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蕁麻疹如何艾灸
蕁麻疹為發作性的皮膚黏膜潮紅或風團,風團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顏色蒼白或鮮紅,時起時消,單個風團常持續不超過24~36消失,消退後不留痕跡,得了蕁麻疹如何治療呢?對於久治不愈的蕁麻疹病人,治療蕁麻疹可以採用一些臨床效果顯著的外用葯物進行治療,如國外的斯汀可林,是目前治療蕁麻疹療效最好的葯物,見效徹底。國內這方面的葯物尚少,療效徹底的更是少之又少,中葯治療比較理想,但也較緩慢,由於臨床變現比較復雜,辨證時也需結合醫生的臨床經驗。堅持應以中葯調理為主,同時配合情志、飲食、針灸等療法,下面來看看蕁麻疹如何艾灸吧?
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一:
1.蕁麻疹,又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
2.使用艾灸治療蕁麻疹可以採用隔姜灸和艾條懸起灸的方法,選取的艾灸穴位是合谷、曲池、血海、三陰交、足三里、風市、百會和長強這八個穴位,這八個穴位的配方已有著千年的歷史,是比較成熟的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3.艾炷隔姜灸:每次選2—4個穴位,每穴施灸3—5壯,艾炷如米粒或黃豆大,每日灸1—2次,3次為1個療程。
4.艾條懸起灸:每次選2—4個穴位,每穴灸10一15分鍾,每日灸1—2次,6次為1個療程。
5.神闕,曲池,血海和足三里。如果您也患有蕁麻疹,可以艾灸曲池,肺俞,血海,百蟲窩和足三里,三陰交這些穴位都可以的,時間上,可以逐漸延長艾灸的時間,以您適應為度。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二:
第一天(風門、支溝);
第二天(肺俞、曲池);
第三天(膈俞、大陵);
第四天(大腸俞、大橫);
第五天:(中脘、足三里);
第六天:(下脘、天樞、氣海);
第七天:(肝俞、太沖);
第八天(脾俞、三陰交),以上穴位輪流各25分鍾,每天艾灸炙臍30分鍾
通過小編的介紹,蕁麻疹如何艾灸大家都清楚了吧,得了這種疾病一定要及時治療,並用艾灸輔助治療,效果會更好的,另外希望家長們多學習一些傳染病安全知識,以便做好預防工作。
㈡ 蕁麻疹艾灸哪些穴位
蕁麻疹艾灸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幾個:
1. 曲池穴:位於屈肘時的肘橫紋外側端,艾灸此穴位有助於調和氣血,增強免疫力,從而緩解蕁麻疹症狀。
2. 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與股骨內側髁之間連線的上三分之二的交點處。艾灸此穴位有助於活血化瘀,有助於消除蕁麻疹引起的皮膚紅腫。
3.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三寸的位置。艾灸足三里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過敏體質,對蕁麻疹的治療有良好效果。
4. 風門穴: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的位置。艾灸風門穴能夠調節氣血、疏風通絡,對蕁麻疹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詳細解釋: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風團,並伴有瘙癢症狀。在中醫理論中,蕁麻疹多與風邪侵襲、體質虛弱等因素有關。艾灸作為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可以通過對特定穴位的刺激,調和氣血、疏經通絡,從而達到治療蕁麻疹的目的。
曲池穴、血海穴、足三里穴和風門穴都是治療蕁麻疹的常用穴位。艾灸這些穴位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調節皮膚氣血流通,從而緩解蕁麻疹的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治療蕁麻疹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此外,蕁麻疹患者還應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避免過敏原的接觸,以減輕病情。
㈢ 女性經常用艾草泡澡,會有哪些好處呢
從中草葯材角度來看,艾草的渾身上下都能夠當葯,葯效都相近,有散寒、舒筋、除濕氣、止血、腿腫、化痰止咳這種各種各樣功效,是很普遍的一種中草葯材,除了當葯,艾草的葉子還能製作食物,如清明時節的青團,是用艾草葉製作的,祛除澀味的艾草葉和麵粉柔和成面漿,制製成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青團,讓人一飽口福。
如果想用艾葉來調理身體的朋友,一定要注意用量,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進行選擇。艾葉調理月經的方法,除了泡澡泡腳,還可以用來做艾灸,通過點燃艾條來熏相應的穴位也可以起到活絡通經的功效,這也是時下較受歡迎的一種調理身體的方式。
㈣ 蕁麻疹如何用穴位治療
你好,蕁麻疹也分好幾種類型的:
風寒束表型、風熱客表型、脾胃濕熱型、氣血兩虛型。
艾灸穴位:肩骨禺、曲池、中脘穴。
用法:平卧,取艾絨似綠豆大直接放在穴位上各灸3壯。每2天灸1次,10次一療程,連續1~2療程。
注意:對於實熱、陰虛血熱、行經期間。先針刺(針灸針)曲池、外關、合谷,以去熱邪,舒經絡,然後在進行灸法。
㈤ 蕁麻疹艾灸的效果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出現蕁麻疹可以使用艾灸來治療蕁麻疹。
因為艾灸是通過溫熱刺激從而起到治療的效果,達到清熱祛濕,祛風止癢的功效,而且艾灸作為一種輔助治療的方法,要患者長期的堅持,才能達到效果,在通過艾灸治療蕁麻疹的同時,要注意做好飲食的調理,盡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讓艾灸的效果達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