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村外發現一女屍懸吊在樹上,經檢驗見其顏面青紫、頸部有兩道溝狀痕跡,其中水平環形索溝邊緣有小水皰
肯定是謀殺唄,死後屍體是不會變色的,只可能是生前遭到毆打。
Ⅱ 孩子發燒先別擔心是新冠!水痘、腸病毒、諾羅已在蠢蠢欲動
台灣的新冠疫情已經基本上平息住,但是將近半年來的戰戰兢兢,讓許多人聽到身邊的人發燒,依然會心裡一緊。尤其是小朋友出現發燒咳嗽,家長就更緊張了。
台灣目前雖然不用擔心社區內的傳播,但是連日高溫,其實有不少傳染病已經蠢蠢欲動,近日有 3 種疾病,症狀甚至跟新冠病毒都很像,需要爸爸媽媽特別留意。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和寬槐種傳染性很強的出疹性疾病。
傳播途徑: 以飛沫或接觸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感染後可獲得終身免疫。
發病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見於兒童,2-6歲為高發。冬春季節多發。水痘患者為傳染源。
表現症狀: 感染後可出現如發熱、乏力不適和厭食等前驅症狀,1-2天後身上出現皮疹,一開始主要分布在頭、面、胸、腹及背部,繼而再擴展到四肢。
皮疹往往很癢並且發展迅速。起初皮疹為紅色斑疹,後為凸起的丘疹,而後變為水皰,繼之水皰破潰,開始迅速結痂。
如何治療: 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該疾病能依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無合並症時只需對症治療及一般治療為主。水痘一般痂脫後不留瘢痕,如發生感染則會留瘢痕。有時病毒感染後長期存留於神經節細胞中,多年後被某些因素激發後,引起復發感染,導致出現帶狀皰疹。
預防方式: 目前施打疫苗能預防水痘,對病毒產生抗體,保護力約達到九成。在台灣水痘目前僅施打一次,臨床上常見許多案例,一歲時曾施打疫苗,到了小學卻又長水痘。因此,推估疫苗的保護力最多維持五至十年之間。
二、腸病毒
由腸道病毒引起,並且好發於兒童的一種傳染性疾病。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是以糞口途徑及接觸污物兩種方式來傳播,比如接觸患者糞便、唾液、鼻涕後進食,觸碰被污染的物品等。
發病人群 :特別是以3歲以下年發病率最高。
表現症狀 :患兒大多有發熱、食慾不佳等症狀,同時還伴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涕等。患兒常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散發性的皰疹和潰瘍,引起患兒哭鬧、拒食。
多數患兒可在7天內痊癒,痊癒後病變部位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但是少數患兒疾病發展迅速,病情危重,在短時間內可出現嚴重的多系統損害的表現,甚至出現死亡。
預防方式: 小兒科醫師陳映庄表示,腸病毒流行期間,其實如果只是限制小朋友去公共場所並不夠,許多大人會從外面把病毒帶回家而不自知。提醒家長們也要留意自己的衛生狀況,回到家裡不只是洗手,最好連衣服都要換掉。
陳映庄特別提醒,酒精對腸病毒並沒有效,包含一般乾式洗手液也是如此,其他不具消毒效果之清潔用品更無消毒效果。
【漂白水稀釋方式】
嘔吐物消毒 5000ppm= 1:10稀釋 = 100泡成1公升 = 免洗湯匙6.25 瓢 + 1瓶大瓶寶特瓶 = 免洗湯匙50 瓢 + 8瓶大瓶寶特瓶
周遭環境擦拭 1000ppm= 1:50稀釋 = 20泡成1公升 = 免洗湯匙1.25 瓢 + 1瓶大瓶寶特瓶 = 免洗湯匙10 瓢 + 8瓶大瓶寶特瓶
圖片來源:pexels三、諾羅病毒
諾羅病毒只需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因此傳播力非常強,容易發生群聚事件。
傳播途徑: 諾羅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只要20隻以下的病毒就有傳染力,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也可能受感染。病人的嘔吐物或巧跡糞便中就有成億上兆的病毒,只要病人嘔吐或腹瀉後手沒洗干凈,或是接觸到嘔吐物,其他人都很容易被感染,所以諾羅病毒容易造成大流行。
發病人群: 所有的年齡層皆有可能遭受感染。
表現症狀: 諾羅病毒感染引起之症狀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瀉、腹絞痛,也可能合並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一般而言,小朋友的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多會持續1至2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預防方式: 諾羅的預防關鍵還是在避免接觸到病毒。兒科醫師徐嘉賢在臉書就有喚友指出:諾羅病毒的結構不帶有封套,酒精是沒辦法抑制他的。而諾魯病毒主要是透過「糞口傳染」,防止飛沫傳染的口罩,對於腸病毒的預防效果並不大。
「請別忽略酒精無效的病毒,酒精不是萬能,洗手才是王道!」徐嘉賢強調,請別只顧著「酒精可以消毒冠狀病毒」,酒精消毒是在「沒辦法洗手的狀況下」使用的替代,並非放在第一位。
Ⅲ 水痘多久能好
水痘好發於兒童,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在水痘疫苗出現前超過90%的人在15歲前感染過水痘,通常感染發病後約10天左右就可痊癒。 水痘在一年四季都可發病,但冬春季節最為多見,甚至可形成流行。10歲以內的兒童易患水痘,尤其是1~4歲的孩子。
一般來說,六個月以內的嬰幼兒由於體內有母體帶來的抗體,所以發病率較低。水痘屬於良性自限性疾病,只有極少數患者可能出現並發症,如患有細菌性皮膚感染、肺炎和腦炎的人,嬰兒或免疫系統受損的成年人。
兒童患者全身症狀和皮疹都比較輕,也有部分成年人和嬰兒病情較重的情況。 如果皮疹多並且密集,成為重症水痘,就可能並發水痘肺炎、水痘腦炎等,可能需要2~3周才能治好,如果有合並症病程還會有所延長。 關於水痘的症狀及防治方法,詳細介紹:
水痘的主要症狀是發燒和出皮疹,而且患兒在出現皮疹前會有低熱、咽痛、疲乏倦怠、哭鬧不安及胃納減退等先兆。 水痘引發的皮疹很癢,一般在先兆症狀後一天左右出現。剛開始時皮疹是一些小的紅色斑點或高出皮膚表面的小丘疹, 與小痘痘或蚊蟲叮咬的小包類似。 隨後皮疹會發展成薄壁而飽滿且充滿液體的小水皰,當水皰破裂乾燥後就會結痂。新的皮疹會在接下來的數天內陸續、分批出現,演變成丘疹和水皰疹。
這些皮疹具有「四世同堂」的特點,如果是在疾病的高峰期,可能會看到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水痘的皮疹通常先出現在前胸、後背和臉部,並逐漸向身體其它部位發展,包括口腔、四肢、頭皮以及外生殖器等部位。 需要指出的是,患有濕疹的孩子水痘皮疹可能會相對嚴重,分布也更加廣泛;與大齡兒童及成年人相比,歲數小的兒童症狀更輕,皰疹也更少一些。
水痘的傳染性非常強,從開始出疹前一到兩天一直到皮疹全部結痂,整個病程都有傳染性。水痘可通過咳嗽、打噴嚏的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水痘患者(如皰疹的皰液)進行傳播。
如果是沒有患過水痘或沒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在首次接觸水痘病毒的兩周左右就會出現皮疹等症狀,但多數人會在10~21天內發病。 如果兒童患上水痘,應停課在家隔離休息,直到最後一個皰疹結痂。已經乾燥結痂的痂疹是沒有傳染性的,大多數患過水痘的人都不會被再次感染。
如果水痘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並發症,發展為化膿性皮膚感染,甚至更加嚴重的內臟型重症,如水痘型腦炎、水痘型肺炎、水痘型肝炎、水痘型腎炎、水痘型心肌炎。如果內臟型水痘預後不佳甚至會導致精神異常,嚴重時還會猝死。因此,出現水痘後要謹慎對待、及時治療,並注意身體營養的補充,適當休息。
水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抗生素治療無效,但可通過一些葯物緩解症狀。對於水痘引起的發熱,可使用乙醯氨基酚(泰諾林或必理通)退熱,但不要使用阿司匹林給患水痘的孩子退熱,否則可能會引發損害大腦與肝臟的瑞氏綜合症 。水痘引起的瘙癢可通過服用抗組胺葯物緩解,比如開瑞坦、仙特敏、苯海拉明,也可同時使用爐甘石洗劑外用止癢。
家長要提醒患兒不要搔抓,如果抓破了裡面的膿性液體感染會更快,而且可能留下疤痕,與天花留下的麻坑類似,會對容貌和皮膚產生很大影響。 患病兒童可能會因口腔內的皰疹疼痛而減少進食,可讓孩子攝入足夠的液體,以防脫水並控制發熱。 對於可能出現重症水痘的高危人群,如12歲以上沒有接種水痘疫苗或免疫受損的兒童,可在病程早期使用抗病毒葯物(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幫助機體抵禦水痘病毒的感染。
水痘無特效療法,主要是對症處理、預防皮膚繼發感染,做好身體的護理。 在家庭護理方面,衣服要消毒、清潔,對接觸過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玩具以及餐具等要根據情況分別採取洗、曬、燙、煮等方法消毒,而且不要與 健康 人共用。
同時要勤換衣服、被褥,保持皮膚清潔、做好指甲的修剪,以防因瘙癢抓破水痘繼發感染。飲食方面要營養豐富,給病人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綠豆湯、小麥湯、粥、面片等,不要吃油膩以及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做好通風,房間內應盡量讓陽光照射進來。
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在目前國內的免疫接種計劃中水痘疫苗是自費的二類疫苗。 一些注射過疫苗的兒童在接觸水痘病毒後也可能發病,但通常症狀較輕、沒有發熱症狀,而且皮疹較少,恢復得較快。 對於接種前已感染過水痘的人則不需要再接種水痘疫苗了,因為感染過一次水痘後人體會對水痘產生終身免疫。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從中醫角度看水痘屬於「濕熱郁結、外感邪毒」,所以食補很重要。平時要多喝水,飲食上可吃面條、粥、豆漿、果汁、蔬菜等食物,另外還要注意避風,禦寒、涼、潮濕。
水痘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導致水痘的病原體叫做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這個病毒首次感染引起的疾病叫水痘。
水痘痊癒以後,病毒往往並不會從人體清除,而是潛伏在神經節的附近。在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可以再次激活,引起帶狀皰疹。
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唯一的宿主,也就是說這個病毒只感染人類引起疾病。為了生存,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進化出了很強的傳染能力。
沒有得過水痘,也沒有注射過水痘疫苗並產生抗體的人,接觸水痘患者後發病率高達90%。一半以上的患者,是五到九歲的兒童。水痘疫苗改變了水痘的流行病學,使其發病率逐年下降,特別是兒童,成年水痘患者近年會相對增多一些。
水痘的主要表現是發熱、全身不適,散在或者密集的全身皰疹。這些皰疹可以分批出現,所以很多患者身上有的皰疹結痂,有的剛剛出來。
水痘的皰疹,往往放有明顯的瘙癢感,容易抓傷而導致繼發細菌感染,要引起注意,特別要注意皮膚和指甲的衛生。
水痘是一種可以自愈的疾病,大多數人不需要用葯也能夠在7~14天左右的時間痊癒。積極抗病毒治療的話,症狀最明顯的時間往往持續3到5天。如果免疫力低下,患者癒合可能會慢一些。
接觸水痘患者後,潛伏期為10到21天,平均為14到17天。也就是說在接觸患者之後,如果超過兩周沒有發病,基本上可能沒有被傳染。水痘的傳染期,是出皰疹的時候,當水泡結痂就不再具有傳染性。
極少部分水痘會出現一些並發症,除了前面說到的抓破水痘後導致皮膚的細菌感染之外,還可能會出現腦膜炎、腦炎等神經系統的並發症。有的水痘患者,可能會出現肺炎或心肌炎等等並發症。
水痘初起的時候,三天之內給予阿昔洛韋等抗病毒治療,能夠明顯的縮短病程。但對於發熱、皮膚瘙癢則需要對症治療,可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退熱,以及氯雷他定等止癢,也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要特別注意皮膚的衛生以及補充營養和水分。
水痘的病程,對於免疫力正常的人來說,通常三到五天症狀就會明顯趨於緩解。免疫力受到損傷的患者,如艾滋病感染者,往往病程要長一些,可達14到21天。皰疹的完全結痂癒合通常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如果繼發了細菌感染,由於抓破而引起的皮膚細菌感染,癒合的時間可能要10到14天。
積極的抗病毒治療,注意皮膚的衛生,一般會使水痘順利在一周之內痊癒。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一種病毒即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原發性感染,多見於兒童,臨床特徵是同時出現的全身性丘疹、水皰及結痂。其它名稱:水花、水皰
主要病因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常見症狀:全身性丘疹、水皰及結痂
多發群體兒童,成人也有發病(筆者臨床遇多例)。
流行病學
1、傳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病毒存在於患者上呼吸道和皰疹液中,發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結痂為止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後,也可發生水痘。
2、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亦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用具傳播。
3、人群易感性
本病傳染性極強,人群對水痘普遍易感。易感兒童接觸後90%發病,6個月以下嬰兒較少見孕婦患水痘時,胎兒可被感染。病後可獲持久免疫,二次感染發病者極少見,但以後可發生帶狀皰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高。
病因與發病機制
(一)病因
本病系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屬皰疹病毒科,僅有一個血清型。病毒呈球形,直徑150~200mm。病毒衣殼是由162個殼粒排成的對稱20面體,外層為脂蛋白包膜,核心為雙鏈DNA。病毒含有DNA聚合酶和胸腺嘧啶激酶,前者為合成DNA所必需的酶,系皰疹病毒屬共有,後者僅存在於單純皰疹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一般認為,不能產生腫腺嘧啶激酶的病毒不能造成潛伏感染而引起帶狀皰疹。受病毒感染的細胞可形成多核巨細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病毒對外界抵抗力弱,不耐熱和酸,不能在痂皮中存活,能被乙醚等消毒劑滅活。人是已知的自然界中的唯一宿主。
(二)發病機制和病理解剖
病毒經上呼吸道侵入人體後,先在呼吸道黏膜細胞中增殖,2~3天後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並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內增殖後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並向全身擴散,引起各病變。主要受累的器官是皮膚,偶爾也可以累及內臟。皮疹分批出現與病毒間歇性入血有關,其出現的時間與間隙性病毒血症的發生相一致。皮疹出現1-4天後,出現特異性細胞免疫並產生特異性抗體,病毒血症消失,症狀隨之緩解。水痘的皮膚病變主要在表皮棘細胞層,細胞呈氣球樣變、腫脹,組織液滲入形成水痘皰疹內含大量病毒。水痘皰疹以單房為主,周邊和基底部可見胞核分裂的多核巨細胞,內含嗜酸性包涵體。水皰液開始時透明,當上皮細胞脫落加之炎性細胞浸潤,使皰內液體變濁並減少,最後下層的上皮細胞再生,結痂脫落,結痂脫落後一般不留痕跡。小兒初次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時,臨床表現為水痘,愈後可獲免疫力。但部分病毒經感覺神經纖維傳入,潛伏於脊髓背側神經根和三叉神經節的神經細胞內,形成慢性潛在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可有部分內臟器官的輕微受累,如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升高等。免疫功能缺陷者則可出現播散性水痘,病累及胃腸道、肺、肝、脾、胰、腎上腺和腸道等,受累器官可有局灶性壞死、炎性細胞浸潤,病變部位可見含嗜酸性包涵體的多核巨細胞。並發腦炎者,腦組織可有水腫、充血和點狀出血等。
症狀
潛伏期為10~24天,以14~16天為多見。
1、前驅期
嬰幼兒常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在出現低熱、全身不適的同時已有皮疹出現。年長兒童和成人可有畏寒、低熱、頭痛、乏力、咽痛、咳嗽、惡心、食慾減退等症狀,持續1~2天後才出現皮疹。
2、出疹期
皮疹首先見於軀乾和頭部,以後延及面部及四肢。初為紅色斑疹,數小時後變為丘疹並發展成皰疹。皰疹為單房性,橢圓形,直徑3~5mm,周圍有紅暈,皰疹壁薄易破,疹液透明,後變混濁,皰疹處常伴瘙癢。1~2天後皰疹從中心開始乾枯、結痂,紅暈消失。1周左右痂皮脫落癒合,一般不留瘢痕,創口感染者留疤痕(痘坑)。如有繼發感染,則形成膿皰,結痂、脫痂時間將延長。水痘皮疹為向心性分布,主要位於軀干,其次為頭面部,四肢相對較少,手掌、足底更少。部分患者可在口腔、咽喉、眼結膜和外陰等黏膜處發生皰疹,破裂後形成潰瘍。水痘皮疹是分批出現,故病程中在同一部位可見斑丘疹、水皰和結痂同時存在,後期出現的斑丘疹可未發展成水皰即隱退。水痘多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指只出一批痘的,大部分患者出痘不止一批)。兒童患者症狀和皮疹均較輕,成人患者症狀較重,易並發水痘肺炎。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出現播散性水痘,皮疹融合形成大皰。妊娠期感染水痘,可致胎兒畸形、早產或死胎。產前數天內患水痘,可發生新生兒水痘,病情常較危重。除了上述典型水痘外,可有疹內出血的出血型水痘,病情極嚴重。此型全身症狀重,皮膚、黏膜有瘀點、瘀斑和內臟出血等,系因血小板減少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所致。還可有因繼發細菌感染所致的壞疽型水痘,皮膚大片壞死,可因膿毒症而死亡。
並發症
1、皮疹繼發細菌感染
如化膿性感染、丹毒、蜂窩織炎、膿毒症等。
2、肺炎
原發性水痘肺炎多見於成人患者或免疫功能缺陷者。輕者可無床表現,僅X線檢查有肺部彌漫性結節性浸潤;重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發紺等;嚴重者可於24~48小時內死於急性呼吸衰竭。繼發性肺炎為繼發細菌感染所致,多見於小兒。
3、腦炎
發生率低於1%,多發生於出疹後1周左右,臨床表現和腦脊液改變與一般病毒性腦炎相似,預後較好,病死率為5%左右。重者可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
4、肝炎
多表現為ALT升高,少數可出現肝脂肪性變,伴發肝性腦病即Reye綜合征。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
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高,淋巴細胞分數可以升高。
2、皰疹刮片
刮取新鮮皰疹基底組織塗片,用瑞特或吉姆薩染色可見多核巨細胞,用蘇木素-伊紅染色查見核內包涵體。
3、血清學檢查
常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或補體結合試驗檢測特異性抗體。補體結合抗體於出疹後1~4天出現,2~6周達高峰,6~12個月後逐漸下降。血清抗體檢查有可能發生與單純皰疹病毒抗體的交叉反應。
4、病原學檢查
(1)病毒分離
取病程3~4天皰疹液種於人胚成纖維細胞,分離出病毒後可作進一步鑒定。
(2)抗原檢查
對病變皮膚刮取物,用免疫熒光法檢查病毒抗原。其方法敏感、快速,並容易與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相鑒別。
(3)核酸檢測
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患者呼吸道上皮細胞和外周血白細胞中的病毒NA,系敏感、快速的早期診斷方法。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水痘流行病史和接觸史。
2、臨床表現
皮疹相繼分批出現,呈向心性分布,開始為粉紅色小斑疹,很快變為丘疹、水皰,水皰疹無臍眼,周圍有紅暈,水皰易破潰,奇癢,數日後結痂;可見丘疹、新舊水皰、結痂同時存在。口腔、咽部或外陰等處黏膜也可有皮疹易破裂形成小潰瘍。全身症狀輕,一般不發熱或有低熱。
3、檢查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高,淋巴細胞分數可以升高;水皰液塗片檢查有多核巨細胞和核內包涵體,或分離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或其抗原陽性,或血清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抗體滴度在2~3周後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
4、分型診斷要點
(1)典型水痘
具有上述診斷要點中各項。
(2)重症水痘
也稱為進展型水痘,多見於免疫功能受損,伴惡性疾病的兒童,有高熱,皮疹離心性密布全身,水皰疹有臍眼,皰液可為血性,可有皮膚紫癜。
(3)先天性水痘綜合征
孕母在妊娠期第8~20周患水痘,新生兒有肢體短而發育不良、低體重、皮膚搬痕、小頭畸形、視神經萎縮、白內障、小眼球、視網膜脈絡膜炎、白內障及智力低下等。如母親在產前4日以內患水痘,新生兒常於出生後4~5天發病,易形成播散性水痘,病死率25%~30%。新生兒水痘的皮疹有時酷似帶狀皰疹的皮疹。
鑒別診斷
1、帶狀皰疹
與水痘為同種病毒感染生致病,成人多見,皰疹常沿一定的神經走行呈帶狀分布,不對稱,局部灼痛明顯,臨床曾遇一60歲女病人遭受近80天病痛折磨,天天肌注,筆者用中醫葯5天治癒案例。
2、膿皰疹
為兒童常見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常發於鼻唇周圍或四肢暴露部位,初為皰疹,繼成膿皰,最結痂,皮疹無分批出現特點,無全身症狀。
3、丘疹樣蕁麻疹
系皮膚過敏性疾病,嬰幼兒多見,四肢、軀干皮膚分批出現紅色丘疹,頂端有小皰,周圍無紅暈,不結痂、不累及頭部和口腔。
治療
(一)治療
1、一般治療和對症治療
患者應隔離至全部皰疹變成干結痂為止。發熱期卧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食物和注意補充水分。加強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皰疹處以免導致繼發感染。皮膚瘙癢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擦,皰疹破裂後可塗甲紫或抗生素軟膏。
2、抗病毒治療
早期應用阿昔洛韋已證明有一定療效,是治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的首選抗病毒葯物。如皮疹出現24小時內進行治療,則能控制皮疹發展,加速病情恢復。此外,阿糖腺苷和干擾素也可試用。
3、防治並發症
繼發細菌感染時應及早選用抗菌葯物,合並腦炎出現腦水腫者應採取脫水治療。水痘不宜使用糖皮質激素。
相對於西醫的療法抗病毒干擾素而言,中醫葯對於此病療效懇切,如早期高熱難退燒,中期出痘數量,和總體痊癒期(出一批痘和出幾批痘的痊癒是有時間差的,筆者臨床曾見到的高達20多天的,但中醫一般自接收患者10日內痊癒)
(二)預後
預後一般良好,結痂脫落後大都無瘢痕;但部分感染的痘會遺留疤(痘坑)。重症或並發腦炎者,預後差,甚至可導致死亡。
日常護理
1、體溫過高的護理
本病會伴有發高熱(超40度)可用物理降溫或適量退熱劑,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可用撲熱息痛,以免發生Reye綜合征。中醫治療退熱比較快且穩定,不會反復發熱。
2、皮膚完整性受損的護理
(1)保持床鋪清潔、平整、乾燥,減少局部摩擦刺激;居室內溫、濕度適宜,衣著寬松、舒適,以免增加癢感;勤換內衣,保持皮膚清潔;剪短指甲,勤洗手,指導患者勿用手搔抓皮膚,嬰幼兒可戴並指手套,以免抓傷皮膚引起繼發感染或留下疤痕。
(2)若難忍致哭鬧、不舒適者,可通過 游戲 、講故事等分散其注意力,可用溫水洗浴、局部塗0.25%冰片爐甘石洗劑或5%碳酸氫鈉溶液,亦可遵醫囑口服抗組織胺葯物。
(3)皰疹破潰時塗2.5%~5%金黴素魚肝油,繼發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軟膏,或遵醫囑給抗生素口服控制感染。
(4)有報道用麻疹減毒活疫菌0.3~1mL皮下注射,可加速結痂,不再出現新皮疹,療效明顯。亦有報道用周林頻譜儀照射皮疹,有止癢、防止繼發感染、加速皰疹乾涸及結痂脫落的效果。
3、病情觀察
注意觀察患者精神、體溫、食慾及有無噴射性嘔吐等,警惕合並水痘腦炎。水痘偶可發生播散性水痘,應注意觀察皮疹,及早發現,並予以相應的治療及護理。
4、預防感染傳播的護理
(1)隔離傳染源
無並發症的水痘患者在家隔離至皮疹全部結痂為止或出疹後7天。對密切接觸的易感兒應檢疫3周。
(2)切斷傳播途徑
居室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托兒機構宜採用紫外線消毒。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被污染用品可用84消毒液消毒。
(3)保護易感者
避免與患者接觸,尤其是體弱、免疫缺陷者更應加以保護。具體措施:
①被動免疫:在接觸水痘後72h內給予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肌內注射,可起到預防或減輕症狀的作用。
②主動免疫:可接種水痘疫苗,目前有進口和國產制劑,1~12歲兒童接種1針,13歲以上接種2針,間隔6~10周,預防效果好,副作用少。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或惡性病患者在接觸水痘後立即注射。
5、 健康 指導
無並發症患者可在家隔離治療,護理人員應向家長講解本病有關知識,指導家長進行消毒隔離、皮膚護理、飲食護理及病情觀察,防止繼發感染,預防並發症的發生。並注意提醒在高熱時忌用阿司匹林退熱,以免發生Reye綜合征。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冬春季節多發,主要發病群體為兒童。開始症狀以高熱為主,可能合並有全身倦怠,惡心嘔吐,腹痛等現象。水痘為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情況下,水痘感染發病後約10天左右就可以自愈。
兒童患者全身症狀及皮疹均較輕,但部分成人及嬰兒病情較重,皮疹多,而且密集,成為重症水痘,有可能並發水痘肺炎、水痘腦炎等,病程可長達2-3周才能治好。目前因為疫苗的接種,大多水痘臨床表現不太典型,輕症水痘一周左右就可以好。"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多見於兩到六歲的孩子,成人和嬰兒發生較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和呼吸道傳播,多見於春冬季節。
水痘的潛伏期一般為兩三周左右,發病時首先會有發熱的現象,隨後出現厭食、惡心、嘔吐、咳嗽等症狀,之後皮疹才會出現。
起初的皮疹只有米粒樣大小,呈現鮮紅色,之後在二十四小時後,皮疹處形成圓形的水泡,易發生破裂。這時候不能用手去抓破它,一般在三到五天左右的時間,水泡就會萎縮,隨後結痂。結痂後經過兩三周左右的時間,就會脫落,痊癒。因此,出了水痘平均一般七到十天可自然痊癒,無需特殊的治療。
水痘雖然痊癒的快,但是水痘期間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注意將接觸的衣被、餐具等進行徹底的消毒,因為脫落的結痂也具有傳染性,所以需要將脫落的痂皮用火燒毀。
室內做好通風的工作,水痘的傳染性是非常強的,早期應該做好隔離的措施。在發病期間注意多休息,勤喝水,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易消化並富含營養的食物,比如豆漿、牛奶、雞蛋等。
另外要注意在水痘起泡期間,千萬不能用水去抓破水泡,如果水泡破裂,可以塗抹一些抗生素,防止發生感染的現象,如果非常癢,難以忍受,可以塗抹一些止癢葯。
水痘跟帶狀皰疹一樣,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原發性感染性疾病,多見於兒童,主要特徵表現為全身性丘疹、水皰和結痂。
水痘的潛伏期在10-24天,多為14-16天。經典的水痘分為兩期:
1.前驅期:嬰幼兒無症狀或者症狀較輕,表現為低熱或全身不適,可同時出現皮疹。兒童和成人可以有低熱、頭痛、乏力等表現,一般持續1-2天後出疹。
2.出疹期:水痘經典的出疹順序為先軀干、頭部,再到面部和四肢。開始為紅色斑疹,數小時後發展為丘疹並進一步發展為皰疹,皰疹處常伴有瘙癢。1-2天後皰疹開始結痂,1周後痂皮脫落。
所以從發病開始大約10天左右可以自愈。
當然,如果出疹時護理得不好,可能會引起化膿性感染,甚至出現膿毒血症。成人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容易並發水痘肺炎。少數患者也可能出現腦炎或肝炎。
除了經典的水痘之外,也有疹內出血的出血型水痘,這種情況比較凶險,會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出現這類情況會導致病程延長甚至死亡。
水痘多以兒童為主,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來說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多發於春季。
水痘感染在發病後10天左右就可以痊癒。兒童有輕度全身症狀和皮疹,但不分成人和嬰兒有嚴重的疾病,皮疹多、密度大,成為嚴重的水痘,可能並發水痘肺炎、水痘腦炎等等,病程可長達2~3周左右。
水痘有自然病程,需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夠徹底恢復,水痘是由於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個傳染病,多見於兒童時期,既使是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也有患水痘的幾率。水痘的病情是發燒,有皰疹,一般是成對的生長,多在軀干,初期從口腔先出,一邊結痂一邊長出新的水痘,伴有發熱,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水痘病毒可以獲得終身免疫。
你好,一般10天左右,建議你要多喝水,最好口服一些抗病毒的葯物,這樣對你的身體恢復有幫助.
一般在10天左右就好了!
Ⅳ 水痘的問題
我也得過宏純不要緊的下面這幾條你看一看:
水痘的治療主要通過對症狀的治療。洗澡的時候在洗澡水裡放少量的碳酸鈉或者服用抗組胺劑可以
減輕瘙癢。可以用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退燒。異丁苯丙酸也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來使用。然而,阿司匹林或者含有阿司匹林的葯物絕對不能用於水痘引起發燒,因為阿司匹林可能引起嚴重的
並且致命的Reye綜合征(Reye's Syndrome)。
目前還沒有埋神證據表明爐甘石洗液對水痘有效。盡管它被廣泛地使用並且有出色的安全性蔽液咐。
保持良好的衛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每日用溫水清洗來防止二次細菌感染。健康的成人感染水痘會
出現更加嚴重的症狀。抗病毒葯物阿昔洛韋是一般用葯。任何年齡段有免疫缺陷或者大規模濕疹的
患者有嚴重症狀的風險,並且也需要使用抗病毒葯物治療。在美國,百分之五十五的水痘死亡病例
都是超過20歲的患者,盡管這只是一小部分的案例。
並發症:
在得水痘後,剩餘的水痘病毒可能在神經當中休眠。當被激活後會引起帶狀皰疹。
繼發感染,例如腦炎也可能發生在免疫功能不齊全的人。如果腦炎和帶狀皰疹一起發生那將更危險
Ⅳ 生水痘了可以洗澡嗎
水痘破後感染會留下疤痕,因此最好不要洗澡,可以輕輕用溫水擦拭身體,洗頭別用洗發專水.別吹電屬風扇或者吹空調。
以下摘抄:
治療水痘目前尚無特效葯,而中醫治療則多從清熱解毒的角度來用葯。患兒要多飲水,可以綠豆等煎湯代茶。在飲食上要清淡,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果患兒沒有發熱,可以吃飯,但忌食燒鵝、鴨子和煎炸食品等辛辣燥熱之物,最好也不要食醬油,以免皮膚留下色素沉著。
在護理上,洗澡並不成問題,特別對於發熱出汗比較多的患兒,完全可以用溫水洗澡或多次滌洗相關部位,或用銀花、野菊花、夏枯草、苦參、地膚子等煎水外洗,有助於促進皮疹的康復。
放輕松,好了就能上課了,你自己在家可以看看書啊,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問問我... (*^__^*)
Ⅵ 校園水痘群聚感染增 國中以上達九成
校園水痘群聚感染增國中以上達九成
國中以上校園水孝吵或痘群聚感染事件逐漸增加,學校及家長應提高警覺!依據「台北市學校傳染病通報系統」監測資料顯示,106年台北市校園水痘群聚案件較去年成長28%,其中以國小22件佔40.0%最多,其他依次為高中10件佔18.2%、國中9件佔16.4%、幼兒園9件佔16.4%、補習班3件佔5.5%及大專/大學2件佔3.6%;相較去年同期43件,國中以上學校水痘群聚事件增加9成。
水痘潛伏期 2-3 周初期九大征應注意
台北市 *** 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陳少卿科長表示,水痘原是一種兒童期的高傳染性疾病,多發生於12歲以下兒巧伍童,潛伏期約2至3周,曾施打過疫苗者仍可能罹患水痘。陳少卿解釋,水痘主要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接觸到水痘患者,都可能造成傳染。初期症狀為發燒、疲倦、食慾不振、顫抖、頭痛、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逐漸由臉部至軀干四肢延伸出現紅疹,再發展成紅丘疹、水皰疹、膿皰疹而後結痂。
疫苗保護期達 10 年 12 個月幼兒可免費接種
陳少卿指出,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自93年1月1日起,將水痘疫苗納入幼兒常規接種政策,提供滿12個月的幼兒免費接種疫苗,疫苗保護期約達10年,但感染者的年齡層近年來逐漸上升,13至18歲之青少年罹患水痘案例增加,好發年齡層逐漸後移,且冬季及早春為水痘好發季節,學校與家長應加強防範。
自費接種第二劑疫苗助降低水痘並發症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若罹患水痘應落實在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以防範疫情擴散;且暫停所有涉及人口密集機構,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勿出入公共場所,直至全身水皰結痂變乾,無傳染之虞始可復課。
目前,接種水痘疫苗仍是預防水痘最有效碰州的方法,家長應按時攜帶幼兒完成接種;另外,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教授也建議,可自費再接種第2劑疫苗,以提升保護力,減低孩童及成人因感染水痘所帶來的嚴重並發症。
加入【】,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松 : /supply/article/35402 關鍵字:陳少卿, 水痘, 群聚感染, 紅疹, 台北市 *** 衛生局, 關節酸痛
Ⅶ 什麼水痘傳染病感染此病都有什麼症狀如何防治
水痘
開放分類: 內科、傳染病、蘑菇、病毒性疾病、出疹性病毒疾病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
[病原學]
病毒屬皰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徑150~200nm。中心為雙股DNA,其外為20面體核衣殼,衣殼表面有一層脂蛋白包膜,內含補體結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本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可在人胚纖維母細胞、甲狀腺細胞中繁殖,產生局灶性細胞病變,細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和多核巨細胞。人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較弱,不耐高溫,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劑滅活。但能在皰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單核吞噬系統中繁殖,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襲皮膚及內臟,引起發病。
[流行病學]
水痘傳染性強。患者為主要傳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後5天都有傳染性。兒童與帶狀皰疹患者接觸亦可發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也可接觸污染的用物間接待染。
本病以冬春季發病為主,主要為2~10歲的兒童發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發病可終身免疫。
(一)傳染源 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也可發生水痘,但少見。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後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
(四)流行特徵 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本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0%發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幼兒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
[發病原理和病理解剖]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後入血及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系統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皮疹分秕出現與間歇性病毒血症有關。隨後出現特異性免疫反應,病毒血症消失,症狀緩解。當免疫功能低下時易發生嚴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變可累及內臟。部分病毒沿感覺神經末梢傳入。長期潛伏於脊神經後根神經節等處,形成慢性潛伏性感染。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患惡性腫瘤,受刺激)病毒被激活,導致神經節炎,並沿神經下行至相應的皮膚節段,造成簇狀皰疹及神經痛,稱為帶狀皰疹。
水痘病變主要在表皮棘細胞。細胞變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後者液化及組織滲入形成水皰,其周圍及基底部有充血、單核細胞和多核巨細胞浸潤,多核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水皰內含大量病毒。開始時透明,後因上皮細胞脫落及白細胞侵入而變濁,繼發感染後可變為膿皰。皮膚損害表淺,脫痂後不留瘢痕。粘膜皰疹易形成潰瘍,亦易癒合。水痘個別病例病變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腸、肝、腎上腺、胰等處,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細胞侵潤及局灶性壞死。帶狀皰疹受累的神經節可出現炎細胞浸潤、出血、灶性壞死及纖維性變。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為14~15日左右。起病急、輕、中度發熱且出現皮疹,皮疹先發於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脫症的演變過程,脫症後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癢明顯,若因摧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可出現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見於1-10歲的兒童,潛伏期2-3周。起病較急,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迅即變為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約經2-3天水皰乾涸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疤痕。皮損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顏部始,後見於軀干、四肢。數目多少不定以軀干為多,次於顏面、頭部,四肢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見於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皮損常分批發生,因而丘疹、水皰和結痂往往同時存在,病程經過2-3周。若患兒抵抗力低下時,皮損可進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臨床異型表現有:大皰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兒水痘、成人水痘等。
需與天花相鑒別:天花全身反應重,始即39-40度的高熱,熱度下降後發疹,皮損中央有明顯的臍凹,顏面增多,愈後遺留凹陷性疤痕。有是應注意與膿皰瘡及丘疹性蕁麻疹區別。
[治療]
本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皰疹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局部可塗1%甲紫溶液,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抹。早期採用阿精胞甘10mg/kg/日或用無環鳥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擾素,可抑制病毒的復制。每日肌注維生素B12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療效。有繼發感染時可選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用葯]
根據葯理毒理來說水痘主要是:病毒傳染。
用「鹽酸嗎琳胍片」(僅作參考),用法:一次一片,一日三次,切記不可一次服下。
用「板藍根顆粒」(僅作參考) ,用法:一次一袋(溫水沏服),一日三次。
同時可以用上述方法(見治療)進行水痘的吸水蒸發泡內組織溶液。
[預防]
本病的預防重點在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至全部症疹為止。對有接觸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內注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價帶狀皰疹免疫血漿,以減少發病的危險性。
隔離患者至全部皮疹結痂或出疹後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曬法消毒。接觸水痘的易感者應留檢3周,也可早期應用丙種球蛋白(0.4-0.6ml/kg)或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顯降低水痘的發病率,減輕症狀。最近幾年研製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於正常易感兒童預防有效。
水痘問答
(Varicella)
水痘是兒童的高度急性傳染性疾病,偶發於成人。有終生免疫力。它是由復合皰疹DNA病毒,即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原發感染。以發熱及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結痂為特徵。
病因及發病機理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virus,VZV),呈磚形、直徑為150-200nm,核酸為DNA,有立體對稱的衣殼,在細胞內繁殖。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VZV存在於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皰疹和血液中,經飛沫或直接接觸皰液而傳染,已知VZV可經醫療器械傳播。VZV主要經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然後入血和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內第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偶爾累及內臟。
臨床表現
治療
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
全身治療
主要是加強護理,預防繼發感染和並發時的發生。發熱期應卧床休息,給予足夠的營養支持與水分的供應。臨床對症用葯為主。熱度高者可給予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水皰破潰者可塗以2%龍膽紫液,若有彌漫性膿皰、蜂窩組織或急性淋巴結炎等並發症時,則需投用廣譜抗生素。重症患者,可肌注丙種球蛋白。忌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發和加重。
對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兒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腦炎等嚴重病例,應及早采抗病毒葯物治療。阿糖腺苷10mg/kg•d,靜脈滴注。或無環鳥苷5-10mg/kg,每8小時一次靜脈注射,療程5-7天,或加用a-干擾素,以抑制病毒復制,防止病毒擴散,促進皮損癒合,加速病情恢復,降低病死率。
出水痘會不會留疤痕?
水痘發生的部位較廣泛,可延及頭面部,且成批出現,數目較多,故有人擔心會不會留下疤痕,影響美觀。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一般來說水痘按照自然病程發生、消退,即使水皰較大破潰後形成糜爛面,也會很快痊癒,愈後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反復搔抓破潰後易繼發細菌感染,甚至發生壞疽,愈後會有疤痕。因為單純水痘的損害部位很淺,未到達真皮組織,如果合並細菌感染則會向下破壞而導致疤痕形成。
可見出水痘不會留下疤痕。但是在臨床上水痘還有幾種特殊類型,應引起注意。
(1)大皰型水痘 只見於2歲以下的兒童。為成批發生的2~7cm大小的大皰,破潰後形成糜爛面,但痊癒很快。
(2)出血性水痘 水皰內容物為血性,有高熱及嚴重的全身症狀。好發於營養不良、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使用免疫抑制劑及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的病人。
(3)新生兒水痘 通常是在生產時由母親而感染,一般症狀表現較輕,但亦可發生系統損害而致死。
(4)成人水痘 症狀較小兒為重。前驅期長,高熱,全身症狀較重,皮疹數目多,也更癢。
以上幾種特殊類型雖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就應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否則不僅僅是留疤痕的問題,還可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醫如何治療水痘?
現代醫學對病毒性疾病沒有特效葯,故水痘的治療主要是預防繼發感染和加強護理。發熱期應卧床休息,食易消化食物,保證營養和水分的供給;體溫較高者可予退熱劑,皮膚瘙癢甚者可口服抗組胺葯,亦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水皰破潰後塗2%龍膽紫等等,均為對症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為外感時邪,傷及肺脾,生濕化熱,發於肌膚所致。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祛濕為主,根據病情的輕重可分以下兩種類型:
(1)風熱夾濕證 屬輕型,證見發熱,咳嗽,流涕,水痘紅潤,分布稀疏,內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癢,納差,二便調和,舌苔薄白,脈浮數。治宜用疏風解表,清熱祛濕法。方選銀翹散加減。
(2)濕熱熾盛證 屬重證,多見於體質虛弱的患兒。發熱重,表現為壯熱煩渴,唇紅面赤,精神萎靡,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漿混濁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見皰疹,伴有口乾欲飲,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苔黃厚而干,脈洪數或滑數。此乃邪盛正篤,濕熱毒邪內犯。治療當加大清熱涼血解毒之力。方選加味消毒飲加減。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適當選擇西葯對症治療,如退燒、止癢等。其餘在護理、飲食、消毒、隔離等方面中西醫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傳染性強。一般感染後可獲終身免疫。
水痘症狀特徵:
水痘是高傳染性疾病,它通過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者空氣傳播。患者的咳嗽和噴嚏都能引起空氣傳
播。接觸水泡裡面的液體也能傳染疾病。感染水痘者從出疹前1~2天到所有的皰疹結痂一直具有傳染
性。這段時間可能是5到10天。
水痘的皮損起於2-4毫米的紅色丘疹,然後發展為不規則的輪廓(develops an irregular outline
)。一個薄表皮、透明的水泡會出現在紅斑頂部。這種是水痘標志性的皮損。大約過了8-12小時後
,水泡會變得渾濁,然後破潰結痂。水泡是高傳染性的,但是一旦結痂就不會有傳染性。痂皮通常
在7天之後掉下,有時候會留下坑狀的疤痕。雖然一個皮損會在7天左右癒合,但是在幾天內新的皮
損會每天接連出現。所以,新的皮損停止出現,所有存在的皮損全部癒合通常要花一個禮拜的時間
。學生在所有皮損結痂掉落之前不能上學。
帶狀皰疹是水痘病毒恢復活性引起的。帶狀皰疹的出現不需要通過接觸別的患者。帶狀皰疹感染者
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也能夠傳播水痘。
預防和治療:
水痘的治療主要通過對症狀的治療。洗澡的時候在洗澡水裡放少量的碳酸鈉或者服用抗組胺劑可以
減輕瘙癢。可以用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退燒。異丁苯丙酸也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來使用。然
而,阿司匹林或者含有阿司匹林的葯物絕對不能用於水痘引起發燒,因為阿司匹林可能引起嚴重的
並且致命的Reye綜合征(Reye's Syndrome)。
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爐甘石洗液對水痘有效。盡管它被廣泛地使用並且有出色的安全性。
保持良好的衛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每日用溫水清洗來防止二次細菌感染。健康的成人感染水痘會
出現更加嚴重的症狀。抗病毒葯物阿昔洛韋是一般用葯。任何年齡段有免疫缺陷或者大規模濕疹的
患者有嚴重症狀的風險,並且也需要使用抗病毒葯物治療。在美國,百分之五十五的水痘死亡病例
都是超過20歲的患者,盡管這只是一小部分的案例。
並發症:
在得水痘後,剩餘的水痘病毒可能在神經當中休眠。當被激活後會引起帶狀皰疹。
繼發感染,例如腦炎也可能發生在免疫功能不齊全的人。如果腦炎和帶狀皰疹一起發生那將更危險
。
疫苗接種:
水痘疫苗自1995年以來被人們所使用來對抗這種疾病。一些國家要求兒童在進入小學前接種疫苗。
但是疫苗保護不是終身的,在第一次接種疫苗後五年後有必要再次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後的通常反應是:
注射後42天發燒至38.9攝氏度
注射後兩天在注射部位疼痛、瘙癢
在注射後8到19天在注射部位出現皮疹,如果出現,你便有傳染性
在注射後5到26天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皮疹。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你便有傳染性
當反應發生時應該做什麼?
控制發燒及減輕不適,吃含有對乙醯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的葯。(在中國常見葯物名:百服寧
、必理通、泰諾、撲熱息痛、醋氨酚)
水痘患者的飲食原則
(1)宜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宜飲綠豆湯、銀花露、小麥湯、粥、面片、龍須雞蛋面等。
(2)忌油膩、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發物。
(3)宜多飲開水及飲料。
水痘食療方
疏風清熱宜選用下列食療方:
胡蘿卜芫荽羹:胡蘿卜、芫荽各60克、洗凈切碎,加水煮爛,加冰糖服,每日1劑,分3次服完。連服一星期,嬰兒只服湯汁。
金銀花甘蔗茶:金銀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銀花水煎至100毫升,兌入甘蔗汁代茶飲。可頻頻服之。日1劑,7~10天為1療程。
解毒祛濕宜選用以下食療方:
苡薏紅豆粥:苡薏仁20克,紅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凈共煮,粥熟豆爛拌冰糖。每日1劑,分3次服完。適於水痘已出,發熱、尿赤、神疲納差者。
馬齒莧荸薺糊:鮮馬齒莧、荸薺粉各30克,冰糖15克,鮮馬齒莧洗凈搗汁,取汁調荸薺粉,加冰糖,用滾開的水沖熟至糊狀。每日1劑。適於水痘已出或將出,發燒、煩燥、便稀溏。
Ⅷ 長水痘留下的疤怎麼去除
水痘疤痕治療案來例 長水痘留下源的疤一般星星點點的分布在人體上,呈現潮紅色,一般不會有癢痛等不良的症狀。在大多數長水痘留下的疤屬於色素疤痕,會影響皮膚的整體美觀。對於長水痘留下的疤,我們只有採用疤痕治療才能將其消除殆盡。 推薦閱讀:怎樣消除水痘疤痕 現在非手術的疤痕治療手段中的復合彩光這一激光治療就可以去除長水痘留下的疤,復合彩光集合各種光線於一身,不同光線對不同的色素組織有不同的消除功效,可以消除不同皮膚層的疤痕組織。復合彩光對於各種原因形成的色素疤痕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其消除,長水痘留下的疤更是不在話下。 長水痘留下的疤在進行復合彩光治療時不會有任何的疼痛感或造成是任何的皮膚損傷,所以家長朋友可以放心的帶著自己的孩子到正規、專業的醫院進行治療。現在正規、專業醫院的疤痕治療都是有保證的,對此不放心的家長朋友還可以跟醫院簽訂相關的合約,以求安心治療。 根據以上的講解,相信我們都了解到。對於長水痘留下的疤或是其他疤痕有疑問的朋友可以進一步咨詢我們深圳鵬程醫院疤痕科在線專家,相信我們的疤痕專家可以幫你解答所有疤痕問題,消除對疤痕的種種疑問。
Ⅸ 開學前記得接種水痘疫苗!水痘嚴重恐引並發症,5招自保避感染
作者\ 編輯部
夏日炎炎,高溫潮濕的環境下皮膚很容易長蕁麻疹,但你以為所有冒紅疹又皮膚發癢的狀況就是蕁麻疹嗎?日前苗栗一名15歲的少年長出紅疹及水泡疹,誤以為是蕁麻疹,服用葯物後反而惡化,轉往急診檢查後才發現是水痘,且已出現輕微腦膜炎症狀,延誤的話恐會危及性命!
雖然兩者皆是紅斑, 但該名少年皮膚長出了如水珠般的「水泡疹」,且全身發癢、頭痛,這是區別蕁麻疹及水痘的重要關鍵 。為恭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浩遠指出,如果誤把水痘當成蕁麻疹,使用類固醇葯物治療的話反而會抑制免疫力,導致水痘感染更為惡化,嚴重的話甚至會變成致命性並發症。
因此醫師提醒,如果身上出現搔癢的疹子,要仔細看是否為水珠狀,一旦出現嚴重頭痛、精神變差、劇烈咳嗽、高燒不退、疹子紅腫熱痛等並發症前兆時,應立即就醫!所幸該少年及時受到特效葯的治療,頭痛於第二天便緩解,水痘也逐漸於半個月內康復。
不是打完疫苗就終生免疫
水痘雖然好發於冬季及早春等天氣比較涼的時候,但不代表夏季不會發生!經由空氣、飛沫傳播,初期可能出現發燒、疲倦、肌肉或關節酸痛等症狀,隨後皮膚冒紅疹、水泡疹、膿皰疹,並由頭部往軀干四肢蔓延。
水痘感染力很強,潛伏期約2至3周,自出疹前5天到第一批水泡疹出現後5天都有傳染力,完全結痂後才不具傳染性。 且感染的話容易引發腦炎、肺炎、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等並發症,其中又以腦炎最為致命,患者會出現頭痛、發熱、嘔吐、失語、昏迷等,死亡率高達5~25%。
推薦閱讀:什麼是身上長皮蛇!跟水痘有何關系?
1歲以下嬰兒、孕婦、免疫缺陷者為高危險群! 家長除了記得帶家中出生滿12個月的幼兒到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疫苗接種,降低感染風險之外,也要記得 破除「打完疫苗便能終生免疫」的迷思,疫苗保護力約50%,還是有可能感染水痘 ,只是症狀較為輕微,會降低並發症的機率。
五招預防水痘感染
1.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水痘疫苗。
2.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期處於密閉空間內。
4.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5.患者應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
疾管署提醒,感染水痘時記得配戴口罩就醫治療,落實生病不上課;隔離期間避免接觸未接種水痘疫苗的嬰幼兒、孕婦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險群,經醫師評估傳染力已大幅降低後再復學,防止病毒傳播。
推薦閱讀:水痘疫情升溫爆群聚,嬰兒、孕婦為並發症高危險群
不管怎樣,身上只要出現不明紅疹時,最好就要趕緊就醫檢查,免得像案例一樣誤以為水痘是蕁麻疹,用錯方式治療,反而造成症狀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Ⅹ 腹部鼓脹如河豚,原來是帶狀皰疹作祟
吃生菜減重當心子宮、攝護腺都受害關節痛、尿酸高不見得是痛風腎性貧血櫻乎症狀不易分辨切勿輕忽快治療結婚五年不孕原來是巧克力囊腫惹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潛伏於感覺神經節,首次受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時,皮膚上會出現許多散在性小水泡,痊癒後,每當宿主免疫力降低時,病毒就可能再度活化及繁殖,大量復制的病毒會從感覺神經節沿著神經跑出來,造成神經發炎也讓神經所支配的皮節產生群聚性水皰。
一名69歲女性,因左側腹部麻感及鼓脹就診。經詢問發現,該病患就診前兩、三周左側腹部皮膚產生水泡合並疼痛,之後同側腹部不明原因鼓脹,因曾被告知可能是腹部出血所以十分驚慌,於是就醫做檢查但未發現特殊異狀。
病患此次就醫時,左側腹部水泡已痊癒,除了麻感及腹部明顯鼓脹並無便秘等胃腸不適症狀。經診視後確認是罹患帶狀皰疹,影響范圍為左側腹部(左側胸椎第10至12皮節),合並感覺神經炎產生的神經麻脊跡悉痛,及運動神經麻痹引起的腹肌鬆弛及腹部鼓脹。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指出,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或飛蛇,成因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從潛伏處的感覺神經節內跑出來。人體首次受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時,皮膚上會出現許多散在性小水泡,這就是水痘。
水痘痊癒後,病毒便進入感覺神經節內,當宿主免疫力降低時,病毒就可能再度活化及繁殖,這些大量復制的病毒會從感覺神經節沿著神經跑出來,除了造成神經發炎,也讓這些神經所支配的皮節產生群聚性水皰。因皮疹沿著神經呈帶狀分布,因此稱為帶狀皰疹。
潘企岳表示,帶狀皰疹都出現在身體的一側,最常發生在胸腹部和頭頸部。水泡產生前的不明疼痛常被州穗誤以為是其他病症,水泡產生後常會被誤以為是蚊蟲叮咬,或是使用貼布引起的疹子。帶狀皰疹因感覺神經炎常伴隨感覺神經症狀,通常是抽痛甚至劇痛,也有可能產生癢、麻、蟲爬感等,這些症狀有可能發疹前數日開始至皮疹痊癒後數周甚至更久。
帶狀皰疹伴隨運動神經麻痹的案例較少見,整體來講約佔1%-5%,軀干更少約佔0.7%。頭部的帶狀皰疹可能會引起半側臉部肌肉麻痹,譬如Ramsay Hunt氏癥候群就是外耳的帶狀皰疹,症狀除了水泡、耳痛、耳鳴、聽力喪失、頭暈,還會合並同側顏面神經麻痹。腹部的帶狀皰疹若伴隨運動神經麻痹則有可能引起同側的腹部鼓脹,如同此案例。這樣的肌肉麻痹經過3個月至半年大多會自行復元,毋須過度擔心。此案例即提醒民眾辨識此一狀況免得引起無謂的驚慌及免去不必要的檢查。
話題: 帶狀皰疹, 水痘, 皮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