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動物會起水痘嗎
會的,某些類型的水痘會傳染給寵物,甚至可以給它們造成生命危險。
B. 牛痘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疾病分類
- 4 疾病概述
- 5 症狀體征
- 6 疾病病因
- 7 病理生理
- 8 診斷檢查
- 9 治療方案
- 10 特別提示
- 11 相關出處
- 附:
- 1 治療牛痘的中成葯
- 2 牛痘相關葯物
1 拼音
niú dòu
2 英文參考
cowpox
vaccinia
3 疾病分類
皮膚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牛痘是一種牛的傳染病,亦可傳染給人,多發生於擠奶、屠宰場工人。
5 症狀體征
潛伏期5~7d,在感染的部位,初起衡信丘疹,很快轉變成水皰和膿皰,中有臍凹,周圍繞有紅暈及水腫,皮損多發生手指、面部、前臂等處,且常為多發性。有發熱,局部淋巴結炎及淋巴管炎。一般經3~4周而愈。
6 疾病病因
是由牛痘病毒所致斗頌,它在很多方面與痘苗病毒相似,但在雞胚囊膜上培養時,能產生較多的出血性損害。
7 病理生理
病理變化與種痘相似,但表皮壞死較慢,有較多的出血,在表皮下部細胞可見胞質內包涵體,它比天花及種痘的Guarnieri包涵體要大。
8 診斷檢查
根據有接觸病牛的病史及接種處發生水皰和臍凹性膿皰的臨床表現,可以診斷。確診可進行病毒的培養。臨床上需與擠奶人結節相鑒別,後者皮損為光滑、棕紅色、半球形的結節,無臍凹,多為單發。此外尚需與原發性皮膚結核、異物肉芽腫及孢子絲菌病相鑒別。
9 治療方案
主要是對症治療及防治繼發感染。
10 特別提示
發現可疑的病牛,應立即隔離。擠奶員的手不要直接與病牛接觸。局部對症處理,防止繼發感染也很重要。
11 相關出處
現代皮膚病學
治療牛痘的中成葯
- 四逆散
作用;對結核桿菌、鉤端螺旋體、瘧原蟲、流感病毒、牛痘病毒、肝炎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流行性出血熱病毒、...
- 銀翹散
菌屬等真菌均有抗菌作用,薄荷煎劑對單純皰疹病毒、牛痘病毒、Semliki森林病毒、孤兒病毒、流行性腮...
- 防風通聖散
作用。甘草則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尤其是對艾滋病毒、牛痘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單...
- 六一散
作用;甘草多糖對水皰口炎病毒、Ⅰ型單純皰疹病毒、牛痘病毒有抑製作用;甘草酸抗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合胞...
- 川芎茶調散
甘草多糖能抑制水皰性口炎病毒、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和牛痘病毒;甘草酸抗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能力強...
- 更多治療牛痘的中成葯
牛痘相關葯物
- 醋酸潑尼松龍滴眼液
膜及結膜的病毒感染、眼結核、眼部真菌感染。3.有牛痘咐銷輪、水痘等感染性疾病。4.對本品成分過敏者。【注意...
- 氟米龍滴眼液
用於急性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眼組織的真菌感染、牛痘、水痘及大多數其他病毒性角膜、結膜感染、眼結核以...
- 復方硝酸益康唑乳膏
本品過敏者、皮膚結核、梅毒或病毒感染者(如皰疹、牛痘、水痘)禁用。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染。【禁忌】皮膚結核、梅毒或病毒感染者(如皰疹、牛痘、水痘)禁用。【注意事項】1.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
- 復方硝酸益康唑軟膏
C. 水痘和牛痘是同一種病嗎
不是,牛痘是天花,水痘是水痘
D. 種牛痘是什麼
其實,種牛痘,就是把牛痘疫苗接種在人體上,使人體對天花產生自動免疫作用。中國種痘從宋真宗時就已經開始,但整個封建社會一直沒有戰勝天花。那時候接種所用痘苗,取自其他患痘人的身上,所以有著極大的傳染他種疾病的危險。1796年英國醫生試用牛痘預防天花,獲得成功,才有了比較安全的種牛痘。在我們膠東本地,查歷史可得知清末開始接種牛痘,但當時接種者非常少。我們縣內在1938年有3130人次接種牛痘,1952年開始大規模接種,並建立三級預防網,使每一個孩子都避免漏種,所以我才不可避免地挨了那麼幾次。
那麼為什麼要種好幾次呢,當時我也疑問,種就種唄,幹嘛反復折騰俺呢?後來才知道,種牛痘一般接種於左上臂,初種和復種均為一顆,如果種的不成功,還要重新再種。看山東省衛生廳當時的接觸紀錄,種痘一般是要種4次的。怎樣才算成功呢?這個我們都有體會,接種後兩天天接種處便會出現紅丘疹,5天左右丘疹形成皰疹,8日左右轉為膿皰,我們都說化膿了,十幾天後慢慢長好,近20天才能痂蓋脫落,但必定會留上疤痕。出現這種反映,那便是接種成功了。如果接種後,只要接種外有劃痕的外傷反應,說明種痘失敗,還得重新接種。印象里,我就經過這樣的重新接種,所有才會對種痘種花的心生畏懼。
到了下一輩,已經不種牛痘了,像1988年出生的,那時候的孩子防疫更加嚴格,接種和預防已經形成制度,但種痘是已經沒有了,因為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天花已經徹底消滅,世界范圍內的種痘也就結束了。現在沒聽說再有種痘的了,農村裡也很少見到麻子了,也沒聽說誰誰得了天花,阿彌陀佛,現在的孩子有福了。
E. 中國生物:牛痘已封存以備不時之需,什麼是牛痘
牛痘其實就是一種傳染病,這種傳染賣歲兄病是發生在牛身上的,部分雀喚的牛身上出現了天花病毒,而這種病毒就會引起急性感染,當出現了感染之後,部分母牛的乳房部位就會出現潰瘍。雖然這種傳染病是發生在牛身上的,但是這種病毒確實是可以傳染給人類。你比如說有些擠奶工或者是屠宰場的工人在和病牛接觸之後就會被病毒感染,被感染後的患者身上會出現丘疹,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丘疹會慢慢成為水皰或者是膿皰,有一部分的患者還會有其他的症狀。
總體來說,牛痘病毒現在基本上已經消失了,早在18世紀之後,人類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接種這種疫苗,而且根據who的報告來看,這種病毒在全球范圍之內基本上已經消失不見了,所以大家也不要過於的恐慌。
F. 種「牛痘」是什麼意思
跟牛有關系。種牛痘是英國鄉村醫生琴納發明的一種預防天花病毒的方法,人體接種牛痘苗後便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
牛痘是發生在牛身上的一種傳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人若感染該病毒,只會產生輕微不適,並產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
由於牛痘病毒與引起人類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質,人接種牛痘苗後,也可以同時獲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18世紀後,牛痘用作免疫接種以預防高傳染性的天花,也是免疫接種的首度成功案例。
(6)種牛痘不會得水痘擴展閱讀
18世紀,天花是一種殺傷性很強的疾病。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死於這種病。大多數得這種病的人是小孩或較大的孩子。醫治或處理這種病的主要方法是從得這種病的人中,挑選出不是很嚴重的病人,從他們身上的天花色點中取出一些物質,然後注入健康的人。但這樣,常常得穗陵到失敗的結果。
英國醫師愛德華.詹納發現擠牛奶運羨的婦女感染牛痘後不再感染天花,1796年試用牛痘預防天花,獲得成功。以後牛痘接種在世界范圍內推廣,對消滅天花起了巨大作用。198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世界已消滅天花,種痘也就取消。
參猜悄戚考資料來源:網路-種痘
G. 民間說的牛痘是指水痘還是天花
接種牛痘是英國鄉村醫生琴納發明的一種預防天花病毒的方法。
由於1980年5月8日的第三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庄嚴宣布:危害人類達數千年之久的頭號瘟神——天花已從地球上徹底根除了!全球消滅天花委員會確認,1977年10月在非洲索馬里發現的一名天花患者,是人類傳染病史上最後一例天花病案。
所以這以後出生人都沒有再接種牛痘
琴納——天花征服者
天花曾經是一種極為可怕的傳染病,每四名天花病患者中,就有一人死亡,其餘三人還會留下醜陋的痘痕。天花病的歷史似乎與人類歷史一樣漫長,公元前1000多年保存下來的埃及木乃伊身上就有類似天花的痘痕。據說曾經強極一時的古羅馬帝國,就是由於天花肆虐而國力日衰,最後走向滅亡的。這雖然言過其實,但也說明天花的危害之大。公元14世紀,天花在歐洲蔓延,死亡人數達1.5億。天花就像一個可怕的妖魔,它不寬容任何人,上至皇帝貴族,下到平民百姓。若干世紀以來,天花就是死亡的代名詞,人們談「天花」色變。
天花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個人一生只患一次,如果天花患者能僥幸活下來;那麼以後他再也不用擔心會患上天花了。能不能讓人一輩子連一次天花也不患呢?
在古代,我國人民就從防病治病的實踐中,認識到天花的這個特點,並提出了「以毒攻毒」的思想。公元10世紀的宋真宗時代,「以毒攻毒」思想得到了具體應用,我國勞動人民發明了「種痘術」。他們取天花病人的痘痂,用棉花蘸著塞入健康人的鼻孔,這個健康人就會感染天花的某些輕微症狀,但從此永遠也不會患上天花了,這個過程叫「種痘」。我國古代採用「種痘」預防天花的方法,是世界醫學史上一大創舉,此法後來由我國傳至亞洲其它國家,並經土耳其傳至歐美。
「種痘術」的應用是中國人對免疫學的一大貢獻,但遺憾的是,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種痘術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因為痘痂來源於人,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直到18世紀,英國鄉村醫生琴納(Edward jenner,1749~1822)發明了「種牛痘」,才使這一古老的「種痘術」大放異彩,實際上「種牛痘」是在「種人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18世紀70年代,愛德華·琴納對牛的一種疾病——牛痘發生了興趣。所謂牛痘,就是一種溫和的天花病,因為是在牛及其它牲畜體內發現的,故叫牛痘。
琴納在他居住的鄉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和農場牲畜打交道的人,大多不得天花,而那些擠牛奶的女工,從未患過天花,這件事既讓琴納吃驚又讓他納悶。
琴納決心解開這個疑團。他經過仔細觀察後發現:那些擠牛奶女工,並不是沒感染過牛痘病,只不過症狀很輕,手上長了一兩個水皰,有時連自己都不知道罷了。琴納想,她們不染天花會不會和她們曾經感染過牛痘——一種輕微的天花有關呢?
琴納又觀察了很多年,尤其是中國的種痘術傳入歐洲後對他啟發很大,琴納最終認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認為擠奶女工曾經患過牛痘,這能使她們獲得一種抵抗力,這種抵抗力能使這些擠奶工免遭天花的侵襲。他決心做一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思想。
1796年5月4日,琴納從一個正患牛痘病的擠奶女工的身上取下一些水皰里的痘漿,接著把這些痘漿注射到一個名叫菲普士的8歲小男孩身上,這個男孩以前從未患過牛痘或天花。過了兩天,男孩感到有些不舒服,但很快就好了。
兩個月之後,琴納確信,小菲普士身上的抵抗力已建立起來,現在的任務是:用實驗證明小菲普士對天花有抵抗力。琴納從正患天花的病人的痘痂上取出一些膿液,注射到小菲普士的身上。
一星期過去了,小菲普士沒染上天花。
一個月過去了,小菲普士仍舊安然無恙。
琴納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是的,琴納成功了,他第一次證明了在健康人身上接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功啊!
兩年之後,琴納又找到了一個患牛痘的擠奶女工,他把上述實驗重做了一遍,結果再次證明,接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
牛痘在醫學上叫「Vaccinia」,這是拉丁語,意思是「牛」。琴納這套給人接種牛痘來預防天花的方法叫「種牛痘」。「種牛痘」經琴納公布後,很快傳遍全球,從此,「種牛痘」所到之處,天花便消聲匿跡了。
琴納的工作使人類從此免遭天花的災難,並發現了對付傳染病的新武器——免疫。所謂免疫,簡單地說,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使機體獲得對傳染病的抵抗力。繼琴納之後,一系列免疫學的重大成就相繼獲得,免疫學的基礎被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