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貓皰疹病毒應該怎麼治療會比較好
貓皰疹病毒應該治療 有哪些治療方法
1、及時隔離、維護環境衛生
因為貓皰疹病毒的傳播性很強,貓咪主人一旦發現貓咪感染了貓皰疹病毒,首先要做的就是給貓咪安置好一個隔離點,准備好充足的水分和貓糧,將患貓單獨隔離起來,限制貓咪的活動范圍。除此之外,主人還要用消毒水對室內的地板、貓咪之前經常活動的區域等進行擦拭清潔出力,以及主人對貓咪使用的所有東西都要按時清洗和更換,保持環境和物品的干凈衛生,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
2、根據貓咪出現的症狀給貓咪用葯
貓皰疹病毒也有輕重之分,要是貓咪感染病症的情況比較輕,精神良好,如只是簡單的打噴嚏、流鼻涕、流流淚症狀,貓貓主人可以給貓咪餵食一些喵想賴氨酸,吃了之後為貓咪准備多一些干凈的溫水供它飲用。如果貓咪還有精神狀態不佳和沒有食慾、身體發熱等這些嚴重一點的情況的話,就需要先給貓咪退燒,之後搭配一些阿莫西林給貓咪餵食,這個時候貓咪非常需要主人的陪伴,主人要細心照顧好貓咪,及時發現貓貓的任何不適。
3、為貓咪補充營養幫助治癒
貓咪患病之後,身體都會很虛弱,大多時候只是可憐兮兮趴在地上,這種情況貓咪身體也比較難恢復,所以主人在這個時候就要給貓咪做好營養補充的工作,治療時期,貓咪有很多東西不能吃,也提不起吃飯的興趣,主人可以給它製作一些營養輔食,如蔬菜粥,肉粥或者貓貓專屬營養膏一些營養好消化的食物,耐心喂貓咪吃下去,這樣對貓咪的身體恢復會有很好幫助。
爪爪博士還有要提醒的是寵物主人要關注貓咪眼睛有沒有發炎症狀,有的話就要做好貓咪清潔工作,用一些態趣滴眼液幫助消炎。爪爪博士對貓皰疹病毒的治療方法就分享到這里了,期待貓咪早日康復。
2. 貓皰疹病毒應該用什麼葯
貓皰疹病毒感染的症狀:
貓皰疹病毒感染通常會引起貓鼻支症狀,因此通常將貓皰疹病毒感染稱為貓鼻支。
貓皰疹病毒主要侵害貓咪的呼吸道、眼結膜、口腔等部位,引起咳嗽、流鼻涕,眼睛紅腫、流眼淚,有大量分泌物,後期會有體溫升高、食慾下降、鼻涕帶血、呼吸困難等症狀,口腔和舌頭可能會出現潰瘍。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貓咪眼結膜穿孔、失明、脫水,甚至死亡。未注射疫苗,免疫力較低的幼貓感染皰疹病毒的可能性較高,且死亡率也較高。一旦感染,終身攜帶。
貓皰疹病毒應該如何用葯?
1、根據貓咪出現的症狀選擇合適葯物
如果貓咪感染貓皰疹病毒出現病症比較輕的時候,貓咪精神良好,只是出現類似感冒的一些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症狀,貓咪主人可以給貓咪餵食普安特感諾寧雙黃連片,能有效治療貓咪以上症狀,吃了葯之後,要貓咪多餵食一些干凈的溫水。
要是貓咪還出現了精神不振,缺乏食慾、發燒等症狀,說明貓體內炎症已經開始加重,建議給貓咪餵食維普達復方阿莫西林粉消炎抗感染(此為寵物專用阿莫西林,與人用的成分有所差別,不可隨意替換)。此外主人要多花時間陪陪貓咪,悉心照料,及時發現貓貓的任何不適。
當貓咪出現眼睛紅腫等結膜炎症時,使用硫酸新黴素滴眼液及時幫助眼睛消炎抗菌,清涼舒緩眼睛不適,每天要使用2次,每次3-5滴,連續3-5日。另外,不時使用毛巾或棉球用溫水沾濕,清理貓咪眼睛周圍的淚液和分泌物,減少感染。
2、及早發現,及時隔離
由於貓皰疹病毒的傳播性很強,避免感染群體擴大,貓咪主人一旦發現貓咪感染了貓皰疹病毒,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給貓咪選好一個隔離點,給它准備好充足的水分和貓糧,限制貓咪的活動范圍,將患貓單獨的隔離起來。為了減少反復感染的可能,主人要用戊二醛癸甲溴銨溶液(寵物家庭專用,可滅殺犬瘟、細小、貓瘟病毒、冠狀病毒、皰疹病毒及多種細菌)等消毒水將室內環境以及貓咪之前經常活動的區域進行消毒清潔處理,還要將貓咪使用過的所有東西按時清洗和更換,保持貓咪治療環境和物品的干凈衛生,給患貓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有利於患貓恢復。
3、補充營養,提高抵抗力
貓咪在治療的過程中,身體會比較虛弱,可能大多時候只願意縮在被窩里,不愛吃飯也不愛動,這種情況不利於貓咪身體健康恢復,所以主人在這個時候就要給貓咪補充適當的營養,根據貓咪的愛好給它製作一些營養輔食,如蔬菜粥,肉粥等,使患貓營養得到補充,提高它的免疫力,幫助貓咪治癒疾病。
另外,可餵食一些貓咪專屬營養膏或者是康復營養液,如餵食貓支片為貓咪補充賴氨酸、牛磺酸及多種維生素,可抑制精氨酸和皰疹病毒的作用,對貓咪感染皰疹病毒有非常好的輔助治療和預防復發的作用。一天2次,每次1片,連續喂服6日。
爪爪博士溫馨提示:貓咪生病虛弱的時候很需要主人的關懷,主人如果將它送到寵物醫院治療的話,也要多去探望貓咪。
3. 貓咪患了帶狀皰疹病毒該怎麼辦
1、把貓咪隔離起來
貓咪帶狀皰疹病毒會傳染給其他的動物,所以在發現貓咪患有皰疹病毒的時候,就要先把患病的貓咪隔離起來。
2、做好清潔工作
對室內做一個全面的清潔,地板、傢具、日常用品都需要進行消毒和清洗,其他健康的貓咪也需要放到另外一個空間進行隔離觀察,看看有沒有被傳染到。
3、帶貓咪去看病
帶貓咪到寵物醫院讓醫生進行檢查和處理,之後按照醫生的囑咐來給貓咪喂葯。
4、給貓咪補充身體營養
貓咪在患病的時候需要補充營養,主人可以給貓咪選擇一些蛋白質高的貓糧和主食貓罐頭,然後煮一些牛肉、雞肉、魚肉等食物來作為輔食。
4. 貓皰疹病毒
貓皰疹病毒(fhv)是一種有囊膜的DNA病毒,全球流行,只有一個血清型fhv-1。又稱貓病毒性鼻氣管炎(FVR),簡稱貓鼻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貓上呼吸道疾病。潛伏期在2-6天,病毒在呼吸道的淋巴細胞和上皮細胞復制。 一旦得了貓皰疹病毒,它就會終生感染。
貓皰症病毒的感染途徑是什麼呢?皰疹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通過分泌物傳播,例如口鼻的分泌物或唾液,這些分泌物通過直接接觸感染或間接接觸感染,這些病毒的狀態是間歇性排毒。
認識貓皰疹病毒
由於FHV為一種被膜易碎的病毒,所以在環境中比較容易滅活,一般的消毒劑即能進行有效的消毒,在乾燥環境中存活不超過12小時。
有一些研究估計,90%的貓對FHV-1為血清陽性;80%的貓在第一次接觸後持續帶毒,並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潛伏狀態;45%的貓終身帶毒;無臨床症狀的貓有10%以下可以排毒,自身不表現任何臨床症狀,處於攜帶狀態,但是可以被檢測出來皰疹病毒。
貓剛開始感染皰疹病毒,並不會馬上出現症狀,所有感染的貓都會進入潛伏期,最先感染的是三叉神經節,在神經節隱藏躲避起來,當貓自身抵抗力弱,或者貓處於一種應激狀態可能會再次活化病毒並排毒(很多貓的疾病和應激都有很大關系,應激在貓上一直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些貓感染皰疹病毒可能很長時間沒有任何錶現,但如果抵抗力下降或者應激就可能隨時發病(這解釋了為什麼說皰疹病毒一旦感染,終身帶毒)
臨床症狀
發病初期與感冒類似,體溫升高、打噴嚏,流鼻液、鼻分泌物增多、結膜炎、食慾下降、精神沉鬱。與健康成年貓相比,小貓、老年貓或未打疫苗的貓通常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1)發燒、食慾減退;2)精神不振、昏昏欲睡;3)結膜炎、眼瞼炎,fhv-1是引起角膜炎的重要原因,也可以引發嚴重的角膜潰瘍性和嗜酸性面部皮膚病。 眼睛症狀也是貓皰症(貓鼻支)和貓感冒的最大區別。
貓皰疹病的治療
治療:️溶痰:溴己新、乙醯半胱氨酸等葯物,當然霧化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並且可以自己在家做霧化,粘液容易堵塞鼻腔所以可以採取溶痰。一般來說霧化就生理鹽水就可以進行,不需要添加抗生素,情況嚴重的時候可以用一些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這些對貓上呼吸道黏膜是一直種負擔也是一種刺激,所以不要隨便用。化繁為簡、靈活變通就好。
抗生素的選擇:當貓患有皰疹病毒時,經常會伴隨其他感染:支原體、衣原體、波氏桿菌...抗生素主要是預防繼發的細菌感染,合理選擇很重要,這里也不展開來講,說一下重點就好,速諾(支原體無效)、多西環素(一線用葯)都可以。多西環素要記得和食物同服或者用注射器從嘴角灌5ml左右水,不需要太多。應該注意多西環素可能會引發食道潰瘍和狹窄。抗生素的選擇是根據貓患有什麼感染而決定,多西環素對上呼吸道感染的大多數細菌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作為一線用葯,當然可以選擇的抗生素很多,合理用葯。
抗病毒治療:無環核苷類似物通常用於治療人甲型皰疹病毒的全身治療,這類葯物已經經過研究用於治療Fhv-1包括:阿昔洛韋(前體葯物伐昔洛韋)、更昔洛韋、噴昔洛韋(前體葯物泛昔洛韋)。所有葯物都需要三個磷酸化步驟才能被激活,第一步由FHV-1病毒的胸苷激酶催化,這使得葯物在體內毒性更小。但是與人相比酶活性不相等。第二步第三步是由宿主酶進行的,但在貓中不如人體內有效。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這類葯物在治療貓皰疹病毒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以及為什麼要在貓中進行葯代動力學和療效的研究來確定合適的給葯劑量。
阿昔洛韋:阿昔洛韋抗病毒能力相對較弱並且生物利用度低,有效治療量需要非常大的劑量,大劑量也會帶來不可接受的毒性:骨髓抑制和腎毒性相關的症狀。伐昔洛韋是為了提高在人體內生物利用度而開發的一種阿昔洛韋的前體葯物。但是在治療貓FHV-1時會有嚴重的毒性表現為:致死性的肝臟腎臟壞死以及骨髓抑制,並且不能減輕臨床症狀。伐昔洛韋相較於阿昔洛韋有很好的葯代動力學,但不能應用於貓。
更昔洛韋:只記載更昔洛韋在體外治療FHV-1的效果比阿昔洛韋好10倍。
泛昔洛韋:泛昔洛韋是治療FHV-1最有前景的全身性葯物之一。泛昔洛韋前體葯物噴昔洛韋在體外能很好的抑制FHV-1的復制,但口服給葯時,效果很差。所以研發了口服的泛昔洛韋,泛昔洛韋生物利用度高且腸道吸收好。目前還沒有確定泛昔洛韋的確切劑量,當前的葯動力代學數據表明需要每天給葯三次。建議40ng/kg的劑量治療患有FHV-1感染的貓,一天三次。
抗病毒葯物不僅能殺傷病毒並且對宿主細胞有害,所以抗病毒葯物本身就比抗菌葯物有更強的毒性,對人安全的抗病毒葯物對於貓來說不一定安全,貓個體本身以及感染貓對葯物的代謝是不確定的,也是不可預測的。
總結一下:當貓感染FHV-1時,抗病毒首選泛昔洛韋作為全身性治療,配合局部的眼部治療,以及營養支持、抗生素療法、霧化溶痰。
貓皰症的護理
l 用汽化器放鬆呼吸和排泄,如果沒有汽化器,洗個熱水澡直到房間里有蒸汽,把你的貓留在浴室里10-15分鍾;
l 保持鼻孔和眼睛沒有分泌物,用棉球、紗布和溫鹽水蘸溫水擦掉分泌物;
l 如果你家裡還有其他貓,隔離受感染的貓直到它康復;
l 確保貓獲得足夠的食物和液體。營養支持包括提供美味的食物(如有必要可加溫)、也可用食慾刺激劑:米氮平、賽庚定。如果有鼻腔病變鼻炎這類的不建議鼻飼管,本身鼻腔黏膜已經受損可以考慮食道飼管。如果貓拒絕進食,則需要一根餵食管(如下圖);
此時貓咪食慾仍然低下,維持貓咪自身的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補充足夠優質的營養尤為關鍵!不需要吃很多,但要吃的對!
吃營養高的食物,配合營養補充品。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加體能和熱量。最好選用鮮肉類型的主糧代替膨化糧,再定期給予少量營養膏配合飲食。
5. 貓咪皰疹病毒
貓咪皰疹病毒的介紹如下:
貓皰疹病毒(FHV-1)是屬於大型的病毒,具有封套及雙股的DNA,於細胞核內進行增殖,並形成核內包涵體。貓皰疹病毒於酸性下極度不穩定,對熱、乙醚、氯仿、福爾馬林和酚非常敏感,在乾燥的環境中存活不超過12小時,因此本病毒在環境中顯得相當脆弱。
一般的消毒劑即能進行有效的消毒。感染對象FHV-1隻會感染貓科動物,也曾於犬分離到本病毒,但其重要性則尚未明了。病毒會出現於病畜的鼻、眼及喉嚨的分泌物中,但大部分是經由鼻子的接觸或打噴嚏而傳染,傳播距離約為一公尺,病毒的排出約在感染14天之後。
控制
「帶毒」母貓不應做為種用,因為分娩或泌乳的緊迫狀況常常會使得病情惡化,使病毒於咽喉排出,並感染新生仔貓。傳染的防治主要是依賴適當的飼養管理,基本的原則為「以控制良好、通風良好的環境來將緊迫狀況減至最低,將出現的病毒稀釋至最低的接觸濃度」。
新進的成貓或仔貓應隔離觀察至少兩周;因為母貓可能成為「帶毒者」,且不容易測得,因此仔貓最好在4周齡時斷乳;每一個貓籠應至少隔一公尺以上,並且有所屏障,搬運籠子時應帶用手套,並且每一籠子都必須更換手套或消毒後再使用。
以上內容參考:搜狗-貓皰疹病毒
6. 什麼是貓皰疹病毒
皰疹病毒的症狀
皰疹又稱為病毒性鼻支氣管炎,目前只有一種血清型被確認,幾乎所有的感染成為終生帶毒,並會在應激,疾病等情況下復發。
症狀是會引發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及眼睛疾病,貓咪會表現出發燒、沉鬱、厭食、漿液樣或漿液血色樣眼睛及鼻分泌物、結膜充血、打噴嚏及較少見的流涎及咳嗽。
皰疹病毒的怎麼預防?
預防手段:注意增強營養,避免應激,更換環境等刺激。8周齡的小貓可以按時注射疫苗(比如碩騰妙三多)
治療手段:貓咪可能會因為進食不足及流涎而造成鉀離子及碳酸氫鹽的流失,所以最好經輸液治療。
進食對貓咪很多疾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貓咪不吃是因為嗅覺的喪失及口腔的潰瘍,應該給予適口性佳的食物,並且適當地加溫及翻攪來增加貓咪的進食慾望,也可以給予食慾促進劑cyproheptadine(賽庚定),如果貓咪超過3天仍然不主動進食時,就建議放置餵食管。
鼻腔的分泌物應該以生理鹽水來清理干凈,並且塗上凡士林葯膏來避免分泌物黏附在鼻孔周圍上,眼睛則給予不含類固醇的抗生素眼葯水或眼葯膏。
7. 貓皰疹病毒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具體方法:每日攝入500mg以上的賴氨酸鹽酸鹽(L-賴氨酸),可以有效的阻止貓皰疹病毒的復制,值得注意的是L-賴氨酸不宜空腹服用,因為高純度的L-賴氨酸有可能使貓發生嘔吐。當發生上呼吸道和肺部的繼發感染時,阿莫西林,鹽酸多西環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等均為理想葯物。疾病的早期給予良好的護理,除了眼葯的使用之外,應將眼鼻分泌物勤加去除,以棉花沾無菌生理食鹽水或硼酸水來清除黏附在眼睛周圍的分泌物,以小號的棉花棒沾溫水或溫生理鹽水來去除黏附在鼻孔周圍的鼻分泌物,再以0.025% oxymetazoline hydrochloride的點鼻制劑滴1~2滴到一個鼻孔內( 兩個鼻孔選擇一個,持續滴葯5~7天之後再換邊滴葯 ),每日1~2次,並喂予味道強烈的食物,以上的這些護理可以使得感染貓嗅覺稍微恢復,進而刺激其食慾,一般而言,只要患畜能進食的話,預後都相當不錯。
一般在臨床上對於貓的上呼吸道徵候群(皰疹病毒、卡里西病毒、披衣菌等 )是不須加以區別診斷的,因此眼葯的選擇大多採用不含類固醇的眼葯膏或眼葯水,如:gentamicin 、tetracycline、chloramphenicol、sulfamethoxazle,如果能確定為皰疹病毒時,則建議採用含idoxuridine的滴眼用葯物,因為idoxuridine可以抑制DNA病毒的增殖,但卻對卡里西病毒( calicivirus )無效。
8. 貓咪感染皰疹病毒後會有哪些症狀
貓皰疹病毒(FHV-1)是屬於大型的病毒(100~130nm直徑 ),具有封套及雙股的DNA,於細胞核內進行增殖,並形成核內包涵體。 貓皰疹病毒於酸性下極度不穩定,對熱、乙醚、氯仿、福爾馬林和酚非常敏感,在乾燥的環境中存活不超過12小時,因此本病毒在環境中顯得相當脆弱,一般的消毒劑即能進行有效的消毒。感染對象FHV-1隻會感染貓科動物,也曾於犬分離到本病毒,但其重要性則尚未明了。
病毒經由口鼻、結膜等途徑進入貓的身體,進而引發鼻黏膜上皮細胞的裂解性感染,並藉此傳播至結膜、咽喉、氣管、支氣管及小支氣管,病灶為局部多發性壞死性(嗜中性粒細胞浸潤)及發炎性病灶,曾有報道指出可能會發生短暫的病毒血症,特別是新生兒或低體溫的幼貓,因為貓皰疹病毒喜歡在較低溫度狀況下進行復制。於感染24h之後開始排放病毒,並持續1-3周,急性發病會在10-14d內得到緩解,有些則會形成上呼吸道及眼睛的慢性病灶。
病毒沿著感覺神經散播並且到達神經原元,特別是在三叉神經神經節內,此處就是主要潛伏感染的部位,幾乎所有的感染貓成為終生帶毒。目前並沒有簡單的檢驗方式可以來測得此潛伏狀態,因為病毒的基因會存在感染的神經元細胞核內,並且不進行復制,約有70%的感染貓可經由類固醇的投葯而誘發病毒再活化及排毒,其他可能誘發病毒再活化的緊迫因子包括有泌乳(40%)、環境轉換(18%)。
有些成貓可能會在病毒再活化的時期形成病灶,因為病毒再活化而形成的疾病我們比較喜歡稱為復發( recrudescence)。結膜炎可能會伴隨發生角膜潰瘍,可能形成慢性角膜腐骨病灶,基質性角膜炎(stromal keratitis)是一種繼發性免疫介導性反應,因為病毒會存在角膜上皮細胞或基質內。急性病例若造成鼻甲骨的傷害,就容易使得有些貓咪形成慢性鼻炎 。
初乳的被動免疫
由初乳而來的移行抗體可以在生命開始的最初幾周保護幼貓抵抗疾病的感染,這樣的移行抗體可能可以持續長達10周,但在某些研究則發現約有25%的幼貓在6周齡時就已經沒有移行抗體了 。
主動免疫反應
自然感染的貓皰疹病毒並不會像貓瘟一樣引發所謂的牢固免疫(solid im-munity), 所以所引發的免疫反應只能對抗疾病,而無法對抗感染,所以在感染150 d之後再度感染皰疹病毒時,仍可觀察到輕微的臨床症狀。病毒中和抗體滴度通常低且爬升慢,有些甚至在感染40 d之後仍未出現,這有可能是因為病毒中和抗體在急性感染期中和了入侵的病毒及消耗於抗體依賴型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cytotoxicity)與抗體誘發性補體細胞溶解作用(antibody-inced complementlysis)中。
就跟其他阿爾法皰疹病毒(alphaherpesvirus)一樣,細胞介導性免疫作用在保護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打過預防針的貓就算檢測不到抗體,也未必能就據此認為它容易罹患此疾病,因為它可能還有細胞介導性免疫作用在保護著。相對地,血清轉化作用( seroconversion)己被認為能提供攻毒時的保護作用,在這些病例中,貓皰疹病毒抗體就像扮演著細胞介導性免疫反應的指標一樣,因為要維持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功能時,是需要T淋巴細胞的(細胞介導性免疫反應),意思就是說,如果有抗體的存在時,就表示會有T淋巴細胞的存在,就是細胞介導性免疫反應的存在,而且因為貓皰疹病毒是一種呼吸道的病原,所以此處會有活躍的細胞免疫及液體免疫反應。
雖然貓皰疹病毒抗體與保護貓咪不發生臨床症狀之間有相關性存在,但並無可用的檢驗方式來預測個別貓咪的保護狀況。
主要引發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及眼睛疾病,在年輕幼貓會特別嚴重,常常會造成黏膜表面的糜爛及潰瘍、鼻炎及結膜炎,偶爾也會出現被認為具有診斷特異性的角膜樹突狀潰瘍病灶。
典型的臨床症狀包括有發燒、沉鬱、厭食、漿液樣或漿液血色漾( serosanguineous)眼睛及鼻分泌物、結膜充血、打噴嚏及較少見的流涎及咳嗽,常見繼發性的細菌感染,分泌物就會呈現膿樣,容易罹患貓皰疹病毒的幼貓也可能造成原發性肺炎及病毒血症,繼而引發全身性症狀及死亡。
其他較少見的臨床症狀還有口腔及皮膚的潰瘍、皮膚炎及神經症狀,與其他皰疹病毒相比較,貓皰疹病毒感染很少會直接引發流產。
當病毒再活化之後(再復發),有些貓會呈現如上所述的急性細胞溶解性疾病(acute cytolytic disease),有些則進展成慢性的眼睛免疫介導性疾病,實驗已經證實伴隨角膜水腫、炎症細胞浸潤、新生血管形成及最終導致失明的基質性角膜炎( stromal keratitis)就是這樣的致病機理。
角膜腐骨( corneal sequestra)及嗜酸性粒細胞性角膜炎曾在角膜及/或血液中發現到貓皰疹病毒,認為有其關聯性,但仍有些病例是呈現病毒陰性的。與健康貓相比較,有較多比例罹患葡萄膜炎的貓咪可以在眼房中水檢測到貓皰疹病毒的DNA,似乎暗示著貓皰疹病毒可能會引發葡萄膜的發炎。
慢性鼻竇炎經常是打噴嚏及鼻分泌物的病因,也被認為與貓皰疹病毒的感染有關,在某些病例可以檢測到病毒DNA,但對照組也一樣能檢測到,所以皰疹病毒在這樣的病例中並沒有進行病毒復制,暗示著最初是由於貓皰疹病毒的感染所造成,但後續接手的卻是免疫介導性的致病機理,會引發炎症反應及組織構造的破壞與重建,然後導致鼻甲骨及鼻骨的永久性傷害,並且會並發繼發性的細菌感染。
貓皰疹病毒也常常與其他病原一起感染而造成多病原性呼吸道癥候群(multi-agent respiratory syndrome),包括有杯狀病毒、衣原體、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
病毒及抗原的偵測
一般還是最喜歡採用PCR來檢測病毒,而病毒分離仍然是檢測貓皰疹病毒感染最准確的檢驗方式,但較耗時 。
核酸的偵測
傳統PCR、巢式PCR及即時PCR現今己常規使用於檢測結膜、角膜或口咽棉棒采樣、角膜刮搔、眼房水、角膜腐骨、血液或活檢病材中是否有貓皰疹病毒DNA的存在,大部分的引子(primer)設計是以胸苷激酶基因高度保守片段作為引子。分子生物學的檢驗似乎比病毒分離或間接熒光抗體染色來得較為敏感。
因為就算是非常微量的病毒核酸也能被PCR所檢測到,但不一定與疾病有關,所以PCR的陽性結果必須要非常小心判讀,即使在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的狀況下仍有可能在角膜或扁桃腺的刮搔物中檢測到病毒DNA,因此它的診斷價值可能是很差的,也是因為采樣樣本的不同就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例如角膜的刮搔及活檢樣本比結膜的樣本較常呈現陽性,另外族群的差異也會影響,例如收容所的貓咪就比家庭飼養的貓咪容易呈現陽性結果。
再者,近期之內接種活毒疫苗的貓咪,是否有可能讓PCR檢測到疫苗中病毒的DNA,這仍未明了,如果真是如此,那接種後的弱毒活毒病毒的DNA到底會存在身體內多久的時間也不得而知。
PCR的陽性結果可能代表著及少量病毒的排放或病毒的潛伏感染,也未必就代表著現在的臨床症狀就是貓皰疹病毒所引發的,但當使用的是定量的即時PCR時,檢測到的病毒濃度就可以提供更進一步的資訊,如果鼻分泌物或眼淚中呈現高病毒濃度時,就表示病毒復制活躍,且與臨床症狀有關,如果濃度低時,就代表潛伏感染 。
病毒分離
病毒分離不似PCR那般敏感,但能確切反映出具有增殖能力的病毒存在,而不是只檢測病毒DNA而己,也可同時檢測是否有貓杯狀病毒。
在貓皰疹病毒初次感染時,很容易從鼻子、結膜及咽喉的棉棒采樣或刮騷樣本或死後的肺臟樣本中分離到病毒,但一旦確認為慢性感染時,就較難分離到病毒。
無症狀的帶毒貓或許可以來進行病毒分離,但無論結果是陽性或陰性,都不太具有診斷意義。用來進行病毒分離的樣本必須在進行熒光染色或rose bengal(玫瑰紅)染色之前採集樣本,採得的樣本應該迅速地送交實驗室,或者在冷藏的狀況下寄送。盡管病毒分離對於初次急性感染有診斷意義,但在邏輯的觀點下,是很少運用於臨床診療上的 。
免疫熒光抗體染色
可以使用熒光抗體染色法來檢測結膜或角膜的抹片上或者活檢樣本上有無貓皰疹病毒特異性蛋白質的存在,與病毒分離一樣,應該在眼睛熒光染色之前進行采樣,否則會出現偽陽性。免疫熒光抗體染色的敏感性是不如病毒分離及PCR的,特別是慢性感染的病例。
對於臨床獸醫師而言,PCR的檢驗是比較方便的,因為他不會受到眼睛熒光染色的影響,而且樣本只要常溫運送即可,另外,也可以同時檢測其他的貓呼吸道及眼睛的病原,特別是貓衣原體及較不可信的貓杯狀病毒 。
抗體偵測
可以藉由血清中和試驗或酶免疫標定法( ELISA)來檢測血清、眼房水及腦脊髓液中的貓皰疹病毒抗體。主要因為自然感染及疫苗接種的原因,所以貓的血清陽性比率是高的,並且,抗體的出現並不與疾病及活動性感染呈正相關,而且也無法區別抗體到底是因為疫苗接種而產生的還是因為感染所致。中和抗體會在初次感染20之後出現,而且不論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其抗體滴度可能都是低的,所以血清學的檢查在診斷上的意義就不大了 。
支持療法
嚴重感染的貓咪可能會因為進食不足及流涎而造成鉀離子及碳酸氫鹽的流失,所以最好經由靜脈輸液來讓患畜糾正脫水、矯正離子及酸鹼平衡。進食對貓咪很多疾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貓咪不
吃是因為嗅覺的喪失及口腔的潰瘍,應該給予適口性佳的食物,並且適當地加溫及翻攪來增加貓咪的進食慾望,也可以給予食慾促進劑,如cyproheptadine(賽庚定),如果貓咪超過3d仍然不主動進食時,就建議放置餵食管。
所有急性感染的病例都建議給予呼吸道穿透性良好的廣效性抗生素來預防繼發性細菌感染。鼻腔的分泌物應該以生理鹽水來清理干凈,並且塗上凡士林葯膏來避免分泌物黏附在鼻孔周圍上,也可以給予一些黏液溶解性葯物,如bromhexine(溴己新),眼睛則給予不含類固醇的抗生素眼葯水或眼葯膏,每天數次,霧化治療可以增加分泌物的溶解及維持呼吸道的濕度 。
抗病毒治療
L-Iysine(左旋賴氨酸)500 mg/cat(幼貓250 mg)bid po可混在食物同服;
有報道指出famciclovir(泛昔洛韋)30 mg/kg bid po,實驗組患貓症狀有明顯改善,未見明顯副作用,可一直服用到症狀有改善