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心手背上都長了一些小疙瘩。這是什麼病
手心長小疙瘩可能是帶狀皰疹所致。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表現為手上的紅色丘疹和水皰,常呈簇集狀、帶狀分布,伴隨疼痛。治療時可口服更昔洛韋分散片、甲鈷胺片,外用膦甲酸鈉乳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應注意休息,避免辛辣食物,並在做家務時佩戴手套。
汗皰疹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尤其在季節交替和夏季,手心、手掌側緣會出現紅斑、丘疹和水皰,伴有瘙癢和脫皮。治療可選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和尿素維E乳膏,嚴重時可加服復方甘草酸苷片、咪唑斯汀緩釋片。
手部濕疹也是手心長小疙瘩的原因,通常由長期接觸洗滌劑等引起過敏反應。表現為紅斑、丘疹和瘙癢,嚴重者皮膚肥厚。治療時可口服鹽酸奧洛他定片、鹽酸非索非那定片,外用復方丙酸氯倍鋒敏他索軟膏和膚樂霜。建議在做家務時保護雙手,必要時戴手套。
手背上的小疙瘩可能由不同疾病引起,如:
1. 毛囊炎:由細菌感染毛囊引起,表現為皮膚上的紅色小丘疹,有時表面有白色小膿頭。
2. 扁平疣: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手背皮膚上出現褐色多角形扁平丘疹,有時呈線狀排列。
3. 脂溢性角化症:與紫外線照射相關,好發於手背,表現為皮膚老化跡象。
如有疑慮,建議咨詢皮膚科醫生以獲得准確診斷和治療建議。
2. 手上長水痘很癢,有3天了,請問這是濕疹嗎
指導意見:
您好,初步診斷是汗皰疹,也叫汗出不良性濕疹,是濕疹的一種特殊類型,手足出汗、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抑鬱等均為汗皰疹發病的重要因素.治療上可以口服西替利嗪片或地恆賽等抗過敏的葯物,配 合外用艾洛松、鹵米松等激素葯膏。平時不要接觸肥皂、洗衣粉、洗潔精等鹼性的物質,飲食上適當忌口
3. 為什麼我的手一到夏天就出汗特別的多然後就長小水痘
手一到夏天就長很多痘是血熱的症狀。
血熱是熱毒侵入血分,常發生在熱帶地區,或是在非常熱的環境中工作,或是在炎熱的季節,曝曬過度,或是出汗過度,沒有補充水分,久渴,失水,或吃煎炒、油炸等燥熱性食物,或是一些興奮劑,可能導致熱血妄行,皮下出現小紅點、皮膚斑疹、心煩不安,舌紅絳,譫狂,昏迷等證候。
辨證施治:
溫熱病,熱邪入血
證候:身熱夜甚,心煩失眠,或有譫語,或口渴,或發斑疹,舌絳而干,脈細數等。治則:養陰清熱,解毒透疹。主方:清營湯。方:犀角、生地黃、麥冬、玄參、丹參、竹葉心、銀花、黃連、連翹。
2.血熱妄行
證候:吐血,尿血,便血,斑疹顏色紫黑,或蓄血發狂,便色黑等。治則: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主方:犀角地黃湯。方:犀角、生地黃、丹皮、赤芍。
3.熱毒入血
證候:高熱神昏,斑疹顏色紫黑,舌絳起刺等。治則:清熱涼血,解毒透疹。主方:犀角大青湯。方:犀角、大青葉、梔子、淡豆豉。
4.皮炎見血熱
證候:皮膚或黏膜發紅斑,顏色鮮紅,甚有血皰、水皰,口腔、陰部黏膜糜爛,或伴有口乾,便秘溲赤,舌紅苔薄,脈弦細數。治則:清熱涼血,佐以利濕。方:生地、赤芍、丹皮、紫草、生槐花、銀花、蒲公英、土茯苓、土大黃、車前草、生甘草。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4. 我的手上老是出水痘 什麼原因
一,您好:春末秋初,許多人手上常常發皰,伴有奇癢,數日後水皰乾涸脫屑,露出嫩紅的皮膚,這就是「汗皰疹」。 汗皰疹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皮膚病,有人認為它屬於特殊類型的濕疹,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春末秋初也就是每年譽笑讓的4、5月和9、10月份多發,水皰深在皮下如小米粒大小,密集成片分布在手指的側面、手掌,嚴重的雙足相應部位也會發生。局部皮膚有皮脹及強烈的瘙癢感。數日後水皰乾涸呈環狀脫屑,癢感也隨之減輕,脫屑後暴露出嫩紅的皮膚,升擾常由於乾裂而感到疼痛。 防治汗皰疹,首先要掌握它的發病規律。每年高發季節到來時,盡量避免雙手長時期地經常接觸水,以消除引起汗皰疹的誘因。發生汗皰疹,可在患部外搽爐甘石洗劑、5%水楊酸、甘油慶局、酒精等葯物,促使水皰乾涸脫屑。水皰屑後,外塗低濃度的水楊酸軟膏,促進露出的嫩紅皮膚盡快形成角質層,使皮膚恢復正常。 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多因體內有「濕」,患者也常伴有手足多汗,因此為防止本病反復發生,還可配合口服「二妙丸」、「除濕丸」等健脾利濕的中葯。 二,每晚塗抹尿素霜後戴手套睡覺,堅持一禮拜就有改善的. 三,1.將冬瓜皮、茄根用水浸泡2—4小時後,在火上加熱至50℃左右,用其熏洗患處,具有止癢,加速血液循環的作用,對治療凍瘡效果甚佳。 2.把紅辣椒置於容器內,倒入開水,將口加以封蓋,浸泡10分鍾後,趁熱氣熏患處,當水溫稍低後,將患處進行浸泡,或用水進行敷抹。然後把辣椒撕開,用內面輕輕塗患處,之後使其自然乾燥。 3.把蘿卜片烤熱後,塗抹患處,每天2—5次。 4.將仙人掌去刺洗凈,切成薄片搗爛,塗在患處,用干凈方包好,隔2—3天更換一次,一般2次即可痊癒。 5.用手摩擦患處,使皮膚變暖變柔,用溫開水浸泡15分鍾左右,選用碘酒、烈性酒、10%的樟腦酒精等的其中一種,用其塗抹患處。 6.把柑橘皮用火烤焦,研成粉狀,再用葷油拌勻,塗在患處。 7.用干紅辣椒粉、乾薑粉、大蒜等,按1:3:1的比例調制在一起,放入酒精內進行浸泡,48小時後再加入適量的樟腦,混勻塗抹在患處。 8.把大蔥、大蒜和生薑共同搗製成泥狀後,塗抹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