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蕁麻疹要多久能好啊
您好:
蕁麻疹一般需要多久才能消退呢?蕁麻疹通常是由於黏膜、皮膚上的血管擴張以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得了蕁麻疹數日後通常可以可自行消退,具體的消退時間會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那麼,蕁麻疹一般需要多久才能消退呢?下面為您詳細介紹。
前驅期:一般為4天,出現的症狀有高熱、咳嗽、流膿性鼻涕、眼結膜充血、畏光,還可出現嘔吐、腹瀉。
發疹期:於病後第4天開始發疹,2~5天內出全。出疹時全身症狀加重,體溫可高達40℃以上,頸淋巴結、肝、脾均可腫大。
恢復期:出疹5~7天後,熱度下降,全身症狀減輕,皮疹按出疹順序逐漸消退,整個病程約2周。
倪華英主任溫馨提醒你:在出診期間,如果處理不當,易造成嚴重的後果。最好到醫院皮膚科在專業醫師下指導用葯。蕁麻疹消退後易反復發作,多發作幾次,一次比一次嚴重,從而轉為慢性蕁麻疹,終年受累。因此,首次發作時最好就採取正規的治療方法,以便發展成為慢性,給治療上增加難度。
② 得了慢性蕁麻疹多久才能好
蕁麻疹是過敏性疾病,需要根據具體的病情來判斷。蕁麻疹也有好多種專類型,比如單純的皮屬膚蕁麻疹,出現紅斑、風團伴有瘙癢,這種治療比較簡單,可以口服抗組胺葯物,比如依巴斯汀片、氯雷他定片或者左西替利嗪片,也許治療一周左右就能夠逐漸好轉。有一些蕁麻疹可能病情反復,病程大於6周,這種情況下稱為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的治療相對也比較麻煩,需要長期用葯,比如2-3年,甚至以上的時間。還有一些急性蕁麻疹合並有系統症狀,比如發熱、胸悶、喉頭水腫、腹痛,甚至過敏性休克、窒息,這種治療相對也比較棘手。合並有發熱可能提示有感染,在抗過敏的治療同時要抗感染治療,感染如果沒有控制好,蕁麻疹不容易好轉。一般抗感染葯物用上之後,需要3-5天起效,感染控制之後蕁麻疹也會很快好轉。出現過敏性休克、窒息、喉頭水腫、腹痛等,提示病情比較危重,需要應用糖皮質激素的葯物治療,部分病人會危及生命,有的如果積極應用激素治療,病情可能在7-10天內也會迅速好轉。
③ 蕁麻疹多長時間才好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與各種各樣過敏因素,有著密切關系的皮膚炎症反應。在版臨床當權中絕大部分蕁麻疹患者,其實都是急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患者在進行正規的抗組胺類葯物的口服,或者同時配合爐甘石洗劑,以及糖皮質激素軟膏的外塗。大概在3-5天左右,就可以明顯地控制住蕁麻疹的發作,往往在7-10天可以完全控制住病情,不再出現發作的情況。但臨床當中還有的患者是屬於慢性蕁麻疹的患者,慢性蕁麻疹的患者往往病程會持續數個月,甚至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慢性蕁麻疹的患者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抗組胺葯物以及中葯來進行維持治療,有的時候一旦停葯,就會出現蕁麻疹復發的情況。
④ 蕁麻疹多久能好
蕁麻疹是一種春季高發病,也叫做「風疹塊」,醫學術語稱之為「風團」,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風疙瘩」,它是一種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而出現的一種水腫反應。發病時,可以表現為風團,也可以表現為血管性水腫,或者兩者同時存在,通常症狀主要是瘙癢難忍,常在數小時內消退,但易反復發作,病程在數周至數月。
什麼原因導致患上蕁麻疹?
蕁麻疹是因為外界與內在的過敏因素引起的,過敏體質比較容易發生蕁麻疹。
從外界的誘發因素來說:海鮮、牛奶、雞蛋等食物是常見誘發急性蕁麻疹的因素。急性蕁麻疹與飲食因素、環境因素如花粉過敏有關。
物理因素:比如有些人的發病吹過冷風、碰到冷的東西等與接觸較冷的東西有關系,因此皮膚上出現風團;有些人的發病與接觸熱的東西有關,曬了太陽之後會發病,也有一些患者皮膚受壓迫以後,也會皮膚癢。
蕁麻疹並非紙老虎!可能對健康帶來這些危害
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對於患者的影響非常大,對身體的危害也很大。首先蕁麻疹會在軀干、四肢、嘴唇、胃腸道、呼吸道,會出現紅斑、水腫性風團、大小不一、瘙癢等症狀。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一些蕁麻疹嚴重的會導致呼吸道的症狀,還有胃腸道的症狀。蕁麻疹會給患者帶來精神心理狀態很大的影響,還會影響正常的生活。
蕁麻疹該如何治療?專家:只要正確應對,其實並不可怕!
1、急性蕁麻疹,我們需要立即去抗組胺,抗過敏的治療,一般來說沒有特別的表現的一些蕁麻疹,可以通過口服葯物干預兩到三天可以出現一個治癒的情況。
但是如果出現血象比較高或者是皮疹廣泛合並胸悶,心慌或者腹痛腹瀉的這些情況的蕁麻疹,可能恢復的時間會長一點。比如一般來說平均一周左右,這個可能需要系統的治療,甚至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
2、慢性蕁麻疹,進行免疫調節抗過敏,治療的時間會有幾個月的情況。
蕁麻疹本身也是一種過敏,過敏是身體對一種或多種物質的不正常反應,而這些物質對大多數人是無害的,出現過敏的人體內產生了過多的一種特殊的抗體——免疫球蛋白E(lge),是人體免疫系統過於敏感,對外來物質識別不清造成的過度防禦反應。蕁麻疹患者的根本病因就是患者體質問題及免疫球蛋白(IGE)分泌失衡,其後果就是IGE值高。我們在治療中就要從根本著手降低IGE值,平衡免疫球蛋白。
如何降低IGE值平衡免疫球蛋白,最新科學新發現抗過敏益生菌對治療各類小兒蕁麻疹有奇效。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對白介素(IL-12)的分泌調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從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抗過敏益生菌菌株組成的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桿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
蕁麻疹患者的四大注意事項
1、仔細觀察過敏源
蕁麻疹通常是由過敏源導致的,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尋找過敏源,這對預防下次發作有很大作用。發現過敏原就應該立即停止接觸並且遠離過敏源,生活中不要擅自買葯治療蕁麻疹,這樣可能導致過敏加重延誤病情。
2、不要去抓撓
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
3、要合理飲食
治療蕁麻疹要有耐心不可操之過急,平日應注意吃一些瘦肉魚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要葷素搭配,間隔進食粗糧,提高人體免疫力。多食綠葉蔬菜,補充維生素。不食或少食如辣椒,泡雞爪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4、不可熱敷
熱水會打開人體各處毛細血管,加快血液流通速度。血液流通過快,過敏源釋放的就越多。
這樣不僅不會減輕症狀,反而會使瘙癢加重。一般來說,普通的蕁麻疹都會自愈。但是慢性蕁麻疹老是遷延不愈,給很多患者帶來了痛苦。
⑤ 蕁麻疹多久才能好
1蕁麻疹是什麼病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上突然出現形狀大小不一、顏色鮮紅或蒼白的風團,分批突然出現,數小時後又可以自行消失,一般不留任何痕跡,大多伴有瘙癢感。
2
蕁麻疹分為幾種
蕁麻疹大多數是由於接觸過敏物質引起,還有些特殊類型比如人工蕁麻疹(皮膚劃痕征)、壓力性蕁麻疹、寒冷性蕁麻疹、自身免疫性蕁麻疹等與過敏無關。
根據蕁麻疹的病程特點,常將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
3
蕁麻疹多久才能好
蕁麻疹多久能好取決於患者自身的體質、治療效果晌褲、是否找到過敏源、外界環境等因素。
一般來說,蕁麻疹的病因較為復雜,約 3/4 的患者找不到病因,因此徹底治好比較困難。
急性蕁麻疹病情進展迅速,病程較短,常在幾日到一周左右皮疹就可消退,病因相對容易查出,只要查出病因,避免接觸過敏原,再配合醫生治療等,皮疹可迅速消退難以復發。
慢性蕁麻疹的病程常超過六周以上,病因難以追查,大多數人找不到爛消病因,許多人常年不愈,反復發作。
4
蕁麻疹如何治療
蕁麻疹目前以服用抗過敏葯物治療為主,積極尋找並且避免過敏原。在常規治療期間,飲食上也要保持清淡,不吃可能導致病情嚴重的食物,比如辛辣刺激品、各種調料品、魚蝦螃蟹等海鮮、牛肉羊肉狗肉等腥葷、芒果、荔枝等水果。患處瘙癢時不要去抓,避免加重病情,可在局部冷敷止癢。日常作息要規律,保持積極樂觀的飢謹知心情,更利於疾病的早日康復。
⑥ 蕁麻疹要多久好
蕁麻疹的病程差異非常大,有的可能是一次性發作,幾個小時之後就會自行消退,並且不專再復發,有的慢性屬蕁麻疹可能很多年都不會治癒。蕁麻疹是一種非常常見,但是又非常復雜的疾病,因為病因不同,而且具體的病程差異非常大。如果是由於食物誘發,發作一次後,在過敏原代謝完畢之後可能就會自愈。如果是葯物或感染引起,可能會持續2-4周。如果是由冷、熱刺激或其它系統疾病誘發,可能會持續數年。
⑦ 蕁麻疹一般要多久才會好,有好點的葯嗎
這個首先需要判斷蕁麻疹的輕重程度、蕁麻疹發生以後進行的治療是否有效。如專果發生的程度屬並不是太明顯或者偶爾發生,可能在兩、三天就會好轉。有的甚至不經過任何治療,都會自行好轉和痊癒。但是,有的蕁麻疹即使經過各種抗過敏和抗組胺治療,也會很難在短時間治癒,有的甚至達到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比如慢性蕁麻疹。至於葯物方面可以用擺不折秧草做的酒,對於蕁麻疹的治療和恢復比較有作用。很高興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您的採納
⑧ 得了蕁麻疹多久能好 葯浴+食療等治療方式好得快!
1得了蕁麻疹多久能好
因人而異,治癒時間不一致。
蕁麻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一般因接觸各種過敏因素,就會導致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出現皮膚紅腫瘙癢等症,而根據每個人的蕁麻疹的病情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和治癒能力的差別,其病情康復的時間也各有差異。
一般來說,我們根據患者的患病類型、病症程度以及抗病能力,其治癒時間根據臨床實踐來看,通常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2
情況一:不同蕁麻疹類型病症多久能好
1、急性蕁麻疹:大約1——2周左右
急性蕁麻疹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的局限性水腫反應。這種類型的蕁麻疹常是急性發作,全身瘙癢、風團、皮疹,可伴高燒,嚴重者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病程1~2周內自然痊癒應積極治療。
2、慢性蕁麻疹:3—6個月,甚至更久
皮損反復發作超過6周以上者則為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滾啟、臉上或四肢發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病情輕重與發病情況也可因人而異,有很大差異。
目前沒有根治慢性蕁麻疹的葯物,主要是使用抗組胺葯物控制症狀,使用抗組胺葯治療症狀完全控制後,仍需要長期使用一段時間維持治療,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組胺受體活化狀態,防止短時間用葯後立即停葯而引起病情的反復。一般蕁麻疹患者需維持3~6個月或更長的時間。
3、特殊類型蕁麻疹:24小時內
(1)膽鹼能性蕁麻疹
屬於人們常說的風疹塊的一種。多發生於青年期,當受熱、精神緊張、攝入熱的食物或飲料,或在運動後,體溫略增,增熱的血流刺激大腦體溫調節中樞,興奮膽鹼能性神經並釋放乙醯膽鹼,正是因為機體對乙醯膽鹼這種化學物質過敏,我們將過敏引起的症狀稱之為膽鹼能性蕁麻疹。當停止運動或平靜以後,症狀即可消退,嚴重的話,症狀完全消退可能要經過數月或數年不等。
(2)寒冷性蕁麻疹
冬季高發的寒冷性蕁麻疹是蕁麻疹的特殊類型,是人體暴侍或露在冷環境中引起的過敏反應,常在浸入冷水或接觸寒冷物質的部位發生水腫和風團,多見於面部、手部,也可累及其他部位,自覺瘙癢,有的還有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等全身症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患者在接觸寒冷半小時至4小時發生皮疹,不癢,皮疹為紅斑和風團,伴有發熱、怕冷、關節痛、頭痛等全身症狀。
(3)蛋白腖性蕁麻疹
正常情況下,食物蛋白分解的蛋白腖容易消化而不被或很少吸入血液,但在一次食量過多(過食豬肉和海鮮),同時精神激動和大量飲酒時,蛋白腖可以通過腸粘膜吸收入血而致病,出現皮膚充血發紅、風團,伴頭痛、乏力。病程很短,只持續1~2日,且大部分可在1~4小時內消失。屬抗原抗體反應,其致病介質為組胺。
(4)日光性蕁麻疹
主要表現為皮膚暴露於日光數秒至數分鍾後,局部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及風團、血管性水腫,持續1~2小時。以女性多發。
(5)人工性蕁麻疹
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有瘙癢,不久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常無明顯的發病原因,也可由葯物(特別是青黴素)引起。
(大談如5)壓迫性蕁麻疹
皮膚在受到較重和較持久壓迫4~6小時後發生,受壓局部發生彌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腫性疼痛斑塊,累及皮膚及皮膚組織。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續8~12小時。有時可伴畏寒、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發病機理與激肽有關。
(6)日光性蕁麻疹
皮膚暴露在日光數分鍾後,局部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和風團。風團發生後約經1至數小時消退。發生皮疹的同時,可伴有畏寒、疲勞、暈厥、腸痙攣,這些症狀在數小時內消失。
3
情況二:不同蕁麻疹病症程度多久能好
1、發病急,程度輕:2周內
如果患者的蕁麻疹症狀只是紅腫、發癢,病症程度較輕的,通常在發病的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一般病程延至數日,但對於大多數抵抗能力正常的人來說一般在2周內皆可治癒。
2、反復發病,程度重:6個月內
如果患者的蕁麻疹症狀不只是紅腫、發癢,還伴有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血、咽喉部梗塞感、關節疼痛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心慌、胸悶、頭暈、乏力、四肢冰冷、面色蒼白、呼吸困難,甚至昏迷等表現,說明病症比較嚴重,需要立即控制病情,通常長期服用抗組胺葯、維生素C、維生素P、鈣劑等葯物治療方法合用才能慢慢治癒。
4
蕁麻疹怎麼治療好得快
1、塗抹止癢
(1)白礬膏
組方:白礬150克,黃酒50毫升,童便100毫升。
製法:將諸葯擇凈,同人鍋中,煮沸,文火收膏即成。每次適量,用棉簽蘸葯外塗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祛風止癢。適用於癮疹等。
(2)馬齒莧外敷
材料:新鮮的馬齒莧適量。
做法:馬齒莧清洗干凈,最好用鹽水浸泡幾分鍾,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後將清洗好的馬齒莧搗爛,如果能取其汁的話更好,把搗爛後的馬齒莧或汁液直接敷塗於蕁麻疹患處5—10分鍾,每天可進行1—3次,直到蕁麻疹的痛、癢及疹子等症狀消除。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涼血、殺菌消炎、散瘀消腫、止癢止痛,適用於蕁麻疹、濕疹等多種病症。
(3)荊風散
組方:大風子50g、荊芥穗50g。
製法:大風子50g,搗碎,加水適量,煮沸20分鍾,冷卻至35C後使用,荊芥穗50g,粉碎,過120目篩,裝人布袋內備用。先將大風子水塗於患部,稍干後將荊芥穗粉均勻散布患處,然後用手掌來回反復揉搓,摩擦至手掌與患部產生熱感為度,早晚各1次。
功效:大風子味辛,性熱,有毒,具有祛風燥濕、解毒殺蟲的功效,荊芥穗味辛,性微溫,歸肺經、肝經,具有解表、散風、透疹的功效,兩葯配伍可加強疏風、散寒、止癢的功效,使用此方葯時配合用手掌來回反復摩擦的方法,可在局部產生熱量,增強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葯物吸收,提高治療效果。
2、葯浴消腫止癢
(1)荊芥枝花洗方
配方:荊芥30克,七葉一枝花、防風、大青葉、苦參各15克。
製法:取以上5味加水適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倒人盆中。
用法:趁熱洗熏患處,每次熏洗15~20分鍾,每日1~2次。
功效:解毒燥濕,祛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2)徐長卿合劑
組方:徐長卿、防風、艾葉、當歸各50g。
製法:用溫水浸泡20分鍾,煎20分鍾,過濾備用,等葯液溫度降至40C左右時,用紗布蘸葯液在患處擦洗,直至風團疹面發紅為止,每次10~15分鍾,每日2~3次,1劑可反復煎洗數次。
功效:徐長卿味辛,性溫,歸肝經、胃經,具有祛風化濕、止痛止癢的功效;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的功效;艾葉,其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當歸為活血化瘀要葯,其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可補血止痛、活血化瘀,四味中葯皆為治療風瘡、疥癬、隱疹要葯,配伍使用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作用,煎或洗劑可使熱氣內注、溫經散寒、宣通血脈,共收奇效。
(3)蒼礬煎劑
組方:明礬50~150g、炒蒼耳子30~90g。
製法:取明礬50~150g,敲碎,炒蒼耳子30~90g,加水1000~1500ml,文火煎沸30分鍾(嬰幼兒葯量、加水量均減半),用葯液溫洗丘疹及痛癢處。輕者每日煎洗1次,重者每日煎洗2次,一般煎洗3~5天即痊癒。
功效:明礬,其味酸、澀,性寒,有小毒,外用能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用可止血、止瀉、化痰。蒼耳子,其味甘,性溫,歸肺、肝經,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癢的功效,此二葯相合,可散肌表之風寒邪氣,又可祛肌表之濕邪,邪氣去除則營衛調和,疹消癢止,此法簡單易行,療效明顯。
(4)金銀花葯浴
配方:金銀花30克,生地黃20克,玄參、丹參、麥冬、竹葉、黃連、連翹、牡丹皮各10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加水適量,煎煮濾去葯渣,葯計倒入盆內,待溫浸浴,每日1次。
功效:清熱涼血、疏散風熱、解毒消腫,主治蕁麻疹,適用於血熱型者。
(5)蛇床子葯浴
配方:蛇床子、明礬、百部、花椒、苦參各15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加清水適量,煎煮5~1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或再坐浴。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主治蕁麻疹、女陰瘙癢、痤瘡、銀屑病、濕疹、漆瘡、老年性皮膚瘙癢、帶狀皰疹、蟲咬皮炎等。
3、中葯治療
葯方一
組方:麻黃10克,桂枝12克,甘草6克,白芍20克,生薑4片,紅棗4枚。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每天1劑,分2次服用。
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1~2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1~2天。
功效:疏風散寒,祛風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自覺惡風惡寒者。
葯方二
組方:夜交藤200克,蒼耳子、刺蒺藜各100克,白鮮皮、蛇床子各50克,蟬蛻20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2 000毫升浸泡20分鍾後,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
服法:每天1劑,分2次服用。
療程:連續外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1~2個療程,
療程之間間隔1~2天。
功效:疏風通絡止癢。適用於衛陽不固型蕁麻疹伴自汗者。
葯方三
組成:冬瓜皮干品100g,荊芥、金銀花各20g。加減:風寒型,去金銀花,加桂枝。
製法:每日1劑,加水5L,煮沸30分鍾,取液200ml,加白糖適量,溫服。余液洗浴全身,多浸洗皮疹部位,每日2次,5日為1個療程,至皮疹消退。
功效:疏風通絡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4、食療調理
(1)風熱
急性蕁麻疹,皮疹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風團,邊界清楚,周圍有紅暈,瘙癢,皮疹此起彼伏,一日之內可發作數次,舌苔微黃。應祛風清熱,可選用如下食療法:
1.玉米須酒釀
原料:玉米須25克,甜酒釀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玉米須直接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煮20分鍾後將玉米須從鍋中撈出,然後將甜酒釀倒入鍋中的玉米須湯內,用大火煮沸,依據個人口味可加入少許白糖。每日1劑,分兩次服用。
功效:清熱透疹,適用於風熱型蕁麻疹。
2.馬齒莧綠豆飲
原料:馬齒莧30克,綠豆衣20克,烏梅20克,地骨皮20克,乾地龍15克。
做法:清洗干凈馬齒莧並切碎,然後倒入鍋中,加入烏梅、綠豆衣、地骨皮、乾地龍、適量清水,一並煎煮30分鍾後,濾渣取汁即成。每日飲用2次。
功效:清熱息風。適用於急性蕁麻疹。
(2)風寒
皮疹因受風冷刺激而發作,舌苔薄白,脈浮緊。應祛風散寒,可選用如下食療法:
1.生薑糖醋飲
原料:生薑50克,蔥白30克,烏梅15克。
做法:將上述3味原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煮成湯汁即成,加紅糖調味。分3~4次飲用。
功效:生薑、蔥白祛風散寒,烏梅抗過敏。適用於風寒型蕁麻疹。
2.蔥韭飲
原料:蔥白50克,韭菜50克。
做法:將上述的兩味原料搗爛,絞取汁液;其渣,以水、酒各半煎取汁液,合並。分2~3次飲用。
功效:蔥白祛風散寒,韭菜行血散瘀,酒行血、助葯力。適用於風寒型蕁麻疹。
(3)氣血兩虛
慢性蕁麻疹,風團反復發作,體倦頭暈,面色無華,苔薄白,脈弦或脈緩。應補益氣血,可選用如下食療法:
1.芝麻黑豆紅棗湯
原料:黑芝麻10克,黑豆30克,大棗10個。
做法:將上述3種原料一並放入煮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至黑豆爛熟,以紅糖調味,作1~2次食用。
功效:養陰養血,潤燥,適用於氣血兩虛型蕁麻疹。
2.山葯粥
原料:山葯250克,紅棗10顆,粳米5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凈後倒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熬煮,待粥五成熟時加入山葯、紅棗繼續煮20分鍾即成。每日1劑,連用2周。
功效:健脾利濕,養血祛風。適用於氣血兩虛型蕁麻疹。
上述的蕁麻疹食療、葯浴、中葯方、塗抹方需根據自己的體質與症狀辨證選用,能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應用更好。
5、避免接觸病源
由於蕁麻疹的治病原因各異,通常我們必須要做好的就是避免再次接觸致敏源,導致病情再次反復發作,久治不愈。
6、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患有蕁麻疹的朋友們應該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易消化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及局部水腫,對於減輕蕁麻疹症狀有很大的好處。
7、不要搔抓
蕁麻疹發作的時候瘙癢難忍,許多人都不由自主的去抓撓,可是這樣不但不能止癢,更會讓患病部位溫度提升,無形中讓血液釋放了更多的組織胺也就是過敏原病毒,反而會導致病情惡化。
8、注意個人衛生習慣
日常要注意清潔衛生,尤其是要保持腋窩、會陰部、乳房等部位的清潔。要穿寬松、棉質的內衣,少穿緊身衣物。盡量避免使用過多化妝品和化學成分較多的洗面奶、爽膚水等。避免過多使用肥皂,橡皮手套,染發劑等易導致皮膚過敏的刺激性物質。
⑨ 蕁麻疹多久才能好
關於蕁麻復疹要多長時間能治制好這個問題,要根據蕁麻疹的分類來看。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是過敏導致,治療就是口服抗過敏葯,也就是抗組胺葯,每天吃一片,連續吃一周左右就可以治癒,有些輕度的患者,甚至吃3-5天就可以治癒。但是對於慢性蕁麻疹來說,這個療程就會很長。慢性蕁麻疹的定義就是發病三個月以上,所以對於慢性麻疹,治療也是療程至少在三個月以上才可以去判斷是否痊癒。如果三個月沒治好,可能還要繼續治療。如果三個月病情有所緩解,可以減量來治療,但是一定不要著急,不要馬上停葯,馬上停葯很容易出現病情的反復。所以蕁麻疹多長時間能好,還是要根據蕁麻疹的類型,以及根據病情輕重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