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見的食用菌有哪些
食用菌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香菇、木耳、草菇、平菇、秀珍菇、金針菇、杏鮑菇、茶樹菇、銀耳、猴頭菇、牛肝菌、紅菇、竹蓀、口蘑、鬆口蘑(松茸)、靈芝、冬蟲夏草等。平常比較少見的食用菌種類有: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
香菇
香菇又名花菇、猴頭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香菇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經日曬後轉成維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慾減退,少氣乏力。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稱 ,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中國歷代醫學家對香菇均有著名論述。現代醫學和營養學不斷深入研究,香菇的葯用價值也不斷被發掘。香菇中麥角甾醇含量很高,對防治佝僂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強細胞免疫能力,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香菇含有六大酶類的40多種酶,可以糾正人體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對人體降低血脂有益。
木耳
木耳主要生長在中國和日本。中國大部分是東北木耳和秦嶺木耳。其中以四川通江黑木耳為最優,自古被譽為聖品,多次進獻皇宮,2005年獲溫家寶總理親自考察調研。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種子實體呈耳狀、葉狀或杯狀、薄、邊緣波浪狀,寬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附著部固著於基質上。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呈膠質狀,薄而有彈性,濕潤時半透明,乾燥時收縮變為脆硬的角質近似革質。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豐富。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葯用功效。能益氣強身,有活血效能,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可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能夠疏通腸胃,潤滑腸道,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草菇
草菇起源於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本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 草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每100g鮮菇含207.7mg維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質含18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佔40.47-44.47%。此外,還含有磷、鉀、鈣等多種礦質元素。
草菇因常常生長在潮濕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於兩廣、福建、江西、台灣。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故有「蘭花菇」、「美味包腳菇」之稱。
紅菇
紅菇風味獨特,香馥爽口。其味較之任何菇類無法倫比的鮮甜可口;並含有人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治療腫瘤尤其肺部腫瘤、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滋陰、清涼解毒及治療貧血、水腫、營養不良和產婦出血過多等疾病,還具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經常食用,可使人皮膚細潤,精力旺盛,益壽延年。
明、清兩朝,每逢中秋節前,當地官府必派人護送一批紅菇到京都進貢,因而馳名遐邇。
杏鮑菇
杏鮑菇,又名刺芹側耳,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葯用、食療於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市場上杏鮑菇產品比較多,常見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鮑菇、杏鮑菇提取物、即食杏鮑菇小包裝、還有獨立包裝的小包杏鮑菇等等。
杏鮑菇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鎂、銅、鋅等礦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人體具有抗癌、降血脂、潤腸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猴頭菇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只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
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干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
牛肝菌
牛肝菌類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類,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
牛肝菌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該菌菌體較大,肉肥厚,柄粗壯,食味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一種世界性著名食用菌。雲南省各族群眾喜愛採集鮮菌烹調食用。西歐各國也有廣泛食用白牛肝菌的習慣,除新鮮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乾燥,加工成各種小包裝,用來配製湯料或做成醬油浸膏,也有製成鹽腌品食用。雲南省從一九七三年起出口白牛肝菌,銷往西歐,極受歡迎,供不應求。
竹蓀
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後」。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世界許多國家,例如日本、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朝鮮、美國、古巴、巴西、英國、法國、蘇聯,墨西哥,澳大利亞、東非等都有竹蓀分布。我國分布范圍也很廣,黑龍江、吉林,河北、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廣東、廣西及台灣等省區都有採集到竹蓀的報道,但各地的竹蓀品種不完全相同,其中以西南各省分布較廣,食用品種質量也較優。
口蘑
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為昂貴的一種蘑菇。
口蘑的主要產地在錫盟的東烏旗、西烏旗和阿巴嘎旗、呼倫貝爾市、通遼等草原地區。這種蘑菇通常運到張家口市加工,再銷往內地。由於蒙古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為昂貴的一種蘑菇。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寫過一首贊美口蘑的詩:「口蘑之名滿天下,不知緣何叫『口蘑』?原來產在張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詩人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
松茸
松茸,學名鬆口蘑,別名松蕈、合菌、台菌,隸屬擔子菌亞門、口蘑科,是松櫟等樹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獨特的濃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葯用菌,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松茸好生於養份不多而且比較乾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於赤松、偃松、鐵杉、日本鐵杉的根部。我國主要產茸區有香格里拉產茸區、楚雄產茸區和延邊產茸區等地區,其中香格里拉產茸區佔全國總產量的70%,是連續30年的松茸出口冠軍。
松茸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相傳1945年8月廣島原子彈襲擊後,唯一存活的多細胞微生物只有松茸,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它長在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宋代《經史證類務急本草》有過記載。研究證明,松茸富含蛋白質,有18種氨基酸,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49種活性營養物質、5種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等稀有元素。另含有3種珍貴的活性物質,分別是雙鏈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天然葯用菌類。松茸秋季的8月上旬到10月中旬採集、食用。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
松茸在日本被奉為「神菌」。 日本人習慣於秋季食用松茸料理,信奉「以形補形」,食之具有強精補腎,健腦益智和抗癌等作用。
羊肚菌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葯用菌。羊肚菌於1818年被發現。其結構與盤菌相似,上部呈褶皺網狀,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後的兩至三年內產量特高,因此北美的採摘者會根據山火來採集羊肚菌。然而,當火災被控制後,在同一個地區內,它的生長數量會年復一年地減少。
羊肚菌由羊肚狀的可孕頭狀體菌蓋和一個不孕的菌柄組成。菌蓋表面有網狀棱的子實層,邊緣與菌柄相連。菌柄圓筒狀、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蓋部分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化痰理氣葯效。
茶樹菇
茶樹菇原為江西廣昌境內高山密林地區茶樹蔸部生長的一種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療於一身的純天然無公害保健食用菌。經過優化改良的茶樹菇,蓋嫩柄脆,味純清香,口感極佳,可烹製成各種美味佳餚,其營養價值超過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屬高檔食用菌類。
茶樹菇主要分布在北溫帶,亞熱帶地區也有分布,熱帶地區卻罕見,極冷極熱的氣候條件都不適合發育,茶樹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養方法來進行栽培。
❷ 灰樹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灰樹花有獨特香氣和口感,營養豐富,不但是宴席上的山珍,還具有保健和葯用價值,是珍貴的食、葯兩用菌。
灰樹花無論是干品還是鮮品都為人們所喜愛,其食味清香,肉質脆嫩,味如雞絲,脆似玉蘭,鮮美可口。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炒、燒、涮、燉;可做湯、做餡、冷拼;涼拌質地脆嫩,炒食清香可口;燒、燉具有「一泡即用,長煮仍脆」的特點,做湯風味尤佳,是宴席上不可多得的佳餚。鮮灰樹花品質細嫩、脆滑爽口、炒菜煲湯皆宜;干灰樹花濃郁芳香,被視為美味佳餚,宴席珍品;罐頭灰樹花,色香皆存。灰樹花營養成分的特點是高蛋白、低脂肪,必需氨基酸完全(禾穀類一般缺1~2種必需氨基酸),富含多種維生素。日本人喜歡用鮮灰樹花涮火鍋。干品泡發後仍具獨特風味,因此,灰樹花在日本是送禮佳品,銷量僅次於香菇和金針菇,居第三位。
同其他食用菌一樣,灰樹花除了味道鮮美以外,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祖國傳統醫學認為灰樹花性甘涼,無毒,具有補脾益氣、清暑熱的功效。此外,可降血壓,增強肌體抗病能力,加速傷口癒合。灰樹花含賴氨酸和精氨酸較為豐富,常食能促進兒童的智力發育,妊娠、哺乳期婦女食用效果尤其顯著,可以促使胎兒智力發育,使嬰兒聰明健壯,因此,有「立子蘑」之稱。灰樹花含有較高比例的多糖類,有提高人體免疫力之功效,因而灰樹花是一種食、葯兼用的「綠色」健康型食品,經常食用可增強人的體質。
(一)蛋白質與氨基酸
1.蛋白質。評價食物的營養價值,一般主要對其蛋白質作出營養評價,即營養價值的高低按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多少和質量的好壞而言。
蛋白質含量通常先用微量凱氏定氮法測出含氮量,再將氮含量乘以蛋白質轉換系數6.25,即得被測樣品的蛋白質含量。但是菇類真菌的細胞中還含有幾丁質等非蛋白含氮物質,因而所測數值比真實的蛋白質含量較偏高,或各文獻所記載的數據有差異。為解決此問題,Fitzpatrick建議用N×4.38作為換算公式,較能准確表達真菌蛋白質的實際含量。
在表1-1所列的10種珍稀食用菌中,灰樹花的蛋白質含量為31.5%,僅次於我國最著名的珍稀品種口蘑(39.3%),與高檔品種羊肚菌(31.4%)相當。這表明,灰樹花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菇種。
表1-1 灰樹花等食用菌的營養成分(乾重,%)
灰樹花中的有機鉻能與胰島素協調作用,維持正常的糖耐量,對肝硬化、糖尿病均有效果。
微量元素硒(Se)是一種介於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的化學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有一億分之一極少量的存在於某些硫化礦內,屬稀有元素。
1817年,瑞典化學家Breezing在檢驗制硫酸剩下的殘渣中發現了硒,之後到1957年才發現硒是防止營養性肝壞死的一種保護因子。1973年聯合國衛生組織宣布:「硒是動物生命中必須的微量元素」。繼而我國醫學家用硒防治克山病、大骨節病等地方病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於1984年榮獲了世界微量元素研究中心的最高榮譽大獎——施瓦茨獎。後來我國科學家經過大量研究證明硒對癌症、心腦血管病、肝腎病、糖尿病、溶血性貧血、哮喘、關節炎、白內障、兒童發育不良等有防治作用。以及硒在人體內與鎘、汞、砷、鉛等有毒物質有拮抗、解毒、排出體外的作用。我國在硒與人體健康關系的研究方面,一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我國營養學會於1988年10月將硒列入人體生命必需的15種營養素之一,規定每人每天從膳食中攝取硒的量為:初生至12個月的嬰兒為15微克,1~3歲兒童為20微克,4~6歲兒童為40微克,7歲以上(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為50微克。
世界上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硒,我國缺硒情況較為嚴重,1980年對全國(除台灣省外)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的1094個縣(約佔全國一半的縣),共採集和測定312278個牧草和土壤樣,結果發現嚴重缺硒(含硒量≤0.02毫克/千克)的有331個縣,占總數的29%;含硒量在0.03~0.05毫克/千克的缺硒區有474個縣,占總數的43%;含硒量在0.06~0.09毫克/千克的有207個縣,占總數的19%;正常(≥0.10毫克/千克)的只有102個縣,占總數的9%。由此可見我國有72%的縣缺硒(其中1/3的縣嚴重缺硒),勢必導致大量低硒糧、菜的產生,造成低硒水平食物鏈,致使人、畜食物源低硒比,影響人和動物的健康。這些地區必須補硒,否則當地人群極易發生缺硒病,如脫頭發、溶血性貧血等。因此,研究開發富硒食物的社會意義十分必要。
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發現,灰樹花、香菇、平菇、灰樹花等多種食用菌具有富硒能力。一般自然栽培的灰樹花含硒量僅為0.01毫克/千克干品,但是可以利用灰樹花菌絲的富硒能力來人為提高其含量。梁英等(2000)試驗表明,在培養料中施硒可以將香菇的含硒量增加129.81毫克/千克干品,比對照(0.42毫克)提高了300多倍。食用菌所含有機硒被人體吸收率高達97.5%,是優良的補硒食品。如富硒栽培的灰樹花每千克干品硒含量能達到1毫克,按1998年我國確定的7歲以上人體最低需硒標准50微克/日,1千克富硒干品的含硒量(1000微克)可供1人食用20天,每天食用50克即可達到國家規定的健康標准。
❸ 灰樹花具有怎樣的營養價值
灰樹花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在營養學上,灰樹花被譽為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植物肉」。其蛋白質含量高達31.5%,僅次於口蘑,與羊肚菌相當。干品灰樹花的蛋白質含量更是比大米和小麥高2至4倍。盡管黃豆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但黃豆的蛋白質利用率只有43%,而灰樹花高達80%,部分原因在於黃豆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搭配食用灰樹花和黃豆,可以提高黃豆蛋白的利用率。
在維生素方面,灰樹花含有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1、B2、C和維生素E等。特別是維生素E,在灰樹花中的含量極高,排名《食物成分表》中的第二位,僅次於胡麻油。維生素E能清除體內有毒的過氧化物,防止細胞膜脂質過氧化,抑制中老年人黃褐斑的形成和肝細胞老化,具有延緩衰老和美容作用。此外,維生素E還對人的生殖細胞有利。
灰樹花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鉀、磷、硫、鈉、鈣、鎂等大量元素,以及銅、鐵、錳、鉬、鎘等微量元素。礦物質對於維持骨骼強度、激活酶系統、控制體液平衡和調節酸鹼平衡等都有重要作用。灰樹花中的有機鉻能與胰島素協調作用,維持正常的糖耐量,對肝硬化、糖尿病有效。微量元素硒具有防治克山病、大骨節病等地方病的作用,對癌症、心腦血管病、肝腎病、糖尿病等也有防治作用。
綜上所述,灰樹花是一種食、葯兼用的「綠色」健康食品,經常食用可以增強人的體質。
❹ 靈芝有什麼葯用價值
為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靈芝屬真菌靈芝[Ganoderma lucim(Leyss.exFr.)Karst.]。也叫赤芝(見圖2-110)。專以子實體和孢子粉屬及菌絲體入葯。含多種多糖及肽多糖、三萜類化合物如靈芝酸。核苷類及甾醇類以及生物鹼類化合物,並有幾種多肽和10多種氨基酸。其味甘淡、微苦,性平、無毒。入心、肝、脾、肺、腎經。能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用於眩暈不眠,心悸氣短,虛勞咳喘。現代葯理研究證明,靈芝具保肝、解毒,強心,抗缺氧及抗驚厥等多方面生物活性。臨床上對慢性氣管炎、高山病、急慢性肝炎以及用其孢子粉制備的靈孢多糖注射液對難治的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萎縮性肌強直和多發性硬化症均有一定療效。對神經衰弱、失眠、消化不良均能得到改善。也用於腫瘤的輔助治療。
靈芝分布比紫芝廣,北京、河北、山西、遼寧、吉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自治區均有發現。現國內已廣泛進行人工栽培。
圖2-110 靈芝形態圖
1、2.子實體 3.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