2-3日可自行消退;對個別較重者,可在急性期後熱敷處理,應避免撓抓、按摩等,注意局部清潔衛生。
三、異常反應:接種疫苗後,在數分鍾內出現暈厥,有心慌、面色蒼白、手足發麻、全身出汗等,立即讓患兒平卧休息即可恢復正常;嚴重者須在醫生指導下搶救治療。此反應的發生與患兒的體質有關,只有極個別的兒童發生。
⑺ 心肌炎都有什麼症狀、表現
心肌炎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情輕重不同,表現差異很大,嬰幼兒病情多較重,成年人多較輕,輕者可無明顯病狀,重者可並發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驅症狀,病人可有發熱、疲乏、多汗、心慌、氣急、心前區悶痛等。檢查可見期前收縮、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穀草轉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電圖、X線檢查有助於診斷。治療包括休息,改進心肌營養、控制心功能不全與糾正心律失常,防止繼發感染等。
病毒性心肌炎
參考資料:
【病因】心肌炎是心肌發生的局限或彌漫性炎症,可原發於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葯物等,最常見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腸道病毒,尤其是柯薩奇B病毒感染最多見。
【臨床表現】
1、 症狀:疲乏、發熱、胸悶、心悸、氣短、頭暈,嚴重者可出現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2、 體征:心率增快,與體溫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擴大,雜音改變,心律失常。
【用葯】
1、 原發病的治療:很關鍵。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葯,金剛烷胺,每天200mg;瑪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細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 對症治療: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在症狀、體征好轉,心電圖正常後方可逐步增加活動,予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出現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時應積極糾正。
3、 促進心肌代謝
(1) 維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個療程,可重復。
(2) 能量合劑:ATP20mg+輔酶A100u+細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個療程,可重復。
(3) 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4) 環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5) 極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島素8u,15%氯化鉀10ml靜脈滴注,7~10天為1療程。
(6) 免疫抑制劑:用於慢性、遷延型病例。糖皮質激素:一般發病10~14天內不主張應用,但如有高熱、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強地松40~60mg,每日頓服,或氫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靜脈滴注,病情好轉後逐漸減量,月26周後停葯。
【預防】加強身體鍛煉,激斗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避免勞累以預防病毒、細菌感染。發病後注意休息,進營養豐富之飲食,以利心臟恢復。
春天要防心肌炎
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余差,因鏈球菌感染引起的風濕熱逐漸減少,風濕性心肌炎發病明顯減少,而病毒性心肌炎發病卻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薩基病毒B最常見,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據研究,約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後可累及心臟心臟發生心肌炎。可為病毒感染後的直接侵襲心肌,也可為病毒感染後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前者以兒童多見,後者以青少年多見。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發季節,應引起人們的警惕。
病初與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症狀,7-10天後出現胸悶、心悸、極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狀。此時,如做心電圖,可能發現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損害表現。作血沉、心肌酶測定可能升高。2-4周後查柯薩基病毒抗體、抗心肌抗體可為陽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變輕重不一,所以症狀也千差萬別。輕度、局限性病變者可毫無症狀,心電圖無異常表現,血沉、心肌酶也無升高。有些人是因為意外事故屍體解剖時才發現曾有心肌炎病變。重者則有明顯症狀,出現心臟彌漫性擴大,心力衰竭,以致有顯著氣急,不能平卧;有的嚴重心率失常,以致發生反復暈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後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營養不良也是誘因。發生病毒性心肌炎後,必須絕對卧床休息,否則可使病情加重明毀磨,引起嚴重並發症。
患病毒性心肌炎後,一般應休息3個月。以後如無症狀,可逐步恢復工作與正常學習,但仍應注意不要勞累,1年內不能從事體力勞動與運動。此外,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平衡。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避免感冒,否則易復發。反復發作可轉變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