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累就起蕁麻疹是怎麼回事
擴展閱讀
臉上濕疹摸什麼葯 2025-05-03 17:34:39
寶寶身上為什麼會長濕疹 2025-05-03 17:31:44
7歲全身濕疹怎麼辦 2025-05-03 17:18:55

累就起蕁麻疹是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5-05-03 06:23:11

1. 為什麼會得蕁麻疹

蕁麻疹是皮膚科非常常見的一類皮膚病,它發病時瘙癢難耐,皮膚上會有風團一般的紅斑和劃痕,過段時間即可自行消失,而且頻繁發作難以根治。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蕁麻疹的起因,看看這惱人的蕁麻疹背後到底是何病因在作祟,有此困擾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小夥伴們對蕁麻疹了解多少呢?如果大家對其病因還有其它見解,歡迎留言補充,我們一起來追其根源,從根本上消滅它吧。

2. 為什麼突然得了蕁麻疹

如果患者突然就得了蕁麻疹,考慮與葯物影響、飲食影響、物理刺激等因素相關。
1、葯物影響:如果患者曾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青黴素V鉀片等葯物,可能對機體產生刺激,導致皮膚受累,使局部小血管狀態異常,繼而引起蕁麻疹,使身上出現大小不一的風團。
2、飲食影響:在進食蝦、蟹、牛奶、芒果等食物的影響下,機體可能作出過度免疫應答,導致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進而誘發蕁麻疹。
3、物理刺激:如果患者的皮膚曾受到日光照射、過度摩擦等刺激,可能導致皮膚黏膜的小血管出現暫時性擴張,同時使其通透性升高,從而引發蕁麻疹,使局部出現風團或條狀隆起。
除上述常見原因外,該疾病也可能由精神緊張、細菌感染、免疫異常所致。在確診後,患者可遵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爐甘石洗劑、復方倍氯米松樟腦乳膏等葯物治療,通常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態,起到止癢、促使皮損消退的作用。

3. 蕁麻疹是怎麼回事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俗稱風疹塊,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常因某種食物、葯物、生物製品、病灶感染、精神因素、腸寄生蟲、外界冷熱等刺激引起。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風團,伴有瘙癢和灼熱感,少數患者可有發熱、腹痛等症狀,特點是驟然發生,迅速消退,愈後不留任何痕跡。根據病程長短可分急性和慢性兩型,急性蕁麻疹經數日至數周消退,原因較易追查,除去原因後,迅速消退。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常年累月不愈,病因不易追查。
【西醫療法】
常用抗組胺葯物可選用撲爾敏4毫克/次,每日3次;安太樂25毫克/次,每日3次;賽庚啶2毫克/次,每日3次;息斯敏10毫克/次,每日1次;仙特敏1O毫克/次,每日1次;克敏能10毫克/次,每日1次。以上葯物可單一口服,也可聯合用葯,還可與甲氰咪胍等H2受體拮抗劑以及維生素類和鈣劑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適於病情急、皮損廣泛的嚴重病例。
如有其他症狀可對症處理,皮膚瘙癢森笑芹可用止癢搽劑,腹痛、腹瀉、惡心可給予解痙劑。
【中醫驗方】
1:風熱型
發病急驟,皮疹鮮紅或淡紅,伴發熱、口乾、便乾等,舌苔薄黃,脈浮數。治以散風清熱。用荊芥、防風、蟬衣、黃芩、黃柏、連翹、桔梗各10克,苦參、白鮮皮各15克,升麻、甘草各6克。以水煎服,每日1劑。腹脹腹瀉加半夏升搜、陳皮、茯苓各10克,癢重加浮萍10克,發熱便秘加大黃6克,大片紅紫斑兼舌絳者加生此畢地、玄參、丹皮各10克。
2.風寒型遇冷則發,皮疹呈蒼白色,除瘙癢外無其他伴隨症狀。舌苔薄白,脈浮緊。治以散風解表,調和營衛。用荊芥、防風、蟬衣、薄荷、麻黃、浮萍各10克,地膚子、白鮮皮各15克。以水煎服,每日1劑。或選用麻桂各半湯,水煎服。
3.氣血虛型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治以益氣養血,疏散風邪。用熟地、當歸、白芍、川芎、荊芥、防風、蟬衣、白蒺藜各10克,黃芪、何首烏各12克,甘草6克。以水煎服。

4. 什麼叫蕁麻疹

人體有很多的毛病,但是大部分毛病都是由於很多的原因導致的,不同類型的疾病表現出來的表現也不同,不過一般都是可以在表麵皮膚上體現出來的,其中就包括了蕁麻疹這種疾病,可能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這種疾病或者甚至都不知道這種疾病,那麼什麼叫做蕁麻疹呢?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病因:蕁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葯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
臨床表現: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由於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風團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不留痕跡。皮疹反復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局限。有時合並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
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
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反復發作達每周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蕁麻疹,還有以下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1.皮膚劃痕蕁麻疹/人工蕁麻疹:患者對外來較弱的機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應增強,在皮膚上產生風團。患者在搔抓後,或在緊束的腰帶、襪帶等出局部起風團,瘙癢。
2.延遲性皮膚劃痕症:皮膚劃痕在刺激後6~8小時出現風團與紅斑,風團持續24~48小時。遲發性皮損不只一條,沿劃痕形成小段或點,損害較深或寬,甚至向兩側擴展成塊。局部發熱,有壓痛。
3.延遲性壓力性蕁麻疹:皮疹發生於局部皮膚受壓後4~6小時,通常持續8~12小時。表現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腫脹,發作時可伴有寒戰、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和輕度白細胞計數增多。局部大范圍腫脹似血管性水腫,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皮損發生前可有24小時潛伏期。
4.膽鹼能性蕁麻疹:皮疹特點為除掌跖以外發生泛發性1~3mm的小風團,周圍有明顯,其中有時可見衛星狀風團,也可只見紅暈或無紅暈的微小稀疏風團。有時惟一的症狀只是瘙癢而無風團。損害持續30~90分鍾,或達數小時之久。大多在運動時或運動後不久發生,伴有癢感、刺感、灼感、熱感或皮膚刺激感,遇熱或情緒緊張後亦可誘發此病。
5.寒冷性蕁麻疹:可分為家族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較為罕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受冷後半小時到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皮疹是不癢的風團,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圍繞以蒼白暈,皮疹持續24~48小時,有燒灼感,並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症狀。後者較為常見,患者常在氣溫驟降時或接觸冷水之後發生,數分鍾內在局部發生瘙癢性的水腫和風團,多見於面部、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發生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甚至昏厥。
6.日光性蕁麻疹:皮膚暴露在日光數分鍾後,局部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和風團。風團發生後約經1至數小時消退。發生皮疹的同時,可伴有畏寒、疲勞、暈厥、腸痙攣,這些症狀在數小時內消失。
7.接觸性蕁麻疹:其特點是皮膚接觸某些變應原發生風團和紅斑。可分為免疫性機制和非免疫性機制2類。非免疫性是由於原發性刺激物直接作用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物質而引起,幾乎所有接觸者均發病,不須物質致敏。而免疫性屬Ⅰ型變態反應,可檢出特異性IgE抗體。
另外,還有熱蕁麻疹、運動性蕁麻疹、震顫性蕁麻疹、水源性蕁麻疹、腎上腺素能性蕁麻疹、電流性蕁麻疹等更少見的類型的蕁麻疹等。

5. 為什麼會有蕁麻疹

臨床中蕁麻疹發生的原因往往與過敏因素有著很大的關系。有些患者比較清楚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的過敏,但很多患者並不清楚具體導致發生過敏的原因。臨床當中比較常見的原因是,患者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接觸了煙、酒,或者是吃了魚、蝦等海鮮。還有的患者是由於吃葯品,而導致出現蕁麻疹的情況。有的患者發生病毒、細菌感染等,也會出現蕁麻疹的情況。患者出現蕁麻疹往往與遺傳、自身免疫抵抗力比較差,或者是近期有熬夜、勞累等不良的生活習慣等,也是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