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痘一般都是多大孩子起的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你好,小於6個月的、母乳味養的毛毛有母親給予的抵抗力,理論上應該是不會出水痘;幼兒也可以感染水痘。目前,對於水痘尚無特效的治療,只能採取對症治療等措施,防止並發症。患水痘的患兒大都能很快自愈,可適當的服用中葯,如:化毒散、板藍根等,當有繼發皮膚細菌感染時,應選用抗生素類...葯物治療。 預防方法 (一)嚴格管理傳染源:呼吸道隔離從出疹開始到全部皰疹結痂為止,一切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應消毒處理,防止易感兒及孕婦接觸病人。 (二)保護易感人群:可接種對易感兒童及孕婦可肌肉注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VZIG),減毒活疫苗也有預防作用。 飲食注意 忌吃辛辣魚蝦等食物。水痘患者應多喝水並供給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水果、蔬菜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滿意請採納! 有疑問請追問 24小時內回復!
『貳』 小孩長水痘一般要多久才能好
抓破了怎麼辦
『叄』 50天嬰兒出水痘
核心提示:水痘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有很強的傳染性,多見於冬春季節,6個月以內的寶寶因有母體獲得的抗體,一般不會發生水痘;8個月以後的寶寶,就很容易傳染發病。 水痘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有很強的傳染性,多見於冬春季節,6個月以內的寶寶因有母體獲得的抗體,一般不會發生水痘;8個月以後的寶寶,就很容易...傳染發病。 寶寶出水痘時,如果沒有其他並發症,對身體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只是病初發熱時,寶寶顯得萎靡不振,沒有精神,嗜睡。 由於出水痘的部位有點癢,寶寶會煩躁不安,易哭鬧。因為瘙癢難耐,寶寶常常用手去抓撓。寶寶的指甲和手部有許多細菌污染,細菌極有可能進入水皰中,引起皰疹糜爛化膿,留下瘢痕。 因此,爸爸媽媽護理出水痘患兒的關鍵,是不要讓寶寶用手抓水皰,要給寶寶剪短指甲,保持手的清潔,必要時可戴上手套或用布包住手,以防寶寶抓破後繼續感染。如果個別的水皰已抓破,應咨詢醫生,配置消炎葯膏,避免感染。 由於出水痘,寶寶的食慾很差,因此,爸爸媽媽應給寶寶吃易消化的食物,並多吃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水果、蔬菜,比如蘋果、桃、西紅柿等。寶寶出水痘期間,媽媽不要帶寶寶去公共場所,不去有病人的家中串門,以防止寶寶發生其他感染。如果寶寶出現高熱、咳嗽、抽搐等現象,應盡快到醫院診治。 護理: 避免小孩因痕癢難耐而抓破水泡,引致發炎,同時細菌亦會蔓延至其他皮膚破損的部位。 若嬰兒染上水痘,可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他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響視力。 水痘的症狀之一,是溫和的發燒。水痘擴散期間開始發燒,水痘消失時便退燒。發燒期間,不要服用阿斯匹靈來退燒,因為這樣會增加發生並發症的機會。容易引起一種腦炎,雷氏癥候群(Reye'sSyndrome)。 用溫水(不是熱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 護理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患兒宜單獨隔離,居室要通風,光線充足,發熱時應卧床休息. 2.飲食宜給予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3.衣被不宜過多過厚,太熱了出汗會使皮疹發癢.保持衣被和被褥清潔,以免繼發感染. 4.剪短患兒指甲,保持雙手清潔,以減少抓破水痘,引起感染的可能.患兒雙手可用紗布包裹或戴手套.已抓破的水痘可塗以1%龍膽紫葯水. 食療 雖然罹患水痘後,可以終身免疫,但同樣的過濾性病毒,會潛伏體內,日後會引致帶狀匐行疹(俗稱生蛇)。為免後患,應小心飲食,將病毒徹底消除。 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 出疹期間,應每天用下列材料煲湯:紫草、芫荽、馬蹄(荸薺)、白茅根、竹蔗、紅蘿卜。(若小孩有氣喘、咳嗽等問題,不要用馬蹄(荸薺)和紅蘿卜) 出疹過後,應用: (a)膨魚腮煲粥; (b)青天葵(或稱烏青葵)加瘦肉、少量南北杏煲湯,以清肺熱。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於小兒,全身症狀較輕,皮膚粘膜分批出現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並伴有發熱。 預防 早期隔離患者,對易感人群,需嚴密觀察三周,並可口服板藍根沖劑,予以預防,對患嚴重濕疹或正在應用激素治療的小兒,應特別注意保護,切勿與水痘患兒接觸,如已接觸,則可肌肉注射胎盤球蛋白或兩種球蛋白,同時對正在應用激素治療的小兒需及時減量或逐漸停用激素。此外,對水痘患兒的用具等要暴曬或煮沸消毒。 得過水痘的,由於體內已經有了抗體(獲得性免疫),就不會再得了。 一般都能很快自愈,可適當的服用中葯.如:化毒散.板藍根等.如有繼發皮膚細菌感染時,應選用抗生素類葯物治療.
『肆』 水痘高發季節是什麼時候
水痘高發季節是什麼時候水痘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皮膚病,多發於幼兒,目前無治療水痘的有效葯物,預防水痘最好的辦法就是注射水痘疫苗。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引起發病,但水痘高發季節大概是在冬春季,每年12月到次年1月,孩子首次的接種年齡是1周歲。
孩子水痘要注意什麼
1.注意隔離:兒童得了水痘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一般不少於病後兩周。
2.注意消毒與清潔: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玩具、餐具等消毒。
3.定時開窗:空氣流通有殺滅空氣中病毒的作用,堅持每天開窗通風。
4.注意病情變化:如發現孩子出痘後持續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驚厥時應及時就醫。
5.避免用手抓破皰疹:用手抓破皰疹,不但會留下疤痕而且容易引發感染。
6.彎掘羨降溫退燒:如發燒,使用冰枕、手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燒法降溫。
7.注意飲食:吃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飲食,多喝開水。
寶寶怎麼預防水痘
1、溫差較大的春季,寶寶外出要注意保暖,多在戶外陽光下學習、活動。
2、寢室要定期進行衛生大掃除,白天注意開窗通風。被褥、衣服勤在陽光下晾曬。
3、接種減毒活疫苗,對自然感染的預防效果為68%~100%,並可持續10年以上。如果接觸了水痘、帶狀皰疹散鄭患者,接觸後12小時內可注射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有預防功效。主要用於有細胞免疫缺陷者、免埋拍疫抑制劑治療者、患有嚴重疾病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其它惡性腫瘤等)或易感孕婦及體弱者,也可用於控制、預防醫院內水痘暴發。
『伍』 孩子出水痘時,一般有哪些表現特徵
孩子出水痘時一般會有發熱, 並且臉上和身上會長出很多痘痘,這些痘痘破了以後,裡面會流出像水一樣的物質,起水痘的時候一定不要去擠,因為擠完之後的皮膚會留下疤痕。不僅影響著孩子們的形象,同時還會影響孩子心理,讓他們覺得很沒有自信。
作為已經得過水痘的父母,對水痘的認識比較深,知道得水痘以後用手去摳,會留下痘坑,有過得水痘的經驗以後,家長都會告訴孩子不要去碰長出來水痘,也會告訴孩子水痘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
水痘是發生在青春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已經長了水痘的孩子也不用過於緊張和擔憂,並不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疾病,只是要注意,不要人為的去把水痘弄破,就不會在身上留下難看的痘坑,作為家長也一定要看護好自己的孩子,有的孩子長了水痘以後,情不自禁的想碰水痘,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把水痘的特點和害處說給孩子聽,讓孩子保護好自己。
『陸』 寶寶出水痘一般發燒幾天可以好
我們家寶寶7個月的時候出水痘是因為寶寶的爸爸得了帶狀皰疹,我們沒有及時隔離,寶寶就被傳染上了。
一開始就是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發現身上有幾個亮晶晶的小痘子,直接送到社區醫院確診是水痘。
也沒葯物治療,全靠寶寶自愈。發燒大概3-5天的樣子,我們家是從發現以後第二天開始發燒的,差不多4天完全退燒,但寶寶整個人還是病懨懨的,身上的水痘全爆發出來了,從頭到腳……看著真可憐。不過又過了幾天精神好多了,整個人也就沒什麼事了。就等身上的疤子都掉了,就好了。
最後身上的水痘從變成疤,到脫落,整整大半個月,快1個月才算好。
很多人問為什麼不打水痘疫苗,好像我們這的要到學齡前才會打水痘疫苗。如果得過水痘,就不用再打水痘疫苗了,因為你已經對水痘終身免疫了。
從前有一個傳說,據說在這星球上的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遭遇一場劫難,它默默潛伏,又來勢洶洶,讓人感覺身體被掏空。它就是——水痘!
哈哈哈不開玩笑啦~上次育姐講過手足口病之後,很多媽媽都對它的近親水痘很感興趣。從某種程度來說,既發燒又出疹子,水痘跟手足口病的症狀確實有點像呢。我們很多人小時候就受過水痘的侵擾,而現在我們已經為人父母,面對水痘對寶寶的威脅,又該怎麼應對呢?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水痘?
水痘的潛伏期很長,一般會在12到21天。這期間寶寶會出現很像感冒,有發熱、頭痛、咽痛的症狀,隨後就會分批地出現皮疹,先在頭部、軀干出現,然後逐漸蔓延到四肢,發展得特別快。
水痘的整個出疹時間大約為5-10天,在這個過程中,水痘會以不同形態逐漸出現,包括斑疹 丘疹 水皰 結痂 脫痂,不同時期的皮疹通常同時存在。生長成為皰疹的水痘,在皮膚上會有比較強烈的瘙癢感,寶寶忍不住就會伸手去撓。
約在兩天後,瘙癢症狀會明顯下降,此時皰疹開始化膿,有黃色液體充斥在裡面。這就預示著水痘要開始結痂了。再過一周或2周,水痘就會結痂完成,我們可以等待它自動脫落,不會留下疤痕。
水痘屬於自限性疾病,發病時最好把寶寶隔離,在家多卧床休息。給寶寶剪短指甲,盡量避免抓破皰疹,否則可能繼發感染,或留下疤痕。但如果寶寶病情嚴重,比如持續高燒,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了,以免發生嚴重後果。
出過一次水痘就終身不會再復發嗎?
很多人都聽過這種說法:水痘得過一次,以後一輩子都不會再得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水痘的病原體叫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水痘治癒後,病毒往往不會完全從體內清除,水痘產生的抗體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雖說水痘通常不會復發,可是當人體免疫力降低時,這部分人群還是更容易出現帶狀皰疹。所以「出一次水痘終身安全」的說法是不科學的哦~
為什麼要接種水痘疫苗?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治療水痘的特效葯,而且也不建議預防性用葯。所以,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
水痘疫苗在我國屬於二價疫苗,就是國家不要求強制注射的自費疫苗。不要覺得二價疫苗就是不打也沒關系的疫苗,必要時還是得給孩子打!
而且!現在大部分幼兒園在辦理入園手續時的必備材料之一就是《預防接種證》,其中屬於二類疫苗的「水痘疫苗」是孩子必須接種的一項。
但育姐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注射水痘疫苗後,約兩周後才會產生抗體。即使接種了疫苗也並非有了「金鍾罩」,疫苗只會明顯降低得水痘的概率。但是如果真的患上水痘,接種過疫苗的人症狀也會比較輕。況且疫苗都有一定的保護期限和保護率,超過5年效果就會慢慢減弱。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孩子們最好接種2次水痘疫苗。也就是1歲到1歲半接種後,在4歲到6歲,即間隔3年到5年再接種一次,這樣它的保護效果就能達到95%至99%。
其實水痘在全年都可能發生,但在冬春兩季最高發。所以我們平時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飲食以清淡為主,盡量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避免與水痘患者接觸。如果有可疑症狀,不要慌張,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哦~
發燒一般24小時之內結束,並且隨後出現特徵性皮疹(同時能看到新生和已經結痂的皰疹),一般採用抗病毒治療,由於水痘有傳染性,還需要短期隔離。而如果發燒的同時伴有新發的皮疹,不隨發燒的情況而變化,建議前往醫院就診。
發燒一般二到三天,痘出來就不發燒了!我家孫子正在出痘,岀痘也要三五天,整個過程差不多十多天吧!
我孩子一開始是丘疹,連著兩天兩個醫院醫生說是過敏,第三天晚上還是鬧,去了醫院這個醫生說是水痘。然後第二天水泡出來了,又查血,開了果糖二磷酸鈉口服液,7天結痂了。精神狀態也好了。
『柒』 孩子起水痘的時候,都會出現怎樣的症狀
小孩出水痘有潛伏期,10~21天。而且一旦長有水痘,傳播速度很快。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症狀,比如:發熱,頭痛,乏力,咳嗽嘔吐等,起初為針尖大小的紅色斑疹,幾個小時以後就會變成綠豆大小水皰。水痘會感覺癢, 不能抓,一抓就會留下輕度凹痕,經過2~4天乾燥就會留下疤。那麼,孩子長水痘以後該怎麼辦呢?該如何預防?我們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還有,如果在水痘比較多發的時期,一定不要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場所,家裡面要勤通風,保持干凈衛生,一些經常使用的物品要進行消毒。以上就是我的個人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捌』 多大的孩子易生水痘
沒有接種疫苗的話,多大年齡階段都可以得水痘的。(一) 典型水痘,皮疹不多,全身症狀亦輕。重者皮疹密布全身甚至累及內臟(如肺部),全身症狀亦重,熱度高,熱程長。 1.潛伏期10~24日,一般為13~17天。 2.前驅期 成人於皮疹出現前1~2日可先有發熱、頭痛、咽痛、四肢酸痛、惡心、嘔吐、腹痛等症狀。小兒則皮疹和全身症狀多同時出現,而無前驅期症狀。 3.發疹期 皮疹先見於軀干、頭部,逐漸延及面部,最後達四肢。皮疹分布以軀干為多,面部及四肢較少,呈向心性分布。開始為粉紅色帽針頭大的斑疹,數小時內變為丘疹,再經數小時變為水泡,從斑疹→丘疹→水泡→開始結痂,短者僅6~8小時,皮疹發展快是本病特徵之一。水皰稍呈橢圓形,2~5mm大小,水泡基部有一圈紅暈,當水皰開始干時紅暈亦消退,皮疹往往很癢。水痘初呈清澈水珠狀,以後稍混濁,皰疹壁較薄易破。水痘皮損表淺,按之無堅實感,數日後從水皰中心開始干結,最後成痂,經1~2周脫落。無繼發感染者痂脫後不留疤痕,痂才脫落時留有淺粉色凹陷,而後成為白色。因皮疹分批出現,故在病程中可見各項皮疹同時存在。 4.口腔、咽部或外陰等粘膜也常見疹,早期為紅色小丘疹,迅速變為水泡,隨之破裂成小潰瘍。有時眼結膜、喉部亦有同樣皮疹。 (二) 不典型水痘少見,可有以下類型。 1.出血性、進行性(病程長達2周以上)和播散性水痘 主要見於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葯物治療的病人,皰疹內有血性滲出,或正常皮膚上有瘀點瘀斑。 2.先天性水痘綜合征和新生兒水痘 如母親於產前4天以內患水痘,新生兒出生後5~10天時發病者,易形成播散性水痘,甚至因此引起死亡。先天性水痘綜合征表現為出生體重低、疤痕性皮膚病變、肢體萎縮、視神經萎縮、白內障、智力低下等,易患繼發性細菌性感染。 3.大皰型水痘 皰疹融合成為大皰。皮疹處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而形成壞疽型水痘
『玖』 寶寶水痘
水痘最先應該是從背心處出的,原則上應該有6天的出痘期,前3天使出痘期,會全身出滿,甚至嘴裡也會出,後3天會繼續出,但是前面出的會自動潰破,這個時候有點難看,也有點嚇人。最後3天就不會出了,但是已出的水痘會全部潰破。這個 時候看起來是最恐怖的,但是實際上卻是要好了的徵兆。1歲的寶寶出水痘一般不會很嚴重,主要防止潰破後的繼發感染。水痘是皰疹病毒引起的,可以適當服用抗病毒葯物如利巴韋林,阿昔洛韋等等。你女兒身上只有幾個小紅包,應該不大可能是水痘,可以繼續觀察1到2天,如果出現全身出滿豌豆大小水泡,才能夠肯定是水痘。
『拾』 水痘多發生於幾個月的孩子,什麼季節患病率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率很高。主要發生在嬰幼兒,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接觸或飛沫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學齡前兒童多見。臨床以皮膚粘膜分批出現斑丘疹、水皰和結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特點。該病為自限性疾病,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後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該病潛伏期為14~15日左右。起病急、輕、中度發熱且出現皮疹,皮疹先發於 水痘
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脫症的演變過程,脫症後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癢明顯,若因摧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可出現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見於1-10歲的兒童,潛伏期2-3周。起病較急,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迅即變為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約經2-3天水皰乾涸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疤痕。皮損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顏部始,後見於軀干、四肢。數目多少不定以軀干為多,次於顏面、頭部,四肢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見於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皮損常分批發生,因而丘疹、水皰和結痂往往同時存在,病程經過2-3周。若患兒抵抗力低下時,皮損可進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臨床異型表現有:大皰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兒水痘、成人水痘等。 需與天花相鑒別:天花全身反應重,始即39-40℃的高熱,熱度下降後發疹,皮損中央有明顯的臍凹,顏面增多,愈後遺留凹陷性疤痕。有時應注意與膿皰瘡及丘疹性蕁麻疹區別。
編輯本段並發症
1、皮膚皰疹繼發感染
可引起膿皰疹、蜂窩織炎、敗血症等。
2、肺炎
成人多為原發性水痘肺炎,發生在出疹後1~5日,兒童常為繼發性肺炎,多發生於病程後期2~3周,X線有間質性肺炎樣病變,可持續6~12周。
3、水痘腦炎
發病率低於1‰,兒童多於成人,常於出疹後一周發病。臨床表現與腦脊液所見與一般病毒性腦炎相似,病死率約5%,存活者15%有永久性後遺症,如癲癇,智力減退、或行為異常等。
4、其它
水痘肝炎、心肌炎、腎炎等均很少見。
5. 神經系統
腦炎常在出疹後數日出現,發病率<1‰,死亡率為5%~10%。呈現小腦症狀者如共濟失調、眼球震顫、顫抖等較出現驚厥及昏迷等腦症狀者預後為好。存活者中15%有癲癇、智能低下和行為障礙等後遺症。其他神經系統合並症包括:格-巴綜合征、橫斷性脊髓炎、面神經癱瘓、伴暫時性視力喪失的視神經炎和下丘腦綜合征等。Reye綜合征在水痘後發生者佔10%。[1]
編輯本段病理
病原學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virus,VZV),呈磚形、直徑為150~20 水痘防範
0nm,核酸為DNA,有立體對稱的衣殼,在細胞內繁殖。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VZV存在於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皰疹和血液中,經飛沫或直接接觸皰液而傳染,已知VZV可經醫療器械傳播。VZV主要經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然後入血和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內第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偶爾累及內臟。 其外為20面體核衣殼,衣殼表面有一層脂蛋白包膜,內含補體結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該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可在人胚纖維母細胞、甲狀腺細胞中繁殖,產生局灶性細胞病變,細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和多核巨硒胞。人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較弱,不耐高溫,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劑滅活。但能在皰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單核吞噬系統中繁殖,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襲皮膚及內臟,引起發病。
流行病學
水痘傳染性強。患者為主要傳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後一周都有傳染性。兒童與帶狀皰疹患者接觸亦可發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也可接觸污染的用物間接待染。 該病以冬春季發病為主,主要為2~10歲的兒童發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發病可終身免疫。 1、傳染源 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也可發生水痘,但少見。 2、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後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 4、流行特徵 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該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2%發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兒童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
診斷要點
1、病前2~3 周有與水痘或帶狀皰疹患者密切接觸史。 2、發熱與皮疹(斑丘疹、皰疹)同時發生,或無發熱即出疹。皮疹向心性分布,以軀干、頭、腰處多見。皮疹分批出現,斑丘疹→水皰疹→結痂,不同形態皮疹同時存在,痂蓋脫落後不留疤痕。 3、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高。
輔助檢查
必要時可選作下列實驗室檢查: 1、取新鮮皰疹內液體作電鏡檢查可見到皰疹病毒顆粒能快速和天 皰疹病毒
花病毒相鑒別 2、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內液體接種人胚羊膜組織病毒分離陽性率較高 3、血清學檢查常用的為補體結合試驗水痘病人於出診後1~4天血清中即出現補體結合抗體2~6周達高峰6~12個月後逐漸下降亦可用間接熒光抗體法檢測④PCR方法檢測鼻咽部分泌物VZV DNA為敏感和快速的早期診斷手段。 4、血象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高。 5、皰疹刮片或組織活檢,刮取新鮮皰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多核巨細胞,用酸性染色檢查核內包涵體。 6、病毒分離 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液做細胞培養,其病毒分離陽性率高 ,後用免疫熒光,酶聯免疫吸咐試驗及放射免疫等方法鑒定。也可取新鮮皰疹內液直接做電鏡檢查。
鑒別診斷
該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膿皰病 好發於鼻唇周圍和四肢暴露部位。易形成膿皰及黃色厚痂,經搔抓而播散。不成批出現,無全身症狀。 2、帶狀皰疹 皰疹呈成簇狀排列,沿身體一側的皮膚周圍神經分布,不對稱,有局部疼痛。 3、丘疹樣蕁麻疹 系嬰幼兒皮膚過敏性疾病。皮疹為紅色丘疹,頂端有小水皰,無紅暈,分批出現,離心性分布,不累及頭部和口腔。 4、皰疹性濕疹(Kaposi水痘樣皮疹): 當濕疹兼患單純皰疹感染。臨床表現多急起、高熱、虛脫及水痘樣皮疹,常呈暴發性病程,病死率高,皮膚受累面積廣,體液大量丟失,導致水電解質紊亂、休克或繼發性感染而死亡。 5、苔蘚樣蕁麻疹: 多見於嬰幼兒。皮疹尖端稍似皰疹,但較水痘小而堅實,多分布於四肢、軀干,分批出現紅色丘疹、瘙癢。多有過敏史及昆蟲叮咬或腸蛔蟲感染史。 6、手、足、口病: 多見於4歲以下小兒。四肢遠端如手掌、足底或指、趾間出現水皰疹,很少形成潰瘍,不結痂。病原體為柯薩奇A16、10、17型腸道病毒等。
編輯本段治療
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該 阿糖腺苷
[2]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積極隔離病人,防止傳染。對於抵抗力低下者,可肌注丙種球蛋白3ml/日,連續3天。 早期隔離至皮疹完全結痂乾燥為止。局部治療以止癢和防止感染為主,可外搽龍膽紫液,繼發感染者可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