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聚集性水痘疫情標准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聚集性水痘疫情標准

發布時間: 2023-04-17 12:38:43

① 五天內學校出現4例水痘病例算不算發病高峰

當然算爆發!
水痘疫情暴發是指在10天內,某一局部區域或者單位內,突然發生兩例或者兩例以上水痘患者,並且疫情有出現蔓延趨勢,被稱為水痘疫情爆發。需要在24小時內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同時配合疾控部門做好疫點消毒處理。患病兒童需要住院或在家隔離治療,患病兒童待過的教室以及患兒使用過的玩具物品等,需要配合疾控部門做消毒處理。

② 學校水痘疫情三級報告標準是

1. 一級報告:學校應針笑高對本校學生和教職工的水痘疫情情況,每周報告一次,報告內容包括:病例數量、接種率、病毒傳播模式、採取的防控措施等;
2. 二級報告:學校應每月報告一次談升毀水痘疫含備情情況,報告內容包括:本月病例數量及其趨勢、接種率及其趨勢、病毒傳播模式、採取的防控措施等;
3. 三級報告:學校應每季度報告一次水痘疫情情況,報告內容包括:季度病例數量及其趨勢、接種率及其趨勢、病毒傳播模式、採取的防控措施等。

③ 學校水痘爆發的標準的什麼

孩子的情況建議暫時不要去上學,以免傳染給其他的同學,水痘為自限性疾病,一版般權10天左右痊癒。通過接觸或飛沫吸入傳染,傳染性強,感染後可獲終身免疫,即以後不會再患。一旦感染須隔離至皮疹全部結痂為止,此時才無傳染性,可以上學。水痘是一種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一般情況下傳染期在出疹前的1-2天至結痂,大約要7-8天。建議及時給孩子治療。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體溫超過38.5度時建議服用退熱葯物,勤給孩子換洗內衣,避免用手去抓患處,以免引起皮膚破損發生感染。建議等孩子結痂脫落體溫恢復正常後再到學校讀書。多讓孩子喝水。

④ 國家規定應進行疫情報告的傳染病有哪些

法定傳染病三類35種(甲類2種,乙類24種,丙類9種)+水痘,需上報的共計36種。
《傳染病防治法》根據傳染病的危害程度和應採取的監督、監測、管理措施,參照國際上統一分類標准,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將全國發病率較高、流行面較大、危害嚴重的35種急性和慢性傳染病列為法定管理的傳染病,並根據其傳播方式、速度及其對人類危害程度的不同,分為甲、乙、丙三類,實行分類管理。
(一)甲類傳染病
甲類傳染病也稱為強制管理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對此類傳染病發生後報告疫情的時限,對病人、病原攜帶者的隔離、治療方式以及對疫點、疫區的處理等,均強制執行。
(二)乙類傳染病
乙類傳染病也稱為嚴格管理傳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等。對此類傳染病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防治方案進行預防和控制。對其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狂犬病和炭疽病人必要時可採取某些強制性措施,控制其傳播。
(三)丙類傳染病
丙類傳染病也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診、新生兒破傷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以及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等。對此類傳染病要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監測管理方法進行管理。
《傳染病防治法》還規定,國務院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分別依許可權決定傳染病病種的增加或者減少。

⑤ 疾控中心水痘病例處置情況報告

2010年3月31日12點,護家鄉衛生院電話報告:護家鄉興陽小學發生18例疑似水痘病例疫情。接報告後,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派文兵、陳建國赴現場開展調查,經核實為4例水痘聚集性疫情,現場制定了防治措施。現將調查處置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興陽小學距護家鄉場鎮20公里,距縣城約15公里,該校七個年級8班,共有學生393人,其中學前班55人、一年級46人、二年級37人、三年級53人廳困悶、四年級39人、五年級一班45人、五年級二班40人、六年級一班35人、六年級二班35人,教師19人

二、流行病學特徵

1、發病情況:3月30日至3月31日共計發病4人,無重症和住院病人。扮彎

2、臨床症狀及體征:首例陳海梅,女,6歲,興陽小學一年級學生,於3月30日出現低熱(未測體溫)、出疹,當日村衛生室診斷為水痘。其家長述有麻疹疫苗接種史,但針次不詳,無風疹疫苗和水痘疫苗接種史。31日縣cdc對該患兒調查時其體溫正常,咽部充血,以軀干為主散丘疹、皰疹、少部分結痂,面部次之。

縣cdc現場調查核實為4例現症病人,病例起病以低熱或發熱不明顯,部分病例出現咳嗽、咽痛,查體咽部充血或扁桃體腫大,所有病例先於軀乾和四肢近端出現散在皮疹,次為頭面部,四肢遠端較少,皮疹經過斑疹、丘疹、皰疹、結痂的發展過程,調查時發現多數病例的同一部位可見斑、丘、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3、三間分布:發病時間3月30日2例、31日2例; 6歲1例、7歲2例、8歲1例;男3例,女1例;一年級3例、二年級1例。

4、免疫史:現場調查時,所有病例未接種過風疹疫苗和水痘疫苗,部分家長述患兒有麻疹疫苗接種史,但接種次數不詳。

三、初步診斷

該校學生本次發病臨床特徵較典型,根據臨床症狀和體征以及流行病學資料,臨床初步診斷為一起水痘聚集性疫情。

四、流行因素及流行趨勢分析

大量易感人群積聚:由於水痘疫苗是計劃外疫苗,價格昂貴,農村經濟較差,大多數兒童未接種過該疫苗,造成大量易感人群積聚,一旦有傳染源進入,易引發水痘暴發流行。學校人口密集,教室通風較差,學生防病知識欠缺,加之少數學生衛生習慣差,極易造成呼吸道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

如果防控措施落實及時有力,疫情在短時間內會得以控制;如果防控措施落實差,疫情擴散的可能性極大。

五、處理措施

1、對現症病人嚴格執行隔離治療,對輕症病人實行家庭隔離治療,對重症病人應採取住院治療,嚴防並發症,隔離期限為皰疹完全結尺侍痂或出疹後7日,治療以抗病毒、對症支持治療為主。對於家庭隔離治療的病例,由村醫生負責送葯上門開展有效治療、病情監測及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發生的病例痊癒後,必須持衛生院或本村第一村衛生室出具的痊癒證明方可返校上課。衛生院、村衛生室必須嚴格掌握痊癒標准,絕不允許違規開具痊癒證明。對在家隔離治療病例的監管,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辦法。將4例病人責任到村醫生、教師具體負責,嚴禁現症病例串門、參加集會宴席,避免與其他易感兒童接觸;教師應放學後應下村對病例進行家訪。

2、每日放學後由學校安排專人負責對教室及整個校區環境進行一次徹底消毒,消毒葯物可選用次氯酸鈉(按1:50配製溶液)、泡騰片等,按200-300ml/㎡噴灑,室內消毒後,立即關閉門窗密閉作用1小時後再開門窗通風。村醫生要具體指導有病例的家庭開展好家庭消毒。學校應注意教室平時的開窗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暢通,搞好學校清潔衛生。有關工作人員也要向病例家庭做這方面的宣傳要求。

3、在做好宣傳動員的基礎上,要求在4月1日前對該校所有未發病學生(密切接觸者)注射丙種球蛋白,6歲以下1.5ml,6歲以上3 ml,接種率必須達到85%以上。

4、學校認真落實由各班班主任參加的課前晨檢工作,對無故未到校的學生要進行追蹤調查,查明原因,作好相關登記。發現病例,應立即報告鄉衛生院,由衛生院及時派醫生到場進行核實診斷後上報。

5、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及家長的衛生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學校全面上好健康教育課,辦好健康宣傳專欄;學校組織印發宣傳資料發給每位學生學習,再帶給家長,提高他們的認識;村衛生室辦好本村的板報專欄;村組幹部、村醫生、教師入戶口頭宣傳等,廣泛深入的向廣大家長、兒童宣傳水痘及其它春季傳染病防治知識,以提高家長、學生自我防病意識和衛生意識,積極爭取他們對疫情防控工作理解與配合。

6、規范疫情信息報告

嚴格執行疫情日報與零報制度,統一報告渠道,家訪教師、村醫生等應將新增病例(應有病人的完整信息,有花名冊登記)、病人隔離與治療、病人病情轉歸、健教宣傳等情況報告給鄉衛生院,衛生院認真核實相關信息數據,同時開展對全鄉小學疫情監測工作,匯總後向縣疾控中心、鄉政府報告,同時向鄉中心校通報。

鄉衛生院每天應按要求收集齊全昨日下午4時到今日下午4時內的新增病例數(有詳細的病例信息名單)、累計病例數、新增痊癒人數、累計痊癒人數、現症病例數、出入院病例情況、相關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等信息資料,匯總後及時完整的向縣疾控中心報。

7、加強周邊學校的疫情監測與防控工作。

⑥ 教育局水痘停課標准

以海口市為例:

根據《關於切實做好學校春季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學校(幼兒園)要切實加強晨檢工作和因病缺課追查工作。一旦發現疑似或確診傳染病病例要立即向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所在區疾控部門報告,不得隱瞞、緩報、漏報,要立即採取措施,有效防制傳染病的傳播和蔓延。

校園內一旦發生疫情,各學校(幼兒園)必須嚴格按照教育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採取停課等相應措施的防控措施。

(6)聚集性水痘疫情標准擴展閱讀

水痘病人從發病前至皮疹完全結痂為止均有傳染性,沒得過水痘又沒接種過水痘疫苗的健康人群接觸水痘病人後不會立即出現水痘,一般間隔10-24天後才有可能出現水痘,這個期間即為潛伏期,潛伏期通常為14至16天。

根據規定,學校和幼教機構,一旦發現病人,不但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還要及早採取隔離措施,防止學生之間、群體之間傳播,患者至病癒落痂經醫院出具相關證明。

⑦ 疫情分為幾個風險區呢

疫情分為低風險地區,中風險地區,高風險地區。

1、低風險地區:無確診病例或連續14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的地區劃分為低風險地區。

2、中風險地區:14天內有新增確診病例,且累積銀拿確診病例不超過50例,如果累積確診病例超過50例則需要14天內未發生聚集性疫情,才能劃分為中風險地區。

3、高風險地區:累計病例超過50例,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的地方會劃分為高風險地區。

疫情期間的注意事項。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絹或紙巾掩蓋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鋒敏搭水洗手。不與人共用水杯、餐具。

2、加強體育鍛煉:加強戶外活動和耐寒鍛煉,注意平衡飲食,保證充足休息。注意環境衛生,盡量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

3、做好防護:應盡量避免與呼吸道傳染病症狀病人的接觸。在人員擁擠的場所內應戴口罩。如出現發熱、咳嗽、頭痛、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4、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拿鋒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或減輕症狀,流感、流腦、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種疫苗。

⑧ 校園水痘群聚感染增 國中以上達九成

校園水痘群聚感染增國中以上達九成

國中以上校園水孝吵或痘群聚感染事件逐漸增加,學校及家長應提高警覺!依據「台北市學校傳染病通報系統」監測資料顯示,106年台北市校園水痘群聚案件較去年成長28%,其中以國小22件佔40.0%最多,其他依次為高中10件佔18.2%、國中9件佔16.4%、幼兒園9件佔16.4%、補習班3件佔5.5%及大專/大學2件佔3.6%;相較去年同期43件,國中以上學校水痘群聚事件增加9成。

水痘潛伏期 2-3 周初期九大征應注意

台北市 *** 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陳少卿科長表示,水痘原是一種兒童期的高傳染性疾病,多發生於12歲以下兒巧伍童,潛伏期約2至3周,曾施打過疫苗者仍可能罹患水痘。陳少卿解釋,水痘主要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接觸到水痘患者,都可能造成傳染。初期症狀為發燒、疲倦、食慾不振、顫抖、頭痛、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逐漸由臉部至軀干四肢延伸出現紅疹,再發展成紅丘疹、水皰疹、膿皰疹而後結痂。

疫苗保護期達 10 12 個月幼兒可免費接種

陳少卿指出,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自93年1月1日起,將水痘疫苗納入幼兒常規接種政策,提供滿12個月的幼兒免費接種疫苗,疫苗保護期約達10年,但感染者的年齡層近年來逐漸上升,13至18歲之青少年罹患水痘案例增加,好發年齡層逐漸後移,且冬季及早春為水痘好發季節,學校與家長應加強防範。

自費接種第二劑疫苗助降低水痘並發症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若罹患水痘應落實在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以防範疫情擴散;且暫停所有涉及人口密集機構,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勿出入公共場所,直至全身水皰結痂變乾,無傳染之虞始可復課。

目前,接種水痘疫苗仍是預防水痘最有效碰州的方法,家長應按時攜帶幼兒完成接種;另外,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教授也建議,可自費再接種第2劑疫苗,以提升保護力,減低孩童及成人因感染水痘所帶來的嚴重並發症。

加入【】,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松 : /supply/article/35402 關鍵字:陳少卿, 水痘, 群聚感染, 紅疹, 台北市 *** 衛生局, 關節酸痛

⑨ 同一單位發生幾例水痘算是突發公共事件

10例及以上。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衫寬瞎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巧轎級)四級。

其中,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發生並有擴散趨勢,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個以上的省份,並有進一步擴散趨勢。

2、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並有擴散趨勢。

3、涉及多個省份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並有擴散趨勢。

4、發生新傳染病或我國尚未發現的傳染病發生或傳入,並有擴散趨勢,或發現中國已消滅的傳染病重新流行。

5、發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丟失事件。

6、周邊以及與中國通航的國家和地區發生特大傳染病疫情,並出現輸入性病例,嚴重危及我國公共衛生安全的事件。

7、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特別重大突發公或空共衛生事件。



(9)聚集性水痘疫情標准擴展閱讀

突發事件發生後,國務院設立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軍隊有關部門組成,國務院主管領導人擔任總指揮,負責對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突發事件發生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擔任總指揮,負責領導、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組織突發事件的調查、控制和醫療救治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

⑩ 教育局水痘停課標准

從患者發病至返校上學必須隔離滿三周。各地教育局目前規定,從患者發病至返校上學必須隔離滿三周,也就是21天,各地醫院或疾控中心都必須遵照這個規定開具復學證明。水痘是由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的急性傳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其中以冬春季為多。患者多系一至十四歲的少年兒童,在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較易受感染傳播。由於水痘發病率逐年上升,疫苗接種率低,價格貴,所以發病率較高。屬於其他傳染病,按丙類傳染病管理。7天內一個學校、幼兒園、自然村等發生10例屬暴發,按突發事件處理。因為沒有具體的文件要求。如果10例在一個班。本班需要停課,如果是兩個班可以單獨讓發病者放假。
根據通知各學校(幼兒園)要切實加強晨檢工作和因病缺課追查工作。一旦發現疑似或確診傳染病病例要立即向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所在區疾控部門報告,不得隱瞞、緩報、漏報,要立即採取措施,有效防制傳染病的傳播和蔓延。校園內一旦發生疫情,各學校(幼兒園)必須嚴格按照教育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採取停課等相應措施的防控措施。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其傳染性較強,一旦確診應及時採取隔離措施。發病早期以發熱為主,並在1-2天迅速出現皮疹,好發於軀干及顏面部,可累及全身。在出疹後1-6天,水皰可相繼乾燥、結痂,直至脫落,整個病程大概10天左右。通常從發病前2天直到水皰完全乾燥,均具有傳染性,所以需隔離觀察2周左右,等到皮疹完全結痂,沒有發燒,才可以解除隔離。但如果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並發水痘肺炎、水痘腦膜炎等情況,應積極進行治療,上學時間需適當延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傳染病防治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定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治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監督管理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依法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應當按照規定標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四十二條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