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拔罐對蕁麻疹有效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拔罐對蕁麻疹有效嗎

發布時間: 2023-04-16 02:41:33

『壹』 拔火罐可以治好蕁麻疹

拔火罐可以治好蕁麻疹嗎?火罐是一種對人體很有好處的養生方法,但是它只能是對回於身體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答用,但是無法治療蕁麻疹,蕁麻疹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系統的治療。接下來將為您介紹一下拔火罐的優點。
拔火罐對蕁麻疹的調節作用:
一、人體在火罐負壓吸拔的時候,皮膚表面有大量氣泡溢出,從而加強局部組織的氣體交換。
二、溫熱作用拔罐法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葯罐最明顯。
三、調節作用拔罐法的調節作用是建立在負壓或溫熱作用的基礎之上的,首先是對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由於自家溶血等給予機體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於神經系統末梢感受器,經向心傳導,達到大腦皮層。
其次是調節微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微循環的主要功能是進行血液與組織間物質的交換,其功能的調節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四、不同罐法不同作用在火罐共性的基礎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
拔火罐可以治好蕁麻疹嗎?上文做了詳細的描述,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貳』 拔罐可以治療蕁麻疹嗎 蕁麻疹拔罐拔哪裡

1

拔罐可以治療蕁麻疹嗎

拔罐對蕁麻疹有一定的治療功效。

通過拔罐可以排出體內毒素,一方面能起到祛風散熱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令郁結在筋骨肌膚之間的風熱病毒得以消解,達到清熱解毒、舒筋活血的效果,以緩解蕁麻疹症狀。

2

蕁麻疹辨證分型症狀表現

外感風邪:皮膚突然出現風團,發無定處,時發時退,此起彼伏,劇烈瘙癢,遇風加劇,舌淡,苔薄,脈浮。

胃腸積熱:皮疹淡紅,常伴隨腹痛,便秘或泄瀉,舌紅,苦黃膩,脈滑數。

血虛風燥:病久不愈,日輕爺重,心煩口乾,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3

蕁麻疹拔罐拔哪裡

取穴:主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膈俞;配穴:外感風邪者配外關;胃腸積熱者配足三里;血虛風燥者配三陰交。

治療功效: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與合谷相配既可疏風解表,又可清瀉陽明;膈俞為血之會,可活血祛風;委中又名血郄,與血海同用可理血和營。

4

拔罐治療蕁麻疹的操作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曲池穴消毒後用梅花針叩刺至皮膚微出血,然後馬上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鍾。

膈俞穴消毒後採用三棱針點刺穴位至出血後,採用留罐法留罐十分鍾。

委中穴用中等大小的罐具留罐10-15分鍾。

『叄』 拔罐對蕁麻疹有作用嗎

如果你是按排毒拔罐法的話,有用,用一般保健拔罐作用基本忽略不計。
哪裡出專疹拔哪裡,屬另外結合脾俞
肝俞
血海
大椎
神道區
拔罐,每次40-50分鍾。
每天一次,反復重罐。
這種拔法會出泡,最好有心理准備。
如果受不了這種拔法,建議還是中葯調理。

『肆』 蕁麻疹讓他坐立難安 拔罐也能緩解皮癢

今年夏天在里約舉辨扒謹老奧運期間,飛魚菲爾普斯因為拔罐舒解肌肉酸痛,一時之間使得拔罐蔚為風潮;殊不知,拔罐不只是能放鬆肌肉,竟然還能治療蕁麻疹。臨床上,就有一名五晌型十多歲男子,因為壓力大而在腳上長出蕁麻疹,癢的讓他坐立難安,經由拔罐治療後,進而獲得緩解。 這些體質的人易引起蕁麻疹 收治春升這名男子的桃園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高晧宇表示,蕁麻疹俗稱風疹或風團,可分為風熱、風寒、血熱、血瘀、氣血兩虛、濕邪等類型。蕁麻疹因熱引起紅腫並有熱感,且會有口乾舌燥、心煩等症狀;因寒引起較易在天氣轉涼時加重。血瘀多好發於受壓迫部位,顏色較暗紅;氣血兩虛易全身疲倦、食慾不振;夾濕者則易有水泡。 拔罐配合其他中醫治療效果更佳但有些人不適合 高晧宇醫師指出,蕁麻疹屬於熱、瘀、濕者,使用拔罐可去除體內的熱、瘀、濕,並進一步緩解搔癢、紅疹、風團等症狀;若為氣血兩虛或有寒者,則除了拔罐之外,仍必須要配合艾灸或中葯來治療。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拔罐,若有全身浮腫、出血性疾病、急性傳染病、重度心臟病則不宜。 針對這些穴位拔罐能消癢 拔罐也是針對穴位來進行;高晧宇醫師進一步指出,蕁麻疹拔罐治療會選用背部穴位如大椎、肺俞、肝俞與脾俞等,以及在手腳則是會在曲池、血海、委中及足三里等穴位,都是較能祛風、清熱、涼血的穴道,並能疏通經氣,排除郁積在體內的邪氣,自然可以使疹退癢消。 搭配針灸+中葯+避免誘發因素 高晧宇醫師強調,蕁麻疹的治療,除了拔罐外,若能搭配針灸和中葯,更能從根本改善體質,讓蕁麻疹不再輕易發作;此外,並應盡量避免吃辛辣或接觸過敏物質,注意各種誘發因素,也是改善蕁麻疹的重要方法。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松 加入【】,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 : /supply/article/29625/蕁麻疹讓他坐立難安拔罐也能緩解皮癢 關鍵字:拔罐, 蕁麻疹, 緩解搔癢, 高晧宇, 桃園醫院, 中醫科

『伍』 拔罐對蕁麻疹有作用嗎

拔罐不會對蕁麻疹有作用,你可以試試用:用薏米{生以仁}30克,大青葉15克,馬蜂窩9克,馬齒菜30克。砂鍋熬著喝。薏米可熬粥多喝。馬齒菜可另外調著多吃,一般一星期就見效。
祝你早日健康

『陸』 蕁麻疹拔罐能治好嗎

你好,拔罐只能緩解症狀。中醫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於肌膚所致,常規葯物只能緩解病情但不能根治,易復發,祖國醫學用傳統中葯有非常好的療效,建議你用傳統中葯麻黃、白鮮皮、地膚子、金精草、龍戟草治療,能清熱祛風,除濕止癢,可徹底根治不復發。治療期間一定要大量飲用開水,保持大便通暢。你可以在當地葯店買到這些葯物,省錢方便,療效確切.希望你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柒』 拔罐可以治療蕁麻疹嗎

蕁麻疹是可以拔罐的,但是拔罐可能不能很好的治療蕁麻疹,蕁麻疹是過敏引內起的,需要進行看容過敏的治療,所以要想很好的治療,就要先遠離過敏原,不要讓身體遠離刺激,平時也不能用手抓,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就能恢復的。

『捌』 蕁麻疹可以拔罐刮痧嗎 教你用拔罐刮痧輕松治蕁麻疹!

1

蕁麻疹可以拔罐刮痧嗎

可以拔罐刮痧,但要對症治療才有效。

蕁麻疹在中醫上可分為為風熱、風寒、血熱、血瘀、氣血兩虛、濕邪等類型。若是因於熱、瘀、濕者,使用拔罐可去除體內的熱、瘀、濕,並進一步緩解搔癢、紅疹、風團等症狀;若為氣血兩虛或有寒者,則除了拔罐之外,仍必須要配合艾灸或中葯來治療。

附蕁麻疹類型症狀

1、蕁麻疹風寒症狀

症見風團色談紅或白,浸涉冷水或吹風受寒後加重,得暖則輕。自覺惡寒惡風,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緩。

2、蕁麻疹風熱症狀

症見風團色紅,遇熱增劇,得冷則瘥,惡風微熱,口渴心煩,舌紅,菩薄黃,脈浮數。

3、蕁麻疹氣血兩虛症狀

症見風團不息,食納銳減,夜寐欠安,神情疲憊,面色蒼白,肢軟無力,動輒氣喘,唇甲色淡,舌胖體嫩,質淡,脈細弱。

注意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拔罐刮痧,若有全身浮腫、出血性疾病、急性傳染病、重度心臟病則不宜。

2

如何用拔罐治蕁麻疹

拔罐法一

取穴: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功效: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

操作:讓患者取側卧位,選用500ml罐頭瓶,用閃火法,在神闕穴吸拔火罐(越深越好),第1次保留10分鍾後起罐,相隔1~2分鍾,再在此穴用同樣方法進行,每個患者施術3次,使局部充血越明顯越好,由正常膚色變成暗紫紅色為好。

療程:每日1次,連續3天為1個療程。如9日未愈者為無效,應另選擇其他療法。

配穴方案

1、風寒束表者,加拔大椎、風門、曲池、血海。

2、風熱客表者,加拔風門、風池、曲池、風市、膈俞、血海。

3、脾胃濕熱者,拔天樞,伴腹痛者加中脘、氣海;

4、氣血兩虛者,拔脾俞、氣海、膈俞、血海;

5、沖任失調者,加拔肝俞、期門、關元、血海。

拔罐法二

留罐法:患者先取仰卧位,在合谷穴、曲池穴、中脘穴、神闕穴、風市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採用留罐法,留罐10~15分鍾。2~3日1次,10次為1療程。

取穴位置

1、合谷穴:在手背,第1、第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古右各一穴。

2、曲池穴:在肘部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左右各一穴。

3、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上方4寸。

4、神闕穴:在腹部,臍中央。

5、風市穴:在大腿外側的中線上,胭橫紋上7寸處。或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處,古右各一穴。

6、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緣外側約一橫指處,左右各一穴。

7、血海穴: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入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左右各一穴。

8、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內側後緣,左右各一穴。

3

如何用刮痧治蕁麻疹

功效:祛風止癢。

方法:採用直接刮法。

刮拭用油:可選用正紅花油或刮痧活血劑。

部位及選穴

1、項背部:大椎、風府、膈俞;

2、上肢:曲池

3、下肢:血海、足三里、三陰交。

操作手法

1、持握刮痧板與皮膚成45度,由上而下或由內而外順序刮拭背部、上肢及下肢。

2、力度以受術者感受舒適為准,對選擇的刮痧部位反復刮拭,直至刮拭出痧痕為止。

備註:濕熱者大椎、曲池、膈俞用瀉法;血虛者血海、足三里、三陰交用補法。

療程:10次為1療程,治療時間根據疾病緩急、病程長短而決定。

注意事項

1、急、慢性蕁麻疹均適宜刮痧治療;經激素和抗過敏葯物治療無效者,刮痧也可獲效。

2、急性者一般經1~2次治療可愈,慢性者多需10次左右治療也可愈。

3、多食新鮮蔬菜,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4

搭配針灸+中葯調理更有效

針灸

1、針刺療法

取穴:主穴取大椎、曲池、血海。配穴取風池、風市、大腸俞、內關、合谷、足三里、三陰交、膈俞、委中、風門、尺澤、復溜、氣海、關元。

操作:毫針剌大椎穴,針尖向下斜刺進針1寸,或三棱針點刺數點後拔罐;直刺曲池1~2寸,針尖向上斜刺血海1.5~2寸。針刺手法用瀉法或平補平瀉法,持續運針3~5分鍾,留針20分鍾,每日1次,6次為1個療程。

(1)風團泛發全身的取風池、風市、大腸俞疏散風邪;

(2)皮疹發於上半身的,取內關;

(3)發於下半身的,取足三里、三陰交。

(4)風團顏色鮮紅、遇熱瘙癢加劇的,取膈俞、三陰交、委中;

(5)疹色蒼白或淡紅、吹風受涼加重、遇熱減輕的,取合谷、足三里、三陰交、風門、尺澤;

(6)發皮疹時微怕風、出汗,加剌復溜、足三里、三陰交、氣海。

2、耳針療法

取穴:神門、肺、腎上腺、內分泌、交感、大腸。

操作:毫針強剌激,留針30分鍾。

3、頭針療法

取穴:額中線、頂中線、額旁1線(雙側)、頂顳後斜線(雙側),有胃腸症狀者加額旁2線(雙側)。

操作:額區各線由上而下,頂中線由前向後,頂顳後斜線根據症狀部位選擇進針點(風團見於下肢則從百會進針,見於上肢則從上中段的分界點進針等)沿線向前下方,透刺達一定深度後,分別行抽氣手法2~3分鍾。待症狀有所減輕後留針,留針時間較長,至少2小時,其間只要有症狀發作則立即停針。如有可能,留針12~24小時為佳。

療程:每日或隔日1次,5~7日為1個療程。如屬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者,可間隔3~5日再作第2個療程的治療,並在第2個療程結束1~2月後,再做1個療程的鞏固性治療(可隔日1次)。

4、手針療法

方案1:取合谷、後溪。1寸毫針刺0.5寸,中度刺激,留針30分鍾。

方案2:取肺點、肝點、胃腸點。用按摩療法,摩擦雙手掌發熱,再點按上穴位各50次。

5、足針療法

方案1:取湧泉、內庭、行間、解溪。治療急性蕁麻疹剌湧泉、內庭,瀉法;治療慢性蕁麻疹,平補平瀉。

方案2:取肺點、坐骨點。1寸毫針刺0.3~0.5寸,急性者用重刺激,慢性者用輕刺激,留針20分鍾。

中葯調理

1、風熱

治宜祛風清熱。

消風散加減,葯用荊芥、防風、牛蒡苦參、蟬衣、石膏、知母、生地黃、胡麻仁、甘草。咳嗽痰黃,加桑白皮、竹茹;大便干結,加紫草、冬瓜仁;心煩,加梔子、珍珠母;咽痛,加板藍根、大青葉。

2、風寒

治宜疏風散寒。

麻桂各半湯加減,葯用麻黃,桂枝、白芍、羌活、獨活、荊芥、白鮮皮、生薑、炙甘草、紅棗等。手足冰冷,加當歸、黨參;易出汗,著風即起,加龍骨、麻黃根。

3、氣血兩虛

治宜補血益氣。

八珍湯加減,葯用黃芪、黨參、茯苓、白術、當歸、丹參、炙雞金、焦六曲、炒棗仁、合歡皮、實甘草。大便稀,加山葯、芡實;瘙癢劇烈,加防風、刺蒺擊。

備注

以上所有的方法,均需在專業的中葯醫師和推拿按摩針灸醫師下操作,不建議自行隨意實踐。

『玖』 蕁麻疹中醫治療方法 蕁麻疹讓你坐立難安原來拔罐也能緩解!

1

這些體質的人易引起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或風團,可分為風熱、風寒、血熱、血瘀、氣血兩虛、濕邪等類型。蕁麻疹因熱引起紅腫並有熱感,且會有口乾舌燥、心煩等症狀;因寒引起較易在天氣轉涼時加重。血瘀多好發於受壓迫部位,顏色較暗紅;氣血兩虛易全身疲倦、食慾不振;夾濕者則易有水泡。

2

拔罐配合其他中醫治療效果更佳但有些人不適合

蕁麻疹屬於熱、瘀、濕者,使用拔罐可去除體內的熱、瘀、濕,並進一步緩解搔癢、紅疹、風團等症狀;若為氣血兩虛或有寒者,則除了拔罐之外,仍必須要配合艾灸或中葯來治療。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拔罐,若有全身浮腫、出血性疾病、急性傳染病、重度心臟病則不宜。

3

針對這些穴位拔罐能消癢

拔罐也是針對穴位來進行;蕁麻疹拔罐治療會選用背部穴位如大椎、肺俞、肝俞與脾俞等,以及在手腳則是會在曲池、血海、委中及足三里等穴位,都是較能祛風、清熱、涼血的穴道,並能疏通經氣,排除郁積在體內的邪氣,自然可以使疹退癢消。

4

搭配針灸+中葯+避免誘發因素

蕁麻疹的治療,除了拔罐外,若能搭配針灸和中葯,更能從根本改善體質,讓蕁麻疹不再輕易發作;此外,並應盡量避免吃辛辣或接觸過敏物質,注意各種誘發因素,也是改善蕁麻疹的重要方法。

『拾』 拔火罐能治療蕁麻疹嗎

拔火罐不能治療蕁麻疹。蕁麻疹大多數是某些物質引起的過敏反應或血管神經功能障礙所造成的。其治療主要是給予抗組胺類葯物對症治療,可以給予口服氯雷他定和鈣片抗過敏治療。如果效果不理想的話,就需要到醫院去做脫敏治療.這個治療比較頑固,需要堅持服葯數月。但是蕁麻疹因為是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過去也有許多人因為對葯物治療的反應不好,持續的復發,只好放任它,不管如何,有蕁麻疹體質的人都應該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