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汗皰疹穿鞋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汗皰疹穿鞋

發布時間: 2023-05-04 13:26:19

Ⅰ 我手上起了很多小水泡,是汗皰疹,癢啊太鬧心了啊、

汗皰疹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對稱性的發生於手或腳的側爛鄭面,是發生在掌跖的水皰性皮膚病,因為它發生的部位在手腳這種汗腺特別發達的地方.又以水泡為主要表現.所以在以前一度以為它和汗腺流汗有關.而將它命運歷型名為汗皰疹,
不良穿鞋習慣可以捂出汗皰疹.長期把裸-露的雙足捂在透氣性差的運動鞋中.使雙腳總是處在一個潮-濕的環境里旁猜.時間一長就可能引發汗皰疹和濕疹,
汗液浸漬皮膚會使皮膚的防護功能下降.一旦有真菌感染還非常容易導致人患上足癬.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全身發疹等病,因此.夏天穿運動鞋時應穿上吸汗、柔-軟的棉襪.及時給腳透氣.以免感染,長了汗皰疹.可以試試汗,皰,寧
.能消炎殺菌.迅速止癢

Ⅱ 手上或者腳上穿鞋比較燜的地方長些小水泡

汗皰疹,服用左西替利嗪,外搽尤卓爾即可
汗皰疹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對稱性的發生於手或腳的側面。是發生在掌跖的水皰性皮膚病。因為它發生的部位在手腳這種汗腺特別發達的地方,又以水泡為主要的表現,所以在以前一度以為它和汗腺流汗有關,而將它命名為汗皰疹。現今已經證實它和汗腺、流汗這些因素都沒有關聯。其臨床表現為深在性小水皰,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表面,常無紅暈。對稱發生於掌跖及指(趾)側。,1-2周後乾涸成屑,並可反復發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熱及瘙癢,常連續發作數年。閉如當前醫學對於汗皰疹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只有少數病人發現和身體他處的黴菌感染或金屬過敏甚至情緒壓力有關。可能與精神緊枝孝張、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夏季多見。預防汗皰疹的方法,主要就是根據它的相關特性來預防。1.情緒的控制。2,做飲食日記,找出自己的汗皰疹和金屬是否相關,如果有相關要盡量避免。 3.在季節交替時,要少碰水少碰清潔劑,多猛態稿擦乳

Ⅲ 腳板長水泡為什麼也沒經常穿鞋子

腳底板長水皰,這種情況如果是由於過度的行走以及穿鞋摩擦形成的,注意局部的消毒就可以,一般使用碘伏消毒就可以。但是如果水皰已經破損,出現局部的糜爛面,可以適當的外塗游茄一些消炎的葯膏。

如果這種水皰是由於感染真菌而形成的,比如水皰型腳癬,局部需要神橘察外塗一些抗真菌的葯物,通常可以外噴伍螞益可肌噴劑。如果伴有一定的炎性反應,也可以外塗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或者復方酮康唑乳膏。但是如果伴有明顯的瘙癢,還需要口服一些抗組胺葯物,比如氯雷他定等。

Ⅳ 醫生腳你好: 現在秋天了腳總是出漢,腳而且會長水泡,穿鞋以後有臭味,這是什麼原因呢

病情分析:
您好,初步診斷是汗皰疹,也叫汗出不良性濕疹,是濕疹的一種特殊類型,手足出汗、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過度疲勞、陪態情緒抑鬱等滲亂洞均為汗皰疹發病的重要因素.
指導意見:
治療上可以口服西替利嗪片或地恆賽等抗過敏的葯物,配合叢枯外用艾洛松、鹵米松等激素葯膏。平時不要接觸肥皂、洗衣粉、洗潔精等鹼性的物質,飲食上適當忌口

Ⅳ 腳氣和皰疹有什麼區別啊

首先腳氣是因為黴菌的滋生和感染而引發的,所以疾病經常出現在最不容易散熱的趾內縫部位。但是汗皰疹容就經常發生在腳掌面,因此,從脫皮到潰爛的部位看是否在腳趾縫就可以來區別判斷。

汗皰疹也是濕疹體質引起的症狀,所以一開始症狀出現的時候,但是汗皰疹往往不會只發生在一隻腳上,只要患上兩只腳都會出現的。但是腳氣是因為黴菌引起的,所以腳氣一開始發病的時候,一般出現在一隻腳,到後期慢慢的因為受到交叉的感染,才會造成兩只腳都出現感染。

以汗皰疹來說,是屬於體質引起的皮膚的問題,根據研究認為這個和過敏的體質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從患者除了有腳部的肌膚症狀以外,看看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比如眼睛,鼻子等部位是不是也有過敏的現象,這個就可以分辨出是腳氣還是汗皰疹得一種方法。

汗皰疹症狀比較輕的患者會自己恢復,大概需要經過2星期後,感染的部位的小水泡就會變成乾的脫屑,但多數患者一旦發生了腳部肌膚的問題,水泡,痛癢,發紅,脫屑等皮膚的問題,不管是汗皰疹還是腳氣,建議你第一時間,去醫院咨詢醫生,查明原因,對症用葯,才能達到改善治療的效果。

Ⅵ 碰到了有腳氣的人怎麼辦啊。

別擔心,睇下面!

我以前也被感染過,感覺不是滋味呀,都不敢串門了,真是害人害己呀。後來我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最後找到了一祥豎散篇還不錯,我選了一種簡單方便的,就是下面得用釀造醋泡腳,它主要是殺菌去味,幾天就好了。記住以前的鞋子不要再穿了。就說這么多了吧!下面還有很多方法,你好好看看吧!祝你早日擺脫煩勞。擦得葯不要用的太多了,裡面化學成分太多了,對身體不好。

以上是我以前給人家的答復,現在我有更好的辦法了。
就是用酒精(用於殺菌)。
別人說的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用酒精把衛生紙澆濕然後放在鞋子里就可以了。
但是我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是本人比較懶惰)就是白天穿鞋的時候在襪子上倒點酒精潤濕(50%)就行樂,你放心酒精會很快就揮發掉,我想的是腳也該消消毒。

你要是以後有了更好的辦法請告訴我一下,謝謝

祝你早日擺脫腳氣。

你也可以試一試下面的餓。

[編輯本段]治療方法
根治腳氣三大要素:
1、選用100%的殺菌產品治療腳氣。
2、對腳氣病菌接觸後的部位,進行殺滅預防腳氣。
3、選用產品治療時不能損害健康皮膚
方法簡介

家庭用葯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葯膏,謹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葯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葯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葯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5)用能100%殺菌且安全無副作用的治又防(腳氣專用)早晚一次,噴於患處,具體方法可見說明。經臨床認證99.93%的患者通過用這個葯治癒腳氣,成功擺脫腳氣所帶來的痛苦。
(6)腳氣除(1+1)是全國首家中西醫結合治療腳氣,一塗一噴,徹底根治!網路輸入:——腳氣除 ——直接進入!
中葯方法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鍾。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葯水煎取汁,侯溫後足浴5—10分鍾,每日2次,每天1劑,連續5—10天。
(5)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後;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次).使用時取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鍾,連續5—天。
(6)丁香15克,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上葯水煎取汁,而後將葯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分鍾,每日5—6次,每日1劑,每劑可用2次。
(7)葛根,白礬、千里光各等量。將上葯烘乾研末,密封包裝,每袋約重40克,每次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混勻足浴,每次20分鍾,7日為1療程,連續1—2個療程。
(8)白鮮皮40克,苦參、黃柏、蒼術各30克,防風20克,荊芥穗、枯礬各10克,蛇床子、地膚子、黃精、藿香各50克,蔥白4枚。上葯加水約3000毫升煮沸,待溫時將雙腳浸泡在溫液中lO—15分鍾,每日2次,一般用葯4-5劑即可。[1]
用葯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纖掘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如果有臭味,有叩破的,用釀造醋點腳趾縫,擦腳。堅持一周,兩天見效。用釀造醋。 泡了以後,有醋味,沒有臭味。

腳氣針灸療法

1.針灸
治法取足少陽、陽明與太陰經穴為主。偏實者針用瀉法;偏虛者針用補法。
處方陽陵泉足三里懸鍾三陰交
隨證配穴腳氣沖心:巨闕內關郄門;
脾胃虛弱:脾俞胃俞;
跗腫麻木:八風太白
方義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濕邪滯留足脛,流溢肌膚,故取足三里、三陰交瀉陽明、太陰之濕;補髓會絕骨,筋會陽陵,充養筋骨而使步履輕健。腳氣沖心者,取心募巨闕,心包經內關,郄門以定悸除煩消滿。脾俞、胃俞,施補法以健運化濕。八風、太白為治腳氣之效穴,瀉之使濕熱下泄而消跗腫。
2.電針
選穴風市足三里伏兔懸鍾
方法通電10—15分鍾,採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頻率以病員耐受情況而定。每次選二對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3.水針
選穴曲池外關陰陵泉足三里懸鍾
方法採用維生素B1100毫克或維生素B12100微克注射液,每次取2—4穴,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其他偏方

1.黃豆米皮糠(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黃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將黃豆與米皮糠用水燉熟吃。
2.紅棗陳皮赤豆湯(民間方)
主治:腳氣腫痛。
配方:陳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紅棗10枚。
用法:將陳皮、赤豆、花生仁、紅棗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註:一方無陳皮,一方再加大蒜無陳皮。
3.麥芽煎(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麥芽適量。
用法:將麥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大冬瓜一個,赤小豆130克。
用法:將冬瓜切蓋去內瓤,裝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為丸食,或加水煮至爛熟,分二、三次食。
按註:一方無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黃豆(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黃豆100克,陳皮3克,羊腳骨150克。
用法:將黃豆、陳皮與羊腳骨用水燉爛,適加調味品鹽等食用。
按註:一方無黃豆。
6.青魚煮韭黃《民間便驗薈萃》
主治:腳氣。
配方:青魚500克,韭黃250克。
用法:青魚洗凈,加韭黃煮食。
7.白扁豆散(民間方)
主治:腳氣浮腫。
配方:白扁豆適量。
用法:磨成粉,飯前每次10克,用燈心草煎湯調服,每日3次。
8.花生紅棗鳳瓜湯《食療百病》
主治:腳氣。
配方:花生90克,紅棗10粒,雞腳10隻,瘦肉120克,陳皮1/4個。
用法:紅棗去核,與余料齊洗凈。雞腳連同瘦肉飛水沖凈。陳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時,調味即可。佐餐食。
按註:一方不用雞腳、瘦肉,加飯豆。
9.米糠餅《食療大量病》
主治:腳病。
配方:米糠50克,麵粉50克,紅糖適量。
用法:麵粉與米糠加水合均勻,加入化好的紅糖,按常法煎成餅。當點心食。
10.穀皮糠粥《食療百病》
主治:腳氣病。
配方:粳米50克,新鮮穀皮糠適量。
用法:粳米洗凈煮為稀粥,待粥成時把穀皮糠調入粥中煮至粥稠。作早晚餐。
11.紫菜車前湯(民間方)
主治:濕性腳氣。水腫。
配方:紫菜、車前子適量。
用法:水煎服。
[編輯本段]預防措施
女性在犯腳氣時脫鞋襪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4.防鞋櫃傳染腳氣。
5 .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營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也對預防足癬的發生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家中有人患腳氣,被真菌污染的鞋子在陰暗不通風的鞋櫃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櫃里的皮屑,也帶有很多真菌。本來很乾凈的鞋子,如果放在這樣的鞋櫃里,就可能沾染上帶菌的皮屑和被鄰近的「臟鞋」所污染,感染真菌,如果穿了這樣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腳氣或灰指(趾)甲。
因此,專家提醒說,腳氣患者不僅要積極用葯物治療上,平時更要注意清潔鞋襪,還要特別注意的是,鞋櫃也要經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櫃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乾燥劑,祛除潮氣。
清潔鞋櫃的同時,別忘用干抹布把鞋子擦拭乾凈,並在鞋內塞入一些用香料、茶葉、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異味。
另外,選擇鞋櫃時注意,別挑選向里斜放式的,因為這種設計很不利於清潔,而向外斜放式的鞋櫃,易拿、易清理。
鞋櫃里存放的鞋,最好以家庭成員,分出不同的鞋區,如男用、女用、兒童用等區域,也可以按常用和不太常用來區分,以避免相互間傳染。

夏天預防

【夏日裡的茶樹足浴—— 殺菌,保持足部清潔,預防腳氣】
夏天是個令人在意腳汗和腳臭的季節。當回到家,脫下鞋子的瞬間,辛苦一天的雙腳一定會有一種從悶熱著哦那個解脫的感覺。為了清潔舒爽流汗的足部,這里將使用擁有除臭效果的小蘇打,以及殺菌力超強的茶樹精油。夏日裡十分推薦試試這個方法。
材料(1次份)
小蘇打 1/4杯
溫水 2 L
茶樹精油 1滴
做法
1 在小蘇打中加入茶樹精油,輕輕攪拌混合。
2 將溫水加入 1 中。
用法
雙腳泡入水中,約10~15分鍾,再以毛巾拭乾水分。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1.要堅持用葯,足癬是一種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葯才能殺死它。
2.不要亂用葯。腳氣用葯最關鍵的是應分類型進行連貫正規的治療。有人用膚輕松等皮質類固醇葯膏來治療足癬,結果越治越擴展。有人將阿司匹林片壓碎撒在糜爛的足趾問,結果形成一個潰瘍,長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皮膚形成紅癢斑塊時外用皮炎平軟膏是一個誤區,皮炎平軟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這正好是真菌的營養劑,所以在肯定是癬的情況下搽皮炎平,只會越搽越厲害。
3.用葯要根據病變的具體情況。破潰處不能用酊劑,皮膚變厚,裂口該用軟膏。破爛出水時應該到醫院,由醫生按照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治療。
4.足癬發生繼發感染時,局部出現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癬治療,應該先處理繼發感染。如有紅腫,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溫敷可消炎消腫,必要時還要全身投用抗生素,並按照醫生囑咐適當休息。
[編輯本段]治腳氣誤區
誤區一拒絕葯物治療:皮膚受到這些刺激後瘙癢更加劇,形成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直到抓破方可止癢。這樣手上及指甲里的細菌、污垢自然而然落到病灶區內,容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所以,一旦發現腳氣,就要及早使用葯物治療。
誤區二隨意用葯塗抹:很多人覺得看看廣告,隨便到葯店買點葯就行了。其實這樣極有可能誤診,延誤治療。患者要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先確診,再按醫生推薦的治療方法科學治療。
[編輯本段]腳氣會引發哪些並發症
1、合並症有身體合並有身體其餘部位皮膚癬菌感染。由於長期患足癬或者因手搔抓後的自體接種,足癬患者可合並有甲癬、手癬、體股癬等。合並甲癬時,甲板渾濁,不透明,呈雲霧狀、污漬狀,表面失去光澤。
2、足癬合並細菌感染。此時局部分泌物增多,並且可出現淡黃色膿性分泌物。感染部位紅、腫、熱、痛。如果沒有及時適當抗炎治療,則可能會出現淋巴管炎、丹毒及蜂窩織炎等。
(1)性淋巴管炎。俗稱紅線,中醫為「紅線疹」,經是因為化膿菌從破損的皮膚侵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
(2)丹毒。丹毒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急性炎症。小腿部位的丹毒又稱為「流火」。它是由於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經損傷的皮膚侵入中型或細小淋巴管、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內的淋巴管及其周圍軟組織的急性炎症。
(3)蜂窩織炎。中醫稱瘭疽,一般為繼發鏈球菌感染而引起。也可指由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疏鬆結締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炎症。這種病變可發生在皮膚較淺的部位,也可發生在筋膜下或肌肉間的較深部位。
3、癬菌疹。是指皮膚癬菌及其代謝產物通過血液循環在病灶外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膚過敏反應。癬菌疹的發生與局部癬病炎症程度有密切關系。局部炎症越明顯,發生癬菌疹的可能性越大。
(1)汗皰疹型。發病急,在手指兩側、手掌或足跖等處發生綠豆大小的厚壁水皰,水皰內充滿漿液,可分散、或集簇。
(2)丹毒樣型。皮損為丹毒樣紅斑,一般不硬,邊緣鮮明,比較規則,不痛或稍有痛感,無淋巴管炎。一般無全身症狀。
(3)丘疹型。為突然發生的集簇性丘疹、斑丘疹或毛囊性須疹。多發生於四肢或泛發於全身。
(4)濕疹型。突然發生於四肢,尤其是下肢的大片紅斑、丘疹、小皰等多形性皮疹的濕疹樣損害,分布對稱。

回答者: 暴雨杉杉來遲 - 三級 2010-5-25 23:11

修改回答: 關閉 暴雨杉杉來遲,您要修改的回答如下: 積分規則
不知道
我沒有這些症狀嘢,
不過你可以看看下面的哦!

我以前也被感染過,感覺不是滋味呀,都不敢串門了,真是害人害己呀。後來我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最後找到了一篇還不錯,我選了一種簡單方便的,就是下面得用釀造醋泡腳,它主要是殺菌去味,幾天就好了。記住以前的鞋子不要再穿了。就說這么多了吧!下面還有很多方法,你好好看看吧!祝你早日擺脫煩勞。擦得葯不要用的太多了,裡面化學成分太多了,對身體不好。

以上是我以前給人家的答復,現在我有更好的辦法了。
就是用酒精(用於殺菌)。
別人說的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用酒精把衛生紙澆濕然後放在鞋子里就可以了。
但是我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是本人比較懶惰)就是白天穿鞋的時候在襪子上倒點酒精潤濕(50%)就行樂,你放心酒精會很快就揮發掉,我想的是腳也該消消毒。

你要是以後有了更好的辦法請告訴我一下,謝謝

祝你早日擺脫腳氣。

你也可以試一試下面的餓。

[編輯本段]治療方法
根治腳氣三大要素:
1、選用100%的殺菌產品治療腳氣。
2、對腳氣病菌接觸後的部位,進行殺滅預防腳氣。
3、選用產品治療時不能損害健康皮膚
方法簡介

家庭用葯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葯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葯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葯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葯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5)用能100%殺菌且安全無副作用的治又防(腳氣專用)早晚一次,噴於患處,具體方法可見說明。經臨床認證99.93%的患者通過用這個葯治癒腳氣,成功擺脫腳氣所帶來的痛苦。
(6)腳氣除(1+1)是全國首家中西醫結合治療腳氣,一塗一噴,徹底根治!網路輸入:——腳氣除 ——直接進入!
中葯方法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鍾。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葯水煎取汁,侯溫後足浴5—10分鍾,每日2次,每天1劑,連續5—10天。
(5)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後;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次).使用時取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鍾,連續5—天。
(6)丁香15克,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上葯水煎取汁,而後將葯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分鍾,每日5—6次,每日1劑,每劑可用2次。
(7)葛根,白礬、千里光各等量。將上葯烘乾研末,密封包裝,每袋約重40克,每次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混勻足浴,每次20分鍾,7日為1療程,連續1—2個療程。
(8)白鮮皮40克,苦參、黃柏、蒼術各30克,防風20克,荊芥穗、枯礬各10克,蛇床子、地膚子、黃精、藿香各50克,蔥白4枚。上葯加水約3000毫升煮沸,待溫時將雙腳浸泡在溫液中lO—15分鍾,每日2次,一般用葯4-5劑即可。[1]
用葯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如果有臭味,有叩破的,用釀造醋點腳趾縫,擦腳。堅持一周,兩天見效。用釀造醋。 泡了以後,有醋味,沒有臭味。

腳氣針灸療法

1.針灸
治法取足少陽、陽明與太陰經穴為主。偏實者針用瀉法;偏虛者針用補法。
處方陽陵泉足三里懸鍾三陰交
隨證配穴腳氣沖心:巨闕內關郄門;
脾胃虛弱:脾俞胃俞;
跗腫麻木:八風太白
方義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濕邪滯留足脛,流溢肌膚,故取足三里、三陰交瀉陽明、太陰之濕;補髓會絕骨,筋會陽陵,充養筋骨而使步履輕健。腳氣沖心者,取心募巨闕,心包經內關,郄門以定悸除煩消滿。脾俞、胃俞,施補法以健運化濕。八風、太白為治腳氣之效穴,瀉之使濕熱下泄而消跗腫。
2.電針
選穴風市足三里伏兔懸鍾
方法通電10—15分鍾,採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頻率以病員耐受情況而定。每次選二對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3.水針
選穴曲池外關陰陵泉足三里懸鍾
方法採用維生素B1100毫克或維生素B12100微克注射液,每次取2—4穴,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其他偏方

1.黃豆米皮糠(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黃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將黃豆與米皮糠用水燉熟吃。
2.紅棗陳皮赤豆湯(民間方)
主治:腳氣腫痛。
配方:陳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紅棗10枚。
用法:將陳皮、赤豆、花生仁、紅棗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註:一方無陳皮,一方再加大蒜無陳皮。
3.麥芽煎(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麥芽適量。
用法:將麥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大冬瓜一個,赤小豆130克。
用法:將冬瓜切蓋去內瓤,裝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為丸食,或加水煮至爛熟,分二、三次食。
按註:一方無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黃豆(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黃豆100克,陳皮3克,羊腳骨150克。
用法:將黃豆、陳皮與羊腳骨用水燉爛,適加調味品鹽等食用。
按註:一方無黃豆。
6.青魚煮韭黃《民間便驗薈萃》
主治:腳氣。
配方:青魚500克,韭黃250克。
用法:青魚洗凈,加韭黃煮食。
7.白扁豆散(民間方)
主治:腳氣浮腫。
配方:白扁豆適量。
用法:磨成粉,飯前每次10克,用燈心草煎湯調服,每日3次。
8.花生紅棗鳳瓜湯《食療百病》
主治:腳氣。
配方:花生90克,紅棗10粒,雞腳10隻,瘦肉120克,陳皮1/4個。
用法:紅棗去核,與余料齊洗凈。雞腳連同瘦肉飛水沖凈。陳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時,調味即可。佐餐食。
按註:一方不用雞腳、瘦肉,加飯豆。
9.米糠餅《食療大量病》
主治:腳病。
配方:米糠50克,麵粉50克,紅糖適量。
用法:麵粉與米糠加水合均勻,加入化好的紅糖,按常法煎成餅。當點心食。
10.穀皮糠粥《食療百病》
主治:腳氣病。
配方:粳米50克,新鮮穀皮糠適量。
用法:粳米洗凈煮為稀粥,待粥成時把穀皮糠調入粥中煮至粥稠。作早晚餐。
11.紫菜車前湯(民間方)
主治:濕性腳氣。水腫。
配方:紫菜、車前子適量。
用法:水煎服。
[編輯本段]預防措施
女性在犯腳氣時脫鞋襪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4.防鞋櫃傳染腳氣。
5 .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營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也對預防足癬的發生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家中有人患腳氣,被真菌污染的鞋子在陰暗不通風的鞋櫃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櫃里的皮屑,也帶有很多真菌。本來很乾凈的鞋子,如果放在這樣的鞋櫃里,就可能沾染上帶菌的皮屑和被鄰近的「臟鞋」所污染,感染真菌,如果穿了這樣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腳氣或灰指(趾)甲。
因此,專家提醒說,腳氣患者不僅要積極用葯物治療上,平時更要注意清潔鞋襪,還要特別注意的是,鞋櫃也要經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櫃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乾燥劑,祛除潮氣。
清潔鞋櫃的同時,別忘用干抹布把鞋子擦拭乾凈,並在鞋內塞入一些用香料、茶葉、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異味。
另外,選擇鞋櫃時注意,別挑選向里斜放式的,因為這種設計很不利於清潔,而向外斜放式的鞋櫃,易拿、易清理。
鞋櫃里存放的鞋,最好以家庭成員,分出不同的鞋區,如男用、女用、兒童用等區域,也可以按常用和不太常用來區分,以避免相互間傳染。

夏天預防

【夏日裡的茶樹足浴—— 殺菌,保持足部清潔,預防腳氣】
夏天是個令人在意腳汗和腳臭的季節。當回到家,脫下鞋子的瞬間,辛苦一天的雙腳一定會有一種從悶熱著哦那個解脫的感覺。為了清潔舒爽流汗的足部,這里將使用擁有除臭效果的小蘇打,以及殺菌力超強的茶樹精油。夏日裡十分推薦試試這個方法。
材料(1次份)
小蘇打 1/4杯
溫水 2 L
茶樹精油 1滴
做法
1 在小蘇打中加入茶樹精油,輕輕攪拌混合。
2 將溫水加入 1 中。
用法
雙腳泡入水中,約10~15分鍾,再以毛巾拭乾水分。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1.要堅持用葯,足癬是一種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葯才能殺死它。
2.不要亂用葯。腳氣用葯最關鍵的是應分類型進行連貫正規的治療。有人用膚輕松等皮質類固醇葯膏來治療足癬,結果越治越擴展。有人將阿司匹林片壓碎撒在糜爛的足趾問,結果形成一個潰瘍,長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皮膚形成紅癢斑塊時外用皮炎平軟膏是一個誤區,皮炎平軟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這正好是真菌的營養劑,所以在肯定是癬的情況下搽皮炎平,只會越搽越厲害。
3.用葯要根據病變的具體情況。破潰處不能用酊劑,皮膚變厚,裂口該用軟膏。破爛出水時應該到醫院,由醫生按照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治療。
4.足癬發生繼發感染時,局部出現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癬治療,應該先處理繼發感染。如有紅腫,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溫敷可消炎消腫,必要時還要全身投用抗生素,並按照醫生囑咐適當休息。
[編輯本段]治腳氣誤區
誤區一拒絕葯物治療:皮膚受到這些刺激後瘙癢更加劇,形成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直到抓破方可止癢。這樣手上及指甲里的細菌、污垢自然而然落到病灶區內,容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所以,一旦發現腳氣,就要及早使用葯物治療。
誤區二隨意用葯塗抹:很多人覺得看看廣告,隨便到葯店買點葯就行了。其實這樣極有可能誤診,延誤治療。患者要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先確診,再按醫生推薦的治療方法科學治療。
[編輯本段]腳氣會引發哪些並發症
1、合並症有身體合並有身體其餘部位皮膚癬菌感染。由於長期患足癬或者因手搔抓後的自體接種,足癬患者可合並有甲癬、手癬、體股癬等。合並甲癬時,甲板渾濁,不透明,呈雲霧狀、污漬狀,表面失去光澤。
2、足癬合並細菌感染。此時局部分泌物增多,並且可出現淡黃色膿性分泌物。感染部位紅、腫、熱、痛。如果沒有及時適當抗炎治療,則可能會出現淋巴管炎、丹毒及蜂窩織炎等。
(1)性淋巴管炎。俗稱紅線,中醫為「紅線疹」,經是因為化膿菌從破損的皮膚侵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
(2)丹毒。丹毒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急性炎症。小腿部位的丹毒又稱為「流火」。它是由於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經損傷的皮膚侵入中型或細小淋巴管、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內的淋巴管及其周圍軟組織的急性炎症。
(3)蜂窩織炎。中醫稱瘭疽,一般為繼發鏈球菌感染而引起。也可指由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疏鬆結締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炎症。這種病變可發生在皮膚較淺的部位,也可發生在筋膜下或肌肉間的較深部位。
3、癬菌疹。是指皮膚癬菌及其代謝產物通過血液循環在病灶外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膚過敏反應。癬菌疹的發生與局部癬病炎症程度有密切關系。局部炎症越明顯,發生癬菌疹的可能性越大。
(1)汗皰疹型。發病急,在手指兩側、手掌或足跖等處發生綠豆大小的厚壁水皰,水皰內充滿漿液,可分散、或集簇。
(2)丹毒樣型。皮損為丹毒樣紅斑,一般不硬,邊緣鮮明,比較規則,不痛或稍有痛感,無淋巴管炎。一般無全身症狀。
(3)丘疹型。為突然發生的集簇性丘疹、斑丘疹或毛囊性須疹。多發生於四肢或泛發於全身。
(4)濕疹型。突然發生於四肢,尤其是下肢的大片紅斑、丘疹、小皰等多形性皮疹的濕疹樣損害,分布對稱。

Ⅶ 請問我腳上的是汗皰疹還是腳氣

是感染了真菌,就是腳氣,平時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去醫院看看皮膚科吧,祝你早點好,確實挺煩的

Ⅷ 長腳氣是什麼原因

腳癬是腳的真菌感染的一種,也被稱為足癬。這種感染非常普遍,將近70%的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患上腳癬。腳氣的傳染通常與更衣室和公共淋浴間密切相關。雖說腳氣不會影響我們的生命時長,但是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困擾是讓人痛苦的,尤其是腳趾間的瘙癢難耐,讓很多人難受不已。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腳癬?

1、腳氣的感染主要是真菌感染,尤其是一些酵母菌。最常見的是 皮膚癬菌 ,它是一種需要角蛋白生長的真菌,不僅僅只會引起足部感染,而且經常引起皮膚疾病。此外, 紅色毛癬菌、須發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 ,也是腳氣的主導真菌群。

2、當以上的某一種真菌,生長在皮膚的表皮,並通過皮膚外表的一些小裂縫進入皮膚。真菌進入皮膚後,體內會提供它們需要的水分和溫度,從而進行繁殖。時間一久,便慢慢形成腳氣這種疾病。盡管腳氣可影響腳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的橋輪還是會腳趾與腳趾之間的空間。

3、隨著我們現在醫療的發展,對於抗生素、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的不正當使用,造成我們人體免疫力下降,也會增加足廯的感染性。

4、此外,我們的腿部血液循環不良,也增加了腳氣的風險,例如 糖尿病或周圍動脈疾病

腳癬的症狀

1、足癬可能引起幾種可能影響腳的症狀,比如皮膚 紅而發癢 ;皮膚 輕度結痂 ,可能 覆蓋腳趾之間或整個腳掌; 皮膚嚴重開裂,這會讓我們非常痛苦。此外,腳趾與腳趾之間還有可能充滿長大水泡,瘙癢無比。

2、真菌感染也可能 擴散到指甲 ,導致 指甲變色、變厚或破裂 。感染如果損傷了皮膚,使皮膚容易被真菌感染,例如 蜂窩織炎

3、腳氣是具有傳染性的,即使沒有活動性傳染,也可能會通過接觸患真菌者的受感染皮膚來傳染。 它也可以通過在潮濕、受污染的地面,比如很多人喜歡在更衣室和公共淋浴間上赤腳走動而傳播。此外,如果個人的衛生狀況差,例如: 運動後或腳弄濕(包括出汗)後,從不洗腳;與他人共用鞋子和擦腳的毛巾。

腳氣的治療

1、一般對於腳氣的治療,臨床都是採用抗真菌葯物治療。比如真 菌霜劑、凝膠劑、洗劑、噴霧劑和粉劑 可以高度治療腳癬。比較經典的抗真菌葯物,比如克霉唑 、咪康唑、奧昔康唑、酮康唑 等。值得注意的是, 使用抗真菌葯物治療應使用2至4周 ,不要今天塗抹了,感覺好多了,就停葯不用,這樣永遠也無法根治。

2、除了使用抗真菌葯物,對於生活習慣也應該改變,尤其個人衛生習慣。建議每天保持 雙腳清潔乾燥 ,夏天的時候 盡量穿脫鞋或穿涼鞋 避免穿沉重的封閉鞋或厚襪豎茄子 ;冬天的時候穿一些透氣的鞋子,以保持雙腳涼爽、透氣。

3、在外出的社交場所,一定要 避免公共場合游泳和淋浴 。飲食方面攝取一些生鮮蔬果、魚類、尤其是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比如動物肝臟、魚類等。少吃或者不吃容易出汗的食物,避免一些能量飲料等。

最後總結一下,腳氣雖然不影響生命,但是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尤其家庭之間極其容易造成傳染。所以生活之中,當我們知道有了腳氣,一定要注意防範,以免傳染給家人。此外腳氣屬於一種慢性的感染性疾病,應該堅持規律用葯2-4周,才能徹底將它根除。

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足癬的一種,過去也叫香港腳,具有傳染性。發病率很高,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尤其在高溫高濕季節容易發病。發作後會出現癢、痛等症狀,抓撓後會引起出血形象。

腳氣的發病原因

1.被有腳氣的人感染 :腳氣具有傳染性,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穿了有腳氣人的鞋子,會被傳染,自己也得上腳氣。

為了避免傳染,要注意不要輕易穿別人的鞋子,尤其在公共場合,如學生宿舍、公共浴池、去別人家串門等,都需要注意防範,一旦發現被傳染要及時採取措施,及時治療。

2.經常穿不透氣的鞋子 :經常穿不透氣的鞋子,尤其在夏天,天氣比較燥熱,腳出汗的時候使鞋內經常處於潮濕狀態,感染腳氣的機會增加。

為了避免感染腳氣,汗腳的人要經常穿敏纖信透氣性好的鞋子,有利於排汗,使鞋內可以保持乾燥涼爽,減少感染腳氣的機會。

3.潮濕的環境 :如果經常處在潮濕的環境中,比如有的工作經常與水打交道,經常濕鞋,有的工作環境陰暗潮濕,見不到陽光等。在這種工作環境下勞動的人,要經常換鞋,不要穿著濕鞋時間過長,增加感染的機會。

腳氣與腳氣病不同

腳氣和腳氣病不同,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是發病症狀很相似,不懂的人容易將二者混淆,要學會區分。

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而腳氣病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二者發病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腳氣病的治療一般採用外用激素類葯物,如達克寧塗抹即可見效,而腳氣病的治療需要補充維生素B1或者通過增加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如多吃粗雜糧,才能夠改善。

腳氣的預防和治療

知道了腳氣的發病原因,預防和治療就簡單了。

盡量避免與他人共用拖鞋等生活用品,減少在潮濕環境的機會,穿鞋時要注意選擇穿透氣的鞋子,保持鞋內乾燥,經常換鞋。

一旦感染上腳氣,使用達克寧軟膏,每天晚上洗腳後塗抹,堅持一段時間,一直到痊癒為止。

長腳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有長過,本人也長過,有幾次了,印象也特別深刻。最近的一次是因為家人中有腳氣的,共同拖鞋被污染,所以一穿上就中招了。不過及時處理,用了幾次就好了,一會在文章中會介紹。

腳氣容易傳染,也容易反反復復發作,所以接下來我將從 「腳氣從何而來?」「腳氣有何症狀?」「腳氣如何治療?」「腳氣如何預防?」 四個問題來聊聊腳氣問題。

一、腳氣從何而來?

腳氣,又叫腳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般出現在腳上第三、四腳趾,或第四、五腳趾之間。因為真菌喜歡潮濕溫熱的環境,所以有三種人容易得腳氣:腳趾比較胖的人容易得腳氣,因為透氣性不好;腳容易出汗的人也容易得腳氣,為真菌提供潮濕的環境;平時經常穿皮鞋,高跟鞋,或不透氣的運動鞋、板鞋等人,容易得腳氣。這是內部產生腳氣。

還有就是被傳染,真菌傳染性特別強,這個傳染可以自己左腳傳到右腳,或從腳上傳到手上,身上其他部位,導致手癬、股癬、體癬等等。還有就是被他人傳染,比如共用浴巾、鞋襪等,可能只需要用上一次就被染上了,所以家庭中有一個有腳氣,其他人被感染的可能性相當大。

糾正誤區:有些人覺得腳氣是人體排毒的機會或者出口,不能治;或者覺得身體好才有腳氣,身體差沒有腳氣,這些都是虛假不科學的,腳氣只是真菌感染,與排毒或身體 健康 與否沒有關系。所以得了腳氣,還是得治療。

二、腳氣有何症狀?

腳氣很多人都知道,印象深刻,有什麼症狀應該都很清楚,但我還是來說說,主要是因為有些容易混淆,而且分不清的話,治療效果也不太好。腳氣一般有三種類型:水泡型、糜爛型和角化型,症狀各自有些不一樣。

1、水泡型 :主要表現為小水泡,比較多,甚至會聯合成大水泡,奇癢無比,味道大;

2、糜爛型 :主要表現為浸漬發白或小水泡乾涸脫屑,局部潮紅、濕潤、糜爛,或有皸裂,疼痛,奇癢無比,味道大。

3 、角化型 :主要表現為皮膚粗糙而乾燥,角化脫屑,或足跟部、足趾、足旁皸裂,沒有水泡,或有瘙癢。

注意要和汗皰疹鑒別 ,有一些人手上或腳上不癢不痛,只是表現為脫皮,很可能是汗皰疹引起的。如果有瘙癢,脫皮的話,那應該是腳氣。

三、腳氣如何治療?

腳氣容易反反復復,而且這個是真菌感染,所以治療起來需要較長時間,一般建議治療周期最好在2個星期以上,要不然容易反復,無法治癒。很多人用了兩三次之後覺得不癢了,就不用了,這樣是容易復發的,具體怎麼治療呢?有以下幾種方法:

1、用碘伏消毒有腳氣的部位 ,然後再使用 硝酸咪康唑乳膏、聯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軟膏、環利軟膏 中的其中一種來塗抹,如果使用一種效果不好的話,可以用兩三種交替使用,再將鞋子、鞋墊、襪子進行清洗,消毒,用 甲硝唑散鞋墊。

2、可以內服鹽酸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膠囊 ,使用方法見說明書;

3、如果是角化型的 ,可以晚上先 用熱水泡腳 ,將角皮泡軟後,再 用尿素軟膏 塗抹,用保鮮膜包裹,第二天用 抗真菌的葯物 ,比如特比萘芬軟膏或聯苯苄唑乳膏等。

4、用生百部30克,土荊皮30克,苦參30克 ,煮水泡腳,連續多用幾天,本人就是用的這個方法,用了三次。

5、用皂白散泡腳 ,比較適合水泡型或糜爛型腳氣。

6、用花椒30克,白鮮皮15克,再加點食鹽 ,一起煮水泡腳,效果也不錯;

以上的方法可以混合使用,尤其是對於多年反復難愈的,或混合型的,可能產生了耐葯性,需要結合使用效果才更好,中葯方法和西葯抗真菌的一起結合使用也是可以的。

四、腳氣如何預防?

關於腳氣的預防,最主要的是注意以下幾點:

1、勤洗腳、勤換襪子 ,穿襪子時及時將腳擦乾,保持乾爽;

2、平時鞋子要注意消毒, 多曬曬太陽,尤其是鞋墊,甚至可以定期用甲硝唑進行滅菌;

3、盡量使用個人洗浴用品,避免使用共同的洗浴用具或拖鞋 ,不使用別人的鞋子,也最好不讓他人穿自己的鞋子,避免交叉感染;

4、盡量少去公共浴池洗澡, 如可能被感染,出現瘙癢,及時用硝酸咪康唑乳膏;

5、平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 避免用手抓撓腳丫子

6、平時如果腳容易潮濕或出汗的,可以選用帶有腳指頭的襪子。

7、有腳氣及時治療,不要感染他人,或被他人感染。

真菌感染,真菌跟細菌還不同,細菌用熱水燙就會死,真菌就不一樣了,它可以沾在鞋子上存活,或者襪子,還有你的皮膚上,很難殺死,反反復復很難受,治腳氣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炎熱潮濕的夏季伏天,是「腳氣」發作的高發季節,很多有腳氣問題的朋友,在夏季多汗的季節,更容易出現腳部嚴重瘙癢,脫皮,出水泡,潰破等症狀,腳氣這個問題,說大不大,但嚴重了也挺影響生活質量,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下腳氣的發生原因和治療、預防方面的相關知識。

腳氣與腳氣病不是一回事

我們說的腳氣,香港腳,都是我們通俗的說法,而醫學上一般將這種問題,稱作「足癬」,關於這個腳氣,和另外一種「腳氣病」要區分開來,腳氣病是因為身體缺乏維生素B1而導致的一種以神經系統出現相關症狀為特徵的全身性疾病,而我們老百姓說的腳氣,則是由於足部真菌感染而導致的一種足癬疾病,這兩者要區分開來,如果弄不明白,以為補充維生素B1能夠緩解腳部瘙癢的腳氣問題,就是弄錯了方向。

為什麼會得腳氣?

腳氣是一種由真菌,主要是一些毛癬菌屬的真菌,在足部皮膚形成淺表性感染而引起的皮膚疾病,因此,如果說腳氣的病因,其實很簡單,主要的原因就是足部皮膚被真菌感染所致,不管是通過接觸其他人引起的傳染,還是自身本身固有的真菌感染進一步發作,之所以發生腳氣問題,與引起足癬的相關真菌引發足部皮膚感染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腳氣的根本病因是相關的真菌感染,但引起腳氣的一些生活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首先應該說明的一點是,腳氣的這種真菌感染疾病,是具有傳染性的,它可以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人與污染物之間形成感染,導致腳氣的發生,因此,與其他人共用毛巾,共用襪子或鞋子,或誤穿腳氣患者鞋襪,在潮濕的公共浴室,游泳池裸足行走等,都有一定的幾率會傳染上腳氣的問題,而夏季的濕熱環境,又是特別適合足部真菌孳生感染的最佳環境,因此,對於有腳氣問題的朋友,夏季往往是一個高發季節。

得了腳氣會有哪些症狀

感染了腳氣,由於感染真菌的類型不同,產生的症狀也不盡相同,但大多數都伴有嚴重的瘙癢問題,多發生於腳趾間,腳後跟,足部側邊等部位,有時候伴有皮膚角化,脫屑,乾燥開裂等症狀,而有的則會出現水皰,足趾間浸漬,嚴重者甚至出現滲液,潰爛,同時繼發細菌感染等問題,因為過度的抓撓或細菌感染的情況,也有可能會引起灼燒疼痛感。

所以說,腳氣不是病,得了也挺麻煩,如果不能夠徹底的解決真菌感染的問題,腳氣總是容易反反復復,讓人苦不堪言。

腳氣應該如何治療

得了腳氣問題,有時候解決起來很簡單,通過局部外塗抗真菌的葯物就可以治療痊癒,但有的朋友則情況較為嚴重,通過局部治療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還需要通過口服葯物來加強抗真菌效果,對於有相關並發細菌感染,或濕疹的朋友,也需要對並發問題或繼發問題進行治療和改善。

一般說來,局部用葯,主要是抗真菌的一些葯膏,常見有酮康唑、硝酸咪康唑、益康唑,特比萘芬、布替萘芬等膏劑,都是常用於腳氣的抗真菌葯物,通常療程2~4周,輕度的腳氣問題,症狀都會有明顯改善,足部皮膚也會進一步恢復 健康 。對於較嚴重的患者,或者不宜使用局部外用葯物的朋友,則可以考慮服用口服葯物來進行足癬的系統抗真菌治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葯物,都是常見的抗真菌口服葯物,具體的用葯劑量和用葯療程,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遵醫囑確認。

對於足部出現足癬同時伴有濕疹問題的朋友,應當在抗真菌治療的同時,進行抗過敏治療,通常可以選擇含有抗真菌和糖皮質激素的復方葯膏來進行治療和改善。而如果是足癬引起細菌感染的情況,一般建議先進行抗細菌感染的治療,比如外用抗生素葯膏或內服抗生素等,帶細菌感染清除後,在進行足部真菌感染的治療和消除。

避免腳氣發生或復發,做好預防很重要

腳氣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也是一種容易反復發作的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要積極的對已經發生的腳氣問題進行治療以外,也要做好腳氣的發生和復發的預防,給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主要是因為真菌感染,不過問題不大,網上很多乳膏可以使用。效果也挺好的,如果覺得我的回答不錯,請幫忙點個優質吧

我覺得長腳氣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注重腳部衛生。沒有做到天天換襪子,或者說沒有經常洗鞋子,

1、總是穿不透氣的鞋子

鞋子被淋濕之後沒有來得及更換、總是穿不透氣的鞋子、腳部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下,會受到細菌和真菌的感染,潮濕溫熱的環境正適合於真菌的生長,最終引起糜爛型的腳氣。

2、和其他人共用生活物品

去公共游泳池或者澡堂時和其他人共用拖鞋、毛巾以及洗腳盆等,會受到真菌的感染,從而引起腳氣。其實腳氣的傳染性很強,盡量不要和其他人共用,去公共場所時不妨選擇一次性的,以免和其他人出現交叉感染。

3、和個人角質有關

在雙腳上有很多的角質層,在裡面所含有的角質蛋白細菌和真菌感染提供良好的營養,尤其是有大量汗液滋潤時,更加快了向腳氣進展的過程。所以要做到勤洗腳,保持鞋子和襪子的透氣性,鞋墊和襪子要勤換勤洗。

每一個疾病背後,都有一段傳奇故事。跟葯學博士以傳奇故事了解疾病真相。

對於腳氣病,有人認為是足癬,有人認為是維生素B1缺乏症,還有現代研究認為腳氣病屬於重金屬中毒,腺鼠疫等疾病等。那到底長腳氣或者腳氣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就聽葯學博士講講中醫腳氣病的由來。

長腳氣,或腳氣病,其實是個中醫疾病名稱

長腳氣或腳氣病,英文名為「beriberi」,對應於維生素B1缺乏症。

但是說到底,其實腳氣病,算是個古老的中醫疾病名稱。

那是怎麼回事呢?

腳氣之病,自古就有了,腳氣之名,最早出現在大約晉代。

「腳氣」作為一個疾病的名字,最早見於晉代大中醫學家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治風毒腳弱弊滿上氣方》里記載的:「腳氣之病,先起嶺南,稍來江東,得之無漸,或微覺痛痹,或兩脛小滿,或行起忽弱,或小腹不仁,或時冷時熱,皆其侯也,不即治,轉上入腹,便發氣,則殺人。治之多用湯酒摩膏,種數既多,不但一劑,今只取單效,用兼灸法。」

看到了嗎?

其實到了晉代時期,中醫界就對腳氣病這個疾病有了非常清晰且成熟的認知,不但能夠根據病因病機和疾病特點指出多種治療方劑,竟然還提出了用灸法進行輔助治療。

那個時期的人們,不僅能夠對於腳氣病的症狀特徵進行詳細的描述,還深刻的認識到腳氣病可轉上入腹( 即腳氣沖心) ,從而發生生命危險。

那個時期,人們還可以對發病人群和發病地區的特點,做出了考證,這已經相當於今天的流行性病學,

再比如北中醫學家董汲所著的《腳氣治法總要》里就有對腳氣之名的如下記載:「汲嘗考諸經之疾,其來久矣。在黃帝時,名為厥。兩漢之間,名為緩風。宋齊之後,謂為腳弱。至於大唐,始名腳氣。其號雖殊,其實一也。」

看到了嗎?大約起源於晉朝,到了大唐開始叫做「腳氣」。

到了明朝,大醫學家張景岳引用唐代葯學家蘇敬(曾參與編撰《唐本草》)說過的:「自晉代始有此名」。

我們再來看明末清初的大中醫學家張璐(著有《張氏醫通》說過的: 「晉唐以前名為緩風,古來無腳氣名,後以病從腳起,初發因腫滿,故名腳氣也。」

中醫對腳氣病病因的認知發展

隋朝的大醫學家巢元方在其醫學專著《諸病源候論》里,對腳氣病的病因病機症狀治療都做了詳細的分析和分類,他把腳氣病的論述分為八個部分,分別是:腳氣疼不仁、痹弱、腫滿、上氣、心腹脹急及驚悸。

我國乃至世界 歷史 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葯王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對於腳氣病的病因、病機、病症、治法、治則、調養、預防等都做了系統性的論述。

孫思邈認為腳氣病的致病原因,外因主要是外因風毒為主,針對外因風毒的腳氣病治療,以「治腳氣順四時,若春秋二時宜兼補瀉; 夏則疾成,專須利汗; 十月以後少用補葯。雖小變不越此法」為治療准則,孫思邈還提出了:「凡腳氣之疾,皆由氣實而死,終無一人以服葯致虛而殂,故腳氣之人,皆不得大補,亦不可大瀉,終不得畏虛,故預止湯不服也,如此者皆死不治也。」

孫思邈後來還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列出了飲食不節的因素對於腳氣病的致病影響,孫思邈認為:「夜常醉飽,四體熱悶,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

孫思邈還提出了甜瓜可以治療腳氣病的認知,他談到:「甜瓜: 味甘平滑無毒,主消渴惡瘡,鼻口中肉爛痛。扁鵲雲: 患腳氣虛脹者,不得食之,患永不除。」

看到了嗎?

通過孫思邈的話語,似乎我們可以看到早在扁鵲時期,就有了對於腳氣疾病的認知和治療方法。

可惜,以扁鵲之名著述的人很多,在此處,扁鵲之腳氣病認知值得懷疑。

我們隔過唐宋金元明朝,直接到清朝。

清代初期,人們將腳氣病分為干腳氣和濕腳氣。

我們列舉一個清代大醫學家程鍾齡在其醫學專著《醫學心悟》里對腳氣病認知的原話吧:「腳氣者,腳下腫痛,即痹症之類也。因其痛專在腳,故以腳氣名之。其腫者,名濕腳氣; 不腫者,名干腳氣。濕腳氣,水氣勝也,檳榔散主之。干腳氣,風氣勝也,四物湯加牛膝、木瓜主之。」

程鍾齡把腳氣列為痹症,因為痛專在腳,所以叫腳氣。還提出了干濕腳氣的判斷和治療方法。濕腳氣,檳榔散治療;干腳氣,四物湯加牛膝、木瓜治療。

到了清朝,西學東漸以後,醫學界也開始了應用西醫的疾病診斷與西方的研究方法。

如清代四川籍著名醫學家唐海宗編纂的《本草問答》里記載:「濕注於腳,則為腳氣腫病,西醫言腳氣病。其尿必酸,知是濕也。」

這個時候,對於腳氣病的解讀,有了中西醫結合的味道。

現代醫學對於腳氣病的解讀

應該說腳氣的症狀記載和維生素B1缺乏導致的「腳氣」很相似,裡面毫無疑問的包含著這種病因,但是或許更多的原因卻不是維生素B1缺乏所致。

但是,現代中醫對於腳氣病又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認知。

比如有的中醫醫生認為,腳氣病的發生可能與 歷史 上的煉丹術發展有關,這預示著腳氣病與重金屬中毒相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的符友豐則認為,中醫腳氣病應相當於腺鼠疫。

成都中醫葯大學的彭介壽,認為西醫上的痛風應當按照古代中醫上的腳氣病而論治。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特需門診專家魏子孝教授,在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時以肢體麻木為主者參照血痹論治,治以補陽還五湯加減,以肢涼腫脹疼痛為主者參照濕腳氣論治,治以雞鳴散加減。

但願以上的回答能給題主的問題一些中肯的參考意見。

再次感謝題主邀請回答。

許多喜歡運動的男士,長時間的跑步或者籃球運動後,回去洗澡的時候把鞋子一脫一股味道熏得自己都不行,這是因為運動之後的汗液容易滋生微生物,而引起氣味。但是有腳氣的人不運動也是會有臭烘烘的氣味,這就是一種疾病了,即足癬,戲稱為香港腳。

導致腳氣(足癬)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有一種喜歡生活中愛皮膚角質層中的真菌,即引起腳氣的真菌叫皮膚癬菌。它們有一些生活在土壤里,稱為親土性真菌;有一些生活在動物皮毛上,稱為親動物性真菌;另一些自然生活在人的皮毛中,稱為親人性真菌。這三類真菌都可以感染人類,因為感染途徑太多,我們的皮膚真菌感染才常常會復發。隨著生活的日益現代化,雖然許多地方的衛生條件得到了改善,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頻繁加劇,洗澡堂、足浴館一家又一家,這些環境不但非常有利於真菌的生存繁殖,而且給真菌傳播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真菌具有難以殺滅的特點,在-6 C左右的環境里能長久地存活;在120 C的高溫中,10分鍾內不會死亡;在脫離活體的毛發、指(趾)甲、皮屑等上面,也可以保持毒性一年以上。這種真菌就是導致腳氣出現的罪魁禍首。

為什麼足癬會導致腳臭呢?

即使你沒有患有汗水所特有刺鼻臭味的「臭汗症」,腳也會變臭。腳部汗量較多,而且腳部的皮脂或死去的細胞還會與肌膚表面的細菌相結合,這就是腳臭的原因,鞋子內部大多都溫度高,避光,潮濕等,這些就成為了細菌繁殖的理想條件。 腳氣發生時,真菌生長會產生一些氣味,特別是被細菌感染後,分解蛋白,會產生一股令人作嘔的臭氣,中醫稱為「 臭田螺」味。

腳氣的出現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1、職業習慣:有的廠礦企業單位工作人員需穿用膠鞋或長筒靴,有的工作環境熱而潮濕(如紡織廠的一些車間) ,腳癬的發病率較高。有的人一年四季穿皮鞋和襪子,夏季不換穿涼鞋;近年來有的人追求 時尚 ,在不進行 體育 活動和 旅遊 時,常穿運動鞋或 旅遊 鞋,腳部長時間濕熱不透氣。

2、氣候:真菌在溫暖與潮濕條件下繁殖生長活躍,因此我因南方發病率較高,乾燥寒冷的北方患者較少。

3、年齡和性別:多見於青壯年發病,但尚無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的統計。一般男性患者多於女性,可能因男性活動范圍較廣,更多的出差和不注意衛生。

4、 健康 衛生狀況:在眾多誘發的病因中, 健康 衛生是最重要的。經常注意個人衛生,常洗腳,不用公共洗澡巾或拖鞋可以減少感染機會。 健康 情況欠佳或因病長期應用皮質激素、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劑等,使免疫功能發生障礙,易生腳癬。

腳氣不同的分類表現也並不相同。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 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第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汗者。

2、水皰型 多發生在夏季,表現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皰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皰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3、角化型 症狀是足跖、足緣、足跟部皮膚角質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

對於腳氣平時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

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2、平時不宜穿運動鞋、 旅遊 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3、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4、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5、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結語:腳氣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病。一旦發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癢難忍,腳趾間出現紅斑、脫屑,症狀嚴重的患者整個腳底都會發紅、脫皮。腳氣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還極易傳染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