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打了水痘疫苗忌吃什麼
在接種水痘疫苗後,有若干食物需要忌口。首先,豬肉因其溫補性質,不宜在患水痘期間食用。中醫理論認為,水痘是由外感時邪病毒引起,屬於實證,宜瀉不宜補,因此患兒應避免食用豬肉。
其次,羊肉性溫熱,能益氣補虛,但同樣不適合水痘患兒食用。根據《中葯大辭典》的記載,外感時邪之人應忌食羊肉,因此水痘患兒也應避免攝入。
至於雞肉,若患兒出水痘時痘疹內陷、難以發出,適量食用雞肉可能有益。然而,在水痘愈後,則應盡量避免食用雞肉。
此外,雞蛋雖富含營養,但在小兒出水痘期間,建議以清淡飲食為主,因此雞蛋也應適量或避免食用。
肉桂作為常見的五香調料,性大熱、味辛甘,屬純陽之物,容易助火燥烈、傷陰,因此在水痘期間也應避免食用。
除了上述食物外,其他生冷硬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樣應避免,以免加重病情或影響疫苗效果。
總之,在接種水痘疫苗後的一段時間內,應特別注意飲食調理,遵循醫囑,避免食用可能加重病情或影響疫苗效果的食物。
② 如何預防水痘和猩紅熱
水痘:注射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的重要措施,1~12歲的兒童接種一劑量(0.5ml)即可;13歲及以上的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種2劑量,間隔6~10周。流行期間切勿與水痘患兒密切接觸,更不要使用患兒的生活器具。如已經接觸,或者不小心被患兒的分泌物污染,可肌肉注射胎盤球蛋白或兩種球蛋白。不要用臟手揉擦眼睛,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猩紅熱:治 療
一、中醫治療
(一)辨證論治
1.邪侵肺衛
主症 發熱驟起,咽部紅腫疼痛,皮膚潮紅,可見隱約細小紅點,點如錦紋,舌質紅苔薄黃。
次症 頭痛,或伴有嘔吐,脈浮數。
理化檢查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加,多價紅疹毒素試驗陽性。
辨證要點 本證為痧毒疫癘之邪侵犯肺衛,肺胃受邪,其氣失和,故見發熱、頭痛、咽喉紅腫疼痛等症狀;皮膚潮紅,可見隱約細小紅點,狀如錦紋,為痧毒由里出表的反映。
治療原則 辛涼宣透,清熱利咽。
方葯運用 解肌透痧湯加減:葛根、蟬蛻、浮萍、淡豆豉、荊芥、射干、桔梗、馬勃、牛蒡子、甘草、連翹、竹茹、僵蠶。
2.毒在氣營
主症 壯熱不解,皮疹密布,色紅如丹,甚則色紫如瘀點,疹由頸、胸開始,繼而彌漫全身,見疹後的1~2天,舌苔黃糙,舌質紅刺,3~4天後舌苔呈剝脫,舌面光紅,舌質紫紅有刺,狀如楊梅,脈數有力。
次症 面赤口渴,咽喉腫痛,伴有糜爛白腐,大便干結,小便短赤。
理化檢查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加,咽拭子塗片免疫熒光檢查或培養可見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
辨證要點本證為毒熱竄人氣營,氣血受邪,血熱熏蒸,因而形成毒在氣營的病理變化。痧毒外達,其熱必熾;毒火上攻咽喉,則咽喉腫痛,伴有糜爛白腐;痧毒犯營,痧火透達表現為皮疹密布,色紅如丹,甚則色紫如痧點;舌為心之苗,痧毒火熱及心,心熱上熏舌體,故見舌刺紅腫似「梅」。
治療原則 清氣涼營,瀉火解毒。
方葯運用涼營清氣湯加減:生石膏、連翹、薄荷、甘草、生地、丹皮、赤芍、犀角(水牛角代)、梔子、黃連、石斛、竹葉、玄參、白茅根、蘆根。若丹痧布而不透,壯熱無汗者,方中去黃連、石膏,加淡豆豉、浮萍,用以表散,促使痧疹透達;若苔糙、便秘、咽喉腐爛氣味穢臭者,方中去石斛、竹葉,加大黃、玄明粉,以通腑泄火。
病程中若見高熱、頭痛、嘔吐、神昏、抽搐,舌苔黃糙、舌質紅絳,脈數等症,為痧毒內陷心肝之變證,治宜鎮驚熄風,葯用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
3. 疹後傷陰
主症 丹痧布齊後1~2天,開始皮膚脫屑,伴有低熱,舌紅少津,脈細數無力。
次症 咽喉糜爛疼痛減輕,唇口乾燥,或伴有乾咳,食慾不振,大便秘結。
理化檢查 血象一般正常,多價紅疹毒素試驗陰性。
辨證要點 本證為痧毒疫火外達肌膚,陰傷液枯,從而致肌膚失潤而枯,隨之脫落;肺胃陰傷,故見低熱、舌紅少津、唇口乾燥、食慾不振等症。
治療原則 養陰生津,清熱潤喉。
方葯運用 沙參麥冬湯加減:沙參、麥冬、天冬、石斛、玄參、桔梗、甘草、蘆根。若低熱不解者,加地骨皮、銀柴胡;食慾不振者,加佛手、麥芽;大便干結者,加知母、火麻仁。
若見發熱、心悸、胸悶、神疲、多汗、肢節疼痛,舌苔薄、舌質淡紅,脈數無力,或結代等症,為毒熱傷及心氣、血脈所致,治宜益氣養血,滋陰寧心,葯用炙甘草湯加減:炙甘草、人參、當歸、丹參、生地、麥冬、石斛、五味子、柏仁、桂枝。
(二)其他療法
1.單驗方
(1)黃芩:為清熱解毒之品,對丹痧的防、治均有療效。每日10—15g,水煎,分3次
服,連用3天。
(2)板藍根、大青葉各15g,甘草5g,水煎服。
2.外治法
(1)錫類散:取葯少許吹喉中,以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2)珠黃散:吹於患處,用於咽喉紅腫、潰爛時。
3.針刺療法 取風池、天柱、合谷、曲池、少商、膈俞、血海、三陰交,用瀉法,每日1次。
二、西醫治療
(一)抗生素療法
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和一切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葯物,早期應用可縮短病程、減少並發症。4萬~8萬U/(kg.d),分2次注射。病情嚴重者可增加劑量。為徹底消除病原菌、減少並發症,療程至少10天。對青黴素G過敏者可用紅黴素20~40mg/(kg·d),分3次口服,嚴重時也可靜脈給葯,療程7—10 日。
(二)一般護理
急性期患兒應卧床休息,較大兒童用溫淡鹽水含漱。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宜。皮膚保持清潔,可予爐甘石洗劑以減少瘙癢。
③ 水痘的最佳治療方法
很多孩子平時身體比較健康,但是突然間出現發燒,並且皮膚表面會出現有斑丘疹或者是皰疹,一經檢查就發現屬於水痘,並且一般在治療時,都建議需要進行隔離。認識很多患者心中都會存在有很多的疑慮,比如水痘是否存在有傳染性,要如何預防水痘,得了水痘後該怎麼治療?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④ 打水痘疫苗不能吃什麼
水痘俗稱水花、水皰,是由於感染了水痘病毒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皰疹性傳染病。全年均可以發病,以冬春季節為多見,常發生於1~6歲的小兒。發病時身熱咳嗽,面赤煩躁,身上先見紅點,後變皰疹,光亮如珠,內含水液,常很快遍布前胸後背擴頭面四肢。約1周左右皰疹消退,不留瘢痕,預後一般良好,並可獲終生性免疫。
水痘患者應忌食
① 豬肉 為溫補性食物。水痘為急性皰疹性傳染病,中醫認為是外感時邪病毒,實證宜瀉不宜補。所以,水痘患兒,莫食豬肉。
② 羊肉 性溫熱,能益氣補虛,但水痘為病毒傳染性疾病。《中葯大辭典》認為:外感時邪之人忌食羊肉,故水痘之兒亦當忌之。
③ 雞肉 若小兒出水痘時,痘疹內陷,難以發出者,食之則宜。若水痘愈後,則應忌之。
④ 雞蛋 小兒出水痘期間,適宜清淡飲食。
⑤ 肉桂 俗稱桂皮、官桂,為民間常用的五香調料。性大熱,味辛甘,屬純陽之物,溫熱助火、燥烈傷陰。
此外,小兒患有水痘期間,還應當忌吃生薑、大蔥、大蒜、洋蔥、韭菜、辣椒、胡椒、芥菜、芫荽、香菇、南瓜、香椿頭、鵝、帶魚、黃色、荔枝、桂圓肉、梅子、杏子、大棗、柿子、石榴、櫻桃、栗子、以及炒花生、炒蠶豆、炒瓜子、糍耙、年糕、肥肉、豬油、茴香、咖喱、芥末等。
1最好在家休息,出門散步最好避免,不要去上學或者到公共場合,特別是出痘的前幾天。避免見到冷風,不要沾涼水(以免水痘生不出來)。保證充足的睡眠。
2 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包括蔥蒜),不要吃過於油膩的食物,炒菜最好用植物油(避免水痘留下疤痕,和持續高燒)。多吃青菜,多喝溫開水(這個很關鍵)。
3 可以用抗病毒口服液或雙黃連口服液處理。如果皮膚很瘙癢,可以短時間用撲爾敏(吃了可能會害困)。如果發燒,只要溫度不超過39度,不要用退燒葯,可以物理降溫,多喝水。絕對禁止用激素。後果不堪設想。因為水痘出現的發燒是正常的出痘過程。
4 用溫水(不是熱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可以減少感染危險。不過最好不要洗頭,特別是頭上有水痘的時候。
5水痘」飲食宜忌:
1). 宜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宜飲綠豆湯、銀花露、小麥湯、粥、面片、龍須雞蛋面等。
2.) 忌油膩、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發物。
3. )宜多飲開水及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