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皰疹及症狀
皰疹包括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臨床上表現為水腫性紅斑基礎上簇集的水皰,伴有灼熱和疼痛,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但多發生在皮膚黏膜交界的部位,易復發。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發病急,沿某一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的群集小水皰,常伴有神經痛和淋巴結腫痛,很少復發。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單純皰疹,根據其抗原性質不同分為兩型,即單純皰疹病毒Ⅰ型和單純皰疹病毒Ⅱ型。Ⅰ型主要引起頭面和器官的感染,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膚黏膜感染,二者之間存在交叉免疫現象。人是單純皰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經過呼吸道、口腔、眼、生殖器黏膜和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
單純皰疹易復發,因此分為原發性單純皰疹和復發性單純皰疹。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本病的特點是起病急,沿某一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的群集小水皰,常伴有神經痛和淋巴結腫痛。帶狀皰疹和單純皰疹均為病毒感染性疾病,有自限性,一般病程2-3周,治療原則應該是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
❷ 什麼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引起的局部的急性疼痛性的皰疹性皮膚病。以下是關於帶狀皰疹的詳細解釋:
病原體:
-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
症狀表現:
- 主要表現為發生在單側部位的紅斑,以及紅斑基礎上的水皰、丘疹。
- 患者通常伴有比較劇烈的疼痛。
俗稱與誤解:
- 老百姓俗稱帶狀皰疹為「串腰龍」、「蛇串瘡」。
- 但實際上,帶狀皰疹不僅發生在腰部,還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包括四肢和頭面部。
疾病性質:
- 是一種急性疼痛性的皰疹性皮膚病。
帶狀皰疹患者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治療以緩解疼痛,防止病情惡化。
❸ 皰疹病毒分類
皰疹病毒感染是能感染人類的皰疹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能感染人類的皰疹病毒。那麼,皰疹病毒分類呢?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吧!
皰疹病毒(Herpesviruses)是群中等小的雙股DNA病毒,有100以上成員,根據其理化性質分α、β、γ、未分類皰疹病毒四個亞科。α皰疹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增殖速度快,引起細胞病變。β皰疹病毒(如巨細胞病毒),生長周期長,感染細胞形成巨細胞。γ皰疹病毒(如EB病毒),感染的靶細胞是淋巴樣細胞,可引起淋巴增生。皰疹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圍廣泛,可感染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
8種皰疹病毒
皰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層來源的組織,包括皮膚、粘膜和神經組織 。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疾病多種多樣,並有潛伏感染的趨向,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1、單純皰疹病毒1型(人類皰疹病毒1型)。
2、單純皰疹病毒2型(人類皰疹病毒2型)。
3、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人類皰疹病毒3型)。
4、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4型)。
5、巨細胞病毒(人類皰疹病毒5型)。
6、人類皰疹病毒6型。
7、人類皰疹病毒7型。
8、人類皰疹病毒8型。
感染後的常見表象為:神經節腺體、腎淋巴組織、淋巴組織熱性皰疹;唇、眼、腦感染;生殖器皰疹水痘;帶狀皰疹單核細胞增多症,眼、腎、腦和先天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嬰兒急疹和其他一些如未知腹痛等病症。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於皰疹病毒分類的一些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醫療衛生的安全知識。請您多多關注倍領安全網吧!
❹ 什麼是單純性皰疹
單純性皰疹是什麼?
該病是由人類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的,其臨床特點為皮膚粘膜交界處多侵犯,皮疹為限局性簇集性小水皰,其臨床特點是病毒長期潛伏、反復發作。
人 HSV系 DNA類病毒,依其抗原性質可分為HSV-Ⅰ和HSV-Ⅱ兩種亞型。HSV-Ⅰ主要侵犯面、腦及腰以上部位,HSV-Ⅱ主要侵犯生殖器和腰以下部位。正常情況下可以攜帶病毒。人類是單純皰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70%~90%的成人都曾感染過HSV-Ⅰ。該病毒經口腔、呼吸道、生殖器及皮膚破損處侵入,潛藏於人體正常粘膜、血液、唾液、神經組織等大部分器官。發熱、受涼、日曬、情緒激動、胃腸功能紊亂、葯物過敏、過度疲勞、機械性刺激、月經、妊娠等都可誘發本病的發生。
單純性皰疹如何治療?
1.局部性治療
主要表現為收斂性、乾燥、繼發性感染。可用3%酞丁胺霜、3%阿昔洛韋眼膏和2%甲紫溶液局部塗敷,每次塗3或4次。出現繼發性感染的時候,可以用0.5%新黴素軟膏、0.5%金黴素眼膏、莫匹羅星軟膏、達維邦乳膏等葯物。有糜爛滲出時,可用3%硼酸溶液、1%醋酸鋁溶液進行局部濕敷,可使皮損乾燥,疼痛減輕或消失,縮短病程。
皰疹性角膜炎結膜炎,可以用0.1%的皰疹凈眼葯水、1%阿昔洛韋眼葯水、0.1%病毒唑眼葯水滴眼,1次/2小時。反復發作的患者,可用3%阿昔洛韋眼膏和0.1%的地塞米松滴眼液聯合治療,較單用抗病毒葯物起效快,效果好,療程短。
2.全身性治療
建議口服核苷類抗病毒葯物進行治療。除了核苷類抗病毒葯物外,也可以選用非核苷類抗病毒葯物,如利巴韋林、異丙肌苷、聚肌胞、干擾素等,可與核苷類葯物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