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區別水痘與手足口病 主要看著三點
手足口病在夏季較為常見,尤其是6個月至5歲的兒童容易感染。許多家長疑惑,水痘與手足口病症狀相似,應如何區分?此外,手足口病發病後,哪些特徵可能預示病情惡化?
要區分水痘與手足口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兩者的疹子形態不同。水痘的特點為「三代同堂」,即同時出現水泡、丘疹和結痂。其次,兩者疹子的分布位置有差異,水痘主要集中在軀干中心,而手足口病則多出現在手、足、口、臀四個部位。此外,出皮疹的時間也不同,水痘通常在發燒後的第二天出現疹子,而手足口病的皮疹多在發燒後的三到五天出現。
至於手足口病的危重病例特徵,李主任指出,若出現以下六種情況,需高度警惕:一是持續高熱,腋溫超過39℃,常規退熱效果不佳;二是出現神經系統表現,如精神萎靡、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站立或坐立不穩等;三是呼吸異常,表現為呼吸增快、減慢或節律不整;四是循環功能障礙,如出冷汗、四肢發涼、皮膚花紋、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及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五是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六是血糖升高。
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病情變化,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早期識別並干預是預防手足口病惡化的關鍵。
⑵ 水痘問題!!!!急!!!
我出過水痘,35歲出的,所以記得很清楚,我是住院治療的,比你嚴重,你現在算結痂.只要注意不抓患處,不要引起破處感染,就不會有疤痕留下,頭上的一樣的讓它好,少梳頭,又痛又癢肯定的,去皮膚病醫院幾元錢的葯塗上去就不癢了,為什麼不買了。腿內側到臀部長得特別多現在不癢但是就是很紅.如果紅腫加大,出現發燒一般為合並感染,你要注意一天多洗幾個澡,保持干凈,最好看下醫生,這病花不了幾個錢的,痛苦減少很多,我當初是紅腫好大,發燒,眼睛和口腔都出,陰部也多,痛得受不了.還有水痘一定要出透的,要不殘余病毒留在體內,也許多年以後發作,就是帶狀皰疹,也是很痛的病,去醫院吧,雖然你是第五天了,但安全考慮,看下放心,主要不能出現發燒,明白不,我們這有個女人和我一樣的出,40歲,在家老拖,後來病毒入腦,差點死了,在醫院搶救花了2萬多元,我住了5天院才花800多元.年齡大的出水痘厲害些.和出麻疹一樣,沒出過的人都有機會得,因為體內沒有那種抗體,打過預防針的也可能得,只是症狀輕些,我半個月才完全好乾凈,我兒子馬上就得了,他只買了20多元的葯就好了.一發病我就給他塗了葯,止癢止痛.祝你早點恢復健康,千萬不要抓,留下疤痕不漂亮了。 還有,飲食清淡為主,不要任何上火的食物和可以化膿的比如辣椒,黃豆,公雞,鯉魚,那些發物都要注意,多吃蔬菜和排毒的食物,水果可以吃. 還有,要是有條件建議去葯店買些艾葉燒水洗澡,那樣好得快,也沒那麼癢,你的頭也要洗,就用清水/艾葉水洗,不要用洗發精,身上也一樣,不要用浴液和肥皂,那都會刺激破皮處,明白不,要完全好了才能用這些洗。如果燒水不方便,可以把艾葉灌進開水瓶泡艾葉水.一天最好洗上兩到三次頭和澡,不要怕麻煩。
⑶ 小寶寶屁股上長水泡怎麼辦
寶寶嬌嫩的臀部皮膚容易遭受濕疹和皮疹的侵擾,處理不當可能導致紅疹糜爛,甚至留下疤痕,影響寶寶的健康。因此,家長在應對寶寶皮膚問題時需格外小心。
當寶寶屁股上出現水泡時,家長應立即帶寶寶就醫檢查,以確定病因。這些水泡可能是由手足口病、病毒性皰疹或水痘等引起的。在找到確切原因之前,家長應避免自行用葯,以免加重症狀或延誤治療。
同時,要加強對寶寶屁股上水泡的護理。不要刺激患處,更不可將水泡弄破,以防糜爛和蔓延。家長可以用溫水輕輕清潔寶寶的屁股,並避免使用不透氣的尿布。如果是病毒性皰疹,應遵醫囑使用抗病毒葯膏塗抹;如果是水痘,則需保持患處乾燥,防止寶寶抓撓;而手足口病則需要專業的醫療治療。
此外,可以給寶寶多喝水、多休息。在寶寶排便後,使用濕紙巾或溫水輕輕清潔屁股,避免用力擦拭導致水泡破裂。飲食上以清淡為主,盡量減少尿不濕的使用,及時幫助寶寶排便排尿,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總之,在寶寶皮膚出現問題時,家長應保持冷靜,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建議,並採取適當的護理措施,以幫助寶寶盡快恢復健康。
⑷ 出疹的主要症狀有那些
幼兒急疹,又被稱為「燒疹子」,是一種在嬰兒時期較為常見的發疹性疾病,多發於6個月至1歲的小嬰兒,但6個月內的嬰兒也可能患病。主要由人皰疹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作,但在冬春季較為常見。患病後,嬰兒可以獲得持久免疫力,很少會再次發病。
幼兒急疹的特點是發病急驟,常常無明顯誘因突然發熱,體溫可達到39-40℃,持續3-4天後,體溫消退後即可見到全身散布的小米粒大小的紅色疹點,主要集中在前胸、後背及臀部,通常在出現1-2天後逐漸消退。這些疹點消退後,皮膚不會留有瘀痕或色素沉著,也不會留下後遺症,一般不會引發並發症。家長應注意的是,盡管幼兒急疹期間體溫很高,但精神狀態通常很好,不會影響玩耍和飲食。
在家中,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給予小兒退熱葯,如美林、泰諾、百服寧等,但必須遵循醫囑。還可使用鮮蘆根煎水或西瓜翠衣煎水給孩子飲用,有助於退熱。患兒出疹期間應注意隔離至出疹後5天,全愈後方可與小朋友接觸,以防傳染。
手足口病是由柯薩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疹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常見於5歲以下的兒童,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容易在托幼機構中流行。如果不及時治療,少數重症病例可能會並發心肌炎、腦炎等嚴重情況。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狀表現為發熱,體溫通常在38℃左右,隨後會在口腔及手、足部位出現皰疹,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質地較硬,不會潰破,周圍繞以紅暈,一般在7-10天內消退,不會留下瘢痕。手足口病患兒的牙齦紅腫,但很少出血,皮疹多見於軀乾和面部。
患病後,不宜隨意使用抗生素,應保持口腔和皮膚清潔,避免撓抓皰疹。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海鮮、香菜等發物。可用小白菜煎水給患兒飲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皰疹性咽峽炎也是由柯薩奇病毒感染引起,多發於嬰幼兒,表現為起病急、突發高熱、流鼻涕,隨後出現口腔疼痛或拒食,表現為煩躁、哭鬧、流口水、尿色黃、短少、大便乾燥。檢查時可見上齶、口腔粘膜、咽後壁、扁桃體等處出現灰白色小皰疹,約1-2天後皰疹破潰形成潰瘍。皰疹性咽峽炎的口腔疼痛明顯,患兒大多拒食,應注意營養補充,食物不宜過熱,應清淡、不油膩,富含營養。進食困難時可通過靜脈輸液補充營養。
為防止繼發感染,應注意口腔衛生,患兒用過的食具需沸水消毒,避免造成流行。忌食酸、甜、辣、咸、熱、硬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破潰部位,引起疼痛。可用綠豆、苦瓜、薏米、大米煮粥給患兒食用,有助於緩解症狀。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冬春兩季尤為常見,任何年齡的小兒均可發病,多見於6個月至5歲的兒童。感染一次後大多可獲得終生免疫,預後良好。水痘初期發熱不明顯,體溫在38℃左右,同時或第2天會出現皮膚發癢,並可見到紅色疹點或皰疹,以軀干為主,皰疹成橢圓形,大小不一,內含透明水液,周圍繞以紅暈,結痂後皮膚不感染不會留疤痕。水痘皮疹分批出現,同一時期可見丘疹、皰疹和結痂等不同表現。
水痘的皮膚瘙癢較其他出疹性疾病明顯,但很少有危險或嚴重並發症。提醒家長,水痘對正在使用激素治療哮喘、腎病的兒童十分危險,應避免接觸。一旦接觸,立即與經治醫生聯系採取應急措施,不可擅自處理。對於體弱的兒童,可在易發季節前接種水痘疫苗,保護率可達98%以上。
發現水痘患兒應隔離至皰疹結痂,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抓破皰疹,減少皮膚繼發性感染。皮膚瘙癢時可塗爐甘石洗劑止癢。飲食宜清淡,多飲水,忌食海鮮、牛羊肉、油膩及刺激性食物。薏米、綠豆煮粥有助於水痘消退。
⑸ 水痘有什麼分布特點
易感性人群對水痘普遍易感,且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後80%可發病。%的患兒為10歲以下小兒,高峰在6個月至3歲。病後可獲持久的免疫力。
本病潛伏期10~21天。前驅期約1~2天,往往先見皮疹,可有輕微發熱,體溫37.5℃~38.5℃,精神不振,食慾減低等。多數患兒無此期表現。
本病皮疹分布特點為向心性,以軀干、頭、腰及頭皮部多見,四肢較稀少,偶見於足心、手掌,尤在受壓受刺激的部位如腰、臀或扎襪帶之下,皮疹往往比較密集。皮疹初為丘疹或紅色小斑疹,稀疏分散;數小時至1日後大多轉變成橢圓形的、表淺而有薄膜包圍的、四周還有紅色浸潤的「露珠」狀皰疹。其大小不等。幾天後,皰疹逐漸變干,中心微凹陷,然後結痂。再經數日至1~3周脫落,不遺留疤痕;如經過搔破或污染,以後可留輕度凹痕。皮疹輕重不一,輕者可只見10個左右的小皰疹,重者范圍很廣,可在起病後3~6天陸續出現,一般2~3批,多達5批者偶見。
粘膜部位也可出疹,如口、咽、結膜,早期出現小紅丘疹,以後很快變成皰疹,破裂後成潰瘍,很快癒合。
患兒發熱時應卧床休息,必要時給退熱劑。保持皮膚清潔,防止因抓破痘疹發生感染。如有感染,可局部塗2%龍膽紫或抗生素膏。疹癢時可用5%碳酸氫鈉溶液或爐甘石洗劑。重症病例可考慮用丙種球蛋白。可試用維生素B120.05~0.1毫克/次,肌肉注射。應用激素患兒減少激素至維持量,水痘全部愈後再恢復至原劑量。
⑹ 手足口病與水痘怎麼區別
應該是水痘。
簡單的說
1、臨床表現不同:水痘是全身都會有,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首發於軀干,後至臉、肩、四肢。,而手足口主要集中在手、足、臀、口腔等部位斑丘疹。
2、發病人群:水痘是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而手足口以3歲以下年齡人群為主。
以下僅供參考:
(一)一般處理與對症治療
呼吸道隔離,卧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庖疹破潰感染。皮疹已破潰可塗以龍膽紫或新黴素軟膏。繼發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癢者可給予爐甘石洗劑及抗組織胺葯物。並發肺炎、腦炎按肺炎和腦炎治療。激素一般禁用,當合並有嚴重並發症時,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應用盡快減量或停用。
(二)抗病毒療法
干擾素,10~20萬μ/日,連用3~5天;其他如阿糖腺苷、無環鳥苷等也可選用。
(三)小兒水痘的護理
首先、加強皮膚的護理,保持皮膚及粘膜的清潔,嚴禁孩子用手搔抓。
其次、要給孩子常洗臉、清潔口腔、勤換內衣褲和尿布,勤修指甲,勤曬被褥。孩子在發熱和出疹期間,要多卧床休息,多飲開水,吃容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品。
再次、水痘在立春後好發,傳染性很強,病孩的口腔分泌物、血液及皮疹內的水痘病毒,可以通過說話、咳嗽、打噴嚏等呼管制飛沫直接傳染給別人,也可通過污染的食具、玩具、衣服、尿布等間接傳染。所以水痘病兒從開始發病到全部痘疹脫痂為止,都要予以隔離,不與其他孩子接觸。當然病孩也不應該到托兒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