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皰疹艾灸圖
擴展閱讀
陰莖上皮膚紅點癢 2024-05-13 20:57:05
面部脂溢性皮炎能自愈嗎 2024-05-13 20:40:21
貓癬皮炎安 2024-05-13 20:30:52

皰疹艾灸圖

發布時間: 2024-04-28 23:31:27

1. 帶狀皰疹後遺症神經痛的症狀能艾灸嗎

帶狀皰疹後遺症頭痛能艾灸嗎

2. 帶狀皰疹艾灸哪些部位 艾灸如何治療帶狀皰疹

1

帶狀皰疹艾灸治則

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活血通絡,化瘀鎮痛。

本病及時進行艾灸治療,可減輕疼痛反應,而且施灸越早,病程越短,症狀越輕,後遺症越少。

2

帶狀皰疹艾灸穴位選擇

皮損局部阿是穴,頸椎胸椎夾脊穴(頸椎胸椎旁開5分鍾許),支溝(腕背橫紋中點上3寸),陽陵泉(膝關節外下方腓骨小頭前下1寸的凹陷中),陰陵泉(膝關節內下方高骨下凹陷中),行間(足背第1,2趾縫紋頭端)。

3

帶狀皰疹艾灸穴位辨析

皮損局部灸療加拔罐活血通絡,祛瘀瀉毒;支溝是三焦經穴,陽陵泉屬膽經穴,陰陵泉是脾經穴,三經均分布於帶狀皰疹最為多發的脅肋部,三穴配合應用能疏泄三焦,通經活絡,健脾化濕;行間歸屬肝經,具有舒肝瀉熱之功;相應夾脊穴通調患部經絡,暢達氣血,使「通則不痛」。

4

帶狀皰疹艾灸操作手法

1.艾條旋轉灸:取清艾條2根,點燃後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旋轉熏灸皮損局部,以病人感覺灼燙但能耐受為度,灸治時間根據皮損面肌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約20分鍾,每日1次。

2.艾柱直接灸:於皮損局部3處(一處為皰疹頭部,即最先法疹部位,一處為皰疹密集處,一處為皰疹的尾部)各置一麥粒大之艾炷,用線香點燃後施灸,當感覺灸痛時患者需小忍片刻,可在施灸附近用指切,棉簽擦摩,輕輕拍打等方法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等待艾炷燃盡;再以同樣的方法續灸,每處可施灸5-7壯。

3.夾脊,支溝,陽陵泉施行艾條溫和灸:陰陵泉,行間一般不灸,以指壓按揉,皮膚針叩刺出血為主。

3. 面部單純皰疹艾灸哪個部位

艾灸神闕 關元 三陰交 足三里 加灸面部皰疹處。臉上皮膚薄,艾灸要控制好溫度。

4. 皰疹性咽頰炎,可以艾灸治療么

地倉 位置:在面部,口角外側,口角旁開0.4寸,上直對瞳孔。 功效:舒筋活絡,活血化瘀。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眼瞼瞤動。 艾灸方法:地倉穴艾條灸3-5分鍾。 合谷 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 功效:鎮靜止痛,通經活經,清熱解表。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鍾。 勞宮 位置: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功效:主治心痛,心悸;癲狂癇;口瘡,口臭。 艾灸方法:艾條溫和灸5-10分鍾。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功效:燥化脾濕,生發胃氣。主治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 艾灸方法:每次灸15分鍾,以皮膚潮紅為度,不要燙傷皮膚為好。
【歸朴石磨艾】為您解答,有問題您可以繼續追問。純手打,望採納。

5. 針灸治療 帶狀皰疹

辨證:

主穴:皮損局部及與皮損相應之同側夾脊穴

1.肝經郁熱

【診斷要點】皰色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伴口苦咽干,煩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數。

陽陵泉、足臨泣、行間、太沖、血海

2.脾虛濕蘊:

【診斷要點】皰色淡紅,皰液渾濁,皰壁松疏,易於潰破,滲液糜爛;伴納呆,便溏;苔黃膩,脈滑數。

陰陵泉、三陰交曲池、血海

3.氣滯血瘀:

【診斷要點】皮疹消退,局部疼痛難忍;伴煩躁失眠,精神不振,胃納不佳;舌暗或有瘀點斑;苔薄白,脈弦細。

隨變所在經脈選俞穴

其它療法:

耳穴貼壓:肺、肝、下屏尖、神門、皮質下

皮膚針:取穴:皮損周圍及與灶相應的夾脊穴或背俞穴。方法:重叩刺,以微出血為度。皰疹初起階段,每日2次,待疼痛減輕皰疹開始吸收時,改為每日1次。

貼棉灸:以脫脂棉少許,攤開展平如灶大小的薄片,貼於患部,點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然後再換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膚潮紅為度。亦可先用皮膚針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貼棉灸,其效更佳。

6. 帶狀皰疹後遺症能通經絡嗎 熏艾可以嗎

帶狀皰疹後遺症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症狀,指的就是帶狀皰疹好轉後遺留下來的不適症狀,患者可通過有效方法來緩解症狀,加快好轉速度。而很多患者想知道帶狀皰疹後遺症用艾灸治療好不好呢?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後遺症用艾灸治療能取得明顯的效果,但是患者一定要注意採取正確的方法。

帶狀皰疹後遺症艾灸治療方法如下:

點刺放血是帶狀皰疹後遺症患者用艾灸治療時常用的一個輔助方法,如果患處面積較大的患者,可以使用梅花針在局部進行點刺放穴,如果患者患處面積較小的患者,可以用三棱針在患處進行點刺放血,接下來在患處進行拔罐,並注意反復上幾次罐,一直到患處不在出血為止,能有效排出局部的皰疹病毒。在進行了點刺拔罐後就必須在這里進行艾灸,但患者也要避免使用艾灸罐,最佳艾灸方式為手持艾條在患處進行熏灸,並且把2-3跟艾條綁在一起同時進行熏灸的效果比較好,每次治療時間不要少於半小時。

除了通過上述艾灸法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症之外,患者還可以選用阿是穴(患病位置)進行艾灸,如果患者是體弱的老年人還可以加用一些配穴,如足三里、中脘、神闕等,能幫助身體補充元氣,讓不適症狀恢復速度加快。總的來說,通過這些方法治療比較安全,而在具體治療時要做到膽大心細,所使用梅花針或點刺針得針尖都很短,不會傷及臟腑,同時還應提前備好消毒棉球、拔罐器、艾條等。

7. 帶狀皰疹可以用艾灸治療嗎~效果怎樣

在帶狀皰抄疹初起時就要著手治療,越早越好,先用三棱針在帶狀皰疹向前發展的頭部進行點刺,以刺破表層皮膚為度,這時有血水滲出,然後用艾條對准針刺部位進行溫灸,以皮膚感覺到溫熱為度,開始艾灸時間要長一些,至少要1小時以上,每天1次,後面可以艾灸半小時算一次。第一次艾灸後,就會感覺到發病部位有清涼感覺,疼痛減輕,而帶狀皰疹頭部不再向前發展了,治療三天左右,水皰會縮小甚至乾枯,有結痂的趨勢,這時基本上活動時不再感覺到痛苦了,堅持一周基本痊癒。
由於艾灸對帶狀皰疹的治療療效神奇,我也嘗試分析其中的原理,大概是這種疾病是由於體內火毒外串至皮膚引起的,如果不將火毒引出,則它會不停的沿皮膚發作,而針刺的作用就是在火毒前行處打開個突破口,再使用艾灸的通經活絡作用將火毒引發出來,所以很快能使身體恢復健康。

8. 皰疹圖片是什麼樣的

皰疹對人體具有嚴重的傷害,皰疹長什麼樣子?皰疹的種類比較多,但是都非常像透明的水泡,所以稱之為「皰疹」,不過生活中比較讓人受不了的是「帶狀皰疹」,眾多的水泡圍起來特別像一條腰帶,所以稱之為「帶狀皰疹」,屬於皮膚病中的頑疾,跟個人的免疫力低下有關,不過只要堅持從源頭迴避掉就會沒有問題了,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健康的生活習慣需要堅持。

過去吃過苦的老一代,總是看不開,稍微好一些了,便開始節省,日常生活中,不要吃過多的剩飯,盡量少做飯,寧願虧這一點,也不要給自己留下吃剩飯的機會,對身體非常不好,所以正確的生活方式需要堅持,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這個才是關鍵,如果疼痛嚴重,需要找專業醫生輔助緩解,核心是改變自己,民間也有一些老方子,效果因人而異。

9. 皰疹性咽峽炎艾灸哪裡 皰疹性咽峽炎口瘡艾灸哪裡

1

2

皰疹性咽峽炎發燒艾灸哪裡

大椎

位置: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效: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艾灸方法:手持艾條溫和灸,2歲以內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鍾左右,用手感應熱度,溫熱潮紅即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艾灸時間可以適當延長。成人一般每穴15分鍾左右。

身柱穴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主治咳嗽、喘息;脊背強痛;癲狂、小兒風癇。

艾灸方法:身柱穴為起始點上下循經往返灸。

風門穴

位置:人體風門穴位於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艾灸風門穴即可起到祛風寒的作用,風門為風邪出入之門戶,主治風疾,故名風門,是驅風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鍾。

肺俞穴

位置: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屬膀胱經。

功效:肺俞穴是肺臟之氣出於背部之所,還是主宰全身在表之衛氣,固護人體之正氣不受邪氣侵犯。

艾灸方法:手持艾條溫和灸,2歲以內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鍾左右,用手感應熱度,溫熱潮紅即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艾灸時間可以適當延長。成人一般每穴15分鍾左右。

3

皰疹性咽峽炎口瘡艾灸哪裡

地倉

位置:在面部,口角外側,口角旁開0.4寸,上直對瞳孔。

功效:舒筋活絡,活血化瘀。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眼瞼瞤動。

艾灸方法:地倉穴艾條灸3-5分鍾。

合谷

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

功效:鎮靜止痛,通經活經,清熱解表。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鍾。

勞宮

位置: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功效:主治心痛,心悸;癲狂癇;口瘡,口臭。

艾灸方法:艾條溫和灸5-10分鍾。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功效:燥化脾濕,生發胃氣。主治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

艾灸方法:每次灸15分鍾,以皮膚潮紅為度,不要燙傷皮膚為好。

4

艾灸的禁忌

以下情況不要施灸

1.極度疲勞、醉酒、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時。

2.某些傳染病、抽風發作時,或高熱、昏迷狀態下。

3.無自製能力如精神病發作時。

4.女性懷孕及月經期間。5.太飢或太飽時。

以下部位最好不要施灸

1.顏面五官,心臟大血管處,陰部及重要筋腱、關節活動處,不宜施直接灸,以防意外發生,影響功能或留瘢痕。

2.嬰幼兒的鹵門不宜直接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