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皰疹性咽喉炎的症狀是什麼
皰疹性咽喉炎是由柯薩奇病毒感染引發,在低齡孩子當中多見。其症狀主要包括發熱、喉嚨疼痛,在口腔、軟齶、扁桃體和懸雍垂上出現小皰疹。皰疹的初期是灰白色小丘疹,周圍有紅暈,之後可變成發亮皰疹,破潰以後形成局部的小潰瘍,多數可看到丘疹、皰疹以及潰瘍同時存在。孩子往往因喉嚨疼痛而出現流口水、食慾減退以及拒絕吃飯等現象。嬰幼兒因不能訴說疼痛,哭鬧較為明顯,不能安靜睡覺。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患病的孩子會出現突然嘔吐以及體溫急劇升高,達到39℃左右,不想吃任何東西,也不願意喝水。
B. 皰疹性咽峽炎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疾病分類
- 4 疾病概述
- 5 疾病描述
- 6 症狀體征
- 7 疾病病因
- 8 診斷檢查
- 9 治療方案
- 10 相關出處
- 附:
- 1 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穴位
1 拼音
pào zhěn xìng yān xiá yán
2 英文參考
herpangina
3 疾病分類
皮膚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皰疹性咽峽炎這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是由許多A組柯薩奇病毒,偶爾也有其他腸道病毒所引起,其特點為皰疹性潰瘍性粘膜損害。該病有流行趨勢,常見於嬰幼兒。臨床特徵為驟起高熱伴有咽喉痛、頭痛、厭食、並常有頸、腹和四肢疼痛。在嬰兒常發生嘔吐和驚厥。起病2日內口腔粘膜出現少數(很少多於12個)小的(直徑1~2mm)灰白色皰疹,周圍繞以紅暈,多見於扁桃體前部,但也可位於軟齶、扁桃體、懸雍垂、舌部等。在以後的24小時內水泡破潰變為淺潰瘍,直徑一般在5mm以下,1~5日內癒合。並發症少見。症狀一般7日內消失。在感染後能產生持久的免疫,但A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腸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發病。
5 疾病描述
皰疹性咽峽炎系好發於兒童的特殊發熱性疾病。其特點為在咽部出現細小的丘疹性水皰及潰瘍。
6 症狀體征
主要發生於1~7歲的兒童,但亦可見於成人。多在夏季及早秋發病,經2~14 d潛伏期後突然發病,表現發熱(38.5~40℃)、頭痛、咽痛、吞咽困難、厭食,有時頸部強直,持續4~5d後在口腔前顎、軟顎、扁桃體、咽、頰等部出現淡黃色或灰白色1~2mm大小的丘疹或水皰,四周繞有明顯的紅暈,此種損害常呈一小簇,以後互相融合,多數邊緣充血,水皰擴大破裂,可成2~4mm大小淡灰黃色淺表性潰瘍,但有些損害可以不形成潰瘍。經5~10 d痊癒,由柯薩奇A組9、21型引起者,可並發肺炎,出現高熱、紫紺、呼吸深快、昏迷,最後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以嬰幼兒死亡率最高。
7 疾病病因
本症系由數型柯薩奇及埃可病毒所引起,最常見的為9型柯薩奇A組病毒(1、2、3、4、5、6、8、10及22),其它柯薩奇A組病毒、某些型柯薩奇B組病毒以及9、16、17型埃可病毒也偶有發現。
8 診斷檢查
根據急性發熱起病,口腔有丘疹水皰性損害及培養出柯薩奇或埃可病毒,即可診斷。它與一些口腔有水皰的病毒性疾病鑒別。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高,取咽部皰液或大便,經組織培養或接種於乳鼠可得致病病毒,同時可取急性期及恢復期血清進行特殊的中和抗體、補體結合或血凝抑制試驗,以助確診。
9 治療方案
主要是對症治療。
10 相關出處
現代皮膚病學
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穴位
- 手十指頭
,熱病,小兒驚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癲狂,急性扁桃體炎,乳蛾等。拼音:shíxuān代號:EXU...
- 鬼城
,熱病,小兒驚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癲狂,急性扁桃體炎,乳蛾等。代號:EXUE11十宣穴的別名:...
- 關沖
「沖」,而曰「關沖」,意其與內關、外關通也。特異性:關沖穴為手少陽三焦經五輸穴之井穴,五行屬金。所...
- 十宣
,熱病,小兒驚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癲狂,急性扁桃體炎,乳蛾等。拼音:shíxuān代號:EXU...
- 指端
C. 皰疹性咽峽炎是什麼 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感染,主要影響喉嚨和喉咽部位。它通常由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分為HSV-1和HSV-2兩種類型。HSV-1主要引起口唇皰疹,而HSV-2則與生殖器皰疹相關。然而,這兩種病毒都可以引起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感染,主要影響喉嚨和喉咽部位。它通常由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分為HSV-1和HSV-2兩種類型。HSV-1主要引起口唇皰疹,而HSV-2則與生殖器皰疹相關。然而,這兩種病毒都可以引起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出現症狀:
1、唾液傳播
皰疹性咽峽炎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唾液或病毒攜帶者的唾液傳播。皰疹病毒可以在身體休眠並隨時復發,因此皰疹性咽峽炎可能會反復發作。
2、出現時長
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通常在感染後的2至12天內出現。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喉嚨痛、咽喉部腫脹、發熱、全身不適以及食慾不振。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口腔潰瘍、皰疹樣皰疹、淋巴結腫大和口腔乾燥等症狀。
3、特徵
診斷皰疹性咽峽炎通常基於患者的症狀和體征。醫生可能會進行喉咽部檢查,觀察口腔和喉嚨的病變。此外,醫生還可能進行病毒培養或PCR檢測,以確認病毒的存在。
4、治療方法
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方法主要包括緩解症狀和促進康復。常見的葯物治療包括口服抗病毒葯物和止痛葯。此外,患者還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減輕喉嚨不適。在皰疹性咽峽炎期間,患者應避免與他人分享食物、飲水杯和餐具,以防止傳播病毒。
5、後續狀況
大多數皰疹性咽峽炎患者在感染後1至2周內痊癒,但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復發。預防皰疹性咽峽炎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並定期洗手。
D. 皰疹性咽喉炎的症狀
皰疹性咽喉炎是一種由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在小兒群體中也是比較常見的,是小兒感冒的一種特殊表現。其中皰疹性咽喉炎的症狀是比較明顯的,患者可能出現發熱,咽痛等症狀。
1.症狀
「皰疹性咽炎」是小兒感冒的一種特殊表現,夏秋季節多見。常在托兒所、幼兒園有小流行,嬰幼兒多一些。是由一種稱為「柯薩基病毒A組」引起的,因此多數孩子血液中白血球不升高或下降(細菌感染時白血球常常升高,病毒感染白血球正常或降低)。皰疹性咽炎臨床症狀有發熱、咽痛,在口腔里、軟齶上和扁桃腺、懸雍垂上出現小皰疹。皰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圍紅暈,以後變成發亮的皰疹,破潰以後變成小潰瘍。多數可見丘疹、皰疹和潰瘍同時存在。孩子往往因為咽痛而流涎、拒食。嬰幼兒因為不能訴說咽痛,所以日夜哭鬧,不能睡眠。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
2.治療
對皰疹性咽炎的治療,應該用一些抗病毒的葯物。如果病情比較重孩子高燒,不能進食,可以靜脈點滴病毒唑之類的葯,對病毒有效。病輕者可口服新博林或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葯物。並且應對症治療,如用一些退熱葯。中葯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葯、板藍根沖劑、靜脈點滴雙黃連注射液。高熱可以用紫雪散、羚羊角粉等。湯葯常用銀花、連翹、板藍根、薄荷、生石膏、竹葉、生地等清熱解毒的葯。
3.預後
孩子患皰疹性咽炎時,應多飲水有利於降溫。吃有營養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如牛奶、米粥、果汁。飲食應少量多次,不要給孩子吃辛辣、甜膩或油炸的食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氣乾燥及過冷、過熱、過濕都可影響咽部粘膜的防禦機能,造成功能障礙,咽部感覺異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變。早晨、飯後及睡覺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潔。同時,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對預防咽喉炎也有幫助。
E. 喉嚨皰疹是怎麼引起的
喉嚨皰疹由不同原因造成,未成年人常見於麻疹感染,成年人常見於皰疹病毒或柯薩奇病毒,具體如下:
1、未成年人:嬰幼兒以及兒童一般是由於麻疹病變引起,咽部,特別是頰黏膜上的皰疹,主要是由於麻疹感染所致,同時包括全身的症狀,發熱等;
2、成年人:喉嚨皰疹主要由皰疹性咽峽炎所致,病因主要為皰疹病毒或腸道柯薩奇病毒感染,主要症狀為咽部疼痛。檢查的時候可以看到在軟齶、頰黏膜、硬齶前後弓、扁桃體表面、咽喉壁黏膜上,可以看到紅色、泡狀丘疹分布。皰疹破裂以後,會引起點狀、片狀的潰瘍,主要症狀為咽部疼痛、吞咽疼痛,以及吞咽燒灼感等不適感。同時還會伴有全身症狀,如發熱、倦怠等,治療主要以抗病毒為主。包括口服中成抗病毒葯物,局部的噴霧劑、霧化劑、口含片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