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妓女給你手淫,染性病的機率是多少會染上皰疹和尖銳濕..,嗎
你看看公共廁所衛生不衛生,大多數人感覺是不衛生的,即已經不衛生,感染的機會肯定有,輕重而已,因為是手淫,不是性生活,小心最可靠!
2. 試紙檢測艾滋病,會受尖銳濕尤,生殖器皰疹影響嗎
指導意見: 這一般是不會的,可以觀察身體的症狀,同時也是要注意定期的 復查 ,積極的進行調理身體為好。
3. 尖銳濕尤是什麼在潛伏期時傳染嗎可以根治嗎
尖銳濕疣屬於中醫「疣瘡」、「疣目」、「臊瘊」等范疇。男性好發於冠狀溝、龜頭、包皮、系帶、尿道口,少數見於陰莖體部,同性戀者可發生於肛周及直腸。但很少見於陰囊。女性好發於大陰唇、小陰唇、陰蒂、女性後聯合、肛周、宮頸和陰道,偶見於腋窩、臍窩、乳房等處。尤其易發生於有慢性淋病、白帶多及包皮過長者。除以上部位外,人體的其他部位也可患病,如口腔、腋窩、臍窩、乳房下部、足趾間等。也可以從身體的其它部位自身接種到生殖器部位,但很少見。男性為乳頭樣、菜花樣突起,紅色,濕潤柔軟。女性為瘤樣、菜花樣皮損,如病程長,可相互融合,呈一串葡萄。
通常分兩型:Ⅰ型,表現為孤立的或多發的菜花或雞冠狀突起,多在外陰、肛周等部位;Ⅱ型,為乳頭狀、指狀或丘疹狀病變,多分布於雙小陰唇內側、處女膜環、前庭、舟狀窩等粘膜。
流行病學資料表明,尖銳濕疣與生殖器癌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利用核酸雜交方法,在不同類型的生殖器腫瘤中測到了人類乳頭瘤病毒,同時在尖銳濕疣病損的組織中也測到該病毒。有報告5%~10%的外陰、宮頸和肛周的尖銳濕疣經過一段時期後可出現間變和發展為原位癌或浸潤癌。還發現15%陰莖癌、5%女性外陰癌是在原尖銳濕疣的基礎上發生的,特別是宮頸癌,發生惡變者尤其與HPV-16、18、31、33型有關。巨大尖銳濕疣可繼發癌變。許多實驗室研究也進一步表明,HPV、尖銳濕疣和生殖器癌三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外陰、陰莖或肛周的尖銳濕疣可以轉化為鱗狀細胞癌。這種轉化通常要5-40年。所以患尖銳濕疣後,一定要積極治療,徹底根治。找專科醫師治療是最佳的選擇,否則不適當的治療和刺激可加快惡變。
尖銳濕疣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在生殖器溫度較低而且乾燥部位的損害常常表現為小而扁平狀,而在溫熱、濕潤部位者常呈絲狀或乳突瘤狀。初起為細小淡紅色丘疹,後逐漸增大加多相互融合,表面凹凸不平,濕潤柔軟,呈乳頭瘤樣,雞冠樣,草樣,蕈樣或菜花樣突起,紅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發生糜爛滲液,易出血。皮損裂縫間常有膿性分泌物郁積其中,致有惡臭,自覺有癢感且每因搔抓而引起繼發感染。由於不斷受到局部潮濕與慢性刺激的作用,往往迅速增長。有的女性患者甚至從外陰至陰道、宮頸等處都長滿了一片毛棘或很多小菜花狀突起,好似玫瑰色的芒刺或雞冠花。濕疣的數目少則數個,多則十餘個,數十個以至百個之多。極少數病人由於治療不及時,使濕疣長得很大,成為巨大濕疣,可向深部穿透,產生很多瘺管通向尿道或經5-40年惡變為癌腫。發生在直腸內大的濕疣可引起里急後重感。當妊娠期體內激素水平劇變時,生殖器的供血豐富,機體免疫功能又有所下降,故生殖器疣的體積也迅速增大,甚至達到阻塞產道的程度。分娩時往往使疣體摩擦撕裂出血,由於其組織脆弱,會給縫扎止血帶來困難。有的濕疣在妊娠末或分娩後可以自然縮小以至消退。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介有瘙癢感,潮濕感或摩擦感。如有繼發感染時可伴有疼痛,陰道和宮頸有損害時表現為白帶增多或性交後出血。巨大皮疹可引起局部異物感或因摩擦而引起疼痛。性交時症狀可能加重。
部分病例為亞臨床感染或HPV病毒攜帶者,無肉眼可見的臨床表現。孕婦患尖銳濕疣後,人乳頭狀瘤病毒可通過分娩過程傳染給嬰兒,使之發生喉頭疣及引起喉部乳頭狀瘤。即使母體感染後無臨床症狀,病毒也可通過血液或胎盤傳播給胎兒,所以患有此病的婦女足月妊娠時,以做剖腹產術為妥。
【組織病理】
角化不全,棘細胞層高度肥厚,呈乳頭瘤狀增生,表皮增厚延長呈假上皮瘤樣,基底層棘層細胞可見多數核分裂像,頗似癌瘤、但細胞排列規則,真皮與表皮境界清楚,顆粒盡和棘層有空泡細胞,該細胞胞漿著色淡,中央有深嗜鹼性大而圓的核。
真皮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周圍有緻密慢性炎細胞浸潤。
【診斷】
尖銳濕疣常需與生殖器癌、扁平濕疣、假性濕疣、生殖器鮑溫樣丘疹病及珍珠樣丘疹病鑒別。
(1)生殖器部位癌 皮損較硬,邊界不清,鱗狀上皮瘤有明顯的向深部浸潤,常形成潰瘍,有時應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尖銳濕疣一般呈乳頭狀生長,病變淺表,很少浸潤面。
(2)扁平濕疣 為梅毒二期皮疹。扁平濕疣多發生於肛周及外生殖器周圍,基底寬,無蒂,外觀扁平,疣面潮濕、光滑。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可找到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反應為陽性。詳見梅毒部分。
(3)假性濕疣 又稱女性絨毛狀小陰唇,在成年女性的小陰唇內側上出現魚卵狀或細小絨毛狀、排列規則的增生物,互不融合,長期不變,醋酸白試驗陰性。
(4)生殖器鮑溫樣丘疹病 本病較少見,主要與人類乳頭瘤病毒16型感染有關。表現為生殖器部位多發性棕紅色小丘疹,直徑2~10mm。臨床上很像尖銳濕疣,但組織學上類似鮑溫病的改變。作出這一診斷必須是專科醫師。
(5)珍珠樣丘疹病(珍珠狀陰莖丘疹病) 發生於男性的龜頭,沿龜頭冠狀溝有排列整齊的大小一致的珍珠樣丘疹。米粒大小、圓頂、平滑,互不融合,長期不變。
(6)皮脂腺異位症:丘疹在粘膜內無重疊生長,多為淡黃色。
(7)傳染性軟疣:單個不融合的皮色半球形丘疹,周圍光滑,中央可擠出軟疣小體。
(8)軟下疳:外生殖器皮膚損害為不規則形潰瘍,伴痛性橫痃。潰瘍面滲出物塗片可能查到杜克雷桿菌。
尖銳濕疣的診斷辨認多靠醫生的臨床經驗,但由於性病在我國絕跡多年,臨床醫生的經驗有限,難免有判斷失誤的情況,據報告有些基層醫院的誤診率可達50-80%;尖銳濕疣多位於大小陰唇內側、陰道口及肛門部位,病變呈淡紅、鮮紅或暗紅色米粒大或豆粒大突起的疣狀增生物,疣體濕潤、柔軟,可單個或多個並存,有時呈菜花樣典型皮損。與尖銳濕疣相類似的疾患還有假性濕疣或絨毛狀小陰唇,後者多見於小陰唇內下側,刺狀突出物與陰唇顏色相仿,狀似天鵝絨一般,但病人多無症狀,只是白帶增多。其他容易誤診的還有處女膜贅狀物、扁平濕疣(二期梅毒疹)、皮脂腺增生等。
要准確辨別這幾種不同疾患,十分實用而簡便的辦法就是醋白試驗,即用5%冰醋酸液塗在病變部位,3分鍾後疣體發白者為尖銳濕疣,否則另當別論。或以浸有3—5%冰醋酸溶液的紗布包在可疑病變處3—5分鍾,若患處變白,則說明是亞臨床感染。
還可以做碘黃試驗,即用魯戈氏液塗後3分鍾,發黃者可以確診為尖銳濕疣。當然更可靠的辦法是做組織病理學檢查。近兩年,國內雜志已有多篇報告談到假性濕疣的鑒別診斷問題,特別提到醋白試驗。但組織病理學檢查的診斷也並非易事,有時也很難確診,仍然有賴於檢驗者的業務水平和經驗。本病的明確診斷有賴於有效的病毒培養系統的建立、組織免疫化學和分子生物工程技術DNA探針的發展,那時就不會把假性濕疣擴大化,誤診為尖銳濕疣了。
發生於陰道或宮頸內的濕疣可能不大明顯,且變化多端,僅靠臨床檢查,可能誤診,常需做細胞學、陰道鏡及組織病理學檢查。
a.細胞學檢查:用陰道或宮頸濕疣組織塗片作巴氏染色,若發現角化不良細胞和空泡細胞混合存在,對本病有診斷價值。
b.免疫組織化學檢查:過氧化酶-抗過氧化酶抗體復合技術(即PAP法)是一種免疫學方法,採用特異性HPV的抗血清用來顯示病毒蛋白,籍此證明濕疣中的病毒抗原,較常規電鏡方法更為迅速、有效。
病理檢查有助於診斷,經棘細胞中上層出現空泡細胞最具診斷意義。
多聚酶鏈式反應(PCR)等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HPV,此法還可用作亞型測定。但國內大多數醫療機構的PCR實驗由於條件不足,誤診現象太多,已經不足以作為診斷工具。現gopla正試圖採用基因晶元技術診斷尖銳濕疣,但由於成本仍高,並且依賴PCR將結果放大,只適用於實驗室研究,在近年難以推廣。
【治療】
目前治療尖銳濕疣主要是以外治為主,內治為輔。外治的方法很多,有葯物治療、冷凍治療、激光治療、微波治療、電燒治療、手術治療等。葯物治療方便,易於操作,但一般需要重復數次,而且有些葯物,如三氯醋酸,有灼傷粘膜的可能。
一、葯物治療。對於較小較少的損害。
(1)5%5-Fu軟膏 5-Fu是一種常用的抗腫瘤葯物,它能抑制細胞的增殖,力量較為溫和,一般需治療2~3周。
(2)疣敵:用單孔或多孔的塑料小棒,將0.5%「疣敵」溶液滴於濕疣上,並使葯液慢慢滲透到疣基底,點葯後的濕疣紫色,待自干後即可,注意點葯不可過多,以避免葯液流到正常組織。點葯4小時後用清水洗去。
(3)醋酸:三氯醋酸是一種強酸,可用來燒灼疣體,一般用於治療Ⅱ型病變。塗抹前先用棉球醮2%的卡因貼敷於病變局部3 ̄5分鍾後,用棉簽醮50%三氯醋酸塗抹病變,使葯液達基底部;塗葯時注意勿傷及周圍健康粘膜組織,經期勿用;每周用葯2次。或用20%柳酸冰醋酸外搽。
(4)1-3%的肽丁胺霜 外搽本葯,每日2次,無不良副作用,尚可用於陰道內的尖銳濕疣。或先用1:5000過錳酸鉀洗凈患處,再用霜厚層外塗,並以紗布包紮,每日換葯一次。4周為一療程。力量溫和,目前未發現毒副作用,需長期治療。
(5)疣脫欣(鬼臼毒素溶液) 為新的高效的治療尖銳濕疣的葯物,無刺激性,外用局部,每日1次,連續3~5天即可。
(6)20-25%的足葉草酯酊(或0.5%足葉草脂毒素液)或液體石蠟制劑,直接搽於皮損處。或用20--25%足葉草脂溶於安息香酸酊或礦物油,於局部塗擦。每周用1~2次,不足6周可脫痂痊癒。因其毒性較大,每次的用葯量應限制在0.5ml以下,用葯面積不得超過10cm2,塗葯1-4小時後洗清局部。本葯有副作用,局部表現為紅斑,糜爛,燒灼痛,嚴重者可致潰爛和壞死改變。要注意保護周圍皮膚粘膜,初次塗葯2~4小時後用肥皂水洗去,重復塗葯時在6-8小時後也應洗掉,以免燒傷皮膚。有致畸作用,孕婦禁用。搽葯時注意保護周圍正常皮膚,可預先在正常皮膚上塗用凡士林做預防。此法用後疼痛較重,往往需要用止痛葯。可引起全身中毒反應,頭暈,嗜睡,昏迷,嘔吐等,用量多後有危險,可發生復發性神經炎、感覺異常、發熱、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昏迷甚至死亡。孕婦不得使用。
(7)爭光黴素、平陽黴素兌生理鹽水,外塗患處,每周用葯2~3次。
(8)無環鳥苷膏
(9)保持患處清潔乾燥,用3%過氧化氫溶液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等清洗。
(10)1-5%氟尿嘧啶霜或2%氟尿嘧啶溶液外搽,每日1次,每次只搽幾個病損,以免陰囊和粘膜發生糜爛反應。
(11)0.25%皰疹凈軟膏,每日2次。連續2周為一療程。
(12)克疣。目前比較好的外用葯品。毒性小,治療徹底,少留疤痕。(可找安貞醫院泌尿科)治癒後3月復查,以防復發。
(12)1%酉丁胺膏塗控,一日三次,堅持6周亦可望治癒。
二、微波治療。這是進入90年代後興起的治療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微波的高頻震動,使疣體內部水分蒸發,壞死脫落。微波治療的特點是,疣體破壞徹底,不易復發,但創面恢復較慢,容易繼發感染。所以微波治療特別適用於治療疣體較大的,孤立、散在的,同時要遠離包皮系帶的尖銳濕疣,以防損傷包皮系帶,影響男性的性功能。
三、冷凍治療:液氮或二氧化碳乾冰冷凍,使疣組織(即皮膚損害局部)壞死。尖銳濕疣是由於尖銳濕疣病毒的感染,導致皮膚粘膜的良性增生。它有大量的小血管,增殖迅速。用冷凍的方法可使尖銳濕疣內結冰,形成組織局部的高度水腫,從而破壞疣體。冷凍治療的最大好處是局部不留痕跡,治癒率約70%左右。治療過程中除局部紅腫,疼痛及水皰反應外,一般無明顯後遺症。可用噴霧法或直接接觸法,適用於平坦較小的疣體。一般每周冷凍1次,連續2~3次。一般月經後治療。
四、激光治療:對外陰、肛門周圍等表淺的濕疣合適;它的特點是見效快,在治療的當時,疣體即可脫落。常用的是二氧化碳激光,燒灼疣體,一般1次即可使疣體脫落。但是,由於激光的光束過於集中的原故,激光治療只適用於疣體較小的尖銳濕疣,如疣體較大,激光治療很容易復發。治癒率可達80%。
五、電灼治療:電燒灼是較老的一種治療方法。過去皮膚科醫師常用高頻電刀或電烙鐵燒灼尋常疣、色素痣及其他皮膚贅生物。它的特點是操作簡單,見效快。高頻電刀能直接切除和乾燥疣體,治療也較徹底,但是,電燒灼瘡面癒合較緩慢。綜上所述,電燒灼治療,可用於任何尖銳濕疣的治療,但是對施術者的技術要求較高,燒灼太過或不足都是有害的。同時要注意無菌操作,預防感染。高頻電刀或電針,對宮頸或陰道較小病損治療較合適。較大的疣則需分批電灼。
六、手術切除:對帶蒂的較大、孤立的疣體可考慮手術切除。尖銳濕疣一般不主張手術切除,因為手術治療後,尖銳濕疣很容易復發,使治療失敗。但對帶蒂的較大的疣體或疑有惡變者,可考慮手術切除。有的患者尖銳濕疣生長過於迅速,或大如菜花,其他治療十分困難,可考慮手術治療。為防止復發,術後配合其他治療。根據疣塊、覆蓋面積,選擇病灶切除或外陰切除。
七、手術刮除法:治療時左手將病變部位的皮膚或粘膜綳緊,或手持消毒刮匙自根部稍用力將病變組織刮除;關徹底清除創面的殘余病變組織,然後用33%三氯醋溶液或純碳酸溶液或3%氯化鐵液塗局部。
八、手術結扎法:適用於單個有蒡的小病灶,局部消毒和局麻後;用鑷子將疣組織提起,用止血鉗夾根部,再用1號絲線扎基基底部,一般於結扎後3-5天,疣體即可脫落。
干擾素:100萬單位天肌肉注射,連續治療10-14天然後改為每周注射3次,應用4周左右。2、局部注射:採用干擾素在病灶的基底部直接浸潤注射,一周2次。
聚肌胞(誘生劑):一次20mg肌注,第周兩次。2-4周為一療程。
它們各有其適應症,其治癒率在50%~80%之間。須遵醫囑。
http://www.zgxl.net/sexlore/fnkh/jrsy.htm
4. 請問各位醫生,我男44歲以前得過梅毒,尖銳濕憂。現在又得了皰疹為什麼老復發,它重者可以微及生命嗎
尖銳濕疣和抄生殖器皰疹一般襲不威脅生命。這兩種疾病都是病毒引起的,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治癒,抵抗力下降或者不潔性行為都會復發。
至於梅毒,必須早發現早治療,因為梅毒到了三期會進入腦,神經或者骨,重者會危及生命。
建議去正規三甲醫院皮膚性病科治療,性交時做好保護措施,不要傳染給別人,或者交叉傳染會導致病原體變異。
最後,一般普通的患者不會得這么多種性病,建議你查一下HIV。
5. 請問尖銳濕尤,生殖器皰疹治癒後還會復發嗎曾治療過,尖銳濕猶有一年沒發,但皰疹發過幾次!是不是沒長
病情分析:你好!所謂的尖銳濕疣,是由感染了人乳頭瘤病毒引起的病症。多好發於男內女性生殖器,會陰容或肛門周圍,以出現乳頭狀,雞冠狀,菜花狀贅生物等為主要特徵。
意見建議:因此病多是由不潔的性生活所感染,所以對於本病的治療應與性夥伴同治,在治療期間並要禁止性生活才能鞏固療效。對於初期的尖銳濕疣病症,只要治療及時,治癒後注意預防,一般是不會再復發的,在臨床上多是以檢測hpv是否呈陽性,來確定人乳頭瘤病毒的有無。祝好!
6. 梅毒有那些症狀和尖銳濕尤有那不同
臨床表現
一、後天梅毒
(一) 一期梅毒
潛伏期平均3-4周,典型損害為硬下疳(Hard Chancre,Ulcus Durum)開始在螺旋體侵入部位出現一紅色小丘疹或硬結,以後表現為糜爛,形成淺在性潰瘍,性質堅硬,不痛,呈園形或橢園形,境界清楚,邊緣整齊,呈堤狀隆起,周圍繞有暗紅色浸潤,有特徵軟骨樣硬度,基底平坦,無膿液,表面附有類纖維蛋白薄膜,不易除去,如稍擠捏,可有少量漿液性滲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體,為重要傳染源。硬下疳大多單發,亦可見有2-3個者。以上為典型的硬下疳。但如發生在原有的糜爛,裂傷或已糜爛的皰疹或龜頭炎處,則硬下疳即呈現與此種原有損害相同形狀,遇有此種情況應進行梅毒螺旋體檢查。硬下疳由於性交感染,所以損害多發生在外陰部及性接觸部位,男性多在龜頭、冠狀溝及系帶附近,包皮內葉或陰莖、陰莖根部、尿道口或尿道內,後者易被誤診。硬下疳常合並包皮水腫。有的病人可在陰莖背部出現淋巴管炎,呈較硬的線狀損害。女性硬下疳多見於大小陰唇、陰蒂、尿道口、陰阜,尤多見於宮頸,易於漏診。陰部外硬下疳多見於口唇、舌、扁桃體,手指(醫護人員亦可被傳染發生手指下疳),乳房、眼瞼、外耳。近年來肛門及直腸部硬下疳亦不少見。此種硬下疳常伴有劇烈疼痛,排便困難,易出血。發生於直腸者易誤診為直腸癌。發於陰外部硬下疳常不典型,應進行梅毒螺旋體檢查及基因診斷檢測。硬下疳有下列特點:①損傷常為單個;②軟骨樣硬度;③不痛;④損傷表面清潔。
硬下疳出現一周後,附近淋巴結腫大,其特點為不痛,皮表不紅腫,不與周圍組織粘連,不破潰,稱為無痛性橫痃(無痛性淋巴結炎)。硬下疳如不治療,經3-4周可以自愈。經有效治療後可迅速癒合,遺留淺在性萎縮瘢痕。硬下疳發生2-3周後,梅毒血清反應開始呈陽性。一期梅毒除發生硬下疳外,少數患者尚可在大陰唇、包皮或陰囊等處出現硬韌的水腫。猶如象皮,稱為硬性浮腫(Edema Inratum)。如患者同時感染由杜克雷氏嗜血桿菌引起的軟下疳,或由性病淋巴肉芽腫引起的崩蝕性潰瘍,則稱為混合下疳。
一期梅毒的診斷依據:①有不潔性交史,潛伏期3周;②典型症狀,如單個無痛的硬下疳,多發生在外生殖器;③實驗室檢查:PCR檢測梅毒螺旋體基因陽性或暗視野顯微鏡檢查,硬下疳處取材查到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試驗陽性。此三項檢查有一項陽性即可。
鑒別診斷:和一期梅毒需要鑒別的疾病有
①生殖器皰疹:初起為微凸紅斑,1、2日後形成簇集性小水皰疹,自覺癢痛,不硬,1-2周後可消退,但易復發。組織培養為單純皰疹病毒,Tzank塗片檢查陽性。PCR檢測皰疹病毒DNA為陽性。
②下疳樣膿皮症:病原菌為金黃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皮損形態與硬下疳類似,但無典型軟骨樣硬度,周圍無暗紅色浸潤,無不潔性交史,梅毒螺旋體檢查陰性。附近淋巴結可腫大,但皮損愈後即消退。
③軟下疳:亦為性病之一,有性接觸史,由杜克雷(Duery)嗜血桿菌引起。潛伏期短(3-4日),發病急,炎症顯著,疼痛,性質柔軟,皮損常多發,表面有膿性分泌物,可檢見杜克雷嗜血桿菌,梅毒血清試驗陰性。
④結核性潰瘍:亦多見於陰莖,龜頭。皮損亦為單發孤立淺在性園形潰瘍,表面常有結痂,自覺症狀輕微,可檢見結核桿菌。常伴有內臟結核。
⑤白塞氏(Behcet)病:可在外陰部發生潰瘍,女性亦可見於陰道,子宮頸。潰瘍較深,有輕微瘙癢,損害無硬下疳特徵,常繼發口腔潰瘍,眼損害(虹膜睫狀體炎,前房積膿等),小腿結節性紅斑及遊走性關節炎等,梅毒血清反應陰性。
⑥急性女陰潰瘍:下疳型者類似硬下疳,但不硬,炎症顯著,疼痛,分泌物中可查見粗大桿菌。
⑦固定性葯疹:可見於陰莖包皮內葉、冠狀溝等處,為鮮紅色紅斑,可形成淺在性糜爛,自覺癢,不痛,無硬下疳特徵,有服葯史,梅毒血清反應陰性。
(二)二期梅毒
為梅毒的泛發期。自硬下疳消失至二期梅毒疹出現前的時期,稱為第二潛伏期。二期梅毒疹一般發生在硬下疳消退後3-4周,相當於感染後9-12周。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體經淋巴結進入血行引起全身廣泛性損害。除引起皮膚損害外,尚可侵犯內臟及神經系統。
二期梅毒在發疹前可有流感樣綜合征(頭痛,低熱,四肢酸困),這些前驅症,約持續3-5日,皮疹出後即消退。
二期梅毒的皮膚損害可分為斑疹、丘疹及膿皰疹,後者已少見。
斑疹,又稱玫瑰疹(薔薇疹),最多見。約佔二期梅毒70%-80%。早發型者類似傷寒病的玫瑰疹。為淡紅色,大小不等,直徑約為0.5-1.0cm大小的園形或橢園形紅斑,境界較清晰。壓之退色,各個獨立,不相融合,對稱發生,多先發於軀干,漸次延及四肢,可在數日內滿布全身(一般頸、面發生者少)。自覺症狀不明顯,因此常忽略(在溫熱環境中不易看出,在室溫較低則明顯易見)。發於掌跖者,可呈銀屑病樣鱗屑,基底呈肉紅色,壓之不退色,有特徵性。大約經數日或2-3周,皮疹顏色由淡紅,逐漸變為褐色、褐黃、最後消退。愈後可遺留色素沉著。應用抗梅毒葯物治療後可迅速消退。復發性斑疹通常發生於感染後2-4個月,亦有遲於6個月或1-2年者。皮損較早發型大,約如指甲蓋或各種錢幣大小,數目較少,呈局限性聚集排列,境界明顯,多發於肢端如下肢、肩胛、前臂及肛周等處。本型經過時間較長,如不治療,則消退後可反復再發,經過中可中央消退,邊緣發展,形成環狀(環狀玫瑰疹)。
本期梅毒血清反應呈強陽性。PCR檢測梅毒螺旋體DNA呈陽性反應。
診斷及鑒別診斷,根據感染後9-12周全身出現上述特徵性皮疹,缺乏自覺症狀,可以自愈,有一期梅毒史,梅毒血清反應強陽性,PCR檢測螺旋體DNA陽性,診斷可確立。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① 葯疹:有服葯史,發疹迅速,經過急性,停葯後可消退,無性接觸史,梅毒血清反應及PCR檢測結果陰性。
② 玫瑰糠疹:皮疹呈橢園形,長軸與皮紋一致。附有糠狀鱗屑,邊緣不整,常呈鋸齒狀,全身發疹前常先有較大的前驅斑(母斑)。自覺瘙癢。淋巴結不大,梅毒血清反應陰性。
此外,尚應與傷寒的玫瑰疹及麻疹鑒別,此二病的皮疹極似二期梅毒早發性玫瑰疹,但前者全身症狀明顯。常呈流行狀態,目前已極少見,麻疹多見於兒童(但亦可見於幼時未發過麻疹的成人),全身症狀明顯,常有發熱、上呼吸道感染、卡他爾鼻炎、眼結膜炎及口腔粘膜等症狀。近年因注射預防疫苗亦極少見。
丘疹及斑丘疹,臨床亦常見,約佔二期梅毒40%左右。發生時間較斑疹稍遲。依其症狀及臨床經過,可分為大型丘疹及小型丘疹。
大型丘疹:直徑約為0.5-1cm,半球形浸潤丘疹,表面光滑,暗褐色到銅紅色,較久皮疹中心吸收,凹陷或出現脫屑,好發於軀干兩側、腹部、四肢屈側、陰囊、大小陰唇、肛門、腹股溝等處,可有鱗屑,稱丘疹鱗屑性梅毒疹或銀屑病樣梅毒疹(Psoriasiform syphilid),有較大的鱗屑斑片,鱗屑呈白色或不易剝離的痂皮,痂下有表淺糜爛,邊緣紅色暈帶,似銀屑病樣。好發於軀干,四肢等處。
小型丘疹,也稱梅毒性苔蘚粟粒,大小大多與毛囊一致,呈園錐狀,為堅實的尖頂小丘疹,褐紅,群集或苔蘚樣。發生較晚,在感染後1-2年內發生,持續時間較長,未經治療2-3月內不消退,有的丘疹排列成環狀或弧形,稱環狀梅毒疹。好發於陰囊及項部,可查見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反應強陽性。
診斷及鑒別診斷,依據病史,皮損特點,梅毒螺旋體暗視野鏡檢及血清反應即可診斷。應與以下疾病鑒別:
① 扁平苔蘚:為紫紅色略呈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蠟樣光滑,以放大鏡觀察,表面可見網狀Wikham紋,瘙癢劇烈,經過遲緩,泛發者少。如發於陰囊環狀者,應與環狀梅毒疹鑒別。檢查梅毒螺旋體及梅毒血清反應即可鑒別。
② 尋常性銀屑病,應與掌跖鱗屑角化型梅毒疹鑒別。根據銀屑病的臨床特點及梅毒螺旋體檢查,梅毒血清反應,易於鑒別。
③ 尖銳濕疣,亦為性傳播疾病。由病毒引起,好發部位與扁平濕疣略同,但皮損為隆起的菜花狀,基底部有蒂,為淡紅色,周圍無銅紅色浸潤。梅毒螺旋體及梅毒血清反應均陰性。
膿皰疹:現已少見。可見於營養不良,體質衰弱,酗酒及吸毒者。皮疹大型者有膿皰瘡樣,深膿皰瘡樣,蠣殼瘡樣。小型者有痘瘡樣及痤瘡樣等形式,病人常伴有發熱,全身不適等。皮損多具有銅紅色浸潤,根據病史,梅毒螺旋體檢查及梅毒血清反應易與尋常性痤瘡、膿皰瘡鑒別。其中蠣殼瘡樣具有特異的蠣殼樣皮損,易於識別。
二期梅毒粘膜損害可單發,亦可與其他梅毒疹並發。在單獨發生時易被忽略。吸煙、酗酒及經常攝取過熱及刺激性食物者以及牙齒衛生差者易於發生或復發。常見的損害為粘膜白斑(Leukoplasia,Mocus patch)。好發於口腔或生殖器粘膜、肛門粘膜。發於肛門粘膜者,排便時疼痛,甚至可有出血。損害為圓形或橢圓形,境界清楚,表面糜爛,略高於粘膜面的灰白色或乳白色斑片,周圍有暗紅色浸潤,大小如指甲蓋或稍大,數目多少不等。可增大或相互融合成花環狀或不正形。亦可發展成潰瘍,潰瘍基底常呈黑色薄膜,不易剝離,剝離後基底不平,且易出血。無自覺症,已形成潰瘍者則感疼痛。粘膜白斑表面有大量梅毒螺旋體,為重要傳染源。
梅毒性脫發:約10%二期梅毒病人發生。這是毛囊受梅毒性浸潤所致,毛發區微細血管阻塞,供血不良引起。表現為梅毒性斑禿或彌漫性脫發,前者為0.5cm左右的禿發斑,呈蟲蛀狀。彌漫性脫發,面積較大,稀疏,頭發長短不齊。常見於顳部、頂部和枕部、眉毛、睫毛、胡須和陰毛亦有脫落現象。二期梅毒禿發局部存在梅毒螺旋體。而且梅毒螺旋體的部位與細胞浸潤部位基本一致,所以認為梅毒性禿發可能與梅毒螺旋體的侵入部位有關。梅毒螺旋體不侵入毛乳頭而侵犯毛囊的較上部,所以梅毒性禿發中以不完全禿發斑片為主。但是梅毒性脫發不是永久性脫發,如及時進行治療,頭發可以在6~8周內再生,甚至不治療也可以再生。
梅毒性白斑,多見於婦女患者。一般發於感染後4-5個月或1年,好發於頸項兩側,亦可見於胸、背、乳房、四肢、腋窩、外陰、肛周等部。患部色素完全脫失,周圍色素增加,類似白癜風。大小不等。可相互融合成大片,中間呈網眼狀,網眼內色素脫失。梅毒性白斑常與梅毒性脫發伴發。存在時間較長,頑固不易消失,可7-8年,可延至三期梅毒時,常伴有神經系統梅毒或在神經梅毒發生前出現。腦脊髓液有異常改變。梅毒血清反應陽性。根據病史,其他部位梅毒症狀,梅毒血清反應陽性等,可與白癜風鑒別。
二期梅毒亦可累及指甲,出現甲溝炎、甲床炎及其他異常改變,與其他非梅毒性的甲病類似。梅毒性甲溝炎周圍可有暗紅色浸潤。二期梅毒也可出現骨炎、骨膜炎、關節炎、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炎,並可累及神經系統,但無臨床症狀,稱二期無臨床症狀神經梅毒。亦可出現梅毒性腦膜炎,腦血管及腦膜血管梅毒,出現頭痛及相應的神經系統症狀。
顯發性二期梅毒的血清反應多呈強陽性。二期梅毒損害一般無自覺症狀,偶有微癢。如發生骨膜炎或骨炎則感疼痛,此種疼痛以夜間為甚,白晝較輕或不疼。不經治療1-2個月後可以消失,抗梅治療後消退迅速。
二期梅毒早發疹與復發疹,首批出現者為二期早發疹,其特點為皮損數目較多,形態較小,大多對稱性散在發生,好發於軀干及四肢伸則。消退後又復發者為二期復發梅毒疹,其特點為皮損數少,形態較大,多單側簇集排列,常呈環形、半球狀、不正形等,好發於肢端,如頭、面、肛周、外陰、掌跖或四肢屈側。鑒別早發疹與復發疹對於治療及預後有一定意義。一般早發梅毒疹病程短,易治癒,預後較好,而復發梅毒疹病程較長,療效及預後均不如早發梅毒。
二期梅毒診斷依據:①有不潔性交,硬下疳史;②多種皮疹如玫瑰疹、斑丘疹、粘膜損害,蟲蛀樣脫發,全身不適,淋巴結腫大;③實驗室檢查:在粘膜損害處取材,暗視野顯微鏡下找到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試驗陽性;PCR檢測梅毒螺旋體DNA陽性。
(三)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發生時間一般在發病後2年,但也可更長時間達3-5年者。好發於40-50歲之間。主要是由於未經抗梅毒治療或治療時間不足,用葯量不夠。機體內外環境失調亦有一定關系。過度飲酒,吸咽,身體衰弱及患者有結核等慢性病者預後不良。
三期梅毒的特徵如下:①發生時間晚(感染後2-15年),病程長,如不治療,可長達10-20-30年,甚至終生;②症狀復雜,可累及任何組織器官,包括皮膚、粘膜、骨、關節以及各內臟,較易侵犯神經系統,易與其它疾病混淆,診斷困難;③體內及皮損中梅毒螺旋體少,傳染力弱,但破壞組織力強,常造成組織缺損,器官破壞,可致殘廢,甚至危及生命;④抗梅治療雖有療效,但對已破壞的組織器官則無法修復。⑤梅毒血清反應不穩定,陰性率可達30%以上,腦脊液常有改變。
三期梅毒皮膚粘膜損害占晚期良性梅毒發生率的28.4%,多數在感染後3-10年內發生。臨床上可分結節性梅毒疹、樹膠腫、近關節結節。皮膚損害有如下特點;①數目少,孤立或簇集而非對稱,常發生於易受外傷部位;②全身症狀輕微,皮損缺乏自覺症如侵犯骨膜及骨則感疼痛,以夜間為甚;③有樹膠腫性浸潤硬結,破潰後形成的潰瘍其底仍有硬固性浸潤,消退甚慢,常達數月以上;④潰瘍具有特異的腎形或馬蹄形;⑤潰瘍可中心治癒,而邊緣常繼續擴延;⑥損害表面梅毒螺旋體少,暗視野鏡檢難以查見,但接種可呈陽性;⑦破壞組織力大,癒合可形成瘢痕。
結節性梅毒疹(nolar Syphilid):多發生於感染後3-4年內,損害好發於頭部、肩部、背部及四肢伸側。為一群直徑約為0.3-1.0cm大小的浸潤性結節,呈銅紅色,表面光滑或附有薄鱗屑,質硬,患者無自覺症狀,結節的演變可能有兩種結局,一是結節變平吸收,留下小的萎縮斑,長期留有深褐色色素沉著。另一結局是中心壞死,形成小膿腫,破潰後形成潰瘍,形成結節性潰瘍性梅毒疹,愈後留下淺瘢痕。瘢痕周圍有色素沉著,萎縮處光滑而薄,在邊緣可出現新損害。這是本症的特徵。新舊皮疹此起彼伏,新的又發生,可遷延數年。
樹膠腫(gumma)在三期梅毒中多見,約佔三期梅毒61%。為深達皮之下硬結。初發如豌豆大小,漸增大如蠶豆乃李子大或更大,堅硬,觸之可活動,數目多少不定。開始顏色為正常皮色,隨結節增大,顏色逐漸變為淡紅、暗紅乃至紫紅。結節容易壞死,可逐漸軟化,破潰,流出樹膠樣分泌物,可形成特異的園形、橢園形、馬蹄形潰瘍,境界清楚,邊緣整齊隆起如堤狀,周圍有褐紅或暗紅浸潤,觸之有硬感。常一端癒合,另一端仍蔓延如蛇行狀。自覺症狀輕微,如侵入骨及骨膜則感疼痛,以夜間為甚。可出現在全身各處,而以頭面及小腿伸側多見,病程長,由數月至數年或更久,愈後形成瘢痕,瘢痕繞有色素沉著帶。樹膠腫可侵及骨及軟骨,骨損害多見於長管骨炎,可出現骨、骨膜炎。發生在頭部者常破壞顱骨,發於上齶及鼻部者,可破壞硬齶及鼻骨,形成鼻部與上齶貫通。發於大血管附近者可侵蝕大血管,發生大出血。樹膠腫經過抗梅治療可吸收而不留瘢痕。也有不破潰而形成境界明顯的淺部浸潤者。
三期梅毒也可發生局限性或彌漫性脫發、甲溝炎。臨床表現與二期梅毒相同。
三期梅毒亦可累及粘膜,主要見於口腔、舌等處,可發生結節疹或樹膠腫。發於舌者可呈限局限性單個樹膠腫或彌漫性樹膠浸潤,後者易發展成慢性間質性舌炎,呈深淺不等溝狀舌,是一種癌前期病變,應嚴密觀察,並給以足量抗梅治療。有時病變表淺,舌乳頭消失,紅色光滑。舌損害無自覺症,但食過熱或酸性食物則感疼痛。
近關節結節,在髖、肘、膝及骶等大關節伸側附近,可出現堅硬無痛結節,表麵皮膚無炎症,呈正常皮色或顏色較深。經過緩慢,不破潰。結節內可查見梅毒螺旋體,常合並其他梅毒體征,梅毒血清試驗陽性,抗梅治療容易消退。此種結節有人認為是皮膚結締組織,是由一種對結締組織有特殊親和性梅毒螺旋體所引起。三期梅毒可出現眼損害,如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炎、角膜炎等。心血管被累時,可發生單純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瘤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等。亦可侵犯消化、呼吸及泌尿等系統,但無特異症狀,可結合病史作相應有關檢查。三期梅毒易侵犯神經系統,除臨床上無變化,腦脊液檢查有異常改變的無症狀神經梅毒外,尚可出現腦膜血管梅毒,腦實質梅毒。
三期梅毒的診斷依據:①有不潔性交,早期梅毒史;②典型症狀如結節性梅毒疹、樹膠腫、主動脈炎、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瘤、脊髓癆、麻痹性痴呆;③實驗室檢查:梅毒血清試驗,非螺旋抗原血清試驗約66%陽性;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腦脊液檢查,白細胞和蛋白量增加,性病研究實驗室試驗(VDRL)陽性。
關於神經梅毒的診斷,不能用任一單獨試驗確診所有的神經梅毒。可以根據下述條件,如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腦脊液細胞數及蛋白異常,或腦脊液VDRL陽性(不作腦脊液RPR試驗)而臨床症狀可有可無。腦脊液VDRL是腦脊液中的標准血清學方法,在排除血清污染的情況下,若腦脊液出現VDRL陽性,即應考慮為神經梅毒。然而,神經梅毒者腦脊液VDRL亦可呈陰性反應。
潛伏梅毒:潛伏梅毒是指已被確診為梅毒患者,在某一時期,皮膚、粘膜以及任何器官系統和腦脊液檢查均無異常發現,物理檢查,胸部X線均缺乏梅毒臨床表現,腦脊液檢查正常,而僅梅毒血清反應陽性者,或有明確的梅毒感染史,從未發生任何臨床表現者。稱潛伏梅毒。潛伏梅毒的診斷還要根據曾患一期,二期梅毒的病史,與梅毒的接觸史及分娩過先天性梅毒的嬰兒史而定。以前的梅毒血清試驗陰性結果和疾病史或接觸史有助於確定潛伏梅毒的持續時間。感染時間2年以內為早期潛伏梅毒,2年以上為晚期潛伏梅毒,另一類則為病期不明確的潛伏梅毒。潛伏梅毒不出現症狀是因為機體自身免疫力強,或因治療而使螺旋體暫時被抑制,在潛伏梅毒期間,梅毒螺旋體仍間歇地出現在血液中,潛伏梅毒的孕婦可感染子宮內的胎兒。亦可因獻血感染給受血者。
以前認為未治療的晚期潛伏梅毒可持續終身或終止於晚期梅毒,或可自愈,並伴血清學轉陰。然而,現代更敏感的抗螺旋體抗體試驗陰轉是少見的,有近70%的未治潛伏梅毒臨床上不會發展成晚期顯性梅毒,但自然痊癒的可能性仍屬疑問。
在抗生素問世以前,來經治療的潛伏梅毒約有1/3發展成顯性晚期梅毒。如上所述,潛伏梅毒的診斷不能僅憑血清反應,要結合病史、體檢,還要除外血清假陽性。
早期潛伏梅毒可依據下述條件綜合作出判斷:①連續的梅毒血清學試驗變化,即非螺旋體試驗是否增加4倍或4倍以上;②是否有一期或二期梅毒的症狀史;③其性伴侶是否有病程在2年以內的一期、二期或潛伏梅毒;④基因檢測梅毒螺旋體DNA陽性方可確診。除早期潛伏梅毒以外,其他幾乎均為病期不明的梅毒,對這類梅毒應按晚期潛伏梅毒處理。對新生兒期後診斷的潛伏梅毒患兒,應仔細地分析母親的病史和患兒的出生情況,以確定患者是先天還是後天梅毒。應檢查所有潛伏梅毒患者是否有三期梅毒的表現,如主動脈炎、神經梅毒、樹膠腫及虹膜炎等。
妊娠梅毒:梅毒與妊娠可相互影響。妊娠梅毒可通過胎盤傳染胎兒,由於妊娠梅毒的胎盤血管梗阻,影響胎兒營養,易發生流產,早產或死產,雖可足月分娩,但約有64.5%胎兒已感染梅毒,發生先天梅毒,其中有15%~20%為早發性先天梅毒。梅毒對妊娠的影響亦大,婦女梅毒患者雖可受孕,但妊娠率卻明顯減低。活動期梅毒的不孕率為23%~40%,較正常者高1-5倍。妊娠梅毒對孕婦健康影響甚大,可發生消瘦、乏力、營養消耗,對疾病抵抗力下降。如為早期梅毒,影響健康更為嚴重,除發生上述症狀外,並可出現發熱、盜汗、貧血、骨關節易被累,可出現骨質脫鈣,關節痛,由於胎盤內血管梗塞,易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而發生流產、早產、死產。
梅毒的胎盤除上述血管變化外,重量常增加,母體面腫脹,色淡白,絨毛由於其中血管梗塞,數量大為減少,間質細胞密度增加,胎盤內可檢見梅毒螺旋體。
妊娠梅毒在診斷時必須詳細詢問其本人及其配偶有無梅毒病史,本人有無流產及早產史。梅毒孕婦必須進行梅毒血清試驗:①妊娠前期及中期(或晚期)各1次(勿在分娩前後數日作,易發生假陽性反應);②如丈夫患梅毒而本人無梅毒症狀,血清反應為陰性,但所生子女10歲前發生晚期梅毒症狀者,患兒之母按潛伏梅毒處理;③少數孕婦亦可出現生物學假陽性反應(多為弱陽性)。如孕婦及其配偶均無梅毒病史及梅毒症狀,亦無既往可疑史,兩次血清檢查,一次為可疑,復診時為弱陽性,應繼續進行觀察,暫不給抗梅治療,可每2-3周作血清反應一次,同時作血清定量試驗,觀察滴度有無上升情況。對本人應進行詳細體檢,並於分娩時檢查臍帶及胎盤有無異常。如有可疑,可刮取臍帶靜脈壁及胎盤的胎兒面進行暗視野鏡檢梅毒螺旋體;④妊娠梅毒常並發頑固蛋白尿,進行抗梅治療常可消失;⑤凡妊娠梅毒除對孕婦進行全面檢查外,還應對其配偶進行詳細檢查。
患有梅毒的孕婦,如在妊娠早期給以充分的抗梅治療,胎兒可不被感染,如在妊娠晚期治療,則不能預防胎兒感染。患有梅毒的母親,在分娩後應對其新生嬰兒進行隨訪,至少半年。吸毒的孕婦可增加對胎兒的傳染。
胎兒梅毒;梅毒螺旋體進入胎兒體內,可引起各個臟器的病理改變,其損害輕重,與母體的病期以及胎兒被傳染的時間有關。主要病變有:
①皮膚:兒體較正常胎兒小、體重輕,皮下脂肪少,皮膚乾燥,呈暗灰色,脆弱,易剝脫露出糜爛面,掌跖皮膚增厚發亮,常有大皰。若為死胎,則皮膚呈浸漬軟化,易剝離呈糜爛面。粘膜易發生潰瘍、鼻腔、口腔堵塞、有血性分泌物。凡是有此種情況的胎兒,大多為梅毒胎兒。
② 肝臟:易被侵犯,增大變硬,重量達體重1/8-1/10(正常者為1/30)。外表呈特異的褐黃色。切面可見黃色粟粒結節。有時亦可有樹膠腫及瘢痕。切片鏡檢可見門靜脈及肝靜脈壁增厚,肝管變粗,管腔狹窄,肝小葉周圍有高度結締組織增生及淋巴樣細胞,漿細胞浸潤,有腹水。
③ 肺臟,可侵犯一葉或全部,呈特異的病變,肺葉增大變實,呈蒼白色,所謂白色肺炎。肺泡內大部無空氣,故將肺置於水中不能浮起。支氣管及肺泡壁有限局性或彌漫性的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
④ 脾臟,顯著變大增重(較正常約重2-3倍),鏡下可見血管壁有小細胞浸潤及小動脈周圍纖維性變。
⑤ 腎臟,常被侵犯,除小細胞浸潤外,可發生腎小管變性。出血性血管球性腎炎及間質性腎炎改變。
⑥ 胰臟增大,鏡下呈彌漫性纖維增生及細胞浸潤,以後主質發生萎縮。
⑦ 骨,有特異的骨軟骨炎。長骨的骨骺與骨幹間為不整齊的鋸齒狀,以後骨與骨骺可松軟分離,形成假癱。
二、先天梅毒
先天梅毒在胎期由梅毒孕婦借血行通過胎盤傳染於胎兒,故亦稱胎傳梅毒。通常約在懷孕四個月經胎盤傳染,胎兒可死亡或流產。如孕婦感染梅毒五年以上,胎兒在子宮內傳染就不大可能。2歲以內為早期先天梅毒,超過2歲為晚期先天梅毒,特點是不發生硬下疳,早期病變較後天梅毒為重,晚期較輕,心血管受累少,骨骼,感管系統如眼、鼻受累多見。
早期先天梅毒,在出生後不久即發病者多為早產兒,營養不良,生活力低下,體重輕,體格瘦小,皮膚蒼白松馳,面如老人,常伴有輕微發熱。皮疹與後天二期梅毒略同,有斑疹、斑丘疹、丘疹、膿皰疹等。斑疹及斑丘疹發於臀部者常融合為暗紅色浸潤性斑塊,表面可有落屑或略顯濕潤。在口周圍者常呈脂溢性,周圍有暗紅色暈。發於肛圍、外陰及四肢屈側者常呈濕丘疹和扁平濕疣。膿皰疹多見於掌跖,膿皰如豌豆大小,基底呈暗紅或銅紅色浸潤,破潰後呈糜爛面。濕丘疹、扁平濕疣及已破潰膿皰的糜爛面均有大量梅毒螺旋體。少數病人亦可發生松馳性大皰,亦稱為梅毒性天皰瘡,皰內有漿液膿性分泌物,基底有暗紅色浸潤,指甲可發生甲溝炎、甲床炎。亦可見有蠣殼瘡或深膿皰瘡損害。下鼻甲腫脹,有膿性分泌物及痂皮,可堵塞鼻腔,可使患者呼吸及吮乳困難,為乳兒先天梅毒的特徵之一。如繼續發展可破壞鼻骨及硬齶,形成鞍鼻及硬齶穿孔。喉頭及聲帶被侵犯,可發生聲音嘶啞。
可伴發全身淋巴結炎。稍長的幼兒梅毒皮損與後天復發梅毒類似,皮損大而數目多,常呈簇集狀,扁平濕疣多見。粘膜亦可被累,少數病兒可發生樹膠腫。骨損害、骨損傷在早期先天梅毒最常發生,梅毒性指炎造成彌漫性梭形腫脹,累及一指或數指,有時伴有潰瘍。骨髓炎常見,多發於長骨,其他有骨軟骨炎、骨膜炎,疼痛,四肢不能活動,似肢體麻痹,故稱梅毒性假癱。
內臟損害可見肝脾腫大,腎臟被侵可出現蛋白尿、管型、血尿、浮腫等。此外,尚可見有睾丸炎及附睾炎,常合並陰囊水腫。眼損害有梅毒性脈絡網炎、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炎、視神經炎等。神經系統亦可被累,可發生腦軟化、腦水腫、癲癇樣發作,腦脊髓液可出現病理改變。
晚期先天梅毒一般在5-8歲開始發病,到13-14歲才有多種症狀相繼出現,晚發症狀可於20歲左右才發生。晚期先天性梅毒主要侵犯皮膚、骨骼、牙、眼及神經等。①皮膚粘膜損害:可發生樹膠腫,可引起上齶,鼻中隔穿孔,鞍鼻(鼻深塌陷,鼻頭肥大翹起如同馬鞍)。鞍鼻患者同時可見雙眼間距離增寬,鼻孔外翻。鞍鼻一般在7-8歲出現,15-16歲時明顯;②骨骼:骨膜炎、骨炎、骨疼、夜間尤重。骨膜炎常累及腔管,並常限?/ca>
7. 男性尖銳濕疣能治好嗎
尖銳濕疣不一樣,它的時間會比較長,有的時候甚至能長到幾個月,所以說這就給我們的觀察和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手術治療:這種方式常在治療尖銳濕疣中應用,是對於較為嚴重的應用。對於一些面積較小的尖銳濕疣,可以採用簡單的切除的方法;對於一些面積較大的尖銳濕疣,可以採用特殊切除方法。
2、二氧化碳激光治療: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尖銳濕疣疣體較小的患者,這些疣體通常會發生在宮頸口、尿道口等位置。
3、激光治療:適用於孤立的病灶。很多的患者會選擇激光治療,這種治療方法易於控制,出血少,術後痊癒快,一次治癒率能達95%以上,並且不遺留疤痕,不過這種方式並不能保證症狀不再復發,要看體內病毒是否還存在生長。
4、系統治療:這種方式適合於免疫力低下的尖銳濕疣患者。當患者開始出現症狀時,如:在生殖器周圍出現不明的小丘疹、丘皰疹,顏色大多會灰色、污灰色時則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5、葯物治療:在葯物治療方面,中醫的治療效果比較好。中醫治療以清疣散為主,中醫外治,採用清熱利濕的中葯配方,可以祛除濕熱邪毒以治療疾病。另一方面可以調理全身氣血,這樣能夠增強免疫功能以防治疾病復發。西葯治療尖銳濕疣針對疣體下葯,有些葯物會具有明顯的毒副作用,而且容易復發。
8. 生殖器皰疹跟尖銳濕尤哪個嚴重
都很嚴重,兩種病的感染病毒不一樣
9. 皰疹病毒和尖銳濕尤哪個嚴重
你好,尖銳濕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一種常見性病,迄今為止,所有可用的治版療方法權均是去除有症狀疣體,因此,絕大多數患者經有效治療後症狀可完全消除,達到臨床治癒,但並不能完全清除體內的HPV感染。
一、局部治療
1、10%-25%足葉草脂酊或0.5%足葉草毒素外用,每日2次。
2、5%
5-氟尿嘧啶霜或5-氟尿嘧啶注射液250mg/10ml外用每日1-2次。
3、3%肽丁胺霜外用每日2次。
4、80%-90%三氯醋酸溶液,只塗於疣體上。
二、理療
1、二氧化碳激光治療
局麻下通常一次即可治癒,治癒率90%以上。
2、高頻電刀電灼治療
局麻下治療,療效同激光。
3、液氮冷凍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