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水痘人群
擴展閱讀
穿心蓮治濕疹 2025-05-03 23:37:49
治療濕疹那好 2025-05-03 23:37:47
皰疹是怎麼引起 2025-05-03 23:35:42

水痘人群

發布時間: 2025-05-03 11:40:38

水痘有哪些臨床特點

水痘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主要影響兒童,但也可能在任何年齡段出現。臨床表現包括皮膚和粘膜上出現瘙癢的水泡疹,通常全身症狀較輕。該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這種病毒屬於人類皰疹病毒3型,具有雙鏈DNA結構,通過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

水痘的流行高峰期在冬末和初春,90%的病例發生在10歲以下的兒童中,尤其是6到9歲的兒童。從水痘出現到結痂,患者具有傳染性,通常持續7到8天。潛伏期大約為10到21天,平均兩周左右。

水痘病毒感染後,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然後進入血液,產生病毒血症,導致皮膚和粘膜受損。病毒在免疫系統受損的個體中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水痘水泡局限於表皮層,基底有嗜酸性包涵體,周圍有暈圈。粘膜受累時,可能出現淺潰瘍。

水痘的臨床表現多樣。典型水痘包括分批出現的紅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發展為透明的水泡,周圍有紅暈,之後水泡變渾濁,結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軀干,隨後擴散至面部、頭皮和四肢遠端。重症水痘常發生在惡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損的個體中,症狀包括高熱、四肢多處水泡疹、出血性變化等。

先天性水痘較為罕見,孕婦患水痘時可累及胎兒,導致多發性先天性畸形,包括肢體萎縮、皮層萎縮、頭小畸形、眼異常等。病兒常在1歲內死亡,存活者可能留下嚴重神經系統損傷。

水痘可能引發多種並發症,如皮膚繼發感染、血小板減少、水痘肺炎、心肌炎、肝炎等。神經系統並發症包括腦炎、小腦症狀等,預後較差。治療方面,無合並症的水痘通常無需特殊處理,但需對症治療,防止繼發感染。嚴重病例可使用抗病毒葯物如無環鳥苷。

預防措施包括使用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VZIG)進行被動免疫,以及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對於高風險人群,如使用激素或惡性病患兒,在接觸水痘後應注射VZIG。易感孕婦在接觸水痘後也應給予VZIG。控制傳染源,隔離病兒至皮疹全部結痂,托幼機構中接觸者應檢疫3周。

⑵ 水痘是種可怕的病嗎

1.什麼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是一種出疹性疾病,有較強的傳染性,冬春季節多發,呈流行性。

2.為什麼會得這種病?哪些人群會患病?

水痘是一種急性傳染病,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傳染性強,主要通過呼吸道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水痘患者自發病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均有傳染性,皰疹液有極強的傳染性。所以,近距離接觸水痘患者或者接觸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都容易得病。

任何年齡都可以患病,尤其在未患過水痘和未接種水痘疫苗的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中,發病率較高,所以對適齡兒童接種水痘疫苗很有必要。

感染過水痘的患者病後免疫力持久,但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以長期潛伏在人體神經根內,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可被激活引起帶狀皰疹。

3.主要症狀表現是什麼?

①從接觸到發病可間隔14天左右;②起病時症狀輕微,可有低熱、畏寒、乏力、頭痛、咽痛等,或無明顯症狀;③起病1-2天後出皮疹。先於軀干、頭部出現皮疹,後波及面部和四肢。皮疹為紅色斑疹,數小時後變成丘疹和小皰疹。可見皰內清亮,呈珠狀,後變渾濁,皰疹周邊有紅暈。1-2天後皰疹從中心開始乾枯、結痂,紅暈消失。1周左右結痂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幹部為主,其次頭面部,四肢少。皮疹呈分批出現,故可見「老中青三代」,即丘疹、皰疹、結痂疹同時存在。

4.會引起並發症嗎?嚴重後果是什麼?

水痘常見的並發症是皮疹繼發細菌感染,如皮膚膿腫、蜂窩織炎等,皮疹處出現顏色發紅、皮膚腫脹、局部皮膚溫度高伴疼痛等情況,其他並發症不常見。有高熱、咳嗽、咳痰等應警惕水痘肺炎;有嗜睡、頭痛、噴射性嘔吐、驚厥等神經性系統表現者應注意水痘腦炎;少數病例可發生心肌炎等臟器功能損傷;極少見皰疹內出血型水痘可導致血小板減少、彌漫性血管內出血等急症。

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痊癒。

5.如何治療?

水痘感染多為自限性疾病。治療上應嚴密隔離,卧床休息,輕者給予易消化食物,多飲水,重者需靜脈補液。加強皮膚護理,保持清潔,水痘皮疹很癢,避免搔抓,如皮疹破潰可外用抗生素軟膏;有高熱者可退熱葯物治療。如有精神食慾差、高熱不易退、嗜睡等情況,要及時就醫。

抗病毒治療可用阿昔洛韋。此外,也可用無環鳥苷、α-干擾素等。

繼發細菌感染應用抗生素治療。

6.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如孩子出現發熱出疹症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診斷水痘後,應及時告知老師,自覺在家隔離,不去幼兒園、學校等集體場所,避免傳染他人,也能保護好孩子降低出現並發症風險。

飲食清淡,多飲水,多休息,皮膚護理很重要,保持皮膚清潔,衣物應寬松,勤換洗,勤剪指甲,避免搔抓皮疹導致皰疹破裂。

因皰液有傳染性,未患過水痘的家長在護理孩子的過程中應注意自我防護,佩戴口罩,接觸後勤洗手,開窗通風。患兒應隔離至全部水痘皰疹結痂乾燥脫落後方等返校(一般不少於2周)。

7.就診科室

兒科、皮膚科或感染專科醫院就診。

註:圖片源於網路

⑶ 水痘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發的傳染病,多見於幼兒和學前兒童,但成年人感染可能症狀更為嚴重,主要表現為胸、腹、背部的紅色皰疹。冬季和春季為水痘高發期,且傳染力極強。那麼,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水痘呢?
首先,需嚴格管理傳染源,實施呼吸道隔離,從出疹開始到全部皰疹結痂為止。所有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應消毒處理,防止易感兒及孕婦接觸病人。其次,保護易感人群,可接種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減毒活疫苗也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此外,注射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的有效手段。醫生通常建議1周歲以上嬰幼兒接種,盡管疫苗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且部分兒童可能無法完全免疫,但接種過的孩子即使感染水痘,症狀通常也較為輕微。因此,在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應鼓勵接種水痘疫苗。
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如勤洗手,避免傳染病交叉感染。學校教室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環境整潔。在疾病流行期間,健康兒童應盡量避免前往公共娛樂場所,以防接觸傳染。
同時,學校、幼兒園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水痘症狀,應立即通知家長接孩子回家休息,並採取隔離措施。對易感人群進行疫苗接種,接觸病人的易感者需觀察3周。對於已與患兒有過接觸的孩子,可服用板藍根沖劑進行預防。
總之,水痘的避免是可以實現的,關鍵在於做好預防工作。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治療方面,主要是對症處理以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並避免瘙癢。

⑷ 水痘是怎樣引起的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以下是關於水痘引起原因的詳細解釋:

  1. 病原體

    •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這是引起水痘的病原體,它是一種DNA病毒,屬於皰疹病毒科。
  2. 傳播途徑

    • 呼吸道飛沫傳播:病毒可以通過感染者咳嗽、打噴嚏等方式釋放到空氣中,他人吸入這些飛沫後可能感染。
    • 直接接觸傳播:與感染者的皰疹液或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觸,如握手、擁抱或觸摸被污染的物體後觸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等,也可能導致感染。
  3. 易感人群

    • 兒童普遍易感:學齡前兒童是水痘的高發人群。
    • 成人也可感染:雖然成人感染水痘的情況相對較少,但在免疫力低下時,成人同樣有感染的可能。
  4. 潛伏期與發病

    • 潛伏期:水痘的潛伏期一般為2到3周,平均約為2周。
    • 起病急:水痘起病通常很急,主要臨床表現為全身的皰疹,並可能伴隨頭痛、惡心、嘔吐、發熱等全身症狀。

因此,預防水痘的關鍵在於避免接觸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加強個人衛生習慣,提高免疫力,並在必要時接種水痘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