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幼兒急疹像蕁麻疹嗎
擴展閱讀
雀斑醫院哪家最好 2025-05-10 20:28:48
雀斑是什麼樣 2025-05-10 20:21:19
葯店去雀斑 2025-05-10 20:19:34

幼兒急疹像蕁麻疹嗎

發布時間: 2025-05-10 17:45:41

1. 幼兒急疹和蕁麻疹的區別 家長弄清這五大區別

幼兒急疹和蕁麻疹的區別
區別1:病因大不同
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由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
而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俗的說,大多蕁麻疹都是因為對某樣東西過敏導致的,比如說魚、蝦、蟹、蛋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葯物,還有花粉等吸入物也容易引起過敏。也有一些人得蕁麻疹是因為受到了感染,還有是受到了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都會導致蕁麻疹,病因較復雜。
區別2:症狀不同
幼兒急疹常常突然發生高熱,伴食慾不振,少數患兒還可出現嗜睡、惡心、嘔吐、咳嗽,枕後和頸部淋巴結腫大。3~5天後體溫開始下降,約24小時內降至正常。熱退時出現玫瑰色斑丘疹,起病初在患兒懸雍垂兩側見有小結節狀隆起,周圍充血,成暈狀粘膜斑。
蕁麻疹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蕁麻疹常是急性發作,全身瘙癢、風團、皮疹,可伴高燒,嚴重者血壓下降甚至休克。而皮損反復發作超過6周以上者則為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
區別3:有無傳染性
幼兒急疹雖然有傳染性,但傳染性不大,除非是親密接觸患者,否則被傳染上的機率是不大的。並且是父母們完全可以通過加強鍛煉,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持寶寶生活的環境的整潔干凈來阻止被傳染。
而蕁麻疹是沒有傳染性的,所以不用擔心會傳染給其他人的,蕁麻疹是因為致敏物質進入患者體內引起的一種過敏的反應,一般是否與發病或者是患者的體質有很大的關系的,不是那種傳染性疾病。
區別4:發生年齡不同
幼兒急疹常發於6~18月的寶寶,3歲後少見。幼兒急疹一年四季都能發,但相比之下,春、秋雨季發病較多。蕁麻疹沒有年齡限制及性別差異,從小孩到大人都會得,一年四季都能發。
區別5:有無並發症
幼兒急疹沒有並發症,而蕁麻疹嚴重的話,可引起喉頭水腫發生窒息而危及生命,若伴有高熱、寒戰、脈速等全身症狀,應特別警惕有無嚴重感染如敗血症的可能。
幼兒急疹和蕁麻疹怎麼治療
【幼兒急疹的治療方法】
本病並不需要特殊措施,輕型患兒可卧床休息,給予適量水分和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但是,在發燒過程之中,需要給嬰幼兒補充充足水分,防止脫水。可以採用一些物理降溫的辦法,如溫水澡,睡冰枕,溫水搽額頭、四肢等。
高熱時,溫度高於38.5攝氏度,可給予小量退熱劑,哭鬧煩躁試用鎮靜劑,驚厥則及時止驚。一般採用的葯物有美林或者泰諾,不能採用阿司匹林。而對免疫缺陷的嬰幼兒或者嚴重的病例,則需就醫做抗病毒治療。
【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1、西醫葯物治療
(1)抗組胺葯物
抗組胺葯物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抗組織胺葯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織胺葯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職業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常用的抗組胺葯物為第二代抗組胺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一代抗組胺葯物有嗜睡作用(撲爾敏等),酮替芬也是一個效果較好的葯物,副作用也是嗜睡。患者可酌情選擇。
(2)擬交感神經葯物
主要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特別是有喉頭水腫及過敏性休克的患者。腎上腺素常用1:1000的濃度0.5-1.0ml皮下注射。高血壓患者應慎用。
(3)抗乙醯膽鹼葯
常用阿托品、普魯本辛和莨菪鹼,主要是緩解患者腹痛等胃腸道症狀。
其他尚可選擇的葯物包括糖皮質激素、鈣離子拮抗劑等。
2、中葯方
(1)血熱症
【蕁麻疹症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蕁麻疹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蕁麻疹方葯】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2)氣虛血熱
【蕁麻疹症狀】皮膚瘙癢起疹,時隱時發,小如麻點,大如豆粒,為扁平硬節,高出皮膚,一旦搔破,則連結成片,舌暗苔白,脈弦。
【蕁麻疹治法】益氣滋陰,祛風瀉火
【蕁麻疹方葯】生黃芪15克,當歸10克,生地10克,炒枳殼15克,白蘚皮10克,地膚子10克,防風10克,連翹10克,桑葉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荊芥3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溫服,以五劑為一個療程。初愈後復發,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3)濕困脾土
【蕁麻疹症狀】發疹時四肢不溫,脘悶納呆,神倦身困重,口膩,腹脹便溏泄,舌淡苔白膩,脈沉滑。
【蕁麻疹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蕁麻疹方葯】多皮飲 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乾薑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2. 多圖! 熱疹、濕疹、蕁麻疹、幼兒急疹、水痘…區別和護理

在寶寶成長的道路上,皮膚問題時常困擾寶爸寶媽。今天,我們將深入解析五種常見的嬰幼兒皮膚病——熱疹、濕疹、蕁麻疹、幼兒急疹和水痘,以及它們的區別和護理要點。讓我們一起跟隨專家吳冬梅的腳步,掌握這些小紅點背後的秘密。



  • 熱疹(痱子):小紅疹,源於汗液積聚,保持涼爽乾燥是關鍵。輕度可通過扇風和換洗保持清涼,嚴重時需擦乾並使用止癢產品,必要時尋求醫療幫助,避免破潰感染。

  • 嬰兒濕疹:皮膚紅腫乾燥,可能是遺傳、環境或食物過敏惹的禍。治療需排查過敏源,使用保濕霜、低敏葯膏,挑選溫和衣物,調整生活環境,確保皮膚屏障完整。

  • 蕁麻疹:皮膚對過敏源的反應,表現為紅腫斑塊。避免過敏源是首要,葯物治療也是緩解瘙癢的重要手段。


在護理過程中,家長們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產品,如爽身粉,特別是對濕疹嬰兒。治療時保濕、葯物和衣物的選擇都至關重要,同時保持室內清潔,遠離過敏源,飲食上也要注意避免可能的過敏食物。


幼兒急疹:發熱後出現玫瑰色斑疹,病毒性感染,無需特殊治療,密切觀察即可。


摩擦性苔蘚樣疹:夏秋之交常見,需避免摩擦,可採用爐甘石或低效皮質激素治療,溫和對待皮膚。


嬰兒痤瘡和痘印的處理各有側重,輕度只需保持清潔,中度可能需要葯物干預,嚴重時要考慮雄激素水平,痘印則隨時間自然消退,痘坑可能在青春期後減輕。


水痘:以瘙癢的紅疹、水泡和結痂為特點。隔離、勿抓破、清潔消毒,密切關注病情發展,同時物理降溫並調整飲食,對於復雜情況,及時就醫是明智之舉。


育兒之路並非易事,但有了正確的知識和護理,寶寶的皮膚問題就能得到妥善處理。記得關注新生兒營養健康管理,了解更多關於乳牙、輔食喂養和夏季育兒的實用小貼士,讓愛與知識共行,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3. 寶寶愛起的5種疹子 手把手教你鑒別與護理 讓你遇「疹」不慌

隨著天氣轉暖,寶寶們迎來了春季,然而,也迎來了各種皮膚問題,特別是疹子,讓家長們頭疼不已。本文將詳細介紹寶寶最常見的5種疹子,包括如何辨別和護理,幫助家長們在寶寶遭遇疹子時,能夠從容應對。

首先,濕疹是寶寶們最常見的皮膚問題之一。濕疹主要是由過敏和皮膚乾燥引起,寶寶的皮膚較薄且功能較弱,容易失水,導致皮膚乾燥、開裂,從而引發炎症。濕疹的症狀包括成片的疹子,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顏色從淺紅到深紅不等,寶寶會感到極度瘙癢,經常忍不住抓撓。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濕疹可能會出現在臉、肩膀、胳膊、胸部等全身各處,而1~2歲的寶寶,濕疹則傾向於出現在胳膊肘的彎曲處和膝蓋後面。面對濕疹,1歲以下的寶寶可以通過大量塗抹潤膚霜來緩解,每天多次使用以增強保濕效果;對於較嚴重的濕疹,應使用葯膏治療,家長不必過於擔心激素葯膏的安全性,只要正確使用即可。

其次,幼兒急疹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皮膚問題,表現為發熱和突然出現的皮疹。在發熱前,孩子通常不會有任何不適,體溫可能突然升高到39℃至40℃,但初期發熱時,寶寶的精神狀態通常較好。高燒持續3至5天後,體溫會快速下降,頸部、軀乾的皮膚會出現玫瑰紅色斑丘疹,按壓皮疹會褪色,松開後恢復原色。臉上、四肢偶爾也會出現皮疹,出疹後1至2天,疹子逐漸消退,不會留下色素沉著或脫屑,家長無需過度擔心。幼兒急疹一般不嚴重,反復發作的情況較少。

麻疹則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於8個月至7歲的兒童。麻疹的症狀包括發熱、流鼻涕、流眼淚、腮幫內側出現小白斑等,隨後全身從上到下蔓延出皮疹,從耳後、發際線開始,到臉、脖子,再到身體四肢,同時發熱可達40℃,持續時間4至7天。面對麻疹,家長應採取的措施包括服用退燒葯、保持空氣流通、補充水分、及時消毒寶寶的餐具和玩具等。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患上的疹子之一,它可能是由於接觸過敏原、溫度變化或蚊蟲叮咬引起。蕁麻疹的症狀包括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伴有瘙癢或刺痛感,抓撓或遇到熱水後會增多、變大,可在短時間內遍布全身。家長不必驚慌,蕁麻疹通常會在短時間內消失。護理蕁麻疹的寶寶時,應避免讓寶寶接觸冷風和陽光,避免食用海鮮和不常見的水果,剪短指甲並轉移寶寶注意力,避免抓撓皮膚。

最後,日光性皮炎是寶寶在強烈陽光下曬傷後可能出現的症狀,表現為局部皮膚出現急性光毒性反應。春季帶寶寶外出時,需做好防曬措施,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選擇早晚陽光較弱的時候進行戶外活動。一旦寶寶出現曬傷,輕度情況下可以使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冷濕敷,外用爐甘石洗劑;若出現疼痛、皮膚腫脹、大皰或有寒戰發熱、惡心、頭暈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了解這些常見疹子的症狀、護理方法以及應急措施,家長們在面對寶寶的疹子問題時,將能更加從容不迫,為寶寶提供及時、有效的護理。

4. 多圖!熱疹、濕疹、蕁麻疹、幼兒急疹、水痘…區別和護理

1. 熱疹(痱子):這種常見的嬰幼兒皮膚問題,通常表現為小紅疹,是由於汗液在皮膚上積聚造成的。保持寶寶的涼爽和皮膚乾燥是預防和治療熱疹的關鍵。輕微的熱疹可以通過保持涼爽和換洗衣物來緩解,嚴重時則需要使用止癢產品,並在必要時尋求醫生的幫助,以防止皮膚破潰和感染。
2. 嬰兒濕疹:表現為皮膚紅腫和乾燥,可能是由遺傳、環境因素或食物過敏引起。治療嬰兒濕疹的第一步是找出過敏源,並使用保濕霜和低敏葯膏。同時,選擇溫和的衣物,調整生活環境,以確保皮膚屏障的完整性。
3. 蕁麻疹:這種皮膚問題表現為紅腫斑塊,是皮膚對過敏源的反應。避免接觸過敏源是治療蕁麻疹的首要步驟,葯物治療也能有效緩解瘙癢。在護理過程中,應避免使用刺激性產品,如爽身粉,特別是對於患有濕疹的嬰兒。
4. 幼兒急疹:這種病毒性感染通常在發熱後出現玫瑰色的斑疹。對於幼兒急疹,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即可。
5. 摩擦性苔蘚樣疹:這種皮膚問題常見於夏秋之交,主要表現為皮膚摩擦後的紅腫。避免摩擦是預防的關鍵,可以使用爐甘石或低效皮質激素治療。
6. 嬰兒痤瘡和痘印:處理這些皮膚問題需要根據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方法。輕度的可能只需保持清潔,中度可能需要葯物治療,而嚴重的可能需要檢查雄激素水平。痘印通常會隨時間自然消退,而痘坑則可能在青春期後有所減輕。
7. 水痘:水痘以瘙癢的紅疹、水泡和結痂為特點。在處理水痘時,應隔離患兒,避免抓破水泡,保持皮膚清潔消毒,並密切關注病情的發展。同時,可以採取物理降溫措施,並調整飲食,對於復雜的情況,應及時就醫。
寶寶的皮膚問題雖然常見,但通過正確的知識和護理,可以得到有效的處理。關注新生兒營養健康,了解更多關於乳牙、輔食喂養和夏季育兒的實用知識,幫助寶爸寶媽更好地照顧寶寶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