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閩南水痘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閩南水痘

發布時間: 2023-05-10 05:29:37

⑴ 福建晉江特產有哪些

福建晉江特產有哪些

福建晉江為福建省綜合實力最強的縣市,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縣市之一。下面就隨我一起去閱讀福建晉江特產有哪些,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靈水菜脯

晉江傳統食品。因產於安海靈水,故名。以白蘿卜作原料,切成塊狀或條狀,曬干,放入陶缸里,加適量食鹽和紅土,密封儲存三四個月即可食用。相傳明萬曆年間 (1573-1620年),鄉人吳淳夫入朝為官,將「靈水菜脯」帶至朝內分送同僚,獲得好評,後進獻皇帝,又博得皇帝嘉許,欽定為免稅食品,銷行各地。三百多年來產量日增,成為人們佐餐之佳餚。

龍湖鰻魚

龍湖鰻魚是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龍湖鎮的特產。龍湖鰻魚肉質佳美,營養成分極豐富,具強身補血滋養作用。

龍湖鰻魚是晉江市龍湖鎮龍湖的特產之一。常棲息湖底泥中,或礁石洞隙里,晝伏夜出,游動迅捷。其特異之處,在於背上有方磚塊形狀金色花紋。

龍湖鰻肉質佳美,營養成分極豐富,具強身補血滋養作用。小孩學步時食之,可長氣力,健步履。其珍貴還在於全身只有一條軟脊骨,別無其他細刺,切節烹煮,肉突爆出,皮皆緊束,芬香味美,極為可口,為席上珍品。

晉江龍湖鱉

晉江龍湖鱉是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龍湖鎮的特產。龍湖鱉一般佐以中葯「四物」「八珍」燉湯食用,味鮮美,極富營養,有滋陰補腎功效。

晉江龍湖是我省最大的淡水湖泊,總面積達2800多畝。龍湖因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生態環境,其出產水產品品質優良、別具風味,尤以龍湖鱉、鱸魚和鰻魚最負盛名,被譽為「龍湖三寶」。

龍湖金鱉生長於晉江淡水湖泊龍湖(福建第三大天然湖泊),因其鱉殼上「鑲金邊」而聞名。龍湖鱉潛伏於湖底沙泥中,長期廝磨,鱉殼上便形成一圈金色光澤。龍湖鱉長大後每隻一斤左右,極其矯健有力,若將其翻背,能即返撲過身來。龍湖鱉一般佐以中葯「四物」「八珍」燉湯食用,味鮮美,極富營養,有滋陰補腎功效。民間將之作為小孩學步或體弱者最佳滋補品。物以稀為貴,酒宴中一道「龍湖金鱉燉湯」得千元以上。

安海土筍凍

土筍是一種長在海邊沙子里的腔腸動物,學名「星蟲」,身長3~5厘米,五臟俱全,全身都可食用。明·屠本峻《閩中海錯疏》:「其形如筍而小,生江中,形丑味甘,一名土筍。」清初周亮工的《閩小記》:「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其生在海濱,形似蚯蚓,取涼井水,與土筍一起熬煮,身上的膠原蛋白溶化入開水中成粘糊狀,盛出分別置入小盞,冷卻後成凍,即為「土筍凍」,甘甜可口。」

深滬魚丸

深滬魚丸是晉江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軟、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一起攪合製成。(晉江)

深滬魚丸是晉江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軟、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堅韌雪白,不易變質,入口柔潤清脆。因為這里所制的魚丸不但技術較講究,取料也較純真。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一起攪合製成。另外,用肉骨清湯和油蔥、瘦肉等配煮,熟時,香津適口。

深滬魚丸始創於清同治年間,創始人張昌盤曾是位走南闖北的船商。當時,台灣與廣東已有魚丸在攤點0現,其烹飪法引起張氏興趣,經多年的反復實踐,終於研製出獨具一格的「深滬水丸」來,且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張氏便以此為業。至第二代,即張道炳、張道尚、張道錦三兄弟時期,其業更發達。清光緒年間,長子張道炳帶領兄弟在繼承父業為,又研製出「蝦丸」新樣品,經油炸加工成「蝦丸浮」,因保鮮期達月余,就在泉州設總批發站,銷往台灣、上海、廣東、福州等埠頭銷售,這便是深滬魚丸最鼎盛時期,由於張氏魚丸知名度高,人們便將張氏家族居住地叫為「蝦丸巷」,稱張道炳為「蝦丸炳」,至今還沿襲其稱。

深滬蝦仁干

深滬蝦仁干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

蝦干,即蝦曬成的干製品。蝦干營養價值很高。檢測發現,每百克蝦肉含蛋白質20.6克,還含有脂肪、灰分和鈣、磷、鐵、維生素及核黃素等成分,肌體亦含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故它是名貴佳餚外還具有補腎壯陽、滋陰健骨和鎮靜等功能,用它可治療手足抽搐、皮膚潰瘍、水痘、筋骨疼痛,骨結核等多種疾病。

衙口花生

衙口花生是晉江縣龍湖鄉衙口特產。它選用良種花生「小琉球」、「中琉球」種植在沙質地上,果殼表層色澤潔白,殼內花紋自然清晰。收獲時選其飽滿果莢,洗凈後加適量水和食鹽蒸煮,爐火需既猛又純,熟透後在艷陽下翻曬至干。

衙口花生仁香酥,鹹淡相宜,味道可口,百食不厭。產品大量外銷,飲譽海內外。

衙口花生屬中小粒種花生,莢果整齊、大小均勻、飽滿、果殼薄、網紋清晰,果仁香脆可口,細膩無渣,口感好。粗蛋白質含量8~15%、粗脂肪含量12~15%、鉀含量600~700mg/100g、不飽和脂肪酸含量60~70%。衙口花生產品質量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相關標准。

衙口花生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包括晉江市轄區的安海鎮、東石鎮、深滬鎮、金井鎮、龍湖鎮、永和鎮、英林鎮7個鎮183個行政村,地理坐標介於為北緯24°21′-24°41′,東經118°27′-118°39′。東北連泉州灣,東與石獅市接壤,東南瀕臨台灣海峽,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西與南安市交界,北和鯉城區相鄰。生產規模2000公頃,年產量5000噸。

深滬紫菜

深滬紫菜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

紫菜外形簡單,由盤狀固著器、柄和葉片3部分組成。葉片是由1層細胞(少數種類由2層或3層)構成的單一或具分叉的膜狀體,其體長因種類不同而異,自數厘米至數米不等。含有葉綠素和胡蘿卜素、葉黃素、藻紅蛋白、藻藍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異,致使不同種類的紫菜呈現紫紅、藍綠、棕紅、棕綠等顏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深滬巴浪脯

深滬巴浪脯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

巴浪為鯖科刺鮁屬的魚類,俗名交吹。體呈紡錘形,稍側扁,體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鰓蓋骨後緣有一黑斑。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域、台灣以及南海諸島。

巴浪魚是福建與廣東潮汕人的稱呼,其學名叫藍圓鰺,一種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巴浪魚是傳統魚類,閩南人吃了百年千年。久煮之後的巴浪魚,肌理結實,滋味深長,咀嚼起來特別有勁。巴浪魚很高產。除了冷凍外銷,還可炊熟曬干成脯。夏季時深滬半島到處都在曬巴浪魚。空氣中都是魚腥味。

巴浪脯食用前須浸水軟化,可煮咸作菜配飯粥;但大多作配料,如米粉湯、炒麵線、香油飯、鹹粥等加之,咀嚼美味綿長。

巴浪魚的製作程序雖然比較簡單,卻極有講究,蒸煮的時間和下鍋前的溫度控制,是這道菜上鍋後顏色鮮艷不鮮艷、口感好不好、咬下去有沒有韌勁的關鍵要點。

深滬人的節日或者聚餐,總少不了一道美味鮮魚,而蒸巴浪魚便是深滬人的首選。因為巴浪魚清蒸,看似清淡,卻有著香濃味美、清甜爽口,而且最大程度地保持魚的營養。

深滬魷魚干

深滬魷魚干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

魷魚干是由新鮮的海魚和槍烏賊干制而成的,尼嫩,營養豐富,被譽為海味理幾千年前,中國古書中就記軟朱旦與烏賊相似,但無骨爾,越人重之」。據測定,魷魚乾的可食部分達95%,比同類魚產品墨魚干多13%;蛋白質含量每百克達65.9%,比墨魚干多27.8克;含熱量316千卡,比墨魚干高42千卡;魷魚干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是中國出口的大宗海產品之一,遠銷日本、東歐、非洲等地。

;

⑵ 閩南人用什麼水泡水果

就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帶狀皰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為嚴重。民間把這種病稱作「串腰龍」,文獻上擾塌叫「纏腰火丹」,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實際上,這種病還可侵犯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凱李猜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因為肝膽火盛及脾濕郁久,外感毒邪而發。現代醫學已經知道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但由於老年人盯型及久病體虛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體勞累、感冒等誘因,則易發此病。發病機制:病毒感染後無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數是兒童)可發生原發感染,即發生水痘。或病毒隱性感染,經血行傳播到皮膚感覺神經末梢,經神經通路到脊髓神經後根或三叉神經,然後傳播到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病毒也會感染運動神經元,引起病人肌無力和運動麻痹,但很少見。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帶狀皰疹,1~3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如果發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側斜向前下方,極少對稱發病。民間所傳:如果圍繞腰部出現一圈皰疹即有生命危險,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輕者每簇可間隔有正常皮膚,病情嚴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帶狀分布,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人多表現為大皰、血皰,甚至出現壞死。輕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乾涸、結痂,脫落後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長到一個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數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頭部、顏面,要警惕侵犯頭面部神經而出現的頭痛、面癱。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還會導致失明。年齡大的、體質弱的及患有腫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會更為嚴重。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還常見到一種不全型帶狀皰疹,病人除自覺發病部位劇烈疼痛外,水皰不出現或出現得很少,很容易被誤診,應予以高度重視,以免貽誤治療,發現嚴重後果。
帶狀皰疹的患者,在未出現部位疼痛時,應及早請醫生確診,積極治療。

⑶ 帶狀皰疹如何治療

帶狀皰疹的預防和治療: 一、營養神經口服或肌注B族維生素,如B1:100mg、B12:250vg、或B1、甲鈷胺250-500vg等。 二、抗病毒 泛昔洛韋片 Famciclovir Tablets,0.125g;口服,8小時1次。 萬乃洛韋,300 mg,口服;2次/日。 無環鳥苷,200 mg;口服;5次/日。 聚肌胞,2 mg;肌注;1次/2日。 干擾素,300萬U;肌注;1次/日。 三、止痛 口服去痛片等鎮痛葯片。 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日。 嗎啡控釋片,30 mg;必要時口服。 脊柱旁神經節封閉治療。 四、激素 早期口服強的松對減輕炎症及疼痛,預防後遺神經痛的發生有一定效果。 9966331方案(強的松45 mg 2天,30 mg 2天,15 mg 2天,5 mg 1天)。 五、外用治療早期紅斑水皰,可外用收斂性的葯物如爐甘石洗劑; 有糜爛、壞死,可以0.1%利凡諾爾液作濕敷,外用抗菌素軟膏。 利福平塗膜劑有保護,抗菌作用。 眼局部滴皰疹凈眼葯水,外塗抗生素眼葯膏。 阿昔洛韋軟膏每日3至4次塗患部。 六、物理治療紫外線照射,有促進炎症吸收、縮短病程的作用。後期神經痛可作紅外線,音頻電療法等。 七、採集扛板歸,將其搗碎,取其汁液,拌以等量硃砂,敷於患處。此法為閩南民間療法,見效快,一周左右可痊癒。扛板歸,閩南地區又叫「三角芫荽」相關資料見拓展閱讀。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多發於成人。病毒潛伏於神經細胞中,平時不致病,當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時,病毒沿相應的神經纖維播散至相應的皮膚區域而發病。皮損常沿一側肋間神經從後上方向產下方伸展或頭面部三叉神經第一支分布區。表現為皮膚疼痛及附近淋巴結腫痛。治療方法有鎮痛,抗病毒,抗炎,激光照射,對眼部帶狀皰疹患者還應選用散瞳劑。 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元中。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患腫瘤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由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 治療以消炎抗病毒為主。如認真治療,可以根治。

⑷ 我男朋友是不是得水痘了

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鉛嫌,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但亦有反復多次發作者。

症狀::::
本病好發於成人,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
1、典型表現:發疹前可有輕度乏力、低熱、納差等全身症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或灼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持續1~5天,亦可無前驅症狀即發疹。好發部位依次為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域。患處常首先出現潮紅斑,很快出現粟粒至黃豆大小丘疹,簇狀分布而不融合,繼之迅速變為水皰,皰壁緊張發亮,皰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各簇水皰群間皮膚正常;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呈帶狀排列,多發生在身體的一側,一般不超過正中線。神經痛為本病特徵之一,可在發病前或伴隨皮損出現,老年患者常較為劇烈。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為3~4周,水皰乾涸、結痂脫落後留有暫時性淡紅斑或色素沉著。
2、特殊表現:
⑴眼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經眼支,多見於老年人,疼痛劇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潰瘍性角膜炎。
⑵耳帶狀皰疹(herpez zoster oticus):系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表現為耳道或鼓膜皰疹。膝狀神經節受累同時侵犯面神經的運動和感覺神經纖維時,可出現面癱、耳痛及外耳道皰疹三聯征,稱為Ramsay-Hunt綜合征。
⑶帶狀皰疹後一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帶狀皰疹在發疹前、發疹棚信時以及皮損痊癒後均可伴有神經痛,統稱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zoster-associated pain,ZAP)如果皮損消退後(通常4周後)神經痛持續存在,則稱為PHN。
⑷其他:與患者機體抵抗力差異有關,可表現為頓挫型(不出現皮損僅有神經痛)、不全型(僅出現紅斑、丘疹而不發生水皰即消退)、大皰型、出血性、壞疽型和泛發型(同時累及2個以上神經節產生對側或同側多個區域皮損),病毒偶可經血液播散產生廣泛性水痘樣疹並侵犯肺和腦等器官,稱為播散型帶狀皰疹。

[編輯本段]治療
一、營養神經口服或肌注B族維生素,如B1:100mg、B12:250vg、或B1、甲鈷胺250-500vg等。
二、抗病毒
泛昔洛韋片 Famciclovir Tablets,0.125g;口服,8小時1次。
萬乃洛韋,300 mg,口服;2次/日。
無環鏈激輪鳥苷,200 mg;口服;5次/日。
聚肌胞,2 mg;肌注;1次/2日。
干擾素,300萬U;肌注;1次/日。
三、止痛
口服去痛片等鎮痛葯片。
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日。
嗎啡控釋片,30 mg;必要時口服。
脊柱旁神經節封閉治療。
四、激素
早期口服強的松對減輕炎症及疼痛,預防後遺神經痛的發生有一定效果。
9966331方案(強的松45 mg 2天,30 mg 2天,15 mg 2天,5 mg 1天)。
五、外用治療早期紅斑水皰,可外用收斂性的葯物如爐甘石洗劑;
有糜爛、壞死,可以0.1%利凡諾爾液作濕敷,外用抗菌素軟膏。
利福平塗膜劑有保護,抗菌作用。
眼局部滴皰疹凈眼葯水,外塗抗生素眼葯膏。
阿昔洛韋軟膏每日3至4次塗患部。
六、物理治療紫外線照射,有促進炎症吸收、縮短病程的作用。後期神經痛可作紅外線,音頻電療法等。
七、採集扛板歸,將其搗碎,取其汁液,拌以等量硃砂,敷於患處。此法為閩南民間療法,見效快,一周左右可痊癒。扛板歸,閩南地區又叫「三角芫荽」相關資料見拓展閱讀。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多發於成人。病毒潛伏於神經細胞中,平時不致病,當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時,病毒沿相應的神經纖維播散至相應的皮膚區域而發病。皮損常沿一側肋間神經從後上方向產下方伸展或頭面部三叉神經第一支分布區。表現為皮膚疼痛及附近淋巴結腫痛。治療方法有鎮痛,抗病毒,抗炎,激光照射,對眼部帶狀皰疹患者還應選用散瞳劑。
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元中。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患腫瘤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由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
治療以消炎抗病毒為主。如認真治療,可以根治。
【帶狀皰疹家庭治療方法】
保持感染區域干凈,乾燥並且盡量暴露於空氣(不用衣物覆蓋)。不要搔癢或弄破水皰。如果你因疼痛而無法入睡,試著用一條整潔干凈的彈力綳帶捆綁該區域。
在開頭的3或4天每隔幾小時試用冰塊冷敷10分鍾左右。接著在醋酸鋁裡面浸泡冷濕敷葯,醋酸鋁是一種非處方類葯物,有收斂劑溶液,也有粉末或者片劑。
為了減輕神經方面的影響,粉碎兩片阿司匹林,把它混合於兩大湯匙的消毒酒精裡面,接著把這種糊狀物每天三次塗抹於水皰表面。
為了緩解瘙癢,要你的葯師把78%的爐甘石洗劑,20%的消毒酒精,1%的苯酚和1%的薄荷醇混合。你可以連續地塗抹這種混合物直到水皰結痂。
其他治療瘙癢的方法包括經常服用維生素E,或者應用膠態燕麥片洗熱水浴來減輕疼痛。

⑸ 得水痘能吃粿條嗎

吃太來多的話才會上火!
粿條乃潮汕源地區特產,是河粉的進化改良版,有地方也將其看成同一食物。

粿條

潮人對於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此如蘿葡糕,潮人叫做「菜頭粿」(菜頭是蘿卜的潮語別名),年糕叫做「甜粿」,麵包叫「面粿」松糕叫「松粿」。而用米粉蒸成薄片切成條狀的叫做「粿條」,所以潮語的所謂粿,實際就是別處所稱的糕,但包括的范圍又不單純是「糕」。

採用米、麥以及其他雜糧所製成的副食品稱為「粿」的,除了潮屬各縣之外,閩南、海陸豐等地也是如此稱謂的。

⑹ 關於水痘如何治療最快速,以及晚上睡覺癢的受不了怎麼辦

水痘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有自限前搭性,森悔坦病程約7-10天。病初(出疹2-3天內)口服阿昔洛韋片(療程5-7天此桐),外塗阿昔洛韋軟膏。睡前服用一次非乃根片25毫克(止癢)。

⑺ 請問得了帶狀泡疹<閩南俗稱飛蛇>怎麼治怎麼得來的要注意什麼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較常見的急性皰疹樣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勞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臨床多呈現數個簇集皰疹群,排列成帶狀,沿周圍神經分布,常呈單側性,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分布,常見於胸腹、腰背及顏面部,局部皮膚有灼熱感,伴有神經痛。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本病相當於中醫的「纏腰火丹」、「蜘蛛瘡」、「蛇串瘡」、「火帶丹」、「甑帶瘡」、「蛇丹」、「飛蛇丹」等,俗稱「纏腰龍」,一年四季都可發病。 如果不及時治療和方法不當會遺留後遺症. 建議中醫中葯治療.用邱-醫-堂皰疹祛毒膏貼敷可治癒.膏葯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托毒祛腐、清熱解毒、補氣活血;「生-肌-丹」可以托毒外出,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同時能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生長,祛腐生肌,通過膏葯外敷,拔毒生肌,通經活絡。可迅速阻截病毒蔓延.修復神經,把體內的病毒排除體外. 使脈絡暢通,氣血流暢, 從而不留任何後遺症。在具體治療時有的需要採用內外兼治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