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喜歡姜思達的哪個方面為什麼
姜思達的坦率、坦盪是最令人喜歡或欣賞的特質。
詩人塞繆爾·約翰遜說:兩個人在一起不出半個小時就會顯出差異。姜思達的節目大大方方地承認了這種差異。作為主持,姜思達從來都不那麼「宜人」,他尖銳,敏感,脆弱,自我。但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相反的,他讓我看到了訪談節目的另一種可能性。
先來說說姜思達的成名史。姜思達,93年生人。以「只是想單純的Come out(不懂的自行網路)」的姿態,出現在《奇葩說》的海選中。
第一季,他造型個性,一開口卻底氣不足。於是備受冷落。
第二季,他止步於八強,頭上戴著朵大紅花,就這么走了。
第三季,他在一眾辯手中脫穎而出,成了史航口中那個「妖也妖得起來,論也論得下去」的黑馬。
節目結束後,對手黃執中發了條微博:「沒人喜歡輸,但今晚是大美玲(姜思達)之夜。」於是,大美玲和決賽之夜,登上微博熱搜榜。足見其驚艷。
之後,蛻變來的更加迅猛。三年之後,姜思達成為米未旗下逆溯文化CEO,創辦一檔短視頻訪談節目《透明人》,拿到了雪碧千萬級贊助。8—12分鍾的節目時長,藏在各個行業背後的,屬於時代的情緒被深挖。
人們在不同的領域中,找到情緒的共情。於是,第一期上線,全網播放1300萬。前五期全網播放超過7000萬,獲得「最具先鋒精神短視頻」獎。
姜思達關注走失兒童,也關注娛樂圈的名利場。他坦言:「最初的靈感,源於他對TFboys粉絲的狂熱有所不解。」他好奇,於是想到了用采訪來得到答案。
一時間,颳起短視頻訪談的風口。其中一期透明人,他采訪的是自己——「思達你想清楚,是做網紅,還是藝人,還是什麼?」最後,他稱自己為——「內容創作者」,事實上,在節目之外,他一直在策劃發起一些社會性的話題活動。
比如,帶著數百網友沿著長安街夜遊。
比如,與HIV攜帶者共進晚餐。
比如,走進盲人的群體生活。
另一方面,他不願意成為內容的「介質」,而意在成為內容本身。於是,《奇葩說》大部分辯手都簽約給了米未傳媒,但姜思達沒有簽。他害怕那種「被豢養」的人生。
2018年6月25日,姜思達宣布離開米未。他和米未沒有矛盾,和馬東也沒有鬧翻。他只是清楚,想要獲得更多,就得自行承擔更大的風險。
「我接受自己的沖動,我會承擔沖動的後果。事實上,我一直在承擔。」離開米未的姜思達,在過渡期做了一檔叫做《陷入姜局》的節目。
用的是全無設定、用手機和DV拍攝的形式。沒有人會為了拍視頻化妝,狀態不好的時候,姜思達臉上都是痘痘,還有因為壓力過大而復發的蕁麻疹,談話間不時還要撓一撓。
他調侃道,這叫自毀式個人TV。面對質疑,他只一句話:我不快樂了。這是溫水煮青蛙的那種不快樂。於是,他把生活從平靜美好中抽離出來。
在迷霧中,以石探路。終於,他探到了一條路,決定——重新走進生活。這一次,是公眾人物的生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姜思達(姜思達工作室負責人、藝人)
⑵ 女明星的腿為什麼都受傷
娛樂圈裡看美女,除了要求顏值要高之外,還有一個條件就是腿要好看,長直白的竹筍腿一直都是很多女明星所夢寐以求的,特別是韓國藝人,甚至以擁有一副完美的腿型為榮,但是生活中磕磕碰碰、過敏發炎、蚊蟲叮咬、掐擰吸咬等原因導致皮肉受傷是家常便飯的事,但是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對她們總是膝蓋受傷很感興趣!
昨天江疏影在機場為粉絲簽名的一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廣泛熱議。照片其實非常普通,江疏影本人也相當亮眼,但是吃瓜群眾們關注的重點卻跑到的她的膝蓋上。
大家都知道,江疏影賴以成名的就是她的大長腿,就算與整個娛樂圈的女明星相比,她的這雙大長腿也毫不遜色
不過昨天出現在機場的她,膝蓋卻有一部分淤青明顯,很有可能是拍戲過程受了上,讓粉絲們心疼不已。
無獨有偶,蔣欣在前不久也因為自己的膝蓋上了很多娛樂網站的首頁,不過人家的膝蓋可是真的因為拍戲受傷了。本來好好的一組吃面的微博,被一群段子手污的不能再污了。
同樣由此遭遇的還有蔣欣的小跟班楊紫,本來得了蕁麻疹的她就夠難受的了,結果好多人呢不是去關心病情去了,而是去討論為什麼她的膝蓋這么紅。
另外網上最近po出了一組唐嫣受傷的照片,可以看出唐嫣的膝蓋受傷了,還貼著創口貼呢,步履蹣跚。
⑶ 蕁麻疹其癢難忍 試試這方法可有效止癢
蕁麻疹分為急性跟慢性,兩者發作時皮膚皆會出現紅、腫、癢、斑塊等;此外,因斑塊會忽然出現,但通常快則在數分鍾至幾小時後自動消失,這種來去如同一陣風的特性,因此又將蕁麻疹稱作「風疹塊」。
藝人楊謹華因精湛演技,使其人氣攀升,但日前她卻在社群PO出一張腿部布滿密密麻麻疹子的照片,模樣十分嚇人,進而引起大批粉絲關心。而她在文中也自述自己第一次發生「尋麻疹」,且外加過敏疹,從頭癢到腳,讓她有種萬箭齊發的感覺;此外,也有熱心的網友分享自己得蕁麻疹的經驗,希望能讓偶像症狀能早日獲得改善。
蕁麻疹兩類發作時間長短大不同
國泰醫院皮膚科陳怡安醫師表示,蕁麻疹分為急性跟慢性,兩者發作時皮膚皆會出現紅、腫、癢、斑塊等;此外,因斑塊會忽然出現,但通常快則在數分鍾至幾小時後自動消失,這種來去如同一陣風的特性,因此又將蕁麻疹稱作「風疹塊」。症狀發作時間小於6周者為急性蕁麻疹,可先從飲食或環境尋找病因,但仍有許多患者找不出因何而起;若症狀發作時間超過6周即為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為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其如同慢性病,容易不斷反復發生。
臨床問診與典型皮疹即可診斷過敏原檢測大海撈針
陳怡安醫師指出,蕁麻疹主要是透過臨床症狀的表現,以及相關的病史詢問,就能做出診斷。此外,臨床上很多患者也會詢問醫師,是不是需要做過敏原檢測呢?陳怡安醫師強調,這種做法有點像大海撈針,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會對一些東西過敏,其只能作為參考,但不是實務上絕對的標准,因此以自己的生活經驗才是最好的法則。
遵循醫囑服葯可有效控制局部輕拍、冰敷不留疤
針對蕁麻疹的治療,陳怡安醫師說,急性蕁麻疹通常會在六周內改善,治療的目的是加速控制與緩解症狀;慢性蕁麻疹目前除常用的抗組織胺外,其他有像是免疫制劑、自體血清注射等方式,可提供另外的選擇來大幅提生患者的生活品質。此外,當蕁麻疹急性發作時,建議可以輕拍局部或冰敷的方式降低搔癢感,且避免以手抓的方式止癢,以防留下色素沉澱。最重要的是,維持作息正常、睡眠充足、飲食均衡,才是健康生活的不二法門。
加入【】,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松 : /beauty/article/39376 關鍵字:陳怡安, 蕁麻疹, 風疹塊, 過敏原檢測, 國泰醫院, 皮膚科
⑷ 喬碧蘿接受采訪稱「大媽」是她本人,她是90後只是當天沒化妝,你怎麼看
有新聞媒體訪談了之前鬧得議論紛紛的「蘿莉網路主播變大娘」的主人公喬碧蘿。在訪談中,「喬碧蘿陛下」表明那時候主播間的人的確是她自己,但年紀與先前的用語不一樣,她表明自身是一個九零後,而並不是一個58歲的大娘。(圖中是她在接納訪談中,出示的本人照片)
⑸ 《刺殺小說家》票房破7億,楊冪搞線上投票,網友表示「活久見」
《刺殺小說家》改編自雙雪濤的同名小說,由路陽執導,雷佳音、楊冪、董子健、於和偉、郭京飛等主演,可以說這是楊冪轉型電影界的代表作,是一部現實與小說相互切換的雙主線題材影片,雖然該片在上映10日便突破了7億票房,但實際上卻並沒有給製片方帶來太大收益,因為《刺殺小說家》光特效花費就高達上億美元,有消息稱該片的製作成本在6.5億左右,加上演員的片酬等經費,所以,7億的票房對於製片方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或許是為了給《刺殺小說家》拉票房,該片的女主楊冪於2月21日上午11時,在個人社交平台發起投票,稱:「又看了一遍IMAX版的《刺殺小說家》 ,想把 游戲 ID改成代表月亮消滅你,但ID只能六個字,所以我是改成「代表月亮消你」還是「代表月亮滅你」呢?」
截至目前,已有22餘萬網友參與投票,其中有超一半的網友認為「代表月亮消你」好於「代表月亮滅你」,果然還是諧音梗的網友居多啊!而搞線上投票的楊冪則發出感慨「終於會搞投票了」。
其實,不僅是對楊冪搞得線上投票活久見,而且她在影片中又颯又A的人物形象也是活久見。1986年出生的楊冪,4歲便初露熒屏,參演了陳家林導演的《唐明皇》中「咸宜公主」一角,5歲又搭戲「喜劇之王」周星馳,在《武狀元蘇乞兒》中飾演男主蘇燦的女兒,19歲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就讀,20歲便在金庸武俠劇《神鵰俠侶》中嶄露頭角,目前參與拍攝的電視劇多達40餘部,而電影作品也有30餘部,可謂是生來就為演戲的女藝人。
雖然,35歲的楊冪參演的影視作品多達70餘部,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比較豐富,但《刺殺小說家》中的「屠靈」則是她首次接觸的類型,包括虛擬於現實的雙主線影視題材也是如此,冷艷成熟的女性角色,就連點煙的動作都那樣逼真,許多看完《刺殺小說家》的觀眾都表示,「如此演技的楊冪真是活久見,不僅形象又颯又A,而且台詞利落沒廢話,尤其是近距離搏鬥的打戲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據悉,影片中楊冪的打戲是在其生理期完成的拍攝,不僅沒有動用替身,更沒有延誤拍攝的進度,自己一個人硬抗了所有打戲,楊冪表示:「打戲的訓練強度很大,自己經常累到雙腿麻木,哪怕180斤的重量壓在雙腿上也感覺不到疼痛。」
其實不只是楊冪,其餘演員也為這部戲付出了很多,比如雷佳音就曾為了演好一個鏡頭,被一次次重復地摔倒在地,認真的模樣就像是「拚命三郎」附體,讓人既心疼又感動;再比如看起來弱不禁風的董子健,此次在拍攝《刺殺小說家》的時候,不顧全身泛起的蕁麻疹,強忍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拍戲傷」,認真負責地完成每一個鏡頭的拍攝,就連一旁陪護的妻子孫怡,也心疼到淚流滿面。
演員的付出並沒有白費,相信票房破7億並不是《刺殺小說家》的終點,在口碑的支撐下,一定能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該影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