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無一種治療慢性蕁麻疹方便有效的方法
一、慢性蕁麻疹的中醫治療
1.地膚子、浮萍各30克,蟬蛻9克,水煎服,每日1劑。
2.桃樹葉、艾葉各30克,白礬15克,食鹽9克,煎湯洗浴,每日1-2次。
3.蒼耳子、荊芥、防風各15克,蔥白1根,水煎服,每日1劑。
二、慢性蕁麻疹患者的飲食
蕁麻疹宜進清淡飲食,忌魚、蝦、蟹、羊肉、酒類等辛辣刺激食物。
三、預防慢性蕁麻疹的知識
1.過敏性體質的人應盡量避免接觸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葯物、
植物及化學物品,減少過冷、過熱及日曬的刺激。
2.生活要有規律,精神愉快,積極治療胃腸及內分泌疾病。
3.病從淺中醫,盡早除去體內感染病灶,如抗感染、
除蛔蟲等治療。
蕁麻疹患者飲食預防及治療:
http://www.xunmazhen120.com.cn/liao/zhongyiliao/975.html
⑵ 治療蕁麻疹中葯配方
上 蕁麻疹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皮膚 瘙癢 ,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水腫型紅斑。而這些,相信都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因此患上蕁麻疹的時候要及時進行治療。那如何用 偏方 治療蕁麻疹呢?
治療蕁麻疹 中葯 配方
1、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2、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 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
3、敗醬草30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4、取30g的白羊樹皮以及6g的白帆,之後將兩者放在一起進行加水煎煮,煮好之後用其清洗患處,每天兩到三次。
5、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6、生石膏、地膚子各30克,知母、白僵蠶、粳米各9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7、浮萍、防風、蟬蛻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泡15分鍾,煮沸20分鍾。每日1劑,2次分服。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蕁麻疹怎麼辦
1、清潔
患上蕁麻疹的時候,除了及時治療之外,我們還應該保持皮膚的衛生,所以要經常洗澡,不過水溫不能太高,也不能使用具有刺激性的 化妝 品。
2、不要抓撓
刺癢的時候不要抓撓,以防止皮膚出血,繼發皮膚感染。實在受不了就揮舞四肢,轉移對刺癢的注意力。要是半夜刺癢,可能是被子太厚了,太熱了也是容易誘發刺癢的,應蓋得薄一點,或者把刺癢的部位裸露在被子外面。平時穿衣也是一樣,蕁麻疹病人不宜穿得太過溫暖
3、注意飲食
有些蕁麻疹是飲食引起的,特別是嬰幼兒,對某些食物過敏可能就得了這種病。那就不應該吃這種食物。而對於大人,應注意飲食均衡,清淡一點,避免使用過量煎炸、油膩食物、發物。
4、吃葯
通常,輕微蕁麻疹使用外敷葯很容易康復,但是有些人的蕁麻疹比較嚴重,應該配合吃一些葯物,尤其是一些抗過敏葯,最好找醫生推薦。根據我的 經驗 ,配合使維C和鈣片服用效果會更好。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開瑞坦 氯雷他定片。因為開瑞坦 氯雷他定片雖然可以用於緩解過敏性 鼻炎 有關的症狀,如噴嚏、流涕、鼻癢、 鼻塞 以及眼部癢及燒灼感。口服葯物後,鼻和眼部症狀及體徵得以迅速緩解。
但是亦適用於緩解慢性蕁麻疹、瘙癢性 皮膚病 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的症狀及體征。
蕁麻疹的 食療 方法
一、黃瓜煎
使用黃瓜片30克,隨後加入煎煮過的沸水中,加入適量的冰糖,一日分成3次服用。
二、冬瓜湯
使用帶皮的冬瓜250克,將它們切成塊,在鍋中煮湯盛出食用即可。
三、薏米紅豆煎
使用薏米30克,以及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直到煮爛,再加入白糖,早晚分服即可。
四、綠豆海帶粥
使用30克的綠豆,以及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加入,糯米適量加入,水煮綠豆、糯米成粥,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鍾加入紅糖即可,日服一次即可。
蕁麻疹飲食
1、遠離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是一定不能夠食用的,不僅會對我們的胃腸和食道造成刺激,也有可能會導致 血液 循環系統的紊亂,還會抵消抗過敏葯物和脫敏葯物的療效,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即使朋友們平時在生活中無辣不歡,在治療蕁麻疹的特殊階段也一定要特殊對待。
2、無 營養 的食品不要使用
無營養的食品指的是一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垃圾食品,這些食品雖然吃起來口味比較好,但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劑比較多,並且有高脂肪和高熱量,對於朋友們的身體 健康 來說是沒有任何好處的,也不利於蕁麻疹患者的康復。
3、隔夜食物不要吃
有時候隔夜的食物雖然沒有變質,但是也不建議朋友們再食用,會為朋友們的健康埋下隱患,也不利於蕁麻疹的康復。
4、多吃鹼性食物如
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綠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⑶ 治療小兒蕁麻疹的土方法
蕁麻疹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小疾病,小兒們都比較愛患。因為蕁麻疹比較難根治而且容易反復發作,因此一定要對症治療。民間有很多治療的土方法,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那 治療小兒蕁麻疹的土方法 有哪些?
治療小兒蕁麻疹的土方法
急性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
偏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偏方二:麻黃1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葯。
偏方一: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主要採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葯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
黑芝麻30克,黃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黃酒,加蓋。放鍋中隔水蒸15分鍾。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劑, 連食1周。
偏方二:蕁麻疹血虛型治療。荔枝14個,紅糖30克。用法:將荔枝加水適量,煎沸15分鍾,加入糖,喝湯吃荔枝,連用7日。
偏方三:當尿素30克。制用法:冷開水浸化,塗患處。療效:即刻見效,1次痊癒。
偏方四: 蒜苗30克,雞蛋皮20克。用法:共入鍋中,加水煎煮,熏洗患處,每日1~2次。
如何預防小兒蕁麻疹
1、遠離致敏因素。這是預防過敏性皮膚疾病的最根本因素和方法。為了孩子的健康,也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要經常保持室內衛生如開窗通風、保持適宜溫度濕度,盡量少用消毒劑殺蟲劑等。還有春季盡量少讓孩子接觸花粉,夏季避免直射陽光,盡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寵物狗等,給寶寶勤換衣物。
2、呵護寶寶皮膚。給寶寶洗澡盡量選擇酸鹼度(pH)為中性、無刺激性的嬰兒香皂.不要用成人的護膚產品,應選用嬰兒潤膚露、爽身粉等。避免有可能產生寶寶皮膚刺激的物質。
精彩推薦: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新生兒拉肚子怎麼辦
嬰兒身高體重對照表
寶寶大便乾燥怎麼辦
嬰兒打嗝怎麼辦
⑷ 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民間偏方
慢性 蕁麻疹 是一種常見的皮膚 疾病 ,那麼治療慢性蕁麻疹的 偏方 有哪些?想要治療慢性蕁麻疹,日常要做好 護理 ,不妨來試試這些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希望能幫到你。
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
隨著季節的交替,不經意間我們就會發現在我們的身上出現了一些紅色的小疙瘩,有的甚至結成小片出現,這便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蕁麻疹。當患上蕁麻疹,並且病程超過六周的話,則可以稱之為慢性蕁麻疹。那患上慢性蕁麻疹的時候,應該怎麼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
1、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2、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
3、每天取敗醬草30克,之後放入容器中進行加水煎煮,煮好之後取其汁液塗抹再患處,每天2~3次。
4、徐長卿60克,白薇15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5、蟾蜍湯:用治丘疹性蕁性疹,有 解毒 ,消腫,止痛之功效。活蟾蜍3-4隻,去內臟洗凈後放入砂鍋內煮極爛,用炒布過濾去潭渣,留湯備用。搽洗患處,日3或4次。
6、芋頭莖豬排:用治蕁麻疹,有除熱散風之功效。芋頭莖(干)30-60克,豬排骨適量。將芋頭莖洗凈,加適量豬排骨同燉熟食。
7、芝麻根:用治蕁麻疹,有 清熱 ,散風,止癢之功效。芝麻根1握,洗凈後加水煎,趁熱燙洗。
8、韭菜:用治麻疹,有清熱,散風之功效。韭菜1把,將韭菜放火上烤熱。塗擦患部,每日數次。
9、枇杷葉的煎煮法也有治療痱子和蕁麻疹的功效。取三枚葉片,用手掐碎,放入500克水中煮沸。待煮汁冷卻,用此清洗患部。也可以將枇杷葉放入紗布袋中,放入浴池水中片刻,用作入浴劑。
10、地膚子、浮萍各30克,蟬蛻9克,水煎服,每日l劑。
11、桃樹葉、艾葉各30克,白礬15克,食鹽9克,煎湯洗浴,每日1-2次。
12、蒼耳子,荊芥,防風各15克,蔥白1根,水煎服,每日1劑。
蕁麻疹患者的 注意事項
為了避免病情惡化蕁麻疹患者還需要注意的細節有:
1、不要熱敷
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不那麽敏感,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浸泡在過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裡保暖過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2、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
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蕁麻疹因為是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過去也有許多人因為對葯物治療的反應不好,持續的復發,只好放任它,不管如何,有蕁麻疹體質的人都應該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是根本之道。
3、不要去抓
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 血液 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4、室內應保持清潔、乾燥
禁放花卉,也不應該噴灑來蘇,敵敵畏等 化學 物品 ,以免致敏。
5、慢性蕁麻疹平時要注意觀察過敏原
如發現某種食物或葯物過敏時,應立即停用,對可疑致敏原應盡量避免接觸。
6、勞逸結合放鬆心情
注意休息,勿疲累,適度運動。 神經 系統——免疫系統—— 內分泌 系統三者有著共同的傳導通路。因此,精神狀態嚴重影響該病的發病及治療,治療過程中要參加一些 娛樂 活動,保持心情開朗,心態平和。
⑸ 蕁麻疹怎麼治療最快
蕁麻疹最快的 治療方法是什麼
我曾也有,用的是第一個方子,現在好了。
1.葯方:白癬皮、地膚子、蟬衣、海金沙各15克,水煎服。(一包分煎二次二天,一天煎一次,,網上說6幅左右就能根除,我吃了12幅,前後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好了,不過有次吃鮮,還會復發,吃點雷片二三天好了,沒再復發)。
2.中葯及偏方 (又搐種,呵呵太多了)
(1)地膚子、浮萍各30克,蟬蛻9克,水煎服,每日 l劑。
(2)桃樹葉、艾葉各30克,白礬15克,食鹽9克,煎湯洗浴,每日1-2次。
(3)蒼耳子,荊芥,防風各15克,蔥白1根,水煎服,每日1劑。
(4) 還有這種葯方:葯物熱浴法治療慢性蕁麻疹95例,總有效率91.2%。
方葯為:防風、艾葉、荊芥、白鮮皮、生地黃、蛇床子各20g,苦參30g。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有哪些?治療蕁麻疹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似,但卻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得了蕁麻疹要及時遠離過敏源,並選擇專業葯物進行治療,如歐淇貝康在治療蕁麻疹方面,效果就十分顯著。 另外,我國民間流傳的許多偏方秘方,對治療疾病有一定的療效,以下為大家介紹的是民間治療蕁麻疹的偏方驗方,供大家參考: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驗方如下: 1、肚臍拔火罐:小時我常起蕁麻疹,後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治。母親給我試用,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兩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未再犯過病。 2、蕁麻疹久治不愈,老中醫授以偏方:小白菜500克許,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癒,至今未復發。 3、小兒蕁麻疹偏方: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4、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 5、白楊樹皮30克,白礬6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6、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溫馨提示: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溼燥火及蟲毒之類,要避而遠之。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
⑹ 蕁麻疹的治療辯證葯方
麻疹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皮膚病,那麼蕁麻疹怎麼治療好呢?下面我帶你了解蕁麻疹的治療辯證葯方,希望對你有幫助!
蕁麻疹的治療辯證葯方
(1)風熱型:相當於急性蕁麻疹。皮疹色澤紅赤,受風加劇。皮膚灼熱、劇癢感,並覺手心發熱,心煩口渴。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方用疏風清熱飲、消風散加減:荊芥、防風、牛蒡子、苦參、蟬衣、石膏、知母、木通、銀花、連翹等。
(2)風寒型:相當於寒冷性蕁麻疹。皮疹淡紅或淡白,遇冷、遇水和吹風後症狀加重,得暖後減輕。自覺畏寒、惡風,冬重夏輕,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緩。治宜疏風散寒。方用麻黃湯或桂枝湯加減:麻黃、桂枝、白芍、羌活、赤芍、獨活、防風、荊芥、浮萍、炙草、生薑、白蘚皮等。
(3)脾胃濕熱型:相當於胃腸型蕁麻疹。皮疹多少不定,胃腸道症狀明顯,納差,脘腹疼痛,拒按或坐立不安,倦怠無力,大便秘結或溏薄。苔黃膩,脈滑數有力。治宜泄熱、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湯合茵陳湯加減:茯苓、蒼術、白術、厚朴、山梔、茵陳、防風、荊芥、香附、烏葯、枳殼、澤瀉、大黃、砂仁等。
(4)陰虛火旺型:多見於慢性蕁麻疹。皮疹多在午後或夜間發作,皮疹時隱時現,來去無常,經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口乾頰紅,手足心熱,舌紅苔光,脈數無力。治宜養血、滋陰、降火。葯用四物湯合青蒿鱉甲湯加減:當歸、生地、首烏、玄參、地骨皮、白芍、青蒿、龜板、鱉甲、勾藤、五加皮、白蘚皮、桑白皮等。
(5)沖任不調型:多見於女性,因月經紊亂而引起蕁麻疹。發疹有周期性,與月經有關,常有月經不調,經期超前或推後。經來腹痛,經色紫紅或有瘀塊。經來疹多,症狀加重;經清疹退,症狀消失。苔薄,舌有紫氣,脈弦數。治宜調理沖任。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紅花、丹參、當歸、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絲子、仙靈脾、巴戟天、防風、荊芥、甘草等。
(6)熱毒燔營型:多為感染或葯物引起的急性蕁麻疹或血清病型蕁麻疹。發病突然,皮疹廣泛,全身大塊狀,色絳紅,灼熱感,奇癢。伴有發熱、惡心、心煩不安,口渴喜飲,面紅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洪數。治宜清熱、涼血、解毒。方用清溫溫敗毒飲加減;黃連、黃芩、生石膏、知母、銀花、玄參、人中黃、蘆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蕁麻疹的單方驗方
(1)荊芥12g、防風9g、蟬脫9g、烏梅9g、五味子9g、丹參9g,每日1劑,煎水沖服。
(2)紫草、刺藜蒺、苦參、土茯苓各15g,風熱患者加銀花、連翹、梔子、丹皮、薄荷、蟬蛻等。風熱夾濕者加白蘚皮、地膚子、茯苓皮。久病血虛者加四物湯或當歸、黃芪等,每日1劑,煎水口服。
(3)蒼耳子15g、刺蝟皮9g、桑葉9g、白蘚皮9g、丹皮9g、地膚子15g、甘草6g煎服,每日1劑。
(4)茯苓皮20g、陳皮、大腹皮15g、桑白皮9g、生薑6g煎水口服。並按風熱、風寒、胃腸濕熱3型加減。
(5)麻黃9g、蟬衣9g、川連4g、生甘草 3g、當歸9g、生熟地各12g,赤芍9g、川芎 10g、尤對慢性蕁麻疹有較好療效。
蕁麻疹的類型
1、膽鹼能性蕁麻疹
多發生於青年期,在遇熱(熱飲、熱水浴)、情緒激動和運動後發生。皮疹的特點為1~3毫米大小的小風團,四面有紅暈,多在軀干及四肢近端,倦瘙癢。有些病人伴有消化道症狀,如腹痛、腹瀉等。
2、日光性蕁麻疹
主要現象為皮膚暴露於日光數秒至數分鍾後,局部迅速發生瘙癢、紅斑及風團、血管性水腫,持續1~2小時。以女士多發。
3、壓迫性蕁麻疹
皮膚在受到較重和較持久壓迫4~6小時後發生,受壓局部發生彌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腫性疼痛斑塊,累及皮膚及皮膚組織。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續8~12小時。有時可伴畏寒、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發作機理與激肽有關。
4、血清病性蕁麻疹
是由於葯物(青黴素、痢特靈等)、疫苗或異體血引起。皮損以風團尤其是多環形風團最通常,還可有中毒性紅斑、結節性紅斑樣現象。
5、慢性蕁麻疹
發作起因不明,病程長且治療困難,是一種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皮膚病症。其發作起因可能是對熱過敏、冷過敏、或對葯物過敏、食品過敏、花粉過敏、酒精過敏或潛藏在食品中的過敏原如:食品色素、防腐劑、和自然的式樣酸鹽等引起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發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
6、人工性蕁麻疹
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有瘙癢,不久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常無明顯的發作起因,也可由葯物(特殊是青黴素)引起。也有以為與皮膚肥大細胞存在某種功能異常有關。
7、寒冷性蕁麻疹
發作與冷刺激有關。患者受冷後,如皮膚浸入冷水中、接觸冷空氣或冰塊等,局部皮膚出現水腫和風團,臨床上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
⑺ 治蕁麻疹的好辦法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
黑芝麻9克,研碎,加白糖9克與黃酒1盅調勻,放碗內蒸半小時後服食。每日2次,早、晚空腹食用,3-5天為1療程。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2
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3
建議你用傳統中葯麻黃、白鮮皮、地膚子、金精草、龍戟草治療,能清熱祛風,除濕止癢,可徹底根治不復發。治療期間一定要大量飲用開水,保持大便通暢。
如何預防慢性蕁麻疹
第一、蕁麻疹的發生主要是和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環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要積極的尋找導致自己發病的原因,比方說是不是進食了某些事物以後就出現痕癢的情況,近期有沒有服用過某些葯物導致出現過敏的情況,季節的變化,這些都是要自己積極的通過觀察來發現並且要注意的情況。
第二、發病的時候要做好忌口的工作。飲食一定要注意清淡,並且主要是以容易消化為主,海鮮、酸辣刺激、有炸肥膩的食物就不要食用,一旦發現自己是食用某些食物以後,痕癢的情況是有所加重的,一定要記錄在案,把此類食物列入黑名單,以後不要再吃了。
第三、經過調查發現,經常導致蕁麻疹發生的主要食物包括:海魚、蝦蟹、貝殼類海產、牛奶、乳酪、芒果、巧克力、桃子、核桃等等的食物。
第四、如果是患者有青黴素過敏的情況,或者是因為注射青黴素以後出現痕癢的情況,應該要避免食用乳製品,因為有可能是因為乳製品受到了青黴素的污染導致發生疾病的。
第五、如果有蕁麻疹情況的患者,應該不要接觸動物的皮毛、油漆、還有一些化和物品,這樣會很容易導致病情的反復或者出現加重的情況,一定要注意預防。如何根治慢性蕁麻疹。
結語:蕁麻疹的發生主要是和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環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要積極的尋找導致自己發病的原因。在出現蕁麻疹的時候我們需要在飲食方面忌口,飲食一定要注意清淡,並且主要是以容易消化為主,海鮮、酸辣刺激。
⑻ 蕁麻疹中醫治療
蕁麻疹 是一種過敏性 疾病 ,它的 治療方法 有很多種, 中醫 就是其中的一種。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蕁麻疹中醫治療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蕁麻疹中醫治療
一、風熱型
相當於急性蕁麻疹。皮疹色澤紅赤,受風加劇。治宜疏風 清熱 。方用疏風清熱飲、消風散加減:荊芥15、防風12、牛蒡子10、苦參30、蟬衣10、石膏10、知母15、木通10、銀花25、連翹15等。
二、風寒型
相當於寒冷性蕁麻疹。治宜疏風散寒。方用麻黃湯或桂枝湯加減:麻黃15、桂枝12、白芍10、羌活10、赤芍10、獨活9、防風5、荊芥9、浮萍10、炙草6、生薑15、白蘚皮10等。
三、脾胃 濕熱 型
相當於胃腸型蕁麻疹。方用除濕胃苓湯合茵陳湯加減:茯苓20、蒼術10、白術15、厚朴10、山梔9、茵陳20、防風10、荊芥10、香附15、烏葯10、枳殼9、澤瀉10、大黃6、砂仁9等。
四、陰虛火旺型
多見於慢性蕁麻疹。皮疹多在午後或夜間發作,皮疹時隱時現,來去無常,經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黃, 頭暈 目眩,口乾頰紅,手足心熱,舌紅苔光,脈數無力。治宜養血、 滋陰 、 降火 。葯用四物湯合青蒿鱉甲湯加減:當歸、生地、首烏、玄參、地骨皮、白芍、青蒿、龜板、鱉甲、勾藤、五加皮、白蘚皮、桑白皮等。
五、沖任不調型
多見於女性,因月經紊亂而引起蕁麻疹。發疹有周期性,與月經有關,常有 月經不調 ,經期超前或推後。經來 腹痛 ,經色紫紅或有瘀塊。經來疹多,症狀加重;經清疹退,症狀消失。苔薄,舌有紫氣,脈弦數。治宜調理沖任。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紅花、丹參、當歸、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絲子、仙靈脾、巴戟天、防風、荊芥、甘草等。
六、熱毒燔營型
多為感染或葯物引起的急性蕁麻疹或血清病型蕁麻疹。發病突然,皮疹廣泛,全身大塊狀,色絳紅,灼熱感,奇癢。伴有發熱、惡心、心煩不安,口渴喜飲,面紅目赤,小便短赤,大 便秘 結。舌紅苔黃,脈洪數。治宜清熱、涼血、 解毒 。方用清溫敗毒飲加減;黃連、黃芩、生石膏、知母、銀花、玄參、人中黃、蘆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中醫治療蕁麻疹的 偏方治療蕁麻疹偏方一
金銀花12克,地膚子、芥穗各9克,大黃10克,厚朴、雲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貝劑,分2次服。本方清熱散風,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二
生地10克,當歸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烏10克,黃芪12克,防風、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養血益氣,疏風止癢,適用於血虛受風所致的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三
荊芥穗10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黃芩10克,蟬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辛涼解毒,疏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四
玉米須15克,已發酵好的酒釀l00克。將玉米須放人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鍾後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本方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五
香樟木、晚蠶砂、徐長卿、敗醬草、核桃葉各30-創克,紫蘇120克。將葯任選一種煎水,乘熱先熏後洗,每日1叫次。本方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六
熟地9克,當歸、白芍各20克,首烏、黃芪各30克,防風、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蟬蛻10克,荊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本方出自《山東中醫雜志》1989.8期,適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七
黃芪10克,白術、防風、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薑6克,大棗9克,浮萍6克,白蘚皮10克,荊芥穗9克,陳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調和營衛,益氣固表,對蕁麻疹有效。
治療蕁麻疹常用的 中葯 方劑疏風散寒
調和營衛,可用桂枝湯加減,葯用桂枝、芍葯、荊芥、防風、生薑、甘草、大棗,或麻黃蟬蛻湯,葯用麻黃、槐花、蟬蛻、浮萍、黃連、甘草;疏風清熱,方用消風散加減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葯用荊芥、防風、桑葉、杭菊、蟬衣、金銀花、苦參、生地、生甘草,或麻黃、連翹根、杏仁、赤小豆、大棗、生梓白皮、生薑、炙甘草。
腸胃濕熱
解表疏風化濕,通腑解毒,方用防風通聖散加減.葯用防風、荊芥、連翹、薄荷葉、川貝、當歸、芍葯、白術、山梔、大黃、芒硝、生石膏、黃芩、桔梗、滑石、甘草、茵陳、苦參。
血熱
涼血清熱,消風止癢,方用犀角地黃湯合化斑湯加減.葯用犀角、地黃、丹皮、赤芍、知母、生石膏、元參、黃連、黃芩、鮮茅根、蘆根。
血瘀
活血化瘀,活血祛風,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或當歸飲子、八珍湯加減,葯用桃紅、紅花、赤芍、當歸、熟地、白鮮皮、防風、地膚子、生甘草,或黃芪、黨參、炒白術、全當歸、大生地、何首烏、白蒺藜、荊芥、珍珠母、茯苓、白芍。
蟲積傷脾
消食合胃,化濕散結,用保和丸,葯用炒山楂、半夏、茯苓、陳皮、萊菔子、連翹、元曲;健脾驅蟲,用烏梅丸,葯用烏梅、細辛、乾薑、當歸、附子、蜀椒、桂枝、黃柏、黃連、人參。
衛表不固
固表御風,方用玉屏風散合桂枝湯加減,葯用黃芪、白術、防風、荊芥、黨參、芍葯、生薑、大棗、甘草。
氣血兩虛
調補血氣,益氣養血,祛風止癢,方用當歸飲子、八珍湯加減,葯用黃芪、黨參、炒白術、赤芍、防風、全當歸、大生地、何首烏、川貝、白蒺藜、珍珠母、茯苓、白芍。
沖任不調
調理沖任,養血活血,方用四物湯合二仙湯加減.葯用全當歸、白芍、大生地、肉蓯蓉、仙茅、菟絲子、炙甘草、夜交藤、珍珠母、丹參、黃柏、大棗。
⑼ 怎樣治療蕁麻疹的偏方
蕁麻疹這種皮膚病想要徹底治好還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到了秋冬季節,天氣乾燥,蕁麻疹這種皮膚病更容易復發了,所以蕁麻疹患者可以在正規的治療之下了解一些治療蕁麻疹的偏方,這樣可以緩解一下蕁麻疹給自己帶來的不適,那麼怎樣治療蕁麻疹的偏方有哪些呢?
怎樣治療蕁麻疹的偏方
關於蕁麻疹的治療,有以下一些民間偏方可供參考:
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水煎時間適當,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熏洗療法。鮮紅蘿卜全株1000克,加水6000毫升,濃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為度,洗後避風。日洗1次。
蟾蜍湯。活蟾蜍3-4隻,去內臟洗凈後放入砂鍋內煮極爛,用炒布過濾去潭渣,留湯備用。搽洗患處,每日3或4次。可]解毒,消腫,止痛,用治丘疹性蕁性疹。
芝麻根治蕁麻疹。芝麻根1握,洗凈後加水煎,趁熱燙洗。可清熱,散風,止癢。
韭菜治蕁麻疹。韭菜1把,將韭菜放火上烤熱。塗擦患部,每日數次,可清熱,散風。
菜子油治腫毒風疹。生菜子油,外搽患處,每日數次。治療期間禁用水洗患處。可解毒,消腫,祛濕。用治無名腫毒、風疹、濕疹及老年皮膚瘙癢。
醋糖姜湯治風疹。醋半碗,紅糖100克,姜50克。醋、紅糖與切成細絲的姜同放入砂鍋人煮沸2次,去渣。每服1小杯,加溫水服,每日2或3次,可散瘀,解毒。用治因食魚蟹等過敏引起的周身風疹,瘙癢難忍。
白僵蠶芥穗蟬蛻治蕁麻疹。白僵蠶10克,荊芥穗10克,蟬蛻5克,水煎。日分2次服。可清熱止癢。用治蕁麻疹、皮膚瘙癢。
蕁麻疹的中醫治療
中葯治療蕁麻疹主要為內服中葯:
①防風、荊芥、蟬蛻各10克,地膚子、赤芍、生地、黃芩、苦參、白茅根、牛蒡子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常規水煎服,每日一劑,日服兩次。適用於風團紅色,遇熱加劇,遇冷減輕者。
②麻黃、陳皮各6克,桂枝、蠶砂各10克,白芍、澤蘭、白鮮皮、地膚子各15克,黃芪20克。常規水煎服,每日一劑,日服兩次。適用於風團白色,遇冷或吹風加劇,得暖可緩解者。
③薄荷(後下)、生大黃(後下)各6克,防風、荊芥、蟬蛻各10克,黃芩、厚朴、枳殼、當歸、茵陳、九香蟲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常規水煎服,每日一劑,日服兩次。適用於出風團伴有腹痛、腹瀉者。
④當歸、白芍、白術、防風、白鮮皮各10克,僵蠶、山萸肉、刺蒺藜、烏梢蛇各15克,煅龍骨(先煎)、煅牡蠣(先煎),黃芪、黨參各20克。常規水煎服,每日一劑,日服兩次。適用於出風團反復發作,氣血虧虛者。
⑽ 中葯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患病初期,在皮膚出現紅斑、水腫的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等,泡破後出現糜爛、滲水、結痂、脫屑等。覺瘙癢,搔抓可以引起糜爛、膿泡、出血、苔癬樣變等,另外可以從原發部位向周圍擴散,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玻患病後瘙癢難忍。
【蕁麻疹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蕁麻疹方葯】多皮飲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乾薑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蕁麻疹按語】方中赤e68a847a6431333335333164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腸胃之積滯;乾薑皮取其幸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
血熱症【蕁麻疹症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蕁麻疹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蕁麻疹方葯】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蕁麻疹按語】此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要葯。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於骨肉之風,故宣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於誘發。以上四味葯,表散作用較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協助上述四味主要葯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苓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葯。
溫馨提示:中醫治療蕁麻疹固原很好,但是見效比較慢。目前,經國內外皮膚病專家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針對蕁麻疹發病機理入手,精心研製的歐淇貝康抗菌乳膏,具有清毒化濕、清血除風、化瘀解毒的良好治療效果,對久治不愈的慢性頑固性蕁麻疹以及急性蕁麻疹都有很明顯的療效,此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了蕁麻疹患者的病痛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