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孩長水痘的護理及預防方法
水痘在冬春季節高發,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傳染病。感染時,患兒會出現瘙癢、發熱、咽痛等症狀。雖然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正確的護理和預防卻至關重要。以下是針對小孩長水痘的護理及預防方法的詳細介紹。
護理方法:
1. 卧床休息:水痘患兒應多在家卧床休息,多飲水,並適量食用流質食物,以控制發燒情況。對於病情嚴重、持續高燒的患兒,應及時就醫。
2. 保持手部清潔:保持患兒手部清潔,剪短指甲,避免抓撓水皰。嬰幼兒可佩戴並指手套,以防抓破皰疹。
3. 消毒常用物品:患兒水痘消退後,家長應徹底清潔其接觸過的玩具和傢具。在水皰完全結痂5天前,應避免送患兒上學,以防傳染給無免疫力的小朋友。
4. 避免使用糖皮質激素:患兒因瘙癢可能忍不住抓撓,家長切忌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葯膏塗抹,以防激活水痘病毒,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預防方法:
1. 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是預防水痘最經濟、便捷、有效的方法。接種水痘疫苗不僅能預防兒童時期的水痘,還能間接預防成年期的帶狀皰疹。建議兒童在滿1周歲時接種第1劑,4-6歲時接種第2劑。
2. 勤洗手,常通風:水痘病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容易傳播流行。家長應保持家裡通風,教育小孩養成勤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以上就是關於小孩長水痘的護理及預防方法的介紹,希望能對家長朋友們有所幫助。
⑵ 中醫兒科護理學:時行病症——水痘
概述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熱、皮膚分批出現丘疹、皰疹、結痂為特徵。本病傳染性很強,多流行於冬春季節。發病年齡以10歲以下小兒為常見。病情有輕重不同,預後一般良好,愈後不留瘢痕。患過一次,終身不再罹患。
祖國醫學對水痘早有描述,北宋·錢乙在《小兒葯證直訣》中已觀察到水痘具有特徵性的水皰,及至南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首次提出了水痘的病名,「其瘡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者,謂之水痘。」歷代醫家均強調觀察和護理的重要性,如明·張介賓在《景岳全書·麻疹詮》中指出:「水痘須忌發物,七八日乃愈」。陳復正的《幼幼集成》指出本病「切忌姜椒辣物,並沐浴冷水」等。
病因病機
外感時行邪毒,由口鼻而入,蘊伏肺脾。肺脾受邪,表衛調節失和,宣發失常,則見發熱,咳嗽,流涕等肺衛症狀。水濕運化失常,邪毒與內濕相搏,透發於肌表,則發為水痘。水痘病情一般較輕,多屬風熱輕證。少數受邪較重,毒熱熾盛,內犯氣營,則發為疹點稠密,色紅赤、紫暗等重症。
臨床表現
早期有發熱,咳嗽,流涕等症狀。
在發熱同時或1至2天後,軀干皮膚出現紅色斑疹,數小時後變為丘疹,再數小時後變為皰疹。部位表淺,大小不等,橢圓如豆,約3至5毫米左右,內含水液,初清徹如露水珠滴,後混濁,周圍有紅暈,壁薄易破,常伴瘙癢。
皮疹多先見於軀干,其次是頭部發際及四肢近端皮膚,分布呈向心性,以軀干、胸背、頭部較多,四肢遠端稀少。皰疹在1至3日內,從中心開始枯乾凹陷,紅暈消退,然後結痂,再數日至1到2周痂蓋完全脫落,一般不留瘢痕。臨床輕重不一,輕者皮疹僅數個,重者則可達千個以上。
⑶ 水痘流行病學
水痘流行病學主要從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性以及季節性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傳染源為水痘患者,從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乾燥結痂期,患者均具有傳染性。主要傳播途徑有空氣飛沫通過呼吸道傳染和直接接觸皰疹的皰漿傳染,傳染性極強。在集體兒童機構中,若易感者接觸傳染源,80%~90%會發病。
任何年齡均可感染水痘,但嬰幼兒、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感染更為常見,6個月以下嬰兒感染較少見。孕婦若感染水痘,可能會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引發胎兒水痘綜合征。對於免疫抑制劑或細胞毒葯物使用者,感染水痘後病情可能會嚴重,甚至導致死亡。
水痘全年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較為多見。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傳播主要受氣候、人口密度和醫療衛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3)衛生學水痘擴展閱讀
水痘(chickenpox, varicella)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率很高。主要發生在嬰幼兒,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接觸或飛沫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學齡前兒童多見。臨床以皮膚粘膜分批出現斑丘疹、水皰和結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特點。該病為自限性疾病,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後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⑷ 水痘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幼兒和學前兒童的發病率極高。如果成年人得了水痘,會比兒童的病症更加嚴重,主要在胸、腹、背出現紅色皰疹。冬季和春季為水痘的高發期,而且傳染力極強。那麼水痘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1、嚴格管理傳染源:呼吸道隔離從出疹開始到全部皰疹結痂為止,一切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應消毒處理,防止易感兒及孕婦接觸病人。
2、保護易感人群:可接種對易感兒童及孕婦可肌肉注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減毒活疫苗也有預防作用。
3、注射水痘疫苗:醫生一般推薦1周歲以上嬰幼兒注射水痘疫苗。這種疫苗的缺點是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而且還有10%—30%的兒童不能完全免疫。但接種過水痘疫苗的孩子既使感染了水痘,症狀也很輕微,有的甚至不出皮疹。所以如果健康狀況允許,應該接種水痘疫苗。
4、生活中的預防: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以免傳染病交叉感染。學校教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環境整潔。疾病流行期間健康兒童應盡量不到公共娛樂場所去玩,也不去病兒家串門,以防接觸傳染。
5、遠離傳染源:學校、幼兒園發現孩子出現水痘症狀應立即通知家長接孩子回家休息,並採取隔離措施。對易感人群進行疫苗接種,對接觸病人的易感者觀察3周。已與患兒有過接觸的孩子,可服用板藍根沖劑,每天一包,連服3—5天,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有關水痘的預防和治療方法的相關內容了。總之,水痘的避免是可以實現的,做好水痘的預防工作是關鍵的。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該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
⑸ 水痘預防教案(集錦3篇)
水痘預防教案(1)
活動目標:教育兒童理解水痘的基本症狀,學習如何配合預防和治療,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宣傳畫,表現水痘預防方法的「圖夾文」。
活動過程:首先,引導兒童觀察和討論預防水痘的宣傳畫,了解畫中的信息。之後,通過觀看報道,讓兒童明白水痘的主要症狀,並解答皮膚瘙癢時的正確處理方式以及為何得了水痘不能去幼兒園,需要在家休息多久。最後,教師進行總結,強調個人衛生,避免在傳染季節去人多的地方,不接觸傳染源,是預防水痘的關鍵。
水痘預防教案(2)
活動目標:教育兒童了解水痘的症狀,培養其自我保護意識,懂得預防和治療的方法。
活動准備:宣傳畫和「圖夾文」資料。
活動過程:活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導兒童觀察和討論預防水痘的宣傳畫,了解畫中信息;第二部分是通過觀看報道,讓兒童了解水痘的主要症狀,以及皮膚瘙癢的正確處理方式,為何得了水痘不能去幼兒園和需要在家休息多久。最後,教師進行總結,強調個人衛生和避免接觸傳染源是預防水痘的關鍵。
水痘預防教案(3)
活動目標:教育小班兒童理解水痘,學習如何預防和應對,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過程:首先,通過展示圖片讓兒童理解水痘的症狀。然後,引導兒童回憶和討論自己或他人得水痘時的感受和預防措施。之後,教師通過講解,使兒童了解水痘的傳染源和傳播方式,並強調個人衛生的重要性。最後,教師與兒童討論如何預防和應對水痘,強調要勇敢接受治療,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接觸傳染源。通過本次活動,兒童不僅了解了水痘,還學會了如何預防和應對,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⑹ 水痘怎麼預防
預防水痘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控制傳染源。水痘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在水痘高發期間應盡量避免接觸患者,一旦發現患病應立即隔離治療,防止病毒傳播。
2. 切斷傳播途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因此,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開窗通風;對患者使用過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
3. 保護易感人群。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的有效手段,應接種水痘疫苗或帶狀皰疹疫苗以產生免疫力。易感人群如兒童、免疫力較弱的人群應避免接觸水痘患者或去人群密集的場所。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合理飲食、充足睡眠、適度鍛煉等健康生活方式都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預防水痘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保持衛生。平時要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後立即洗手。在學校等集體場所,要注意保持公共衛生,定期清理教室和公共區域衛生。
避免密切接觸患者。水痘的傳染性很強,一旦接觸到患者就很容易感染病毒。因此,在流行季節或高發期,應盡量避免與疑似或確診的水痘患者接觸。如果發現周圍有人出現水痘症狀,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進行防控措施。如果發現患病,要立刻去醫院接受治療和隔離觀察,以防擴大感染范圍。此外也要定期接種疫苗。這樣可以增強抵抗力來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⑺ 水痘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發的傳染病,多見於幼兒和學前兒童,但成年人感染可能症狀更為嚴重,主要表現為胸、腹、背部的紅色皰疹。冬季和春季為水痘高發期,且傳染力極強。那麼,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水痘呢?
首先,需嚴格管理傳染源,實施呼吸道隔離,從出疹開始到全部皰疹結痂為止。所有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應消毒處理,防止易感兒及孕婦接觸病人。其次,保護易感人群,可接種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減毒活疫苗也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此外,注射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的有效手段。醫生通常建議1周歲以上嬰幼兒接種,盡管疫苗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且部分兒童可能無法完全免疫,但接種過的孩子即使感染水痘,症狀通常也較為輕微。因此,在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應鼓勵接種水痘疫苗。
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如勤洗手,避免傳染病交叉感染。學校教室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環境整潔。在疾病流行期間,健康兒童應盡量避免前往公共娛樂場所,以防接觸傳染。
同時,學校、幼兒園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水痘症狀,應立即通知家長接孩子回家休息,並採取隔離措施。對易感人群進行疫苗接種,接觸病人的易感者需觀察3周。對於已與患兒有過接觸的孩子,可服用板藍根沖劑進行預防。
總之,水痘的避免是可以實現的,關鍵在於做好預防工作。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治療方面,主要是對症處理以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並避免瘙癢。
⑻ 水痘怎樣預防
預防水痘的措施
1. 控制傳染源: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因此在水痘高發期間,應盡量避免接觸水痘患者,避免感染病毒。
預防水痘的具體方法:
隔離患者直至全部皰疹結痂。水痘的傳染期從患者出疹前的一兩天開始,一直到皰疹全部結痂為止。在此期間,應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患者的皰疹沒有結痂之前。對於患者的衣物、被褥等也要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病毒的傳播。
切斷傳播途徑。對於容易發生水痘的學校等公共場所,應保持空氣流通,定期開窗換氣。學生或個人應避免進入衛生條件差的環境。對於個人用品如毛巾等要注意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另外,還可以定期進行環境消毒。同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是預防水痘的關鍵。勤洗手、洗臉,避免隨地吐痰等不良衛生習慣。
保護易感人群。注射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的最有效方法。對於沒有患過水痘的人應盡快接種疫苗,形成免疫抗體後便可有效抵抗病毒感染。對於容易感染水痘的高危人群如兒童、免疫力較低的人群等更應重視疫苗接種工作。此外,保持良好的免疫力也是預防水痘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等都是增強免疫力的有效途徑。同時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以降低機體抵抗力,減少感染水痘的風險。如果接觸了水痘患者後一旦發病應立即隔離治療並注意消毒通風等措施避免病毒傳播。平時應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以預防病毒感染引發的疾病發生和發展。
通過以上預防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水痘的發病率保護個人和群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