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蛔蟲性蕁麻疹
擴展閱讀
小孩長水痘可以吃魚嗎 2025-05-09 06:49:08
老人帶狀皰疹疫苗 2025-05-09 06:49:04
長水痘怎樣好得快 2025-05-09 06:46:04

蛔蟲性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5-05-09 04:56:17

① 由腸道蛔蟲引起的蕁麻疹是怎麼引起的

問題分析: 蕁麻疹 是一種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出一塊回塊答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
意見建議: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治療慢性病灶,調整胃腸功能,驅除腸道寄生蟲。

② 蛔蟲病有什麼症狀蛔蟲病表現症狀有哪些

蛔蟲是人體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寄生蟲,這種寄生蟲主要寄生在小腸內,從而會引發蛔蟲病,蛔蟲病對身體的傷害比較大,需要及時精心防止這種疾病。體內是否有蛔蟲可以從人體的表現症狀中來查找,那蛔蟲病主要有什麼症狀呢?
1、消化道異常
蛔蟲病多會引起食慾不振或腹痛現象出現,腹痛發病部位多為肚臍周圍或者上腹部,並且腹痛可持續反復發作,時間不定,一段時間後疼痛自行緩解。小兒發病時可能有偏食行為出現,容易發生惡心嘔吐或是便秘現象。
2、情緒異常
蛔蟲病可能引起精神不振,情緒易怒,夜間睡覺出現磨牙症狀,易驚厥。小寶寶會出現煩躁不安,面色發紅,目光呆滯,伴隨陣發性苦惱,嗜睡,嘔吐等症狀。
3、膽道蛔蟲病
膽道蛔蟲病是常見的並發症,發病時右上腹會發生劇烈絞痛,惡心嘔吐現象,腹部檢查沒有明顯的陽性體征。膽道發生感染時,患者可以出現黃疸,發熱,外周血白細胞數量增多症狀,個別患者可出現蛔蟲竄入肝臟引發出現,膿腫或蟲體鈣化症狀。
4、蛔蟲性腸梗阻
這種現象多見於小兒蛔蟲病患者,並以兩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蛔蟲會在腸道內扭結成團,導致腸道梗阻;蛔蟲性腸梗阻發病急,發病時肚臍四周或右下腹有劇痛感,並會出現嘔吐現象,做腹部X線檢查是可見腸型和蠕動波。
5、腸穿孔和腹膜炎
腸穿孔和腹膜炎發作時表現為腹部劇烈絞痛,並伴隨惡心嘔吐現象,進行性腹脹,檢查時可見明顯腹膜刺激症狀,腹部X線檢查可見明顯膈下游離氣體。
6、過敏現象
蛔蟲會分泌一部分毒素,對身體產生刺激作用,導致患者出現頑固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皮膚瘙癢等過敏症狀。
7、咳嗽胸痛
呼吸困難,蛔蟲在腸道內產卵容易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難,下穿,甚至發燒症狀。當蛔蟲幼蟲移行到肺部時會引起蛔蟲嗜酸性肺炎;如果幼蟲移行只肝,腦,腎等部位,亦可引起肝膿腫,腦膜炎,癲癇等症。
8、預防措施
1、控制傳染源:驅除人體腸道內的蛔蟲是控制傳染源的重要措施,應積極發現,治療腸蛔蟲病患者,對易感者定期查治,尤其是幼兒園,小學及農村居民等,抽樣調查發現感染者超過半數時可進行普治,在感染高峰後2~3個月(如冬季或秋季),可採集體服用驅蟲葯物,驅出的蟲和糞便應及時處理,避免其污染環境。
2、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不飲生水,不食不清潔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隨地大便等,對餐館及飲食店等,應定期進行衛生標准化檢查,禁止生水製作飲料等。
3、加強糞便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不用生糞便施肥,不放牧豬等,使用無害化人糞做肥料,防止糞便污染環境是切斷蛔蟲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糞做肥料的地區,可採用五格三池貯糞法,使糞便中蟲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於糞水中游離氨的作用和厭氧發酵,蟲卵可被殺滅,同時也會增加肥效,利用沼氣池發酵,既可解決農戶照明,煮飯,又有利糞便無害化處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糞渣,此時,絕大部分蟲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於糞做肥料的地區,可採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後,糞堆內溫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殺死蛔蟲卵。

③ 蕁麻疹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因為慢性蕁麻疹治療非常棘手,所以患者一定要在生活上多加註意,預防才是最關鍵。

1、慢性蕁麻疹患者要注意飲食,避免誘因。

蕁麻疹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於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腖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機率。

2、慢性蕁麻疹患者要注意衛生,避免不良刺激。

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濕燥火及蟲毒之類,要近而遠之。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橡皮手套、染發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應予避免。患寒冷性蕁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場,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

3、慢性蕁麻疹患者應注意葯物因素引起的過敏。

在臨床中,有些葯物可以引起蕁麻疹,如青黴素、四環素、氯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葯物、多粘黴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等等。

4、慢性蕁麻疹患者要積極治療原有疾病。

蕁麻疹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能導致蕁麻疹的疾病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蟲感染像腸蛔蟲、蟯蟲等;細菌性感染像齲齒、齒槽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癬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經紊亂,甚至體內潛在的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5、慢性蕁麻疹患者應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

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因此,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這都會對預防蕁麻疹非常有利。

6、慢性蕁麻疹可採用中葯預防。

某些中葯,如首烏、枸杞、人參、黃芪、靈芝、大棗、女貞子、菟絲子、五味子、黃精、淮山葯、黨參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多種功能,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