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風疹和蕁麻疹的區別 寶寶知道
風疹屬於病毒疹一類,是由於機體免疫力下降,感染風疹病毒所致的一種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以低熱和全身皮疹為臨床表現,常伴有枕後和耳後淋巴結的腫大。本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部分患者可於1周左右症狀自行緩解。
蕁麻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是由於機體接觸一些內源性或者外源性的過敏原以後發生的一種過敏反應。該反應會引起皮膚、黏膜小血管的局限性水腫,累及皮膚表現為水腫性的紅斑、風團,若累及胃腸粘膜者會引起腹痛,更嚴重者可累及呼吸道黏膜,引起喉頭水腫而導致窒息。本病皮疹發展迅速,此起彼消,24小時內可自行消退。
❷ 風疹和蕁麻疹的區別
風疹和蕁麻疹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將他們混為一談,最大的一個原因是他們的一些表現症狀都比較的相似,那麼風疹和蕁麻疹的區別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風疹和蕁麻疹的區別
風疹:
是一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於冬春季節,傳染性很強,一般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疹在冬季最為多見。大風降溫之後,就開始感覺有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後來發展為全身皮疹,瘙癢難忍。
蕁麻疹:
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一般也多見於秋冬季等大風的天氣。風帶來的過敏原極易引起發病,同時,常見的一些食物也會引起發病。發病時,在皮膚表面會突起很多像被蚊蟲叮咬的大包,由少到多,成片出現,一般一小時內會自動消退。
看來,這兩種疾病的發生雖然那沒有跟大風有直接關系,不過也是有著必然的聯系,而且它們的危害性還是很大的。尤其是風疹,它對於胎兒和孩子地影響尤為重大。蕁麻疹,雖然在發病時一般只是皮膚上起包,不過也有可能在內臟中引起反應,比如腹痛、腹瀉等。嚴重的急性秋季蕁麻疹還可以發生在喉頭,造成喉頭水腫,影響呼吸道的`暢通,容易造成呼吸障礙,缺氧綜合症等一系列缺氧常見的症狀,會嚴重影響臟器的功能,而導致更嚴重的並發症。
【拓展內容】
風疹的有效治療方法
一、普通康復療法
1、一般療法
患有風疹的病人一般症狀比較輕微,不需要特殊的治療。發作症狀比較明顯的人,應該卧床休息,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對出現高熱、頭痛、咳嗽的情況以及患有結膜炎的人可以進行對症處理。
2、並發症治療
腦炎高熱、嗜睡、昏迷、驚厥者,應按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原則治療。出血傾向嚴重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必要時輸新鮮全血。
3、先天性風疹
自幼即應有良好的護理、教養,醫護人員應與病兒父母、托兒所保育員、學校教師密切配合,共同觀察病兒生長發育情況,測聽力,矯治畸形,必要時採用手術治療青光眼、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病等。幫助學習生活知識,培養勞動能力,以便使其克服先天缺陷。
4、葯物治療
除對症治療外,還可以服用干擾素、利巴韋林等,這些葯物似乎有助於減輕病情。
5、支持療法
對症治療,可酌情給予退熱劑,止咳劑及鎮痛劑,喉痛用復方硼砂液漱口,皮膚瘙癢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生油塗拭,結膜炎用o.25%氧黴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數日。
二、隔離檢疫
病人應隔離至出疹後5天。但本病症狀輕微,隱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離。一般接觸者可不進行檢疫,但妊娠期、特別妊娠早期的婦女在風疹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接觸風疹病人。
三、自動免疫
據統計,接種風疹減毒疫苗後安全有效,接種後抗體陽轉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在接種完成後,只有少數有短期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及關節腫痛等症狀。接種後免疫風疹的時間大多在七年以上,因為幼兒風疹的發病率較高,所以在8月份接種疫苗。在12到13歲左右再進行第二次接種。
四、中葯治療
治療本病時,中成葯可選用銀翹解毒丸、板藍根沖劑。欲服湯葯可分兩型辨證治療。邪襲肺衛型臨床最常見,主要症狀為:發熱、惡風、流涕伴有輕微咳嗽,精神倦怠、胃納欠佳,疹色淺紅,先起於頭面、軀干、隨及四肢,分布均勻不密集、細小2~3天消退,有搔癢感。並伴有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舌質紅,舌苔薄白。
五、護理
1、患兒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風,防止受涼後復感新邪,加重病情。發熱期間,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與油膩之物。
2、防止播搔破皮膚,引起感染。
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1、中成葯療法
葯名:雲南白葯。
服法:成人每次服1/8小瓶,第1次加服保險子1粒,日服3次。兒童用量酌減,不服保險子。
療效:服葯1-4天,有效率90.62%。
2、熏洗療法
處方:鮮紅蘿卜全株1000克。
用法:加水6000毫升,濃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為度,洗後避風。日洗1次。
療效、:熏洗3-6次,有效率100%,治癒率86%。
3、葯酒療法
處方:薄荷、苦參各30克,樟腦10克,白酒60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7天後,去渣濾酒,加入樟腦粉混勻,用棉簽蘸葯塗擦患處。一日3次。
療效:用葯3天,治丘疹樣蕁麻疹,有效率100%。治癒率92%。
4、拔罐療法
處方:凡士林、酒精各適量,火罐一個。
用法:先將凡士林一薄層於臍部,再將酒精滴數滴與火罐內,棉球引燃,火旺時將罐扣在臍眼側位,5-10分鍾拔罐,日拔3次。
中醫在這里提醒蕁麻疹患者,一旦被確診後,不能只依靠這幾種偏方治療,建議優先去正規大醫院與醫師溝通。蕁麻疹治療期間要嚴格忌口,避免喝酒等辛辣食物的刺激。做好平日的養生保健才可早日康復。
蕁麻疹的症狀:
一、風疹塊數目大小不一
蕁麻疹的常見症狀表現為風疹塊有發紅或蒼白的水腫性斑,其邊緣紅暈。風疹塊的大小不一,數目不定,分布區域廣,同時伴有針刺感、灼熱感、瘙癢。
二、風疹塊消失快
風疹塊長則兩天,短則幾小時後會自然消失,而在風疹塊消失的皮膚處一般不會出現新得損害,雖然這個地方的皮膚會恢復正常,但是在別處常有形成了風疹塊。
三、出現並發症
嚴重的患者會出現發熱、頭疼、身體不適等症狀,甚至出現昏厥、休克等情況,但大多數病人只是發癢。風疹塊出現迅速,在出現之前,患者會感覺局部發癢。
四、發作頻繁
有很多患者可能會出現天天發生皮疹的情況,而且呈現出間斷性的加重、緩解、消失,但是其可持續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也是蕁麻疹症狀的一種。
❸ 請問風疹和蕁麻疹的區別是什麼什麼是風陀
1、中醫所說的風疹一般是指血熱、血虛引起的皮膚瘙癢,西醫所說的風疹是指由風疹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皮疹類似麻疹,但伴耳後或枕後淋巴結腫大。 2、蕁麻疹是一種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紅斑、丘疹、風團、瘙癢等。 3、你說的「風陀」,應當是風團。 4、a:你患的是急性蕁麻疹。起病急,皮膚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開始孤立或散在,逐漸擴大,融合成片。皮疹可呈橘皮樣。數分鍾或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而漸消失。風團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但新的風團此起彼伏,不斷發生。 b:處理:(1)口服:西替利嗪片(早上服),1片,每天1次,咪唑斯汀片,1片,每天1次(晚上服);(2)局部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尤卓爾)軟膏或皮炎平軟膏或鹵米松乳膏塗,每天3次;(3)治療期間: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和高蛋白飲食(如牛奶、魚、蝦等)。避免會引起過敏的食物。
❹ 蕁麻疹和風疹有什麼區別分別有哪些症狀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如果沒有停止接觸過敏原並加以治療,出疹發癢的情形就會加劇。
風疹又稱「風痧」,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於出疹前5~7天病兒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後就不易找到。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但傳染性與麻疹一樣強。一般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本病多見於1~5歲兒童,6個月以內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獲得抵抗力,很少發病。一次得病,可終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風疹從接觸感染到症狀出現,要經過14~21天。病初1~2天症狀很輕,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發紅等輕度上呼吸道症狀。病人口腔粘膜光滑,無充血及粘膜斑,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伴輕度壓痛。通常於發熱1~2天後出現皮疹,皮疹先從面頸部開始,在24小時蔓延到全身。皮疹初為稀疏的紅色斑丘疹,以後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類似麻疹。出疹第二天開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變成針尖樣紅點,如猩紅熱樣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內迅速消退,留下較淺色素沉著。在出疹期體溫不再上升,病兒常無疾病感覺,飲食嬉戲如常。風疹與麻疹不同,風疹全身症狀輕,無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後、頸部淋巴結腫大。
風疹經過良好,預後佳,並發症少,但孕婦(4個月內的早期妊娠)感染風疹病毒後,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引起先天性風疹,發生先天畸形,如失明、先天性心臟病、耳聾和小頭畸形等。因此,孕婦在妊娠早期盡可能避免與風疹病人接觸,同時接種風疹減毒活疫苗。一旦發生風疹,應考慮中止妊娠。
病人應及時隔離治療,隔離至出疹後1周。病人應卧床休息,給予維生素及富有營養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膚 清潔衛生,細菌繼發感染。風疹並發症很少,一旦發生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腦膜腦炎等並發症時,應及時治療。
❺ 什麼叫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疙瘩」、「風疹塊」,是皮膚黏膜的暫時性血管通透性增強和水腫,常見於孩子和體質較弱的成人身上,它的類型很多,病因也很復雜。
蕁麻疹多發病急,最初為煩躁,皮膚瘙癢。急性發作病人皮膚往往呈紅色浮腫片塊,且伴有燒灼和刺疼,有的急性皮損上有水皰、大皰,稱大皰性蕁麻疹。有的中央有紫斑發生,稱紫斑性蕁麻疹。因為癢,所以患者常常會不斷抓繞,卻往往越癢越抓,越抓越多。如果消化道受累,表現為嘔吐、腹瀉、腹痛;氣管、喉頭受累,可出現憋氣、胸悶。發生在眼瞼、口唇及外生殖器等組織疏鬆部位時,表現為局限性的水腫。
蕁麻疹反復發生的病因是什麼?
蕁麻疹是由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炎症介質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產生了風團。血管擴張引起紅斑,炎症介質刺激感受器引起瘙癢。經典學說是抗原與皮膚肥大細胞表面受體上的特異性抗體IgE結合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炎性介質,目前,慢性蕁麻疹發病機制研究最多的是IgE介導的自身免疫學說,已有足夠的依據證明:多數小兒蕁麻疹患者的體內存在能夠使皮膚肥大細胞或嗜鹼細胞脫顆粒的功能性抗IgE受體的抗體和(或)抗IgE抗體,血清免疫學檢查總IgE高出正常;或嗜酸性粒細胞或中性粒細胞偏高;通過對皮膚組織提取液的檢查,發現皮疹和非皮疹區的組胺水平均增高,組胺釋放因子能使肥大細胞和嗜鹼細胞活化釋放組胺,這些因子有些是IgE依賴性,也有些是非依賴性。
科學證明,蕁麻疹患者免疫系統IgE免疫球蛋白要比正常人高出1-10倍,這些高出的IgE會紊亂人體的免疫系統,使其產生敏感性體質,從而導致蕁麻疹的產生,從而強化蕁麻疹免疫防禦機能,提高環境適應能力。
蕁麻疹反復,該怎麼辦呢?
如果是急性蕁麻疹,找出誘發因素後,避免接觸過敏原,或停止食用過敏食物等,風疹塊不再發作.
慢性蕁麻疹的誘因復雜,與其它過敏性疾病一樣,如果明確過敏原,治療過程中應避免接觸過敏原。目前臨床多採用以內服抗組胺葯物,皮質激素類葯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葯,口服激素,外用乳劑、軟膏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激素類葯物,會導致葯物依賴,一旦停葯後,蕁麻疹會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依然無法擺脫蕁麻疹的困擾,近幾年通過對過敏性疾病的研究,以及IgE介導性過敏的研究,人們開始將抗IgE抗體免疫療法介入到慢性過敏性疾病如慢性蕁麻疹。
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對白介素(IL-12)的分泌調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從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抗過敏益生菌菌株組成的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桿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因此欣敏康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做到抗過敏葯物與抗過敏益生菌降IgE抗體免疫療法的有效結合亦可產生理想的康復結果,最終可縮短治療蕁麻疹的病程,減少蕁麻疹復發率。
預防蕁麻疹反復發作要注意:
1、減少搔抓,避免熱敷、熱水泡澡,以上做法能夠暫時緩解瘙癢,因搔抓或熱刺激會使局部血管擴張,滲出增多,從而加重蕁麻疹的病情。
2、飲食方面避免食用蝦、蟹、魚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品,以免加重病情;對於具有光敏的蔬菜如灰灰菜、無花果、油菜等也應少吃或不吃。
3、生活方面要注意環境衛生,不養寵物;年輕女性朋友在使用化妝品或洗浴用品時盡量少換品牌,減少過敏機會;平時還要注意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或各種病原體感染;起居有節,生活規律,保持心情舒暢,充足睡眠,有益疾病康復。
4、心理方面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培養平和的心態和良好的心境,慢性蕁麻疹是較為難治的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有信心、恆心、耐心,只要能堅持治療,就有痊癒的可能。
❻ 風疹和蕁麻疹怎麼分辨啊
風疹為病毒感染,前驅症狀類似感冒,出疹後症狀消失,皮痃為淡紅色斑或斑丘疹,微癢,2天內消失。蕁麻疹為一種皮膚粘膜血管的變態反應,起病急,劇癢,皮疹形狀不一,呈扁平水腫性隆起,消退快,有此起彼發的象。風疹可出現全身各部位,蕁麻疹不出現在顏面和手腳背。僅供參考。
❼ 風疹和蕁麻疹區別
風疹和蕁麻疹是一個病,叫法不同,你的情況應該是過敏,蕁麻疹多是大小不等的扁疙瘩。單個或成片
❽ 蕁麻疹和風疹有什麼區別風疹的治療方法有什麼
桑竹風疹消,一日一付堅持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