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龍膽性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龍膽性皰疹

發布時間: 2023-04-26 09:06:25

1. 治療皰疹的方法有哪些

皰疹,一是指皮膚表面出現的黃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皰,常成片出現,裡面充滿液體。帶狀皰疹怎樣治療?皰疹治療 方法 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皰疹治療方法,僅供參考。

皰疹治療方法
1無環鳥苷:此葯可減輕全身症狀和疼痛,縮短病程,一般口服即可,嚴重者可靜脈注射;

2異丁苯丙酸:有抑制皰疹病毒的作用,口服用葯;

3病毒唑:可減輕症狀;

4病毒靈(嗎啉呱);

5阿糖胞苷。均可酌情選用。

6維德思(鹽酸伐昔洛韋片):口服後吸收迅速並在體內很快轉化為阿昔洛韋,其抗病毒作用為阿昔洛韋所發揮。主要用於帶狀皰疹。

7麗科傑(咪喹莫特乳膏):其活性成分為咪喹莫特,主要用於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銳濕疣。

8奇正(青鵬軟膏):有效用於痛風、濕痹、“岡巴”、“黃水”病等引起的腫痛發燒,皰疹,瘟癘發燒等。

另外,還可採用民間偏方治療:

1.老茶樹葉適量,曬干,研成細末,以濃茶水調和。塗搽患處。每日 2~3 次。

2.鮮甘薯葉適量,冰片少許。將甘薯葉洗凈,切碎,同研細的冰片共搗爛,敷於患處。

3.鮮柿葉適量,搗爛取汁,塗於患處,干後再塗,每日 3~4 次。
帶狀皰疹的治療方法
(一)治療

本病有自限性,治療原則為止痛、抗病毒、消炎,縮短病程、預防感染。

1.全身治療

(1)抗病毒葯物:盡早應用伐昔洛韋(萬乃洛韋)、泛昔洛韋,這兩種前體葯比阿昔洛韋口服生物葯效率高,小劑量產生的血液中葯物濃度高。二者經口服所達到的血清中抗病毒活性濃度所需時間均比通過靜脈點滴阿昔洛韋所需時間短。阿昔洛韋(無環鳥苷)有較強抗皰疹病毒作用,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干擾DNA合成。早期應用可減少新疹形成,抑制疼痛,制止病毒擴散,減少內臟損害發生。口服200mg,5次/d,連續1周,亦可用5mg/kg靜脈滴注,3次/d,持續5~10天。用阿糖腺苷,可干擾皰疹病毒DNA早期合成;口服15mg/(kg・d),靜脈滴注1次/d,連續10天。其他抗病毒葯物如阿昔洛韋、利巴韋林(三氮唑核苷)、聚肌胞因價格低廉也可選用。

(2)止痛葯:可口服安痛定、氨基比林/苯巴比妥/非那西丁/咖啡因(去痛片)、布洛芬(芬必得)、吲哚美辛等。對嚴重後遺神經痛可給鹽酸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睡前頓服12.5 mg,每2~5天遞增12.5mg,三環抗葯如多塞平(多慮平)、丙米嗪等,嚴重者可作神經阻滯或椎旁神經封閉。

有 報告 ,比較嚴重的神經痛亦可用神經阻滯療法,即用硬膜外先注入1%利多卡因3~5ml,然後再注入嗎啡復合液10~15ml(含嗎啡1~5mg),1次/d,亦可用氦氖激光作局部病點照射。

(3)干擾素(IFNα、γ)和人重組干擾素α-2b,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酌情選用。它可直接抗病毒,增強免疫效應細胞的應答反應。人血丙種球蛋白(0.6~1mg/kg)、麻疹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0.3~2ml,1次肌內注射)、其他如轉移因子、胸腺素(胸腺肽)等均可有助於縮短病程。

(4)皮質類固醇激素:病情嚴重可早期使用,以減輕神經節炎症後的纖維化,減少神經痛,一般潑尼松30~40mg/d,療程7~14天,必須與抗病毒葯聯合使用。

2.局部治療

(1)復方鋅銅溶液(Dalibou液)或3%硼酸溶液作局部濕敷,外用3%~5%阿昔洛韋霜、1%噴昔洛韋霜、干擾素α-2b塗布劑、0.5%酞丁安搽劑等。

(2)可用3%阿昔洛韋眼葯水、0.5%碘苷(皰疹凈)液、干擾素α眼葯水點眼,3~4次/d。

(3)物理療法:可用紫外線局部照射、音頻電療法和氦氖激光照射消炎止痛,縮短病程。

(4)針刺療法:見本書總論針刺療法。

3.中醫療法

(1)辨證用葯:

①肝膽實熱型:法宜清熱利濕,解毒止痛。方葯: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g、黃芩10g、梔子10g、板藍根15g、大青葉15g、澤瀉10g、車前子15g、元胡10g、赤芍10g、生甘草10g。發於頭面者加菊花;發生於上肢者加桑枝、片姜黃;發於下肢者加牛膝;血皰者加丹皮、白茅根;口乾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大便乾燥者加大黃;皮疹繼發細菌感染者加雙花、公英;年老體弱者加黃芪。

②脾濕肺熱型:法宜健脾利濕、解毒止痛。

方葯:除濕胃苓湯加減:茯苓15g、生白術10g、陳皮10g、厚朴10g、大青葉15g、 生薏米30g、澤瀉10g、元胡10g、車前子15g、生甘草10g。

③氣滯血瘀型:法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兼清餘毒。

方葯:活血散瘀湯加減:桃仁10g、紅花10g、雞血藤15g、鬼箭羽15g、元胡10g、川楝子10g、地龍10g、木香6g、陳皮10g、雙花藤15g。正氣尚盛者加川軍破瘀;年老體弱者加生黃芪、黨參扶正。

(2)外用治療:紅斑、小水皰時可用雄黃解毒散30g、化毒散3g混勻後與水調敷或用新鮮馬齒莧或白菜幫搗爛後混合調敷。糜爛破潰時可用硼酸雙黃連液(3%硼酸液2000m1加雙黃連0.6g)清理、濕敷,水紗條貼敷。結痂時用化毒散膏、黃連膏。後遺神經痛時可用黑色拔膏棍或脫色拔膏棍加濕化貼。

(3)單方成葯:急性期可用龍膽瀉肝丸加板藍根沖劑,亦可用除濕丸加舒肝丸;後遺神經痛時可用健脾舒肝丸加活血消炎丸。

以抗病毒、消炎、止痛和局部對症治療為主。

(一)全身療法

1.抗病毒葯物阿昔洛韋(無環鳥苷)口服或靜滴,或阿糖胞苷靜滴(參見“”)。聚肌胞2mg/次,1周2~3次,肌肉注射。

2.止痛劑可選用消炎痛、卡馬西平(0.1g,日3次)、甲腈咪胍等。亦可採用中成葯七葉蓮片(野木瓜)。嚴重的尚可作普魯卡因局部封閉、維生素B1、B12等亦可酌情應用。

3.免疫調節劑轉移因子、α-干擾素、胸腺肽或丙種球蛋白等可酌情選用,以減輕症狀,縮短療程。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為特異性高價免疫球蛋白,含高濃度中和抗體,療效顯著,但葯源少而價昂。

4.皮質激素對老年和眼受累患者,早期給予中等劑量強的松(20~40mg/日)有縮短病程、緩介神經痛的作用。

5.針刺發於上肢及胸部者取合谷、曲池;發於下肢者取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亦可用耳針。均具止痛效果。

【體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夾脊穴、支溝、陽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關;腰以下病灶:三陰交、太沖、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損周圍(約離皰疹0.5~1寸處)。

夾脊穴位置:取與皮損相應之夾脊穴。

(二)治法

一般僅需取主穴,療效不明顯時酌加1~2個配穴。阿是穴針法:以1.5~2寸毫針,呈25度角朝皰疹方向斜刺,按皮損范圍,在周圍進4~8針,略加捻轉提插,有輕度得氣感即可。相應夾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針感循神經分布線路傳導。余穴均施提插捻轉瀉法,留針20~30分鍾,5~10分鍾運針1次。每日1~2次。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准:基本痊癒:皰疹結痂,症狀消失;顯效:皰疹結痂,症狀明顯消失;有效:部份結痂,症狀減輕;無效:治療前後改善。

共治療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其中100例按上述標准評判,基本痊癒67例,顯效11例,有效19例,總有效率為97%。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陽陵泉、俠溪。 配穴:支溝、太沖。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下同)。

(二)治法

應用波長6328埃,輸出功率25毫瓦,激光針功率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針灸儀進行治療。依據症情選穴:凡皮損面積大,水皰多,感染為主而疼痛輕者,僅用主穴第一組。採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離為40~60毫米,照射密度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處照射5~10分鍾。以疼痛為主,皮損面積較局限,僅有紅色丘疹或皮疹已結痂者,則取主穴之第二組,以激光針灸儀照射,劇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別照射5分鍾。如果上皮損面積大而疼痛又劇烈者,則二組宜結合應用。每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311例,以治5次為限,按上述療效判斷標准,其總有效率為94.2%(痊癒率為69.8%)。

【耳針】

(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點。

配穴:皮質下、內分泌、交感、腎上腺。

敏感點位置:指耳廓上,與病灶相應位壓痛明顯處。

(二)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據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側。採用捻轉手法,刺激宜強,持續運針2~3分鍾,留針1小時。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凈的墨汁和5克雄黃粉調勻,搽在患處周圍的邊緣上。每日一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172例,平均療效在95%以上。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曲池。

(二)治法

葯液:維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雙側,以5號齒科針頭,深刺得氣後,每側穴注入1 毫升。每日1次。皮損有滲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鋅軟膏。

(三)療效評價

200例本病患者,經穴注射2~8次,全部痊癒。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脊柱兩側旁開2厘米之平行線;2、距病灶邊緣1厘米之環狀區。

(二)治法

取第一組作整體治療,第二組作局部治療,一般宜同時取。先依皮損所在部位和范圍,定平行線長度和環狀區大小。如在胸脅部,取相當於胸段長度;皮損在下肢,取腰骶段長度。然後,以較強手法叩刺平行線和環周線,皮膚針針尖方向與皮膚表面垂直,針尖接觸皮面應短暫(約每秒2次),針間距離0.5~1.0厘米左右。每條刺激線連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准:痊癒:皮損炎症全退,水皰乾涸,無新疹,自覺症狀全部消失。 共治110例,按此標准,痊癒107例,治癒率為98.2%。

【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一為艾炷灸。於阿是穴之二處(一處為先發之皰疹,一處為皰疹密集處)各置一麥粒大之艾炷,點燃後,覺灸痛即吹去未燃盡之艾炷。再以同樣的方法,延伸至 遠端皰疹密集處各灸一壯。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為艾卷灸,取純艾卷或葯艾卷,點燃一端後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種:一為用2支艾卷同時作廣泛性迴旋灸,以病人感覺灼燙但能耐受為度,灸治時間據皮損面積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約30分鍾。二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勻緩慢地向左右上下迴旋移動。應注意艾火宏壯,集中於皰疹頂部,以有灼熱麻蘇蘇的特殊感覺沿肋間隙或經脈循 行路線感傳為佳。三為“圍灸法”,用艾卷在病損處由中心向周圍圍灸,直灸至局部潮紅,患者自覺舒適,不知痛為度,通常需時30~40分鍾。上述三法,可任選用,每日1次,4~7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艾炷灸100餘例,均在5~7天獲愈。用艾卷灸共治166例,其中用圍灸法及單支艾卷薰灸法治療136例,均在5次內獲得痊癒。另30例,用雙支艾卷同灸法,經治7次,結果痊癒17例,顯效4例,有效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3.3%。

【火針】

(一)取穴

主穴:肺俞、膽俞、脾俞、阿是穴。

配穴:病變在腰以上加支溝,在腰以下加陽陵泉。

阿是穴:皮損區周圍。

(二)治法

主穴均取,據病變部位加配穴。將針在酒精燈上燒灼,至針尖紅而發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則採用皰疹周圍圍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針孔清潔,勿用手抓撓。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05例,均於1~3次之間獲愈。火針後疼痛消失一般為12小時,皰疹乾枯結痂平均3天。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令病人選好體位,一般取坐位。然後充分暴露病灶區。用閃火法,先在皮損兩端吸拔,接著沿帶狀分布,將罐依次拔在皰疹密集簇擁之處。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選,但必須拔緊。如鬆弛不緊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數,按病灶范圍而定,以排滿為度,留罐約15分鍾。留罐期間,如罐內出現,不必介意。拔罐後如有破潰者,外塗龍膽紫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黴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計療程,直至痊癒。

(三)療效評價

以上 法共治111例,全部治癒,最短2天,最長10天。平均治癒時間為4.2天,無一例後遺症。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常規消毒皮損部位,用三棱針沿皰疹周圍轉劃一圈,以皮膚輕微出血為度。然後用毛筆或棉簽蘸雄黃酒少許,外塗於皰疹之上,每日3~5次,不計療程。雄黃酒泡製:雄黃少許研成細末,裝入瓶內,罐入酒水各半調和而成。老年或體虛病久者,同時服人參敗毒散,加黃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劑,早晚分服。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4例,結果全部獲愈。

【燈火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內關、委中;2.列缺、合谷。

配穴:四肢取陽陵泉,腹部取足三里、三陰交,臀部取環跳。

(二)治法

穴位均根據皮損部位選取,主穴第一組用於胸脅腰背部皮損,第二組用於頭面部。每次取一穴,以燈心草一根,約3寸長,一端蘸植物油,點燃後迅速將燃著端接觸穴位的皮膚,一點即起。施灸處可出現綠豆大的水泡,不必處理,會自行消退。每日1次(注意,第二天灸灼時,宜在原灸點之旁邊),4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以燈火灸法治療52例,結果全部治癒。一般1~4天疼痛及炎症基本消失,2~5天水皰開始乾涸結痂。

(二)局部療法以乾燥、消炎為主,如皰疹未破時可外塗硫黃爐甘石洗劑,日多次,或無環鳥苷霜,日2~3次;若皰疹已破潰,需酌情以3%硼酸液濕敷,或粘膜潰瘍膏、新黴素軟膏等外塗,日2~3次。

(三)物理療效氦氖激光照射、紫外線照射及頻譜電療等均有一定的消炎、止痛效果。 帶狀皰疹的食療方法,中醫食療可以預防後遺痛症。(僅供參考,具體需要詢問醫生)

1、青葉柴胡粥:

【原料】粳米30克,大青葉15克,柴胡15克,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大青葉、柴胡加水3碗煎至2碗去渣,再把粳米、白糖加入煮成稀粥,做早、晚餐。

【功效】清心瀉肝火。

2、菱角粥:

【原料】粳米100克,菱角500克,紅糖100克。

【製法】將菱角煮熟去殼取肉,切碎,粳米洗凈加水煮至米粒開花時,放菱角煮成稠粥,加紅糖調味,當早餐吃。

【功效】解熱利濕。

3、桃仁小米粥:

【原料】桃仁(去皮尖)10克、小米50克。

【製法】先將桃仁研碎,然後加水與小米煮成稀粥,加少許紅糖,做早餐食。

【功效】溫陽祛風。

4、綠豆海帶湯:

【原料】綠豆100克,海帶50克,香菜15克,芥菜30克,紅糖少許。

【製法】海帶先用水泡發洗凈切絲,與綠豆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煮沸,再加芥菜與香菜改小火煎至豆爛熟加入紅糖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止痛。

5、歸佛手柑

配方: 佛手柑鮮果30克,當歸6克,米酒30克。

製法: 以上三物一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

功效: 舒肝理氣,養血活血。

用法: 每日1劑,可連用數日。

6、莉花糖水

配方: 茉莉花5克,紅糖適量。

製法: 茉莉花與紅糖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煮至水沸,去渣。

功效: 理氣活血,解郁止痛。

用法: 代茶頻飲。

7、歸陳皮蛋

配方: 柴胡15克,當歸9克,陳皮9克,雞蛋1個。

製法: 以上四味加水適量,一同煮至蛋熟。

功效: 行氣活血,健脾和胃。

用法: 吃蛋飲湯,每日1劑,連用7日。

8、茹桑葉茶

配方: 竹茹5克,桑葉6克,炒谷芽9克。

製法: 以上三者加水適量,共煎取汁。

功效: 清熱除煩,健胃消食。

用法: 代茶頻飲,每日1劑。

9、齒莧薏米粥

配方: 薏米30克,馬齒莧30克。

製法: 先將薏米和馬齒莧加水煮熟,再加紅糖調味。

功效: 清熱解毒,健脾化濕。

用法: 每日1劑,連用7日。

10、杞葉粥

配方: 枸杞葉30克,粳米50克。

製法: 先把枸杞葉摘洗干凈,再與粳米一起加水熬粥。

功效: 清熱瀉肝。

用法: 隨量作早晚餐食用。

11、胡青葉粥

配方: 大青葉15克,柴胡15克,粳米30克。

製法: 先把大青葉、柴胡加水1500毫升,煎至約1000毫升時,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入白糖調味。

功效: 清瀉肝火。用法: 早晚分食,每日1劑,可連服數日。

(二)預後

皮膚帶狀皰疹呈自限性,預後一般良好;愈後一般可獲得終身免疫,僅偶有復發。不過,若皰疹病損發生於某些特殊部位(例如角膜),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皰疹
一、概述

(一)定義

皰疹(herpes)分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是一種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皮膚病,好侵犯於皮膚粘膜交界處,表現為局限性簇集性小皰,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則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沿一側周圍神經帶狀分布的密集性小水皰及神經痛,局部淋巴腫大為主要特徵的急性病毒性皮膚病。

(二)病因及發病機制

單純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分為Ⅰ型和Ⅱ型)引起,人體是其唯一自然宿主,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促進本病發生,病理上表現為表皮內水皰、表皮壞死、多核上皮巨細胞、嗜酸性核內包涵體和顯著中性白細胞及淋巴細胞炎症浸潤。

帶狀皰疹是由於體內潛伏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被激活,這種病毒自首次感染患者後,長期潛伏於機體神經細胞中,免疫功能低下時誘發,其組織病理與前者相似,但後者炎症較前者重。

(三)臨床表現

單純皰疹在臨床上分為原發型和復發型兩種,原發型表現為皰疹性齒齦口腔炎、皰疹性外陰道炎、接種性單純皰疹,皰疹性濕疹、播散性單純皰疹、新生兒皰疹等,復發型有口唇皰疹(顏面皰疹)、生殖器皰疹、皰疹病毒Ⅱ型感染症、復發性皰疹性角膜結膜炎等。 帶狀皰疹起病突然或先有痛感,損害為炎性紅斑上發生群集性綠豆大小水皰,間有出現丘疹、大皰或血皰,各群之間皮膚正常,皮疹常沿外周神經作帶狀分布,單側性多見,以肋間神經和三叉神經區多見,其交是上肢臂叢神經和下肢坐骨神經區,偶可影響眼部,引起角膜炎、虹膜炎、全眼球炎等,病程2~3月或更久,局部淋巴結常腫大,有壓痛,嚴重者可發熱,並有不同程度疼痛感。

二、葯物治療

(一)葯物治療原則

單純皰疹全身治療當採取對症,抗病毒和免疫治療,局部治療以乾燥、收斂、預防感染為原則,忌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因可抑制血清中干擾素。

帶狀皰疹亦應採用全身和局部療法,原則為抗菌素病毒、消炎、止痛、保護局部,防止繼發感染、縮短病程等。

(二)治療葯物類別及常用葯物

(三)治療葯物個論

1、抗病毒劑

阿昔洛韋(Acyclovir)

[別名]無環鳥苷

[作用與用途]本品為高效廣譜抗病毒葯,選擇性抑制病毒復制,只在被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中轉變為三磷酸化合物,從而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止病毒DNA合成,對正常細胞幾乎無影響,比其他抗病毒葯物毒性低得多。

2. 帶狀皰疹應該吃什麼葯最好

你好:
治療帶狀皰疹,首先要分好型,對症施治,以下為我收錄,治療帶狀皰疹症狀類型,大致分為三種,初得時以脾胃濕熱型居多。您在施治時切記一定要認真對症施治。
(一)肝經火盛型:皮疹鮮紅,皰壁緊張,痛如針刺,伴有口苦咽干,煩躁易怒,便干溲赤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肝火,利濕熱。方葯用:(龍膽瀉肝湯),方源《醫宗金鑒》。
龍膽草、連翹(去心)、生地黃、澤瀉各一錢(三克)、車前子、木通、黃芩、黃連、當歸、梔子(生研)、生甘草、各五分(約二克)。便秘,加生大黃六克;發於顏面者,加菊花、蒲公英各三克可疏風清熱;發於上肢、軀干者,加姜黃六克可引葯上行;發於下肢、腹部者,加牛膝、蒼術、黃柏各三克可清熱,引葯下行。
(二)脾經濕熱型:皰壁鬆弛易破,水皰呈黃白色,破後滲水糜爛或見膿,重者壞死結痂,伴有口不渴或渴不欲飲,納呆便溏,婦女白帶量多,舌淡紅體胖,苔白膩或黃膩,脈滑數。
治法:健脾除濕清熱。方葯:除濕胃苓湯,(方源)《醫宗金鑒》。
除濕胃苓湯:蒼術(炒)、厚朴(姜炒)、陳皮、豬苓、澤瀉、赤茯苓(如無可用白茯苓)、白術(土炒)、滑石、防風、山梔子(生研)、木通各三克、肉桂、甘草各一克、燈草心五尺。若納呆者,加山楂、谷芽各三克健胃消食;疼痛甚者,加川楝子三克行氣止痛;化膿者,加金銀花、大青葉、板藍根各三克清熱解毒。以上為古方計量,可加倍,本人就加倍使用。
(三)氣滯血瘀型:多見於久病或年老體弱之人,皰疹消退後仍劇痛不止,舌質黯,舌邊有瘀點或瘀斑,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葯:逍遙散加減。(方源):《中醫診治大典》。
當歸九克、赤芍、川芎、丹參、白術、茯苓各六克、柴胡、川楝子、甘草各三克、薄荷二克(後下)葯熬好後下二分鍾起鍋。若夜寐不安者,加遠志六克、夜交藤九克養心安神;若體質壯實者,加大黃六克以行血;若年老體弱,加黨參、黃芪各十二克健脾補氣。
以上為本人精選內治良方,望患者嚴格對症選方。(一)、(二)型病患者,在服葯內治的同時,一定要配合外治。
外治的方法是:用酒精棉消毒患處後,用三棱針刺破每一個水皰,把毒水放凈。在沒有水皰的紅斑處,用七星針(也叫梅花針葯房及網上都有賣)敲打患處,刺破表皮即可,用拔火罐拔出毒血,敲打患處時力量要適度,過淺拔不出毒血,過深留疤。每一次敲打的面積,視拔火罐口頸的面積的大小,依次施治不得遺漏,如皰小而密可用敲刺放血的方法。施治完畢後,用酒精棉把血漬污漬清理干凈,塗上金黴素眼葯膏(或其他眼葯膏均可)以防感染,貼上紗布以防污染衣物。每日檢查,如有新生斑疹或疼痛處依用前法敲刺放血。如外治到位,一次施治即可。如一次不愈,可隔兩日再敲刺放血,直至沒有疼痛而至。還可用艾灸,灸痛處效果也很好,灸時灸後一定要避風。
(三)型病患者,一般表皮沒有創面,或有紅斑,或沒有紅斑只是表皮下跳痛。除了服葯內治外,一定要配合外治的方法,用七星針敲打痛處用拔火罐拔出毒血,每兩天一次,至不痛為止,一般三五次即愈,如病情長須十幾次。

3. 什麼是皰疹症狀表現什麼現象 應該怎麼治療

皰疹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不同部位症狀也不同.你首先弄清楚是什麼皰疹.

4. 皰疹應該怎麼治療啊!

帶狀皰疹是一種神經部位的病毒感染,通常出現在肋骨下方的腹部,但也可能出現在它處。最初,你會感到灼烈的疼痛幾天後,疼痛的部位冒出紅色的水皰。當這些水皰癤腫越來越多時,你就會發現這不是一般的疹子。那麼如何幫助自己緩解不適?
12種止痛的決竅:
一:家庭防治措施
1:初期的處理:使用止痛葯可以暫時緩解疼痛,服用維生素C及B群能夠增強免疫系統及神經的功能,或可以服用離氨酸這種氨酸可能幫助抑制皰疹病毒的擴散。
2:冷敷:不要隨便用葯,用葯不當會刺激皮膚,延遲復原。比較穩妥的辦法是用毛巾沾冷水敷皰疹患部。要避免高溫。
3:使用又氧水:假如皰疹發生感染,你可以擦一點雙氧水,無需稀釋,倒出後直接塗在患部即可。
二:(補充營養素):
1:L-離氨酸:500毫克,每天2次。這種氨基酸是幫助復原的重要物質。
2:維生素C加生物類黃酮:2000毫克,每天2次。有協助破壞此病毒及增強免疫系統的作用。
3:維生素B群:添加維生素B12
100毫克,每天3次。必要時,可采注射方式,但需經醫師指示。營養不良者尤其需要。
4:鋅(箝合劑):每天80毫克,一周後改用較易被吸收的口含錠,每天50毫克。有增強免疫系統及防止感染的作用這種箝合劑。
5:維生素A乳劑:有增強免疫系統及防止感染的作用,而且乳劑較容易被身體吸收。
6:維生素D、維生素E:每天2次。能夠協助組織復原及鈣質的吸收。
(1)多吃蔬菜水果:飲食中應包含新鮮蔬果、啤酒酵母、糙米、谷類。清腸禁食很重要。
(2)小心保護創面:可以使患部接受短期的陽光。淋浴時,輕輕沖洗水皰部位,勿觸摸或抓癢。避免一些含撲熱息痛退熱葯,這些物質將延長此症。
(危險記號)
*:假使帶狀皰疹的疼痛讓你忍無可忍,應看醫生,否則可能導致無法補救的神經損害。
*: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眼睛附近,可能影響角膜及導致失明
*:如果帶狀皰疹長在額頭靠近眼睛之處或長在鼻尖上,應看眼科醫師。

5. 得了皰疹怎麼辦

帶狀皰疹
--------------------------------------------------------------------------------
帶狀皰疹概述
帶狀皰疹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圍神經分布的群集皰疹及神經痛為特徵的病毒性皮膚病。帶狀皰疹在祖國醫學稱為「纏腰火丹」,俗稱「纏腰龍」。
帶狀皰疹病因
本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病毒通過呼吸道粘膜進入人體,經過血行傳播,在皮膚上出現水痘,但大多數人感染後不出現水痘,是為隱性感染,成為帶病毒者。此種病毒為嗜神經性,在侵入皮膚感覺神經末梢後可沿著神經移動到脊髓後根的神經節中,並潛伏在該處,當宿主的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時,如患感冒、發熱、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惡性腫瘤時,病毒又被激發,致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同時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著周圍神經纖維再移動到皮膚發生皰疹。在少數情況下,皰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細胞及內臟神經纖維,引起運動性神經麻痹,如眼、面神經麻痹以及胃腸道和泌尿道的症狀。
帶狀皰疹症狀
發病前局部皮膚先有灼痛,伴輕度發熱、疲倦無力等全身症狀。但也可以無前驅症狀,經1~3天後,皮膚陸續出現散在紅斑。繼而在紅斑上發生多數成簇的粟粒大至綠豆大小的丘皰疹,並迅速變為水皰。水皰壁緊張,光亮,皰水澄清,水皰表面大部有小凹陷。數日後皰液混濁化膿,破潰後形成糜爛面,最後乾燥結痂,痂脫落後留下暫時性紅斑。一般病程約2~4周。輕症患者只出現紅斑及丘疹,不出現水皰,稱為不全性帶狀皰疹。在惡性淋巴瘤、急性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老年體弱者可出現壞疽性皰疹,愈後留下疤痕,稱為壞疽性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可全身泛發,此時常伴有高熱,並出現肺炎或腦炎,病情嚴重,如不及時搶救,可致死亡,稱為泛發性帶狀皰疹。
皰疹分布多位於一側,非列成帶狀,有時偶可超過軀干中線,這是由於神經末梢橫過中線所致。胸、頸及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為好發部位。通常三叉神經只累及一根分支。局部淋巴結常腫大疼痛。神經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急性期是由於神經節的炎症反應,晚期神經痛是由於神經節以及感覺神經的炎症後纖維化引起的。有時在皰疹出現前有劇烈的神經痛,此時常易誤診為急腹症或心絞痛等。老年體弱或淋巴瘤患者常有神經痛後遺症,有時可持續數月。
皰疹發生於三叉神經眼支者,可以發生結膜及角膜皰疹,導致角膜潰瘍而引起失明,是為嚴重的並發症。當病毒侵犯面神經和聽神經時,出現耳殼及外耳道皰疹,可伴有耳及有乳突深部疼痛、耳鳴、耳聾、面神經麻痹以及舌前1/3年味覺消失,稱為帶狀皰疹面癱綜合征。
帶狀皰疹檢查
詳細詢問病史
進行局部體格檢查,一般不難診斷。
帶狀皰疹治療
(一)全身治療抗病毒葯物有無環鳥苷、阿糖胞苷以及阿糖腺苷等,其中以無環鳥苷最為有效,無環鳥苷能被皰疹感染過的細胞吸收,在細胞內經過磷酸化作用形成無環鳥苷三磷酸鹽。此種鹽為鳥嘌呤三磷酸鹽的競爭抑制劑,亦就是DNA聚合酶的競爭抑制劑,它可以終止病毒DNA鏈的延長,對病毒的DNA聚合酶的活性產生強大的抑製作用,從而阻滯了皰疹病毒DNA的復制。無環鳥苷不易進入正常細胞。因此對正常細胞的抑製作用很少,約等於對病毒抑製作用的1/10~1/30。這一機理說明無環鳥苷治療皰疹有高效而少副作用的特點,所以是治療皰疹病的首選葯物。無環鳥苷適用於泛發性帶狀皰疹或合並肺炎或腦炎等嚴重患者。靜脈點滴劑量為200~250mg,加入100ml補液中1h滴完,每日2~3次,連續3~7天。口服劑量為200mg,每日5次。阿糖腺苷和阿糖胞苷等對抗病毒雖有一定療效,但因價格昂貴或副作用多,自從有了無環鳥苷後已不常用於皰疹疾病。
對有神經痛患者可給予止痛葯物,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疼痛嚴重者可在早期口服強的松15~30mg/d;1周後漸減量。強的松早期服用可消除神經根的炎症。皰疹性神經痛用強的松後可以減輕神經炎後期的纖維化,因而亦可減輕疼痛。此外亦可用維生素B1,維生素B6或注射干擾素等。
(二)中醫治療治則為表熱利濕,可內服龍膽瀉肝湯。
局部治療早期丘皰疹可外用爐甘石洗劑,皰疹破潰後可外用1%龍膽紫液或0.5%新黴素軟膏、磷黴素軟膏等。眼部皰疹可用無環鳥苷眼葯水,或3%無環鳥苷軟膏。

6.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吃什麼葯

首先帶狀皰疹俗稱「纏腰瘤」,尤其是以前醫學知識不發達,所以很多人認為腰間的帶狀皰疹相連後就成了不治之症,其實並不是的,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的感染性疾病,而且兒童發病後出現全身性的散在水痘疹。

帶狀皰疹病毒在人體內通過呼吸道粘膜進入人體血液內,這種病毒潛伏期較長,所以很多人出現症狀但是不見皰疹,由於這種病毒對於神經具有親和力,所以容易導致出現神經性的疼痛,而且神經疼痛部位會出現水痘,所以帶狀皰疹臨床症狀是很典型的。

帶狀皰疹初期會出現低熱、乏力納差、還會出現肋間神經疼痛、而且還皮膚逐漸出現紅疹,很快成水痘,主要是呈簇狀分布,水痘泡液澄清、而且容易沿某一神經呈帶狀分布,帶狀皰疹多發生於身體單側,通常皰疹不超過人體正中線,這種疾病主要是以神經性疼痛為主,疼痛比較劇烈。

帶狀皰疹的治療主要是以抗病毒治療為主,抗病毒葯物有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干擾素等葯物,通常足量應用1 2周就可以痊癒了,但是治療不徹底會遺留的疼痛症狀比較難治,通常是肌注維生素B12、維生素B1等營養神經及抑制疼痛的葯物,疼痛重者還可以服用一些美施康定、曲馬多或卡馬西平等葯物治療。但是止疼葯物應該適量服用,以免成癮。

帶狀皰疹,治療的方法主要有3種:針灸,放血,湯葯,如果皮膚起皰了,可以在皰上還有周圍塗上抗病毒的葯物。有的人皰疹沒起來的時候疼,有的人是正起泡的時候疼,最最可怕的是皰疹的後遺痛,有的疼痛可以持續半年,一年或者更長時間,非常痛苦。選擇針刺、湯葯、放血是上佳之選。

究竟什麼是帶狀皰疹?

蛇串瘡是一種在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因其皮膚上有紅斑水皰,累累如串珠,每多纏腰而發, 故又名纏腰火丹,或稱火帶瘡,蛇丹。 本病多發於春秋季節,以成年患者為多。

其特點是:常突然發生,集簇性水皰,排列成帶狀,沿一側周圍神經分布區出現,伴有刺痛。大部分病人患病後很少復發,極少數患者有時可以再次發病。

帶狀皰疹是什麼怎麼得的?

主要是由於肝氣郁結,久而化火妄動,脾經濕熱內蘊,外溢皮膚而生。

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濕熱火毒蘊積肌膚而成。

年老體弱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盛,氣血凝滯,以致疼痛劇烈,日久才能消失。

總結就是由於「火」引起的,比如最近上點小火,在加上身體狀態不是很好就有可能得這個病。但不是說只要上火就得帶狀皰疹,那樣就太可怕了。每個人的經絡狀態不一樣,有的人上火眼疼,有的人是牙疼,有的人主要是臉上長火癤子,有的人是心煩失眠,有的人是面癱等等等等,主要是跟自己的特質有很大的關系。

臨床上帶狀皰疹都有什麼表現?

發病時患部常有帶索狀 皮膚刺痛 ,疼痛有的發生在皮疹出現之前;有的伴隨皮疹同時出現;有的產生在皮疹出現之後。

皮膚刺痛輕重不等,兒童患者疼痛輕微,年老體弱者疼痛劇烈,常擴大到皮損范圍之外,即使皮疹消失,尚可後遺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或伴有輕度發熱、疲乏無力、胃納不佳、苔薄黃、脈弦數等全身症狀。

皮損多先為帶片狀的紅色斑丘疹,很快即成為綠豆到黃豆大小的水泡,3~5個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聚集一處或數處,排列成帶狀,皰群之間間隔正常皮膚,皰液初透明,5~6天後轉為渾濁,重者有出血點,血皰或壞死。輕者無皮損,僅有刺痛,或稍有潮紅,沒有典型的水皰。皮疹常發生於身體一側,如腰脅部、胸部、顏面部、大腿內側等, 一般不超過正中間 。但發於面部者,病情較重,疼痛劇烈,甚至影響視力還有聽覺,應特別注意。病程2周左右,嚴重者可遷延日久,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但是出現後遺痛持續時間長短就不好說了,但主要也是由於毒邪郁積在皮內而致。預後不留瘢痕。

得了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切勿擅自服葯,以下處方僅供參考,具體請遵醫囑)

1)內治

(1)一般宜清肝火、利濕熱,用龍膽瀉肝湯加紫草、板藍根;

發於顏面者,加牛蒡子、野菊花;

發於腹部、下肢者,加蒼術、黃柏(此時多有濕熱下注)。

若皮疹消退後,皮膚仍刺痛者,宜疏肝理氣,活血重鎮止痛,用逍遙散加丹參、珍珠母、牡蠣、磁石、延胡索。

(2)成葯驗方:症狀輕微者,用龍膽瀉肝丸9g(分吞)或苦膽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吞服;亦可用板藍根或大青葉30g,煎湯代茶。

主要治療原則就是清理肝膽濕熱解毒。

2)外治

(1)初用玉露膏外敷:或外搽雙柏散、三黃洗劑、解毒洗劑、顛倒散洗劑,每日3次;亦可用草紙卷條蘸油燃後吹滅,煙熏患處;

(2)水皰破後,用青黛膏;有壞死者加摻九一丹外敷。

(3)若水皰不破,可用三棱針刺之,使皰液流出,以減輕脹痛。

3)針刺:帶狀皰疹最適合針刺治療,針灸主要靠圍刺截斷病邪,具體怎麼圍刺就要求助醫生,因為每個醫生的手法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其次就是放血,可以用三棱針在皮疹原始疹發點,就是最先出皰的地方,或者是最先出現疼痛的地方放血,具體放血方法這里不再 論述。但是一定要針刺,一定要放血,效果很好的。

帶狀皰疹的預後怎麼樣?

這里稍微說一下帶狀皰疹的預後。一般來說,年輕人,身體壯實的人得的皰疹,皰壁緊張,皰大的愛好;老年人,皰疹小並且成片,顏色紫紅,這樣的不愛好,也不好治。還有看皰疹表面,如果皰疹頂部是凹陷的,或者是皰疹下面的皮膚是內陷這樣的預後都不好,就是不愛好。或者是局部拔罐放血後,皮膚結痂乾燥的預後好,結痂濕潤的不愛好。另外正常情況下皰疹即使破了,流水痊癒後也是不留瘢痕的,一但有瘢痕說明感染了,因此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把皰挑破,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同時也可以排火毒,但是一定要做好無菌操作,不要感染。

我要介紹的就是這些,希望對您能有幫助。

帶狀皰疹又叫蛇串瘡,是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在腰部多見。表現為在皮膚上有一簇水泡,並分布在神經的一側,伴有灼痛感。皰疹消失後,可遺留神經劇烈疼痛。故當發現局部不適,繼而出現皰疹,需要及時到醫院看,根據醫生的指示服葯。

當我們發現皮膚上出現了帶狀皰疹時,首先不要驚慌,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一般經過治療,都能起到良好效果。第一、要進行積極的抗病毒治療,我們可選用一些抗病毒葯物,以及營養神經的葯物,當我們出現神經痛時選用鎮痛的葯。我們可以用如阿昔洛韋,或者伐昔洛韋,療程一般都為為7-10日,用於治療病毒;另外可以服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和甲鈷胺來營養神經;一線鎮痛的葯物多用加巴噴丁。

第二、嚴重的症狀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配合服用激素如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第三、也可以進行局部治療:當水泡過大未破,疼痛明顯,可採用火針治療,採用尖頭火針分批逐一刺破,使泡液流出,疼痛減輕會立竿見影;當皰疹面積大,泡已破,糜爛面大時,可用抗感染的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進行對症治療。 第四、在醫師的指導下配合口服中葯治療,效果也較好。

最後、在治療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與自己合作,尤其是在飲食上要留意,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蔥、姜、蒜等。此外,盡量多吃些水果和綠色蔬菜,如橙子、香蕉等。

本期答主:鄭明慧,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 健康 知識。

帶狀皰疹是一種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引起帶狀皰疹的病原體叫做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沒錯,和引發水痘的是同一種病毒。

帶狀皰疹是我們體內潛伏的引起水痘的病毒的再次復發所導致的疾病。


在幼兒時期,當人體感染率這種病毒,就會得水痘,待水痘痊癒後,體內大部分的病毒被清除出去,但還有一少部分病毒寄存於脊髓背神經節或腦神經節中,處於不復制的潛伏狀態,而當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時,這部分病毒再次被激活,大量復制後進入延神經根分布的皮區,形成帶狀皰疹。之所以高發於中老年人,也是由於這個時期人體的細胞免疫狀態出現下降的原因。

對於一般人群,在勞累、病毒感染等情況下也容易發生帶狀皰疹。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帶狀皰疹患者在兒童時期曾患水痘。

總體來說,體內的細胞免疫下降到一定的水平是帶狀皰疹發作的重要原因。

帶狀皰疹的典型症狀是單側發生的累及1 3個皮區的簇狀水皰,延神經分布走行。典型皮損發作前一般有4天至兩周的前驅症狀,包括發熱、相應區域的疼痛或者感覺異常。水皰約3天後可轉化為膿皰,7到10天結痂脫落,急性發作期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神經痛。其中眼部帶狀皰疹是最為危險的類型,可引起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等嚴重並發症。

帶狀皰疹的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療和糖皮質激素治療,主要目的是加快皰疹吸收、降低疼痛和減少並發症的發生。抗病毒常用葯物包括阿昔洛韋、泛昔洛韋等。雖然帶狀皰疹有自愈傾向,但對於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及發生部位在眼部的患者,抗病毒治療極為重要,早期、足量的抗病毒治療對於降低帶狀皰疹的嚴重程度和並發症的發生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帶狀皰疹比較常見的並發症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一般認為是由於急性發作期過後殘留的神經損害所致。常用的治療葯物包括局部利多卡因凝膠和辣椒辣素軟膏等。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帶狀皰疹就是民間俗稱的「纏腰蛇」,引起帶狀皰疹的元兇是皰疹病毒,帶狀皰疹常常表現為腰部,脖頸部等水泡,常常伴隨有明顯的疼痛和燒灼感,有時還會感覺到刺癢。

我們常用的用來治療帶狀皰疹的葯物主要是抗病毒葯物,畢竟這是因為病毒引起,常用的葯物有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廣譜抗病毒葯物,有口服的葯片,或者局部塗抹的抗病毒乳膏兩種劑型。



除了西葯治療,目前中醫上也有一些針對帶狀皰疹的治療方法,比如中葯口服,以及一些中葯外用的塗擦,泡水洗等等。疼痛嚴重的也可以結合物理治療的方法,來緩解疼痛。

有的人屬於比較幸運,雖然得了帶狀皰疹,但是沒有什麼特殊的治療,竟然自己痊癒了。其實這種情況也是可能出現的,畢竟病毒的清除主要是靠我們自身的免疫力,有時候免疫力發威把病毒清除了,帶狀皰疹就好了。

但是我們並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自己免疫力上,如果症狀明顯,疼痛也比較影響日常生活,那麼還是建議進行正規的治療,來幫助病情的痊癒。

帶狀皰疹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說的纏腰龍或者蛇盤瘡,是曾經得過水痘的患者,病毒一直潛伏在局部的神經節,在身體免疫力下降的時候,它就會順著神經到達皮膚。

在到達皮膚之前,因為神經的炎症就會出現疼痛,個別人出現搔癢,幾天以後就會在相應的神經節段出現群集的水皰,而且伴有明顯的疼痛,個別人會出水泡以後疼痛減輕。

因為它是病毒的再激活,所以治療的話西醫還是要以積極的抗病毒治療。我們通常選用的抗病毒葯物是阿昔洛韋或者泛昔洛韋或者伐昔洛韋,連續口服一周左右,給予營養神經的維生素b1和b12或者甲鈷胺來治療,如果疼痛明顯的時候,可以口服止疼葯物,推薦的是加巴噴丁或者普瑞巴林。

另外外用葯可以外用抗病毒的,阿昔洛韋乳膏或者噴昔洛韋乳膏,如果出現水泡的感染,可以外用抗感染的百多邦或者夫西地酸乳膏進行對症治療。

如果患者的皰疹位於顏面部,而且炎症比較劇烈的時候,可以酌情考慮短期口服強的松治療。可以配合理療治療。

當然一些中醫中葯效果還是可以的,需要在專業的中醫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帶狀皰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是得水痘的時候,這個病毒就已經存在了,水痘治好了,然後病毒寄生在神經根上,當抵抗力下降的時候,病毒就活躍起來,引起帶狀皰疹。

治療帶狀皰疹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一點都不神秘,也不要相信什麼好的偏方。

1,抗病毒。它竟然是病毒感染的疾病,就需要用抗病毒的葯物,一般是口服阿昔洛韋片,泛昔洛韋片,或是伐昔洛韋片,一般不推薦使用更昔洛韋,因為更昔洛韋是治療巨細胞病毒感染,而且有很大的副作用,可引起粒細胞減少。用的葯膏是噴昔洛韋乳膏,阿昔洛韋乳膏,酞丁安乳膏,但是用的時候,一定是每天用四次。

2,營養神經。肌肉注射的葯水是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這些都有修復神經的作用。

3,對症治療。如果疼痛的話,可以用一些止疼葯,比如消炎疼或是路蓋克。

4,理療。平時可以用熱水袋熱敷或是用烤燈烤一下的,再就是是用紅光照射,或是用周林頻譜儀,或遠紅外治療儀都有一定的作用,能促進神經恢復。

當然治療帶狀皰疹看情況而定,一般10到30歲,基本不治療也可以自己治癒,五六十歲以上必須要認真治療,不然容易留後遺神經疼,疼的時間一般比較長一些,大約三個月到半年能恢復,也有多年恢復不了的。

比較嚴重的帶狀皰疹,或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疼疼的嚴重,還可以聯合中葯治療,效果也不錯。

注意老百姓常說的帶狀皰疹長對了頭就會死人,這是很錯誤的。因為它一般是單側發病,並不會引起兩側都有的,所以也對不了頭。

當然也有全身爆發的,也會死人,那些一般是腫瘤,癌症,腎病,艾滋病等免疫力下降的病人容易爆發,也容易死人,但是死人不是帶狀皰疹引起的,是原發病引起的,人們可能弄顛倒了。

帶狀皰疹在我們這還有一種說法叫蛇纏腰,因為好發胸背部,所以農村流傳這個東西要是長滿腰背一圈就會歸西。所以在早期的時候要用筆沿著皰疹的周圍畫一圈,防止他蔓延致一周危及生命。

那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呢?肯定不是的。帶狀皰疹只是一種皰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在人們提抗力下降的時候往往容易發病。一般來說抗病毒治療後病情痊癒,預後良好。

有少數患者會皰疹部位長期性疼痛,還不易好轉。因皰疹病毒侵襲神經引起後遺症。雖然對身體沒多大危害,但是長期疼痛對患者造成極大困擾。尤其皰疹經久不愈,面積大的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帶狀皰疹治療主要以抗病毒為主。常用口服或者靜脈注射阿昔洛韋,外用阿昔洛韋乳膏擦拭。神經性疼痛可以對症口服卡馬西平或者雙氯芬酸鈉之類止痛即可。

帶狀皰疹俗稱「蜘蛛瘡」,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沿一側周圍神經或三叉神經分支分布的簇集性水皰,一般逗伴有神經痛。


本病一般是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減弱,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的病毒被激活,侵犯相對應的神經,進而發病。臨床上可分為頓挫型、大皰型、出血型等。

治療上以抗病毒、止痛、營養神經等對陣治療。

1.早期、足量、系統抗病毒治療,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等,外用阿昔洛韋軟膏或者干擾素凝膠。

2.對症止痛:根據個體疼痛等級,可選用消炎痛、可待因、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對於疼痛劇烈者,可選用曲馬多,羥考酮,甚至手術治療。

3.選用維生素B1或B12營養神經。

4.對於頭面部帶狀皰疹,酌情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累及眼部、耳朵者,需相關科室會診。創面糜爛滲出者,酌情抗感染治療。

總之,本病診斷容易,有二個特點,一是帶狀分布的水皰,二是神經痛,尤其是50歲以上和基礎疾病較多的患者,遺留神經痛的可能性更大

。治療上要及時早期系統治療,最好專科醫生面診,制定合適的方案。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和引起水痘的是同一種病毒。但水痘好發於兒童,帶狀皰疹好發於成人,且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發生。



帶狀皰疹的症狀?

帶狀皰疹有比較典型的症狀,如腰部一側成群分布的水皰、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性,所以常伴有頑固且劇烈的神經痛。帶狀皰疹好發於腰部,也可發生於胸腹部、頭面部和四肢。該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應避免與患者共用毛巾、游泳或者接觸水皰。



帶狀皰疹的治療?

由於帶狀皰疹是病毒感染,因此最有效的治療葯物就是抗病毒葯物,常用的有阿昔洛韋和伐昔洛韋,可以在口服的同時配合局部塗抹葯膏。在抗病毒的同時還要解決神經痛的問題,常用的葯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葯(如布洛芬)和某些阿片類葯物(如羥考酮),阿片類止痛葯應用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過分依賴。該疾病一般在積極治療後2-3內痊癒。



7. 病毒性皰疹如何治療中葯治療可以嗎

出現病毒性皰疹,在治療方面可以應用中醫以及西醫的治療方案。在中醫方面可以選擇口服中葯湯劑,主要的組成成分是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煎水口服一天兩次,一次50ml,也可以應用中葯鮮馬齒莧、黃連、黃柏、金銀花煎水冷濕敷患處,一天兩次,一次10分鍾。在西醫方面可以照射氦氖激光或者紅光,加強局部的免疫循環以及抗炎作用,同時可以配合口服鹽酸伐昔洛韋顆粒或者阿昔洛韋片,塗抹更昔洛韋軟膏或者阿昔洛韋軟膏,一天兩次進行抗病毒治療。😀

口腔病毒性的皰疹,主要是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

臨床上的治療主要採用抗病毒的葯物,包括阿昔洛韋、干擾素等應用,必要的時候還需要應用免疫調節劑,包括胸腺素、轉移因子等。

也可以局部用葯控制症狀,包括黏膜的糊劑、含片,如華素片以及氯己定含漱溶液,還有一些對症的支持療法,進行止痛和消炎的治療。😀

現在也有一定的中醫中葯進行治療,包括口炎寧顆粒以及抗病毒顆粒等。因此如果出現口腔的病毒性皰疹,需要到醫院就診,通過用葯控制症狀。

單純皰疹病毒是一種嗜神經DNA病毒,分為I型和II型,大部分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由I型引起。😀

本病毒通常引起口腔和呼吸道原發感染,持續2~3周,沿三叉神經分支經軸索逆行至三叉神經節,以潛伏形式存在,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可誘發病毒激活,部分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起因於內源性病毒活化,也有少部分病例由原發感染所致。😇

1、激光治療,這是目前治療皮損病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其特點就是見效快,病兆體即可脫落。但是,由於激光的光束過於集中的原故,激光治療只適用於病兆體較小的生殖器皰疹,如病兆體較大,激光治療很容易復發。

2、中醫治療,中醫在治療生殖器皰疹方面有著上千年的經驗,其辯證施治的理念效果顯著,但是病程較長,需要患者調整好心態,堅持長期治療。

3、電燒灼,這種方法相對於前者來講,方法比較成舊,其特點就是操作簡單,見效快,但創傷程度較大。高頻電刀能直接切除和乾燥病兆體,治療也較徹底,但是,電燒灼瘡面癒合較緩慢。

8. 龍膽瀉肝丸對治療皰疹有什麼作用

皰疹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常發生在口腔,生殖等皮膚粘膜,目前復發是治療的最大瓶頸。如發生在生殖器,中醫認為生殖器周圍屬肝經支配處,是肝膽濕熱的表現,可以用龍膽瀉肝丸,但只能作為輔助用葯,因其並沒有抗病毒作用。如明確為皰疹,建議積極的抗病毒治療,如外用阿昔洛韋軟膏,口服伐昔洛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